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23:0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考改革的思考

通过阅读《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我深深地感受到高考制度在不断地更新,进步。

第一,新高考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比如说某位同学物理成绩或者化学成绩很好,生物成绩一般,但是他的历史成绩又很好的话,如果用现有的考试模式,他的选择只能是:硬着头皮去把生物拿下。很显然,新高考文理不分科,7选3(浙江模式),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外语考试的提前,也为学生高考冲刺提供了更多的保障。提前考核英语,使得学生在高中的前两年尤其是第二年偏重英语科目的学习,在第三年集中精力冲刺其他科目。其次,孩子们有了更多选择。高中3年,其中有2年,什么时候参加考试,考什么,学生是可以有选择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自己。这是对学生人格最大的尊重。

第二,新高考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新高考制度的实施,使得学校的管理与教学也必须进行改革以便适应新的高考。学校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班级教学(固定的老师固定的学生),而是从卖方市场走向了买方市场,选择权放到了学生和家长手中。有没有学生选你,教师面临着双重挑战。自由选师后,究竟是什么样的老师受欢迎?有没有学生愿意走进你的课堂?这对老师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成长。学生最喜欢以下几类老师:

第一类,有实实在在的干货,又特别爱护学生的。第二类,充满青春的活力,有热情,颜值高的。第三类,有自己独特人格和气质的。

因此,高考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考制度的改变,对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班级管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高考制度,教师现有素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丰富、加强、改进:

首先,教学理念要改变。新的高考制度打破了唯分数论高下的高考录取机制,取消了文理分科,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科目。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应试教育模式走出来,要从单一的关注分数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实践磨练,突破旧教学理念的局限性,以不同视角广泛地解读课程,将原有从既定知识的展开到既定知识的总结的教学思路,变为知识的各种生成、联系及拓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切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其次,教学方式要改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理论,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建构学习共同体。要形成以教师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充当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充分挖掘整合网络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服务新课程。在可能的条件下,教师要多组织协作学习并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教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学科的价值,强化应用意识,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走进课堂。

最后,班级管理要改变。“走班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与“育”的分离,班级管理难以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教育环境下,班主任教师需通过引领学生参与班规修订,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从实际出发,积极探求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关注班级网络平台建设,可结合网络平台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完备的考核、评价制度,实现教师实时追踪,通过线上与线下互动增加与学生的相处时间。

当然,高考改革对学校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高考制度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关键因素之一,为适应新高考制度的要求,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养是学校在新制度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强化教师培训尽快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使教师具备新的教学技能,学习新课程理念,与时俱进,追求教学观的动态提升。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在教学教研中实践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学校应加强教学科研观念,让教师在教学反思、教学模式、校本课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还应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完善教师考评机制,使其在新制度下真正发挥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功能;优化人事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学校引导,学生选择”的全新教师聘用机制,顺利推进高考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第二篇:高考改革新形势下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考改革新形势下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目前,各地高考改革方案的陆续出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的高中英语如何尽快适应新形势,在此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考改革新形势;稳定军心;明确形势;改变教法

教育部高考初步改革的计划一出台,尤其是某些省市语文加分,英语减分的消息,在学生中引起很大波动:平时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兴高采烈,大呼万岁;而英语学得不错,还指望着在高考中提分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受到重创。

高考改革新形势下,如何让学生不被干扰并一如既往地好好学习英语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稳定军心,做好心理安抚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面对学生的各种反应,我们必须花时间去研究新的高考政策,并做好学生的心理安抚工作。

为此,我专门抽出两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认识目前的英语改革:

1.高考英语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目前英语应试化的模

式,降分不等于不重视英语。

2.将英语考试推向社会,并实行一年多考,有助于高中英语教师率先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让英语语言的教学真正回归其本质。

3.2014年进行改革的省份会极少,大部分省份应该会在2016年左右才做出相应的改革。

4.高考词汇量由原来的3500个减少到3080个,并且试题难度也有可能降低,这对同学们来说无疑都是利好消息。

二、明确形势,注重能力提升

改革英语,并不意味着英语不重要了,恰恰相反,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英语已有强烈的外在需要――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高考改革就是要改革应试教育体制下英语的考核办法,着眼于学生英语的表达与应用能力,将英语实实在在地学成一门可以运用的国际语言,学生不再是只会做书面试题的英语哑巴。

放眼国外,如:日本和俄罗斯,对中学生词汇要求分别是5900个和9000个。即使我国的台湾地区也达到了6600个。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肯定有用,有些发达国家的孩子学的都不只一门外

语。因此,我提醒学生,无论英语高考如何改革,我们自己对英语不能放松学习,降低难度。并且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更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综合素质,无论高考怎么改革怎么考试,我们都会以不变应万变。

三、创设情境,促进口语表达

学习语言,无论汉语还是英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经过实践与探索,我以为“情景教学法”还是很有效的。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编排对话,并分角色表演。

当然,刚开始时可以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对话,要求学生尽量全真模拟录音中的语音和语调。表演对话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将“死”的书本知识运用到“活”的现实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

这样的活动形式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比如,给他们提供语言情景中的内容梗概,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引导他们自行构架故事情节,组织语言表达,设计活动场景,安排特定细节。这样的语言表演式的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有效训练语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语言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了灵活驾驭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学生自编对话、自主表演,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提高了他们英语口头表达的自信心,增加了他们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真正提高了自己的英语素养。

四、改变教法,自主合作探究

新课改理念下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是自主合作探究性的,英语学习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围绕即将学习的单元话题,将全班分成6~8个学习小组,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通过查阅图书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组内资源整合。在上新课时,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课,对于学生讲课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随后纠正,并点拨本单元重难点。

(作者单位 山西省霍州市职业中专学校)

编辑 温雪莲

第三篇:新课改下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新课改;高考改革;考试模式;试题;内容; 评价;外语听力;录取

〔中图分类号〕 g6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10(a)—0060—02 高中新课程实验自2004年启动至今,全国除广西等个别省区之外的绝大部分省份已经进入课改实验,与课改相对应的高考改革也在稳步推进。我省将于2013年迎来课改实验后的首次高考。课改后的高考到底怎么考?与现行高考相比有何变化?这些问题都是广大师生和家长十分关注的话题。高考是不同于水平考试的选拔性考试,基于这种特性,一个完整的高考方案主要包括考试与评价、招生与录取两个方面的内容。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国其他课改实验区高考方案进行比较与分析,帮助我省广大师生了解课改后的高考改革情况。

一、考试模式的选择与科目设置

目前,全国高考考试模式概括起来有宁夏模式、海南模式、北京模式、浙江模式、江苏模式等五类。其中宁夏模式是主流模式,全国大部分省市区采用宁夏模式。

宁夏模式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形式,其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包括艺术文、体育文),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包括艺术理、体育理),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都是三科合卷考试。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与我省目前实行的高考科目设置情况最为接近。

海南模式是“3+分学科”形式,其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分学科是指按文理方向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物理、化学、生物,分别进行单科考试。

北京模式的本科院校仍然采用“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科目设置模式,但对于高职院校只考语文、数学(文/理)、外语三科,录取时参考相关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或者学校按照专业特点加考专业课。

浙江模式采取按高校类别不同,分层次测试的形式。其中,第一层次为全国重点本科院校,统考科目在“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基础上,加试自选模块。第二层次为普通本科院校,统考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第三层次为高职高专院校,统考科目只测试“3+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江苏模式与其他省份相比较为复杂,采用“3+学业水平测试”模式。统考科目只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总分480分,同时学生在高二阶段进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四门。学业水平测试分a、b、c、d四个等级,四门必修科目必须达到c级以上才能参加高考,两门选修科目必须达到b级以上才能报考本科,重点本科院校的等级要求则更高。

二、考试试题的命制与来源

全国新课改高考命题情况共有如下三种方式。1.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如宁夏、海南、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新疆等。

2.实行高考自主命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等采用自主命题的方式。

3.自托混合型命题。即部分科目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部分科目自主命题。如陕西省数学、外语科目实行自主命题,其他各科均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

三、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

由于高中新课标各学科的课程结构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因此,不论教育部命题还是各省自主命题的试题内容均涉及各学科的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且以必修模块为主。尽管各地选修课程的开设情况不完全一致,但目前被纳入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都属于选修i课程系列(选修ii为校本课程,高考不涉及)。许多省份在研制高考方案时将选修i课程划分为限定选修部分和任意选修部分,涉及各科选修部分的高考试题范围包含于限定选修范围之中。2.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仍分i卷和ii卷两部分,但试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考查必修及课标中指定的选修内容,选做题采取“超量供题、限量选答”的模式,考查限定选修模块的内容。

四、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

1.高考与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高中新课改启动后,综合素质评价一直备受关注。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维度。为了体现多元评价的特点,大多数省份高考改革方案都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文字形式呈现,通过电子化方式提供给高校,高校在招生录取时,对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现阶段,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只作为高校录取时的参考。

2.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的关系。对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各省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但成绩多采用a、b、c、d等级方式呈现。目前,全国各省区在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选拔录取的关系上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⑴硬挂钩模式

硬挂钩模式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时的“门槛”成绩。即规定部分学科或全部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必须达到某一等级要求后方可报考不同层次的院校。如黑龙江省高考方案中明确规定学业水平测试11门学科中有10科成绩必须达到c级方可报考第一批和第二批本科院校。安徽省也要求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c级或补测合格,方能被二本及以上院校录取。第二种情况是直接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经过一定方式的换算,所得分数计入高考总分。如海南省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折算为分数后计入高考总分,新疆省也将不同等级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成分数,但未计入高考总分,仅供高校录取时参考。⑵软挂钩模式 该模式只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用作高校录取时的参考性意见。即将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如实提供给高校,高校在录取时采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成绩更优的考生。

目前,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高考录取的衔接问题是各省制订高考方案的一个难点问题。全国大多数省区采用的是软挂钩的模式。仔细分析,即便是采用硬挂钩模式的省份,其挂钩方案也是硬中带软。如黑龙江模式,尽管设置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门槛”,但c等成绩仅仅是合格成绩,对于任何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达到此要求并无太大困难。新疆省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换算成分数,但是没有计入高考总分,其成绩实际上也仅作高校的参考,等级换算成分数没有实质意义。山西省高考改革方案,提出了迎合课改精神要求的高考改革目标,但是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仅供高校参考。

五、外语听力测试

外语考试增加听力测试,是本次课改的一个基本要求。听力考试方式是目前高考改革的一个亮点。其分值(共计30分)是否计入总分也有不同做法。

1.听力测试方式:目前国内高考外语听力测试有两种情况。第一,高考试卷中带有听力试题,参加高考听力考试;第二,高考外语试题中不含听力试题,但考生必须参加一年两次的国家外语等级考试的听力测试,取其最高分值。例如,云南、浙江省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2.听力分值应用:外语听力分值的应用也有两种形式。第一,听力分值直接计入高考外语总分中;第二,听力分值分阶段计入高考外语总分中。例如,山西省规定新课改高考头两年听力分值不计入外语总分,第三年开始计入总分。河南省规定课改高考第一年听力分数不计入总分,第二年开始按听力分值(30分)的计入,第三年按计入,第四年全部计入。

六、高职、高专录取改革

多数省份在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支持省内院校试行自主招生,其基本做法概括起来有两个特点。

1.在录取的依据上,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成绩三者进行组合应用,不再依赖高考成绩。例如,山西省规定试行自主招生的学校可以采取“高考成绩+相关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相关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发展评价结果”、“相关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相关专业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招生录取模式。相关科目指院校根据学校性质和自身专业设置特点指定的科目。

2.在考试模式的选择上,各校享有一定自主权。比如,黑龙江省高考方案中提出“省内国家级示范性高职(专科)院校要探索实行单独招生录取方式。由招生院校自主规定考试科目、自主命题考试、自主招生录取。”总体而言,上述改革方案均是一种设想和指向,各省的方案均停留在“鼓励”、“探索”、“试行”等导向阶段,少见付诸实施的具体措施。高考因其高度的敏感性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各地在制订高考方案时所遵循的核心原则是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安全”,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地对高考改革都秉持立足省情,有利于高校公平公正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高中课程改革;做好新旧方案衔接、保持新旧体制平稳过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指导思想。随着各地在高考改革之路上的有益探索和经验积累,在国家高考改革方案出台之后,高考必将更加贴近中学实际,有效发挥对基础教育的良好导向作用。编辑:张昀

第四篇:有关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的“路线图”要选好试点逐步推进

[导读]在2013年3月7日全国人大教育界别联组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表示,高考制度还是要坚持,因为完全取消了高考,会让当官的、有钱的占便宜,穷人占不到便宜,所以不能取消,但要改革。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考试招生制度涉及千家万户,一直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版邀约有关专家撰写解读文章,以期帮助读者学习领会《决定》精神,促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贯彻落实。

■刘海峰

高考有如一把双刃剑,是一个利弊兼具且利弊都十分显著的考试制度,高考改革总是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论述,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坚持高考,改革高考

《决定》中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考制度不坚持不行,不改革也不行。在2013年3月7日全国人大教育界别联组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表示,高考制度还是要坚持,因为完全取消了高考,会让当官的、有钱的占便宜,穷人占不到便宜,所以不能取消,但要改革。要改革现在的考试方式,使学生能健康全面发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最综合的改革,这涉及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全面成长,涉及国家怎样选拔人才。

之所以要对社会大众认为相对最为公平并且十分拥护的高考制度进行改革,是因为任何制度长久实行之后都会出现积弊。这在中国考试史上看得很清楚。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已出现过考试制度利弊存废的争论。《旧唐书郑覃传》记载,唐代开成初年(公元836年),唐文宗有次在与宰相郑覃讨论进士科和机构改革时,指着面前的香炉说:“此炉始亦华好,用之既久,乃无光彩。若不加饰,何由复初?”唐文宗用眼前非常具体的器物来说明

人才选拔制度经过一段时间需要改革的道理。唐代是中国实行科举制度的初期,在多年运行之后,考试选才的利弊已经显现,因而讨论的一些问题与今天关于高考利弊的争论十分类似。高考在中国有多方面的使命与功能,一是科学选拔人才,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保证高校生源的质量;二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中小学生努力向学,提高民族文化水平;三是维护社会公平、坚持社会公正、稳定社会秩序;四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参加高考长期以来是平民子弟向上流动的一条重要渠道,高考造成大范围的人才区域流动。

同时,高考又有许多弊端,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有些高中在“备战”高考期间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主要采用题海战术,学生有如“考试机器”,学校类似于“高考军营”或“高考工厂”,片面追求升学率,尤其是强力追求“一本率”甚至“北清率”,只抓智育而忽视德育和体育,扭曲了高中教育的目标,因此高考制度必须改革。

近年来,尽管高考录取率不断攀升,多数考生应试的压力并没有减轻下来,高考的局限和弊端仍然存在。高考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内容和形式,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发挥出正向功能,减少对基础教育的消极影响。

高考改革的主要方面

《决定》中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表述是对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二章《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部分内容的具体化,实际上类似于高考改革的“路线图”。

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是针对目前招考合一的模式提出来的。现在基本上都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教育考试院或招生办公室负责高考的实施,同时负责录取。高等学校没有多少招生自主权,特别是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高校的任务大体上就是接收省级招考部门网上发来的考生档案。改革的目标是由专业机构组织实施考试、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录取,使招考相对分离。与此同时,还要有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

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是这次招考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之后,便可以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因为有了全省统考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审核录取基础,一些职业院校便可以采用注册入学或申请入学的办法,不必参加高考。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是高考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一个实现难度比较大的目标。多元录取是指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来择优录取。所谓综合评价,就是综合考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表现来进行评价,以突破现在高考制度对学生评价完全依靠分数的局限。其实,中国的高校招生录取文件从来都强调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但实际上几乎完全是“以分取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之后,更是将分数的重要性推到极致。在中国

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和诚信体系还不够完善的环境下,如何达成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体制,还需逐步试行以看效果。

至于减少统考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举措,更是这次高考改革引人注目的热点。对于外语科目考试社会化已有较多共识,而减少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还需在试点的基础上谨慎推进。因为减少高考科目不见得就能减轻想上高层次大学的考生的负担。日本的高考并非一锤定音,考生不仅要参加日本大学入试中心举办的“全国共同学力第一次考试”,还要参加各大学自行组织的考试。尽管早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但日本还是流行着“四上五落”的说法,意思是说要考上一流大学,一天睡4个小时就能考上,睡5个小时就会名落孙山。“四上五落”的说法后来也传到韩国。这是常模参照考试或选拔性考试的必然规律,因此对那些想考上一流大学的考生而言,减少高考科目并不能减轻学习负担,即使只考一科,也会努力到极限。而科目太少的话,为了保持考试的区分度,势必导致试题难度不断加大,不得不出偏题或怪题,否则无法区分、选拔优秀考生。选好试点,逐步推进

高考是各种教育矛盾与社会矛盾的集合点,改革任务复杂艰巨,“牵一发而动全身”。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多好的改革方案,都不可能使所有人都赞同,也不可能解决所有应试问题。

现在高考改革的“路线图”已经大体制订出来,如何才能达到“路线图”所标示的图景?《决定》只是提纲挈领地表述了高考改革要点,真的落实还有待出台更细化的实施方案。高考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实践可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的设想和政策的出台不仅要符合教育原理,还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理论上正确不一定是可行的,只有可行的才是有效的。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决定》中提出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选择条件较好的或较合适的高校进行试点改革,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开,这样才能使高考改革稳步前进。

另外,很重要的是转变招生考试观念,这需要一定的宣传发动,使大学教师和管理人员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如果广泛实行自主招生,打破完全以统一考试分数决定录取的模式,中国许多大学教师就得像一些国家的大学教师那样,花精力为招生服务。以往一般高校教师对招生考试改革不太关心,高教研究界对高考改革研究也重视不够。当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等逐渐铺开之后,招生是一件相当复杂、工作量很大的事,许多问题需要高校来解决和研究,院系教师不应置身事外。

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统一考试会逐渐减轻其绝对权重,但还将成为中国高校招生的主体。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这是一个规律,不可能脱离中国的国情来实行某种招考制度。在招生考试领域,管理权力小于法律,法律小于规律。

不符合规律的设想,即使愿望再美好,也无法贯彻落实。只有符合招生考试规律、符合主流民意的改革,才可能长久实行下去。(作者系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第五篇:高考改革

2017年天津高考改革方案

4月28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王璟,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孙志良,市教委副主任孙惠玲介绍和解读了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根据方案,从2017年高考开始,在现有英语听力两次考试的基础上,实行高考英语笔试两次考试,取笔试和听力各两次考试中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从2020年起,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将取消文理分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实行全科设置、全科开考,学生根据要求在每学年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等级性考试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

从2020年开始,统一高考录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方案提出,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将与统一高考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从2017年起,春季招生将成为市属高职院校在津招生的主渠道。

同时,创造条件逐步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探索高校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录取模式。

政策解读

关于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有哪些具体措施?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我市已于2015年4月出台了《天津市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实施方案》,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考试加分项目,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取消了全部7项鼓励类加分项目,保留了4项全国性扶持类加分项目,完善了1项地方性扶持类加分项目。同时,进一步严格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严格监督管理,做好信息公开公示。

在录取方式上有哪些改进和完善?

统一高考继续实行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探索高校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录取模式。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探索应用型本科专业通过春季高考招生的录取办法。

高考综合改革的主体内容有哪些?

高考综合改革主要涉及到考试科目和招生录取机制的调整。

一是改革考试科目设置。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从2020年起,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份。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二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依据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从2020年起,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总成绩满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

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时,是如何细化和计分的?

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时,每门科目成绩由五等细化为

A、A、A、A、A;B、B、B、B、B;C、C、C、C、C;D、D、D、D、D;E共21级,分别占2%、3%、4%、5%、6%;7%、7%、7%、7%、7%;6%、6%、6%、6%、6%;5%、4%、3%、1%、1%;1%。其中,A为满分100分,E计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

高考综合改革在哪些方面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

一是升学途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自主招生、统一高考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等多种方式中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升学通道;同时,积极探索实行高校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录取模式。

二是考试科目。在统一高考招生中,学生可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自主选择等级性考试科目;在春季高考中,学生可以选择职业技能考试的类别及英语科目的考试项目。

三是考试次数。在统一高考英语科目考试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次数,且取最高1次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四是考试时间。在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中,各科目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随结随考随清,每实行全科开考,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情况和自身实际选择学业水平考试各科目的考试时间。

高考综合改革对现行高中教育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一是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形成有利条件。在课程设置上,高中学校可以在选修课程,特别是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上形成鲜明特色;在教学安排上,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选择情况和师资情况,在必修课程的教学上形成特色,建设精品课程。

二是对高中阶段的选择性教育具有提升和推动作用。学习的选择性是高中新课改的重要价值取向和改革目标。等级性考试科目的选择性,将促进高中课程的走班教学,从而有利于学生实现共同基础上的有差异、个性化发展。高职院校春季高考实行 “文化+技能”的评价办法,有利于中职学校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有利于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有利于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的融通发展。

三是对中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不分文理和评价体系与机制改革,学生可以文理跨界混搭选课。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另一方面促进学生文科思维能力和理科思维能力的融合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实现全面发展。

高校招生录取会不会取决于语数外统一考试科目成绩?

不会。根据《实施方案》,学生的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与现行高考“3+综合”的总成绩相同,语文、数学、外语分值未变(每科150分,共450分),学生自主选择的等级性考试在计入高校招生总成绩时的分值也未变(每科100分,共300分)。同时,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在A、B、C、D、E等的基础上又细化为21个等级,提升了等级性考试的区分度。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考试科目是对学生的普遍性要求,是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考查;而等级性考试的3门科目是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的,能够反映学生的兴趣、志向和学业专长。

高考英语一年两次考试是如何安排的,将如何计分?

从2017年起,在现有高考英语听力两次考试的基础上,实行高考英语笔试两次考试,为学生提供两次机会,为其他科目实行两次考试积累经验。英语科目成绩取笔试和听力各两次考试中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高三学生第一次高考英语考试(含两次听力考试)在每年3月份举行,第二次高考英语考试(不含听力考试)在6月份统一高考时举行。

从2020年起,高三学生第一次高考英语考试(含两次听力考试)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同期举行,第二次高考英语考试(不含听力考试)在6月份统一高考时举行。

在津招生高等学校何时公布招生要求?

从2017年起,在津招生的高等学校要统筹考虑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需要和生源情况等因素,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专业(类)或学科门类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最多不超过3门),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办法。从2020年起在招生录取中使用。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

启动高考改革后,学生如何填报志愿?

学生在选报志愿时,自身的等级性考试科目与招生院校的科目要求至少要有1门相一致,方可报考。同时,还要关注招生高校对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综合考虑自身兴趣特长和高校选才要求进行填报。

若高校没有确定等级性考试科目范围,表明学生在报考该专业(类)时无科目限制,均可报考。但要注意:由于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是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的,所以学生仍需参加学业水平等级性科目考试,以获得相关成绩。

《实施方案》何时开始实施?

《实施方案》规定的各项改革内容和要求,将分年逐步实施。

2016年继续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深化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进录取方式,改革监督管理机制等,并选择部分区县试点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17年开始实施英语科目一年两次考试,逐步合并录取批次,并从2017年高一年级开始全面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

1、天津高考改革不分文理科

天津今年全面启动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中,将建立完善的“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指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指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将如实记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根据2014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也表明,未来的高考成绩将是“3+3”模式,也就是说,除了语、数、外3门高考科目之外,学生需要选择3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共同组成高校录取成绩。

2、2016年天津高考全部分科目使用天津卷

从目前来看,天津还没有使用高考全国卷的明确时间表。26个“全国卷”使用省份不含天津,明年天津高考将延续自主命题,维持使用“天津卷”不变。3、2016年天津高考录取批次二本三本合并

2009年以来,继浙江、天津、山东、福建等省份取消三本批次招生,二本、三本合并录取,就意味考生能填的志愿也减少了。往年上了二本线的考生可以二本填写6个平行志愿,三本填写6个平行志愿,今年就只有6个志愿可以选择了。往年这部分考生即使没被二本院校录取,也还有三本院校作为保底,而今年这样的保底不再存在,考生需要慎重考虑,照顾到两个层次的学校。

二本与三本合并为一个批次录取,对考生来说是好消息,取消三本,拉低了二本线,上二本线的考生将扩大很多,应该说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原来高考分数在二本线上0―15分的考生,这部分人,按原有二本、三本分开招生的时候来说,有机会录取二本院校,即使不行,往下报三本也可以走很好的三本院校,但如今,这群人再想读原来的二本院校就变得很难了,即使在原来的三本院校里也未必会读到好学校、好专业。

4、天津高考改革之加减分项目

目前,五类依然具备高考加分资格的考生是:

1、烈士子女;

2、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少数民族考生;

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4、自主退役士兵;

5、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从今年1月1号起,天津已经取消了包括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市级优秀学生、重大体育比赛前六名,二级运动员、市级优秀学生干部、两次以上市级三好学生等全部7项鼓励类高考加分项目。保留了“烈士子女”、“归侨、华侨子女”、“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等这样四项全国性扶持性加分项目。此外对于少数民族考生的地方性加分政策,天津市也做了调整,今后将只适用于天津市属的院校在天津招生。

天津市完善了“少数民族考生”1项地方性扶持类加分政策,2015年1月1日起,只适用于天津市属院校在本市招生时使用,加分分值为5分。该市“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属于地方性政策。

下载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改革

    2014-2016高考高招举措及时间规划——2014 1坚持2013年命题方向 2014年高考命题要坚持2013年命题方向。继续调整试卷结构,把握好学科间的平衡。确保在2013年的基础上稳定、持......

    2018高考改革

    2018高考改革 教育的不断推进,高考改革趋势明显。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有关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瘦身与自主招生三个重磅文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也带来......

    2014河北高考改革

    2014河北高考改革 2014河北高考改革是关于2014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改革相关消息,其中河北高考改革将会在2015年公布,对比2014河北高考将有七大变化。 由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整......

    高考改革(5篇)

    改革现在北京和江苏地区先行的原因?(薛) 英语作为一种外来的工具性语言却在高考中占着和汉语语文教育同样大的比重。对英语教育的过度重视,使社会上各种英语补习班,把英语作为各......

    高考改革调查报告

    高考改革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高考或许就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人生考试,或许就是自己走向人生成功第一步的考试,或许就是自己为理想拼搏奋斗的一次考试。太多的或许让高考......

    广西高考改革

    广西高考改革 广西高考改革随着高考改革开始讨论,具体的广西高考改革政策还未出台,预计2017将会公布正式的广西高考改革方案。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以强势的教改专业赢得了20......

    高考改革感想

    高考改革感想 一.高考改革要求我们要在初中做好充足准备。 高考改革后,英语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三年六考,考生可多次参加,取最高成绩。这就意味着考生如果能在自己英语水平......

    论高考改革(大全)

    论高考改革:英语退出高考,评分准则需更细化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如约而至。与此同时,高考制度也在酝酿重大变革。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公平性与权威性几十年来得到全社会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