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充满思想使校园更有活力

时间:2019-05-12 23:1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教育充满思想使校园更有活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教育充满思想使校园更有活力》。

第一篇:让教育充满思想使校园更有活力

让教育充满思想使校园更有活力

2012年10月8日至11月23日,我们参加了由咸阳市教育局主办的为期40多天的校长提高培训活动。这次培训学习,我不仅领略了台湾厚重的办学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教育文化,更主要的是聆听了数位专家教授的出色讲座,了解到了当前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和教育政策,学习了台湾学校超前的教育管理理念。我受益匪浅,每天坚持认真听专家教授的报告,交流优秀校长的管理经验,及时做学习笔记、参与讨论交流;每天都会得到指导教师精彩的讲解、传授。这次培训使我进一步提高了个人素质和工作水平,培训班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如何当好一名称职的校长”。通过培训班的学习、交流,使我对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校长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集中智慧和力量,规范学校管理、强化教学秩序、进一步深化工作落实、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努力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培训转变了管理思想,更新了教育观念。通过学习,我真切地体会到优秀的管理就是最好的调动。抓学校的规范管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教育

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重创新、讲实效,积极推进教育改革的方法、教师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艺术的提高,为每一位学生全面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最佳的营养“套餐”。其次要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的调整,学校务必要求真务实,分别制定出各层面的质量目标,并要根据既定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落实目标,提高质量,在实施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其结果,更要关注实施的过程,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从而激励教师、学生,有效地工作、学习全面和谐的发展。

培训使我意识到要学会管理。学校管理中要尽一切可能关注人的需求,即以人为本------这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精髓。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积极听取教师的意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教师,念人之功,容人之过。让教师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张扬个性,发挥潜能。领导要努力在教师中建立一种“有威信、没架子”的融洽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彼此尊重,相互信赖的情感关系。只有达到了这样一种和谐的境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的调动,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引导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又一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与学生互相信任,和谐共处,这样,就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培训也使我明白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先锋模范作用,还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尽管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但还是必须要挤出时间,脚踏实地的加强教职员工的政治业务学习。在平时,要多鼓励教职员工多关心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教职工思想觉悟才能进一步提高,才能进一步巩固已有的良好工作成绩,在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只要学校领导班子带头、全校教职工严以律己,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就一定更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也证明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那句话:“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业务上的指导,其次才是行政管理。”

第二、培训使我认识到校长应该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当好师生的公仆。

校长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就要养成三种习惯,这是管理者强身之本,即(1)锻炼的习惯;(2)学习的习惯;(3)反思的习惯。新的教育理论层出不穷,竞争十分激烈,对于一个优秀校长来说,要保持清醒头脑,有效履行职责,防患于未然,注意经常进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反思更新管理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心理和文化素养。校长要有

“三情”,即:热情、激情、感情,感情就是校长要有爱心,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校。

校长应站起来能当伞,俯下去能做牛,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镇守住自己的学校,正确处理好班子间的工作、生活关系。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事果断而不武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互相支持不拆台,做到思想同心,事业同干,做到层层分工,层层把关,层层负责。把握好领导班子建设、职工的思想进步、学校的科学决策等问题。校长要公道正派,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带好班子,去影响教职工。校长应多一点人情味;多一点教育渠道,少一点发号施令、少一点空洞说教。尊重、信任班子的每一个成员,让他去想办法、出思路,遵循现在是同事,永远是朋友的理念,从各方面关心好每一位同志,建立好友谊。

第三、培训提供了交流的空间,拓展了我们的视野。通过学习我的视野变得开阔了,几位教育专家和教授讲的学校的管理、发展战略与长远规划,使我很受启发,这次的学习我深感到学校与个人均需长远规划、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适应形势要求。以后的工作本人要以求真、务实和创新的工作作风,紧紧围绕加快学校发展这个中心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要紧紧团结在班子核心周围,积极发挥集体的力量,同大家共同履行好自己的义务。要提倡奉献精神,要树

立品牌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校长手里不是拿着鞭子,而应举着旗子走在前面。

第四、培训告诉我们每一位学校领导,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在培训中,我摘录的几句管理名言是这样的:第一句,“教育是事业,教育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第二句:“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第三句:“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高度”。第四句:“校长只有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教师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因此,今后我在学校的工作管理中,我要重新审视几个问题:一是坚持民主,严格按照廉洁自律要求自己,实行校务公开,不以权谋私,始终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从大局利益出发,秉公办事,求真务实。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二是明晰身份,校长只是一种荣誉,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服务和奉献;三是注重业绩,要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兢兢业业从教。对校长来说,做校长不是一辈子的事,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书育人才是一生的功课,在任职期内,应该多做点成绩,在校史中应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为才有位。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管理育人,为人师表,狠抓落实。树立一切为教

师、学生和家长服务的意识。作为一校之长工作应有激情、有状态,应做一位有理想、有行动、有奉献的人。培训讲座或交流研讨中,无不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和育人理念,管理是校长在管理,管理的对象是人,是班子成员、教师、学生,甚至关系到学生的家长、社会相关人员,因而做人最关键,“做老实人才能做好事”。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校长必须以身作责、率先垂范。

总之,经过培训学习,让我学到了不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修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这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学校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不断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人性化管理,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更好地服务社会,让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校长——让教育充满思想

校长——让教育充满思想

贾泽民

甘肃省礼县崖城初中 742200

【摘要】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思想是校长的灵魂,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一个好思想才能有一个好校长。校长要善于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教育认知、教育智慧和教育才能转化为办学的思路、策略和韬略,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意志和行为,并坚贞不渝地带领大家走向教育思想的王国,才能最终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形成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特色。办学思想不是抄来的,而是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造坯”,从教育实践的反思中“萃取”,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中“修茸”,从对校本现状的深刻研究中“造型”,从改革创新中“进化”的。【关键词】教育思想

办学思想

校长办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笔者在参与一项目评估期间,曾对7县41所乡镇中心小学或初中学校“校训”及“三风”做过调查和收录,分析发现,不计词序,有36.83%的学校校风是“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有17.07%的学校校风接近以上“四词八字”,比如“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团结

勤奋 扎实 创新”等等。有18.76%的学校校风是“苦抓

苦教

苦学”,三者合计72.66%。地域不同,情况各异的学校为什么校风会如此雷同呢?调查发现,这类学校大部分存在这样一些共同特点:管理守旧,校长“守摊子”思想严重,工作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新课程实施畏难情绪大,心里没底,怕“搞砸了”,主观上“观望”、“等待上级”或完全“推给教师”,校长自己无所作为。

笔者认为,校风抄袭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校长没有教育思想,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办学思路。因而,办学缺乏主心骨、意志力,人云亦云,守旧被动,工作只能“看门守摊子,围着事务转圈子”。让这样的校长去发展学校,怎么能使人看到希望的曙光呢?

一所学校能否办出成效,关键是校长,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 的灵魂就是办学思想。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一个好思想才能有一个好校长。

一、校长的思想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巴尔扎克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有力量的人”。拿破仑也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宝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宝剑更有力量”。没有软件系统支撑的电脑就是一堆物理摆件,没有思想的人,就是行尸走肉,没有教育思想、没有办学思想校长就是一个学校管理职位的摆设。

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行为,决定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霍姆林斯基说:“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教育行政的领导”。作为学校核心人物的校长,他要用先进的理念去引导人,用专业策略去凝聚人,用优秀的思想去感召人,要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教育认知、教育智慧和教育才能转化为办学的思路、策略和韬略,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意志和行为,并坚贞不渝地带领大家走向教育思想的王国,才能最终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形成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特色。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菲律宾教育家赫查说过:“我从来没有见过拙劣的校长能办成好学校,也没见过好校长办出坏学校。” ①纵观近代教育史,许多教育家和成功校长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如:霍姆林斯基以“相信孩子”的思想缔造了国际著名的帕夫雷什中学;陶行知以“生活即教育”、“民主教育”的教育思想创立了具有“开明、平等、实干”风格的晓庄师范;

上海建平中学老校长冯恩洪提出 “合格+特长”的育人思想,创建了闻名全国的建平模式;江苏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大胆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创造了三率100%的奇迹。所以优秀校长应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适合校情的办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和个性来。才能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快速发展。

二、校长的教育思想与办学思想的关系

人们常常把办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相混淆,其实,两者不是一回事。北京师范大学陈孝彬教授说:“教育思想是对教育规律认识基础的主观选择”,“是对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教育的总的看法,是对教育宏观的、理性的认识”。而办学思想是校长的教育理念、信仰、价值观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是校长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展示。办学思想体现了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思路、计谋、策略和韬略,就是说,它不完全是一个根据文件怎么说就怎么做的问题,而是在实践上级文件中体现他的计谋、策略和韬略;它是校长向自我的智力和体力极限挑战的过程;办学思想不是抄来的,是校长在长期的学习、思考中积累的,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体验和领悟的结果。校长的教育思想决定着办学思想。校长要善于把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转化为自己的办学思想。

三、如何形成校长的教育思想

1.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造坯”

“校长不读书教育血脉遭梗阻”。②一个真正合格的、优秀的校长要研习教育发展历史,懂得教育的昨天和今天的演变过程;要读教育

名著,要读夸美纽斯以来有影响的中外教育家的著作,要读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霍姆林斯基、加德纳等著作,他们是 20 世纪教育思想的源泉。尤其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极大地推动着教育革新潮流,推动着课程改革,关注和研究当代教育家的优秀著作、关注和研究不断变革的教育实践,对校长更显得迫切而重要。只有坚持深入学习,才能在一个广阔的思想背景中反思、认识、总结教育改革实践,大步步入素质教育潮流。校长要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位置优势,先于教师钻研学校课程理论和知识,多啃几本书,多听专家指导,多看看别人的做法,多“下水”实践,积累自己的经验。要带着工作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以研究的态度去学习,去寻找答案。校长要抓住自身工作中的几个“节点”进行有效学习。比如,在上示范课前、教学研讨前、学术讲座前、论文写作前的应急准备学习;在校本教研中的研究性学习;在经验总结时的反思性学习。通过不断地学习,形成正确的超前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成为先进理念的化身,成为思想者,成为课改的代言人。许多校长不读书的现象,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过来。在学习型校长带领下,就会出现学习型组织和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教师队伍,就会出现书香校园。

霍姆林斯基通过广泛阅读,拓宽了知识视野,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充实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事业。

魏书生奉劝校长要“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烟酒味”。要做一个 “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的人。

2.从教育实践的反思中“萃取”

一个好的校长,会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工作,把理想和思想付诸教育的实践。把学习厚积,薄发于点点滴滴的工作实践,在长期的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想法,修正自己的做法,提炼自己方法,反思自己的看法。“学而不思则罔”,“感性无知性则盲”,反思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方法论,是一支向历史汲取营养的肠管。学校无小事,事事皆留意,要养成能够敏锐地判断出其背后隐藏的问题和教育价值的习惯。既反思别人的得与失,又反思自己的得与失,既反思书本理论的适切性,又反思实践经验的时效性,既反思胸中的“成竹”,又反思腹内的空乏,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最终确立自己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

3.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中“修茸”

校长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思想,首先来自于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政治信念和忠实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的政治品质。坚持在治校实践中,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严谨治校、科学管校,要把执行教育政策法规放在学校管理工作重要地位,作为管理决策的依据,统领和指导全校工作。校长在履行其工作职责中要具有这种坚定不移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否则,将偏离办学方向。在学校里,如果校长没有构建起正确的、健康的教育思想王国,它就不会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工作和学习的集体;如果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领导者缺乏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政者不正”,就会误入歧途,迷失方向,丧失校长权威。

校长的办学思想,只是“个人产品”,只有放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中修茸、矫正,才能变成符合民族利益、符合国家意志的合格“国家产品”。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4.从对校本现状的深刻研究中“造型”

每个地区,每所学校都有他们自己的独特校情,深入研究自己的现状,客观评价自身的‘家底’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新的理念、新的思想都有他产生的时空背景,是否适切自己的实际,要认真地去研究。实事求是、联系实际的办学思想才是正确有效的。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好与不好,关键不是看词条的文学品质,而是看它能否尊重学校的历史和实际,能否起到引领的作用。不能为了赶时髦而人云亦云,要以科学的态度、方法去提炼,挖掘本校的历史文化,尊重客观实际和教育规律形成适合本校的个性化办学思想。5.从改革创新中“进化”

时代呼唤创新型校长。我们所面对的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创新”。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④而民族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能否办好,首先取决于校长的创新意识。校长创新意识,创新勇气,创新思想,事关教育改革的成败。只有创新型校长,才能营造出创新环境和氛围来,才能带领创新型教师,培养创新型学生。

创新能力和行为是当代社会的显著特征。校长的创新管理能力是校长个性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成功的关键。具有创新能力 的校长,才能敢于打破传统的、落后的办学模式,勇于标新立异,“不受古今中外的书籍束缚,不被名家学说所吓倒,不拜倒在权威的脚下,不把前人的学说奉为教条,而是自由地去运用各种学说,辨别其真伪,不断提出创造性的新观点、新理论”;寻求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办学路子,使学校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办学特色。⑤

校长的办学思想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合乎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三个面向”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①王铁军:《校长领导力修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石为华 张琴秀:《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19日第5版

③张惠梅:《时代呼唤创新型校长》,《中国西部科技 》 2006年18期

④江泽民:“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⑤吴秀娟等:《成功校长的实践与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第三篇:生活德育: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生命活力

生活德育: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生命活力

作者姓名:余洁

单位:九十二中学

生活德育: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生命活力

摘要:要想真正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思品课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平台。面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知行脱节现象,本文主要从实例、实用、实感、实践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将思品课由“虚假空”向密切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转变,从而使学生的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真实生活

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主渠道。可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很枯燥,讲的都是些虚假、空洞的大道理,学了也没什么用。即使学生在课上回答问题和考试时能够表述出正确答案,可在课后往往都做不到。也就是说知识并没有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怎样解决思品课中普遍存在的知行脱节的问题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的:“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和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的要求,为了在思品课的教学中通过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元素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在教学中落实,怎样把“虚假空”变“实”就成了我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

学中不断探究的问题。通过实践我深刻的感受到:思想品德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密切联系学生的真实的生活世界,才能有说服力、感染力,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为了在生活中德育,在德育中体现生活,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实例:选取生活中真实的、学生感兴趣的典型事例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把知识目标放在第一位,所教内容枯燥无味,很难提起学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兴趣,从而唤起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比如,在《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课,我选取的是周杰伦的事例。当我把周杰伦的照片展示出来时,班里的同学几乎沸腾了,周杰伦的作品和他的事迹都是学生们自己说的,他怎么从服务生变为歌坛小天王大家都很了解,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课堂气氛很活跃,于是我赶紧抓住时机,以此设置教学情境,向大家提出了一个思考的问题:周杰伦的人生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同学们思考片刻后积极表达了他们的看法。通过他们自己列举的周杰伦的事迹,最后自己分析得出:在面对挫折时应树立正确的态度,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比选取一个学生比较陌生的名人的事迹,然后讲一堆大理论效果要好得多。

由此可见,通过恰当选取生活中的最新、最贴近的材料,使得学生感觉思想品德课离我们的真实生活并不遥远。它就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觉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实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

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思想性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本课程的灵魂,为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就一定要重视思想品德教学的思想性,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生活性,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引导生活,以所学知识去指导学生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比如,在《学会调控情绪》一课中“运用调控情绪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我调适和自我控制能力,保持乐观心态”是其能力目标之一,为此,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活动:在你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你烦恼的事?你当时是怎么调节的?把你的高招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一活动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中的具体情境交流自己调控情绪的做法,同时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引导那些方法不当的学生,注意方法要合乎道德和法律规范。通过设计这一活动既落实了知识点,又使学生学到了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初步形成其在以后的生活中自我调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生活”,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实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获得情感体验

新课标十分重视使初中学生在鲜活的生活中体验、感悟,从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习惯。因此在课堂当中,我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比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这一内容,如果只是从书本中要同学们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生们不可能完全把这一内容上升为生活中自觉的道德行为。因此,我搜集了一些滥砍滥伐引发沙尘暴,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生活的相关新闻视频、图片,特别是平日里拍摄的学生们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水、乱扔垃圾的照片引起了同学们思想上的共鸣。再如,《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一课,如果只是单纯的说教来达成让学生感激、尊敬、热爱老师这一目标显然是很困难的,因此我设置了如下活动:根据你平时观察到的或者感受到的,说一说在一天中老师为学生做了哪些事情。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体会到了老师一天工作的辛苦,自然地激发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这样通过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相融合,将德育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共同体验并获得真切感悟,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要求及目标。

四、实践: 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注重把小课堂和大课堂有机结合,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比如,《追寻高雅生活》一课,每个小组

都对身边熟悉的人的文化生活状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并在课上对调查结果进行介绍、评析,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而且通过社会调查,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更加开放的天地里感受道德,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整合利用了教学资源的理念,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只有走进真实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被学生所喜欢,从而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人格,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彰显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及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彰显着新课改的多彩魅力,演绎着新课程的崭新理念。新课程呼唤新的语文课堂回归生活、走向真实、追求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在这个历程里,教学的最高艺术,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张扬他们的个性,以切实有效的方法为他们创造机会发掘他们的潜能,使课堂充满活力,他们的生命之河一定会跃起灿烂而美丽的浪花。

一、创设情境,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开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并能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思考,激活语文课堂活力,使学生身临其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精心设计导语,唤醒情感体验,如在教学席慕容《乡愁》时,先深情地朗诵:“乡愁是一曲古老的歌,背井离乡的游子从古唱到今。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余光中则临海峡而吟:‘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也许,乡愁袭来时,我们会想起故乡那绿草如茵的山坡,那清澈娴静的小河,黄昏袅袅升起的炊烟,清晨淡淡弥漫的晓雾„„今天我们去体味一下席慕容独特的《乡愁》感悟”。这样学生对故乡的怀念情感体验被唤醒,带着相似的思绪走进了课文,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课文中,同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效果也自然“尽在不言中”了。

欣赏美妙音乐,调动学生情感。音乐一直受到学生们的青睐,是一种能打动人、感染人的声音,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如教学《海燕》,可以播放有关大海汹涌澎湃的波涛声,海燕勇敢翱翔的鸣叫声的录音磁带,激发学生想象海燕迎接暴风雨的英勇形象,这样学生定能很好进入课文的氛围和意境中去。教学文言文《愚公移山》,在分析“愚公精神”之后,把江涛的《愚公移山》引进到课堂中来,“面 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的是一身肝胆„„/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这是愚公不屈形象的再现,是对愚公顽强精神由衷的礼赞。听听那慷慨激昂的旋律,品品这耐人导味的歌词,心头便会有一种斗志在涌起,有一股激情充溢„„而这些正是我们要留给学生的“余韵”。有了这些,文章才会绵长、醇香,令人念念不忘。

展示课件图片,融合学生情感。如教学《沁园春·雪》,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的雄伟景象,然后再结合词中优美的描写,学生会很快地融情入境。教学《故宫博物院》时,播放故宫博物院图片,按课堂介绍的顺序加以说明,面对座座雄伟的宫殿,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总之,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把握时机,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二、鼓励创新,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源泉。

让学生以创新为乐,以创新为荣,发挥创造潜能,释放创造的激情,是语文教学迈进创新境界的前提,也是语文课堂注入新鲜活水的源泉。

(一)引导质疑,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思生于疑,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不仅应该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在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能力贯穿和渗透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知道 “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能够是什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特见解、设想,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作业。对于教师的分析和有关观点,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不要也不必强求一律,禁锢学生思维。对学生质 2 疑问难、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做法,或给予表扬,或加以鼓励,使之有一种成就感,弘扬这种探索精神。

如《木兰诗》这首北朝民歌,教参上将其主题定为“爱国主义”。但在教学实践中,有学生提出如下质疑:木兰对年老和年幼小弟的孝悌品格、木兰不慕功名的高洁情操以及作品折射出的男女平等思想不也应该是这首民歌表现出来的主题吗?《夸父逐日》一文,短小而意味深长,学生提出质疑,认为也可提炼出“自不量力的结果是死在半路上,遇事要量力而行。”的主题。

学贵于思,成于思。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一旦形成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思维敏捷,促进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创新的才思就会永不枯竭。

(二)角色表演,洋溢课堂生命的活力

把表演引入课堂,是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进行全身心感受课文的有效手段。适当有效的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充分认识课文里蕴藏的思想感情,也使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表演体会教材,让学生担当角色,使教材中的角色鲜活地再现在学生的面前,孩子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很快进入了教材描写的情景之中。如教《皇帝的新装》,头饰一戴,教室里的气氛立刻热烈起来,扮演角色的,或当观众的,个个兴奋不已,如同身临其境。课文中角色不再是书本上,而就是身边的同学或者自己。高傲的皇帝,狡猾的骗子,愚蠢的大臣,诚实的孩子,个个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于是,角色的喜怒哀乐就是自己真实情感的表露。学生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恣意流淌,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才能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三)激发想象,彰显课堂生命的活力

爱因斯坦说:“一切创造性的劳动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让学生的思维在想象的空间自由翱翔。想象是创造力的源泉。因此,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让 学生敢于想象,善于想象,借助想象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才能彰显课堂生命的活力。

青少年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又特别喜欢想象,他们对课文的读解,从课文语句的理解到全文思想,形象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凭借想象的创造功能来完成。因此,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就是尽量避免学生完全受课文制约,只是从课文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而是努力引导学生带着被课文所唤起的激情和想象、理智及思考,以学生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主动精神去积极发现知识,从而使学生步入创新的境界,得到创新训练,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教师提问:“孔乙己会有怎样的结局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当学生想象出了十多种结局后,教师没有急于作出判断,而是让学生看看课文,这些结局在当时的社会是否会出现。学生以课文描写的情境为据,一一分析,最后在争辩中达到共识,在那个冷漠残酷的社会里孔乙己是不会有好的结局的。这样,教学中不是硬塞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鼓励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总是引发讨论,然后在不断肯定或否定的过程中,明确认识,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

在教学《乡愁》诗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在课堂上选取其中的一小节改成散文口头作文,然后评比。课后,教师提供“小时候,母爱是香甜的乳汗,长大后,母爱是 ”的格式,要求学生仿照《乡愁》学写几节诗,力求用想象这座桥梁把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

总之,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贵在激励学生参与创造,只要教师创造性地教,就能唤起学生创造性学,教与学就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学生才学得生动、学得活泼,才会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创造的活力。

三、课堂评价,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催化剂

新课程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激励和赏识,教师“蹲下来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而理想的课堂评价是一个美好的境界,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 动发展,促进师生思维的生成与碰撞,从而为课堂增添新的活力。课堂上,教师充满魅力的即时评价,就像一缕缕阳光带来温暖、成长、闪光、成熟,让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以互动方式进行提问:“孔子是个大学问家,怎么连小孩的问题也答不出来?”“为什么会出现文中所说的现象?”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这时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使孩子的内心得到了满足,保护了一棵棵创新的萌芽。再如《观舞记》的课堂上,老师要一生朗读,其他学生听后评价。一位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读得磕磕绊绊,但很认真很投入。老师要同学们评论一下。同学们小声议论“有错字,停顿也不对!”学生深深的低下了头。这时老师评价说:“这位同学确实读得不太流利,这可能和老师没有叫大家预习有关,但是这位同学很有朗读的潜力,那就是感情非常投入,而这恰恰是朗读成功重要的因素。”一句话极大地激励了这位同学,后来他的手一直高高地举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给每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有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再想想”、“是否换一个角度考虑?”等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应立即否定,可先让他坐下,请别的学生回答或请大家讨论,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尤其要创设条件,给后进生、学困生以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善于发掘他们的 “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良性反馈,使他们拥有成功体验,形成正确的 “自我概念”,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教学活动充满动力,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即时的课堂评价会激活学生的情绪,创造一种美妙的语境,这样孩子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就能发挥到极至,让课堂中的美丽生命随地绽放。

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师要用心创设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创新和即时的课堂评价,激活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溢满生命的活力。

第五篇: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 课 堂 充 满 生 命 活 力

向阳小学

王瑜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低年段的教师,让孩子爱上我们的课堂,就必须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场所,让课堂变成生命成长的沃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设计教学过程时,为学生发展而设计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教学设计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前提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真正关注人发展的教学设计,不仅仅要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还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只要我们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就很容易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的关系。为此,我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以保证课堂教学运作的有效进行。比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对于怎样区分“追上去”和“迎上去”我就有了几次的改动。一开始的设计是:让学生读读这两个词,再分别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区分,但这样的设计只会是几个平日里爱看书的孩子明白,但大多数的的孩子不会懂,势必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没有互动就没有了活力;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的改动:设计了一个选择填空:王老师到晓明家做客,一开门,小明就主动地(迎上去),说:“老师好”。老师要走了,小明发现老师的手机忘带了,就赶紧(追上去),把手机还给了老师。这样的练习,固然会帮大多数学生很好的理解这两个词的不同,但课堂所体现的仍然是沿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考虑比较多的是如何“教”,把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却忽视了让孩子们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即使我的教学思路再清晰,这也不过是用我的思维代替了孩子们的思维。所以经过深思熟虑,我又有了第三次的改动,就是大家所看到的那样,以主动迎上去拥抱看课的老师和追赶假装嫉妒而转身离去的我,使孩子们在互动中既体会到了词义的不同,又感受到了从我们身上传递出去的浓浓师爱,同时孩子们还有机会活动一下筋骨,课堂充满了活力,更有利于孩子们以更饱满的状态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的设计我自自认为是一举多得。

(二)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

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场所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现今的课堂早已不是先生手持戒尺的学堂,而是学生探究获取知识的神圣殿堂。在这个殿堂里,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解。秉承这一原则,我除了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友好的课堂气氛,还要求自己的语言具有儿语化和趣味性,让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弘扬个性的天地。在这一点上我感触颇深。记得刚走上讲台时,总担心学生在课堂上捣乱,于是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严厉十足的教师,虽然学生也的确很“乖”,但自己更觉得课堂沉闷,很无趣。一节课下来,学生累,老师更累。现在我试着把笑容带进课堂,用适合他们的语言去和他们交流,仿佛我不是老师而是他们的大朋友。孩子们恐惧心理不存在了,自然课堂上就活泼了许多,自然就充满了活力。

(三)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新课改的教学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可以被装满的容器,而是一把等待点燃的火把,学生只有在愉悦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展示自我,其创造灵感的火花才会自由绽放,这就需要老师彻底,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教学方式方法,面对这次充满智慧的挑战,让自己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记得在学习统计这一数学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我摒弃了数学教材中给的例题,而是采用和学生密不可分的动画片,先用课件出示奥特曼、西游记、机器猫、哪吒闹海4部动画片,这样一下子就调动起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老师就动画片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因为都是孩子们所感兴趣的,所以孩子们并没有觉得这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统计课,于是积极回答。这样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课堂自然就充满了活力,孩子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真是事半功倍。

总之,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生命活力,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充满生命活力。

下载让教育充满思想使校园更有活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教育充满思想使校园更有活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读书成为习惯 使书香充满校园

    让读书成为习惯 使书香充满校园 ——丹江口市太山庙小学启动读书月活动 通讯员 高由国 报道:莺歌燕舞阳春月,浓浓书香满校园。为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

    如何让文章思想更有深度

    如何让文章思想更有深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明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深刻”这一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合作探究,训练思维,突破肤浅,使文章更......

    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阳光1(合集五篇)

    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阳光 三里畈初中 秦新潮 刚踏进三里畈中学的校门时,就有一条醒目的标语映入眼帘:“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阳光。”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我......

    如何让班组安全活动充满“活力”

    如何让班组安全活动充满“活力” ——班组“换位”,换出新“活力” 何东方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消防救援部 摘要: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古浪县大靖东关小学 许小兰 朱万香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

    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那么,怎样营造创新氛围,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山东省高青县常家镇中心小学 刘新平郝春荣 当今,教育技术现代化已成为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引人注目的焦点,多媒体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很重要......

    让基层党组织充满创新活力

    让基层党组织充满创新活力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将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主题。改革开放近30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