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注重感受体验 享受成功喜悦
注重感受与体验
享受成功和喜悦
------《鸭子拌嘴》课例分析
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张晓莉
一、主题揭示: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把审美体验价值提到第一位,小学音乐教学也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重点,就是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上。那么如何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
《鸭子拌嘴》是首清锣鼓乐,乐曲中,小钹模仿鸭子引颈高唱,小钗发出闷击的声音,酷似老鸭“嘎嘎嘎”的叫声,其间丁冬作响的云锣声和木鱼声,轻盈活跃,勾勒出一幅鸭子蹒跚而行的画面。此后,乐器齐鸣,描绘出鸭子在水中相互追逐嬉戏的场面。突然小钹与钗的声音响起,好像鸭子们在吵架。在一阵热烈的乐声过后,又响起轻盈的木鱼和云锣声,声音慢慢变弱,好像是一群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远了。在小学阶段,这是唯一的一首没有旋律的欣赏曲了。我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运用先看图编故事的方法,教学后会发现,其实学生常常会用故事的情节去想像音乐,却忽视了从音乐元素中去感受音乐的内涵。而且因为欣赏曲只有清锣鼓点,学生还是很难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形象的,而且因为没有旋律,小学生并不是很感兴趣。就算是老师,事先没有看过教参,一上去就听,一下子也是很难理解音乐形象的,这就要求老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兴致盎然中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并能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感受乐器的音色),明白作品是如何表现音乐形象的,最后自己也来表现乐曲内容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课例吧。
二、课例:《鸭子拌嘴》教学记录
(一)导入:
1、“认朋友” :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并逐一介绍打击乐器的名称(木鱼、云锣、钹、沙球)2、仔细听这几种打击乐器的声音,并把它们的声音画下来 师:“这是木鱼,请听听它的声音,你能把它的声音画出来吗?” 生:“声音还能画出来?”
师:“是呀。想一想,你们一定能行!”(老师继续敲,让学生感受)生:“老师,我觉得这声音好象一滴滴的小水珠落在石头上。”
师:“讲得非常好,你能在黑板上画出来吗?(学生上来画)师:“真不错!形象极了!”(又叫了几位同学板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感受到了声音,通过图把它表达出来了,还能听到音的长短,再来听听其他的吧。(有了第一个乐器木鱼的理解,学生听了云锣、钹、沙球的声音一会儿思维就活跃起来了。)
师:“大家看,黑板上的画多好啊!简简单单的几笔就把这些乐器声音的特点表现出来了。”
(二)、游戏
师:“我们刚刚用画表现出了乐器声音,现在一起用乐器做个游戏,想参加吗?” 生:“想。”(都跃跃欲试)
师:“游戏的名称是‘哑巴领盲人’,‘哑巴’敲击乐器,去引被蒙住眼睛的‘盲人’走路,要一直敲打乐器领好自己搭档的‘盲人’。盲人要听好自己那位‘哑巴’的乐器声音,不要跟别人走了。”
四个小组分别选出两个代表参加比赛(一组用一种乐器),游戏可跟据学生的参与情况适当多进行几次。
(三)、听赏
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打击乐作品,它曾在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呢!”(1)完整地欣赏乐曲
(2)再听,随音乐展开自己的想象,边听边跳(一些同学把小鸭子那种调皮、天真、可爱的样子表演得很形象了,)
(3)“还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们,看看你能带出多少只小鸭和你一起舞蹈!”(4)第三遍音乐开始
(四)、设计
师:“能不能象作曲家一样设计一些节奏,也来做一回小小的演奏家,用乐器小钹来表现鸭子吵架的情景呢?”
三、课例分析:
这节课中教师以全新的理念开展教学,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使本节音乐课有这么一些值得我们学习与探讨之处:
(一)以画促听,以听助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感受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听是音乐体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鸭子拌嘴》一曲中的音乐形象,让一年级的学生听出来还真是有很大难度的,特别是学生对各种乐器的音色也没有什么感受,所以,教师由听入手,并以直观性的画一画帮助理解,“你能把它的声音画出来吗?”这个问题一出,学生们都惊讶而兴奋地议论开了:“声音真的能画出来?”这时,老师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是呀。想一想,你们一定能行!”学生的思维分外活跃了,在仔细倾听的同时,展开了想象的翅 膀,从而声音有了具体的形象:“象一滴滴的水落在石头上。”并用自己稚嫩的画笔描绘了出来,在老师真诚的赞美声中,学生们更是情绪高昂,把后面几个乐器的音色用简笔画勾勒得淋漓尽致,体验着成功的喜悦,为后面教学的顺利进行铺好了道路。
我们知道,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流动表现,音乐是最擅长于自由想象的艺术,它的这种特殊性,根源于音乐特殊的物质媒介和表现手段。有一个真实的故事:罗铮,一个智商相当于三、四岁儿童的弱智青年,用不同色彩、图形画出了自己对各种不同音乐作品的感受,在1999年冬天,他在上海展出了25幅音乐画和35幅其他题材的画,这个画展有一个特别的名字―――看音乐。他把流动的音乐凝固在多层次的立体画面中,使人们又能从他的图画中引发出一种美好的想像,他不关心其他,只是听,用耳朵听,用整个心灵去听了,他创造了奇迹,那对耳聪目明的健康人来说呢?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了平等、关爱的良好环境氛围,使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得到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儿童时期是培养学生听力的黄金时期,应抓住有利时期,用各种方法培养其敏锐的听觉能力。
(二)乐中感受,动中体验
画得那么起劲,现在又要一起玩游戏了,孩子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而且玩的游戏又是那么刺激―――“哑巴领盲人“,老师其实是想考考孩子们,刚才充分感知的乐器的那种音色是否记住了,通过游戏,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该乐器音色的记忆。一开始的游戏中,哑巴在引领自己的拍挡时会急躁,起劲地敲着自己的乐器,乱得让盲人不知如何是好。经过一轮游戏,老师让同学们一起商量是不是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让盲人听明白。同学们认真思考,认为应该用一种固定的节奏音型,这样不容易出错。再一次游戏时,一种乐器用了一定的节奏音型,效果真的好多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欢乐是人的天性,要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仅靠教师本身的满腔热情、生动讲述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设法使学生变忠实的听众为积极的参与者,创设使之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的快乐氛围。上例里老师运用了游戏教学法,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的快乐中学习了音乐,在无比的兴奋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所学内容,加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在出错后,学生也能自己动脑筋,找寻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了。
(三)主动参与,愉快表演
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音乐的这种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像、联想的广阔空间。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并伴随着独特的创造行为,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艺术的这一特质,使音乐教育在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这无疑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课堂上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多种音乐学习活动;让学生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
本课教学中,当欣赏音乐第二遍响起时,一些活泼的同学已经凭着自己平时的积累和自己的想象表演得有点味道了,可是毕竟没有让全部的学生动起来,这时,教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这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让他们去引导、激发其他学生参与的意识及表演的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这时,教室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学生们都在积极地动脑创编,你看:学生们分工还很有道理呢,个儿高、能力强的就做了鸭妈妈,那几个调皮的学生扮演了吵嘴的小鸭子,而平时文静的女孩子则扮演了那只劝架的鸭姐姐,孩子们在这儿没有岐视、嘲笑、没有自卑感的影响,每个人都会集体的力量所感染,自信心随着集体被认可则愈来愈强。
(四)享受成功,促进发展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在用肢体语言描绘了一群可爱的鸭子后,老师又提出新的要求:“能不能象作曲家一样设计一些节奏,也来做一回小小的演奏家,用乐器小钹来表现鸭子吵架的情景呢?” 每个孩子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求,而这种音乐创造活动恰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听过几次,学生本已经跃跃欲试了。创造是人的本质,艺术创造是最具个性化的活动,是个人灵性的表现,儿童的艺术创造是儿童旺盛生命力的流露,洋溢着儿童天真、活泼的感情。在学生表演后,老师吃惊地望着大家,竖起大拇指连声说:“真是厉害!你们编得也那么好听,能
和这个全国得奖的作品媲美了!”老师的情绪会感染学生,他们会感受成功的喜悦,对音乐充满了自信心,萌发对音乐的更深层的喜爱之情。
学习内容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掌握,通过学生个体和相互合作使之巩固并深化。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环境,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大胆表现、大胆创新。从而更深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个性得到良好发展。这儿,老师已经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由“教书匠”成为“教学设计师”、“指导者”、“合作伙伴”,并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
四、课后反思:
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使音乐回归于人的生命?我想,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受,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依靠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要通过他们的亲身参与,自发地、自然地获得。人人都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在没有困难的压力下学习,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音乐,喜欢音乐。在音乐课堂上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使学生在音乐课中享受成功。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应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基础音乐教育是义务教育,无论学生是否具有音乐天赋,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终生享有音乐乐趣,是基础音乐教育的崇高责任。我们不是要把每个人培养为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也为他们向音乐高深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体验成功喜悦 享受习作的快乐
体验成功喜悦 享受习作的快乐
情绪心理学认为,快乐是人类最主要、最普通的情绪 ,是人们获得精神享受的主要来源。无论对个人生活而言 ,还是对社会群体生活而言 ,它都是最有价值的情绪。经常处于快乐状态的儿童更善于同他人交流 ,也更敢于探索和进取。我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对孩子来讲 ,或许更应该说“成功乃成功之母”,当他们看到作文取得了成绩 ,看到自己文章刊登在刊物上或获奖时,他们会把成功的喜悦化作一种动力 ,而当老师的就要千方百计地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学生的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享受习作的快乐。学生在习作中肯定会有许多乐趣 ,如新鲜有趣的见闻,愉快高兴的经历 , 自己做的得意的事情等。哪一位作文写得特别出色 ,教师应及时鼓励表扬、组织交流 ,如在班上开辟习作园地 ,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对学生的作文除了写得好的给高分 ,有进步的也要给高分;经常让学生在班上读自己的文章 ,哪怕是一个好词、好句、好段落;汇编个人、班级优秀作文集;鼓励他们往各种刊物投稿 ,积极参加比赛等。让学生体验到亲身参与下获得成功的愉悦情感 ,使全体同学既享受自己的快乐 ,也分享别人的快乐 ,这种快乐的享受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 ,加快作文起步的速度。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是使学生喜欢作文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应该从作文起步阶段抓起,贯穿到整个作文教学中。
总之 ,作文起始阶段 ,应把难点降低 ,把坡度变缓 ,以多种形式和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 ,调动学生的手、眼、口、脑 ,丰富学生的想象 ,提高再现和表现能力。学生领会了作文的要领 ,有找到作文钥匙的感觉 ,普遍获得了成功的愉悦 ,增强了自己对作文的信心 ,就会由厌写、怕写 ,变得喜欢作文了。
第三篇:超越自我,感受成功的喜悦
超越自我,感受成功的喜悦
人民路小学蓝伟美
从教快30年了,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每一次的培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收获,在一次次培训和自己的实践中,自己也慢慢地成长。但这次进修校组织的继续教育管理员培训,非同一般,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次培训,有喜悦,有惊险,有骄傲,有反思,在我人生画卷上,画上了一笔浓浓的色彩,这色彩亮丽、美好,让人回味无穷。
难忘的三天,深刻的三天——拓展训练,真正感悟团队的力量,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有潜力的,看你敢不敢去挑战。短短的三天,我们学到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知识。感受到别的地方不能感受的道理,让我终生受用。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空中抓杠”这一活动项目,来到拓展基地,放眼望去都是高高的架子,顿时心里就紧张起来,我想:看来真是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因恐惧我有些不安,我想:我行吗?8米高的柱子,那么细,而且没有任何支撑,要把整个身体站起来,还要跳过去抓住杠,这绝不是我能做到的。我退缩了,心里直打鼓,我不停地问自己,我还是不参加吧!可是,看到伙伴们都一个一个地上去,而且凯旋归来,我还是不愿意放弃。因为我知道错过了这次机会,回家一定会后悔的。但是岁月不饶人,再加上自己身体又不太好,我真的担心自己完成不了任务。经过再三的思想斗争,我终于鼓足勇气。
8米的高度,算不上高,但顶端的圆盘承重的面积很小,再加上爬得越高摇摆得越厉害,那真的很吓人。我一步步爬上了8米高的柱子,刚开始还好,可到了顶部,柱子不停地摇晃,我的心不由地紧张起来,我紧紧抓住柱子,慢慢把脚向上挪。最后一级的向上挪腿可真难,我的双腿直发抖,再加上左腿老毛病疼痛得厉害,我胆怯了。真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反的味道。地面上,朋友们不停地鼓励着我,不断地指导我,给了我勇气和力量,我终于战胜了自己,在那么小的圆木上站起来了,颤颤巍巍地望着空中摇摆的单杠。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一跳,伸出双手去抓单杠,我竟然抓住了单杠,跳了下来。我太兴奋了!一下来,我就激动地对着教练喊:“我成功了,我能行!”此时才觉得其实真的没什么可怕,可怕的是战胜恐惧的过程。
“高空抓杠”这一项目,乍一看,对我来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标离
我很遥远。但是如果不去尝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只要我们去尝试,去努力了,就能行。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总以为自己不能实现目标,就不去做,退缩不前,这样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同时,团体的指挥非常重要,有了伙伴的耐心指导,有了同伴的鼓励,也是成功的力量。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迷茫的时候,如果面对困难就退缩了,不敢去面对,那永远也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身边的同事、朋友也非常重要,他们及时给我们指导,提出宝贵的意见,帮助我们把握方向。在工作岗位上,哪怕你做得再好,也要聆听周围人给我们提出的意见。
拓展训练这些不同寻常的项目:让我们打破常规思维,不要受思维定势影响。一个人,往往受各种各样的因素限制,打不开局面,总感觉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其实不去试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做事情要学会制定目标。心中有信念,有目标,才会朝着目标去努力,哪怕目标很大,很难,只要我们朝着目标去努力,离目标会越来越近,目标也就能实现。在执行过程中要时常反思,不断改进,这样,才能把我们要做的事情做得更好,做得完美。就像我们队员说的:“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那是优秀的开始,每天优秀一点点,那是成功的开始。”
人众人拓展训练让我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是“滴水穿石”、“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让我知道了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有目标、计划和信心!我们的潜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三天的拓展训练结束了,我无比快乐——因为拓展训练所给予我们的启发和经验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我们增强了自信心,磨练了战胜困难的毅力,我们超越了自己,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进了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回到学校,如何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管理与自身的工作效率,如何能够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及配合协调各科室的工作,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倍努力及奋斗的目标!
感动仍在回味,震撼还在继续!在此,我真心的感谢教师进修学校组织这次活动,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感谢我们的队友给我们彼此的支持和信任。
第四篇:让孩子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让孩子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体验过成功的喜悦,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的动力和一生的情感发展。因此,父母要努力为孩子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孩子积极地争取成功、体验成功,这样可以提高孩子成就的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如果父母善于发现,必能找到孩子的闪光点。成功就在孩子的身边。孩子勇敢地发表一次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个有创意的想法,完成一次完美的作业,取得一次优异的成绩,这些都是成功,都可以给孩子带来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
父母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父母应该带给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感觉:我在父母心中永远是最好的、最优秀的。不要总是把自己的孩子和神童相比。父母要调整好心态,尊重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的差异,多给予他们赏识与鼓励,多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当孩子获得成功后,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赞美,他们才会有信心更加努力地学习,最终获得精彩的人生。
王辉今年刚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他画出了自己的第一幅画,是只可爱的小鸟,老师夸奖他画得好。他心里乐滋滋的,觉得自己很成功。
放学回家后,他兴冲冲地拿着画给妈妈看,妈妈看了却很生气,对他说:“你画的那是什么啊,那么难看,你看人家雯雯就比你画得好,也没有见人家像你这样骄傲。以后你谦虚点,快去好好地画吧。”
王辉心里觉得很委屈,这可是自己的第一张画啊,连老师都夸奖自己了。妈妈的话让他觉得自己很失败,刚才的愉悦感也消失全无。
人人都想成功,人人也都能成功,渴望成功是每个人的心理需要,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更为强烈,而成功欲望强烈的程度,取决于每个人对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越浓,获取成功的欲望越强,成功的机会也越大。因此,成功是以兴趣为基础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发展自己的兴趣中增强自己成功的喜悦体验。
父母要为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这是一项很有现实意义的家教工作。当孩子有了成功的基础,有了“我要成功”的欲望和信念,并不断努力,必定会创造更大的成功。
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通过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很多父母忽略了孩子这方面的需要,错误的教养方式往往无形中夺去了孩子体验成功的机会。
在缺乏成功感体验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容易形成被动、自卑等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其生活和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挑战性,也就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了。
专家给父母的建议
建议一 营造充满赏识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每天待的时间最多的地方,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成长环境,努力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父母可以通过丰富家庭生活的方式,创设多种赏识情境,帮助孩子在赏识中进步。
李菲今年7岁了,自从她上学以来,她的父母经常举办家庭活动,并故意在活动中让她取胜,还会给她适当的奖励,以此来培养李菲的成就感。
每到周末,全家人自己策划组织节目,有时候是朗诵大赛,有时候是书法比赛,有时候是知识抢答,有时候是唱歌比赛。虽然大家都不专业,但全家人都很投入,房间内笑声不断。爸爸偶尔的一个滑稽动作,把女儿逗得笑出了眼泪。每次活动过后,大家都意犹未尽,一次次获胜让李菲变得越来越自信。
孩子尝到了成功的乐趣,为了在家庭活动中夺冠,会自觉主动地看许多书。这样无形中培养了孩子阅读、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扩大了孩子的知识面,而他们的表演技能又被带到学校里,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欣赏,这会促使孩子全面发展,形成更加完美的人格。
建议二 父母要不停地赞美孩子
不少父母对孩子要求很高,却吝啬于赞美孩子。他们害怕孩子听到赞美会“翘尾巴”,所以总是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来教育孩子,忽视了赞美的教育方式带来的好效果。孩子需要来自父母的赏识,父母适宜的赞美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在孩子正在做某件事情或是已经做完某件事情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赞美,但要注意做到赞美的是孩子所做的事情,而不是赞美孩子整个人。此外还要找机会在众人面前赞美孩子,因为这样的赞美是双重赞美,孩子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
建议三 帮助孩子建立成功档案
每当孩子有所进步或取得成绩时,父母要善于替孩子“保管”这些好的记录,这是他们成长的见证,在关键的时候还会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灰心丧气时,父母就要拿出孩子的成功档案,唤起孩子的成功意识,促进孩子的学习信心。
赵敏今年上初三了,升高中的压力让她很不开心。爸爸妈妈特意为她拿出一个箱子,里面装着敏敏以前所获得的各种奖状、荣誉证书及每次取得成绩时爸爸妈妈给她的奖励,每当赵敏取得成绩时,妈妈都让她写一份心得体会,并记录下自己取得成绩的过程。这种装着各种奖励记录和心得体会的荣誉箱,可以让孩子持久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此时看到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赵敏的心里又燃起了争取成功的信心,学习也有劲头了。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每个孩子也都渴望成功,父母只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并给以持续鼓励,孩子定能取得不菲的成绩。他们喜欢享受成功的快乐,为了能持续地享受这种愉悦,他们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争取成功。
每一份成功记录都是孩子付出努力的见证,它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胜过一些空泛的赞美。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成功档案,经常拿出来给孩子看,在孩子享受成就感的同时点燃其自信的火花。但要注意不能让孩子因为这些过去的成功而盲目自信,要时刻注意防止孩子骄傲。
建议四 经常告诉孩子:“你真棒!”
父母的一句“你真棒”,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理需要和满足,也是对孩子努力的肯定,会化做孩子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能够培养孩子积极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其心理素质。
父母一句简单的称赞和鼓励的话,会让孩子产生无穷的信心和勇气,会鼓舞着孩子去追求更大的进步。父母要尽量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孩子会在父母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中品尝到成功的愉悦。
建议五 让孩子自己攻克学习中的难关
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学习的时候陪在他们身边,当孩子遇到难题时会帮助孩子解答,表面看起来是在帮助孩子,其实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己去攻克学习中的难关,然后当孩子顺利解决问题之后再给予孩子赞美和鼓励。
孩子只有在自己攻克学习中的难关的时候才可以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不要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而是要相信孩子自己可以攻克难题。当孩子向父母发出“求助”信号时,父母可以用适度的赞美来鼓励孩子,并且在孩子攻克难关的过程中也要适时地给予鼓励。这样孩子会建立起自己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成功教子箴言
-------作为父母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放弃急功近利的想法,给孩子的成长松绑。当孩子有了点滴进步的时候,父母也要及时鼓励和赏识,激励孩子向着更精彩的人生迈进。
第五篇: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想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教学中,如果把学生们比喻成“千里马”,而把我们老师比喻成“伯乐”的话,笔者觉得也是很恰当的。事实上,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独到的天分,这种天分能否很好的发挥出来,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能否发现并且去挖掘它,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素质和责任感。学生在回答老师提问后获得了表扬,老师在作业本上加上一句称赞性的评语等等,这些都能使学生直接获得欢乐,心理上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即可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得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讲述的是一位青春期自卑的少年,因为美术课上年轻老师的一次肯定与认可,从此与以往懒惰懈怠的人生说再见,并开始努力奋进,最终完成了蜕变的故事。或许,小说有一定夸张艺术形式在里面,但是我们确确实实能感受到教师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赞美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有可能就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人生。
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也说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一位同学经常迟到,这天全校老师都来听这位老师上课,这位学生又迟到了,当时,老师并没责备这位学生,而是说,说: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资源、环境问题,刚才这位同学特意跑到大河边观看了河水的状况所以“匆匆”感到,现在,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匆匆”来到的小记者到讲台上说说调查的情况。这位学生愣了一下,走到讲台前,凭借平时的所见,讲述了听说过的河流情况,自己见到的河水的颜色、河水中的废弃物、河水的水流量等。说完掌声又响起,教师说“你可真行,短短几分中,你却说得头头是道,看得清清楚楚。”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充满智慧的鼓励性语言打动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与赞美,哪怕是一丁点也好。我们可以将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交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决,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正所谓“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学有所获,所以,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与鼓励,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