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时间的

时间:2019-05-12 23:2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是时间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是时间的》。

第一篇:音乐是时间的

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造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辨证、统一的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如何使教学过程开放,为学生拓展更广阔的音乐学习空间呢?在学习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后,我得到了许多的提示。

“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子。”在具体教学中,“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素质教育讲的也是个性、创造,一切陈腐的、机械的、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是错误的、有害的,必须坚决抵制。对于理论的学习怎样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实践呢?

我觉得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对于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提高音乐技能和培养音乐特长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课外音乐活动就是音乐与生活相连接的桥梁。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可带来众多的好处。

突出“趣味性”,激发音乐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音乐活动打破课堂的局限,正式企求以丰富多彩、活泼趣味的内容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而突出“趣味性”,可以张中从三个方面入手:精心选择富有童趣的音乐作品。精心设计富有游艺性的活动形式,适当的组织音乐竞赛活动。

突出“开放性”,拓展音乐领域。课外音乐活动特具“开放性”,部首时间、空间和教材的限制,能让学生走出鲁迅先生所说的“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充分解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在广阔的音乐(华考范文网 www.xiexiebang.com)领域中自由而又愉快地感受、欣赏和表现音乐,发展音乐才能。突出“开放性”,可葱花三个方面入手:走出课堂。把学生带到清澈的小溪旁、幽静的柳树下、美丽的花坛边,让学生在丁冬的流水声、沙沙的树叶声和花香鸟语中去听音乐、学音乐。充实内容。可以从古今中外的富有童趣或典雅古朴的音乐作品中选择适合儿童的歌曲、乐曲作为课外音乐活动的内容。拓展时间领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播放音乐作品、组织课外活动,甚至推荐学生在午间、夜晚收看音乐节目。突出“自主性”,培养音乐特长。课外音乐活动在学生爱好和需要的选择上也较个性化、自主化,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组织课外音乐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乐”就是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兴奋剂和强化剂。“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厌倦情绪,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对学习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任何学习活动不可缺少的东西。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利用一定的诱因,将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促进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产生学习欲望和求知兴趣,自觉主动地去探求知识的奥秘。“探究式学习”模式改善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许多学生认为这样的音乐课既使人享受了一种意境美,使自己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了有效的放松,又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对其他各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可见,“探究式学习”促进了学生情感的良好发展,情感的发展又促进了认知的发展,对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课堂教学离不开情感,离不开情感的交流,知识的传授和情感的交流具有不可分割的一致性;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不是完整的成功的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研究性学习”发挥了认知过程对情感过程的作用。在研究性学习中,每位学生都能发表见解,并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关心。师生互爱、彼此尊重和信任,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友谊。积极的情感交流促使学生内心产生了积极的情绪、愉快的情感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内部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具有感染力和激发力的语言或情境的创设,不断强化学生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获得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使音乐的探索学习延伸到音乐课堂之外。如在《粱祝》的欣赏教学中,作课堂小结时,我重点突出《粱祝》在探索交响乐民族化的作用及其在国际乐坛上的声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后,学生纷纷要求将《梁祝》的录音磁带和CD片借回家欣赏,并自发组成研究小组,对我国交响乐的发展历程和优秀作品作进一步的探究。在这几年的教学课改中,课改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音乐教育的主题是创造。以创造性为主线的模式教学才能体现现代音乐教育的特色。具有创造性主题的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此,我在教学中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一个“学”字,落实一个“教”字,努力追求教学和谐的氛围,教学相长的境界。

新课程教学观倡导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就要有团结学生、依靠学生、尊重学生的艺术,既要善于听从学生的意见,又要善于进(华考范文网 www.xiexiebang.com)行科学分析,听取意见中的精华,丢弃其中不合理的东西。只要是正确的意见,就要积极采纳。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以前音乐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没有以学生为本。那么音乐教学究竟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呢?新课标着重强调应在音乐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着眼于整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应体现时代要求,着眼于使孩子从小喜爱艺术,重视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全方面得到发展。

由于各学段的艺术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种艺术能力更是因人而异。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到各级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满足艺术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要兼顾基础较差的学生能逐步跟上,缩小差距,甚至艺术能力有某些缺陷的学生,更要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自信地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尽量使全体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校外艺术资源具有极广泛的空间和巨大的影响力,应指引学生常关注些公共媒体等积极向上的音乐艺术节目,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艺术类活动。以扩大音乐教学的影响面,艺术源于生活,也应让学生从生活是感受到音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总之,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音乐新课标改革提出了更好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标,这要求我们更善于总结,经常回顾,以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我们将会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结合实际情况去更好地开展我们的音乐教学工作。

本文《音乐教学心得体会-教师心得体会-华考范文网》是由华考范文网整理发布,更多内容请登录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浅谈什么是音乐美

浅谈什么是美?什么是音乐美?

说起美,美是一个非常广义的词,美的概念有很多,劳动的美,形体的外在美,事物的内在美等等,都是很好的美的体现。总之,在人类的艺术活动中,无论是艺术的内容还是艺术的形式,都是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实际上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各种美丽因素的融合,即艺术美包括它所再现的客体的美,也包括它所表现的艺术家的主观世界的美,即艺术家的思想、情操、理想所构成的美。同时艺术美也包括艺术内容的美、艺术的形象美、形式美。这样,它们不仅从不同侧面显示着社会实践主体的本质力量,而且也显示着艺术家自身的本质力量。所以归根结底,艺术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来显现的。

音乐美学首先是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美学是研究人对世界,尤其是对艺术进行审美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它要探讨人类审美意识的起源和发展、审美的特征以及在艺术中是如何体现的,进而研究艺术的本质、发展规律、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美的本质 和标准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普通美学所研究的只是人类一般的审美活动规律和特征,对艺术也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其普遍的规律,研究它与审美活动的一般关系,而不太可能对每一门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深入的探索,这一任务只能由每门艺术自身的美学来承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美学是普通美学在音乐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它的任务主要不在于揭示音乐与其他艺术共同的特征,而在于阐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特殊的审美规律。这里需要强调一点,音乐美学与普通美学的关系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这是因为音乐艺术具有比其他艺术鲜明得多的特殊性,其中许多特性是其他艺术门类所没有的,比如构成音乐的材料——乐音的非客体性和非语义性;音乐反映现实的间接性;情感因素在音乐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内容与形式的同一性等。因此音乐美学具有它自身存在的特殊价值。

其次音乐美学又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但音乐美学在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起着特殊作用。在音乐学这个大的学术 领域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学科繁衍越来越多,但音乐美学在其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于其他研究音乐艺术某一具体规律的学科,它是从整体出发去探讨音乐最一般的规律,具有最广的涵盖面。它力求透过各种具体现象去揭示音乐的本质。它在研究过程中固然会涉及音乐学许多专业的问题,但它的根本目的是要从美学的角度去研究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和欣赏中,人类审美活动的最普遍的规律。虽然在学科分类中音乐美学被放在体系音乐学的范畴内,与音乐音响学、音乐生理学、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社会学相并置,但它实际上不仅对体系音乐学中的这些学科,而且对音乐史学和民族 音乐学都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篇:七年级音乐教学反思时间

七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长石中学:陈天书

一、本课教学我把唱歌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歌唱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节奏训练与情感体验结合。所以我鼓励学生先读歌词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歌词,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加以节奏与旋律便能逐步入境悟情。学生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能较好达到教学预设的目标。大部分学生都能按要求较好熟练演唱。

二、在器乐教学,尤其是初中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对器乐演奏的学习,只有在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逐步对乐器产生兴趣而至熟练、运用。八孔竖笛在音色的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吹奏出较好的音色。我试用几种方法后,采用先训练呼吸然后练乐器的方法。教学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吹出圆润的音色。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教学中,我觉得自己全面指导学生的广度还不够充分,对教学效果略有影响。

5、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

2013-07-03

第四篇:什么是真正奥尔夫音乐

什么是真正的奥尔夫音乐?

如何选择正确的“奥尔夫”?

类似的问题,近几年被询问的次数越来越多。撰写此文,我内心喜忧参半:喜的是作为奥尔夫协会的会员,至今已从事了三十多年的奥尔夫教学,我伴着它在台湾和内地一起经历了从不被重视到逐步受人追捧的整个过程。作为这一教学法的传播人,我曾经辛苦地南北奔波讲学,开办国际大师研习班,到如今,看着我的很多学生们在奥尔夫音乐教育的道路上卓然有成,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忧的是面对大街小巷突然之间冒出的众多挂着“奥尔夫”招牌的幼儿园、音乐班,不免深感忧虑:这么多的奥尔夫音乐课开班,师资从哪里来?很多仅仅接受了几小时奥尔夫音乐培训的人,就纵身跃下海成为老师,他们是否真的能够成为一名称职的老师?究竟有多少是“货真价实”,又有多少是“挂羊头卖狗肉”?很担心有人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把奥尔夫的“经”念偏了。

奥尔夫教学法提供的只是一种理念,它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课本,所以很多老师都可以说自己“懂得”奥尔夫教学、可以教“奥尔夫”,然而他实践的是“真正”的奥尔夫教学法吗?家长们很难判断。

虽然奥尔夫教学没有标准的课程设计,但它的学习方式却是有迹可循的,家长们或许可以通过对它的学习过程的了解,来判断孩子接受的是否是“真正”的奥尔夫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学习过程,如图所示,以“模仿”入门,经由“探索”,最后实现“创造”。“模仿”的时间要短,而“探索”“创造”则需占用比较大量的时间。其中“创造”所占用的时间又远远超过“探索”。由此不难发现,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开发孩子对艺术的“自主力”与“创造力”。

为了能够让家长们明辨什么是奥尔夫教学,我以一堂手鼓游戏课为例,来谈谈奥尔夫音乐教育。

孩子们穿着轻便的裤装,或躺或坐在没有桌椅的木板教室里,他们想怎么待着就怎么待着,然后由老师开始热情地轻声召唤大家,注意,是召唤而不是命令:“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件好玩的宝贝,谁愿意过来看一看呢?”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孩子会“应声而来”,因为新奇的事物永远对孩子充满了诱惑。

等孩子们自动聚集过来之后,老师从一个袋子里拿出一面手鼓(边上不带铃铛的纯手鼓),开始用手抚摸它,让它发出微弱神秘的响声,然后问大家,想不想认识这个叫做手鼓的“大玩具”?它可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接下来,老师开始演示:以手掌用力敲鼓会发出什么声音?用拳头轻轻敲鼓会发出什么声音?用手指在鼓面缓慢弹动会发出什么声音?用掌心与鼓面摩擦会发出什么声音?

面对老师手里可以变化出“各种声响”的手鼓,孩子们羡慕极了,他们带着迫不及待的眼神,拿起老师所发给每人的手鼓,在老师的示意下,开始“探索”起不同的声音,一边敲打,一边“研究”,脸上尽是一片发现新大陆的喜悦,然后还开始相互交流并且分享经验。

这时老师可安静地看着孩子们“玩耍”,别出声也别动作。家长不要以为老师是在偷懒,适当的“偷懒”是一种高度的教学智慧!因为孩子们一点都不需要被自以为是的成人干扰。老师此时的职责就是做好“旁观者”,就算有比较害羞的小孩子坐着不玩,也请不要去催促他,也许他是个“出手谨慎”的孩子,正在观察别人呢!

老师要拿捏适当的进场时间,因为幼儿的好奇心持续得并不长,他们很快就会觉得无聊了!接下来,让孩子们围个圈圈坐着,现在我们可请他们一个一个秀出他是如何“玩”出手鼓的声音,仍然坚持不肯秀的人也不要勉强他,给他一个台阶下:爱爱今天不想玩,下次玩给我们看好吗?鼓励而不伤害其参与感。然后,让小朋友把手鼓都交还给老师,只留一个手鼓轮流使用,免得哪个小朋友“手痒”,干扰其他人的分享。这也是上奥尔夫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位小朋友都要学会安静地欣赏别人的表现,哪怕只是几秒钟的“小小作品”!这会让表演者觉得自己被尊重,从小朋友脸上露出的满足又害羞的表情上,我们知道他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肯定!

类似如此,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悄悄地度过了一段时间。没有“看出门道”的家长们,此时一定无比着急,心想,自己白白花了学费,孩子什么都没有学到,俨然就是在这里“瞎胡闹”。

别急!如果您这样想,那可就冤枉奥尔夫教学了,因为它就是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以这种感性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探索”和“创造”的能力。

当孩子对手鼓声音的产生过程有了一定的想象与了解之后,老师可继续带着孩子们进行“手鼓探索之旅”。趁着孩子们兴趣高昂之际,老师开始询问:“小朋友们,谁能告诉我,这样敲出来的声音像什么?”这时老师可变换不同的手势,用不同的力度来让手鼓发出不同的声音。

“像雷声!”

“像雨声!”

“像爆竹声!”

“像跑步声!”

“像气球爆炸的声音!”

……

当孩子想象力的闸门被打开的时候,他们会冒出太多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这时,就任由他们去发挥、去想象,说对说错都不要打扰他们,让他们完全沉浸在“制造音乐”所带给他们的乐趣中……

等他们想累的时候,发还他们每人一面手鼓,老师开始给大家讲故事,故事由孩子喜欢和熟悉的题材讲起,例如:今天,乐乐和妈妈一起回家,路上突然响起了雷声(这时老师开始用拳头用力敲鼓,让手鼓发出“雷”一样的响声,然后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合奏),雷声过后,全场安静片刻,突然又下起了暴雨,暴雨伴随着大风……(老师讲到暴雨处,可用手掌连续快速地击打鼓面,让小朋友们感受到“暴雨”的强度与变化。同时,老师用嘴发出“呜呜”的声响,再用拳头不停摩擦鼓面,让小朋友们感受“风雨交加”),小朋友们完全被故事吸引,并且参与其中了!

这不,几个活跃的小朋友,已经配合老师一起,一边用嘴巴模仿声音,一边敲打手鼓。激情一点的,甚至还站起来以肢体舞动、跳跃来加强情绪的表达与宣泄。老师继续讲:暴雨渐渐变小,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微风吹过来,小树轻轻地随风起舞……

当老师讲到“小雨”时,可以用手指轻轻地在鼓面弹动,嘴里同时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让小朋友们仿佛置身于“小雨”中,并且邀请孩子们一起,把自己想象成“小树”,或站或坐,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乐乐和妈妈在小雨中漫步回到了温暖的家。

小男孩的舞动,往往带着憨憨的笨拙,小女孩则显得轻柔,这时候,老师不失时机地展示一下“大树狂野”的舞姿,来和小树做个对比。

接下来,老师找出更多的乐器,例如沙铃、三角铁、响鼓、铃鼓、高音木琴、低音木琴等等,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用这些不同的乐器来演奏大自然不同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怎样才能通过这些乐器得到最有趣的表达?这时候,孩子们再次开启想象力闸门,把他们在生活中积累的认知全部翻出来。他们会告诉你,木琴和三角铁配在一起,仿佛小鸡在地上追逐玩耍;沙铃和手鼓配在一起,仿佛是蓝精灵和泰迪熊在赛跑;低音木琴和响鼓配在一起,仿佛大象在天上飞……老师千万不要较真儿孩子们的“创作”是否符合逻辑,不要用自己理性的观念去给孩子设定框架。要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因为孩子的想象力本来就是感性和天马行空的。在他们的世界里,天空可以是粉红的,河流可以是绿色的;狮子没有什么可怕,老虎也可以是最好的朋友;树叶会哭泣,花朵会微笑……这时候他需要做的就是放开了想,随心所欲地表达……不知不觉中时间又偷偷地走掉了……

继续讲故事,把小雨换成毛毛细雨,毛毛细雨换成电闪雷鸣;乐乐换成美美,美美换成小猫、小狗……孩子们喜欢重复听故事,只是故事中已然添加了更多的“声音角色”和乐器,更重要的是,接下来讲故事的人真的变成了“乐乐”“美美”和小朋友们自己……老师已成了配角,甚至也退居为学生。

小朋友们陶醉在“自编自导”里面,手鼓被他们“驾轻就熟”地使用(利用)着,他们信马由缰地“创造”着,他们的故事越讲越精彩,他们可能会说:“下雨了,很冷,我和奶奶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只孤单的迷路小狗,我抱起狗狗,要给小狗狗穿件衣裳……”他们可能会说:“雨好大,我要快回家帮妈妈把窗子关起来,免得积木给雨淋湿了……”

孩子们的故事经常让我感动,也经常感动着他们自己。就在这美妙的感动之中,几节课又悄悄地不见了。而如果这时候宣布:下课了!通常孩子们会赖在我的身边,不肯离去,甚至央求:妈妈,哦不,老师,我还要玩!

这时候的家长们,恐怕真的要急坏了,这么多堂课过去了,我的孩子仍然“不务正业”,别的教室里的孩子,连曲调都弹得有模有样了!个别性急的家长,通常会找班主任退费,理由是:“我的孩子是来上课的,不是来玩的!”

可是,接下来,仍然不打算教他们弹奏或认识乐谱。不过,我准备给他们听一首肖邦的钢琴独奏曲《雨滴》。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让孩子们来告诉我,他们听到了什么?

“老师,我听到狗狗哭了!”

“老师,我看到下雨的时候有人在跳舞!”

“老师,我觉得妈妈在讲故事给我听!”

……

读到这里,您是否和孩子一样拥有一颗感动的心?孩子们逐渐深沉安静下来,此时,如能让孩子们把他听到的感受,用笔挥洒出来,我还能和孩子讨论更多的精彩……

或是来一首德彪西的钢琴曲《黑娃娃的步态舞》,随同乐曲特别的节奏感觉,大家一起设计一个肢体动作或想象并模仿顽皮猫咪跑动的体态来配合音乐舞动身体。

当然肖邦是谁,贝多芬、德彪西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听觉的“小精灵”是否被唤醒。

听了我讲述的游戏课程,相信家长朋友们已经看到了奥尔夫教学的精髓和本质所在:

(一)以感受音乐来代替“学习”音乐。幼儿阶段是孩子探索世界最重要的时期,把音乐当成一种机械的“学习”项目,对孩子而言,太过沉重。透过音乐游戏来感受音乐的乐趣,而不是造成学习的压力,这样才能培养并维持孩子对音乐的“好感”。

(二)在“感受”音乐的具体方法上,奥尔夫选择的是“多元感官学习”。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多元感官的交叉使用,来达到更有趣更有效的教学结果。这绝不是传统填鸭式教学、只透过单一渠道学习所能达到的多元效果。

多元感官学习的观念早在二十世纪初开始即由许多西方著名的教育家如蒙台梭利(Montessori)、布鲁纳(Bruner)、皮亚杰(Piaget)等人所提出。而音乐教育家如奥尔夫、达尔克洛兹、高大宜等人虽未提出这一名词,却早将这些观念大量地运用在其所提倡的各种著名音乐教学法中。当我在教学中以多元感官的教学取代传统的单向教学时,很快就发现它能非常有效地减少儿童在学习时的压力与困难,并在过程中发现许多过去从未有过的乐趣!表面上看是一种“慢学式”的音乐学习方式,却可培养儿童对音乐的长期热爱,且能让其在后期的学习中厚积薄发!

现在,相信您应该能轻易地判断出何为真正的奥尔夫教学法。

如果老师授课时只单一地使用听觉或视觉,那这种方式无疑是呆板僵硬的。而这种呆板僵硬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刻板填鸭式的音乐教学法。有些“假奥尔夫”为了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法,会刻意地放入貌似多种感官的教学,事实上,换汤不换药,本质仍然是单一感官的教学,就算加了些肢体的律动,引入了些游戏教学,也只是象征性地摆摆花架势而已,无法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谈不上是真的奥尔夫教学。

事实上,当孩子处于依靠感觉认知世界的年龄时,你用语言、认知和符号去跟他“讲音乐”,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招到抵制;相反,如果顺应了他的天性,让他去听、去感受、去想象和创造,则会激发出他的无限潜能。真正的奥尔夫教学法表面看上去好像“不知道在干什么”,甚至有点“瞎胡闹”的意味,然而它遵循的是孩子的天性。无论是认识乐器,如前所述的手鼓,或是教唱一首儿歌,它都融合了孩子的触觉(孩子可亲手操作、触摸)、视觉(孩子可观察老师或同学的表现)、听觉(孩子可制造并聆听各种声响的效果)、动觉(以身体的动作,诸如跑、跳、移位以及手、脚等身体各个部位的舞动,来表达所感应到的音乐情绪)。

虽然这种教学法无法在短期内看到成效,也无法满足家长们立竿见影的学习要求。但经过奥尔夫教学熏陶的孩子,对音乐,对人生,对感情,都有着更为细腻的理解。这样的孩子,当他学习乐器时,怎么能不“乐由心生”地深刻喜欢并享受音乐的动人之处?而当一个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渴望掌握一门乐器时,他内心孕育和积蓄的能量是巨大无比的!

奥尔夫音乐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会了思考、习惯了创新,这不光是音乐学习所需要的,美术、体育、文化、科学哪样学习离得了创意?

曾经有一位国企的高管,是我学生的父亲,当他观摩过我的奥尔夫课程之后,颇为感慨:“奥尔夫真的太棒了,他让我发现自己的孩子居然可以如此富有„才华‟!我现在明白了,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缺少独立探索、独立创造的机会,家长和老师希望他们少走弯路,因此,凡事要求他们按照„标准‟来行事及思考。试想,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如何能不拘一格地大胆创新?”

没错,我赞同他的结论,尽管中国经济日渐强大,屡获国际认可,但是“只会模仿而缺乏创新”的“血液”,常常让我们在国际上遭人诟病,在创意的领域仍居于落后。

“郑老师,我的孩子在别处也上过奥尔夫课程,课堂上也有游戏,但游戏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玩耍‟和„活跃气氛‟,因为他们的讲课内容几乎全是乐理知识、考级知识,离开游戏,枯燥得孩子们没办法听下去……”

“我的孩子也学习过奥尔夫,可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探索‟和„创造‟的过程,直接奔着„打鼓表演‟就去了……”

“我接触过的奥尔夫,倒是让孩子们„自由创作‟了,可那看来是为了走个形式,孩子根本学不到„真精神‟,我看他们就是„假‟的奥尔夫……”

“我四岁孩子上的课,用到了所谓的奥尔夫乐器,但那些木琴音却不准,而且整堂课就用来敲一些为了应付表演的„节奏‟,孩子只是在被动地参与。”

……

家长们的抱怨,的确反映了目前奥尔夫音乐教育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奥尔夫教学法对师资的要求很高,老师必须懂幼教、懂肢体律动、懂音乐、懂得游戏设计,有爱心、有耐心,同时具备“即兴调教”学生的能力,缺少哪一样,都无法带给孩子完美的奥尔夫体验!

多年来,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教学经验,让我发现:与国外的孩子比起来,中国的小孩更需要奥尔夫教学。凡是真正接受过奥尔夫音乐教育训练的孩子,大多从内心深处热爱音乐。他们很少在学习乐器的道路上半途而废。而在家长“高压”下学习乐器的孩子,往往厌恶音乐、讨厌弹奏,甚至永远不愿意拿起乐器!

因此,愿以此文,抛砖引玉,与老师们共勉!愿以此文,“借家长一双慧眼”,让您明了如何选择一个正确的奥尔夫教学音乐班!

郑又慧

台湾著名少儿音乐教育专家,从事奥尔夫音乐教育研究三十多年,去了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和研究当地的音乐教材、教学方法,研究出一套适合儿童的少儿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是她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汇集。

目前定居在美国,从事音乐教育和研究,是“国际音乐教育协会”教材教法研究会七个常务理事之一(亚洲唯一),姐弟多人分别在亚、欧、美从事音乐教育。她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原名《音乐百宝箱》),是台湾家长和音乐老师的必读书,在台湾连续加印十四次,并获台湾出版最高奖“金鼎奖”。

此书能在大陆出版,也是国内乐童父母的福音。一书在手,将让家长们在指导孩子学音乐时走出迷津,事半功倍。

第五篇:音乐是管理计划

音乐是管理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以师生发展为本,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研究音乐教育教学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以问题解决为着力点,探求音乐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名师培养途径,完善工作室运行机制,实现合作互动,激励共进。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充分发挥专用音乐室功能作用。用多媒体上好每一节音乐课,还正确使用实物展示台辅助教学,还每天轮流安排学生做好音乐室的卫生,每班有专门的管理员负责管理,培养了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课前按顺序进入音乐室,在指定座位上入座,不得随便走动和大声喧哗。保持安静准备上课。上课前需检查自己桌架上的音乐用具是否齐全,如有缺损及时报告老师。音乐室得一切学具只能在音乐室上课时使用,不准许私自带出音乐室。音乐器材如有损坏,立即报告老师,根据情节按规定作出赔偿。下课后保持桌面整齐、清洁、摆好方凳、关好水、电开关及窗户。

二、工作目标: 音乐室经常打扫,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每学期我对音乐实进行检查,并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提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每学期不但要上交各类记录,还对自己的管理工作进行小结并上交。

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自己的职责:

1、音乐室由专任音乐教师担任管理员并承担相关责任。

2、音乐室的使用,须征得管理员的认可,并按规定制度使用。

3、由管理员制订本室使用计划,管理人员要认真做好设备添置登记,并监督做好使用记录工作。

4、室内保持清洁、安静,不准随便喧哗、打闹,不准乱丢纸屑、杂物。

5、凡出借的音乐用品如有损坏、丢失,要按价赔偿。

6、凡借用音乐用品者一律填写出借登记表,用后按期归还;使用音乐用具,一律要填写使用器材表,以免失散和造成不要的损失。

7、每次专用室使用后,要搞好室内整洁,关好窗,锁好门。认真做好防盗、防火工作。

下载音乐是时间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是时间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什么是音乐美学5篇

    什么是音乐美学 什么是美? 美学的研究开始于柏拉图对美的千古疑问“美是什么?”,古往今来的哲学家、美学家都在苦苦寻求答案,寻找美是什么。 美的定义是什么呢?答案是丰富多彩......

    一般入团时间是初几

    一般入团时间是初几 初中的同学从初一开始就可以申请入团,入团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5月份和12月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初中入团申请书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入团申请书......

    时间是我们的财富范文

    清晨,当我们醒来时,看到的是闹钟秒针在匆匆走动,听到的是滴答之声在急速向前朋友,你知道吗?这就是时间。这匆匆前行的秒针,分针,记录着生命的进程;这急速不断的滴答之声,在告诫人们......

    时间是我的?还是我是时间的?范文

    时间是我的?还是我是时间的?大三了,准备考研,所以每天都坚持上自习,早上8点起,晚上9点多图书馆闭馆回。中间穿插两顿饭,当然不想学的时候会酷跑两把,和朋友聊聊天,在所难免。这样的生......

    入团志愿书那个是入团时间

    入团志愿书的填写要求 1、 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2、填写时一般要打草稿,再工整的填写,不准涂改或使用涂改液等。3、 《入团志愿书》中基本情况部分包括:“文化程......

    假如我是时间老人

    假如我是时光老人 威戎教委下沟小学四年级 李斐 有梦的人生才会精彩,的确,世界上的每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梦想。梦是一个人实现理想的金钥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对于爱幻想......

    什么是应届毕业生求职最佳时间

    什么是应届毕业生求职最佳时间 应届毕业生求职最佳时间:毕业前一年到半年■学生求职时间提前,势必会要求学校给他们创造更宽裕的求职空间,减少择业与上课的冲突,不要在毕业那年......

    记忆是时间的定格

    记忆是时间的定格 “我从秋天等到安静的落叶,还不够时间倒带想念,就像电影情节,最后完结篇,褪色的画面没有想念„„”在那远远的记忆深处,我的记忆定格了。 时间是最好的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