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物生物化学说课稿
动物生物化学说课稿
说课流程:
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改革思路 本课程的目标
通过理论和实践学习,使学生认识生命有机体的化学基础和基本特征,掌握动物机体的化学组成,认识蛋白质、核酸和生物膜在动物机体中的作用。清楚认识和掌握机体的中间代谢过程。掌握遗传大分子核酸的功能。练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熟悉常用生化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定位
《动物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是学习“兽医病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等后继课程必需的先修课程,也是相关专业专升本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2l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直接在生产一线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动物疾病诊治、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关爱动物及保障养殖业生产,动物医学管理等的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课程主要内容:
内容选取依据:理论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淡化生化原理的分析,突出了基础知识和实用内容的讲解。实践教学环节针对高职教育“以应用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加强实践教学力度,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如下: 绪论蛋白质化学 核酸的化学生物膜与物质运输2 酶与维生素生物氧化 糖代谢脂类代谢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 抗生素物质代谢的调节与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2
重点难点的处理:
课堂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
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有机结合;
将老师知识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利用多媒体、实训与模型进行辅助教学。课程定位及内容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生物机体的物质代谢及调节 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和基本技能 教材及参考资料
根据(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的精神,教材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开展工作。基础课程教材要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选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一五”国家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肖卫苹、梁俊荣主编的《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生物化学》 胡兰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动物生物化学》 刘伟主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生物化学》
李晓华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基础生物化学》赵武玲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动物生物化学》一般开设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学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理科生基础相对好些,文科生在生物化学方面知识比较薄弱。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并不很难理解,但由于基础和思维方式不同等原因,开始学习时可能比较困难,但入门之后提高较快。
另外,高职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于实验操作要比学习理论知识更有兴趣;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完成,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差。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教辅资料
多媒体
实物
模型 重点知识
讲
练
分析 实验任务
体验成功
动手能力 提出问题
讨论思考
教学方法及手段 1.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教学方式(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方式(板书)相结合的方法,板书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多媒体教学提升感性认识,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有机结合,做到教、学、做一体化。2.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实验实训、课后作业、习题及考试等。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设计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课程教学遵循理论必须、够用的原则,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行为导向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将技术学科和实践导向相融合,从工程角度出发,引入工程实例,学以致用,注重工程实践。
实践教学设计
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宗旨,加大技能性、应用性、综合性实验与实训开设力度。
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教师指导全过程:包括理论的指导;实践操作的指导;企业管理方式的指导等。
课程考核设计
总成绩=期末成绩×80%+平时表现、作业×10%+实验成绩×10%
课程特色及建设规划 课程特色
1、改革教学方式和课程的考核方式
理论讲解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了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课程综合测评兼顾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理论把握、实验实训,使测评结果科学合理,符合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2、教学内容职业化
根据畜牧兽医类人才市场的需求,配合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主动修改、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课程建设规划
经过畜牧兽医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不断 探索、创新和完善,预计今年上网资源: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电子教案、部分 章节的电子课件。
以后将逐步完善:电子版的习题集和电 子版的习题答案及网上学习自我检测系统。
第二篇:生物化学说课稿
《生物化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生物化学这门课程,首先,我对本门课程内容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说大纲、教材;说学情;说教学计划;说教法与教学手段。
1.说大纲和教材
1.1说大纲:本门课程以护理学为例子,大纲要求护理学的学习要求为掌握一定的生化基础知识,基本能应用基础生化知识解释常见的遗传疾病、能看懂简单的检验术语及缩写词等作为教学的要求,培养的是高职高专技术型专门人才。
1.2说教材的地位
本门课程现在教材存在种类繁多,版本较多,良莠不齐,教师难以选择好教材,有的教材质量差,水平低等问题,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因此选择陈明雄主编,我校教师参编的国家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为教学用书,以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贾宏褆主编的八年制临床教材《生物化学》等用书为教师参考的材料,作为总的用书。
1.3说教材的作用
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化学组成及其代谢以及化学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是所有医药类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因此地位比较突出,该课程的作用表现在:阐明人体物质组成、分子结构及其功能,为临床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提高医药卫生人才理论和实践水平,为学生持续发展打牢基础。
1.4说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课程内容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主要的代谢过程,相关的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够解释常见的遗传病机制。
能力目标 :掌握重要的临床生化指标,具有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能运用生化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各种实验现象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病因和发病机制。
素质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树立牢固专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5说教材设计
《生物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系我校教师参编的国家规划教材。编写思路以多年实践教学经验为指导,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选择的符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结构特点:继承并体现基本内容,具有适用性,重点难点分明,每章节增加趣味知识故事。
1.6课程时数时间分配与考核
理论教学时数为32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理论与实验比为2:1,理论考试占60%,实验占30%,平时成绩占10%。
2、说学情 2.1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3年制大专招收高中起点的学生,其中文科生缺乏化学知识,加之有些学生学习方法欠佳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学习。总体情况欠佳,学生绝大多数勤奋好学,但护理专业在课程设计时缺乏部分医学基础学科学习,导致本学科的学习难度增大。此外学科与专业的联系紧密度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2.2心理状态分析
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对应激刺激不知所措,新到一所大学从各方面都不太适应,独立学习和生活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而医学本身涉及生理卫生知识,故对学生应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与引导,培养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2.2护理专业学生特点
学生以女生为主,课堂纪律好,学习积极性高,态度端正,因此整体学习氛围好
3.说教学计划
3.1生物化学与其他专业课程关系
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对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2教学设计理念
紧扣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学习与实践结合为切入点,设计情景学习,以职业岗位应用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强化职业能力。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3.3教学设计思路
重点难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分类归纳 3.4表现形式
参编教材,自制教学PPT课件,自制题库和复习资料,申报示范性课程。
4、说教学方法
4.1多媒体教学方法,案例模式教学,增加实践教学,自学方式同步进行,灵活运用。
4.2辅助教学手段
对比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情景式教学方法,虚拟实验室教学方法,网络新媒体教学方法。
4.3重点难点剖析
各种大分子的代谢机制比较复杂,必须有较为扎实的化学基础,才易于理解,可采用Flash诠释DNA的复制、转录、翻译作用机制,效果比文字描述佳,讲授酶的抑制作用时,加入相关的致毒作用机制,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4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
以“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 为指导思想,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专业设计教学活动。教师为主导,学生分组学习讨论。
4.5改进之处
现代化教学手段、实验设备、考核系统需不断改进和提高。理论课内容多媒体课件还需要逐步完善,增加动画演示,增加病例分析比例,进一步体现出本课程的专业特色。逐步完善关于核酸内容的实验课的整合。护理程序与生物化学有机结合起来。5.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
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规划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规划
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命科学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好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命科学的重要保证。随着生命科学理论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动物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也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研究内容也更加广泛和深入。这就要求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也要随之改革,以满足培养创新型素质人才的需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在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我校动物生物化学研究室近三年来承担了高教出版社、农业出版社有关教材的编写工作,制作了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的网络版课件和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承担了多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
经过课程组老师们多年的建设,该课程在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材建设、教学网站建设、实验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精品课程,2007年争取进入国家精品课程行列。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们为下一步教学改革工作制定了发展规划。
一、全面进行课程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课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做好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以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办法为标准,围绕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两个层次展开。通过评估验收,本课程计划到2007年建设成国家级精品课程。
2.通过课程建设工作,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全体教研室教师资源,整合教学力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成为懂得教育规律、运用教学规律的现代研究型的教师。进一步充实教学梯队。
3.为加强动物生物化学教研室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动物生物化学教研室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从而能够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授课教师水平,特制定动物生物化学教研室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每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期为3年。②教研室每学年拨给青年骨干教师每人1000元教学科研活动费,用于资助科研、教研活动。③在同等条件下,根据实际情况,优先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省内外进修提高。④青年骨中教师每学年将本人的科研、教研成果向教研室、学院和学校汇报1次,教研室将论文或著作摘要汇辑成册,促进学术交流。⑤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院科研基金或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⑥在住房和晋职问题上,给予优先照顾。⑦青年骨干教师在任期内原则上不准调离。教研室对培养的青年教师予以管理与考核。
二、全面开展教学研究
1.提高教学研究项目的内涵质量,扩大教学研究项目的范围,取得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教学研究成果。在已有的教学研究立项的基础上,增加对教学研究的人力、物力投入,使教学研究项目在数量上有一定增加,在质量上有显著的提高,在项目等级上有明显的上升。到2007年要达到国家级项目有1个,省级项目有2个,校级项目有3个。
2.在开展教学研究方面,拟发表教学文章:本科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探讨;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进的思考;《动物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探索;关于如何认识生物化学中的分子生物学内容的探讨;组织器官生化学习内容与方法探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势在必行;农业高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的模式选择;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尝试;农业院校分子生物学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初探;浅谈《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准备工作的几点体会等文章。
3.举办全省性的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研讨会,加强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我们计划在2006-2007年期间,由东北农业大学主办,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研讨会,邀请省内知名高校“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组的教师,特别是获得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组教师,来校交流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经验。
三、完善多媒体、网络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1.大力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改革。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内容信息量大,深奥、抽象、繁琐,学生学习时普遍认为内容很多,难度较大。传统的黑板式教学法已难以适应信息大量增加的现代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视觉效果好、简明生动、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等优点。我室在近几年制作和收录了大量的彩色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素材,在此基础上制作了网络版和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通过大量的图片和精细的动画展现,教师很容易讲清楚这些过程,节省了许多时间,并在课堂内留给学生充分的理解、记忆时间,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显著提高了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进一步完善教学网站,教学网站的内容既要丰富多彩,又要方便使用,并且反映课程建设的特色和亮点,使我们的网站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辅助学习的平台。
四、大力开展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倡教学途径多元化的趋向发展。
逐步改进课堂授课的模式,将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动教学模式,向互动、多边交流的教学模式过渡,提倡教师使用问题教学法、研究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探究性学习法、协作式学习法、讨论法、演示法、导读法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精神及能力。
动物生物化学理论课程的具体教学模式如下:①强化重点内容与知识点的教学。②多媒体教学是动物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先进方法。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水平。④开展双语教学,提升教学水平。⑤发挥网络教学优势,促进学生的自主式学习。
理论课程具体的教学方法是:①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由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②研究教学法:研究教学法是以发展探究思维为目标,以学科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方法,强调学生是“发现者”,激发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学生白己探索和学习,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规律,提高能力的基本教学方法。③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学习。④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⑤协作式学习:协作式学习是将成绩高的与成绩低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同时,要加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文理渗透理念。
五、吸收原版教材的优秀内容,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
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同以往相比是增多了、加深了。同十年前相比,由单纯以物质代谢为核心的传统生化内容深入到全面阐述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反映了现代动物生物化学研究的知识领域,也体现了动物生物化学在动物科学中的核心地位。
在原来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围绕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结合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新的修订。新教学计划修订的工作要符合如下原则:
1.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构成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符合时代要求。
2.要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实践”的主导思想。
3.要有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
4.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要求。扩展课程的学科领域覆盖面。5.增设理论课与实践之间的桥梁环节,设置综合性设计实验课程。
六、全面补充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各种各样的媒体环境与一切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的总和。它配套教学活动开展,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所用到的相关资源。学校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完善,对于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保证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学校教学效果评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教研室于2004年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时,就致力全面建设教学资源,近几年在保留原来的优秀内容的前提下,致力于全面补充和刷新教学资源。主要的方面有:
1.纸介材料,包括:课程教材及配套实验教材、授课教案、教学大纲、习题库和习题答案册、试题库及其答案库、教育科研项目及成果、教学改革规划、教改教研论文、教学表彰、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课程内容更新体系、理论实验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实验教学设计、实验讲义及指导书、教师资料、教师指导手册等。
2.媒介材料,包括电子资源和网上资源:相应纸介的电子授课教案、电子教学大纲、网络课件(内容包含丰富的动画、视频、图片等)、习题库、习题答案幻灯片、试题库及其答案、实验讲义及指导书、全程授课录像(课堂实录)、自制音像资料、专家和督导评价材料、学生评教材料、参考文献目录、教师资料等。
3.学生辅助资源,包括:学习辅导书、纸介教材、电子资源和网上资源,包括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教案、教师手册、学习指南、习题解答等。
七、加强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条件和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是培养有关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强化实验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近五年来,学校给我室硬件建设拨款累计达300多万元,充分补充了实验课程所需要的学生配套仪器和器材,使学生能够3人/组享受相应配套仪器和器材,解决了原来十多人一台仪器的尴尬局面,锻炼同学学会了如何使用仪器、维护仪器以及运用仪器的能力。同时进行了旧实验室和实验台的改造,营造了宽敞、明亮、通风、安静、整洁的实验室。
2.我室结合教学设备条件和科研成果对所开设的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进行了系列的改进,力争使实验内容具有先进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去掉了原来的几个陈旧或过于简单的或原理与方法重复出现的一些分析和制备实验,新开设的实验有:牛乳中酪蛋白的制备、酶解及分析鉴定,真菌多糖的制备及含量测定,SDS-PAGE,高分子量核酸的制备及电泳分析、PCR扩增、质粒制备、血浆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等。这些实验内容与技术综合、全面、代表性强,且经费使用较少。经改进后的实验内容涉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多种样品中生物大分子的制备和分析,涉及的实验技术包括电泳、离心、分光光度测定、组织匀浆、盐析与盐溶、有机溶剂提取与沉淀、PCR、超滤、透析、酶解、柱层析、薄层层析等,内容全面合理,反映了现代动物生物化学技术的成果和发展的特点。这些实验为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和深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拟进一步设计综合性的实验,将多糖、蛋白质、酶、核酸、脂类等生物活性分子的初级制备、分离纯化和系统的分析鉴定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充分体现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特点,力求满足学生实验机能全面培养的需要、适合学生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如设计从动物胰脏中制备胰蛋白酶原、进行胰蛋白酶激活条件的研究、胰蛋白酶的含量与活性测定、胰蛋白酶水解酪蛋白的活性观察等连续的实验,就比孤立的类似实验效果好得多。但这需要实验课教师对这类实验进行详细的研究,确定实验条件,以保证学生能够做出全程实验结果。通过引入其它高校的有关实验教学内容及吸收实验室科研项目的有关技术成果,也将有利于实验课内容的拓宽,而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则是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改进的前提与保障。
动物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在近年变化较大,我室三年前进行了持续的实验教学改革,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并将原有实验教学内容全部改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5个学年38个班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高,学习效果得以加强。通过“蛋白质制备与分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掌握了蛋白质的制备技术(包括盐析、有机溶剂沉淀、透析、超滤等技术、层析技术、离心技术等)和分析技术(包括分光光度测定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技术)等一系列复杂的动物生物化学技术。通过“核酸制备与分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掌握了核酸的微量制备技术(包括有机溶剂抽提、高速离心、盐溶、紫外透射反射现象、多聚酶链式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技术)等一系列复杂的动物生物化学技术。上述两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现了实验内容的综合化和设计化,实现了实验内容的一体化,使学生对实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抽象的实验内容具体化和直观化,在确保实验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实验的复杂程度,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经过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训练后,实验技能显著提高。
八、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1.逐步改进课堂授课的模式,将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动教学模式,向互动、多边交流的教学模式过渡,提倡教师使用讨论法、演示法、导读法、实践法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精神及能力。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具体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法、演示法、导读法、实践法等。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发掘结合起来。采取得力措施,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并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和发表科研文章。
3.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完善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实践活动的管理,对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践活动进行必要的考核。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九、完成课程相关教材的编写
1.拟完成的教材编写:我们申报的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教材已获得批准,目前正在组织教师,在原有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借鉴其他优秀教材的思想,编写十一五规划实验教材,争取2007年9月底出版。
2.拟对部分教材进行修订: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动物生物化学》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动物生物化学(网络版),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东北农业大学印刷厂出版的《动物生物化学习题集》;东北农业大学印刷厂出版的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等。
十、建设习题库,开展教考分离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行教考分离是评价教学效果和反馈教学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
根据教务部[2007]023号文件要求,我教研室自2007年4月9日开始试题库立项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动物生物化学列入2007年试题库立项建设计划,并开始接受试题库软件培训。考试形式为闭卷,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论述题、计算题,题量为名词解释10个、选择题20个、填空题40个空、论述题5个、计算题2个,分值分配标准为名词解释1个1分;选择题1个1分;填空题1空0.5分;论述题1个8分;计算题1个5分。答案为标准答案。
十一、教学改革规划实施步骤:
规划的实施总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3年9月--2004年8月,主要完成规划的制订、讨论与通过;对规划的内容进行宣传、动员及初步实施;
第二阶段:2004年9月--2005年8月,主要完成规划目标的全面实施,整体推进; 第三阶段:2005年9月--2007年8月,主要完成规划目标的实现与巩固提高以及工作经验的总结、先进典型的表彰。
第四篇:生物化学
生化题目:1.糖是如何分解和合成的?
2.脂肪是如何分解和合成的?
3.何谓三羧酸循坏?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代谢的中心?
4.在氨基酸生物合成中,哪些氨基酸与三羧酸循坏中间物有关?哪些氨基酸与脂酵解有关?(必考)
5.在正常情况下,生物体内三大物质在代谢过程中,既不会引起某些产物的不足或过剩,也不会造成某些材料的缺乏和积累,为什么?
第五篇: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生物化学》是医学类各个专业和与生命学科相关的专业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主要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与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等众多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叉。该课程200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课程,课程组立即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包括总体建设目标、实现目标的措施、课程的特色与优势分析、课程的不足之处、建设小组、建设计划、建设经费预算等内容。三年来,在学校和医学院的领导的支持下,通过本课程组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在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课程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标志性成果显著,超额完成协议书规定的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教学队伍
1-1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课程负责人唐冬生,教授、博士,医学院院长。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008年被评为学校“三育人”优秀奖。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近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2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 项。现为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协组织教材研究与编写委员会委员、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学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遗传学会委员兼秘书。原湖南医科大学、现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理论教学讲解条理清晰,课堂气氛生动活跃,技术技能指导实效实用,并且每一个重点内容都会给学生总结一些适用的记忆方法与学习技巧,这常常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深受学生好评。2006、2007年教学质量评估为优秀或优秀奖。
张晓林副教授,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现担任医学院副院长,《检验医学教育》编委,承担和参与多项省市科研课题,近三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学术水平较高,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深入浅出,精益求精,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好。2008获佛山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 2006年获学校“三育人”优秀奖。
龚道元副教授,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检验药学系副主任,《检验医学教育》编委,是学院教学督导小组成员和系教学督导小组负责人,佛山市检验学会委员,临床检验学组组长,佛山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佛山市教育科研项目评审专家成员,在全国高校检验界和广东省、佛山市医院检验界有较大的影响力。承担和参与多项省市科研课题,学术水平较高,主编、参编检验专业全国规划教材和专著10多部。2008年教学质评为优秀奖,教学效果好。2007年“医学检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