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盘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全

时间:2019-05-12 23:1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车盘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车盘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全》。

第一篇:车盘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全

车盘中学新课程课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新课程课改理论为依据,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为方针,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使每一名学生都能达到全面的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施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组建领导小组:

顺应新课程课改的发展趋势,密切配合我县的新课程改革,我校于2002年11月正式启动了新课程课改的各项工作,并同时成立了新课程课改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并召开了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统一认识,商讨新课程课改活动的各项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长:张代军(车盘中学校长)副组长:卢运国(车盘中学教导主任)组 员: 李兴华

乔社法

成 员: 杜新华

廉亚萍

马彩虹 郭精娟

高云鹏 张京卫

王竹洁

三、工作目标

以课程课改试点实验为契机,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及参与学校教育改革的良好环境和和谐氛围,力争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有所突破。

(一)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1、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育行为得到转变,新课程理念得到树立,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2、实现开放、互动、高效的适应新课程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

(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学生学习方式,实现多样化、个性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2、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

(三)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1、初步建立与新课程教育相配套的合理、科学和操作性强的教师、学生、课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

2、探索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结合我校“自主化”课题研究,拓展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四、任务与要求

(一)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

新的课程与标准,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改,学校全面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学习理解体会新课程的要求,实现教育观念转变。(1)准确把握课程改革要求,明确努力方向 通过理论学习、交流、讨论、反思与总结,教师应理解把握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内容,形成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明确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树立自身努力的目标,以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2)树立课程新观念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方面整合。

(二)在课程改革中,让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研究者

1、引导教师从课程改革的角度,重构“教师”的概念,意识到教师不只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还有是升华自我,完善自我,需要丰富创造力。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被动的接受,而复杂、有意义、创造性劳动。倡导教师具有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形成课程改革研究者的意识。

2、在“案例研究”的科研活动中,结合教研活动,把“案例研究”思想方法,贯穿到课程改革实验中,养成教育反思的习惯,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形成自觉地把教育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的能力。

(三)在教研活动中全面提高教师课程实施水平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备课、说课、试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每位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形成指导学生转变、形成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的能力。(1)强化师生交往,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过程。

(2)转变学习方式,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让学生在成功的学习体验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方式与习惯。

(3)在制定学科目标时,要充分考虑“知识、技能、能力、情感”。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中上,要从儿童的体验出发,更加注重联系社会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教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使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源于教材,而优于教材。

(4)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使学生在差异发展、体验成功中,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四)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方面,构建适应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机制。

五、主要实施措施:

(一)统一认识

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离不开教师的贯彻实施,同样,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离不开广大教师,领导小组深知,要想更好地开展好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首先要在学校内部达到共识,统一目标,统一认识,统一教育教学理念,所以,学校将召开新课程改革专项工作会议,在教师中首先做好发动工作。

(二)组织各类讲座

为了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改革活动,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取得预期的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校计划邀请教育局有关领导来我校作有关新课程改革活动的专项讲座,同时分别邀请我县的知名教师和教育局、教研室的有关领导来为我校的教师作各学科的专题讲座。并计划在学年新初一开设是“网络教学改革实验班”,探讨新课程改革与网络技术结合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

(三)教师培训

1、拟于暑期开展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培训活动。

首先,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与资料;

其次,教师互相讨论,探讨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

再次,学校将在教师中组织一次新课程改革的测试活动;

另外,要求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过程中,撰写心得体会的文章,并作为教师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

2、安排时间,开展教师业务培训 在暑期中,确定2008学年新初一的各科任课教师,重点组织这些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教研室、教科室的领导来为我校的教师作各学科的专题讲座,参加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改革培训活动。

(四)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自新课程课改的各项实施工作正式启动起,在学生中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工作,使各年级学生能深刻地认识新课程改革。

尤其是新初一,作为宣传发动工作的重点。将于放暑假前向六年级毕业生发放有关新课程课改的宣传资料,并向每一名六年级毕业生的家长发放《走进新课程――致家长的一封信》,在社会上做好新课程课改实施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的学生家长能配合学校更好地开展新课程课改的各项实施工作。

车盘中学学校课程开发的研究

学校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础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开发策略。它既可以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和个性化;也可以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

社会的迅猛发展,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对学校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现现代教育观念,实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我校着手学校课程开发的探索。

关键词:学校课程 三级课程体系 个性化

一、学校课程开发的背景、意义

(一)背景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二十一世纪,放眼当今世界,新技术新理念风起云涌,教育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世界的趋向是: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人文主义,所有的这些都兆示着:教育,不仅是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甚至更细的课程模式、学习模式、评价模式等所有的环节都将发生全方位的变化1999年6月牙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开始构建我国“三级课程体系”的改革。

2001年6月教育部分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增强课程对地

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又规定“学校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自此,学校课程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形态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学校课程的蓬勃发展。

2003年9月,嘉善县全面实施新课程,其三级管理体系也给予我们学校开发和实施学校

课程的权力,我们深知:开设学校课程是这次课改的一大亮点,能否开发好学校课程也将成为一所学校的大亮点。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多元化发展,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地方、学校的课程决策自主进一步扩大,责任也相应增加,这就为学校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样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

多年来,我校以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创建新时期一流学校为办学目标。无疑,抓住课改的契机,珍惜并运用好教育部给我们的权力,利用和挖掘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好学校课程,确立优化国家课程,推进地方课程,开发学校课程的新的学校课程观,并形成自身的特色教育,将有助于我校办学目标的实现。

(二)意义

1、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以知识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必须加快全面素质教育的步伐,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人才对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

学校课程的开设正是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促进学生有个性、有创见、愉快地成长为宗旨,学校课程的开发更注重了校与校、生与生之间的差异,采用相应的课程政策,注重学生兴趣与体验,满足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自已方方面面的素养的需要。

2、促进老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开发观念。

首先,学校课程开发,要求教师自己确定开设什么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如何呈现这些内容?教学效果如何评价等等。如此就必须改变自己单一的教授者,而要把自己定位为既是教授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并将此看作是他们专业职责的一部分,在开发过程中将突显自己的个性。与此同时,教师的课程知识得到积累,课程开发能力、行动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在开发过程中,教师将与课程有关的决策重点,从原先“上意下达”的方式转变为教师间的“讨论”方式,或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不仅成就了学生个性发展,更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精通一门学科,适应多项专长,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3、形成学校自己的教育特色,进一步提升办学理念。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主要载体,它是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无论是培养多元化人才,还是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或是培养一个合格的普通劳动者,最后都需要落实到学校的课程教学上来,而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国家名正言顺地获得了组织分配课程资源和控制、支配学校课程的权利,而学校课程开发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种分割,使学校拥有了课程编制方面的权力,拥有了自我开发与自我完善的发展空间,学校课程将成为学校教学改革最活跃的领域,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内外部条件,基于这种综合条件,发挥优势,利用开发和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改造传统学科教学,使学校课程不仅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更使学校走出一条基于学校现实的特色化道路。

总之,学校课程的开发是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学校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在课程的选择中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校课程开发最早是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在1973年7月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 的,后许多国家开始进行学校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学校课程开发得到蓬勃发展。尤其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如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等非集权国家中央教育部门承认课程开发的重心在学校,政府应协助推动校本课程开发,而国家方案只作为学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的参考。澳大利亚在20世纪70-80年代曾受到教育系统高层官员的广泛推动,澳大利亚学校有课程自主权,教育部门拨出经费补助其开发及教师进修活动;美国80年代开展第二次教育改革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强调权力下放,以赋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校课程开发”在香港和台湾受到重视。香港于1988年

9月推行“学校本位课程设计”计划,设立三类特别资助的学校本位课程设计项目;台湾在80年代中后期引入西方教育文献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概念,1998年9月,台湾教育部公布了《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该课程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强调学校课程的开发。

80年代初,校本课程在大陆一些较为先进的学校中应运而生,如北京市陈经伦中学探索、构建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特长的课程结构;90年代后,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提出使学校、教师成为课程决策的中心,由此,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深入开展,学校努力探索开发内容丰富的课程,出现了不同学校之间在课程上流派林立、“百舸争流”的局面。如北京八中开设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崭新的创造型课程;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将“选修课、活动课”改变为“学校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改造。这些探索,都将在理论和实践上指导我们的校本开发。

三、学校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化教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本世纪继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之后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流派,发端于7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发展人性和追求自我实现,主张人类具有实现自己的性向和潜能的倾向,认为人是主动的、理发的、成长的,是追求有价值目标的,所以人有其积极的生命与生存态度。

人本化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它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了学习者的理智,认为环境和教育不要试图控制他们的发展方式,只提供给他们意义上的需要和条件。人本化教学要求有能承担人性化角色的教师,来创设有安全感的教学气氛和有成就感的学生自我观念,认为教师教学的关键并不在知识传授,而是以良好心理气氛的形成作为教学成功的最主要保证――认为如果能形成真实、尊重和理解的教学气氛,那么,由情感所推动着的“参与”活动会导致奇迹般的教学效果的发生。

成熟的学校课程具有地方、学校特色,符合学校需要和学生的需求教师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教师能够比较充分地把握课程的意图,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显然,学校课程的开发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化教学理论是不谋而合的。

2、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开发理论

20世纪年代学校课程开发的概念在欧美国家被率先提出来,它表明了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倡导一种新的课程开发和课程改革模式。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基贝克曾提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地方“。基于此,样本课程开发所秉持的主要理念有: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重视学生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及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表现出多样性、可选择性、适切性、趣味性和丰富性等;“个性化”的价值追求,学校课程开发满足了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需要,充分注意到了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教学个性,更为关注学生的个性优势;“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学校课程开发强调以教师为主体,校长、研究专家、学生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组成合作共同体进行开发事务。可见,校本开发在拓宽课程范围、适应适应个别需要、发挥教师创造性、形成学校特色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四、学校课程编制的原则

1、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特长、一切从发扬学生个性,使他们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2、主体性原则。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发展课程;以教师为主体,开发和实施课程;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体,开发和利用课程。

3、有针对性原则。学校课程是学校自行设计的课程,所以学校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以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特点、学校办学特色、学生兴趣特长以及学校教师特点来设计开发学校课程。同时,学校课程的开发不是为开发而开发,而应根据社会、学校、学生需要来进行,按需开发。

4、开设课程多样性。由于学校课程按需开发,而社会、学生需求是多元化的,学生差异又多样化,所以设计开发应多样化。但是,多样化也不是“因人设课”,为需要而设课,应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如师资等,更应挖掘社会资源,为校服务。

5、以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前提。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统一性,学校课程则注重独特性、差异性。所以,学校课程的开发要着眼于如何发挥其优势,充分体现其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并使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能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发挥整体的育人功能。

五、学校课程开发的目标

具体表现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上:

(一)学校发展:

1、通过对艺术人生的开发,将原来无规范的课余活动改造成有良好结构的教育体系。

2、在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育理念,完善硬件设施,构造软件环境,探索和建设与国家课程相整合的、符合我校校情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能展示教师创造才能的学校课程。使学校教育形成特色,并趋向成熟。

3、探讨和研究学校课程开发的可行方式、途径及具体举措,总结学校课程开发的经验教训,为同类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照。

4、在开发中培养教师相互合作的精神,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二)教师发展

1、教师在学校课程开发实践中掌握课程理论、培养良好的课程意识,形成或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2、掌握学校课程开发的知识、技术,并形成相应的实际能力。

3、通过不断的反馈、反思、整改,形成有关课程的安全集、论文或感悟集,申报反映自身开发成效的课题,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

(三)学生目标

1、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创新素质、审美素质、实践能力,使其健康全面发展。

2、英语课程的生活化,缩小英语在城乡学生间的差距;鼓励学生对教师意见的反馈,培养学生善于思索、善于发现、善于交流的能力,使其具备发展的基本素质。

3、培养一批有个性特长的学生。

六、学校课程开发的策略

(一)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明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小组成员的职责,主要由分管校长 ———→ 教务处、教科室 ———→ 教师等几个环节,具体职责如下:

分 管 校 长:

统筹、组织、管理

教务处、教科室:根据课程开发的内容负责落实课程设置,制定实施方案,各学区间的协调,包括教师、场地等的协调,以及理论的培训,开发过程中信息、资料的收集等。

师:

各课程的具体开发者,负责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以及动员、组织、管理、信息收集等。

(二)确定研究开发的方向

在原有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教师专业特长,列出“学校课程菜单”,供教师、学生参考、选择。共分三大类5个课程。

1、公共类学校课程。主要指一些人文类、管理类、体艺类学校课程,通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情感、美感、心理,使其正确地发挥其科学知识、专业特长,从而服务于社会。对此,在综合课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艺术人生课程,(包括形体课、球类、乐器演奏、小合唱、绘画、文学创作等形式)。

2、研究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创造性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主要在英语学科中开设生活英语,包括生活英语对话、课本剧、小品英语等形式;以及开设科技小制作课程,培养学生创造、创新的能力。

3、隐性课程,是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课程建设,着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创建学生社团、教师师德培训,使全校师生全员参与,从而构建校园浓厚的育人氛围。当然,教师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他内容、形式。

(三)制定实施方案。在同类研究的基础上,认识课程开发的意义、目的,根据课程改革形势,结合本校、本地具体实际情况,确定学校课程的总体目标、大致结构等,制定实施方案,并申报课题。

(四)开发步骤

1、开发的起始阶段(2004、2――2004、7)

学校把每天下午作业整理课后的一节课定为学生自主发展时间,图书馆、微机房、运动场、语音室、科技室等所有课程资源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基础上,撰写自己承担课程的纲要,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活动安排、评价建议等。

在实践过程中,不定期开展各种研讨,校与师、师与师、师与生之间交流、探讨、反思、整改,并对各种信息、资料如教师的案例、心得进行收集。期末,各课程召开一次成果展示会。

初步确定评价方式。

2、第二阶段(暑期)

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挑选典型案例,探讨、改进、并汇编成册,组织教师学习、交流、共享。

及时总结经验,针对实践中暴露的问题,制定下一阶段开发工作的重点、任务。

教师完成有关课程开发的论文或心得体会。

3、第三阶段(2007、9――2008、1)

把暑期汇编后的案例作为初步的学校课程实施,在实践中共同探讨、修改其中不足,并进一步拓展、丰富其内容。

逐步开始编制各种参考资料、课程标准,改善评价方式。

4、总结阶段(2008、1――2008、9)

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再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进一步完善课程框架,丰富课程内容,力示课程基于学校,突出学校特色,发扬师生个性。期末整理、汇编相关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鼓励教师对本课程进入深化,尽量多的展现个性,探讨工作思路及具体做法。

(五)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评价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收集和应用有关信息,不断改进的过程,有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结合我校学校课程的特点,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重点不过分注重具体成果,而注重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教师的收获。

形成性评价方面主要根据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表现等,可采用个人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块;终结性评价参照期末展示成果,结合形成性评价,作出最后的评价。

新课程实施工作小结

我们车盘中学七年级课程开设是按照《省级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上的规定开设课程,安排课时的。在课程开设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后来根据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新课程实验中开设学校课程的指导意见》,我们选择了“写字训练”,订了一套教材和其它一些配套材料。

另外综合实践的两课时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排了班会和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学习内容就安排在班会课里开展。

地方课程按照要求统一用《棉花之乡》这本教材,每周安排一课时。

新课程在七年级使用以来,师生的总体反映较好,普遍认为新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主题突出,实用性(和生活的结合)较强,图文并茂,学生比较感兴趣也较易接受。教师反映内容较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情景教育深化,与生活实际、现代化建设、科技的发展相结合;内容较为丰富,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作业上题型较新颖灵巧,富于启发性,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历史与社会为例,从大量的案例出发,注重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自主探究的能力。

基于新课程的以上特点,我们学校的教师也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把自身作为一个引导者,精选内容,以小组讨论、探讨,多说多演,游戏,情景设置,运用多媒体等电教设备等方法,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从而学会学习。

师生一致反映,与传统的课堂相比较,新课程下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较大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培养,敢于创新、敢于主动探究、团体合作的精神也增强。

但新课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许多学科的教学中师生都反映:教材内容偏多,涉及范围太广,但课时偏少,比如科学课教材很好,但每周只有4节课,完成教学内容有些难度。同时有老师反映: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融入或适应课堂,有些如英语学科的内容不好实际操作,配套练习还停留在传统的教材上面,这些都使预期的效果不能很好的达到。

此外,新课程如何评价才合理,这也是让每一个教师感到疑惑的问题。如何才能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如何灵活、恰当地运用多种评价形式和方法,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到底能否配套。

学校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加强对教科研的组织和管理:

(1)教研组活动安排固定时间(本学期各教研组活动内容至少分出一半时 间放在新课程上),由教研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提出问题。

(2)七年级教师每星期把课后小结整理一次交到教科室,教科室分析、整 理、发现有共性的问题,交到校长室,由校长室根据问题的具体内容发到相关科室或教研组作专题研讨,拿出结论。

(3)七年级各班各科上课时全校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去听课,同时,教务处、教科室也加强在七年级中的随堂听课。

(4)为配合新课程实施,在初一中办了一个网络教学实验班,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来支撑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课改反思

1、观念问题。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是立校之本,也是学校课程开发之本。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的教育学,学校、教师、学生过分地依赖和迷信传统的教科书,而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及顺利进行,需广大教师去完成,所以,教师必须树立课程开发观,扮演课程开发者的角色。

2、教师知识和技能有待提高。

学校课程开发过程是一种以技能为基础的活动,包括问题的形成、方法设计及课程的领导、实践性研究等,所以,学校课程开发不仅要有开发的意识,愿望,更要有开发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传统教育下的教师所十分缺乏的。

3、缺少专家的理论指导与支持。

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课程开发是毫无经验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要提高教师知识、技能和开发能力,都需要有关专家作理论上的培训与指导,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新 课 程 课 改 方 案 安 排 及 总 结

车盘中学2008.9

第二篇: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国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改革目标

1、在新课程改革带动下,把学校建设成现代新型的初级中学。

2、建设一支政治上有信念,科研上有潜力,教学上有特色,发展上有后劲的教师队伍。

3、学生培养努力做到身心两健、德智双全,个性鲜明,文理兼通,学创俱能。

4、深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尤其在“探究”式学习方式上要有突破,有成果。

5、探索研究新课程改革的评价方式,建立一套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三、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内容

1、培养目标的改革

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我们把培养目标确定为: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性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①、要使教师认识到,今天在校的青少年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十多年后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决定着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实现每一个青少年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健康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②、使教师重新认识和确定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

③、建立平等、尊重、互参与,共同成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④、教与学关系的转变,使教师由原来的精心设计如何教转变成精心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

⑤、教学重点的转变,由原来只重视知识转变成既重知识和技能,又重视过程和方法,更重视学生掌握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一支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

3、加强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新课程改革。

①、深入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设计要求、目标体系、评价体系。

②、深入学习新教材,全面掌握新课程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编写意图。③、学习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方法。

④、学习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操作的过程与方法。

4、改革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由原来教师“一言堂”为组织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积极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5、改革学习的目的。把学习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以致用,用以治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单纯的考试,是为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掌握建设社会的本领。

6、改革教材的运用方法,用原来的教教材变成现在的用教材教。

四、新课程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

1、保证新课程改革的资金,逐年提高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教师培训、学习交流、图书资料、音像资料、教研活动、评价等各方面的资金的投入。

2、建章立制,全面建设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包括课程改革管理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参与改革教师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考试评价制度、学生评价制度。

3、加强教师培训,坚持上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系统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实践探索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边上岗边培训。

①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有关新课程的培训。

②坚持校本培训,培养各科新课程带头人,用学科带头人对本学科教师进行培训。③邀请专家到校进行新课程讲座。

④派教师到外考察学习。

4、全面深入地学习《新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作为教师业务进修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每学期要组织一次课标的学习讨论活动,组织全校性的课程标准考试。

5、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教材,每学期要组织一次新教材学习心得交流会,组织一次教材考试。

6、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

①制定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价体系,组织教师学深、学透,并以此为准则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②学科业务领导要率先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保证每周至少听一节课,深入一线与教师共同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最新操作方法,在探讨研究中与教师共同成长,超前发展,指导学科改革实践。

③组织新课程探路课、引路课。业务领导在深入听课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和有重点地培养一部分走在前列的课改教师,帮助这些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课改探索课和引路课,课后要组织全校性的大讨论,同时,对于听课中发现的好课例,要精心雕琢,随时组织学科或全校性示范课、研究课。

④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新课程推优竞赛课,在竞赛中推动教师深入研究,领会课程改革的要旨,把课程改革的理论思考付诸实践、探索、在探索中提高。

7、深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

①邀请专家到校作关于“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专题讲座。

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对教师进行有关学习方式的专题培训。

③组织学习方式探究观摩课。

8、全面研究落实“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9、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教材

①要求教师每学期开学初必须用一个月的时间通览教材,并上交学习体会。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教材考试。

10、改革评价方式,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①进行考试评价改革探索。探索局面考试与口试,实践操作相结合。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民主评价相结合。

②探索评价方法、研究探索制定一套全面的评价教师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工作态度、工作过程、工作方法和技能、工作结果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能真正全方位立体的展示教师的全过程工作及结果。设计教师的成长记录袋。

五、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孟志明

副组长:刘兵、尹浩然

成员:张晓华、喻翔、丁贵林、何玉成、刘彬、郭志宏、刘华兴

第三篇: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按照市、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课改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手段,改革单一评价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

极稳妥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二、课改组织机构

课改组长:张延成副组长:窦兴民、聂炳法、段连学成员:曹林、丛临香、马玉明、教研组长

三、目标任务

1、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例结构、特点、使用策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科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一支粉笔“满堂灌”的现象,积极探索教师的角色意识,当好课堂的“导读”,而不是“演员”,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4、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5、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观,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的评价体系。

四、措施方法

1、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任何改革,先要过思想关,即是思想观念要先行,这是改革的保障。我们组织的三级培训,第一级即上层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培训,第二级即组织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第三级是由学校组织培训,定时间反复强化学习,特别是观摩实验区的示范课例。通过三级培训,要使全体教师彻底转为思想,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此外,学习培训分阶段推进,即分批分期选送科任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课程研讨活动等;分批培训教师,即还在担任老教材教学任务的教师也要让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运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跟踪培训;对起始年级的教师,在后续阶段仍要进行教材培训,真正实现综合培训、全员培训的目标,2、落实集体备课活动,各科、各年级成立备课组、年级组跟踪监督。各备课组要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时度安排表、活动安排表。备课组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次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探索课改的新路子,备课组还应定期开展看课、说话、评课活动,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3、健全课改相关制度。推进课改还应从制度方面进行约束,我们决定研究制订课改学习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课程评价制度等,让教师的全部身心和精力指向课程改革,让长冲中学师生能在最短的时限内融入课乞讨的洪流。

4、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经常进行课堂听课、研讨、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杜绝老套的教学方法行为,运用新教材采用老教法的作法。

5、探究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业生的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它决不是教师教学生听,或者学生专注听教师讲的单向传输。课堂的互动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角色地位的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垄断者、教材机构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平等的参与者,学生探究疑难的积极引导者与促进者。课堂的结构模式也将发生彻底的改变,不再是以教论学,而是以学论教。教师出色地教是为学生更好地学提供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给自己的课堂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学与教的统一。

变革教法还表现在教材的解读与处理上,很多教师总习惯于传统的教学的思维,因为过去的教材的处理有固定的模式,易操作、简单,不需动脑筋,而“课改”的课堂教学重视精神性的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来感悟体验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没有定式,非常灵活,不易把握,特别是备课要求高、难度大,尤其如“问题探究”,教师不能只凭自己过去的经验,更要深入为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置凝提问的“估计”,过去备课有一本“教参”便可高枕无忧,现在备课要阅读大量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广泛搜集有关信息,此外,还要通过自己的真切感受,进行删选、加工、处理,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给学生释疑、答疑。“课改”课堂教学的这一系列变化对教师来说将意味着不轻松,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锤练自己,加快自己对这种课堂教学的“磨合”、适应,要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真正为学生制作出丰盛、营养丰富的“课堂大餐”。

6、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让学生

成为学习的主人也非易事,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时操作不当,即使我们在课堂上留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但学生却感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这样学生非但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反而成为课堂学习的冷漠的旁观者,学生在课堂肯定是收效甚微。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课堂学习呢?其一:体验学习。在课堂上要设法引导学生置身于教材学业习的情境,让

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教材情境中来感悟、来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动机,来唤起他们解决问题欲望,不断地升华学业生思想情感,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如:数学课引导学生学习圆的知识,首先让学生置身于教材情境,生活中哪些圆的现象,圆对人类有何作用,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萌生探求圆的奥秘的欲望。其二,“对话学习:就是让学生多与教材对话,多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在课堂上多创设特定的话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在群体交流中,各个学习体体思维不断碰撞,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7、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我们要在各学科中大力研究、实验,不惜花费财力、精力、人力投入实验研究,用坚强组织领导,充足的科研经费,扎实的实验研究,优秀的实验成果向市教科院汇报结题,在全市占据市示范学校的地位。

8、注重资料的整合和成果的总结、转化。各学科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收集一手资料,适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在课改方面有在全县仍至全市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特别是要推出一批课改名师、论文、材料等优秀成果。

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个别教师不愿改,不敢的情况发生,从思想上武装教师的头脑。对学生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训练,切忌随遇而安,畏难情绪。

2、课程评价的缺位现象。课程评价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学校要制订适应课改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教师也应当用科学、发展的观念评价学生,多元评价、发展评价、过程评价是应当贯彻的评价原则。

3、杜绝“懒人”“懒思想”的现象,教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与时俱进,同时代同步,与思想同步,超前发展,在课改中有所作为。

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四篇:浦口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浦口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县教育局和进修校统一指导下,学校从起始学科、起始年级分步实施新课程改革,现对2004年9月-2007年6月一周期课改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课程改革实验准备阶段(2004年7----2005年6)

1.2004年7月起,继续组织学习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和《走进新课程》。安排各科教师参与通识培训,以及分年级召开家长学校会议,广泛发动宣传,努力营造实施新课程的各项准备工作。2.建立浦口中学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

3.建立实施课改工作的有关管理、考核措施,鼓励教师投入课改实验。

4.落实课程、课时、师资、相关学科实验器材等。5.通过学习让广大教师认清课程改革的十大主要任务。

1)验证新课程标准实验。2)德育课程改革实验。

3)新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实验。4)校本课程的管理与开发实验。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6)信息技术应用实验。7)教学方式创新实验。8)教育管理创新实验。9)新课程评价体系实验。

10)教师培训模式实验。

二、启动阶级(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

1.初三物理/化学首先进入新课程中考改革、初一起始学科进入新课程。本阶段主要进行新教材的试教,通过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等活动调研、分析、总结经 1 验,安排其他学科教师参加通识培训,按照“先培训,先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让全体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培训活动。

2.检查相关学科的师资、教材、课时、实验器材及实施情况。

3.9月初与教师节结合,组织课改展示课活动。“走近新课程”课改活动。4.定期召开实验教师座谈会,了解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共同探讨应对措施。5.实施要注重教师的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师生双方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6.探索对学生的评价改革。先从政史地生、音体美等学科开始,改革成绩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功能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自信、建立自信,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对教师的评价也要作相应的改革,强调教师自身对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促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8.改革完善考试制度。考查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做好初三毕业班学生的英语口语等级测试、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考体育改革等工作。

9.“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启动国家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与实验〉〉的实验工作。并聘请专家来校上示范课、作实验辅导工作。组织实验教师撰写课改案例、课改经验总结,交流体会,校本培训,共同提高。

10.制订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并分步实施。

三、深化、拓展阶段(2005年9月----2006年6月)

1.初

一、初二所有学科及初三化学、物理全面进入新课改,开设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在初二年级部分有条件的班级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2.暑期中要做好新参与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收集优秀的课改资料,编印分学科培训材料,编印课改动态。

3.2005年11月下旬,进行国家级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与实验〉〉中期成果展示课活动。

4.组织部分学科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活动。5.编印〈〈浦口中学课改论文集〉〉。

6.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7.做好初三毕业班学生理化实验操作考查、英语等级测试工作。8.做好课改实验工作的后续工作,不断总结、反思课改工作中的不足。9.2006年9月所有年级、所有课程全面进入新课程。

四、总结评估阶段

1.每学期要有计划地实施课改实验工作,制订计划并总结阶级成果。2.要重视对工作中材料的积累,每学期要整理、充实。3.每年对积极参与课改实验工作的优秀教师评比表彰。4.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并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5.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校际联系,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

6.邀请专家来校全面指导课改工作,指点迷津,确保首轮课改实验顺利进行。

连江县浦口中学 2004.9.3

第五篇:集贤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

集贤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初中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我校教师将尽一切做好教材的实验工作。为了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工作,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按照市、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课改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手段,改革单一评价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二、课改组织机

课改组长:丁

副组长:任鹏辉

胡养兵

成 员: 王德富

武志毅

李小生

张兆武

田耀斌

孙芒果

李捍卫

蔺桢

李伟

三、目标任务

1、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例结构、特点、使用策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科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一支粉笔“满堂灌”的现象,积极探索教师的角色意识,当好课堂的“导读”,而不是“演员”,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4、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5、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观,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的评价体系。

四、措施方法

1、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任何改革,先要过思想关,即是思想观念要先行,这是改革的保障。我们组织的三级培训,第一级即上层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培训,第二级即组织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第三级是由学校组织培训,定时间反复强化学习,特别是观摩实验区的示范课例。通过三级培训,要使全体教师彻底转为思想,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此外,学习培训分阶段推进,即分批分期选送科任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课程研讨活动等;分批培训教师,即还在担任老教材教学任务的教师也要让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运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跟踪培训;对起始年级的教师,在后续阶段仍要进行教材培训,真正实现综合培训、全员培训的目标,2、落实集体备课活动,各科、各年级成立备课组、年级组跟踪监督。各备课组要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时度安排表、活动安排表。备课组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次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探索课改的新路子,备课组还应定期开展看课、说话、评课活动,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3、健全课改相关制度。推进课改还应从制度方面进行约束,我们决定研究制订课改学习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课程评价制度等,让教师的全部身心和精力指向课程改革,让集贤中学师生能在最短的时限内融入课改的洪流。

4、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经常进行课堂听课、研讨、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杜绝老套的教学方法行为,运用新教材采用老教法的作法。

5、探究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它决不是教师教学生听,或者学生专注听教师讲的单向传输。课堂的互动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角色地位的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垄断者、教材机构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平等的参与者,学生探究疑难的积极引导者与促进者。课堂的结构模式也将发生彻底的改变,不再是以教论学,而是以学论教。教师出色地教是为学生更好地学提供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给自己的课堂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学与教的统一。

变革教法还表现在教材的解读与处理上,很多教师总习惯于传统的教学的思维,因为过去的教材的处理有固定的模式,易操作、简单,不需动脑筋,而“课改”的课堂教学重视精神性的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来感悟体验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没有定式,非常灵活,不易把握,特别是备课要求高、难度大,尤其如“问题探究”,教师不能只凭自己过去的经验,更要深入为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提问的“估计”,过去备课有一本“教参”便可高枕无忧,现在备课要阅读大量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广泛搜集有关信息,此外,还要通过自己的真切感受,进行删选、加工、处理,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给学生释疑、答疑。“课改”课堂教学的这一系列变化对教师来说将意味着不轻松,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锤练自己,加快自己对这种课堂教学的“磨合”、适应,要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真正为学生制作出丰盛、营养丰富的“课堂大餐”。

6、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非易事,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时操作不当,即使我们在课堂上留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但学生却感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这样学生非但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反而成为课堂学习的冷漠的旁观者,学生在课堂肯定是收效甚微。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课堂学习呢?其一:体验学习。在课堂上要设法引导学生置身于教材学业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教材情境中来感悟、来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动机,来唤起他们解决问题欲望,不断地升华学生思想情感,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如:数学课引导学生学习圆的知识,首先让学生置身于教材情境,生活中哪些圆的现象,圆对人类有何作用,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萌生探求圆的奥秘的欲望。其二,“对话学习:就是让学生多与教材对话,多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在课堂上多创设特定的话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在群体交流中,各个学习体思维不断碰撞,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7、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我们要在各学科中大力研究、实验,不惜花费财力、精力、人力投入实验研究,用坚强的组织领导,充足的科研经费,扎实的实验研究,优秀的实验成果向县局教研室汇报结题。

8、注重资料的整合和成果的总结、转化。各学科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收集一手资料,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在课改方面有在全县仍至全市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特别是要推出一批课改名师、论文、材料等优秀成果。

五、具体落实过程 为把本次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我校首先从思想上引领教师接受新理念,以思想指导行动。根据课改组的指导思想,我校先确定四个课改实验班,期中七年级两个班,八年级两个班,在这四个班试点先行,课改组全程跟踪研讨学习,及时发现和整改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使本次课改有效化,实用化,科学化,符合我校实际,打造我校特色。在课改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再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和推广,在全校实施新课改,引导教师逐步将新课程理念演变为个体的个性化理念。从而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多能型的现代教师队伍,把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推向新的高度。

六、注意的问题

1、防止个别教师不愿改,不敢改的情况发生,从思想上武装教师的头脑。对学生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训练,切忌随遇而安,畏难情绪。

2、课程评价的缺位现象。课程评价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学校要制订适应课改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教师也应当用科学、发展的观念评价学生,多元评价、发展评价、过程评价是应当贯彻的评价原则。

3、杜绝“ 懒人”“懒思想”的现象,教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与时俱进,同时代同步,与思想同步,超前发展,在课改中有所作为。

集贤中学

下载车盘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车盘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模版)

    西台学校丰台小学部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新世纪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创新精神的......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2008年我校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新一轮课改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诸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切实推进课改工作,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西河乡中心小学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和要求,按照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新课程改革试验工作的展开,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研方式已凸显出了它的弊端,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新课程改革活动的实施者---教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红寺堡二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继续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认识课程......

    八步区桂岭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八步区桂岭中学新课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新课改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充满活力的初中课程体系。把实验作为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

    汉阴县蒲溪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汉阴县蒲溪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陕西省新课程实施方案》,立足我校实际资源,积极推进普通高......

    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林扒镇闫东小学 新课程改革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一、实施目的 贯彻落实教育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