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充满灵性
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充满灵性
周小芳 竹市完全小学 ***
[摘要] 在课程改革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为达到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要让阅读教学充满灵性。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提高阅读教学:
一、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二、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概况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朗读;理解;能力
斯宾诺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为教人如何思考,而非思考些什么”。在课程改革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基本采用的是“齐读—默读—理解课文”。没有变化,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为达到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要让阅读教学充满灵性。
一、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阅读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以情感为依托,让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的和谐统一的轨道。
首先朗读要带有丰富的情感。课堂教学过程正是师生间情感流动的过程,如果缺少了情感,课堂教学将会变得非常机械、沉闷、毫无生气,学生缺乏对学习新知识的挑战和好奇心,师生互动在课堂上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导致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只有带着感情的去读书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其次,朗读要定好练习点。“读”在感情最深处。比如四年级上册的《卡罗纳》,可以读读描写卡罗纳痛苦神情的句子:(1)卡罗纳突然放声大哭起来。(2)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3)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读”在语言的典型处。如:同样是在《卡罗纳》中,“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老师轻轻的一个“拉”字表达了老师对卡罗纳的关心和爱护。又如:“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我默默的“放”“贴”,也表现了我对卡罗纳的同情与关爱。定好了练习点才能更好的读出丰富的感情来。
再次,朗读要在体验中进行。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联想。在体验实践生活中朗读,如《秋天的雨》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非常的贴近生活。情境再现中朗读,设置创设画面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什么也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还可以在想象感悟中朗读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中“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师:“想象一下,在这些绿叶上有什么生命在颤动?”通过这些方法朗读就会使学生灵活的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最后,师生共读,体验美妙的感受。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是“参与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以一个学生的“学习伙伴”的身份,当同学们在朗读时,教师也要投入课文的朗读之中,或与学生一起摇头晃脑地放声朗读,或一起入神地默读,教师声调抑扬顿挫,表情丰富、自然,在辅之以恰当的手势、动作,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学生一起享受阅读、品味阅读。这样,学生会更加感觉到阅读的乐趣。在随后的“读的交流”中,教师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身份与孩子“对话”,孩子会感到格外真切,有道是“佳作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种“课文共欣赏,师生一起读”是多么美妙的读书境界啊,它是一种更加让人向往的阅读享受。使教学过程充满灵性。
二、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方法一:借助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品味词句 如:《搭石》这篇课文,学生不知道“脱鞋挽裤”中“挽”字的准确意思,就去查字典。但是在字典中有好几种意思,联系文中过河、脱鞋等内容,它在这里应该选“向上卷(衣服)”这个意思。再联系课文中的句子,眼前就会出现人们脱掉裤子、卷起裤管的情形。在《秦兵马佣》这课中,“战车千乘”这个词语,联系上下文大概知道是说战车很多,查字典后知道古代称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然后对“战车千乘”的理解就会更加具体的,再回到句子中,对秦兵马佣的宏伟气势就有了更深的感受了。
方法二:采用对比理解品味词句
如:在《掌声》一课中,有两句话都出现了“一摇一晃”这个词。“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在两个不同的场景下,意思却不同。通过对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方法三:展开想象理解品味词句
在阅读文章时,边读边想象,就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如读《鸟的天堂》描写大榕树,仿佛看到了独木成林的美丽的大榕树;读到“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一段描写,眼前仿佛出现了榕树周围千鸟竞飞、百鸟齐鸣的景象。在读《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中的许多地方,读了以后都能够在头脑中浮现画面。例如,写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情景。推倒前,“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可以想象到巨人寒冷的样子。推倒后,“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的玩耍。”能够想象到孩子们跟巨人一起玩耍的场景。使学生好像身临其境,加深了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概况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方法一:段意合并法
将课文理清层次,把每段的意思归纳出来,再将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整理,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二:抓六要素
写人记事的文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比如《中彩》这一课,就可以采用这一方法。
方法三:扩充课题法
通过审题引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称象》,在教学《称象》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从课题看,本文写的是什么事?重点应写什么内容?你是从课题中哪个词看出来的?通过扩充,学生可以知道课文的重点是如何称象。方法四:问题概括法
作者要说的是哪几个问题?如《掌声》,教师可提问:“文中出现了几次掌声?”《院子里的悄悄话》教师这样让学生思考:“院子里,谁跟谁说悄悄话?他们悄悄的在议论着什么?”
方法五:抓重点句法 了解课文的结构形式,总分形式。找出总起句,或者是总结句,以及过渡句。如《桥》、《赵州桥》等课文。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努力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阅读教学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同时进行,采用各种有灵性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才能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让教育充满智慧和灵性
做智慧型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与灵性
做智慧型教师,让自己的教育充满智慧与灵性。
要想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去感动,还应用我们的感动去唤醒学生的感动。因为有了感动,就有了鲜花的绽放;有了绽放,就有了心灵的飞翔;有了飞翔,就有了孩子们的智慧生成。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极大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爱是开启孩子心灵的一把“金钥匙”,能引领孩子们乘着理想的风帆,走向成功的彼岸。
教师要用心去爱学生,像微风拂过杨柳,像雨水滋润禾苗。
第三篇:语文教学应充满灵性的论文
摘要:“课堂应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而不只是教师思想的橱窗”。语文教学应充满灵性,处处闪烁学生的智慧。教学中,我们应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对教学方式进行整合,更好地发展学生,以使学生得以更好的发展。我们不妨尝试: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
关键词: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主动求知 提高实践创新 整合现代与传统
作为教师,对于这样的现象应该不陌生:遇到老师提问,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小手如林;越往高年级,则逐渐稀疏,甚至几乎不再举手了。为什么会这样?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学生的整个生命,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以上这种屡见不鲜的现象,该如何改变呢?笔者认为,我们不妨这样稍作转变。
一、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对学习感兴趣,特别是在自己精心设计过的课堂教学中,总希望学生一走进课堂就能以一种高涨的、热烈的情绪进行积极的学习与思考。要让学生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其实并不是靠老师的有效组织。我们为师者不妨首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探求的欲望。“目标激励法”“表扬促进法”“友好交往法”……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好方法。
“目标激励法”“表扬促进法”是上课伊始,老师欲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力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境的最佳导入语。同时,也能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节到最佳状态,而这正是学好语文学科,做到每节课达标的重要因素。
例如:一些公开课,尤其是名师的大型公开课,用的最多的就是“友好交往法”,于谈话的轻松、和谐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产生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这样的课堂才是最实效的。
二、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
要想摆脱老师“生浇硬灌”的教学模式,我们就必须让学生走到“舞台”的中心,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撤掉“讲台”,让“教室”成为“学室”。
语文教师“独霸”讲台的现象仍不在少数,教师总是用提前设计好的问题牵着学生走,表面上是热热闹闹,环环相扣,时间安排也很合理;实际上教师还是充当主角,学生只不过是机械地陪着老师表演的配角而已,一堂课下来,学生收效甚微。“浮华背后,过眼烟云”。
例如:在某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有图片、配音朗读,幻灯片也是琳琅满目,很是华丽。单是幻灯片就制作了近二十张,十多张上都设计着与当堂所学内容的相关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指导学生思考问题,随后展示答案……好像放电影一般。且不说学生是否有所获,就说学生一节课不断地抬头,低头,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学生的视力。
三、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
所谓“运用知识”,现在的许多老师大多理解为:就是学生把装在自己记忆里的知识“倒”出来,即学生是知识的“搬运工”。
创造始于问题,要想让学生把“运用知识”变为“实践创新”,笔者认为,我们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求异意识。其实,学生们总是充满好奇与疑问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通过情境、疑问、破绽来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
例如:教学《繁星》一课时,在探讨文章的语言美,用词的生动、传神这一环节,我曾这样尝试:先让学生读一些相关语句,对学生也都予以肯定的评价。待到时机成熟时,抓住个别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突破,如“每晚和繁星相对”,师对学生说:“老师把这句话改为更简洁的一句‘每晚观看繁星’”,这样,学生很容易立刻就进入到好奇、疑问的情境中,很自然地去思考、质疑,也能引导学生从破绽中体会到语言的生动、传神——“作者想表达自己与星星的亲密、伙伴之情。”接下来,学生顿觉有意思,便可继续引导学生去发现,品悟。学生寻、品得也是其乐融融,很满足。
在教学中,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去启发,引导,点拨,为学生的学服务,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当中蕴涵的语言感、语意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而这些,都应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演绎自己的精彩。
第四篇: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摘要】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语文教学的本色是什么?是繁琐的讲解,轰轰烈烈的讨论合作,走马观花的多媒体展示,还是空洞的情感说教?一堂有滋有味的语文教学到底从何而来?语文教学应当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回归本色,莫让语文教学课变了味。
【关键词】语文味; 情感体验; 教学语言; 多媒体教学2002年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课改理念就像一股春风吹进了广大教师的心房,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投入到“课改”的浪潮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检查教师是否践行新课程理念、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由此便有了公开教学就必定要有热闹的讨论场面,凡是教学比赛就必定要有多媒体的展示和合作互动的环节。大家尽量去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演绎新的课程文化。可是,就在这诠释、演绎之中,又使我们许多人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出现了许多非语文课的现象,形式上的刻意追求渐渐冲淡了语文素养的本位要求,使语文教学变了味。语文教学变了味,失去了“语文味”
(1)语文课变成了思品课、自然课。(2)语言训练不落实,课件代替了语言训练。(3)脱离文本的讨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4)合作探究流于形式。课堂上热闹非凡,对小组成员的任务落实不到位,不能各尽其责。
我在某市“新课标语文优质课大赛”中看到这样一个镜头:
师:下面就文章作者是小孩、中年人还是老人,请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山中访友》)
于是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大家七嘴八舌展开讨论…….看着轰轰烈烈的讨论场面,教师不禁喜形于色。面对如此热闹场面,我不由地问语文到底怎么了?难道这种无谓争论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吗?
同样,在教学《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有一位教师运用课件,以卡通动画的形式,将作者在山中访友的全程编辑成动画片,整节课宛如动画片欣赏课,将课文的内在意境展现无遗,我在感叹课件制作的精致与用心良苦之余,不由又问:这种直白式的演示课件,难道就是我们所倡导的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强调学生的个性体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像上述“热热闹闹走过场,轰轰烈烈搞形式”的现象屡见不鲜。“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才算是一节真正的好的语文课?”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并亟待解决。
2回归本色,重拾“语文味”
语文味并非摸不着看不见、非常玄乎。我们要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在日常教学中,着眼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有明确的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真正的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突出语文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另一次交流会中,我有幸听了我校一位年轻教师的一节新课程研讨课《山中访友》,其教学过程如下:
2.1感悟与熏陶
执教者以一幅幅山林美景,配乐朗诵课件,充分调动学生视、听等感官去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中唤起情感,体验意境。
2.2整体感知
作者文中访了哪些朋友?说说这些朋友各具什么特点?让学生走进意境,融入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2.3体验探究
“你喜欢山中的那些景物?为什么?说说你的感受。”融入课文,突出自我感悟,自我体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课文。
2.4拓展、创造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山林有友,身边也有许多可亲、可爱的朋友。一株小草、一朵野花、一座小石桥等,你能对他说几句话吗?”
从课文中走出来,进入生活,在课件的配合下,使学生用心去感受,体验世界,在学习课文之后,使语文的外延延伸,去拓展、去创造。
2.5现实与思考
“面对人与自然的现实,说说你的看法。”对此展开讨论,明辨是非,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无谓的讨论,没有热闹的场面,在一些喜欢热闹的同行眼中可能会有互动性不够之类的评价,但本人认为这堂课处处扣住了《山中访友》的语文现象的特点,使学生在教学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了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并重视了学生的自我感悟和体验,提高了审美情趣,突出了语文的本位,确是一节不可多得的语文课。
3“语文味”从何而来
3.1品味语言,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师抓住文中几处关键而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深切感悟品味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感悟文字丰富的内涵与魅力。学生在这样品味、感悟的过程中,逐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及能力。这样的执教,这样的课堂充满魅力。
3.2凭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积淀,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鉴赏课文。
语文味应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提升。
3.3语文味源于教师足以激发学生情感与美感的个性化语言。
我们知道,不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语文课永远姓“语”,语文课永远是教师、学生和课文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拥有扎实、深厚的语言功底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品味作品语言”。记得在南宁市早年的创新语文技能大赛中,有的规范严谨,给人儒雅正宗之感;有的激情满怀,以激情唤起学生的激情。尽管教师的语言风格或许会因人而异,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学语言应该是因文而异,因意而别。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其风格也是因文而异,因意而别的。因此,在教
学说明文时,宜以准确、简明、平实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去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在鉴赏诗歌时,应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去领悟诗歌当中所蕴涵的或哀伤、或思念、或憧憬、或谴责、或幸福的情感体验;在分析议论文时,教者语言更要严谨、周密等等。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回归本色,充满着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般的“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让我们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聪明和睿智。
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语文的独特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我们呼唤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本位教学,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16日
[2]《语文味品咂教学与教师修养》姜国忠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2005.02 [3]秦建新:《个性化与语文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03 [4]陶成生:《语文教学承载不了这样多的重任》,《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2期
第五篇:让语文教学充满美
让语文教学充满美
小学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虽然没有音乐、美术那么直观,但它借助于美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包含着鲜明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挖掘文章中美的因素,把审美教育渗透在教学中,使学生在语言上受到感染,思想上受到美的教育,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审美情趣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即使课文描写的生动优美,感情真挚。他也不容易体会到。所以教学中要巧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场景,触动学生的心弦。教学《二泉映月》时,我先板书了描写二泉边美丽景色的词语:月光如水
水波映月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边读边想象,逐步走进那个场景,体会湖水的美,月光的皎洁。然后播放阿炳的名曲《二泉映月》,琴声先是平静悠缓,委婉连绵,接着如泣如诉,慷慨激昂。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在默默地倾诉着,倾诉着,倾诉着„„学生静静地听着,用心感受着。听完之后,我问学生,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的说看到了月光如水、水波映月的画面,有的说仿佛感受到了阿炳的不幸的生活,还有的说他仿佛听到了阿炳心灵深处的呐喊,对不公平命运的抗争。这样的情境创设,既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体会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二、有效指导朗读,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提高语感
朗读是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最多、最基本的方法。有效的朗读指导能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同时,唤起学生读书的热情,让学生倾情朗读也是培养美感、积累语言的有效办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让学生倾情朗读,上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充分解读教材,设身处地地研究作品,搜集相关资料,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写作背景,正确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然后再反复练读。把握住课文的情感。这样上课时就便于指导。
比如一年级的课文《草原的早晨》中写道“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卷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涌”是一个需要品味的词语,我问学生,“涌”是什么意思,写出了羊儿的什么。当学生体会到写出了羊儿的多、活泼后,就会把“涌”读生动了。再如“远远望去,就像蓝天下的朵朵白云。”这句话写得特别好,比喻的也十分恰当。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因为羊群是白色的,羊儿也是白色的;白云会飘动,羊群在草原上也是移动的;草原一望无际。天空也一望无际。领会了这一点,学生情不自禁的赞叹作者写得好,同时初步感受到比喻必须有相同点,要形象生动。学生当然在读时也很用心,都读得很美。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只只洁白的羊儿。这也说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应从一年级就开始抓起。长此以往,才能提高审美素养。
有时还可品词析句,换个说法让学生体会表达的妙处。如《世界真美呀》这一课,“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低年级儿童对色彩的辨析能力较弱,而这几个词是全文的灵魂,因此,理解这几个词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及思维特点,从直观、形象入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比较、辨析、想象,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精辟讲解,帮助学生领悟文章中的人文美
《奶奶的白发》是一年级的一篇课文,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得到的爱很多,而且认为理所应当。如何让学生受到关心长辈、孝敬长辈的教育呢?文中有一句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句话是教学的重点。当我问学生奶奶为什么这样说时,许多孩子说不到点子上去。我就问他们“想一下,爸爸出生时,奶奶忙着干什么?我出生时又忙着干什么?并讲了自己的妈妈照顾自己现在又照顾自己孩子的事例。这时,我发现有的孩子眼睛湿润了。接下来都纷纷表示要做一个好孩子,关心长辈、不让长辈为自己操心。
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审美带来的愉悦
如教学《咏华山》一课,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华山,于是多媒体出示华山雄伟的图片,再配以老师的解说。看着一轮红日离它那么近,朵朵白云飘浮在华山半山腰的景象,学生自然会觉得华山很高很美。在这里还起到了丰富学生表象认识的作用。有时在课堂上老师优美深情的语言也会让学生浮想联翩,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教学《放小鸟》一文时,最后一环节播放歌曲《小鸟,小鸟》,让学生边拍手边唱,在优美的旋律中,可爱的孩子已经情不自禁地舞蹈起来,我仿佛看到了一只只飞在田野、河边、森林的小鸟。不用说,孩子们已经很热爱小鸟了。
语文课中的美育无处不在,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既能让学生品味到学习的乐趣,又培养了爱美的情操,何乐而不为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