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教育理论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教学制度,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体大思精,要言不烦。
对比今日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学记》中的很多内容都值得学习借鉴,虽然时隔两千多年,用今天的教育理念来解读,仍然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值得认真研究。
【学记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 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教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译文对照】:
发虑宪,求善良,——深谋远虑(思虑规律),物色好人(求贤纳士),足以謏(sǒu,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民众,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解读:古时的统治者开始发出谋虑计划和颁布法令政策的时候,能够先时广泛地征求德行高尚人士的体检,来辅助自己,这仅是个人的善行,只能做到小有声誉而已,还不足以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能”卑躬屈己”礼贤下士,亲近疏远的人,这虽然能够耸动群众听闻,但还是不足以感动群众,”教化”人民。如果天子诸侯士大夫要以自己的”佳言善行”感化民众,使之成为一种美好的风俗习惯,就非要重视学校教育不可了。】
【译文对照】: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
“道”——”贵贱”“长幼”“尊卑”;”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兑(yuè说)命》曰:——《尚书》(《礼记集说》今亡)”兑命篇”说: “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典——本,主),就是这个意思!
【解读: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有天赋,但不经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所以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统治人民,没有不把设立学校使人人都能入学受教,当作首要任务。“尚书”中的“兑命篇”说:”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
【译文对照】: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然有高深至极的道理,不学就不知它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人必须上学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困惑。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求学者知不足,才会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教者感到困惑,才会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自强不息。
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所以《尚书。兑命篇》说:教学过程,一半在教师的教,一半在学生的学”,就是这个意思。
【解读:说明”教学并重”和”教与学相互发生作用”的道理。同时,指出学生的学习,虽然必须依赖于教师的引导,但教师的作用仅仅占了一半,必须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教师虽然以教人为主,但遇到困难的时候还需要补修学业以求精进,所以教师也是教人学习各占其半。这种”教学相长”和教学各半的原理是极可宝贵的见解,值得重视。学生如果完全依赖教师课堂的教授,不肯自己运用思考,努力钻研;教师如果抱着故步自封的态度,自以为是,不肯在去进修以求的新知识。那么,他们都犯了教学上的大病,与教学相长的原则是不相符的】
【译文对照】:
古之教者,家(25家)有塾,党(500家)有痒,术(suì)(12500家)有序,国有学。——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 在每二十五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每一万二千五百家的”术(suì)”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学生每年都可入学,每隔一年必须考查学习成绩。一年视离经辩志;——第一年考查分析文章的经文,句章的能力,及辨别决定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离:分析)
三年视敬业乐群;——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是否能结交学友和睦相处,相互研习得益;
五年视博习亲师;——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广博,是否能亲师,尊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第七年考查能否讨论学业的是非优劣,以及选择贤能之人为友;
谓之小成。——合格的为小有成就。(比六年有成就,比九年不足)九年知类通达,——到第九年他们应达到,对知识闻一知十,触类旁通; 强力而不返,——推理论事有独立见解,处世处事有行为准则,坚定不移,不失师诲;
谓之大成。——这时就可称为大有成就。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这样,将来就足以能够教化民众,变易旧习,形成良好风俗;
近者说(yuè)服而远者怀之,——使亲近的人心悦诚服,疏远的人心向往之; 此大学之道也。——这是大学教人的道理。
《记》曰:”蛾子时述之”,——古书上说,蚂蚁幼虫时时效法大蚁衔土成垤(dié蚁窝),喻学者由积学而成大道。(蛾——古”蚁”字)
其此之谓乎!——正说明了,求学之人也应如此,孜孜不倦以求”大成”这个道理。
【解读:阐明中国古代学制完备,考核简单。从入学开始,到最终结业,学业成绩都是根据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前后连贯,各得其分的精神而规定。同时注意到联系群众,亲爱师长,在最后阶段必须作到通达事理,能够运用其所学,和坚定毅志不违其所学。这种考察成绩的标准和步骤,完备而合理,值得重视。】
【译文对照】: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大学入学之初,要穿礼服,备祭品,举行祭祀有道德学问的先圣先师的仪式,以表示敬师重道。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祭祀时要小诵肄学'诗经'里”小雅”的前三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这三篇都是关于君臣燕乐相劳苦之辞。燕乐:宴乐;相劳苦:相互慰劳),目的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获得君臣互勉的感受,懂得为官的道理。(为官之始,盖以居官受任之美,诱谕其初志。圣人教人曰,用贤以治不贤,举能以教不能,所以公卿士大夫在下思各举其职),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学生上学,要按鼓声打开书箧,警以鼓声,以逊顺之心敬其业也。即,击鼓为的是用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学业的重视。
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学校里配备有教杖(夏圆和楚方),以警荒废懈怠,整肃仪容举止,维持学习纪律。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不到夏祭以后,教官不去视察学校,考查学生的成绩,为的是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计划,从容地进行学习。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教师要对学生要经常检查指点,但不要急于告之原理,为的是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求知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用心思考的习惯。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等也。——年幼的学生对长者谘问,只可听,不可问,因为知识有深浅,学习有先后,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超级越等。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古书上说,“就教学来说,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为官学习以学习做事为先),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道理。
大学之教也:——大学教育管理的办法是: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春诵夏弦”,”春秋教以诗书,冬夏教以礼乐”),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课外不操弄乐器,练习手指,课内就调不好琴弦;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课外不广泛学习歌咏杂曲,可内就不能谙熟诗文; 不学杂服,不能安礼。——课外不学习洒扫,接待,处理杂事等,就学不好礼仪。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总之,如果不提倡学习课外的各种技艺,学生就不会乐于学习,正课也就学不好。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学习的时候全力以赴地专心学习,休息的时候尽兴的玩弄杂艺。
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这样,他们才能爱好学习,亲近师长,乐其友而信其道,——乐于交友,坚持信念,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日后离开了师友,也不会违背老师,学友的教诲和期望。
《兑命》曰: “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只谓乎。——《兑命》篇说: “唯有重视学业,循序渐进,敏捷努力,学业才能有所成就”,正是这个道理。
【解读:说明大学的教法,特别指出正课和课外并重。正课是学生必修功课,课外活动大部分处于学生的自愿,为他们所感兴趣而参加的一种作业。这种作业或各项游艺活动,其实与正课有密切关系,能够丰富学生某些方面的知识和补充正课的不足,如果能够相互配合加强联系,既可辅助正课,又可利用其对课外作业的兴趣带动正课的学习。我国古代教学已经能够注意到正课课业与课外作业并重和彼此结合的原则,使学生能够顺利学习心安理得,内则深信自求自得的好处,外则争取师友的相助,以达到学成的目的,即使今后离开学校,也不会违反平时所学。这种教法实有今天可取之处。】 【译文对照】:
今之教者,呻(念)其占(看)毕(书,竹简),——现在的教师,只知道照着课文诵读,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多是讯问难解的问题,且发言急速而频数快虐,只照自己教法教学,不顾学生是否领悟接受,就不能使学生安心乐学。
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如此教学,学生就不能竭尽其诚求学,不能使学生的素质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教师违背教学原则,采用不合理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也就不能依顺自然的道理有所进步。
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以致于,学生厌恶学习,怨恨其师,只觉得学习的苦不堪言,却不知道学习可以获益终身,即使勉强结业,也必然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教之不刑(成功),其此之由乎!——教学没有成效,原因就在这里!
【解读:指出当时教学所以失败的原因,施教者的弊病,在使用注入的方法,只注重记诵书本上的文字,不顾及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样既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结果造成学生痛恨学习,仇视师长,只感到学习痛苦而不觉学习有趣,即使勉强毕业,也必致全部遗忘。教学不能成功完全是教师违背教法所致。这样深刻的批评,不但切合当时的教学情况,也切中现时的教学现状】。
【译文对照】:
大学之法: 禁于未发之谓豫,——大学教育的原则是:事情没有发生就加以防止,这叫防患于未然;
当其可之谓时;——在适当之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叫作及时;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循序渐进,不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叫作顺应自然;(陵:超越;节:年龄特征)
相观而善之谓摩。——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叫作观摩切磋。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要诀。
【解读:这节从正面提出教育教学原则。第一原则“禁于未发”,这种方法积极而易行;第二原则“当其可”,说明适时而教,及时而教,则学生易学而无难;第三原则“不陵节而施”,说明教学必须按照年龄特征,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不能超越学生能力;第四原则“相观而善”,指出同学之间要共同学习,相互切磋,相互仿效。这些原则与近现代教育教学原理几无二致,相比之下,今天的教学应为之汗颜。】
【译文对照】:
发然后禁,则扦(qiān)格而不胜。——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去禁止,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再去教育就会产生抵触而不易消除了。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以后,才去学习,那么,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也难有成效。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如果教学急功近利,或杂乱无章,而不是循序渐进,顺应自然,那么,教学就会陷入混乱而不能获得成效。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思路就会狭隘,见闻就不广博。
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如果交友不慎,行为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尽谈些不正经的事情,就会荒废学业。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这六点就是教育失败的原由。
【解读:继续上节,从反面阐述上述四项原则的重要。前面所说教学成功的原因有四,后面所说失败原因有六,是说明从“发然后禁”到“孤陋而寡闻”的四点,都属于教师教学无方和学生的“独学无友”,只要学生能够勤勉奋发还可能有所成就。如果交友不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那么教育无望必然要失败。把前后两节合并而论,可看出教育的成败,教师与学生都有责任。上节说教学成功原因教师有三,学生有一;后节说教学失败原因,师生各半】
【译文对照】: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教师只有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又知教之所由废,——同时又懂得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可以为师也。——然后可以胜任教师的工作。故君子之教喻也:——所以优秀的教师的教学是循循善诱: 道而弗牵;——引导学生,而不是硬拖着学生走; 强而弗抑;——策励学生,而不是强迫推动学生走; 开而弗达。——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
道而弗牵则和;——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 强而弗抑则易;——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就会感到顺利容易; 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学生才会独立思考。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师生融洽,学习顺利,学生又能独立思考,才是善于诱导。【解读:指出必须知道上述教学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才能为人师。而且特别强调:君子之教,重在“喻”——即诱导启发。首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学,切勿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其次,重在鼓励学生前进,不必勉强推动;最后,注重启发学生使他们自行思索,切勿热衷灌输注入。按照这样的方法教学就可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乐于学习而不感到困难,并能自觉思考,深入钻研。这些见解都有现实意义。】
【译文对照】: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学生有四种类型的缺点,教师不可以不知道。人之学也,或失则多,——学习中,有些学生的失败是贪多务得,或失则寡,——有些学生的失败是所学过少,孤陋寡闻,或失则易,——有些学生的缺点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或失则止。——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畏难而退,半途而废。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产生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的心理和才能不同。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所以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才能,然后才能矫正学生的缺
点。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
【解读:说明”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教学时不可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时易犯的四种过失,并且这些过失因人而异。作为教师必须充分知道学生个人不同的心理状况,才能发展他们的长处而补救他们的缺失。平时教学必须按学生能力施教,内容分量的多寡,深浅和难易都要适合各人的特点。】
【译文对照】: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优秀的歌手能使人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同样,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他的讲解,简单而透彻,精微而又妥帖,罕譬而喻,——举例,打比方虽然不多,却能说明问题,可谓继志矣。——这就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了。
【解读:以“善歌继声”说明教学的真谛。善教的人,不仅使人明晓事物的道理,而且使 学生感到自求自得的必要,自然地继承教师的志愿。所以教师发言,要简约不繁,通达易晓;从微小浅近的地方入手,将至善的道理含于其中;用很少的比喻,既可达到明了的效果。教师不应以学生在表面上求得知识为满足,而要致力于教学的思想性和目的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求学问,发生自觉的感动而知所乐从;同时教师更需要以至诚的言行来感动学生,使彼此的情感发生共鸣,则
他们自然心悦诚服,乐于达到教师所期望达到的目标,这也就可以达到“继志”的目的。】
【译文对照】: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教师知道学生程度有深有浅,资质有好有坏之后,然后能博喻。——才能多方诱导,因材施教。博——广泛而多方位的,喻——诱导,启迪,教诲。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够善于多方诱导,因材施教的人,才能当教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当教师才能当官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能当官长才能当君王。
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所以教师是可以教人”治国”,”平天下”之道的的人。
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可见选择老师是不可不慎重行事的。
《记》曰: “三王四代为其师”,其此之谓乎!——古书上说: “前三王四代(虞夏商周)的时候最重视师质的选择”,就是这个道理!
【解读:作为教师既能知道学生的求学有难易的不同,就可知道他们的天资有美恶的区别。既能知道他们学习有难易,天资有美恶,就应当依照他们的程度深浅和智力高下,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广为晓喻。惟有这样才可以为人师。能为人师,也就能为地方官吏或一国首长,担负起教导人民的责任。所以教师的教人,就是要教人以“治国”“平天下”的为君之道,因此对教师不可不审慎选择。古书说:“虞夏商周各代,惟以慎选师资为重要任务。”就是这个道理】
【译文对照】: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在教学过程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师严然后道尊,——因为,首先尊师,然后才能重道,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所以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有两种情形:
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臣子是祭祀主持人的时候,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 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当臣子担任教师的时候,君王也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
大学之礼,——按照大学的礼节,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教师给君王讲书,是不行君臣之礼的,所以尊师也。——这就是尊师的意思。
【解读:继上说明既然教师地位重要,统治者自然应该尊敬教师以示尊师重道。在上的人既能尊师重道,则求学的人自然必有感动而专心致力与学业。】
【译文对照】: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善于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的力气不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多,又从而庸之。——又能归功于教师,对教师表示感激之意。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不善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力很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少,又从而怨之。——反而把责任推给老师,埋怨教师。
善问者如攻坚木:——教师如果善于发问,那么他的发问如同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
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先从容易地方入手,然后才砍木材的关节; 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即发问先易后难,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愉快的理解。
不善问者反此。——不善于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
善待问者如撞钟,——善于答问的人,对待发问如同对待撞钟一样,叩之以小者则小鸣;——撞得轻其响声就弱,即提的问题小,以相应的方式简要解答;
叩之以大者则大鸣;——撞得重其声响就大;即提的问题大,以相应的方式详细解答;
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等他理解从容后,再深入解说,尽可能使问者深切体会,产生共鸣。
不善答问者反此。——不善于答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此皆进学之道也。——这都是有关教学中教师问与答的方法。
【解读:说明教师发问和答问的重要原则,应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作喻”如攻坚木”,”如撞钟”。如不遵守这些原则,就会导致”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的结果。这些提问和答问的原则仍是今天教学实践中十分宝贵的参考】
【译文对照】: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单凭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才行,如果当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
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如果讲了他仍不懂,不必强求他一定要懂,可以暂时停止。
【解读:此处说明做教师的必要条件。首先,教师必须有充分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对教材的精神实质,要能透彻明了。如果教师仅仅准备了一些临时应付学生发问的材料,而自己的所知只限于一些局部片面的零碎东西,那么一旦学生发问涉及广泛,就不可能一一回答,怎么能取得学生信仰呢这样的人就不足以为人师,这种批评严正而深刻。其次,说明教师如何提问和答问的方法,这些方法也是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
【译文对照】: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优秀冶匠的儿子子承父业,必先要学会用碎皮补缀成裘衣;
良弓之子,必学为箕;——优秀弓匠的儿子子承父业,必先要学会用柳枝编织成簸箕;
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小马初学驾车,与大马驾车走在车前相反,小马是系在车子后面跟着走的。
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人们懂得了学习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经常练习这三层道理,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困难,从而有志于学,不至于半途而废。
【解读:这里说明加强练习的重要性,以及练习的原则。学习中不仅获得的知识,而且要获得与知识相适应的技能和技巧,才可以应用,这些技能和技巧的获得,非经平时的练习不可。练习需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是练习须从简单入手,才能由浅入深,不致畏难而中止;第二,练习必须有恒,天天练,时时练,自然能达到熟练的地步。教师如果能掌握了这些原则来进行教学,学生自然能够从易到难,从浅到深,最终必能熟练,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以至半途而废,必然会愉快的坚决的从事于所学。这种练习的原则,也可供今天的教学参考。】
【译文对照】: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古时做学问的人,善于从同类事物的类比中体会出事物的关系。(丑:相同)
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鼓并不等于五声,但没有鼓,五声就不和谐; 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水并不等于五色,但没有水,五色就不鲜明;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学习不是五官,但不学习,五官就失去功用;
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教师不属于五服中的亲戚关系,(办丧事按亲戚关系着五种服装),但如果没有教师指导,他们就不会明白五服之内的亲疏关系。
【解读:这节说明学生求学的方法,要通过同类事物的比较,来达到因理推论触类旁通的目的。也就是要求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把已知的部分和未知的部分所存在的联系和相互间的关系,比较类推,求得明确的概念。这种推理的方法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从已有判断的事物中作出新的判断结论。这种学习方法,是在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一种知识的应用。用”鼓”“水”“学”“师”对”五声”“五色”“五官”“五服”所发生的关系和作用,来说明学习中因理推论的重要性。】
【译文对照】:
君子曰:大德不官;——所以说,德行最高的人,他无所不宜,不限于担任某一官职;
大道不器;——普遍的真理不限于解释某一具体事物; 大信不约;——最守信用的人不立约就能守信;
大时不齐。——天有春夏秋冬四时不同,却能每年自动准时而至,最守时刻。察于此事者,可以有志于本矣。——懂得了这四层道理,就可以懂得做学问要把握本质,从
根本着手了。
三王之祭川也,——古代,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皆先河而后海,——都是先祭河,后祭海,或源也,或委也。——就因为河是本源,海是归宿。此之谓务本。——这就是重视根本的意思。
【解读:有大德的人,其才能不限于一官;有大道的人,未必量才器使;有大信的人,不待誓约而能信守;天有四时变化,寒来暑往,未尝齐一。这是说明“不官”“不器”“不约”“不齐”都要以”大德”“大道”“大信”“大时”为本,也说明为学只要务,必须注意于本。作为全篇总结,说明求学的目的,在于“务本”,就是《论语》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意思。所以教人必先学至道,而务本是最终目的。】
第二篇:学记原文翻译--师范生必备
学记
1.发虑宪,求善良,足以(xia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 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 罗致好人[ 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 ]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 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 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 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
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同样,] 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5.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 在[每二十五]“ 家”的“闾”设立“塾”,在 [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 每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学生的成就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 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不是巩固,同学之间能不能相亲相助; 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学生对于教师是否敬爱; 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问的本领与识别朋友的能力; [ 合格的 ] 就叫作“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这就叫作“大成”。
6.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译文:这样才能收到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的效果,使跟前的人心悦诚服,远方的人向往来归,这就是大学施教的过程。古书上说:“小蚂蚁总是跟着大蚂蚁走”,岂不正好说明了这层道理吗!
7.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踖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译文:大学开学的时候,[官吏要] 穿着礼服,备办祭菜,举行祭祀,为的是表示尊师重道的意思。[学生常常再三] 诵习小雅,[为的是使他们] 从开头就培养做官的兴趣。学生上学,要按鼓声打开书箧,为的是使他们重视学业。[大学里备有] 教鞭,为的是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 教官 ] 不到夏祭以后不去考查学
学记
生的成绩,为的是使学生得以按照自己的志趣从容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经常加以检查指点,但不 [ 叨唠 ] 灌输,为的是培养学生自己用心思考的习惯。年幼的学生只听不问,为的是使他们 [ 循序渐进地而 ] 不越级地学习。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8.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译文:古书上说:“在教育这件事上,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吧。大学进行教育的办法是: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正课,休息的时候也有种种课外作业。
9.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译文:[因为,课外 ] 不习杂曲,[ 课内 ] 就学不好琴瑟;[ 课外 ] 不习歌咏,[课内 ] 就学不好诗;[ 课外 ] 不习洒扫、应对、进退等杂事,[ 课内 ] 就学不好礼仪。[ 总之,] 如果不提倡课外技艺,学生就会学不好正课。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学习的时候努力进修,休息的时候尽兴玩弄杂艺。这样,他们才能搞好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交友,坚持信念,日后离开师友也就不会违反师友的教诲了。
10.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译文:《尚书·兑命篇》说:“唯有重视学业,按部就班,及时努力,学业才能有所成就”,正是这个意思!
11.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译文:现在的教师呢,[ 只知道 ] 朗读课文,大量灌输,只顾赶进度,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他们不考虑学生的内心的要求,不能使学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进行教学的办法既不合理,提出的要求也不符合实际。以致,学生厌恶学习,怨恨师长,只感到学习的困苦,不知道学习的好处,即使勉强结业,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教育没有成效,原因就在这里!
12.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译文:大学进行教育的原则是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就先防止,这叫做预防;抓住时机,进行教育,这叫做及时;[ 循序地而 ] 不越级地进行教育,这叫做顺应 [ 自然 ]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叫做观摩。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因素。13.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译文:[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去禁止,就要遭到阻力,不易纠正了;[ 如果 ] 时机错过以后才去学习,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不易有成就了。[ 如果 ] 不知顺应[自然],胡乱施教,[ 教育工作 ] 就会陷入混乱的境地,不能获得成效。[ 如果 ] 孤独地学,没有朋友,见解就会狭隘,见闻就会不广。[ 如果 ] 交友不慎,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 如果 ] 三朋四友,尽谈不正经的事情,就会荒废学业。这六点就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14.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
学记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译文:教师只有懂得了教育成功的因素,同时又懂得了教育失败原因,然后才能胜任教师的工作。所以优秀的教师是善于通过诱导进行教育的,[就是:] 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起来才会感到安易;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安易,学生又能独立思考,就是善于诱导的结果。
15.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译文:学生的缺点有四种类型,教师不可以不知道。在学习中,有些学生的缺点是贪多务得,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狭隘寡闻,有些学生的缺点是轻率勇为,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畏难而止。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的心性不同之故。
16.知其心,多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译文:必须了解学生的心性,才能矫正学生的缺点。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优秀的歌手能使听众[自然而然地] 跟着他唱;[同样,] 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他的讲解,扼要而又透彻,精微而又妥善,举例不多,却能说明问题,这就能使学生 [ 自觉自愿地 ] 跟着他学了。
17.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教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译文:教师知道学生的程度有深浅,资质有好坏之分,然后才能多方诱导。只有善于多方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能当教师才能当官长,能当官长才能当君王,所以教师是一种可以从他学习统治权术的人。可见选择师资是不可不慎重从事的。古书上说:“从前三王四代的时候最重视师资的选择”,就是这个道理!18.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译文:在教育工作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 因为,] 尊师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所以,君王在两种情形之下是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的:[就是,]当臣子在祭礼中扮演受祭者的时候,不以对待臣子在态度对待他;当臣子担任教师的时候,也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按照大学的礼节,教师给君王讲书是不行君臣之礼的,就是尊师之意。
19.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双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译文:善于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不多而收效很大,对于教师又能表示感戴之忱。不善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很多而收效很少,反而会埋怨教师。善于发问的人,[发问如同]砍伐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砍的地方砍起,随后才砍木材的关节;久而久之,[关节] 随手就可以砍开了。不善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20.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译文:善于答问的人,[对待发问]如同对待撞钟一样;撞得轻就响得小,撞得重
学记
就响得大;从容地撞,从容地响。不善答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这都是有关进行教学工作的一些方法。
21.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译文:单凭一点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是没有资格当教师的,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问题来讲解才行。[只有 ] 当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如果讲了不懂,就不必讲下去了。
22.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译文:优秀的冶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用皮子镶嵌成衣;优秀的弓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用柳枝编织成箕;小马初学驾车 [ 与我们习见的情形 ] 相反,它是跟在车子后面的。人们懂得这三层道理,就懂得怎样做学问了。
23.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译文:鼓并不等于五声,但若没有鼓,五声就不和谐;古时候做学问的人,善于从事物的类比中体会出事物的关系。水并不等于五色,但若没有水,五色就不鲜明;学习并不等于五官,但若不学习,五官就不能发挥作用;教师不在五服之列,但若没有教师,五服之间的关系就不亲密。
24.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译文:所以说:德行最高的人不限于担任某一官职;普遍的真理不限于解释某一具体事物;最守信用的人不立约就能守信;最守时刻的人无须划一就能守时。懂得了这四层道理,就懂得 [ 做学问 ] 要从根本着手了。
25.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文:[古时候]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河,后祭海,就因河是本源,海是归宿。这就是重视根本的意思。
第三篇:学记翻译不要原文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战国晚期,据考证作者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本文的内容是学记翻译不要原文,以供大家参考。
学记翻译不要原文
【翻译】
(执政者)思虑要合于法度,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亲近礼贤下士,宽容异己体恤百姓,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古代设学施教,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唯有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学习)”。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使他们一入学就产生要作官的感受;要学生按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使他们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夏祭不去考查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愿去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急于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用以)反复详审学生的思维活动;年长的学生请教教师,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这七点,是施教顺序的大纲。古书上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宫首先要尽职,读书人要先立志”,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课外不学杂乐,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课外不广泛运用比喻,课内就不能写好诗句;课外不学好如果做好家室,课内就学不好礼仪。不喜欢那些才艺学问,就不可能乐于对待所学的正课。所以,君子对待学习,课内受业要学好正课;在家休息,要学好各种杂艺。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兑命》篇中说:只有专心致志谦逊恭敬,时时刻刻敏捷地求学,在学业上就能有所成就',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今天的教师,单靠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这样,学生就会痛恶他的学业,并怨恨他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它的好处。即使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得快,教学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其原因就在这里啊!
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相互研讨。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
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产生抗拒而难以克服;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施教者不按不按教学内容的一定顺序传授知识,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君子不但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又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当好教师了。所以说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压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是件愉快的事;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积极思维。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
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的: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有人是失于贪多务得,有人是失于学习过于偏狭,有的人失于见异思迁不求甚解,有的人失于学习上不能持久,浅尝辄止。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会唱歌的人,要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会教人的人,要诱导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教师讲课,要简单明确,精练而完善,举例不多,但能说明问题。这样,才可以达到使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的目的。
君子要知道最完美的教学境界中的难易甘苦等种种情况,才能知道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正确的与错误的不同思想倾向和教学方法,才能对学生多方面灵活的启发诱导。能够多方面启发诱导,才能当好教师。能当好教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当人君。所以说,当教师的,就是凭借(老师)来学习成为君上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选择教师不可不慎重。古书上说:“古代君王只尊敬老师”。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凡是学习的关键,严师是难能可贵的。教师严格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所以君王不以臣子相待的臣子有两种人:一是正在祭祀中作为神的替身的人,不以臣子相待;二是教师,不以臣子相待。根据礼制,(这二种人)虽被天子召见,可以免去朝见君王的礼节,这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的缘故。
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还要埋怨教师。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会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象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从容地响,留有提问者充分回味和消化的时间;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此相反。以上这些,讲的是有关进行教学的方法。
单靠死记一些零碎的知识,不能作个好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提问并给以圆满的回答才行。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就要引导启发他们;告诉了他以后,仍不能理解,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不管了。
(若要学到父亲高超的手艺),高明的冶金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缝皮袄;高明的弓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编撮箕,训练学拉车的小马的人会先反过来,让马在车后跟着走。君子懂得了这三例(是通过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反复练习、循序渐进)使事业成功的道理,就可以搞好教学工作了。
古代求学的人,能够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举一反三。鼓不等同于五声,而五声中没有鼓音,就不和谐;水不等同于五色,但五色没有水调和,就不能鲜明悦目;学习不等同于五官,但五官不经过学习训练就不可治理;师不等同于五服之亲,但没有教师的教导,人们不可能懂得五服的亲密关系。
君子说,德行很高的人,不限于只担任某种官职;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实的人,用不着他发誓后才信任他;因时制宜的人无所不可不拘于一途。懂得这四点,(就可以领会到做事求学),也要抓住根本的道理了。古代的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这是因为河是水的本源,而海是水的归宿。这才叫抓住了根本!
【释义】
发虑宪,求善良,--深谋远虑(思虑规律),物色好人(求贤纳士),足以謏(sǒu,小有声音)文,不足以动众.--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民众,未足以化民.--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玉不琢,不成器;--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
人不学,不知道.--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道”--“贵贱”“长幼”“尊卑”;“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兑(yuè说)命”曰:--《尚书》(《礼记集说》今亡)“兑命篇”说:
“念终始典于学”,--“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典--本,主)
其此之谓乎!--就是这个意思!
发虑宪,求善良,--深谋远虑(思虑规律),物色好人(求贤纳士),足以謏(sǒu,小有声音)文,不足以动众.--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民众,未足以化民.--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第四篇:虎丘记原文及翻译
《虎丘记》是明朝文学家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中的代表作。袁宏道任吴县令时曾六次游览虎丘,两年后辞官时,又故地重游写出《虎丘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虎丘记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虎丘记原文
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六七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参考译文
虎丘离城约六七里路,这座山没有高峻的山峰与幽深的峡谷,只不过因为靠近城市,因此奏着音乐的游船,没有一天不到那儿去。凡是有月亮的夜晚,开花季节的早晨,下雪天的黄昏,游人来往穿梭,犹如织布一样,而以中秋最为繁盛热闹。每到这一天,全城闭户,携手并肩而来。士大夫乡绅、大家妇女,以至贫民百姓,全都涂脂抹粉,鲜衣美服,重重叠叠地铺设席毡,将酒肴摆在大路中间,从千人石一直到山门,如梳齿鱼鳞般密集相连。檀板聚积如小山,樽罍似云霞般倾泻,远远望去,犹如成群的大雁栖落在平坦的沙滩,彩霞铺满江面,电闪雷鸣,无法具体描绘它的形状。
刚开始陈设席位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如团聚在一起的蚊子,没法分辨识认。等到分队安排,争相以歌喉比高低;雅乐和俗乐各各陈献后,美和丑自然区别开了。不多时,摇头顿脚按节拍而歌的,只不过几十个人而已。一会儿,明月升到天空,月光照在石上尤如洁白的绢绸,所有粗俗的歌乐,不再发出声响,跟随着唱和的,只有三四个人。一支箫,一寸管,一人慢慢地打着歌板唱着,管乐伴着歌喉,声音清脆浏亮,使听的人深受感动。等到夜深,月亮西斜,树影散乱,于是连箫板也不用,一个人登场,四围的人屏住声息,声音如细而直上的毛发,响彻云端,每吐一字,几乎拖长达一刻之久,飞鸟听了为之回翔盘旋,壮士听了感动得流下眼泪。
剑泉深得无法测量,陡峭的岩石如斧削一般。千顷云因为有天池等山作为几案,山峰峡谷,争奇斗秀,是请客饮酒的好地方。但是过了中午便阳光逼人,不能久坐。文昌阁也不错,晚上林中的景色尤为迷人。朝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没有遮拦,仅仅远远望见虞山,如小小的黑点。堂荒芜已经很久了,我和江进之商量修复它的办法,想在里面供奉韦应物、白居易等人,但不久生了病,我既然已经辞了官,恐怕进之的兴致也消尽了。山川的兴旺和荒废,确实有它的运数啊!
在吴县作了两年官,登虎丘山六次。最后一次和江进之、方子公一起登,坐在生公石上等候月出。唱歌的人听说县令到来,都躲避开了。我因此对进之说:“做官的横行气盛,衙役庸俗粗野,是多么厉害呀!以后不作官了,有不在这石上听歌的,有月亮为证!”现在我有幸得以免去官职客居吴县,虎丘的月亮不知道还记得我的话吗?
拓展阅读: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衣冠士女,下迨蔀屋 迨:到、至B.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属:连缀
C.每度一字,几尽一刻 度:吐D.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吏:做官
答案:B(属:跟随。)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山无高岩邃壑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竞以歌喉相斗秦亦不以城予赵
C.一人缓拍而歌吾尝终日而思矣 D.则箫板亦不复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答案:C(A.第一个“其”,代词,意为“这”;第二个“其”,人称代词,意为“他”;B.两个“以”均为介词,第一个“以”意为“用”,第二个“以”意为“把”;C.“而”均为修饰,意为“地”;D.第一个“则”连词,意为“于是”,第二个“则”,连词,表转折,意为“却”。)
10.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首先交代了虎丘的方位,虽“其山无高岩邃壑”,却因其“近城”而吸引众多游人。由此作者确定了审美重心,不在林泉岩壑,而在游人旅客及他们纵游虎丘的情景图画。
B.第②段“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三句,作者以比喻兼夸饰的描绘,分别从游人密度之大、歌者数量之多、饮酒场面之盛三个角度,生动描绘出虎丘中秋游客如云的盛况。
C.第③④段月夜赛歌场面的描绘,作者用“布席之初”“未几”“已而”“比至”几个标志时间推移的词语连带出一幅幅动人画面;场面由喧闹而转向幽静,突出了赛歌的紧张而快乐。
D.第⑤段作者从“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的情景中,感受到封建社会官吏的“横行气盛”和封建官差的 “庸俗粗野”,表现了作者对于官场的厌恶和鄙视,也是作者呈请解官的重要原因。
答案:C(“赛歌的紧张”,文中无此意。)
11、“白乐天”指的是诗人白居易。(1分)
12、第二段对“斗歌”场景写得极有层次:(2分)
环境由喧闹到到寂静
感情由热烈到凄凉
13、第二段没有运用到的手法是D(2分)
A.层层烘托 B.夸张借代 C.点面结合 D.对比反衬
14、请分别概括第三段的景物特点? 并简析作者写景的角度。(4分)
剑泉之“深”;千顷云之“高”、“秀”;文昌阁之“佳”,平原堂之“旷”。(任写出2点得1分,3点得2分)
先“山水”后“人文”;俯仰结合;远近结合。(写出任一角度1分,分析1分)
15、文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作简要评价。(4分)
表达对官场生活的鄙薄之情,(1分)渴望与民同乐的真性情。(1分)作者认识到官民之间的尖锐对立,这种对立使得他无法领受“听曲此石上”的迷人情趣,于是他甘愿以“吴客”的身份来游虎丘,这种走进人民的姿态是值得肯定的;(1分)而其揭示官民之间的对立关系具有批判意义。(1分)
第五篇:《墨池记》原文及翻译
《墨池记》是北宋散文家曾巩的代表作品。文章从记叙墨池遗迹人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这就使得这篇短文超出了记叙古迹的范畴,成为一篇寓意深长的“劝学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墨池记》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
原文: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翻译: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
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呢?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注释:
(1)临川:临川:宋朝的抚州临川郡(今江西省临川市)。
(2)隐然而高:微微地高起。隐然:不显露的样子。
(3)临:从高处往低处看,这里有“靠近”的意思。
(4)洼然:低深的样子。
(5)方以长:方而长,就是长方形。
(6)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他是古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世称“书圣”。苟伯子:南朝宋人,曾任临川内史。著有《临川记》六卷,其中提到:“王羲之尝为临川内史,置宅于郡城东南高坡,名曰新城。旁临回溪,特据层阜,其地爽垲(kǎi,地势高而干燥),山川如画。今旧井及墨池犹存。”
(7)张芝:东汉末年书法家,善草书,世称“草圣”。王羲之“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dān,酷爱)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晋书·王羲之传》)
(8)信然:果真如此。
(9)邪:吗,同“耶”。
(10)方:当……时。
(11)强以仕:勉强要(他)作官。王羲之原与王述齐名,但他轻视王述,两人感情不好。后羲之任会稽内史时,朝廷任王述为扬州刺史,管辖会稽郡。羲之深以为耻,称病去职,誓不再仕,从此“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
(12)极东方:游遍东方。极,穷尽。
(13)出沧海:出游东海。沧海,指东海。
(14)娱其意:使他的心情快乐。
(15)岂有:莫非。
(16)徜徉肆恣:尽情游览。徜徉,徘徊,漫游。肆恣,任意,尽情。
(17)休:停留。
(18)书:书法。
(19)晚乃善:到晚年才特别好。《晋书·王羲之传》:“羲之书初不胜(不及)庾翼、郄愔(xìyìn),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庾)翼深叹伏。”所能:能够达到这步。
(20)盖:大概,副词。以精力自致者:靠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
(21)致,取得。天成:天然生成。
(22)及:赶上。
(23)岂其学不如彼邪:是不是他们学习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呢?岂,是不是,表示揣测,副词。学,指勤学苦练。
(24)则学固岂可以少哉: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则,那么,连词。固,原来,本。岂,难道,表示反问,副词。
(25)深造道德:在道德修养上深造,指在道德修养上有很高的成就。
(26)州学舍:指抚州州学的校舍。
(27)教授:官名。宋朝在路学、府学、州学都置教授,主管学政和教育所属生员。
(28)其:指代墨池。
(29)章:通“彰”,显著。
(30)楹间:指两柱子之间的上方一般挂匾额的地方。楹,房屋前面的柱子。
(31)揭:挂起,标出。
(32)推:推测。
(33)一能:一技之长,指王羲之的书法。
(34)不以废:不让它埋没。
(35)因以及乎其迹:因此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
(36)推:推广。
(37)学者:求学的人。
(38)夫: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39)尚之如此:像这样尊重他。尚,尊重,崇尚。
(40)仁人庄士:指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
(41)遗风余思: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余思,指后人的怀念。余,也是“遗”的意思。
(42)被于来世:对于后世的影响。被,影响。
(43)何如哉:会怎么样呢?这里是“那就更不用说了”的意思。
作者生平:
曾巩,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他家境贫寒,有一个哥哥,四个弟弟,十个妹妹(其中一人夭折),父亲被罢官,身体也不好,所以肩负起养家的重任。
曾巩自称“家世为儒”(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祖父作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史称巩“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18岁时,赴京赶考,与随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识,并结成挚友。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欧阳修见其文笔独特,非常赏识。欧阳修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上欧阳学士第二书》)自此名闻天下,但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庆历七年(1047),其父去世,其身为次子(其上尚有一兄长),只好辍学回归故里,尽心侍奉继母。曾巩少年时与王安石为密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直至嘉祐二年(1058),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才与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进士第一。
嘉祐四年(1059),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五年,由欧阳修举荐到京师当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理校出《战国策》、《说苑》、《新序》、《梁书》、《陈书》、《唐令》、《李太白集》、《鲍溶诗集》和《列女传》等大量古籍,对历代图书作了很多整理工作,并撰写了大量序文。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熙宁五年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等知州。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他根据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实施。致力于平fan冤狱、维护治安、打击豪强、救灾防疫、疏河架桥、设置驿馆、修缮城池、兴办学校、削减公文、整顿吏治、废除苛捐杂税,深受群众拥戴。
元丰三年(1080),改任沧州(今河北)知州,途经京城开封时,宋神宗召见。宋神宗对其“节约为理财之要”的建议大为赞赏,留任为三班院勾判。元丰四年,朝廷认为“曾巩史学见称士类,宜典五朝史事”,任为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同年九月,遭母丧,去官。次年,病逝于江宁府(今南京)。后葬于南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