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课外拓展 古文
初一第十三讲 文言文五
奇趣小故事
一、呵欠
一耳聋人探友。犬见之吠声不绝。其人茫然不觉。入见主人。揖①毕告曰:“府上尊犬,想是昨夜不曾睡来。”主人问:“何以见得?”答曰:“见了小弟,只是打呵欠。” 【注释】①揖:古代的拱手礼。1.解释加点的字: 一耳聋人探友 犬见之吠声不绝 其人茫然不觉 ... 揖毕告曰 何以见得 ..2.翻译句子:
犬见之吠声不绝
何以见得?
3.理解文章的内容:
聋人为什么会认为狗在打呵欠?
二、鼻影作枣
近视者拜客。主人留坐待茶。茶果吃完。视茶内鼻影,以为橄榄也。捞摸不已,久之忿极,辄①用指撮起,尽力一咬,指破血出。近视乃仔细认之,曰:“啐,我只道是橄榄,却原来是一个红枣。” 【注释】①辄:就。1.解释加点的字: 近视者拜客 主人留坐待茶 茶果吃完 ... 以为橄榄也 捞摸不已 久之忿极 ....2.翻译句子:
辄用指撮起,尽力一咬,指破血出
近视乃仔细认之
3.理解文章的内容:
近视者为何把鼻影先比作橄榄后比作红枣?
三、老面皮
或问世间何物最硬,曰:“石头与钢铁。”其人曰:“石可碎,铁可錾①,安得为 1
硬?以弟看来惟兄面上的髭须②最硬,铁石总不如也。”问其故,答曰:“兄面皮厚,竟被其出。”须者回嘲曰:“足下面皮更老,这等硬须还钻不透。” 【注释】①錾(zàn):雕刻。②髭(zī)须:嘴上边的胡子。1.解释加点的字: 或问世间何物最硬 安得为硬? 问其故 ... 竟被其出 须者回嘲曰 足下面皮更老 ....2.翻译句子:
以弟看来惟兄面上的髭须最硬
安得为硬?
3.理解文章的内容:
你对须者回嘲别人的做法怎么看?
四、亲爷
有妻甫受孕而夫出外经商者,一去十载,子已年长,不曾识面。及父归家,突入妻房,其子骤见乃大喊曰:“一人面生胡子大胆闯入母亲房里来了!”其母曰:“我儿勿做声,这胡子正是你的亲爷!” 1.解释加点的字: 有妻甫受孕而夫出外经商者 一去十载 不曾识面 ... 及父归家 其母曰 我儿勿做声 ...2.翻译句子:
有妻甫受孕而夫出外经商者
其子骤见乃大喊曰 3.理解文章的内容:
本文对家庭教育有怎样的启发?
五、捡银包
有近视新岁出门,拾一爆竹,错认他人遗失银包也。且喜新年发财,遂密藏袖内。至夜,乃就灯启视。药线误被火燃,立时作响,方在吃惊,旁一聋子抚其背曰:“可惜一个花棒槌,无缘无故,如何就是这样散了。”
1.解释加点的字: 遂密藏袖内 至夜 乃就灯启视 ...方在吃惊 旁一聋子抚其背 如何就是这样散了 ....2.翻译句子:
且喜新年发财
立时作响
3.理解文章的内容:
聋子为什么那么镇静?
六、作揖
两亲家相遇于途,一性急,一性缓。性缓者,长揖至地,口中谢曰:“新年拜节奉扰,元宵观灯又奉扰,端午看龙舟,中秋玩月,重阳赏菊,节节奉扰,未曾报答,愧不可言。”及说毕而起,已半晌矣。性急者苦其太烦,早先避去。性缓者视之不见,问人曰:“敝亲家是几时去的?”人曰:“看灯之后,就不见了,已去大半年矣!” 1.解释加点的字: 两亲家相遇于途 长揖至地 .. 新年拜节奉扰 性缓者视之不见 ..2.翻译句子:
敝亲家是几时去的?
性急者苦其太烦,早先避去。
3.理解文章的内容:
人曰:“看灯之后,就不见了,已去大半年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七、胡须像
画士写真既就,谓主人曰:“请执途人而问之,试看肖否?”主人从之。初见一人问曰:“哪一处最像?”其人曰:“方巾最像。”次见一人,又问曰:“哪一处最像?”其人曰:“衣服最像。”及见第三人,画士嘱之曰:“方巾、衣服都有人说过,不劳再讲,只问形体何如?”其人踌躇半晌,曰:“胡须最像。” 1.解释加点的字: 3
画士写真既就 请执途人而问之 试看肖否 ...及见第三人 画士嘱之曰 只问形体何如 ....2.翻译句子:
请执途人而问之,试看肖否?
不劳再讲,只问形体何如?
3.理解文章的内容:
请你从三个人的回答来推测画师的技术水平
八、走作
一店中酿方熟,适有带巾者过。揖入使尝之。尝毕曰:“竟有些像我。”店主知其秀才也,谢去之。少焉,一女子过,又使尝之。女子亦曰:“像我。”店主曰:“方才秀才官人说‘像我’,是酸意了。你也说‘像我’,此是为何?”女子曰:“无他,只是有些走作。”
注释:走作,生事 1.解释加点的字: 一店中酿方熟 适有带巾者过 揖入使尝之 ...谢去之 少焉 此是为何? ...2.翻译句子:
有个酒坊酿酒刚好
揖入使尝之
3.理解文章的内容:
请你说说文中妇女的形象。
第二篇: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
进货次数问题探讨
题目 某公司某年需要某种计算机元件8000个,在一年内连续作业组装成整机卖出(每天需同样多的元件用手组装,并随时运出整机至市场),该元件向外购买进货,每次(不论购买多少件)须花手续费500元,如一次进货,可少花手续费,但8000个元件的保管费很可观,如果多次进货,手续费多了,但可节省保管费,请你帮该公司出个主意,每年进货几次为宜,该公司的库存保管费可按下述方法计算:每个元件每年2元,并可按比例折算成更短的时间:如每个元件保管一天的费用为件的买价、运输费及其他费用假设为一常数.
元(一年按360天计算).每个元解: 设购进8000个元件的总费用为F,一年总保管费为E,手续费为H,元件买价、运输费及其他费用为C(C为常数),则 F=E+H+C.如果每年进货n次,则每次进货个,用完这些元件的时间是年.进货后,因连续作业组装,一年后保管数量只有(-a)个(a为一天所需元件),两天后只有(-2a)个,……,因此年中个元件的保管费可按平均数计算,即相当于个保管了年,每个元件保管年须元,在这年中个元件的保管费为.每进货一次,花保管费En元,一共n次,故
当且仅当为宜.
=n·500,即n=4时,总费用最少,故以每年进货4次说明: 这道寻求最佳进货次数的问题,是北京市首届“方正杯”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初赛试题(1993.11),求解的关键数学知识是“的极小值是”.周知识概述
本周学习第六章不等式的性质和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中,主要用于讲述实数运算性质和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比较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不等式的性质,一共讲了五个定理和三个推论,并给出了证明.不等式的其他性质都可由它们推导出来.第二部分中课本首先证明了一个重要的不等式a+b≥2ab,通过这一公式,得出了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问题,这是均值不等式的一个重要应用。最后通过例题,说明此定理在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重难点知识选讲
1、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
不等式的等价性:两个实数、b比较大小,有大于、等于、小于之别,且有,(1)>b -b>0;(2)=b
-b=0;(3)<b
-b<0.2
2等价符号左边不等式反映的是实数的大小顺序,右边不等式反映的则是实数的运算性质,合起来就成为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它是不等式这一章的理论基础,是不等式性质的证明,证明不等式以及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本周学习的另一重点是用作差法比较两实数的大小.用作差法比较两实数的大小,其步骤为①作差;②变形;③判断差的正负.在解题中应加强化归意识,把比较大小与实数减法运算联系起来,利用实数的运算性质解决比较大小的问题.例
1、已知,b∈R+ ,求证:[分析与解答] 分析:
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常根据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的关系,归结为判断它们的差的符号来确定.证明此题要注意分类讨论。证明:nn
+b≥
nn-
1b+b
n-1
.(nN)
+b -(nn-1b+b)=(n-1n-1
-b)-b(n-1n-1
-b)=(-b)(n-1n-1
-b)
n-1 若>b
若=b(-b)(n-1-b)=0.若<bn-1
综上,≥O,即
n
+b
-(n-1b+b n-1)≥O∴
nn
+b ≥
nn-1
b+b .
n-1小结: 比较大小常用作差法,一般步骤是作差——变形——判断符号.变形常用的手段是分解因式和配方,前者将“差”变为“积”,后者将“差”化为一个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也可两者并用.2、不等式的性质、推论及证明
不等式的五个性质和三个推论是不等式这一章的理论依据。
(1)>b
(3)>bb<;(反身性)
(2)>b,b>c
>c;(传递性)
+c>b+c;(两边同加数号不变);推论:移项法则.(4);(两边同乘正数号不变);
(5);(两边同乘负数号改变);推论:去系数法则.(6);(同向相加)(7);(异向相减)
(8);(同向相乘)
(9);(异向相除)
(10)>b(倒数关系)
(11)>b>0n>b n(nN+);(不等式的幂)
(12)>b>0
2(nN+);(不等式的方根)
例
2、已知f(x)=px-q,且-4≤f(1)≤-1,-1≤f(2)≤5,求f(3)的取值范围.[分析与解答] 分析:
本题可考虑将f(3)写成f(1),f(2)的线性组合,即f(3)=mf(1)+nf(2)的形式,然后用不等式的运算性质推算f(3)的取值范围.解答:依题意,有
点评:
(1)这种类型题目常见的错误是:
由,加减消元得0≤p≤3,1≤q≤7,从而得-7≤f(3)=9p-q≤26,事实上,f(3)不可能取到[-7,26]上的一切值.p,q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量,在得出0≤p≤3,1≤q≤7后,并不意味着p、q可以独立地取得区间[0,3]及[1,7]上的一切值,例如p=0,q=7时,p-q=-7已不满足-4≤p-q≤-1.(2)依不等式的性质求变量的范围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变形不等式时要防止扩大了变量的范围.例
3、(1)已知30 [分析与解答] 分析:(1)同向不等式不能相除,应先求出的取值范围.(2)注意运用取倒法则,优化解题过程.解: (1) (2). 小结:不等式的性质中讲了加法和乘法运算,对于减法和除法必须转化为加法和乘法来运算,千万不能把等式的减、除法运算平移到不等式的运算中来.3、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若a、b∈R,那么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通常称为重要不等式.两正数a,b的算术平22均数,几何平均数,平方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的大小关系为H≤G≤A≤Q(等号当且仅当a=b时取得),这也称作均值不等式.运用重要不等式和均值不等式,可以比较大小,证明不等式,求最值. 基本不等式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例 4、已知a,b,c都是正数,且a+b+c=1,求证: [分析与解答] 分析: 在不等式证明中,几个正数的和为1,常常作为条件出现在题设,这时用好这个“1”常常成为解题的关键.证明: (1)∵ a+b+c=1,且a+b+c∈R.+ + (2)∵ a,b,c∈R且a+b+c=1.(3)∵ a,b,c∈R且a+b+c=1.+ 小结: 以上各小题在证题过程中,或是将分子的1看作a+b+c,然后拆项,或是将原代数式乘以一个值为1 的因式(a+b+c)以利用整理变形,这些常用的“1”的变换技巧很重要.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①当成立; ③若时,不等式为定值,不等式即为 成立; ②当且仅当,当且仅当 时,不等式时,有最小值 中,“等号”; ④若为定值,不等式即为,当且仅当时,有最大值; 注:以上简称“和小积大”;有否最值的关键为是否有定值,且当时,能否求出解来.例 5、已知a,b为正数,且,求的最大值以及达到最大值时a,b的值.[分析与解答] 分析: 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解题步骤.本题条件,结论的最大值,所以必须把结论中a进入根号内,即是用条件的第一步,而条件中的的b系数为,还得继续变换结论解析式的形式,即:,再用均值不等式就完成了这一转化过程.解答:∵a,b为正数.当时,即时取等号.∴ 当时,的最大值为 点评:在求解过程中,不要急于运用均值不等式,使解答陷入僵局. 例 6、如图所示,为处理含有某种杂质的污水,要制造一底宽为2米的无盖长方体沉淀箱,污水从A孔流入,经沉淀后从B孔流出,设箱体的长度为a米,高度为b米,已知流出的水中该杂质的质量分数与a,b的乘积ab成反比,现有制箱材料60平方米,问当a,b各为多少米时,经沉淀后流出的水中该杂质的质量分数最小(A、B孔的面积忽略不计) [分析与解答] 析: 先由面积列出a,b的方程,由题意将问题转化为使ab取最大值时a、b的值.解法一: 依题意,即所求的a,b值使ab最大.由题设知 4b+2ab+2a=60(a>0,b>0) 即 a+2b+ab=30(a>0,b>0) 当且仅当a=2b时,上式取等号. 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第5节 物体的内能 班级 学号 姓名 【阅读与思考】 1、大型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为了使机舱内空气清新,必须用空气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来。虽然舱外空气温度一般低于零下40℃,但压缩机把空气压入舱内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可达50℃以上,其原因是 对 做功,使 能转化为 能。为了确保舱内气温适宜,飞机上同时还使用空调,空调的作用是(填降温或升温)。如果高压机舱出现裂缝,在高压气体向外喷射的过程中,舱内气体的温度将(下降或升高),原因是。 2、火箭发动机工作时,燃料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在燃烧室里燃烧,产生高温燃气,燃气通过喷管向后高速喷出,对火箭产生推力,把火箭发射出去。请分析火箭发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课外拓展】 1、热机是一种重要的动力机械。现代的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火箭等都是以热机作动力的。火力发电设备也主要是利用热机做动力。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内燃机。常用的有汽油机和柴油机。请你课外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是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点火的? 2、有这样一道驾驶员考试题:“压缩气体遇燃烧、爆炸等险情时,应向气瓶覆盖沙土,并及时将气瓶移出危险区域。”请你判断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如若不对,请说明正确的救险方法。 3、请你设计一款新型打气筒使它能达到括号内的一个或多个目的(使用更方便、更轻便、更牢固、使用寿命更长、效率更高、能显示气压、功能更多) 数学家·韦达 韦达定理简史 法国数学家韦达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存在着关系。他不仅发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而且发现了一元n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如果一元n次方程 anxn+an-1xn-1+…+a1x+a0=0 的n个根是x1, x2, …, xn, 那么 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关系称为韦达定理。 课本上讲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就是上述定理在n=2时的情况。 韦达,(Fran?ois Viète,1540-1603)1540年生于法国普瓦图地区[Poitou,今旺代省的丰特奈-勒孔特(Fontenay.-le-Comte)];1603年12月13日卒于巴黎。 韦达是法国十六世纪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分析方法入门》是韦达最重要的代数著作,他引入字母来表示量,并将这种代数称为“类的运算”以此区别于用来确定数目的“数的运算”。当韦达提出类的运算与数的运算的区别时,就已规定了代数与算术的分界。这样,代数就成为研究一般的类和方程的学问,这种革新被认为是数学史上的重要进步,它为代数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韦达被西方称为“代数学之父”。 他对数学贡献很大,而其中一成就是记载了著名的韦达定理,即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式。 课外古文阅读训练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5、祖逖闻鸡起舞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7、苏武牧羊北海上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9、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1、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12、欧阳询揣摩古碑 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13、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4、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 15、孙权喻吕蒙读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6、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第三篇:课外拓展
第四篇:课外拓展
第五篇:初中课外古文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