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良好习惯养成教育铸就德育之魂1
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铸就德育之魂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由此可见,教育浓缩地讲就是培养习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良好的习惯主要包括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礼貌诚信的习惯、虚心自强的习惯、阅读书写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求实研索的习惯等等,这些良好的习惯与当今社会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是一致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教师更应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大量事实表明:一个人的一些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形成的,错过该年龄段再加以培养或矫正,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奏效。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期,教师紧紧把握这个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明礼貌等习惯,这对他们现在的身心发展有利,并使他们终生受益。那怎样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的做法是:
一、思想上重视,常抓不懈
德育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我们学校的领导高度重视,把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以狠抓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先后编写《实验小学德育管理制度》、《实验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实验小学星级班级评比细则》、《实验小学文明礼仪规范》,并且从出操、集会、升旗规范、卫生规范、值日规范、课堂规范、安全意识、文明礼貌等方面制定了《实验小学文明班级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学校还针对学生寒暑假后纪律较散漫的特点,把开学第一周定为常规教育周,每周二的晨会课定为常规教育会,把班级的常规教育抓早、抓实、抓细。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养成教育中,班主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养成教育的‚总辅导‛,学校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交流探讨养成教育的得失,做到常抓常新,坚持不懈,学校德育干部注意经常深入班级及课堂,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班主任的工作进行面与面的指导。然而,对小学生的教育,仅仅靠几堂德育课,仅仅依靠班主任是不够的,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把日常教学作为德育最基本、最经常的形式,教师人格示范的德育力量及教师教学中所产生的德育效果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正是在日常的教与学之中,做到课课、天天、月月、年年地坚持不懈,从而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行为上引导,反复训练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教育家蔡元培说过:‚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的事,要重在实行。‛可见,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也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地去读。‛只有这样,学生的‚所知‛才能化为习惯,成为相应的能力与素质。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训练阶段,确定相应的训练重点。我校引导各班对‚课间活动‛‚出操集会‛‚离校路队‛‚自理自护‛‚课前准备‛‚班级器具摆放‛‚上下楼梯行走‛等内容进行的专项训练,做到了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这样,从基本常规、细小之处进行规范训练,并注重反复抓,抓反复,就较好地实现了学生不良习惯的三个转化,即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的转化,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的转化。
三、方法上创新,自我教育
德育如果是一味地灌输、强制、说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效果不佳。如果能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接受教育,效果就比较理想。叶圣陶说:‚所谓的‘自我教育’就是不去依靠他人的力量,自己来养成这些好习惯。‛
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我校通过引导队员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诚信回归,学做真人‛、‚我和父母同学法‛、‚告别零食,不进网吧‛、‚小手牵大手,共创清洁美校园‛‚做雷锋式少年展小主人风采‛等活动,组织优秀队员成立‚红领巾监督岗‛‚红领巾安全督察小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开展监督、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与此同时,在活动中,教师再配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教育,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这样,学生活动的过程就成了学生良好习惯的转化和强化过程。
四、家庭上配合,形成合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犹如雕刻活人之塑像,所不同的是,艺术家的塑像常由一位美术家来完成,而活人之塑像则是家长和一群教师来完成,倘若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成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曲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会有损整体的和谐。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也曾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可见,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家长与学校之间的配合是多么地重要。许多教师感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最大困难,还在于父母、家庭成员身上有不少坏习惯。因此,我校采用召开家长会,填写家校联系手册,百名教师访千家,家校路路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
五、在快乐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人总是有趋善、趋乐的趋势,人总是向着一种喜欢的、有兴趣的、他觉得真好的方向走,趋利避害嘛,这是人的心理。我们要培养好习惯,一定要让孩子体验到坏习惯的丑陋,不能容忍。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家颜之推倡导的‚勤学、切磋、眼学‛,就是说的学习要勤于观察,亲身体验。
我们来看看体验式学习和传授式学习。从国际教育比较可以发现,西方的教育以美国为代表。他是体验式学习。东方的教育以中国为代表,中国的教育是传授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的是什么呢?是尝试、探索,他容易形成能力,但不容易形成知识。中国的这种传授式学习是灌输、记忆,是容易形成知识,不容易形成能力。所以,中国的孩子会考试,但能力不太强,美国的孩子能力比较强,但不大会考试。
所以现在最好的教育是双方结合起来。体验,中国学生需要体验。正如荀子所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贵在坚持,相信只要每一位教师能提高认识,注重方法,常抓不懈,在我们的校园,在我们的生活的角角落落,文明之花就会常开常艳。
第二篇:8.7铸就雷锋之魂
唱雷锋之歌
铸雷锋之魂
西刘桥实验学校八年级七班
任影
当您需要帮助,却没有人愿意伸出友爱之手的时候。在座的各位,您,会是什么心情呢?想必会酸、苦、涩。可是有一个人伸出了自己的手!他去扶你,去帮助你,你是喝令他走,并说这种精神过时了,还是心存感激地接受帮助呢!答案当然是后者。
有人说:“现在都进入九十年代了,人人都想着怎样为自己,谁还会发扬雷锋精神去帮助别人呢?”那么在进入九十年代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学雷锋,雷锋精神就真的过时了吗?!”
雷锋的名字对有些人来说已经陌生,雷锋的精神对有些人来说已经不可思议,可是在迈进新时代的时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人们需要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需要富于开拓,勇于进取和创造的勇气,我们的社会更迫切地需要雷锋精神不是吗!
不是连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都在寻找雷锋吗?
不是连挤公共汽车的老爷爷、老奶奶都在怀念雷锋吗?
不是人人都希望社会风气越来越好吗?
不是希望市场经济发展之后人与人仍然诚实不欺、和谐融洽吗?
雷锋的精神没有过时,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雷锋。
雷锋叔叔,您在哪里?哦!您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您在一个又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在人民需要您的每一个地方,处处可以看到您高大的身躯!
雷锋叔叔,您在哪里?哦!您就在我们青年学生心里。从一年级我们摸着您的塑像,老师说:“这就是雷锋!”我们认识您,到长大我们扶老人过马路、看望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学习您,是您的精神,陶冶着我们的品格;是您的精神,鼓励着我们前进。
此刻,雷锋回来了,世界就像等待春雨的麦苗,渴望、迫切地吮吸着这一场雨露,并集聚中改变社会面貌的力量,这种精神将赋予我们社会多大的推动力啊!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锋从来不会离开我们,而我们却曾经几度远离了雷锋。
雷锋叔叔,我们想念您,人民想念您,祖国想念您,我们希望能看到成千上万的“您”!
我要满怀深情唱出新时代的雷锋之歌:在缺少爱的荒原,你是绿树一棵,春花一朵;在缺少爱的星空,你是皓月一轮,明星一颗;在缺少爱的冬日,你是一缕春风,一盆炭火!!
啊,雷锋!你是爱的丰碑,爱的旗帜,爱的楷模!
第三篇:爱铸就师德之魂
爱铸就师德之魂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马山子镇中心小学 赵盛兰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这段时间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1年修订),规范的内容有八条,即: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这八条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
一、爱教育。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爱教育,就是要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
二、爱自己。教师爱自己就是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用自己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学生、改造学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教师的人生取向不仅关系到自己是否拥有幸福的人生,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一个不爱自己的教师,是谈不上爱教育和爱学生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规范中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教师。有了良好的素质、过硬的本领,才会在工作中自信,才会在生活中快乐,才会有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人生观念,才会不迷失工作和前进的方向。
三、爱学生。这是教师所有“爱”的归宿点。教师对学生的“爱” 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爱教育、爱自己、爱学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民族和事业的大局出发,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工作,就能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就是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最好诠释
在教育工作的诸多矛盾中,教和学是主要矛盾。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建立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是“快乐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和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教师,有了教师“乐教”,才会有学生的“乐学”,尽管其他条件都具备,如果没有教师的“乐教”,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快乐不起来,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热爱学生,全面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乐于其业,善于其业的基础是对学生的爱。爱的真谛是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人格的人来对待。教师尊重和相信学生,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有了自尊、自信,才能形成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良好,才能促成集体的良好关系的形成。学生有安全感、宽松感、愉快感,就能有效地发挥教师在“快乐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生动、活动、主动地得到发展
第四篇:(心得体会)细节德育与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细节德育与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今天读了何汝玉老师的‘细节德育与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深刻地体会到德育对学生乃至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何老师从细节的角度去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我们敏锐地抓住细节,深入挖掘细节,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让学生的心海漾起,我深刻地体会到班主任每发现一个细节,都会成为班主任工作成功的铺垫,使班主任工作的成功多一份希望。“好习惯是你一生用不尽的财富,坏习惯是你一生换不清的债务”,何老师的这句话也是在告诉我们班主任细节德育还是得从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抓起,从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弯腰拾垃圾)来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也深刻地体会到细节德育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教材去教育学生。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有创新意识,想法要多,点子要多,也要不断提高发现细节,从细节做德育突破口的能力。同时,教育要有爱的滋润,但仅有爱也完成不了教育的使命,要把爱和智慧完美的结合起来。最后引用何老师的一句话:心平气和,不抱怨,不浮躁,像一个农夫,更要像一个农学家,用智慧抵挡风雨,用心经营自己的班级,将自己的生命写入其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五篇:用爱铸就师德之魂
用爱铸就师德之魂(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阜新市新邱区的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的名字叫王秋月。多年以前,我就喜欢这样一首小诗:“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首歌谣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爱心。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爱心似火;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桃李芳菲。在“教育”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我们用爱心播撒着希望,我们用品德铸就着师魂„„”当初为人师的我工工整整地把这首小诗抄在日记扉页上时,“师德高尚”便成为我对自己无言的承诺;“敬业爱生”便成为我对事业真挚的追求。于是,每天清晨,我早早来到教室,迎接同学们的到来,在一句句问候中开始一天的忙碌;傍晚,又在一声声叮咛中目送每个孩子离开校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始终在努力践行着当初的誓言。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是的,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更是不能没有爱!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教育学生;也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爱”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字,“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
脚下的七尺讲台,面前的三尺讲桌,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那讲桌上放的,那讲桌上堆满的,是我给学生判的作业本。那一个个鲜红的对号,那一个个醒目的圆圈,蕴含着我多少日的伏案疾书,多少夜的灯下耕耘!推己及人,在座的各位同行不也是每天如此的吗?甚至很多教师为之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从一头青丝到满头银发,从炯炯双目到戴着花镜蹙眉细查,那些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们又写了多少呢?即使可以用数字可以算得清,也无法用情感去描述。而除此之外,关心学生的身体,疏导学生的心理,丰富学生的知识,调节学生间的矛盾„„真可谓事无巨细。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我们都在流淌着人们看不到的汗水,更付出着他人无法体会到的辛苦!谁说我们不是最伟大的工程师?我们在作业本上用红笔为学生勾画的可是他们的未来啊!谁说我们不是最成功的作家?这满本的作品不是比作家更富有?“讲台催人老,粉笔染白头”,唯有高尚的师德,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唯有对学生、对教育事业最忠诚最纯粹的爱,才让我们心甘情愿的把青春与汗水留在了这片净土。在我的身边,许多优秀教师高尚的师德、敬业爱生的故事,常常感动着我和学生们,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深刻含义。在我们新开小学有一个被学生称为“妈妈”的人,她就是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张晓辉老师。她,对挚爱的工作坚定执著;她,深爱着属于自己的“三尺热土”;她,为“让每名学生在课堂都有收获”而乐此不疲;她,播洒爱的希望,享受收获的喜悦。从教19年,张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严谨治学,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履行着教师的神圣职责,以博爱之心温暖着学生幼小的心灵,以优秀的师德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有人戏称“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的确,班主任管理的虽然只是几十个孩子,但却十分繁琐。而张老师说“我就要做好天底下最小的主任,因为我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家之长’。” 19年来,张老师更是身体力行的践行着她所说过的这句话。每天早晨总会有一个身影早早的出现在教室,在黑板上写下当天的学习任务,并陪伴同学们一起晨读;每次大扫除,准会看到她和同学们一起有说有笑共同分享学习之余的快乐;每节课上她总是要求自己板书工整、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遇到不会的问题,张老师会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讲解,直到弄明白为止;每当看到哪个同学的鞋带儿松了、衣服的扣子开了,张老师一定会把他叫过来,摸摸他的头微笑着帮他整理好„„
人常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张老师的一言一行无疑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与张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学生们也时时刻刻感受着母亲般的温暖。所以,学生们送给她一个特殊的名字“妈妈老师”。
张老师曾经教过的一对双胞胎学生,父母离异,父亲患有精神疾病,年迈的奶奶无力照顾他们,只得将两个孩子送到托老所,靠社会低保维持两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两个孩子由于缺乏家庭温暖,性格倔强而偏激,经常与托老所的阿姨顶嘴、放学不按时回家、常常制造麻烦,让托老所工作人员感到手足无措。张老师接手这个班后,了解到这种情况,决心要改变两个孩子,帮他们树立自信,找回快乐。从此,家里每次做好吃的,三份;过冬的帽子手套,三份;书包,学习用具,三份。一份是女儿的,另外的两份一定是给他们小哥俩儿的。女儿经常带着醋意问,“妈妈,我们家到底是几个孩子啊?”“三个”她总是这样坚定的说。除了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在学习上张老师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经常利用自己的时间给两个孩子补课,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渐渐的,张老师发现孩子们变了,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课堂上能够听到他们自信的回答问题,课间十分钟能够看到他们在操场上尽情玩耍的身影。看到这些张老师笑了,此时的她虽是老师,却更是妈妈。
这位“妈妈老师”,她总是慷慨地将本属于女儿一个人的母爱分给更多的学生,因为那样她会更欣慰。可有的时候她却很“吝啬”,她 “吝啬”金钱,几乎不怎么买新衣服,因为她要把攒下来的钱给家庭贫困的学生交书费;她“吝啬”时间,因为她会在吃午饭时端着饭碗还不忘在教科书和辅导材料上圈圈点点„„看到这些,一股敬佩之情在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心里不禁油然而生。是啊,一位教师,从来不会计较他为学生付出多少,也从来不会要求学生为他回报多少,而这一句简单的“妈妈”就是对师爱最深刻地感动,这因被爱而取得的进步就是对师爱最好的报答!
2011年临近毕业考试的一天,她正在上课,可是突然感觉小腹针刺般的疼痛,汗珠瞬时布满了额头,可即便是这样她还是强忍疼痛,仍然面带微笑坚持着给同学们上课。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张老师终于忍受不了疼痛昏倒在三尺讲台上„„经过医生检查,张老师患上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进行手术。她一听便急了,对校领导和家人说:“快去劝劝医生,我现在不能手术,给我保守治疗吧,还有几天孩子们就要毕业考试了,我陪了他们六年,在这个时刻,他们需要我,我更离不开他们!”无论医生和校领导怎样劝说,她都执意不肯做手术。就这样张老师带病为学生们上课,和同学们一起复习。几天后,孩子们终于迈进了考场,而她却因为再一次昏倒而被送进医院进行了手术。当张老师苏醒后,第一句话问的是:“孩子们考的怎么样?”经常有人问他:你这样做到底图个啥呢?用张老师的话说:“不为别的,教书育人是我的职责,我不能让孩子们白叫了我老师!”
这就是一位教师,在健康与学生之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就是一位教师,朴实的话语中让我们不难看出她对自己职业的挚爱;这就是一位教师,虽无血缘,却似妈妈一般关爱着几十个孩子!
19个春秋,张晓辉老师始终把爱与责任牢记在心,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赢得了同事和家长的认可。她也曾多次获得“新邱区优秀教师”、“阜新市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更是多次被评为市区级“师德标兵”。
在我的身边,像张老师这样令人敬佩的教师可以说数不胜数。和我年纪相仿的年轻同事王静老师,刚参加工作时接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在她的班级里有一个叫赵云凤的女同学,家庭生活极其贫困。母亲没有工作,还有个因脑瘫而生活不能自理的哥哥。更不幸的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孩子的父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雷管炸成重伤,双上目失明,失去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举步为艰。当别的孩子都在为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而欣喜时,赵云凤的一家却因为150多元的学杂费而陷入了深深的忧虑。无耐之下,赵云凤的母亲只得找到王静老师说情,希望能将学费推迟几天再交。当王静老师得知这一家的情况后,她被这一家人的不幸深深地打动了,经过考虑后,她决定自己做这个孩子的资助者,每学期帮助这个孩子缴纳学费和所有杂费,以保证她能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坐的各位同行,也许你们会认为这150元钱不是很多,但你们知道吗,当时刚参加工作的我们,每月的全部工资也只有320多元啊!而这150元钱所蕴含的数字以外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那是一名普通教师对学生无尽的爱与奉献,那更是一名普通教师高尚师德与伟大人格的体现啊!记得三年前,当赵云凤的母亲手捧着感谢信来到学校,我们才知道这件事情。我至今仍深深地记得当时那位母亲曾流着泪说下这样一段话:“感谢王老师,我们这孩子能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是她的幸运啊。我们没有什么能报答王老师的,我唯有叫这孩子好好学习,用好的成绩来报答王老师吧!”六年时间里,王静老师用她无私地捐助履行着她对这个小女孩的承诺,六年时间,这个贫苦的小女孩也在用自己各方面优异的成绩来实现着她对王老师的报答!同行们,这就是我校年轻的王静老师,她用自己无私的爱默默地感动着她的学生;同行们,这就是我年轻的同路人,她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在我们新开小学所有教师心中树起了一座闪光的座标,成为我们新开小学所有教师学习的榜样。我为学生能有这样的好老师而深感庆幸,我更为自己能有这样的好同事而倍感自豪!
要说的人太多,要讲的故事也太多,因为在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我亲眼目睹了身边教师们不畏辛苦、孜孜不倦、潜心奋斗于育人工程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无私的爱与奉献的博大情怀。然而,在学校繁忙的工作和并不太多的报酬中,我看到的是他们的安于清贫和甘于奉献。而在各种荣誉面前,我看到的仅是他们的辛劳与学生的进步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所遇到的困难,和我周围的许多老教师比起来,那简直不算什么,老教师的良好品行和坚实的付出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感动着我。在新开小学,似乎每个老师都像是奋力奔跑着的运动员,全心全力、顽强拼搏着。
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教师这份职业太多的不一样,也感受到了太多的一样。教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教师象阶梯,甘愿承载着学生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 教师像黄牛,意志顽强,默默耕耘。在这些教师中有为了学生不顾自己身体疾患的老教师,有肩负家庭重担依然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的中年教师,更有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把激情与汗水挥洒在讲台上的年轻教师。尽管所教学生的年龄有所差别,但每一位教师都在用人格魅力实现着自己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不懈追求,用“爱”写下对教师二字的诠释。
这所有所有的一切,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和懂得了教师这份工作的含义。我们的工作没有惊人的壮举,没有耀眼的光环,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爱心谱写的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将学生引向知识的彼岸。不论多么劳累,多么疲倦,只要一站上讲台,看到学生们那一双双如饥似渴的求知的眼晴,我们马上又思维敏捷,精神抖擞。试问,我们这些平凡的教师缘何能做到如此,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高尚的师德和对学生无尽的爱。有了这份爱,我们才会力求不断地完善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告诫自己要传道、授业、解惑,要为人师表;有了这份爱,我们才会在一点一滴中感动着自己的学生,使他们在爱的感召下去求知,去进取,去努力成为祖国明日的栋梁!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漫长而艰巨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良心的事业;教育,更是爱的事业。让我们用对学生那份深深的爱铸就师德之魂,在新的世纪的召唤下,在党和人民在呼唤中,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培养人才、振兴中华的神圣职责!用我们的汗水和心血,去培植希望的奇葩;用我们的豪情和信念,去点燃理想的火炬;用我们的双手和爱心,去托起祖国明天火红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