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兰州市第六十八中学 马廷军
目前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苦得不知道尽头在哪里;学生学得也很痛苦,苦得不知学习的乐趣在哪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体制问题,也有课程设置及标准问题,更有教师本身素质和能力问题。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并作深刻的反思。
我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仅靠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但是,从如何提高教学效益,那应该属于教师的份内职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实现有效教育提出更多要求,这也为我们一线教师更好地参与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下面就从有效教学理念出发,结合本人十余年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来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所谓“教学”,是指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二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学了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去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为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等。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二、实现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
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有准确
地把握和深刻地理解,对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要有清晰地掌握。如在教学交流中常谈的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精讲多练,先做后说;记忆通向理解,速度赢得效率;重复依靠变式,严谨形成理性等,这些已被数学教育者反复推敲提炼,语言已精练到极至的教学规律,其深厚的内涵足以够我们终身去领会和享用。其中“先做后说”,“师生共做”,“做”并不是指单纯做数学题,而是包含了问题的提出,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是做出来的,讲得再多最后还是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才能逐步地理解。这些老生常谈的教学常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和感悟,才能在教学实际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最大可能地实现有效教学。因此,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光有热情和奉献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要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还需要教师具有自觉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教学活动之前,每位教师不仅要认真备好课堂教学的内容,更要充分备好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去掌握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备好如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际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完全靠老师来调动。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情景创设的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情绪不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会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约束自己,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备课中,我们还要在提高学生课堂上参与的广度、深度、自觉度上下功夫。要恰当合理地组织教学,要保证学生合理的、足够的自习时间,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地学习。只有当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我们的教学才可能实现有效乃至高效的目标。
四、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是全面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任务 要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关注“学困生”是极其必要也是极其艰巨的教育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课
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完全接受所学的新知识,课余时间帮助这些学生补习就成了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我常常通过课堂小测验和作业来了解他们,同时鼓励他们多提出问题和困惑),做到持之以恒,并及时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考虑他们的需要,给予必要的小灶式指导,这些都是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然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热情鼓励他们不断进取,使他们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有努力方向,然后才会有他们的自觉行动。学困生是最需要老师帮助的群体,在帮助学困生工作方面,教师一定要有计划,要讲策略,要采取有效的帮学手段,这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劳动。例如对于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应采取“紧逼顶人”的方法,通过与家长联系配合一定要让他完成,不达目的誓不罢修,对他们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及时给予个别辅导,扫除学习上的障碍,以便使他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不可想象没有足够基础知识的学生,怎么会在日益加深学习内容的课堂上进行有效地学习,我们又能怎样地实现有效教学。所以说,对学困生的有效帮助是实现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面对有效学习这个话题,广大教师也会有各自的妙法,但有一点肯定是一致的,即每个教师面对自己的学生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时时感受到:“我能行!”关键是看我们是不是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有没有管用的教学良策和方法。教师应该有追求卓越的美好愿望,但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却不能丢下每一个人,因为,这才是我们教师有效教学的终极追求。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午井初中
梁宏宝
一、用心备课
迈出有效教学的第一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中备课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预构,是教学的蓝本,只有备课充分,教学时才能准确把握,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造就更多生成的精彩。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备学生、备教材,并用心备课,迈出有效教学坚实的第一步。
1.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成功的教学是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展开的,因此在备课时我们首先就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这包括学生的数学基础、认知规律、接受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只有对全体学生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了解,在备课时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其教学才能围绕着学生有序展开。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建立学生个人记录袋,将学生的具体学情造册,这样更加利于各科任教师准确、全面且随时掌握学生的学情,为更好地教学打下基础。
2.备教材
新课改提倡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构建,教材处于最基础、最核心的地位,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其地位不容质疑、不容挑战。为此,我们要认真地研读教材,对教材上各章节、各部分的知识点准确把握,同时还要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在教学时才能根据具体的学情与教情对教学内容的主次、顺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现学生的主动构建与全面发展。
3.备课标
新课标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与先进的教学思想,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指导性思想。要实现数学有效教学就要顺应新课改形势,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但对于新课标的理念并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两种方式来学习新课标,尤其是集体学习,可以发挥群体的优势,通过充分的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达到真正的领会与深入的实施。
二、精心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有一个巧妙、新颖而有效的导入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成功。导入巧妙有趣,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维聚集在新知的学习上,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程度高,自然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因此,要实现有效教学,我们就要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以此来激发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悬念导入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们正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知间制造悬念,使学生进入“口欲言而弗能,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状态,这样自然就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如此教学,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教学参与度高,目标明确,更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导入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画面的多维性与视听的结合性,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将枯燥无味、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寓于直观形象的画面与图片之中,具有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静态为动态的特点,所展现的不是黑白的静态教学,而是多彩的动态教学,所带给学生的是视觉、听觉等感官的综合刺激,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与动力。
3.实验导入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采用实验导入法,更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而且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与思考,可以从实验中获取大量直观认知,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纸上任意做一三角形,将其三个角剪下,然后将这三个内角拼在一起看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由此实验来导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学习自然水到渠成。
三、合作探究
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合作探究,更加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参与与独立思考,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参与者与机械的接收者,而是真正的学习主体、知识的构建者。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彻底摒弃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展开互动探究,以真正地获取知识,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增强科学探究意识与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首先要明确所要学习的新知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联度,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以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提出合作探究的任务。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以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有开放性,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要有挑战性,介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新认知水平之间。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特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来展开合作探究。
2.交流讨论,互动探究
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各种素材,积极动手、动脑、动口,认真观察、分析与比较,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在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与解释所学知识,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现实生产生活中现象。这样在交流与讨论中来获取大量直观认知,完成探究任务,这正是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探究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与发散性的重要契机。
3.总结评价,应用发展
学生的发展并不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而是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三个维度的发展。学生交流之后要让学生进行归纳与总结,包括学习方法、知识体系以及心得体会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同时要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来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荣誉感,提升学生学习动力,让学生爱上数学探究性活动。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追求,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并不是一两天时间就能够做到的,而是需要反复的实践总结。任何一堂数学课,即使是经过精心备案的示范课,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和不足,但是我们正是在这样的反复总结中解决问题、寻找策略,让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一次次的提高。作为一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教改的重心放在教学观念的转变上去,科学合理的实施教学手段,这样才能让中学数学课堂质量真正的得以提升。
高效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午井初中
梁宏宝 2017 1 4
第三篇:浅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一、老师上课前要精心备课
备课是老师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开始,也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更是课堂教学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连续性。所以,老师必须要有始终如一的良好心态,备好课,上好课的心理。
二、上课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问
老师设问必须有启发性。如今乡下中学普遍存在基础不牢固,学习不认真,顽皮好动的学生,要把握好他们的性格,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就必须找到切实有趣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即便学生回答问题是片面的或者是错误的,老师都得表扬他们的优点,给予温暖的目光,挖掘出他们的潜能。例如:在学习奥数的时候,老师:1+2+3+„„99+100=?,学生可能算不出来,老师可以说出数学小天才高斯的故事,激励学生喜欢数学,思考数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老师的引导,学生成为了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三、幽默的教学语言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育家斯维特罗夫说过:“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伟大的智慧,是教学的润滑剂。每个学生都很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这样的学习氛围不仅轻松愉快,而且学生的学习效率很高,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很认真配合老师讲课,突然教室飞来了“不速之客”,在教室里横冲直撞,同学们都在看着,于是老师说了,这“飞机”飞得好快,谁开的呢?„„你们想不想开飞机遨游蓝天?学生:想(异口同声),老师:那就坐好,跟我一起学,我正开着呢,要不然飞机会很晃动。学生笑了,注意力也就转回来了。这些幽默的事例,不胜枚举,当然还需要老师动作、表情、语调等的配合。
四、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
课堂上的思维训练也叫“无声训练”,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动笔,写多少的课堂练习,还要开动脑筋,展开思维能力,联想更多的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如讲例题时,让学生自主读题、审题、解题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若学生遇到问题,老师在傍边推敲“个体参悟”,或“同伴互导”,途中不要急于给答案,最后是“教师解难”,系统的详解问题里涉及到什么概念,用什么公式或方法才能表达这一规律;问题解决了,还有没有别的解题方法,能不能举一反三等等,使学生养成思维训练的习惯,燃起学生思想火花,随着综合能力的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就兴趣盎然。
五、总结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素质的最好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加强学习,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有种做老师的光荣感、使命感和义务感,更要“有见识、有献身精神、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有独立性、有幽默感”。
作者:牙侯章
单位:凤山县砦牙中学
第四篇:有效利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
有效利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区初中
徐周明
【摘要】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是一笔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一种可以利用且值得深度挖掘的鲜活课程资源。面对“错误资源”,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变错误为精彩。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错误资源 有效利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错误是正常而普遍的现象。初中生由于受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的局限,他们理解、表达问题可能不够准确,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在回答问题时、在课堂板练时、在课外作业中、在探究活动中 „ „。我们教师该如何面对学生的错误?是视而不见还是理解利用?是讽刺训斥还是包容阅纳?„ „。
一、树立正确的课堂“错误资源”价值观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生错误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事实上,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不闻不问或避重就轻打发而过甚至心生厌烦训斥一通,这会使学生感到郁闷,也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必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就学习的意义而言,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尝试的过程,不发生错误、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学生正是在不断发生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一种包容阅纳的积极心态,善待学生的错误,善待发生错误的学生,用一双敏锐的慧眼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发现、探究、纠正错误,从错误中求知,从错误中成长。这就是一种基于学生错误的别样的教育境界,它始于学生的错误,源于教师智慧的火花,根植于师生心灵的感悟。
二、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资源”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错误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发生错误在所难免。我们教师应该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份、蹲下身来,耐心倾听学生的话语,感悟学生的需求,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对其进行探索和实践,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1.善待“错误资源”,让课堂教学更出彩
生活中不是缺乏教育资源,而是缺乏发现的慧眼。面对突然登场的错误,尤其需要老师及时发现、积极对待、有效利用,把错误演绎出精彩。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中永恒的话题。〔案例描述〕华师大九年级教材,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后。师出示:(1)k为何值时?方程kx(2k1)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生错误:△=4k+1>0 ∴ k >—4 师引导:这是一个什么方程?需补充什么条件? 生发现:需补充:k ≠ 0(2)k为何值时?方程kx(2k1)xk0有两个实数根。(说出条件)
k为何值时?一元二次方程方程kx(2k1)xk0有实数根。(说出条件)
k为何值时?方程方程x(2k1)xk0有实数根。(说出条件)
部分学生存在一些错误,师生共同讨论归纳结论。
(3)你能否归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结论?
〔心灵感悟〕 该案例利用学生对知识点的错误理解,因势利导,对正误知识点进行辨析,归纳出正确结论。它是“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观的体现。2.活用“错误资源”,让课堂教学更出色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出现错误,就要及时、灵活地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审视自己的错误,探寻出正确的结果。把“错误资源”变成课堂教学的生长点,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出色。
〔案例描述〕教学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后,出示一组判断题: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对边相等。②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性四边形。④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⑤一组对边相等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生错误:对性质、判定比较模糊,甚至混淆。
师引导:通过概念判断,让学生对性质、判定有一个清楚认识。
〔心灵感悟〕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错了再想,想了再说,甚至允许争论,概念教学尤其如此。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这是生态课堂的教学要求。3.妙用“错误资源”,让课堂教学更出新
课堂上,面对突然出现的学生错误,教师该怎么办?有的教师可能因此而手忙脚乱,有的可能一带而过(公开课上更是如此),而有的教师则能机智地对错误作出判断和引导,做到“化错误为神奇”。错误的价值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教师能从错误中得到启迪,感
2222悟教学中的得失。我想,课堂教学中的错误,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提高机会,对老师来说是一种幽默、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机遇。一次随机应变,避免了尴尬局面,使教学更富生机和活力,如雨后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惬意。
〔案例描述〕 求证:不论k为何值时,方程x(2k1)x4(k1/2)0总有实数根。
生错误:①∵ 方程有实数根,∴ △≥0,„ „
②△ =(2k3)∵(2k3)> 0 ∴△> 0,∴方程有实数根。
③△ =(2k3),∴2k-3≥0 ∴k≥
222233,∴k≥时,方程有实数根。22 师引导:①这道题要我们做什么?(生小声答:证明方程总有实数根)
②要证明方程总有实数根,就是证明什么?(生小声答:证明△≥ 0)
③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上面①~③错在什么地方?该怎么做?
〔心灵感悟〕这是苏州市一道中考试题的第一步,学生的错误多多,反映出学生基本功很不扎实,面对学生如此多的错误,这是极好的教育锲机,教师要及时抓住。课堂上,充分挖掘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看一看、找一找、议一议中,发现自己或同学的错误,及时纠正课堂的“错误生成”,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比生硬的说教好上许多。
4.利用“错误资源”,让课堂教学更出奇
学生由于已有知识、经验不足,加上考虑问题的思维不够全面、深刻,课堂上经常会出现错误。教师应通过正确引导,巧妙点拨,使课堂教学“出奇制胜”。
〔案例描述〕华师大教材九上习题:“一货车送货上山,上山速度为x千米/小时,下山速度为y千米/小时,则该货车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小时。”
学生错误: xy(多数学生求得这个结果)2教师引导:①本单元学了什么内容?(生:分式)凭直觉,结果对吗?(生:可能不对)
②如何求速度?(生:路程÷时间),③物理课上,如何求平均速度?(生:总路程÷总时间),④题中没有路程,怎么办?(生:可以设上山的路程为s千米)⑤会列式表示了吗?(多数学生:2s(ss2xy)=),xyxy能力提升:① 结果
2xyxy与不一样,什么时候才相等?(学生探求得:x=y)xy22xyxyxy=,明确用表示平均速度是错的。xy222xyxy与的大小吗? xy2②x=y时,③你能探求:x>0、y>0 时,〔心灵感悟〕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理解、接纳学生的错误,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需要的只是理解和等待。“老师,不要急,请慢慢走!”。本案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觉探索,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使他们的理解更加正确、深入、全面,同时,通过能力提升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让错误成为精彩课堂的“催化剂”。
面对不时出现的错误,也许会让你我感到困惑和无奈。但正是有了这许多“错误资源”,才有了我们教师“课堂智慧”的生成,才有了学生思维的“灵光闪耀”,才有了课堂教学的“精妙绝伦”。我想,只有善待学生的错误,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我们的教育才最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观》,《教育研究》2002.10
2、薛法根,《错误的价值》,《江苏教育》2005.2
3、《把错误变成精彩课堂的“催化剂”》《江苏教育研究》2007.12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 杨 杰
【摘 要】新教材特别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把它作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 教学情境 有效性 探析
将初中数学问题与一定的情境融合在一起,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这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新教材特别重视情境问题的创设,把它作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已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一、创设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的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二、创设直观或实验情境
对某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直接让学生学习,学生可能不知从何开始,这时教师可提供直观的材料,或通过具体实验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画图、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再让学生来研究具体的问题,这样学生探究问题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例如,在讲授“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提出: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呢?一开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是。这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否定了他们的答案,从而很直观牢固地学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又如,火车从车头开始通过一座大桥问题,讲解此题往往是“纸上谈兵”,一部分基础不好的学生不易理解题意,故难点不好突破。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实物,演示这段“火车”过“大桥”的过程,然后要求学生将关键时刻的位置绘制成图形,就能较容易列出正确的方程。例如,在教“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时,教师先发给学生一张破碎的圆形硬纸片,并说:“机器上的皮带轮碎了,为了制作一个同样大小的皮带轮,请你设法画出皮带轮对应的圆形。”接着让学生用圆规、直尺、量角器比比画画,进行实验,探索问题的解法,然后在实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境: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画几个圆? 当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学习新知识的预备知识,但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还不容易被学生发现时,教师若通过设置具体实验或直观的问题情境,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用故事创设情境
讲一个笛卡儿发明直角坐标系的故事:数学家笛卡儿潜心研究能否用代数中的计算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时,有一天,在梦境中他用金钥匙打开了数学宫殿的大门,遍地的珠子光彩夺目。他看见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正忙着结,顺着吐出的丝在空中飘动。一个念头闪过脑际:眼前这一条条的经线和纬线不正是全力研究的直线和曲线吗?惊醒后,灵感的阶段终于来了,那只蜘蛛的位置不是可以由它到窗框两边的距离来确定吗?蜘蛛在爬行过程中结下的不正是说明直线和曲线可以由点的运动而产生吗?由此,使笛卡儿发明了直角坐标系,解析几何诞生了。
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可以在课的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的心理,激发求知的欲望,引起学生对即将要学教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留下了悬念,不仅让学生回味无穷,(教学论文)又为下节课的讲授作了铺垫。
2.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在创新教学活动中,教师创设探究情境,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产生对所学知识的关切与渴望。通过探究使学生在积极而自信的状态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还能把自己发现的结论作为学习的动力,如讲“等腰三角形”一节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玻璃板被弄破了,只留下底边和一角,怎样才能把这块玻璃配好?”一时间,学生的热情高涨,给出了许多答案,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创设竞争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鲁纳就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教学中,我们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做练习时,我们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竞争:把竞争带入课堂,利用学生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特点,在教师的引导调动下便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竞争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