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内容摘要:摘要:文章通过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分析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四大措施,即:1.深入研究和总结“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2.采用社会大课堂的音乐教学模式;3.在音乐教学中交融中西音乐文化;4.借鉴国外民族音乐教学经验,做好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指出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及其文化的传承,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 学校 音乐教育 文化传承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现状
中国历来重视音乐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在普通教育中将音乐作为正规课程列入期间,则是清末才开始的。1898年康有为以“请开学校折”上书光绪帝,提出了废八股遍设学校的主张。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等人积极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课。此后几年间,新式学堂陆续开设了唱歌课,从而在普通学校中形成了以教授新式歌曲和欧洲音乐常识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教育,至此,学堂乐歌成为我国一个新文化即将实行切换的关键时期。五四运动期间,蔡元培先生作为五四新音乐的代表人、中国现代新音乐教育体系建立的积极鼓吹者,他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思想观念;一些国外留学归来的音乐作曲家们,认为只有全面地学习西洋音乐文化才能救国,这些观点都为以后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育做了铺垫。1927年采用德国专业音乐教育体制建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均依照德国音乐院校的课程内容上课,学生们演奏我国传统乐器也是用现代方法演奏。
当时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对建立和发展近代中国音乐文化起到了重大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未能把传承中国音乐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因而对多数教育者来说,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阻隔和影响。虽然在各个方面做了一些有利措施,但从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来看,民族音乐尚未能取得其应有的主体地位。中国近百年的学校教育所遵循的主要是欧洲音乐理论体系,这样的音乐教育已经导致:在理论上,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在创作上,不仅以欧洲音乐体裁为仿效的楷模,而且在音乐思维上也是欧化的,在价值取向和感情上,一些人也以西衡中,重西轻中,甚至于以西否中,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放到了从属的位置,这不仅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个沉重的打击,而且对今后的民族音乐教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音乐文化的侵入,我国音乐除了在本土原生文化的传统音乐之外,又出现了两种新的音乐文化体系,即:属于本土次生的民族新音乐体系和属于外来文化的西洋专业音乐体系。1980年以来又增加了当代流行音乐体系。由此而构成了差异明显的几个音乐体系并存的中国音乐文化新格局。这几大体系中,流行音乐体系是源于西方的全球化模式,这种流行音乐和商品广告性、纯娱乐性的通俗音乐在人民生活中占了绝对优势,这种现象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阻隔作用,大大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而当今的大学生相对较少有人会唱自己的民歌、会演具有自己家乡地方特色的戏曲!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教育体制和观念及外来文化的侵入,使得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之间存在割裂、脱节现象,这就造成了国民对民族音乐的不重视,而使民族音乐文化处于不断滑坡状态。因此,学校教育应该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这样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意思是说,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民族音乐教育同时也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意义。
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多种社会功能。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第一,学校教育是一种武器,是民族、人民解放的武器,是动员民众最可靠、最有效的武器。他强调用教育点燃中华民族生命的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第二,学校教育要提高民族素质,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去;第三,学校教育要使中国实现民主和富强,“教人创造富有的社会,不创造富有的个人。”学校教育的功能还体现在它的延续作用上。通过教育,可以把老一辈优秀的行为、思想和感情传给新一代,并在这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因此,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佳渠道。而民族音乐多姿多彩,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和历史内涵,见证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民族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教育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教育是不可行的,没有教育的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实际存在价值,教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各种音乐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滚滚而来,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延续和生存的威胁,我们要意识到民族文化对培育我们下一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要坚定弘扬民族文化精华的基本立场,只有加强民族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才有利于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民族音乐文化。
三、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学校不重视音乐课,片面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使得美育和德育在有些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一直没有占据有效地位,这就必然造成人们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表明过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课作为审美教育的前沿阵地,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学校要正确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抓紧建设传统音乐教育课程,使之不要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在学习中华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价值、创造性价值及道德观念。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教授的是“六经”,即“礼、乐、诗、书、易、春秋”,其中他把音乐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充分体现了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
第二篇: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演讲稿(通用)
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演讲稿(通用7篇)
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演讲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演讲稿(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x,十分荣幸能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中华文化争做时代文明人》。
历史的长河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曲曲折折,回首新中国xxx年的艰难历程,中国人民在困境中追寻着黎明的曙光。面对五十七年的风雨沧桑,作为华夏子孙,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可以挺直腰杆,拍着胸脯,字正腔圆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经历过百年奋战的中国又蓬勃奋飞了,她博采众长,坚持创新,勇于探索,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神舟升天,实现了我们的飞天梦。国家的富强让我们懂得这个世界,珍惜这个世界。善于发现生命是点点滴滴的美,才能拥有积极的心态,敏锐的思维,才能真正享受生活,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而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来说,人文素养更是立身、立国之本、是成功的关键。然而,人们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就势必造成了对人文素养的忽视,所以就有了在风景如画的景观大道上打赤膊,在绿化树上晾衣服,刚装的电话亭里电话不翼而飞这类尴尬现象,所以才有了打着翻新的旗号对人文景观的痛下杀手,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不惜破坏当地环境的可悲局面。
我国的历史底蕴深厚,也不乏人文大师,一个国家民族素质提高了,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高尚;这样,我们就无愧于五千年闻名中外的历史,无愧于祖辈们打下的天下。
我们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时代的重任,今天的勤奋学习是为振兴中华,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沉睡的心灵苏醒吧,源远流长的古文明,需要我们传递,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等待我们传承,让我们扬起梦想的风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时代文明人,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播种理想,收获希望,让这个五千年文明历史古国,日月同辉,地久天长!
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演讲稿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一年级的学生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中华文化,做文明小学生》。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她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融四岁,能让梨。”孔融虽小,却懂得尊敬长辈,令我们肃然起敬;周**12岁时,就立下“为中华人民崛起而读书”的雄伟志向,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在四川大地震中,9岁的林浩,面对危险毫不畏惧,勇救两名同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些具有传统美德的少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数不胜数。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处处以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在学校里,勤学善思,努力学习,广泛地阅读书籍,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作为班干部,处处以身作则,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并且尽心地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同学。在家庭中,孝顺长辈,主动帮助父母亲分担家务,从来不让爸爸妈妈操心!如果同学们,让用自己的诚实、勇敢、勤奋、善良、自信等优良美德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位名副其实的美德少年!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演讲稿3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十六班的xxx。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汲取母语精华,传承中华文化”。
2月21日是第23届国际母语日,该节日的设立旨在促进语言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建设。但我认为汲取母语精华,不仅在国际母语日,更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央视近年来为弘扬传统文化做了不少努力。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都为提高全民族道德文化素质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而近期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中国诗词大会》。小至7岁小童,大至72岁老人,他们都怀着一颗滚热的爱诗之心参与其中,共同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董卿更是一度凭借《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的身份圈粉无数。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使得她在节目中仪态端庄,风趣温尔。她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完美体现。她“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重要是以诗词为心。”因而“诗词之心”是无数美背后的依托,也是无数美得与众不同的原因。这个世界需要这种美,我们都应该拥有这样的“诗词之心”。
“诗词之心”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来源于对母语的热爱。诗词,是千百年来传递的心意相通,也是每个人生命中的草灰蛇线,伏脉千里。秋霜冬雪,庙堂江湖,诗歌把四季更迭融于意象,将岁月变迁蕴于音律。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积极主动地了解中国诗词,爱上中国诗词。让我们一起汲取母语精华,传承中华文化,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不懈奋斗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演讲稿4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我们中华民族这片土地上静静流淌千年,养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岁月流逝,所留下的,是一个个英雄的名字,是他们,续写着我们璀璨的历史,是他们,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是他们,凝聚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伟大的诗人艾青写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觉得这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释,那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
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身之责。明代爱国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摆下鸳鸯阵打败倭寇的故事家喻户晓。戚继光17岁就继承父业,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青年将领,立志为保卫祖国献身。刚到前线的时候,有一次他率军去迎击倭寇,有些士兵竟不敢迎敌,见倭寇来了,回头就跑。戚继光大喝一声:“站住!”随后跳上一块大石头,连发三箭,射倒了三个倭寇头目,又带头冲上去杀敌,终于取得了胜利。从此,他的声威大振,倭寇都叫他“戚老虎”。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他重新组建了由矿工和贫苦农民组成的能征善战的新军,严格训练、严明军纪,人称戚家军。戚家军连战连胜,把入侵浙江的倭寇消灭了。在戚继光和其他将领的共同努力下,危害我国沿海达320xx年之久的倭寇被彻底平定了。
还有舍身就义的王二小,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面对敌人铡刀不屈服的刘胡兰,被火烧纹丝不动的邱少云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雪耻报国,为了振兴华夏,为了腾飞于世界,我们的前辈发愤图强,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不断前进与发展。
也曾说过:“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伟大力量。”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传承民族精神,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
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演讲稿5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伴着风雨,迎着朝霞,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风雨,其力量也深深熔铸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当中华民族面临危机生死存亡时,总会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鼓舞着中华人民去战胜苦难。
当日军的铁蹄踏上中华大地时,当中国人的鲜血染红这一片大地时,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了面对侵略,铸就了了一段辉煌。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的团结一致面对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那一次次战争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华的力量,中华民族的团结在这一次战争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当地震袭来,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在了一起,当地动山摇的时候,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学生,而自己却壮烈牺牲;当被埋在废墟下时,人们互相鼓励;当地震过后,灾区的人们互相安慰、全国各地的人们都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帮助灾区的人们渡过难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团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正是这种来自中华文化的力量,是中国人团结在了一起,正是这种团结,才使得中华儿女在困难中凝聚到了一起,在灾难中凝结到了一起,共同面对困难,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赞歌。
当浙江省温州市甬温线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时,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爱心,人们纷纷去献血、出租车司机免费接送客人、一股股爱心的暖流在城市中传播,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助人为乐,发扬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时,当中华文化已经进入中华人民的血脉时,它会迸发出一种力量,去增强中华儿女对困难的勇气,去领导中华儿女战胜中华民族战胜一个个困难,创造新的辉煌。
中国传统文化力量如春雨,滋润中华儿女的心田;如火炬,可以照亮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如一盏明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正是因为这种力量的,中华人民才可以笑对困难,才可以团结到一起,共同去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我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它已经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心中,成为中华儿女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将会运用这种力量,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演讲稿6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岁月,上下五千年的岁月,消散了春秋战国时无数飞扬的尘土;暗淡了三国两晋时不尽的刀光剑影;模糊了五代十国时繁荣的街市;剥蚀了宋元明清殿前宏伟的琉璃。岁月已然流逝,所留下的,是一个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正是他们,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凝聚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的优秀文化。
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源泉,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方圆九州,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浩如烟海。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缔造了强汉盛唐,领世界风骚几千年,何等风光?
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生之责。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俺,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三易其志的鲁迅,也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从孙中山到陈独秀,从林觉民到秋谨,从李大钊到毛泽东,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雪耻报国,为了振兴华夏,为了腾飞于世界,我们的前辈发愤图强,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前进和不断发展。
在现代社会,流行的普通话和我们的祖国一样,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它成了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强盛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中华民族历尽沧桑,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的薪火相传居功厥伟。文化不绝,民族就不灭。语言文字是国家重要的、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演讲稿7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而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它犹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又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记载了中国五千年来的悲与苦,蕴含了五千年来中国人民的喜与乐。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腹有诗书气自华”,祖国优秀的文学经典,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培养德行,学会做人,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它像雨一样无声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自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育品质,同时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诵读经典就像喝上一杯好茶,需要我们入情入心,细细品尝,才能在乐中学会享受,忧中学会思考。
以诗词歌赋观人文精神,在历史纵横中寻千年文化。中华经典将我们带入了一场真实的穿越。在这里,我们可以和智者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浑然天成的陈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恬淡娴静的孟浩然。他们从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古诗词,沿着字里行间的阵阵豪情向我们走来。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巍巍大中华,浩浩民族风。那铿锵有力的吟唱,那忧心天下的胸襟,那回眸一笑间的柔情,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折服?
几声蝉鸣,几缕残风,嘈杂难诉心肠,一轮孤月,一双棹桨,淅沥雨丝之后,却无奈对离伤,千钟风情纵难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余,千种风情,相期之愿又赊。
不学诗,无以言,我们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家园。
为了不让这些隔世经年的艺术就这样在它们诞生的地方,黯然地消亡,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我们这些正值青春的少年,在面对几千年经典文化时,都应是渺小而谦逊的。这一条路,从浅尝到深爱,从了解到发扬,是我们一辈子的职责。让我们去学习,去珍爱。我们会发现生活里静静的美好,看见血脉里的东西,无比鲜亮。
第三篇:中华民族音乐课件
中华民族音乐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几首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蒙、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特点。
2、探讨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通过节奏、调式、旋律等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
3、聆听与模唱少数民族歌曲,感受其音乐情绪,初步懂得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民族习俗等因素是形成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几首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蒙、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特点。
2、探讨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通过节奏、调式、旋律等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
3、聆听与模唱少数民族歌曲,感受其音乐情绪,初步懂得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民族习俗等因素是形成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感受与体验蒙、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音乐的基本要素来分析作品的风格。
教学模块:湘版教材音乐鉴赏上册 第三单元
教学时数:1课时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景引入:
播放黎族《竹竿舞》片段,引出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多媒体出示跳竹竿舞的画面)
问题:
1、刚才听到的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个地方的民族音乐?
2、说说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并列举熟悉的少数民族名称。
师: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语言和dash;—《牧歌》
(1)简介:这是一首内蒙古昭乌达盟的长歌民歌。由海默填词,瞿希贤改编的一首无伴奏合唱曲。作于1954年。
(2)结合感受到的音乐形象、情绪,谈音乐在具体表现形态上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节奏、音色、调式、曲式、旋律、速度、节拍等音乐表现要素对音乐风格的表现作用。】
5、介绍蒙古族的相关音乐dash;—短调
聆听《草原晨曲》,并让学生说出感受及分析歌曲的风格特点。
6、讨论与交流:
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与蒙古族人的性格特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7、掌握蒙古族民歌的体裁:长调与短调的特点。
【通过欣赏音乐了解民族es;×× | × ×||
(3)从节奏、情绪、旋律等方面来分析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4)对比:通过播放不同版本演唱的《新疆好》,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感受。
【加强对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格的理解。】
三.活动与探究:
(一)教师提出问题:
1、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2、通过本堂课的音乐体验,你认为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主要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
(二)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推荐代表将本组探究的结果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三)师生归纳、总结
1、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构成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音色、调式、节拍、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上。
2、①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
②社会生活与风俗习惯
③语言文化与民族性格
(设计意图:学生对音乐的欣赏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四.拓展延伸
1、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歌舞,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历史文化等等,同时也展现出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既丰富绚丽又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2、引导学生课余搜集整理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容量毕竟有限,老师所能做的仅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才是学习的最大课堂。】
虽然我们有很多的民族,但我们只有一个家这个家的名字就叫做“中国”。(播放歌曲《大中国》师生一起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歌曲《大中国》体现出情感升华,让友爱和团结在各民族中传递】
第四篇: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老师)范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华美德——礼仪的历史也源远流长。从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到雷锋的感人事迹,再到今天的21世纪,礼仪体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马路上扶盲人过马路,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礼仪就像是一朵美丽的花,开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弘扬着中华美德——礼仪。
今天,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也应该注重礼仪。见到老师要问好,碰到同学要点头微笑,不小心伤害别人要道歉,这都是我们基本需要做到的。可是就仅仅这些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认为是很少很少。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和新世纪的小主人,我们不仅应该做到懂礼仪、做礼仪,还应该向社会呼吁,弘扬礼仪这个中华美德。
尊老爱幼,这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礼仪之道,可是这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曾看看到这样一段公益广告:在公交车上,一站到了,上来一位拿着重物的花甲老奶奶,可是车上已经没有座位了,老奶奶环顾四周,只见车上的年轻人们都熟视无睹,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看窗外,权当没看见。这是,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孕妇竟然站起身为老奶奶让座,老奶奶只得唉声一叹,车上的人们脸都红了。最后,广告上出现一排字:礼仪,尊老,在哪? 这个广告,令我感慨万千。21世纪,科技越来越先进,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可是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素质却退步了。那流传下来的礼仪之道渐渐的在社会上消失不见,人们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们,只是冷血嘲笑;面对自己的亲生父母,甚至都大打出手;人与人之间再也没了心平气和的沟通,只有互相难听的谩骂。这些,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礼貌待人、尊老爱幼。用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次点头,把礼仪带到生活中,带到社会上,把礼仪的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中。
崇尚礼仪,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钢琴教育研究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钢琴教育研究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民族音乐文化中凝聚着本民族的情感和灵魂,发挥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能促进学校钢琴教育的优化开展,也能促进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在现代社会得到相应的传承和传播。因此,要提升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视,并从学校钢琴教育入手,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的有效推进,确保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提升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性和人文性,确保民族音乐文化能在现代社会实现良好的传承和传播。
一、新时代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
对新时代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意识地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的创新,探索全新发展模式的构建,能提高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效果,保障民族音乐文化的综合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具体解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时代价值,笔者认为,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其一,历史研究价值。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文化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构成元素,是在民族特色发展历史中不断发展和形成的,在有序传承和积淀后形成了能展现民族艺术特征的音乐艺术形式,能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等充分地表现出来,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角度进行分析,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针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研究,能发现音乐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发展历史、民族风土人情等,能将过去发生的事件集中展现出来,为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展现民族文化气质,提升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二,艺术价值。在民族音乐中往往会涉及到民族发展历史中的一些方言、音乐演唱技巧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使民族音乐文化在当今社会仍然能够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新时期在流行音乐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从学校教育领域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良好的传承和传播,能展现民族音乐文化的时代魅力,在音乐文化的熏陶下深化受众群体的思想认识,构建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体系,使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价值得到进一步挖掘,在学校教育中提升民族音乐文化艺术价值的保护和传承效果。
其三,社会价值。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能产生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碰撞和冲击的当今社会,如何在融合多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保持我国民族特色音乐文化传统,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弘扬,成为新时期重点关注的问题。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能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力量,能有效促进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从而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使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由此能看出,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得到传承和传播,能帮助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果,从历史研究、艺术教育和社会建设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真正彰显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艺术价值和魅力[1]。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钢琴教育的关系
新时代背景下,要加强对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得到良好的传承和传播,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提升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效果。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钢琴教育的组织推进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实际开展学校钢琴教育的过程中,发挥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能提升学校教育实效,而学校钢琴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也能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传承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要正确解读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钢琴教育的关系,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
(一)钢琴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途径。
在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中,大部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都依靠群众的自觉,由群众组织的音乐群体承担传承任务,主要表现为民间艺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民间艺人阿炳在传承我国传统二胡音乐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作出广泛流传的经典民族音乐作品[2]。但是这种传承方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一旦民间传承人出现发展困境或者遭受意外,就会导致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陷入困境,直接影响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传承。因此,在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为了能突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稳定性,要有意识地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体系中的融合应用,发挥学校钢琴教育的作用,有效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以课程教学活动的方式得到传承和传播,从而促使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到良好的发展,进一步增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稳定性和高效性,确保民族音乐文化的长效发展。如此就能进一步提高民族音乐教育传承工作的综合效果,使民族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得到广泛认同,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学校钢琴教育是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有效开发学校钢琴教育的力量能保证民族音乐文化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状态。(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学校钢琴教育的基础。
在对学校钢琴教育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内容,并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钢琴教育中的合理化渗透,丰富学校钢琴教育的内涵,使学生受到我国高质量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提升钢琴教育的综合质量,使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得到进一步激发,对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进行合理化的培养[3]。在实际组织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选用民族钢琴乐曲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能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了解,使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夯实音乐教育的基础,使学校钢琴教育彰显出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征,真正对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进行培养,从而提升学校钢琴教育活动的综合效果。由此能看出,学校钢琴教育的组织和实施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为基础,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校钢琴教学活动对学生群体的多元文化影响力,使学生受到积极向上的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确保学校钢琴教育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彰显。三、学校钢琴教育中有效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措施
在学校钢琴教育体系中,要想促使民族音乐文化良好的传承和传播,在实际工作中就要重点针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进行分析,有意识地组织开展传承和发展工作,确保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能取得显著的工作效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彰显民族音乐文化的综合影响力,为新时代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4]。
(一)树立正确理念,优化传承活动。
正确的价值理念能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因此,新时期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要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况,从学校钢琴教育的改革发展入手,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理念,指导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因此,正确处理传承和发展的关系,促使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向学校教育领域延伸,可有效拓展传承范围,增强学校钢琴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的综合影响力[5]。首先,学校钢琴教育教师要重点针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选取合适的切入点促进学校音乐课程教学中对民族精神的合理化渗透,保障学生在学习和欣赏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魅力[6]。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聆听我国经典钢琴乐曲《百鸟朝凤》,在组织学生欣赏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对百鸟和鸣、热情欢快的场景形成初步的认识,感受我国钢琴曲创作方面对传统唢呐音乐艺术的融合,体会中国民间乐曲与西方乐器完美融合的魅力,在纯四、纯五、纯八度和弦中品味装饰音、颤音的融合应用,以钢琴的节奏感和琶音演奏技巧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欣赏乐曲的基础上,还能受到其中意境美的感染和熏陶,对钢琴弹奏技法形成全新的认识,从而真正感受到作者在乐曲创作过程中对民族特色乐曲赋予新生命的全新艺术表现方式,对乐曲中所表现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意义形成深层次感知。其次,在学校钢琴音乐教育改革活动中,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能有意识地采用现代教育手法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创新进行分析,将民族音乐文化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情况充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7]。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聆听钢琴曲《梅花三弄》,感受我国传统乐曲气韵和意境在钢琴演奏方面所营造出的特殊美感。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在结构方面采用了循环体曲式、四插部、双主题,仍然具有明显的古琴曲特征。但是在乐器演奏方面,受到钢琴音色音域相对较广因素的影响,钢琴改编曲在原曲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形成了钢琴化织体,在保留古琴曲韵味和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以创新的艺术手法展现曲目的艺术性和兼容性,将古琴曲特殊的意境美充分地呈现出来,营造出梅花傲骨、迎寒盛开的动人意境画面。如此,能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钢琴教育体系中得到良好的传承,使音乐文化传承活动能实现系统的推进,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钢琴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二)完善音乐教材,创新课程设置。
对学校钢琴教育改革来说,教材改革和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实际促进民族音乐文化渗透于学校钢琴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音乐教材作为学校钢琴教学方面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重要载体的作用,按照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求对学校钢琴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并对课程设置进行全方位优化创新,保障教育综合效果[8]。其一,要在教材中丰富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内容,并按照时间顺序和教学主题对曲目进行合理的编排,使教材能体现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特征。其二,要综合分析各民族地区的音乐形式,对教材进行完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形式对教材进行重新编写,使学生能在学习方面领略民族文化的特殊价值和魅力。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按照教育需求对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课程结构进行完善,尝试设立中华民族音乐发展历史方面的内容,并尝试引入部分音乐理论方面的课程,丰富学生对民族音乐理论知识的储备,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还要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重点对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进行开发和设计,按照实践教学需求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引导,确保能为学生学习民族化钢琴音乐艺术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以钢琴传承民族音乐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从而显著提升教育组织成效[9]。(三)壮大师资力量,优化教育质量。
教师是组织开展学校钢琴教育的重要主导力量,在学校钢琴教育中能够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良好传承。因此,在实际推进学校钢琴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为了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就需要从多角度壮大师资力量,为学校钢琴教育的高质量推进提供师资保障。在具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教师实施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培训。现阶段,我国师范院校的钢琴教育大多将西方音乐作为教育内容,导致学生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足够了解,这就造成他们在毕业后无法有效促进学校钢琴教育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合理化渗透,难以在教学实践中突出民族音乐文化的重点,会影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效果,甚至会引发钢琴教育质量弱化方面的问题。因此,要重点对师范院校的学生和当前在职学校钢琴教师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深化他们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主动针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学习和探究,促进教育改革过程中民族音乐文化的合理化渗透,保障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实践中的传承效果[10]。以此强化学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使他们更好地促进学校钢琴教育的改革,促进钢琴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要综合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学校钢琴教育活动进行改革,发挥科学技术载体的作用,更好地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整合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学校钢琴教育内容,通过不断地提升学校钢琴教育质量、提高教师执教能力,保障民族音乐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和传播,为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高效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引起高度关注,而构建学校钢琴传承教育体系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的重要路径,现阶段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相关研究者针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多元化的探索,极大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向着学校钢琴教育领域延伸,教育效果也显著提升。这些为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了创造条件,促使民族音乐文化在新时期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同时推动学校钢琴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下丰富思想内涵,提升教育质量,对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进行合理化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史昀冉.钢琴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探析[J].戏剧之家,20xx(21):101+103.[2]李希珏.高校钢琴教育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路径[J].当代音乐,20xx(7):34-35.[3]韩雪.关于高校音乐教育文化功能的思考[J].四川戏剧,20xx(6):165-167.[4]尹潇敏.简析高校钢琴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J].戏剧之家,20xx(16):155.[5]曹泓.“思政”视域下美育与高校钢琴教学的融合研究[J].北方音乐,20xx(10):255-256.[6]朱晶婧.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J].北方音乐,20xx(6):103-104.[7]张晶.论广西高校的民族化钢琴教育发展[J].黄河之声,20xx(24):90.[8]闵文.高校钢琴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xx(24):146+153.[9]王雪.高校钢琴教育视角下如何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J].北方音乐,20xx(22):119-120.[10]刘晓秋,李美澄.论高校钢琴教学现状及提升教学有效性对策[J].北方音乐,20xx(22):109+114.作者:杨林岚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