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燕山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制度
燕山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制度作的规范化,特制定《燕山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一、总则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学工
1、学校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深入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学校要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坚持面向全体,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成其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3、学校要按国家新颁课程计划开课,教师要按《课程标准》教学。
4、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交往互动。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研究,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各种关系,做到师生平等、教为学服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考查)、总结是教学常规的基本项目。教育科研是教学常规的延伸。
二、计划
1、教学计划包括教导处计划、教研室计划、教研组计划、教师学科教学计划。
2、教导处计划、教研室计划一般包括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及目标、实施措施与督导评估办法、重点工作安排等内容。
3、教研组计划一般包括目的要求、主要工作任务、主要措施、主要活动安排等内容。
4、教师学科计划一般包括①.学情分析:学力基础(优生、学困生)及原因分析; ②.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教材的重、难点;③.学期教学任务要求:含各章、各单元的目的要求; ④.主要措施:要求详细、具体、切实可行。⑤.进度安排等内容。
5、学校教导(务)处计划第二周交教育科,教研室计划第二周交教科中心。学期开始前,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及相关教学资源和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在新学期报到日交学校教导处,学校要对相关计划
进行审定和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各类教学计划均应分类存档。
三、备课
1、备课要做到“五备”:
(一)备课标,胸有全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把握课改精神,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要求,熟悉所教学科一至六年级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内在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确定好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二)备教材,心中有数:把握全册教材的内容、编写意图、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掌握每单元的教学内容、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和所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钻研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正确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白教科书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从教学活动的需要出发,对课程资源进行必要的开发和整合。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充分;
(三)备学生,心中有人:掌握学生身心特点、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因素,调整教学策略进行因材施教。;
(四)备教具学具,充分准备:在领会课程标准精神、设计好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备课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放在和学生一起搜集、制作、和准备教和学所用的资源上。如教具学具、电脑软件资源等。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认真准备好学生学习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课程资源。
(五)备教法学法,灵活有序: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经历、体验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同年级同科目提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老教师作用,年轻教师要写详案。
2、规范的教案一般由课题名称、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划分,教学程序(体现教学方法)、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部分组成。教学目标设计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各教学环节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处理,提倡写课后记,学校要进行写课后记的指导,提高课后记质量,促进教师从反思中进步,教师每期所写课后记要占备课总课时的10%以上。(要渗透环保和电教手段)
3、教案编写要具有创新意识,不照搬旧教案,不抄袭、沿用现成的教案。
4、每个学期学校教导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教案检查(普查和抽查相结合),普查不少于二次,要在规定的时间交教案,检查时注明检查日期、检查人,并盖
章,检查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反馈、有落实。
四、上课
1、严格按教学计划、课表上课,不随意调课,特殊情况,必须向学校教导处请示、批准方可调课。
2、教师应提前做好做好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教具等准备工作,铃声停,教师要赶到教室门,5分钟内无人算迟到,5分钟以上算旷课。音体美等在专业教室上课的必须在上课铃停5分钟后正式开始上课,否则算迟到。
3、保证每节课40分钟的有效上课时间,准时上课,不坐堂,不拖堂。上课者不在课中随便出入教室、会客、接听电话(接听电话一票否决)等;不与室外人员交谈。听课教师的手机不能发出声响,讨论不能影响学生和执教老师上课,不在课堂中接打电话。
4、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规范,必须做到:语言健康,行为文明。讲普通话、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生动、书写规范工整,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善于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
5、课堂要做到“五为六突”:五“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育人为目标。六“突”:突出课程新理念,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思维训练,突出因材施教,突出教学效率。
6、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杜绝侮辱诋毁学生人格的言行。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7、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要沉着宽容,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恰如其分地处理。对违纪学生不得叫出室外或停课处理;不得占用甲课的时间处理乙科的事,对违纪严重、已不能继续上课的学生可交值日教师处理。
8、学校总值日老师第天巡视课堂教学情况一次以上,并有记录,有反馈;教研室、教研组要组织教师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区教育局安排人员下校常规视导,并对学校教学教研进行指导。
五、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执行教育部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之内。
2、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作业布置要有弹性,形式要讲求多样化,除传统的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外,还有自觉预习作业、收集处理信息作业、实践活动作业、动手操作实验作业、探究性作业等,以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杜绝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
3、作业次数(包括课堂与家庭作业):除了基础训练以外,语文一到六年级都要有课堂练习:一年级应该有写字本和生字本(或者一课一练本或者拼音本);二年级应该有一课一练本、写字本,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每期12-14篇,其中课堂作文6-8篇(与单元目标练习同步),数学:小学每周至少2次课堂练习;英语:每周至少1次课堂练习,要适当布置家庭作业;音、体、美、科学和综合实践(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课程)每期有一到二次优秀作品展或技能表演,鼓励作业创新。
4、作业批改与讲评:及时收、及时批、及时发(原则上要求在接下次作业之前要批改完前一次作业);批改作业所使用的符号规范、统一。批注提倡运用短语加等级,尽可能让学生能及时地获得作业的反馈信息。要有批阅日期,批阅等第(日期在当次作业右下角,等第在当次作业右上角),要建立更正制度(写上“更正”二字,对学生更正的作业及时进行二次批改),课堂作文要有眉批或尾批,其中有尾批的要占执教学生人数二分之一以上,每本作文本有尾批的要占总数二分之一以上,无尾批者必须有眉批。要重视作业批改后的情况记载(正确率、带普遍知识错误、好差典型等)、及时讲评。
5、学校每期教导处对教师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情况,每期普查不少于二次,随时抽查,教研组进行作业互访制,找出特色,取长补短,检查结果记入档案。
六、辅导
1、辅导要求: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指导学法,培养兴趣;热情诚恳,诲人不倦。
2、辅导内容:解答问题疑难;培优补差;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完成作业;学习态度、方法、目的的教育。特长竞赛培训课要有教案。
3、对学困生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的辅导活动,坚持鼓励为主,引导他们不断进步;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加强指导和培养,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的条件,促进他们脱颖而出。
4、建议各科老师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记录形式可灵活处理,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
七、复习与考试
1、复习基本要求:针对实际,制定计划;连点成线,结面成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双基,发展能力; 传授方法,提高效率。
2、命题的基本要求: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实际;坚持“二多一少”(多考查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多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内容,少考查记忆性内容);要有相应的覆盖面;要突出重点和难点;要兼顾双基,要准确地把握好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力争1—6年级合格率达100%。
3、考试与检测的基本规定: 改革考试,变单一的书面考试为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检测,语数外原则上要进行单元和期中学习效果检测,学校(或者区)组织期末考试,每学年末进行交接班考试。语文、外语要考查听说,科学、计算机、综合实践等要考查实际操作(或者实践能力),并评出等第(优、良、合格、待合格);端正考风,严肃考纪;以考风促学风;评分要客观公正;及时改卷,及时评卷,及时上报成绩,及时分析试卷,及时寻找补救措施。不得按成绩排名次和张榜公布。
八、教学分析和总结
1、基本要求: 1)按总备课课时10%写好“教学后记”; 2)提倡简要做好单元分析小结,掌握单元教学的特点、规律、艺术及经验与问题; 3)做好试卷的分析,做到教与学的情况心中有底,本中有记载;4)做好学期教学工作分析总结,内容包括: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学生能力发展状况,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改进的措施。5)提倡写专题论文总结。
2、学校教导处工作总结每期最后一周交教育科,学校教研室工作总结每期最后一周交教科中心。教研组和教师工作总结每期最后一周交学校,学校要对相关总结进行审定。
九、教育科研常规
1、努力开展校本教研,其要求按芙蓉区教科中心制定的有关方案执行。
2、教研组活动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要有记录,全期不少于6次。
鼓励教师参加校外校研活动。
3、听课评课。校长书记全期听课不少于25节,主管教学校长、教务(教研)主任全期听课不少于40节,教研组长学科带关人全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师全期听课不少于10节(任教不到三年的教师全期听课不少于20节)。写好评课。
3、校校有课题,人人搞教研。在课题组长的带领下,每人至少参加一个课题研究,制定学期研究计划,认真进行研究并及时收集资料,期末写好课题研究总结,及时上交各类资料。每期35岁以下的老师必须上一堂教研课,每个教研组至少推出一堂教研课。
4、业务学习: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加强专业学习,积极参加校本培训,业务学习笔记每期不少于10篇。
十、附则
1、学校根据本规定,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做作出考评,提倡为教师建立成长记录袋。
2、教育局在常规视导和年终督导时依据常规要求量化成目标分对学校教学常规进行考评。教导处教研室则依照此办法对每位老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月和期末目标考评。
燕山小学
2007年3月修订
第二篇: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确保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教学常规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根据《长沙市雨花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南路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常规》,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一、总则
本文件是指导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基础性文件。
二、教学计划
1、学期初要对照教学标准通读教材,根据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内容应包括:
(1)、学情分析(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分析等);
(2)、教材分析(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等);
(3)、教学任务或目标;
(4)、减负、培优、提质的措施;
(5)、教学进度及活动安排(按周次安排);
2、教学计划每学期初制订,每学期制定一次,开学前一周完成。教学计划在教研组讨论审定后由计划人执行。
3、学期工作结束写好工作总结,交有关部门备案、审查。
三、备课
1、课前要备课,包括制订教案或教学设计。所有教师均应超前备课,无备课不得进课堂。
2、备课形式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两种。
(1)、集体备课
同年级同学科有两位或两位以上老师执教的,原则上每两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以年级备课组或学科教研组的形式进行。着重研究重要的教学章节及课文,针对主要问题集思广益,统一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老师集体备课要体现面向全体、分类指导的原则。依据新课程标准以研究教学重点、难点,研究学生、研究教法与学法、研究教材的处理为主要内容。如共享教学资源,则须留一定的空间供个人发挥和教学反思之用,以体现集体智慧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特色。
(2)、个人备课
个人备课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再创造的过程。主要内容是根据集体备课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的教学风格,将集体备课的要求具体化,从而制定出个人的教学实施计划。
3、备课要求
(1)、熟悉一册。熟悉本册教材内容及单元组成,领会教材编排意图及单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依据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理出学科知识序列,写出全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教材概况分析;
②全册教学目标;
③学生基本情况;
④主要措施及教改设想;
⑤教学进度安排。
(2)、把握一组。建立单元概念,把握单元内容,领会编排意图,抓住章节(课文)特点,设计教学措施,写出单元分析。单元分析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本单元教材内容及特点;
②本单元教学要点及重点;
③相应的教学措施及手段。
(3)、备好一课。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明确本课在单元及全册的地位,从对象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分课时备课。课时备课应包括如下条目:
①课序与课题。
②教学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分类制定,做到明确、具体、可行。
③重点和难点。分条书写,做到准确、无误。
④教学准备。列出教具、学具、课件等名称及数量。
⑤教学过程。要有清晰的教学环节安排和具体可行且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设计,要有师生双边教与学的活动过程设计。
⑥作业布置。
⑦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次分明,美观大方。
(4)、备课可参考有关资料或利用网络资源,提倡有针对性地采集网上的音像、图片、图表等教学资源予以共享,但严禁抄袭和复制网上原文教案。
(5)、教学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师可以采用电子教案或使用自己多年积累和整理的原始教案,但应体现二次备课情况,记录教学的得失体会以及改进的设想措施。教学反思或教后记不少于15次。
(6)、对于教学工作未满三年的教师或未教过的新教材,以及进行探索性教学课题要求写出详案。撰写教学后记,全期不得少于全课时的1/2。
(7)、教师应提前准备一周的教案,接受教研组及教务处的定检或抽检。
(8)、每学期末,教案附封面(班级、学科、老师,任教时间)装订成册,送交教务处归档备查
四、课堂教学
(一)、课堂常规
1、学校教务处按《课程计划》编制总课表及班级课表。教师按照教务处安排,承担教学任务。教师按课表上课,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认真分担教务处分派的代课、调课任务。
2、如需临时调整课表,须报教务处同意,凭调课通知单后进行调整。教务处做好登记备查工作。
3、做好课前准备,调整身心状态。准备好教材、备课本、教具、学具、仪器、图片等,按时进教室上课。不上无准备之课、无教案之课,杜绝实际教学与教案“两张皮”现象。
4、教师自觉关闭通讯工具,进入教室后不应中途出入,不得接听、拨打手机和从事其他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
5、教师应提前布置教具或调试多媒体设备。在预备铃后进入教室,督促值日生整理讲台或教室保洁,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6、上课铃响,教师走上讲台。教师喊“上课”,值日生喊“起立”。教师检查学生起立和与同学们行注目礼。老师喊“同学们好”,同学们行鞠躬礼,并喊“老师好”。礼毕后,全班齐呼班级励志口号。值日生喊“坐下”。
7、下课铃响后,教师应及时结束讲课。老师喊“下课”,值日生喊“起立”。同学们起立喊“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如有听课老师,应请示意听课老师先行。
8、迟到的学生在教室前门喊“报告”,老师示意后方可进入教室。教师不应拒之门外或过多花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教育。
9、教师要按时上下课,不拖堂,不提早下课。无学校同意,教师不得坐着讲课。老师不得在中途离开教室,不得要求学生办理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事情或代办教师私事。
10、教师不应强求学生听讲的姿态僵化一致。可要求同学在文明守纪的前提下采用个人认为舒适的姿态进行学习活动。注意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握笔方法和其他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允许讥讽、漫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11、教师对所任教课内的教学秩序负责,妥善教育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不得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或单独留在办公室,不得损坏或占用学生的学习用具或其他物品。
12、充分发挥教学设施、设备和媒体的作用,从内容出发,有所选择,讲求实效。有条件的学校,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实验课必须到实验室上课,劳技、劳动制作课必须到制作室上课,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到相应的专业室上课。演示实验达到100%,学生分组实验达到100%。
13、开展的教学活动应符合学校环境与设施条件。体育、校医、心理老师等专任老师应穿着与适合科目情况的服饰。体育、音乐、综合实践、劳技、信息技术等课程需借专用教室或场地,应在课后安排学生做好卫生保洁工作。
14、教学期间,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学生如需外出,需凭班主任或负责老师签署的外出放行单方可离校。
15、组织学生外出,应提前申报活动方案。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开展。
16、出现突发事件,应按相关紧急预案冷静处置,以确保学生人身生命安全,教学反思《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二)课堂环节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互相尊重。努力创建宽松、愉悦、平等的课堂学习气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2、树立减负提质意识。在不依赖加课、补课、非指定教辅资料等增加学生负担等方法的前提下,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构建有效教学常态课。
3、课堂达成要求
(1)、教学观念科学,教学目标设置明确合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联系学情实际,知识传授正确,教学过程优化,学习方式多样化,确保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3)、提倡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兴趣,启迪思维,重在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操作以及自学与创新能力,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
(4)、提问设计要明确、具体、指向性明确,尽量避免提缺乏思考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要为学生预留思考时间与思维空间。
(5)、在教学环节中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课堂练习时间,并及时进行情况点评与效果反溃
(6)、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要求,分层次作业,提倡在课堂消化和巩固知识,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实现培优提质目标。
(7)、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实际需要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板书不可缺少,书写工整,条理清楚,字体规范。
(8)、教师应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倡导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杜绝“满堂灌”。
(9)、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不用方言讲课。英语、音乐、信息技术等专任老师采用学科专业语言或术语。推广使用教学鼓励用语。
(10)、任课老师有责任组织和督促学生眼保健操的有序进行。
(11)、我的课堂,我负责。任课老师应及时利用课后时间对违反本堂课纪律的同学进行沟通与教育。不宜将该学生转班主任或交学校处理。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
1、中小学各学科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安排适量的课堂作业。课堂作业设计力求体现科学性、趣味性、针对性,减少无效劳动。课堂作业应当堂完成。
2、作业内容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设计富有针对性的作业,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布置适量的、难易适当的、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课外书面作业。努力推行课外非书面作业,如观察、调查、制作、朗读、阅读、预习等。非书面作业教师应作相应的指导与评价。不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不得私自推销、强行征订教辅资料、复习联系、课外读物等资料、书籍。
3、基础训练语文一课一练,数学每周不少于3次;小学中、高年级每期大作文8篇、小作文8篇;低年级造句(写话)练习每周1次。
4、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时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课外作业日总量,小学三、四、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二年级不超过0.5小时,一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班主任要与其他任课教师作好协调平衡工作。
5、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登记习惯。课后,应将作业标记在醒目的地方,要求学生及时做好作业登记。
6、要求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在课代表的帮助下做好作业上交情况登记。做好缺交、迟交、少交作业学生的教育工作,避免简单粗暴的处罚措施。
7、督促学生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格式规范。对要求订正的错误,要及时跟踪批改。帮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和自我矫正的学习习惯。
8、作业的批改
(1)、教师批改作业要作业批改要及时、规范、认真。按要求布置的课内、课外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其中,课内正式作文(大作文)至少要精批一半。作业质量评价采用等级制,分为“优、良、合格、待合格”,写在每次作业的右上方。作业批改要注明批改日期,写在作业的右下方。作文要有侧批与评语。如面批,应注明。
(2)、采用红笔批改作业,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之间互批自改,不得要求学生代为批阅。雨花区教育局规定的作业批改符号:对“√”,错“×”,部分错“”,错字用“—”划改,别字用“”划改,删节“”,增加“”,分段“□□”,好词好句“”,病句“”,反复“”。
(3)、各学科课根据各类作业的特点采取全面批改或重点批改。不合要求的要重做,做错的要更正,更正后应复查。对于在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或亮点,应详细记载作为讲评辅导的依据,并在作业讲评中帮助学生更正与提高。
(4)、要求学生每次作业要求写明练习序号,格式明了统一。要训练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自我检查,自我订正、修改作业的习惯。
(5)、切实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与指导。保证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兴趣。
(6)、形成不批阅则不布置的作业布置习惯。倡导教师对作业布置与批阅革新,形成自我特色。反对任何放松作业批改的行为。
六、提质、培优与辅导
1、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品德培养、智力开发、生活体验、学习习惯、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全面成长是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义务。不歧视学业或品行待发展的学生。
2、教师应帮助学生正视自我,培养自信心、责任心与爱心,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稳定、愉悦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
3、辅导应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倡辅导形式多样化:既有课内辅导,也有课外帮扶。既有集体辅导,也有个别辅导。如进行家访,宜提前预约。
七、教学评价
1、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查或考试,一至九年级均统一采用我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评定学生学业成绩。教师应在新课结束前根据全期教学内容制定复习计划,组织学生全面复习。
2、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举行期末一次书面考试,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各学科任课教师还应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要求,对学生的操作、应用、实践等基本技能进行检测。基本技能检测根据学科特点可在学期中分散进行,或期末集中进行,并由学校教导处组织验收认可后,方可作为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技能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手册及档案。
3、各科检测成绩采用分数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评定,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待合格”四个级别。教师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成文备案。
4、学校或教师不得按学生考分或等级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不准按考试成绩分班、排定座次。要为待合格的学生提供补考机会。
5、考前要对学生进行迎考心理辅导与技能培训。开展考风考纪宣传教育。
6、认真组织考务工作,命题、制卷、保管、密封、阅卷,登分等各环节严格保密。建立监考、巡考制度。严明考试纪律,严肃处理违纪舞弊行为。
7、学生学习学业状况评价采用素质分评定。学生每学期的学业成绩要依据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全面综合评估。综合性评价除第22条中规定的评价内容外,还应进行如下评价。
(1)、描述发展状态。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对其发展状态进行描述。描述语言分为三类:进步类(较上学期综合素质等级有提高),描述语言如“有显著进步”;保持类(保持上学期综合素质等级不变),描述语言如“保持优秀有进步”;待提高类(较上学期综合素质等级下降),描述语言如“有所退步,须继续努力”。
(2)、评语用第二人称称谓写。应从鼓励的角度对学生的主要优、缺点进行评价。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与潜力,使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3)、评定“新概念三好学生”。根据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区“新概念三好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
8、考后,要组织教师对考试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试卷分析。试卷分析包括:
(1)、考试概况
(2)、试卷分析
(3)、质量分析
(4)、改进教学的措施
9、试卷分析经教研组讨论通过后,交教务处归档备查。
10、学生的评语评价应恰当运用描述性、鼓励性的语言表述。毕业成绩和升学录取成绩的处理,按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规定执行。
八、教学研究
1、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与研究者。教师应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先进经验,了解教育发展动向。
2、教师要积极参加所属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
3、教师要积极参加校本课题研究,担任子课题任务,制定研究方案,认真进行阶段性结题。
4、各学科要加强合作交流,协作开展学校各项教育教学、纪念日、文化节、运动会等专题活动。
5、教师要积极参加“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培养活动,参与兴趣小组的教学活动,积极培育校园文化。
第三篇: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发表时间: 2010-04-12
稿件来源:
洞井小学2010年上期业务习
(一)长沙市雨花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教学常规,就其广义而言,是学校教学管理实施的基本条例,就其狭义而言,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按常规要求进行教学和管理,是各类学校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最基本的措施和保证。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确保教学质量,我们根据中、小学教学的一般原则,各学科教学特点以及长沙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并结合我区多年来教育教学实验的研究成果,特制定如下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一、备 课
备课是教师的职业劳动,它的基本任务是在把握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的情况下,依据教学规律进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设计,因此,它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
备课形式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两种。所有教师均应超前备课,无备课不得进课堂。
集体备课以年级备课组或学科教研组的形式进行。着重研究重要的教学章节及课文,针对主要问题集思广益,统一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原则上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再创造的过程。主要内容是根据集体备课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的教学风格,将集体备课的要求具体化,从而制定出个人的教学实施计划:
1、熟悉一册。熟悉本册教材内容及单元组成,领会教材编排意图及单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依据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理出学科知识序列,写出全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教材概况分析; ②全册教学目标; ③学生基本情况;
④主要措施及教改设想; ⑤教学进度安排。
2、把握一组。建立单元概念,把握单元内容,领会编排意图,抓住章节(课文)特点,设计教学措施,写出单元分析。单元分析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本单元教材内容及特点; ②本单元教学要点及重点; ③相应的教学措施及手段。
3、备好一课。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明确本课在单元及全册的地位,从对象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分课时备课。课时备课应包括如下条目:
①课序与课题。
②教学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分类制定,做到明确、具体、可行。
③重点和难点。分条书写,做到准确、无误。
④教学准备。列出教具、学具、课件等名称及数量。⑤教学过程。要有清晰的教学环节安排和具体可行且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设计,要有师生双边教与学的活动过程设计。
⑥作业布置(见第三条《作业》)。
⑦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次分明,美观大方。
4、备课可参考有关资料或利用网络资源,提倡有针对性地采集网上的音像、图片、图表等教学资源予以共享,但严禁抄袭和复制网上原文教案。
5、教案的详略应视教师的工作年限、业务素质以及学段、科目的数量区别对待。教案的详略要求由学校根据本校情况具体确定。允许教师使用自己多年积累和整理的原始教案,但要推陈出新,不断改进提高。
6、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后记,记录教学的得失体会以及改进的设想措施。教学后记全期不得少于15次。
二、上 课
上课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师精神风貌、专业素养、师德规范的集中体现。因此,它是评价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
7、按课表上课。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
8、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前10分钟准备好教材、备课本、教具、学具、仪器、图片等,按时进教室上课。教师进入教室后不应中途出入,不得接听、拨打手机和从事其他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按时下课。
9、使用普通话教学。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正,教态亲切。不得蓄怪异发型,穿戴怪异服饰。体育教师着运动服装上课。女教师不得化浓妆。无特殊原因不得坐着上课。
10、课堂上处理好主体与主导、全体与个体之间的辨证关系。教学民主,师生平等,互相尊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提倡学习方式的变革,激发兴趣,启迪思维,重在学生观察、思维、表达、操作以及自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1、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健康,注意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握笔方法和其他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允许讥讽、漫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上、下课师生行规定礼节。
12、教师的讲授必须准确无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精讲多练,并要保证课堂内学生有效的练习时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3、板书工整,书写、演示规范,可视性好。
14、充分发挥教学设施、设备和媒体的作用,从内容出发,有所选择,讲求实效。有条件的学校,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实验课必须到实验室上课,劳技、劳动制作课必须到制作室上课,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到相应的专业室上课。所有学校,演示实验达到100%;中心小学和城区学校的学生分组实验达到100%,乡村学校达到60%以上。
三、作 业
15、中小学各学科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安排适量的课堂作业。课堂作业设计力求体现科学性、趣味性、针对性,减少无效劳动。课堂作业应当堂完成。基础训练语文一课一练,数学每周不少于3次;初中大作文每期不少于7篇,小学中、高年级每期大作文8篇、小作文8篇;低年级造句(写话)练习每周1次。
16、要布置行之有效的课外作业,但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教师可布置适量的、难易适当的、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课外书面作业。努力推行课外非书面作业,如观察、调查、制作、朗读、阅读、预习等。非书面作业教师应作相应的指导与评价。
17、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总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课外作业日总量,初中不超过1.5小时,小学三、四、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二年级不超过0.5小时,一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班主任要与其他任课教师作好协调平衡工作。
18、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及时,按要求布置的课内、课外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其中,课内正式作文(大作文)至少要精批一半。作业质量评价采用等级制,分为“优、良、合格、待合格”,写在每次作业的右上方。作业批改要注明批改日期,写在作业的右下方。
19、学生每次作业要求写明练习序号,并要求格式统一,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合要求的要重做,未做的要补做,做错的要更正,更正后要复查,并给予评价。但不允许以做作业来惩罚学生。要训练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自我检查,自我订正、修改作业的习惯,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之间互批自改,但不允许用学生批改作业来代替老师批改作业。
20、对作业批改的符合规定如下:
对:?√ 错:×部分错:?√ 错字: 别字:| 删节:
增加:︷ 反复:
分段:
好词、句:
病句
21、教师批改作业时应作适当的批改摘记,特别是对具有独创性或有代表性错误的应予详细记录,以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
四、评 价
22、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查或考试,一至九年级均统一采用我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评定学生学业成绩。教师应在新课结束前根据全期教学内容制定复习计划,组织学生全面复习。中学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举行期中、期末两次书面考试,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举行期末一次书面考试,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此外,中小学各学科任课教师还应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要求,对学生的操作、应用、实践等基本技能进行检测。基本技能检测根据学科特点可在学期中分散进行,或期末集中进行,并由学校教导处组织验收认可后,方可作为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技能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手册及档案。
23、各科检测成绩采用分数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评定,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待合格”四个级别。教师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成文备案。学校或教师不得按学生考分或等级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
24、在考查考试中要严肃考风考纪,认真做好组考工作,严禁弄虚作假。
25、每学期末,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综合性评价除第22条中规定的评价内容外,还应进行如下评价。
第一,描述发展状态。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对其发展状态进行描述。描述语言分为三类:进步类(较上学期综合素质等级有提高),描述语言如“有显著进步”;保持类(保持上学期综合素质等级不变),描述语言如“保持优秀有进步”;
待提高类(较上学期综合素质等级下降),描述语言如“有所退步,须继续努力”。
第二,写好评语。从鼓励的角度对学生的主要优、缺点进行评价。评语用第二人称称谓写。
第三,评定新概念三好学生。根据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区新概念三好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
五、管 理
26、学校要严格按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课,任何学校不得擅自改变课程门类和增减课时。确因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需要调整课程计划的,学校必须写出详尽的实验方案,报上级教育科研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对无故或未经批准而改变课程计划的学校,要对校长和有关责任人进行追究。
27、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计划,各科教学工作计划等,每学期制定一次,开学前一周完成。学期工作结束写好工作总结,交有关部门备案、审查。
28、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于这一中心。各学区负责人、学校校长以及教导(务、研)主任,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教学工作上,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和深入课堂听课。学区负责人和学校校长每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导(务、研)主任每期听课不少于30节。
29、学校要有计划并经常性地安排教师培训活动,组织各类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各学科的课题实验,并有活动记录备查。教师要加强学习,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每期听课不少于10节,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心得体会,以增强自身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30、学校要建立教学常规的督查制度,制定执行教学常规的细则和措施。每学期对教师执行常规情况检查不少于三次。检查的内容包括执行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研活动以及工作总结等。检查要有记录、有数据、有评价,并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教师期末或年终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对工作有成效的教师或教研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31、学校要积极培养年轻教师。要经常组织年轻教师学习教学业务,要通过与中老年教师签定师徒合同,担任班主任工作,承担教研任务等多种形式,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第四篇:东营市小学教学工作常规(模版)
东营市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2009.12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优化小学教学管理,有效地克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正确引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常规。
第二条 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中心。教师须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条 教学工作常规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教学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借鉴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改革成果,按照新的课程教学理论以及教育教学规律要求制订的通常实行的教学工作规范。它是全市小学教学工作的通常性、基本性和基础性要求。
第四条 本常规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
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第五条 本常规的实施目标是:
(一)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本常规的实施和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努力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二)促进新的课程结构的建立。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学科整合,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创造性地实施课程。
(三)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处理好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之间的关系,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建立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改变过于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评价观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通过本常规的落实,促进教师积极开展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第六条 本常规遵循的原则是:
(一)导向性原则。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形成科学规范的教学工作秩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操作性原则。力求从实际出发,做到内容具体,层次分明,便于运用,便于测评。
(三)发展性原则。本常规不是封闭和僵化的教条,而是开放的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规则系统。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各地在贯彻本常规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课程计划
第七条 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课程的计划、意见、规定等,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制订的法规性文件,其中规定了学制、培养目标、课程设臵、课时安排、教学要求等内容,各县区、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和学校应严格遵照执行。
第八条 各学校在充分利用好基本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第九条 每学期初,学校、教研组、教师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分别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由学校或教务处组织审定。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学年或学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教科书等情况的分析;教学进度(包括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等);提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
第十条 每学期学校、教研组、教师都应作好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有研究专题的,还要有专题总结。教师的总结要存入本人的业务档案。第十一条 对课程计划和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主管部门每学期都要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以规范课程计划的落实.三、课程标准
第十二条 各学科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是教学工作的依据,是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
第十三条 学校领导应学习和了解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并在教学管理中落实到位。学校要把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
第十四条 科任教师都必须非常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并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将课程标准的理念及要求融入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及课外指导等各项教学活动中。
四、教材使用
第十五条 经国家教育部审查通过并批准使用的教材以及经省教育厅审查通过的地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资源和依据。教材体现课程标
准的精神,反映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各县区教育局要组织学校从省教育厅颁布的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教材。
第十六条 教师要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观察、实验、操作,获得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第十七条 学校要根据有关规定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丰富和完善教材体系,特别要注意开发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并在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积极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五、教学管理
第十八条 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学校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课程与教学的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第十九条 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教学工作决策的民主化。教学管理要为教师的发展和创造性劳动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第二十条 学校要根据课程计划认真开设课程课时,科学设臵校本课程,深入探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防止毕业班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课程。
第二十一条 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教学工作条件,包括教学设施、设备及教学资料等;已具备相应实验条件的学校,要努力做到教材上规定的实验内容的开课率达到100%。
第二十二条
学校领导要真正成为教学管理的行家,成为课程管理与实施的领路人,关注过程性管理,不断修正、完善、拓宽教学管理思路。
第二十三条 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要承担教学任务。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积极思考教育教学的前沿性问题。每月至少亲自主持召开两次专门会议,研究教学工作问题。每学期至少要分别召开一次教师、学生和家长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及时发现、解决有关问题。每学期听课、评课要在30节以上。
第二十四条 教务处要做好教学的具体管理、指导工作。及时发现、分析教学、教研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做好贯彻落实。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主任每学期听课、评课要在60节以上。
六、教学研究
第二十五条 教学研究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应重视教学研究工作。
第二十六条 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国家、省、市教育法规政策;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开发当地
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研究学科教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生学习方式。
第二十七条 县区、乡镇要健全教研组织,从德才兼备的教师中选拔专职教研员,配齐人员;乡镇教研室专职教研员一般配备3至5人。各级教研室要排除杂务干扰,充分履行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的职责,把课程改革实验的研究与指导作为中心工作;要密切和与专家、学者以及科研机构的联系,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深入学校具体指导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要积极实施网络教研,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困惑;要做好对各种教科研课题研究的引领、提升工作,并定期组织开展各种交流与展示活动,积极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要加强对中小学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跟进式指导,帮助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指导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提升课程实施水平;要积极发现和培养骨干教师,鼓励和支持中老年教师积极参与课改。
第二十八条 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与措施,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实践中提出教研课题;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要整合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和课题组等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员等校内外各方面的作用;要形成对话机制,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
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开展经常性的集体备课、讲课、说课、评课等研究活动,形成集思广益、开诚布公、共同提高的教研风气。教师每人每周听课1节以上,并要作出评析。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重视开展校内、校际网络教研,重视资源共享。
第二十九条 教师要增强改革意识,当好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拓宽教学渠道,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实现个性化教学,由关注自己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积极撰写教研、教改论文,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学校领导更要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支持并带头开展教学研究。
第三十条 县实验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分别是县乡两级学校的龙头,有责任组织好基层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有计划的培训基层各科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十一条 加强县区间、乡镇间、学校间的学习与交流。
七、教改实验
第三十二条 教学改革实验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改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选题、实验、总结和推广经验,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效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都要有实验课题,围绕教学工作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展教改实验。
第三十三条 教学改革实验事先必须进行认真、充分的可行性论证,选题要体现国家新课程的理念,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重点,努力探讨先进的教学模式。
第三十四条 教师是进行教改实验的主力军。学校领导应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建立教改实验档案,并以此作为评估教师教学工作成绩的重要内容。对于在教改实验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五条 要建立分工具体、责任明确的实验课题组织。课题组要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做好开题、过程管理和结题工作。实验人员要注重实验过程,做好材料、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及时做好总结。
第三十六条 教改实验成果要从实验的难度、效度和可推广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经过充分论证后方可推广。对于在教改实验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八、备课
第三十七条 备课是教师准备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中心内容和具体体现,是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第三十八条 备课内容一般包括:
(一)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搜集相关教学材料。
(二)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态度与需求及个别差异。
(三)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体推进。
(四)预测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应对策略,围绕更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学具;所有演示实验,教师课前都要预做。
(五)科学设计评价内容及方法,合理设计课时计划。
(六)各学科都要超前备课,加强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师间加强交流与合作,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提倡多搞集体备课研讨。
(七)提倡和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备课。第三十八条 编写教案。
(一)不能以课本,资料上的评注圈点代替教案,更不能以抄写教案范例来代替自己编写教案,教案应按课时编写,讲求实效性。
(二)教案一般应列出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要通过设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活动,体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三)教案的形式可灵活多样,鼓励教师利用现代化手段备课、编写教案。教师间加强交流与合作,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九、课堂教学
第四十条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是实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主要途径。
第四十一条 课堂教学要体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四十二条 各学校要严格按课程计划上课,教师不得擅自更改课程计划、缺课,私自调课。课程表调度权属于教导处。
第四十三条
课堂教学教师应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举止文明,衣着得体,仪表端正,教态亲切;不吸烟,不坐着上课,不开手机,不随便离开课堂;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课堂上要使用普通话。教学用语要准确、简练、生动,板书要规范、条理、清晰。
第四十四条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法要有启发性、激励性,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要从课堂动态发展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防止机械照搬教案的不良倾向,处理好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之间的关系。
第四十五条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注意在运用一些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特别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必须科学、简便、有效,不搞形式主义。
第四十六条 课外作业。布臵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增强作业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和选择性,做到适时、适量和科学,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二三年级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部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要防止机械重复、照抄、照搬,反对滥用练习册和复习资料。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作业习惯,对学生的作业质量要有规范化的要求。作业批阅要及时、认真,要采用灵活的方式。要注意对特别的个体给以具体恰当的评价。
第四十七条 改革与创新。要注意加强不同学科教学的整合,积极探讨研究性学习,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认真落实常规要求前提下不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第四十八条 教学后记。为了总结得失,积累经验,要及时地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写出教学后记或进行复备课。
十、课外指导
第四十九条 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学习的继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创造有利的环境。
第五十条 要通过开展课外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巩固和拓展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发展个性,体验社会生活,促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第五十一条 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指导。要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辅导,及时弥补其知识缺陷,重点是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应指导所有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利用课外活动进一步发展特长、发展个性、发展能力。第五十二条 教师要认真检查和批改课外作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面批面改。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和修正作业中的问题。
第五十三条 要指导学生参与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办专题讲座,组织文艺、体育、科学、劳技等兴趣小组和专业社团,召开体育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等。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第五十四条 要注重协调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安排,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堂和课外的一致性和整体性;要重视学生校外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指导和安全的监控。
十一、教学评价
第五十五条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促进发展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要逐步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第五十六条 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基础性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看到和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第五十七条 学生评价要使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学期评价相结合,更应注重日常评价与阶段性评价。可采用成长档案的形式,通过教师、家长、同学、自己的共同参与,收集能够反映成长过程和结果的材料,对学习的态度、兴趣、学习表现、行为习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等进行评价。教师、家长与同学的评价,以及自我的反思与小结等。在评价主体中,要突出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
第五十八条 终结性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全面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综合评价。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考试只是其中一种方式,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体现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目标,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采用听、说、读、写、做等多种有效形式。学校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
第五十九条 学校要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考评制度,既要重视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职业道德修养。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是否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课业负担等引入考评机制。要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第六十条 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克服教学评估工作的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至上。要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
看待每次考评结果,使学校明确发展的方向。要通过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估促进课程发展和教学改革,使学校发展个性,办出特色。
本常规不是封闭和僵化的教条,而是开放的并且是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规则。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各县区在贯彻本常规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制定本县区的教学常规,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第五篇:教学工作常规
教学工作常规
一、总则
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要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实施有关法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和育人和谐统一起来,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双基”,“发展智能”,而且要促进学生思想、兴趣、意志、情感、品德行为习惯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发挥教学过程的多功能作用。
3、教学是教师的教授和学生学习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培养英才,既保证全面发展,又注重培养特长。
4、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应环环扣紧,环环落实。与此相关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要认真抓好。
5、学科之间要统筹间顾,避免过量的课业负担。
6、学校要按国家教委制订的教学计划开课。教师要按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二、备课
7、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得上课,不备课而上课的应作渎职行为处理,不认真备课的应予以批评和处罚。
8、各学科一律实行超周备课。
9、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在三备到位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写好教案。
10、在教师个人超周备课的基础上,由年级教研组长在每周周末召集同年级同科集体备课。其内容主要是:检查本周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超周备课的教案,研究其重点、难点,研究双基,研究教法、学法;统一教学目标,统一作业量,统一测试量。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作用。
11、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老师自己备课时应自己先做一遍,并作出标准答案。理、化、生应做的实验,备课时老师要亲自操作一次,并准备好必要的设备,以保证上课时实验的成功。
12、写好教案。
(1)教案应按课时逐步撰写。
(2)一律备详案,要反应出一堂课的主要内容:A、教学目的、要求;B、重点、难点;c、教学步骤;D、教学精讲和学生精练的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E、主要教法;F、板书设计;G作业内容。
(3)每学期学校对教师的教案检查两次。查后要注明检查人姓名和日期并盖绮缝章。不允许以课本、资料上的评注圈点代替教案。
13、要求教师写适量的教学后记。
三、上课
14、按课表上课。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
15、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前十分钟应准备好教材、资料、备课本、书写工具、演示仪器、教具等。提前侯课,教师一经进入教室,不许中途出入,不许在课中令学生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
16、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正。在课堂里不准抽烟、打接电话,发短信,不坐着上课,不挖苦讽刺学生,更不得打骂体罚学生。男教师不得穿拖鞋、穿背心、留长发、着非西装短裤;女教师不得染异发、化浓装。
17、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堂规则,教学卫生规范。到点上课不迟到,按时下课不拖堂。
18、认真组织教学,严格课堂纪律。
19、每一堂课达到下述基本要求:(1)目的明确;(2)讲授正确;(3)重点突出;(4)难点突破;(5)精讲多练;(6)效果落实。
20、精要讲授。讲授坚持启发式,师生平等互动,废止注入式、漫堂灌。讲授范围、详略依课标、教材而定,依教学目标而定,依学生学情而定。讲授的主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讲授的语言做到精要、明白、好懂,要使用普通话。板书要精心设计,字迹清晰。
21、加强练习。课堂练习一般应15分钟左右。练习题要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内做练习时,教师应当巡视,掌握典型错误,当堂评讲。
22、物理、化学、生物和生理卫生等学科要认真上好实验课。教材规定的实验开出率、演示实验达到100%,学生实验大90%。加强自制教具的工作。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23、凡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精选习题,适量布置课外作业。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要当堂消化,作业当堂完成。音乐、美术、体育、劳技等可
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大、小作文每学期各8篇。语言教学都要按教材要求完成背、默写等课后练习。
24、控制作业量,平衡作业负担。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考虑学生的总自习时间和各科的全面发展。课外作业日总量不超过1.5小时。不用大量作业去占用学生节假日。
25、对学生的作业,要有规范化的要求,严格进行训练。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格式要规范。不合规范要求的要重做,没做的要补做补交。不要以做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26、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按要求布置的课外作业(包刮作文)要全批全改。周记、日记不作统一要求。对补交和重做的作业要细致批改。每次作业要给予平分,不得只给分不批改,或既不给分又不批改只写一个“查”、“阅”。批改后写明批改日期,要保证在下节课上课之前把作业本发给学生。
27、要让学生自己订正、修改作业错误之处,养成自我检查和自我订正的习惯。有能力改正的,要求他们自己改正;估计无能力改正的,重点知识题老师要面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 改正;改正后的作业一律再交回批阅,28、布置数、理、化作业题时,可采AB型习题。A型题量少难度大,提倡优生完成;B型题则要求全体学生完成。
29、教师批改作业时应作好作业批改记载,特别是对解题有独创性和错误有代表性的应予以详细记录,以作讲评和辅导的依据。
30、学校对教师的作业和批改情况每学期检查两次。
五、辅导
31、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有课内辅导又要有课外辅导,既要有集体辅导又要有个别辅导。
32、辅导要有计划。制定计划分三步走:A、学科教师对所教班的学生划分层次,确定优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由班主任主持,全体教师参加,对学生逐人分析,统一对某一学生的认识,统一基本作法;C、有科任教师制定计划,提出辅导措施。
33、辅导要突出重点。辅导的重点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其次是缺课、旷课的学生;对于优生可采取参加兴趣小组,组织学科竟赛的办法发展特长。建立各科的竞赛培训制度。
34、辅导要讲求实效。教师要做到热心、耐心、有信心。要加强学法指导和课外阅读指导。
35、辅导要运用多种形式。如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学科研究活动、文体活动、科普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进行家访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导方式。
六、考查、考试
36、检查教学效果应采取考查、考试两种形式。课堂提问,随堂测验,检查作业、单元测验,属于平时考查,由科任教师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属于考试,由教育局或学校组织。要严格控制考查时量,随堂测验不超过30分钟,单元测验不超过二课时。
37、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试或考查。劳动技术课可以只搞考查;音乐、美术、体育可以搞随堂测验和期末考试,时间可以提前;其它各科均应按规定组织考试。
38、期中、期末考试属目标性考试。考试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范围。考题要注重“双基”,体现能力,覆盖面在80 以上,难易度要适中。
39、学习成绩的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40、期中、期末考试后,学科教师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成文备案。书面质量分析一般应包括:A考试概况;B试题分析;C质量情况;D改进教学的措施等。
41、为了全面评价学生成绩,学校配发各种记分表册:学生成绩记分册,各科学习成绩统计表,考试质量分析表等。
42、严肃考纪考风,严禁弄虚作假。考前要进行考纪教育,严密组织命题制卷;要严格监考;监考时严禁看书、报。考试后要对考务、考纪、监考等工作进行总结,对违纪舞弊行为要严肃处理。
43、认真搞好阅卷评分、登分工作,尽量减少漏、错现象。作好质量分析,填好质量分析表并上交教导处。
44、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学科教学计划、个人教学计划和学科课外活动计划。
45、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和学科课外活动计划内容一般要具备:目的、要求;主要工作任务;措施;活动安排。
(2)学科教学内容一般要具备:
A、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B、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补充、改进意见。
C、教学任务和目标。
D、落实教学任务的要求,提高质量的措施。
E、教学进度安排。
46、教学计划每学期制订一次。学校教学计划于预备周开始由教学校长向全体教师宣布,其它计划于预备周内制订。交学校教务处存挡。
47、每学期,学校、教研组、教师都应写好全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教师总结存入教师业务档案。
48、对教师的教学总结由学校教研组进行评奖。
水潦中心校教导处
2007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