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察学习体会.
上良中心小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龙门中心小学
2012年11月16日,我学区组织13名教师赴上良学区进行观摩学习,我校有5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各位老师的讲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的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
一、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每位教师都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学学习过程中,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语言训练严格扎实。
二、教学的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特色。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要做获得知识的主人,主动的参与学习,积极的思考问题。如章晓娟老师的语文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教学设计科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教法新颖,学法得当,整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她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互动交流,激发了学生兴趣。
2.通过课外延伸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张老师在课的最后,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这一课结束时,老师引导学生要正确对待人生中的俩种爱,即鼓励的爱和批评的爱,使学生获益终生。
三、课堂中,鼓励性评语的使用和积极评价的效果。
1.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教学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教学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因此讲课教师都注意了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的重要前提。
2.适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讲课教师都注意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的沟通,随时随地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在朗读环节,有一个学生课文读的不够好,但老师并没有去批评他或放任不管,而是给他机会,评价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我想这样的激励比任何的物质的奖励都有用,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话更使他们有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以便更好的学习。另外,比那次教学观摩最大的收获是如何提升自身的素质,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是当前我们要狠抓的重点。
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学习,我才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以前我总做一个固步自封、不求上进的人,认为自己很前卫,然而,通过学习以后,我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所谓学无止境,作为教师,应该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就像周益民老师说的那样,要不断地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要与学生一起进步,其实,老师的进步是通过学生的进步来体现的,学生可以完全成就一个老师,可以帮助一个老师在专业成长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因此,不仅要学生进步,而且要伴随学生一起成长;
其次,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备优良的师德修养,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因为只有热爱自己职业的老师,才会从心底里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不断地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学习方面,我们要成为学生的领路人,要用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去影响学生;
第三,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以一种锐意改革的精神去对待我们的教学,要把以前的陈旧观念通通去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把它们有机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执教,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借鉴他人的方法,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在扩充知识结构的同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第四,要结合当前的形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如何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研讨会,我认识到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要热爱学生,要关心爱护后进生,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真正成为学生的学科带头人,要让学生尊敬我们,喜欢的我们,才会从心底里喜欢我们的课,在教学中,我们要肯定学生的成绩,不要随便动不动就批评学生,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把他们的潜能充分地激发出来,把他们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老师教学的工具,我们要考虑学生的思绪方式,站在学生的立场,帮助他们,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有他们的身边,与他们一道克服困难;
总之,无论怎样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我们都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刷新自己,保持终身学习,直到终老,并且,我们要把这种终身学习的理念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也从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为之不断地奋斗终身。
第二篇:考察学习体会
考察学习体会
黄萍
根据《我校2010年党务干部培训方案》,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六十五周年,学习我党优秀传统和优良作风,亲身体会“西柏坡”精神,同时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倡导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和再塑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为推进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谐校园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我院党委组织各基层党总支书记到西柏坡及唐山考察学习。
2010年10月12日, 我们怀着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踏上了西柏坡这块神圣的土地,开始了我们的考察学习的第一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曾在这里开展土地革命、指挥著名的三大战役并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也就是在这里,我们党从这里走进北京、走向全中国。我们追寻着那段浩荡不朽的岁月,访寻着伟人们的足迹,领略着中国共产党光荣传统。
西柏坡记录了中国革命的一段重要历史,我们从中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艰苦奋斗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正如胡锦涛书记看完西柏坡后说:“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参观周恩来同志旧居,在周恩来同志旧居里,南厢正房的东屋的整整一面北墙上贴着大大的全国地图。在大决战的日子里,这间军事指挥室里经常灯火通明,通宵达旦,缜密的思维,为各个战役提供了准确无误的军事资料和数据,办公室东墙上悬挂着周恩来统治和邓颖超同志在西柏坡的合影,寝室里的书架是是个多功能的书箱,合起来是书箱,展开便是书架,当时为了行军方便,特制了这个书架。在办公桌上明显的位置上方有一个磁碟盖儿的瓷杯,里边还有一个不为所人知的故事,讲解员用快板儿的形式生动的讲述了故事的由来,故事感染着每一个人,同时值得人们思索的是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不能只停留在老一辈的革命家身上,它更应该在我们这一代身上发扬光大。
西柏坡考察学习之行,恰好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使我们对老一辈革命领袖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了解。给了我们正确认识历史、体会艰苦奋斗精神的机会,这次从温入党誓词,对我们这一代人更有教育意义,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是艰巨而伟大的。让我们牢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畏艰难,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添砖加瓦。
10月15日,考察的第三站,为“大力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倡导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和再塑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为推进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谐校园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进一步增强党政干部的爱国主义情操,我们参观考察《唐山大地震》博物馆。《唐山大地震》用浓烈、饱满、深沉、细腻的感情和精心的制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一致认为是一次触摸历史、反思历史的机会。特别是观看影片《唐山大地震》,把灾难来临时的无情瞬间与灾难无情人有情、公而忘私,患难与共,解放军是人民的守护神之间的反差强烈的表达了出来,使官兵身临其境,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感受颇深。通过观看影片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加深了我们职责使命的认识,激发了同志们的爱国热情,产生了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树立了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为推进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谐校园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打牢我们思想政治基础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第三篇:教师考察学习体会
zz月zz日至zz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市教育局、xx师院组织的XX市名师培养工程人选到南京、上海、杭州的教育考察学习。我们先后到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凤游寺小学、上海洵阳路小学和杭州崇文学校参观考察,这四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鲜明,或传统、或鲜活、或深厚、或新锐,这四所学校的课堂教学也是各具特色,让我体会到江沪浙一带教学改革的多元和深入。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的应该是专家的讲座,华师大的吴亚萍、李政涛、李永成三位专家分别从新基础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学生工作的核心命题和教师发展的角度为我们做了三场深刻而精彩的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也让我更理性的反思自己。
一、调整心态,享受工作带来的苦乐
“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这是李政涛博士讲座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对我触动最深的一句话。
虽然在名师培养工程的队伍里我是小字辈,但实际上我也工作了18个年头了。随着自己在工作中从青涩走向成熟,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而内心追求完美的标准却不曾降低。这些压力有时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不知不觉中,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不那么强了。我不得不承认,职业倦怠找上我了。我时常自问:曾经那么喜欢当老师的我,现在怎么就不快乐了呢?
“教师职业特点就是艰难、繁重、劳累。累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有没有累出效率?累出品位?累出创造?累出智慧?累出成长和发展?”李政涛博士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我醍醐灌顶,原因很简单,不是工作太多,不是任务太重,不是超过我的能力,而是我忘记了享受,忘记了享受教学、享受学习、享受失败、享受成长!再看看比我年长的名师们,这几天相处下来,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热情、执着,感染着我,也让我汗颜,我想他们一定是享受到了繁重工作背后的品位、成长和发展,所以才能累并快乐着。我相信我也可以,一定可以,宠爱自己,用工作宠爱自己。
二、审视自己,看清自我更新的方向
吴亚萍教授将课堂教学的“改革”状态分为:方法的改革(旧框架+方法技术=教师主导)、形式的改革(旧框架+新元素=学生主动)、加法的改革(情境+活动+技术+开放题)、局部的改革(认识部分内化并转化为行为),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框架不变,学科知识立场末端的方法改革,表面形式化的状态。这让我不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自己真的还要努力更新自己、提升自己。
吴教授用案例的方式解析了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的结构设计,从教结构到用结构,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其间体现了融合渗透的策略和整体感悟的策略。这种结构设计很适合数学学科的教学,它完全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不是将知识一口一口掰碎了喂给学生,而是呈现一个整体,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性,先是跟着老师学结构,再让学生去用结构,这种大体系、大探究,对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掌握学习方法、思想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听实验小学老师的执教时,以上的思想体现得并不是很理想,让我有一点怀疑它的可操作性,好在吴教授的课后评课,并不停留在批评层面,而是给出了具体的做法。让我羡慕洵阳路小学有华师大这么雄厚的专家支持的同时,也让我坚定地相信这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愿景,更是可以真实达到的现实。
三、名师团队,获得持久前进的力量
名师培养工程这个团队,既有市教育局人事处的方向领航,又有XX大学师范学院的专业引领,再加上各区名师们的相互碰撞,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华师大的教室里,我们放下盒饭就开始分组讨论,不管是师院的老师还是名师都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交流、甚至争论,一直到下午的教授来上课才被迫停下来。在从上海到杭州的高速路上,整整一路我们都在交流、在分享,话筒在手中传递,思想在分享中丰富,情感在掌声中交融,不知不觉间,三个小时的车程让我们更加充盈、更加丰沛。相信浸润在这个优质团队中,我们的课堂一定会逐渐充满生长气息,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生命自觉,乃至达到对学生的生命自觉。
第四篇:银行考察学习体会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月**日至**日,为了学习借鉴先进地市经营管理经验,我随****总行学习考察组一起,赴****进行了考察学习,亲身感受和体会到了**、**两地员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先进超前的发展思路、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对我触动很大。
尤其是**县在人口上只有3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8万,全县有果业面积33万亩,人均将近一亩果,是一个典型的果业大县,年财政收入仅2亿元左右,工业基础薄弱、农业抗自然灾害能力差、交通闭塞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仅有工行、农行、农信社和我们**行四家金融机构。***行把握时机,坚守农村市场阵地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小额农贷品牌积极开展小额农贷推广提升工作,在推广小额农贷品牌上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思,建立健全案防内控制度树立稳健的经营理念、把住风险关口执行严格的操作流程,强化有效监督,建立全面的约束机制。将资产质量较低、风险隐患较大、发案率较高、生命力脆弱的小额农贷树立成农信社的信贷品牌。**行案防及内控制度的建设寻找到业务发展的最佳有机结合、***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完美地诠释了*******的企业文化,每一位员工的勤奋努力、每一个支行的开拓创新铸就了**行,****行产权制度改革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几日来我想了很多,最深的感触有:
明确发展目标,切实转换思想观念,调正心态,调好状态是加快
存款发展的根本保障。***行之所以能在基础薄弱,资源与我们大体相当,业务发展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我认为是他们首先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直面问题和矛盾,不回避矛盾,针对普遍存的问题和困惑,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多途径、坚持不断地传导和灌输省联社确立的经营理念及先进的管理方法,使全社上下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清晰,对办好商业银行的规律性认识逐步深化,从思想上为存款工作取得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其次是他们针对自身实际和所在地的经济环境,打破“环境决定论”的思想束缚,摒弃竞争环境差、存款资源少,无所作为的消极观念,调正心态,调好状态,迎难而上,以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抵减客观经济环境给存款工作造成的种种限制,使全社上下保持了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风貌。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以后的组织存款工作中,应把转换员工思想观念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突破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坚持以理念为先导,调正心态、调好状态,坚持存款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克服固有的思维模式,推动存款的更快发展。
走出去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走出去使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差距,走出去使我们获取了宝贵的经验,找到了可以加快业务发展的突破口。面对与兄弟单位在思想状态、管理措施、考核机制、营销策略和工作进度等方面的差距,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第一要把思想状态调整好,把观念真正转换到位,每位员工都必须把状态调整到***总行倡导的一系列管理理念、管理要求上来,调整到有压力、有激情、有办法、有认真精神上来,调整到人人思发展、人人谋发展
上来。要调整状态,一要强力灌输传导各种先进的理念,通过培训、考试、宣讲等多种形式,促进全员状态的调整;二是要通过机制的刺激,倒逼全员调整状态。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各种激励机制,高奖重罚,兑现到位,做到有诺必践、令行禁止,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通过机制作用的发挥,把全员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第三,管理上要力求精细。规范是对员工最好的福利,严管是对员工最好的爱护,机制是锤炼员工本领的最好手段,管理是一个单位稳健经营的关键。因此,我们在管理上应注重管理的每一个细节。
****
*******
第五篇:考察学习体会
考察学习体会
这次学习考察,对我来说,既是一次非常好的受教育的机会,又是一次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机会。通过学习考察,更加坚定了我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更加饱满、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报社“二次创业,加快崛起”中,为早日把xx日报打造成为一流党报集团而努力奋斗。
一、五家报社可学之处
1、按照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来办报经营。报纸质量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广告的基础。五家报社无论是办报,还是经营,都尊重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努力寻找新闻规律与市场规律最佳的结合点,力求取得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社会效益。
2、办报规范化标准化。五家报社的办报规范化、标准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南昌日报的“一日三会”制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三会”分别是上午10:00的采前会;下午3:00的编前会;晚上9:00的重要版面编辑碰头会,并且在每一次会上都要回答十个方面的问题。“一日三会”制度,既减少了差错,又利于做大做强本土新闻,用新闻的唯一性,保持读者的选择权。
3、完善流畅的采编流程。采编各部门工作衔接和配合非常顺畅、协调。楚天都市报、南昌日报、长沙晚报等报社都是采访和编辑是各负其责,分兵把守。采访部门分工明确(如时政、经济、社会等),稿件经采访部门层层把关后提交到编辑部门,编辑部门根据稿件情况统筹安排版面。
4、时政新闻报道改革深入扎实。通过这次考察,我们看到各地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保证了时政新闻报道改革的深入进行。在考察的日报上,几乎看不到连篇累牍的反映领导活动和会议的新闻报道,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基层的、鲜活的、被读者广泛关注的时政报道。南昌日报对一些没有实际新闻价值的领导活动和会议专门开辟了“要闻速递”专栏,有时省委常委的活动放在这个栏目里发,可见改革力度之大。同时,该报还对什么级别的领导发多少字数、什么样的领导不上标题、上标题等具体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5、重视新闻策划,体现民本情怀。五家报社把时政新闻报道改革腾出的大量版面交级了广大读者,正如楚天都市报提出的:报纸是 1
可以满足任何需求的,是可以买回来看的,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理念。我们看到,他们见报的稿件大都把新闻策划贯彻始末,每条新闻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得出的。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做大做强本土新闻,唱响主流旋律,体现民本情怀,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二、我们如何学以致用
我觉得,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这次考察学习精神,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把外地的先进经验学到手,取得真经,入心入脑,学以致用,提高采编水平,提高报纸质量,才能助推报社“二次创业,加快崛起”。
1、坚持人人都是策划主体。要把新闻策划贯穿到每一个采访活动的始终。策划出生产力,策划出新闻精品。我们要继续坚持完善行之有效的四级策划机制,强化部室策划和个人策划,做足做精新闻策划,尝试探索能够为报社带来经济效益的活动策划,随时随地,时时刻刻,人人都是策划之才,人人都是策划主体,通过新闻策划和活动策划,既取得社会效益,也取得经济效益。
2、坚持时政新闻报道“短、新、活”。按照“三贴近”的要求,转变文风、转变作风,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加强互动,采写一大批“短、新、活”的新闻精品,扮靓版面。同时,对于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要吃透“两头”,找准结合点,让时政新闻真正短下来,活起来。
3、坚持报网互动,打造全媒体记者。对于时效性强、新闻价值大新闻事件,无论是日报记者、还是都市记者、还是传媒网记者,都可以发挥所长,相互刊发,进而培养造就一批全媒体记者,探索并逐步建立适应全媒体发展的采访工具配备机制和新闻稿酬机制,让“多劳者”多得,“多发者”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