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社会实践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
实践教学报告:关注新农村,关注科学发展
关注新农村,关注科学发展
——“滕头村”中国新农村的典范
摘要:根据新闻报道,目前中国GDP已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以前的粗放型转变为现在的集约型。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体现在很多方面,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中国农村的经济模式,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原来落后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了一个时尚的新名词。本次实践活动我们走进滕头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来感受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新农村、科学发展、滕头村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历史上我们曾经一度领先于世界各国,但在近代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一度落后并处于挨打的境地。虽然今天的中国经过自身的改革和对外的开放慢慢恢复以往的生机,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例如:环境破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粗放等。这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什么才是正确的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帮我们指明了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国的农村长久以来似乎就是贫穷的代名词,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今天改变农村旧貌已经是刻不容缓。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成为农村发展的新思路。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农村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小组奔赴中国新农村的典范——奉化滕头村。
村口结合风能与太阳能的路灯,大大的排污管道,干净的河流,少有杂质的空气,悠然的村民„„和谐是这个村子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在滕头村,我们体会到了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城市最佳实践区”、“世界十佳和谐乡村”、世博会全球唯一入选的乡村案例的风采。
只要你一进滕头村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但见绿树成荫,花果相间,游人如织,在大棚里,游客们也被无土栽培的植物深深吸引,“农家乐”风俗馆还有脚踏水车、木桶提水让人体验田园的情趣。野鸭在环村河里三五成群,尽情嬉戏,广场上人鸽共舞,河道内鱼翔浅底,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象。
在滕头村文化展馆的一面墙上“滕头精神”四个红色的大字很是醒目,滕头人就是以“艰苦创业,永不满足,两手过硬,一犁耕到头”的精神,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
不同于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广人稀,滕头村的面积很小,全村仅有2平公里。但这个“小块头”的 1
实践教学报告:关注新农村,关注科学发展
生产效率惊人,2009年,全村实现GDP6.09亿元,社会总产值高达40.21亿元,人均纯收入约为24000元。
然而,对城市向往的野心是随着经济的好转才蓬勃起来的。在那之前,滕头人并无这样的底气。时光倒回到50年前,那时的滕头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相当落后,当时有民谣“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囡不嫁滕头村,年轻后生打光棍。” 彼时的滕头村田地高低不平,且分割混乱,旱涝交替。土改时,全村竟没有一人够得上地主标准。
从1965年起,滕头为了彻底摆脱贫困,前后用15年时间,投入43万劳动工日,硬是将1200多块高低不平的“靠天田”改造成了大小划
一、走向一致的“吨粮田”,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吃饭问题,还为国家提供商品粮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滕头又以敏锐的发展眼光,积极实施工业兴村战略,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目前,滕头已形成了以服装为龙头,电子设备、建材、机械、出口包装等行业共同发展的工业新格局。
滕头村近几年又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全面实施了“蓝天、碧水、绿色”工程,全村的绿化率达到67%。走在滕头就像走入了现代江南生态园林:柑橘观赏林、盆景园、将军林、国家级的生态示范园、江南风情园等依次而列,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而更令人欣喜的是,蓝天、碧水、绿地为滕头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近年来,滕头依托本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及时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走在了全国各“农家乐”旅游点的前列。去年,已建成的30多个极具农家特色的风景点,接待了超过76万人次的中外来宾,光门票收入就超过10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4500万元。滕头已经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融为一体。
温家宝总理曾说,没有土地的农村不是新农村。今天,中国很多农村在转型中失去了土地,而滕头在2006年实现社会总产值23.1亿元的同时,仍然保有原先的农田。并且在滕头村实践的时候,当地的环保委员会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一个小小的村庄却有着一个拥有至高权力的环保委员会,对于任何一个滕头村环境的投资建设项目,环保委员会都有一票否决权,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这得益于他们始终注重生态,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之路走得十分坚实而长远。
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联合国评选“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的8大指标时,发现滕头正是在发展指数、幸福指数、行政指数、效率指数、HR指数、环境指数、品质指数与经济指数上实现了全面、协调的发展,造就了目前中国唯一被评为“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的村庄。评审委员会最后对滕头的评语是“一个有鲜明特色,在环境、工业化和科技普及上综合发展的中国村庄”,一个具有中国典型意义的“和谐乡村”的楷模。
滕头村作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楷模值得各地学习,而中国农村的发展最能体现中国科学发展经济的形式,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小组旨在透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式调查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方
实践教学报告:关注新农村,关注科学发展
式的转变。
我们这次社会实践除了实地走访外,我们还针对新农村开展问卷调查。本问卷主要对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形式共提出11题,本次发放问卷我们采取网上发放的形式,调查对象面向全国网民覆盖面广、数据真实可靠,对我们的整体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根据问卷的数据统计本次被调查的对象主要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来自我们19个省但主要以浙江省为主,从参与者的范围之广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的方式的转变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在本次的被调查者有84.4%的人表示对新农村建设有一定了解,14.6%的人表示不了解,只有1%的人表很了解。而他们了解到这一讯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新闻、报刊、网络。
实践教学报告:关注新农村,关注科学发展
由此看来在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上政府和媒体做的较有成效,但是宣传的渠道仍可以更加广泛。大力的宣传新农村建设我们小组认为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建议是将滕头村作为新农村的示范村在全国进行宣传,积极倡导其他地区的农村地区向滕头学习。
有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38.9%的被调查者认为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29.5%人表示应当培育新型产业。对于有哪些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资金和技术都有20%多的人选择,这些问题也确实真实的存在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的农村教育的普及并不十分到位,在中西部的农村有的孩子甚至还上不起学,没有知识何谈发展。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是不容忽视的,在滕头村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学习的氛围,不论是在村里的图书馆或是在村委会的阅览室都有村民学习的身影。对教育学习的重视也让滕头的村民知道发展不能靠吃子孙饭,科学发展注重环保深深印在滕头村村民的头脑里。
实践教学报告:关注新农村,关注科学发展
我们小组认为滕头村致富的重要关键点是发展了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也在于此,然而这一点在目前我国的农村是不足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制约了我国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呢?我们提出了耕地少,肥力差;小规模分散经营;农业灌溉条件差;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机械化差;农业适用技术推广难;农业物资供应难;农民素质差,特别是留守农村劳动力素质低7点问题,有一半的人支持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机械化差这一观点。在我国农村的机械化程度低是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在较落后的西南地区甚至还有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存在。如何提高农村生产方式的机械化程度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之一。再看滕头村民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致力于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效益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市场化操作、科技化生产、社会化服务,集生产、科研、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的效益提高、功能拓展,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然而像滕头村这样的农村在我国毕竟是在少数,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已经不仅是城市之间就是同个城市的不同乡镇都有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必须要我们注意的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给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扶贫开发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在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加大资金和项目扶持;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和医疗条件;加大农村道路、农田、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这4个方面选择的人数基本相近。对于新农村的建设从提出到现在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但是大家对于这一政策的感觉是落实不够,口号太多,可见在建设新农村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滕头村作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新农村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周边乃至全国的乡村共同致富,我们 5
实践教学报告:关注新农村,关注科学发展
认为可以将滕头村的发展形式作为一种模式,在一些情况与滕头差不多的地方推广。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很关注如何发展新农村,如何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所以我们将自己完完全全地投入到这样一次实践调查中去,最大程度地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力,执行力,一定程度上,我们知道,滕头村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新农村的发展现状,但我们也发现,在发展的过程中,善于把握机遇,顺应历史发展,永远是新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滕头村的发展历程给了中国千千万万农村很好的发展模式,从产业模式和发展思路上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小组通过本次实践认为从下面五个方面可以推进加快我国经济向科学发展转变:
1.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2.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3.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加强环境资源制度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与政策环境。
从前中国农村以粗放型经济为主,而以转变为今天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这一转变将科学发展转体现的可谓是淋漓尽致。本次实践我们走进滕头,感受新农村,对于我们小组的每个人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震撼于我国农村的全新面貌,震撼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震撼于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有力实践。今后我们将一直关注我国新农村的发展,更希望将来的我们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出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搜狐焦点网http://house.focus.cn/news/2010-07-12/984561.html 2010-11-12 【2】 http://http://www.xiexiebang.com/jq/516146.aspx
实践教学报告:关注新农村,关注科学发展
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
您的性别:男___ 女____ 您的年级:大一___ 大二___ 大三___ 大四___
1、您对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了解多少?
A.很了解
B.了解一点
C.不了解
2、了解这一政策的主要途径是?
A.当地政府宣传
B.电视新闻、报刊
C.网络
D.从身边的人那里听说
E.张贴的宣传画、您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新”在哪里?
A、新的村容村貌 B、新的思想观念
C、新的生活习俗 D、完善的生产设施
4、您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哪?
A.培育新型产业
B.提高农民素质
C.优化居住环境
D.增加资金投入
E.其他(请填写您的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您认为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A、思想观念
B、资金
C、技术
D、自然环境
E、基础设施占 F、其他
6、您认为您所在或周围的村(镇)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最多可选三个答案)A.耕地少,地力差
B.小规模分散经营
C.农业灌溉条件差
D.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机械化差
E.农业适用技术推广难
F.农业物资供应难 G.农产品价格低且不稳定
H.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不灵 I.农民素质差,特别是留守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7、您认为当前扶贫开发最应优先做的是什么?
A、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B、加大资金和项目扶持
C、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和医疗条件 D.加大农村道路、农田、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8、滕头村跟上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从一穷二白到成为全世界惟一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乡村,您觉得滕头村能有今天的成就最主要取决于? A.当地企业的发展
B.政府的正确引导
C.优秀的人才
D.关注生态,走可持续发展
E.优越的地理环境
F.良好的历史机遇
9、您认为国家现在在改造农村方面做得如何?
实践教学报告:关注新农村,关注科学发展
A.很到位
B.大部分做到了,仍有小部分待完善
C.落实不够,口号太多 D.很不满意
感谢您配合我们的调查!^-^ 8
第二篇:毛概,社会实践,新农村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院系:数学科学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姓名:......学号:........前言..............................................1 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2 调查主题..........................................3 调查时间..........................................3 调查地点..........................................3 调查对象..........................................3 调查目地..........................................3 调查内容..........................................3 1农村教育状况..................................3 2农村医疗服务状况..............................4 调查结果及分析....................................5 1.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5 2.农村居民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6 针对调查结果,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提出的看法..........7 对于教育........................................7 对于医疗........................................8 社会实践感悟.....................................10
前言
1.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
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为改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国家曾建设性地提出建设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在国家的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工作陆陆续续在全国各地开展,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然而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因而需要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实践调查再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建设内容丰富,因而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矛盾状况。通过与农村当地居民的交流,以及相关的调查,我们学习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解决方法,并对现在建设遇到的困难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调查主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为此我就农村教育状况及农村医疗服务状况等方面了解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以及在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
调查时间2016年4月11日
调查地点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年龄段主要在20—60岁之间,有老年人也有少部分学生,大多数人为初中,高中的文化程度,少数为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调查目地
深入农村,熟悉农村,体验生活,感受发展。通过亲身融入,切身体会,丰富寒假生活,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激发自身关注社会民生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认知力。在进行社会考察调研的同时还能增强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查内容 1农村教育状况
通过调查发现要想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此次对于教育状况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其家长,他们大多数人都表示对当地的教育服务状况满意,学校没有乱收 费的现象,国家的义务教育给大多数的人减轻了负担,国家的减负政策效果也很明显,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但也有少部分的家长表示学校要适当增加一些活动器械以满足学生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村子中的大多数家长都认为投资教育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只要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到好的学校就读,自己会尽一切努力为孩子争取,他们认为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够在这个社会立足,才能够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2.农村医疗服务状况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当地的医疗服务状况比较好,能够满足需要,同时村里的医疗保险也比较到位,可以及时解决看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过大家觉得医疗保险报销的费用还是太少,特别是小病不能解决;医疗机构的医疗(包括医药,挂号,住院等)费用高,手续繁琐,定点医院等限制有的时候让人难以承受。遇到意外事故,大病的时候,国家报销的比例相对还是比较少,所以大多数的人认为医疗保险要以保大病,保住院为重点,很少的人认为应以保门诊或保小病为重点。虽然医疗保险存在一定的缺陷,可是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参加了,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每年只要投入很少的一部分钱就能够再出现意外状况的时候获得比较大的补助。投保的费用当中大多数都由村政府承担,这得益于村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大家对于自己承担的比例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不太清楚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老年人。对于患病后的就医情况,大部分的人选择的医疗单位村卫生室,只有很少的人选择县级或以上医院。选择村卫生室主要原因 是离家近;而县级医院凭借其质量也占据一定份额。
调查结果及分析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结构失调,教学质量严重滑坡。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老化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主要有教师队伍的进口、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师的待遇、现行教育用人机制、经济社会的发展等问题。
目前,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由于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比城市教师低,工作条件也比城市差,因此,有文凭、素质高的教师都奔向大城市,致使农村中青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外流直接导致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调,具体表现为民办教师、教师年龄偏大的比重较大,正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不多。这种现象在当地学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民办教师、老教师知识层次低,缺乏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这使得他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能“照本宣科”,所传授的知识也明显跟不上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正因为如此,才会有50%的村民把本地农村教育问题归结于教师素质差。
(二)教育消费负担过重,儿童失学仍然存在
目前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些农村家庭的最大负担。调查显示,农村家庭教育消费负担过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村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相当少。二是教育费用有明显增加趋势。我们在当地村民访谈时,一位 退休的老教师告诉我们,不少孩子才初中毕业,因家庭负担不起学费,早早地出去赚钱谋生了。而且,这种现象在农村比较普遍。
(三)教学设施落后,办学条件较差。
从调查中得知至少有一半的村民认为农村教育问题主要在于学校教学条件差。的确,从整体上看,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少农村中小学既没有电脑、语音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没有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场所。虽然全国小学统一都要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但很多农村学校因为缺乏师资或者设备不齐全,这些课程基本都是形同虚设,即使开设了这些课程,也只是走走形式。在我们给孩子们上课时,孩子们既然告诉我们,他们从小到大从来就没有接触过音乐、美术、舞蹈、电脑这些课程。这些在我们看来非常普通的课程,却是农村孩子的心里唯一的向往。但即便如此,农民们告诉我们对下一代的智力投资是必不可少的。很明显,这投资也是有在读子女的农民的主要负担。
农村居民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经费紧张、设备简陋。村民普遍的认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范围窄、比例低,报销的医药费少。对小病、门诊补偿的比例很低。而一般来说,农民患上需住院治疗的大病相对较少,而头痛、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但不需住院治疗。二是村卫生所大都建在乡医家中,不合格,乡医普遍收入较低,待遇差。有部分的人认为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损。调查显示药品较贵、检查太多及乱收费是目前看病贵的主 要原因。许多农户反映,同样一个感冒或其它小病,在私人医生那里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点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
三是农村合作医疗机关有些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够好,有些医院报销手续较麻烦。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定点医院少,看病手续烦。农民就医大多数选择村合作医疗站以及个体医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医疗单位离家近,就医方便,药价便宜,收费低,服务态度好。定点医院少,给农民看病带来不方便。
针对调查结果,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提出的看法 对于教育
1.乡镇政府应该把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放在首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全力以赴地做好农村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和引领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撑。
2.可以组织实施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建设遍布乡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建立和完善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让所有农村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3.要加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有效统筹城乡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送知识、送技术、送人才下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进“农科教”结合,统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规划,创新 农民培训机制,把农村学校建设成为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供经济信息服。
对于医疗
1、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维系全市农民的民心工程。从调查情况看,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逐步加大对农村卫生医疗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医疗,这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各级组织和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做好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
2、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改变乡村医疗卫生设施简陋的状况,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一环。建议:一是乡镇卫生院实行收支两条线,在编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实行统发,并安排一定资金有计划的购置和更新一些设备,特别是一些应急的抢救使用的设备。二是对村级卫生室进行整合,规范村卫生室功能及乡医的工作职责。三是扩大和延伸村镇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做好农村家园清洁工作。
3、增加定点医疗机构的数量,方便参保农民就医。把有能力,医疗服务状况好,设施先进,服务态度好的医疗机构吸收进医疗合作制度中,让参保的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参保农民就医。
4、要十分关心重视农村医疗卫生这支队伍的建设。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乡医、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医风医德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二是要激活用人机制,争取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三是建设好乡村诊所,提高乡医待遇。在新农村建设中把乡村诊所的规范化建设列入议程,逐步建设好诊所分离的村级诊所,配备好基本的诊疗设备,同时改善乡医生活待遇,让乡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5、国家可以调整补偿的标准,扩大报销的范围,不仅大病住院等情况可以报销,小病国家也可以帮助解决一部分,解决大多数人的需求。从调查资料分析,报销比例低是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已掌握一定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及时调整补偿标准,使基金既不沉淀过多,也不出现透支,提高农民受益程度。
实践总结: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了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以及村民的努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作用。而且,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体会到了家乡新农村的独特风味,丰富了我们的寒假生活,我们真切地为家乡的发展而感到骄傲。同时,我也知道了国家实行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易与艰难,不仅要狠下心花大价钱来进行建设,同时还要考虑各样的问题以及顾及各方的感受,只有做到了面面俱到,才能更好地使政策得以顺利实施,工作顺利开展。
“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我 现在只有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知识财富,才能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出一份力,帮助自己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第三篇:毛概论文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毛概论文(1)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生姓名:
完成日期: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抓好关健环节。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意义 目标 三农
[正文]:
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的农业基础还很薄弱,农业的发展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农业的基础设施仍然相当脆弱。同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城乡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而为了我国的和平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成了当前国情下的重要任务。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研究 与分析
韩长赋(2006)认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蔡永飞(2006)从政治的视角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他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提升农民社会地位、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重建执政党和农民的关系。在这个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全社会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将会逐步加以切实解决,党和农民的关系必将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重新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重建国家和农民的关系。韩俊(2007)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件中曾多次使用这个提法。从目前已经制定的政策蓝图来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与十六大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强调城乡统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体现,是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统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张红宇(2007)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式;新农村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新农村建设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转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及原则研究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温铁军(2006)认为新农村建设要实现“三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推进新农村建设,就要改变以往简单化地加快城市化的倾向,全社会都来更加关注并致力于农村的综合发展。农村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逐步建立起比较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渐把在城市中已经相对过剩的社会文化资源引向农村,适当地引入外来志愿者帮他们提供一些卫生知识、文艺知识等,帮助农民把各种社会文化组织发展起来。农村人文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全面恢复,应该重新恢复农村本来就拥有的田园风光,农民应该生活在一种相对比较和缓,比较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
王明方(2006)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规划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必先统筹规划。协调问题:必须“弹好钢琴”,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要处理好“工业强省”与“重
中之重”的关系;要处理好“农民主体”与“政府主导”的关系;要处理好外部支持与自主发展的关系;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机制问题: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要切实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凝聚合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王雅安(2006)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把握“四条原则”,努力达到“五新一好”目标。要把握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整体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达到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以开展文化、科技、法律知识教育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载体,建设新村貌;以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为内容,树立新风尚;以增强农民的民主管理意识为核心,健全新机制;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抓手,创建好班子的目标要求。
3.“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央反复强调要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但现实的情况是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人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瓶颈。怎样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好城乡利益矛盾,使发展资源、发展政策、发展体制都更多地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巫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墩而就,因此需要科学的发展观和系统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转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要遵循规划为先的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五个统筹”的思路,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规划。科学规划,要立足本地实际,着眼长远目标,进行合理布局;要严格规划管理,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不能盲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党的伟大事业的统一。在当前,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说来,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既使农村经济发展有组织保障,又使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我们要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_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人分配和再分配中。必须使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得到实惠,必须使广大农村的生产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必须使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必须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在关注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上,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愿望和热情,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内生动力和自觉行动。
4.增加农民收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一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保障。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的发展时期,工农业关系处理好了,两者可以相得益彰,因此,国家必须更加注意支持农业,确保农业稳定发展。要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人,认真实施农业补贴,积极推进农村改革。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促进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5.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一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既是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
6.结语
总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工程的过程中,在社会学的有关知识思考中,我们要明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同时也要 树立新的发展观,抓好关健环节。这样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前进。
[参考文献]:
[1] 韩长赋.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村经济问题,2006,(10).[2] 韩俊.农村劳动力短缺和剩余并存[J].职业教育,2007,(15).[3] 张红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与政策建议[J].理论视野,2007,(7).[4] 温铁军.新农村建设:挑战与反思[J].理论探讨,2006,(6).[5] 王明方.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J].求是,2006,(12).[6] 王雅安.围绕“五新一好”目标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前进,2006,(5).
第四篇:暑假毛概社会实践报告 新农村建设
关于宁化县烟草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宁化县地处武夷山东麓,福建西部,东邻明溪、清流,南接长汀,北连建宁,西与江西省赣南地区交界,辖16个乡镇,210个行政村,全县总面积2368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近34.5万,有耕地面积42万亩,是典型的人口大县,财政穷县。宁化同时也是著名苏区,是红军长征4个起点县之一,毛泽东同志曾在此留下《如梦令•元旦》的光辉篇章,是客家人的祖籍地。这里气候温和,是烟叶种植适宜区。作为宁化县重要经济产业之一的烟叶生产,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帮助烟农致富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宁化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占总人口数的85%~90%,农业产值以及农民收入的一半来自烟叶生产。以前,由于宁化县地处山区,耕地面积少,人口相对集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水利设施和田间道路修建不完善,制约了烟叶生产发展,农业生产也不发达。
福建是我国最早引入烟叶种植的省份之一,种植烟叶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全国优质烟叶重点产区。目前,烟叶种植主要集中在闽西北的龙岩、三明、南平三个地区,年产量接近300万担。烟叶不仅是烟草行业的基础,更紧紧联系着千家万户辛勤劳作的烟农。近年来,福建烟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反哺农业”的方针、历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三农”工作的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根据国家烟草局“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烟草行业共同价值观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加快海峡西岸先行区建设”的要求,以“建设海西、责任烟草”为己任,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烟区政治经济发展、维护广大烟农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积极建设现代烟草农业,努力发挥烟草部门的体制、资金、技术优势,切实做好服务烟区“三农”发展这篇大文章。
2005年,国家局提出在全国烟区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福建烟草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制定了福建省基本烟田和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五年规划。根据福建雨水较多、山多地少的气候及地势特点,以“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为标准,把农田水利设施、田间机耕路和密集式烤房作为建设重点。
日前,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宁化县烟基工程提高了当地农业整体综合生产实力,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对当地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助跑作用。据统计,宁化县在2005年烟基建设项目中,共开挖铺设机耕道路32条,计31.86公里;兴建水渠104条,计190.36公里;新建水坝41座,可储水6809立方米;新建电力灌水站10座;新建桥梁14座,共计173米;防洪堤10座,共计1.36公里;改良土壤36处,计3528亩;新建密集烤房925座。总受益面积5.43万亩,受益农户8189户。2008,宁化县烟草局结合烟田轮作制度、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建后管护措施、结合烟田保护区内的水毁修复,围绕“建优质工程、壮支柱产业、促烟农增收、让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投入建设资金6213.78万元,实施烟基项目713个,其中排洪渠9条,6.63千米;田间道路129条,130.01千米;防洪堤5条,6.44千米;简易桥梁13座,95.8千米;水坝14座;提灌站4座;土壤改良85项;密集式烤房332座;与国土局联合项目总投资2827万元,烟草承建191个。较好的完成了08年建设项目,全县904个项目全部顺利通过验收。宁化县有16个乡镇、20多万农民,目前已有10多万烟农从烟基建设项目中受益。项目覆盖面广、投入资金大、受益农户多,解决了政府一直想解决的难题。
笔者沿着一条新修的约3米宽的机耕路,来到宁化县济村乡武层村的烟田。烟田中间停靠着一辆拖拉机,还有几部大板车,烟农们正在往车上装烟叶。一位名叫巫国茂的客家汉子一边采收烟叶,一边对笔者说:“我上半年种烟叶,下半年种水稻。上半年雨水多,烟叶最怕洪涝,下半年容易干旱,水稻需要灌溉。烟草公司为我们在田地修了水渠后,基本上可以保证上半年排涝,下半年引水灌溉,帮助我实现了烟叶、水稻双丰收。”
在另外一块烟田,烟农余启榕正在给烟叶喷洒药水。看到笔者来访,他放下工具和笔者聊起来。余启榕说,他家里有5口人,种了11亩地。去年,他种了7亩烟叶,由于受灾,总共收入还不到1万2千元。今年不一样了,由于修建了水渠和机耕路,他不用再担心洪涝灾害了,劳动强度也降低了。以前无论种水稻还是烟叶,完全靠双肩挑回家,来回要走一个多小时;现在他可以把大板车或者拖拉机停到田边,来回几趟就可以完工,轻松多了。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现将其整理为以下几点。
问题:
1、在挖铺机耕道路时,填埋了不少村民自家的耕地和菜园
2、挖铺出的机耕道路过于松软,无法承受大型机械的通过
3、对于挖铺出的机耕道路没有进行两侧的加固,遇到大雨冲刷易塌陷
4、对于那些塌陷的道路没有进行修补,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田间劳作
5、新修建的水渠改变了原有的灌溉水路,使有些地方的田地引不到水
6、密集型的烤房建设有的占用了耕地,并且在烤房运作时发动机的轰鸣破坏了村庄原有的宁静,影响到了村民的休息
7、烤房使用高电压使得有些没有安装高压电线的村庄无法使用新式烤房
8、对于新式烤房的使用村里没有对村民进行必要的培训,致使有些村民无法很好的使用,烤出好烟叶
9、以上这些设施的建设对村里的自然环境或多或少的有遭到破坏
我们也针对以上几点问题,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建议:
1、首先要在不破坏村庄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这些建设
2、尽最大可能不损坏村民的耕地和菜园
3、对于这些机耕道路也能像公路那样有专业的维护人员对此进行定期的修护
4、在修建引水渠的时候要通过本地村民了解村里的灌溉情况,最大可能的做到水渠系统的分布合理
5、对于烤房的分布能够最少的占用村民耕地,使村民的烟田与烤房能够相辅相成6、对村民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引导村民学习烤烟新技术
7、改变由发动机发动的情况,对此技术进行革新
笔者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福建烟草将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十七届三中全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带来的重要契机,继续抓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毛概社会实践论文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言“读史使人明智”。这很深刻地阐释了学历史的重大意义。而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历史这门学问是很边缘化的,人们不禁发问,学习历史知识到底有什么用现实意义呢? 众所周知,国内百强大学中,理工类大学已占据半壁江山。而且无论在哪一所高校,历史这门专业填报的人数都不多。在大学校园,也很有看见有人捧着历史学科类的书的,那么,我们不禁发问,“当代大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到底还有多少了解呢?”所以我们毛概社会实践小组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一项网络问卷调查。以下我将对我们调查得到的结果做一个详细而具体的分析。
据统计,本次调查一共收到了131份有效的问卷,调查对象的范围涵盖了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以及博士生。其中大
一、大二学生占很大一部分比重,而大四学生以及博士研究生相对较少,可能是因为忙于考研以及找工作的关系。接受调查的男女比例约为1:1,涵盖了各类专业。因此还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代表性的。但总体样本数还是偏少,可能与我们宣传力度有关。这也在一定程度使得我们的实验数据分析存在一定的偏差。
据调查结果显示,87%的大学生认为是很有必要学习历史以及铭记历史的。而且他们学习了解历史的渠道也有很多。课堂教学、历史类书籍、电影电视是他们了解历史知识的三大重要渠道,其次还有生活中的口耳相传、网络上获取以及通过对历史遗址的游玩以及对文物的浏览等。由此可见,社会还是提供了很多有关方面的资源的。而且电影电视、报纸书刊、网络媒体等也成为了人们获取相关历史知识的重要媒介。
在被问及“您最喜欢那一类的历史文化知识?”36.64%的被调查者选择政治类的,其次是科学文化类,占29.01%。再者是生活类,、占26.72%。而经济类只占到7.63%。这个结果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预期中经济类的应该占的比重比较重,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经济这个问题太常被人们提起,电视、新闻、网络等媒体甚至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小广告全都是这些内容。人们不可避免地对其产生了厌倦的心理。而较为高深复杂的经济领域又往往被束之高阁,好像只有专业人士才能领会一二。跟一般人有着一定的距离。又何况是仍处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呢?而且就我个人的感受。在中学所接受的历史课程教育中,详细说来是历史课本上,到底也是科技文化以及生活类介绍的比较生动且详细。所以,历史教材的编订者是否也能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呢?
接下来就是人们比较关心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前途呢?”其中57.25%的被采访者回答的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39%的被调查者回答的是“提供借鉴,启迪人生。”而只有3%的人认为学历史没有什么用处。总的来说,他们还是肯定了学历史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最后我们结合实际提出了几个比较有现实意义跟创新精神问题。例如“您对您家乡的历史了解吗?”“当国家遇到灾难时你会怎么做?”“您对国家未来的前途持什么态度?”其中83.21%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在被问及有关国家安危,国家前途相关的问题时,他们的回答还是表明他们还是非常爱国的。我想这与中华民族延续传承至今的爱国精神以及家国意识密不可分吧。而且历史也有很大的功劳。
通过这次毛概社会调差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历史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人们还是应该多了解一些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