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袁小学教学教研展示活动汇报材料
规范引领前行,师生共同成长
——江苏省泗阳县新袁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按局领导要求开设了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年级段的课共计14节,目的是与大家一起探寻更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教学方式,帮助教师提高课堂质量。
本学期,经过反复酝酿,我们以规范为核心,通过“规范文化展示周、阅读文化展示周、课本剧展演周、写字文化展示周、朗诵文化展示周、课堂艺术展示周”六大重点活动,在课堂提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作出一些努力的尝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抓实校本培训,新老教师同行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在校本培训的内容、时间、形式、实效等作了探讨,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检验、反思、完善,坚持培训为课堂提质服务。
1.在我们这样一所老教师近60%的农村小学,实施校本培训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转变教师的思想,引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重新定位。在校本培训的初期,我们将师德培训作为重点,结合事例——学习政策形势、对比自身——学习先进事迹、换位思考——了解家长期待,在校内开展了“身边最美教师评选”、“师生趣味运动会”、“新老教师对话”、“老教师新课堂研讨”等活动,使得教师们“返老还童”:少了一些“老气横秋”的言行,多了一颗无暇的童心;少了一种“老而无用”的思想,多了一份“敢啃硬骨头、老而弥坚”的决心,重树向课堂要质量的信心。
2.在师德培训的基础上,学校所有领导开设讲座、参与教研活动、蹲点教研组,和教师们一起围绕“如何转化后进生”、“识字写字教学该怎么教”、“如何激发孩子表达欲望”等实际问题以论文、座谈会、教研活动等形式展开研讨,为教师们高效课堂搭建了平台,引领教师将“心思放在教研上,精力放在课堂上,眼睛盯在差距上”。3.坚持模范引领,我们组织教师观看了孙双金、窦桂梅、于永正等名家课堂视频 47节,培训后举行汇报课59节,学校为每一位担任公开课教学的教师评定等级、颁发证书,将课堂质量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一项。在反复的请教、研讨中,在一次又一次的磨课中,教师们真正感受到了“小课堂,大天地”,魅力课堂是师生的共同享受和追求。其中,新教师郝慧敏、刘梦云等人的课,校领导全部参与听、评,同一课型评了又上,上了又评。在反复不断的磨课中,逐步明确了上出什么样的课才是高效课,加强集体备课,重点以练习单出示为主;要求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合作探究,以学生评价为主;反复练读,以培养学生说话为主。
4.分层培训,保证校本培训的实效。学校针对教师年龄结构和学科特点实施了分层培训,如:在信息技术方面,青年教师以学习课件制作、校园网站建设等内容为主,老教师学习的则是上网搜集教学资源、打字、设计表格、多媒体展台使用方法等简单内容。对于新教师,我们则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质量”为主。5.走近名家,丰厚教师底蕴。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学校还安排了教师自学内容,先后为教师购买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教育专著,和《人生》、《平凡的世界》等文学类书籍,配备了学生必读书目,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并于第八周对教师阅读情况进行考核,考试内容为学生必读书目80%、自读书目20%,以此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
6.发挥团队作用,实施自我培训。学校先后成立了语、数、英、美术等学科团队,校领导全部深入到教研组、备课组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如“校园文化设计团队”(进入校门的橱窗、班级文化栏等都是自己设计),“阅读和习作研究团队”(梦幻童年文学社的布臵和活动安排均由师生共同拟定方案),“规范文化研究室”(我们在学生行为习惯、课堂学习习惯、上下楼梯、就餐就寝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实施方法),“食宿文化规范研究团队”等,我们发挥团队的力量,将管理和教学中的难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引导教师参与,促进教师提高,希望最终能达到“学校无小事,事事有人管;教育无小事,事事有人做。”
二、提高课堂质量,学生快乐学习
我们在构建优质课堂方面重点关注了以下四个方面:
1.优化教学设计:做到集体备课定主备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形式、定内容,星期一和星期二下午年级组内同学科的教师全员参与集体备课,围坐一圈,研究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重难点是什么、如何突破,如何设计学习单。教材和预案上留下的圈点、批注,学生的学习单,为优质课堂提供了有效保证。
2.注重课堂规范:我们要求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做好课前准备、提前两分钟候课、课堂使用普通话、板书规范、使用放音机进行范读等,教育学生做到书写规范、朗读规范、语言表达规范。针对老教师读课文不标准的现象,我们为每位语文教师、英语教师配备了放音机、U盘,让标准化朗读成为学生读书规范。
为了进一步规范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设立了教师研课中心,确定每周三、四、五为学校开课日。开课日第一节课,同学科教师齐聚研课中心听课,电教处对课堂教学进行全程录制。教师听课完毕要填写听课评议单,学科团队成员则在第二节课结合录像回放,对教学得失进行点评,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益。对于在开课日授课中被评价为“良好”的教师,我们要求在年级组内再次备课、试上,反复磨练,直至在下一次展示中获得优秀等第。同时,我们要求上课教师通过回看自己上课的视频,写一份反思材料,上传到校园网上。
此外,学校还设立了粉笔字展示栏,每周展示一次教师练字成果,并定期开展“教师朗诵比赛”、“教师文艺汇演”、“教师征文竞赛”等活动,以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突出学科特点,在评价上引导: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大前提下,我们对不同学科教学的评价标准有所区别。如:语文学科,我们重点关注读的指导、写的训练、学生表达的清晰完整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数学学科,我们重点关注思维的深度、广度,精讲精练,合作探究;音乐、美术等学科遵循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快乐参与,快乐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我们要求教师在每节课上提问学生不低于15人,同一学生回答问题不超过5次,语、数、英教师每节课讲解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教师至少要参与2个小组学生的讨论,课堂设计中必须有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内容,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关注后进生,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三、规范文化,让校园成为一方净土
我们的校园文化以“规范”为核心,以“明德至善”为目标,师生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希望通过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在师生的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播下信念的种子、播下自我展示的种子(如展示橱窗、阳光舞台),以正能量引领师生成长,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我们的教室是属于学生的,孩子们自主商讨、自己动手,用尚显稚嫩的作品装点教室;班集体是属于学生的,学生们共同制定班级目标,确定“大拇指中队”“七色花中队”等新颖的个性名称;校园是属于学生的,教学楼后的14块展示橱窗被班级竞相承包;创意是属于学生的,公示栏的颜色和造型均征求学生代表意见;管理是属于学生的,学生干部深入班级、餐厅、宿舍自主管理,发出倡议;舞台是学生的,展演厅、阳光大舞台供学生尽情展示,释放个性,培养自信……
四、双语阅读,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德与文共增长,情和语同进步”,这是我们深入推进双语阅读工程的根本目标,教师们引导学生“与好书为友”,与学生共同阅读,在文字的世界里流连忘返。
1.各年级围绕县教育局推荐书目制定了阅读计划,以年级为单位同步推进,整本阅读,保障了师生的读书进度。
2.开展图书漂流活动。阅读指导课前,同一年级的学生互借图书;阅读完推荐书目之后,年级与年级之间互换图书。图书漂流活动,为双语阅读工程提供了书源保障,让每一篇文字在流动中熠熠生辉。3.为了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多味咀嚼,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如:《梦幻童年》文学社定期开展读后感征集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小书虫;学校制定了“课本剧展演周”活动方案,各个班级都在围绕必读书目进行先期编排;开学初,学校公布了“阅读文化展示周”活动方案,展示学生阅读成果,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读以致用”,体验成功的喜悦。
4.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清晨、中午、课间、晚饭后,都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好时光,教室里、柳树下到处可以看见孩子们读书的身影;星期
三、星期四中午,文学社活动中心面向语文教师开放,老师们静静地品读孩子的书,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时至今日,回顾学校一年来的发展,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从校情、学情出发,都是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和努力,这一件件小事汇聚在一起,就汇成了一串向前向上的足迹。同时,也存在一些疑问,如究竟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最有利于高效课堂,究竟利用什么时间开展社团活动,怎样组织学生的课间活动等,还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探讨。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对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规范管理是完美范式,追求完美我们锲而不舍;素质教育是永恒的主题,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孜孜以求。
在课堂提质以及素质教育方面,我们只是作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尝试,离领导和社会的要求还很远,但我们有心追求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教师幸福工作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第二篇:小学“特色教研周”展示活动汇报材料
小学“特色教研周”展示活动汇报材料一、六步研课模式提出的背景
多年来,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我们组织过大量的研训活动,课程标准培训、集体备课、优质课评选、同课异构等等。这些活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上而下的灌输式培训,一类是同伴互助式的研讨。这些研训活动都有效果,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过分看重外部因素的影响,忽视了教师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的作用。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旁观者的提醒、指导,只有通过当局者的内因转化才能发挥作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引导教师充分借助外部资源,并主动转换心理角色,以旁观者的眼光进行自我观察,冷静客观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自我提升和超越。
带着这一课题,我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思考。
XX年,学校购置了第一台录相机。为了使广大教师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开展了以“做自己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为主题的听评课活动。学校为执教教师录像,然后引导执教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自己的教学,发现自己以前注意不到的问题,再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录像分析法”开始走进教师的视野。看了自己的录像,老师们很惊讶,从来没意识到自己存在这么多问题,课后研讨活动也一下多了若干新视角、新感悟、新发现。
XX年,学校承担了省“xx”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研究》。为了提取研究数据,老师们利用录像资料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分析,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录像分析法”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XX年学校实验楼竣工,各个功能室配套到位,学校着手建立课堂教学录播系统。这套录播系统,也为一线教师借助课堂录像进行自我观察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学期接到区教研室“特色教研周”活动通知后,学校
中层业务干部四次开会研讨,总结多年来教研活动组织的经验,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确定这次活动的展示主题,最后决定,以“做自己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为核心理念,总结自己多年思考探索的成果,打造具有六小特色的课堂教学六步研课模式,以此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带动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打造六步研课模式,目的就是充分激发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教师主动转变心理角色,跳出自己的认识局限,整合外部资源,冷静客观地观察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最终实现自我提高。
二、六步研课模式的基本流程与操作要点
该模式有六个基本步骤:
(1)确定主题,自主备课
(2)课前共研,交流完善
(3)课堂实践,探索验证
(4)课堂回放,自主反思
(5)同伴评议,交流碰撞
(6)二度回放,总结提升
1.确定主题,自主备课
执教老师从自己教学实际出发,先确定一个想探索解决的核心问题,作为研课主题。然后围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自主备课,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确定教学目标、思路与方法策略,预设教学方案。
2.课前共研,交流完善
上课前,执教老师与教研组同伴聚在一起,围绕确定的研课主题说课议课。重点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研讨:确定的核心问题有没有研讨价值,课前预设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具体不具体、可行不可行,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策略。执教老师充分听取同伴的意见或建议,帮助自己进一步反观自我,理清思路,制定出更加完善可行的教学方案。
课前共研还有另一种形式:参与研讨的教师如果不方便集中起来研讨,可通过网络共享执教老师的教案,通过教案批注、评论回复、qq聊天等功能提出意见或建议,与执教老师交流碰撞,帮助执教老师修改完善教学方案。
3.课堂实践,探索验证
执教老师带着修改完善后的教案上课,通过课堂实践验证自己的教学设想是否可行,方法策略是否有效。同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以便课后自我观察分析。教研组同伴可以现场听课观察,也可以课后观看录像,准备参加评课交流。
4.课堂回放,自主反思
课后,执教老师首先自己观看课堂录像,紧扣研课主题,对教案中预设的方法策略逐条分析,看看这些方法策略哪些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哪些效果不明显,还需要进行哪些改进,拟出反思发言提纲,准备参加课后评课交流。
其他参与研讨的教师,可以跟执教老师一起回放录像,也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观看录像,对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为参加课后交流做好准备。
我们学校建立了网上qq教研群。执教老师的教学录像可以直接放到群共享中,供执教老师和参与研讨的教师随时自由观看。
5.同伴评议,交流碰撞
经过回放录像、分析反思,执教老师与教研组同伴再次聚到一起,分享执教老师的反思体会,然后围绕研课主题再次展开评课交流。通过交流碰撞,帮助执教老师更清醒地反观自我,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方法策略。
6.二度回放,总结提升
课后评议后,执教教师再度回放教学录像,结合同伴提出的建议逐条梳理思路,提升自己的认识,总结本周期研课活动的收获。其收获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总结出来:
(1)进一步修改完善本课教学的教案,放入学校教学资源库中与老师们共享。
(2)撰写本周期研课活动的反思总结,围绕课前提出的核心问题全面总结认识收获。
(3)对本周期研课活动的过程资料进行筛选提炼,整理成叙事性反思案例,如教学实录与点评、教学故事描述等,把感悟体会以文字形式保存下来,与同伴共享。
至此,本周期研课活动结束。如果核心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执教老师可在第一周期研课反思的基础上,启动第二周期研课活动,紧扣
第一周期的研课主题展开进一步的反思实践,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直到问题完全解决为止。
三、六步研课模式的主要特点
1.突出了课堂教学主阵地。课堂是教学实施的主阵地。六步研课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切入点,以听课、评课为主要途径,以教学录像回放分析为重要手段,引导教师反思提高,便于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功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更强调激发执教老师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重视同伴互助的基础上,六步研课模式更强调激发执教教师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师“做自己课堂教学的旁观者”,跳出自我看自我,更合理地处理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更有利于教师自主发展。
3.从研课流程上保证了研课活动的主题化。该模式强调“主题先行”,即研课活动启动前,执教老师就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准备研讨的核心问题,然后再预设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以具体课例为载体形成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案。研课活动启动后,备课研讨、课堂实践、课后回放反思与评课交流,乃至二度回放、反思提升,始终紧扣研课主题展开,以最终解决问题、形成成熟有效的方法策略为旨归。这样的研课模式主题明确,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更强,是将个人主观能动性与群体智慧融为一体的行动研究,能有效地解决当前评课议课盲目性随意性大、实效低的问题。
4.成功植入了课堂观察技术,提高了课堂观察评议的科研含量。传统教研组听课评课,就是一支笔、一个本子,课堂上随意听随意记,听到什么算什么,记下多少算多少,课后随意交流,优点缺点随便聊聊完事。这样的研课方式过于粗放,缺乏科研含量,实效不高。我们的六步研课模式植入了当前最先进的课堂观察技术,事先围绕研课主题研制课堂观察量表,确定课堂观察点,根据不同的观察点选择不同的观察方式、记录技术,然后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反思交流。这将大大提高研课活动的科研含量,彻底解决研课活动过于随意、粗放的问题。
因为时间仓促,这次展示活动我们尚未采用这种课堂观察技术。春节后将进行专题培训,让每一位老师都掌握这种技术,应用到研课活动中去。
5.充分发挥了课堂录播系统、网络资源的功能优势。六步研课模式采用了“录像分析”手段,集中的课堂录像回放就有两次,说课、评课活动中也不时用到录像回放,将录像回放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反复回放录像,便于教师从一个观察点反复观察某一环节、片段或细节,有利于教师看清、看细、看透、看深,大大提高课堂观察的精细程度;也有利于教师从不同的观察点反复观察某一环节、片段或细节,获得更多的感悟。模式中还引入了网络群共享、网上教案批注与评论回复功能,把现场交流碰撞与网上互动交流结合起来,突破了时空局限,研课方式更加灵活,更有利于提高研课活动的实效。
当前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信息技术设备越来越先进,但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技术手段的作用,为教学、教研服务,提高设备投入的实际效益,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课题。从这一角度说,六步研课模式也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教研活动组织有机整合的积极尝试。
我们的探索还刚刚起步,这次是第一次试用,而且由于时间仓促,采取了一些变通策略,没有完整地运行一个周期。模式还只是一个理论构想,需要经过实践反复检验,逐步完善提升。这次不揣粗陋拿出来展示,就是希望得到各位领导专家的指导,也希望能在研课模式构建上打开一个缺口,给大家提供一点启发。请大家不吝赐教,谢谢!
第三篇:小学“特色教研周”展示活动汇报材料
小学“特色教研周”展示活动汇报材料 一、六步研课模式提出的背景
多年来,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我们组织过大量的研训活动,课程标准培训、集体备课、优质课评选、同课异构等等。这些活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上而下的灌输式培训,一类是同伴互助式的研讨。这些研训活动都有效果,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过分看重外部因素的影响,忽视了教师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的作用。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旁观者的提醒、指导,只有通过当局者的内因转化才能发挥作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引导教师充分借助外部资源,并主动转换心理角色,以旁观者的眼光进行自我观察,冷静客观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自我提升和超越。
带着这一课题,我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思考。
XX年,学校购置了第一台录相机。为了使广大教师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开展了以“做自己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为主题的听评课活动。学校为执教教师录像,然后引导执教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自己的教学,发现自己以前注意不到的问题,再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录像分析法”开始走进教师的视野。看了自己的录像,老师们很惊讶,从来没意识到自己存在这么多问题,课后研讨活动也一下多了若干新视角、新感悟、新发现。
XX年,学校承担了省“十一五”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研究》。为了提取研究数据,老师们利用录像资料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分析,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录像分析法”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XX年学校实验楼竣工,各个功能室配套到位,学校着手建立课堂教学录播系统。这套录播系统,也为一线教师借助课堂录像进行自我观察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学期接到区教研室“特色教研周”活动通知后,学校中层业务干部四次开会研讨,总结多年来教研活动组织的经验,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确定这次活动的展示主题,最后决定,以“做自己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为核心理念,总结自己多年思考探索的成果,打造具有六小特色的课堂教学六步研课模式,以此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带动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打造六步研课模式,目的就是充分激发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教师主动转变心理角色,跳出自己的认识局限,整合外部资源,冷静客观地观察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最终实现自我提高。
二、六步研课模式的基本流程与操作要点
该模式有六个基本步骤:
(1)确定主题,自主备课
(2)课前共研,交流完善
(3)课堂实践,探索验证
(4)课堂回放,自主反思
(5)同伴评议,交流碰撞
(6)二度回放,总结提升
.确定主题,自主备课
执教老师从自己教学实际出发,先确定一个想探索解决的核心问题,作为研课主题。然后围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自主备课,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确定教学目标、思路与方法策略,预设教学方案。
2.课前共研,交流完善
上课前,执教老师与教研组同伴聚在一起,围绕确定的研课主题说课议课。重点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研讨:确定的核心问题有没有研讨价值,课前预设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具体不具体、可行不可行,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策略。执教老师充分听取同伴的意见或建议,帮助自己进一步反观自我,理清思路,制定出更加完善可行的教学方案。
课前共研还有另一种形式:参与研讨的教师如果不方便集中起来研讨,可通过网络共享执教老师的教案,通过教案批注、评论回复、QQ聊天等功能提出意见或建议,与执教老师交流碰撞,帮助执教老师修改完善教学方案。
3.课堂实践,探索验证
执教老师带着修改完善后的教案上课,通过课堂实践验证自己的教学设想是否可行,方法策略是否有效。同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以便课后自我观察分析。教研组同伴可以现场听课观察,也可以课后观看录像,准备参加评课交流。
4.课堂回放,自主反思
课后,执教老师首先自己观看课堂录像,紧扣研课主题,对教案中预设的方法策略逐条分析,看看这些方法策略哪些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哪些效果不明显,还需要进行哪些改进,拟出反思发言提纲,准备参加课后评课交流。
其他参与研讨的教师,可以跟执教老师一起回放录像,也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观看录像,对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为参加课后交流做好准备。
我们学校建立了网上QQ教研群。执教老师的教学录像可以直接放到群共享中,供执教老师和参与研讨的教师随时自由观看。
5.同伴评议,交流碰撞
经过回放录像、分析反思,执教老师与教研组同伴再次聚到一起,分享执教老师的反思体会,然后围绕研课主题再次展开评课交流。通过交流碰撞,帮助执教老师更清醒地反观自我,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方法策略。
6.二度回放,总结提升
课后评议后,执教教师再度回放教学录像,结合同伴提出的建议逐条梳理思路,提升自己的认识,总结本周期研课活动的收获。其收获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总结出来:
(1)进一步修改完善本课教学的教案,放入学校教学资源库中与老师们共享。
(2)撰写本周期研课活动的反思总结,围绕课前提出的核心问题全面总结认识收获。
(3)对本周期研课活动的过程资料进行筛选提炼,整理成叙事性反思案例,如教学实录与点评、教学故事描述等,把感悟体会以文字形式保存下来,与同伴共享。
至此,本周期研课活动结束。如果核心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执教老师可在第一周期研课反思的基础上,启动第二周期研课活动,紧扣第一周期的研课主题展开进一步的反思实践,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直到问题完全解决为止。三、六步研课模式的主要特点
.突出了课堂教学主阵地。课堂是教学实施的主阵地。六步研课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切入点,以听课、评课为主要途径,以教学录像回放分析为重要手段,引导教师反思提高,便于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功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更强调激发执教老师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重视同伴互助的基础上,六步研课模式更强调激发执教教师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师“做自己课堂教学的旁观者”,跳出自我看自我,更合理地处理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更有利于教师自主发展。
3.从研课流程上保证了研课活动的主题化。该模式强调“主题先行”,即研课活动启动前,执教老师就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准备研讨的核心问题,然后再预设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以具体课例为载体形成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案。研课活动启动后,备课研讨、课堂实践、课后回放反思与评课交流,乃至二度回放、反思提升,始终紧扣研课主题展开,以最终解决问题、形成成熟有效的方法策略为旨归。这样的研课模式主题明确,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更强,是将个人主观能动性与群体智慧融为一体的行动研究,能有效地解决当前评课议课盲目性随意性大、实效低的问题。
4.成功植入了课堂观察技术,提高了课堂观察评议的科研含量。传统教研组听课评课,就是一支笔、一个本子,课堂上随意听随意记,听到什么算什么,记下多少算多少,课后随意交流,优点缺点随便聊聊完事。这样的研课方式过于粗放,缺乏科研含量,实效不高。我们的六步研课模式植入了当前最先进的课堂观察技术,事先围绕研课主题研制课堂观察量表,确定课堂观察点,根据不同的观察点选择不同的观察方式、记录技术,然后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反思交流。这将大大提高研课活动的科研含量,彻底解决研课活动过于随意、粗放的问题。
因为时间仓促,这次展示活动我们尚未采用这种课堂观察技术。春节后将进行专题培训,让每一位老师都掌握这种技术,应用到研课活动中去。
5.充分发挥了课堂录播系统、网络资源的功能优势。六步研课模式采用了“录像分析”手段,集中的课堂录像回放就有两次,说课、评课活动中也不时用到录像回放,将录像回放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反复回放录像,便于教师从一个观察点反复观察某一环节、片段或细节,有利于教师看清、看细、看透、看深,大大提高课堂观察的精细程度;也有利于教师从不同的观察点反复观察某一环节、片段或细节,获得更多的感悟。模式中还引入了网络群共享、网上教案批注与评论回复功能,把现场交流碰撞与网上互动交流结合起来,突破了时空局限,研课方式更加灵活,更有利于提高研课活动的实效。
当前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信息技术设备越来越先进,但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技术手段的作用,为教学、教研服务,提高设备投入的实际效益,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课题。从这一角度说,六步研课模式也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教研活动组织有机整合的积极尝试。
我们的探索还刚刚起步,这次是第一次试用,而且由于时间仓促,采取了一些变通策略,没有完整地运行一个周期。模式还只是一个理论构想,需要经过实践反复检验,逐步完善提升。这次不揣粗陋拿出来展示,就是希望得到各位领导专家的指导,也希望能在研课模式构建上打开一个缺口,给大家提供一点启发。请大家不吝赐教,谢谢!
第四篇:语文教研团队展示汇报稿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主题教研活动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邯山区实验小学的赵秀华。下面由我代表学校,将我们“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向各位做一简单汇报。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进入中年级以后,教学重点逐渐地由字词教学向阅读教学过度,阅读教学成为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高年级语文学科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呢?答案只有一个,扎扎实实地开展阅读教学,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然而,纵观我们的阅读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学目标把握不够到位,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教学节奏不够紧凑等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够显著。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进入中年段后,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课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效率的确提高了不少,但仍然不够理想。仔细观察课堂,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问题。虽然不是传统的一问一答,但低效重复式的提问,或不着边际和要点的提问等等仍占据多数,不仅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启发,而且教学效率比较低下。所以我们确定了(课件)“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件)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而课堂提问是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
当学生“无疑”时,教师则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很多时候我们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针对性不强„„。不仅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围绕这一问题,年级部的语文老师开展了深入的学习。(课件)我们采用了以个人自主阅读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大家对这一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开展的“四课”案例研究活动,以许老师执教的《新年礼物》一课为载体,展开了主题教研活动。
首先是集体备课。(课件)我们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目的在于实现资源共享,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提高备课质量,提高课堂实效。集体备课时, 教师轮流作中心发言,阐述个人的观点;备课组其他老师认真倾听, 并在各自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提出改进意见, 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各位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第一轮的课堂观察。(课件)课后我们开展了专题研讨,大家围绕许老师的课堂提问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视频)有的认为课堂提问琐碎、缺乏系统性;有的认为课堂提问缺少学法的指导;有的认为同一问题重复出现,耽误了时间;有的认为问题呈现的先后顺序发生了颠倒„„总之,整堂课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也体会到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是重点不够突出,条理比较凌乱。围绕以上问题,结合中年段对叙事性作品阅读的建议(课件)“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大家给了许老师许多有针对性地建议。建议课堂围绕麦克给爸爸送礼物过程中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感受麦克对爸爸的爱,以及爸爸收到礼物之后的激动之情展开教学,进而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课件)建议学生找出描写麦克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语句,反复读一读,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这样做,在有所感悟或启迪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这样学生可以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从而逐步提高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能力,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这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提出要求,(课件)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通过默读,让学生潜下心来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见解;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不同观点、不同感悟进行交流、碰撞,通过碰撞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建构知识,在反复的品词析句过程中获得各自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结合大家的建议,许老师对教学设计做了修改,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的课堂观察。(课件)这次的课堂教学较第一次有了明显的改观:教学目标更为明确了,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了。通过课堂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更为准确了。但仍然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在交流过程中,同一内容反复出现,后者没有明显的不同或较为深入的阐释;在畅谈感受过程中,就课文论课文,感悟不够深入;课堂缺少朗朗的读书声等等。纵观课堂,教师的课堂设计没有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不够到位。只有适时而导,顺势而导,才能真正启发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索,才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先来看一段视频。(视频)这个学生一看就是那种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的学生,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或给学生一个提醒,引导学生把话说完,也可以让其运用朗读的方式读出自己的感受。其实,读也是表达自己感受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像这样的叙事性的文章,非常适合朗读。可是,课堂上许老师直接让学生坐下了,这么做极有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外,在学生畅谈感受时,如果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再现,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而且说得入情入境。文章中麦克帮爸爸干完活后有一段心理描写(课件)“兴奋得砰砰乱跳”“急切地期待着”,如何正确的把握这段文字,教师可让学生回顾自己类似的经历,想想自己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很容易就能揣摩出麦克的内心活动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至关重要,既要得法,又要适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明确这些之后,许老师为我们进行了第三次的试讲。(视频)这次的试讲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此次课例研讨是一次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通过此次课例研讨,大家对课堂提问这一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达成了共识。认为一个有效地课堂提问至少要具备以下一点或几点特征:(课件)
一、问题要有探究性,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思考和探究。
二、问题要有开放性,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方式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
三、问题要有层次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四、问题要有前瞻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使学生形成对前后知识的回顾和联想,做到温故而知新,知故而求新。
五、问题要有趣味性,要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要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让有展示自我的愿望。
同时,一个好的提问,要想真正起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还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课件)
比如,提问时机的把握。教师只有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课堂引导是否到位。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教师讲出的效果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课堂的引导是否到位。好的教师在瓶颈处能帮学生一把,能引导学生朝着更深入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再次,有效的提问需要有效的评价做支撑。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去。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去思考、去落实。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去努力,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一定能够有效地开展下去,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课堂上的问题大多是教师在钻研教材,解读教材之后精心预设的。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这将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将就这一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投入到新一轮的教研活动当中去。
第五篇:袁山贝小学吟诵展示活动方案
袁山贝小学吟诵展示活动方案
一、展示活动目标: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经典文化,激发学生吟诵“中华经典诗文”的兴趣,营造浓厚的吟诵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经典诗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用好校本吟诵教材,打造书香校园,给学校的艺术节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二、展示活动内容:学校编排的校本吟诵教材参考选用,也可选用其它吟诵教材。
三、活动的时间安排及主要措施
1、时间安排:艺术节活动周的一个下午。
2、主要措施:
(1)一、三、五年级全班必吟诵《三字经》节选,最少两节。
(2)
二、四年级全班必须吟诵《弟子规》节选,最少两节。
(3)六年级于校本教材的四篇韵文中任选一篇节选。
(4)每个班加(1个或两个)古诗词的吟诵展示,可小组或个人。总之一个目的,通过吟诵积累经典作品与古诗词,让学生在吟诵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成为一种校园文化,伴随每一个同学快乐健康成长。
袁山贝小学
2012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