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说课稿
教育科研优质课说课稿
(一)、课题简介
1、研究课题:《初中课堂高效“引入”的探索研究》,于2013年4月立项为市级规划课题,现在已进入中后期研究阶段,预计2015年初结题。
2、研究思路:
对于一节课来说,怎么有一个好的开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全神贯注地有意义地开展学习,抓住引入新课这一环节很关键。课堂教学引入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确定的课题的研究内容。
3、研究目的和内容
理解“课堂引入”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其设计原则和各种类型,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设计和编制合理的课堂引入案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具有借鉴价值的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4、研究范围
初中范围内各科课堂的高效引入。
(二)、不等式的性质(第1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占据 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节内容的学习直接关系到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会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不等式性质的过程,体会不等式与等式性质的异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类比探索可以获得数学结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渗透类比思想。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重点:理解不等式的三个性质及运用。难点:对不等式的性质3的认识。
二、教法分析(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类比探索—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类比探索的过程中,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基于现在部分学生对数学没有多大兴趣,并且所掌握的知识参差不齐。积极采用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定能激发学生兴趣及求知欲望,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到知识产生的过程,才能有效地运用。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引入新课 先出示小问题
1、由a+2=b+2, 能得到a=b?
2、由a-2=b-2, 能得到a=b?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相等;
等式两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简单的小题回顾等式的性质引入本节课。
由等式的性质引入,一方面复习了旧知识,也为后面类比探索不等式的性质作了铺垫,加深理解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突破本节课难点,在这里也彰显了数学的学科特征,直奔主题,为本节课的整体设计而服务。
(二)、类比探索
1、类比探索(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活动
1、在不等式20﹥7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一个数(至少2个正数和负数或0),观察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
由组长负责汇总并讲解本组探究结论。结论:当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时,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设计意图:类比探索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首先活动一内容相对简单,类比等式的性质1,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不算困难,得出结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并及时用课件进行演示,加深理
解记忆。
活动
2、在不等式20﹥7两边同时乘以(除以)一个数(至少2个正数和负数),观察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0可以吗?)
结论:不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设计意图:而活动2相对复杂些,类比等式的性质2可以先猜想再探究,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碰撞。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学生会发现不等式的性质和等式的性质并不完全类似,通过思维火花碰撞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教师适时引导,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以补充,总结性质
2、性质3并板书,及演示。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为加深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性质的区别与联系,特设置比较异同环节。
(三)、比较异同
1.不等式的性质2和不等式的性质3有什么区别?
2.不等式的性质和等式的性质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易于比较异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不等式与等式性质异同及不等式的性质2和不等式的性质3的区别,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知识更好的掌握。
课堂练习:
若a>b,用“<”或“>”填空。并说明根据那条性质?(1)3a 3b;(2)a-8 b-8(3)-2a-2b(4)2a-5 2b-5(5)-3.5a+1-3.5b+1 设计意图:设计了5个有梯度的针对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为下面利用不等式性质解不等式作准备。
(四)、例题学习,应用所学
1、例1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1)x-7>26(2)3x<2x+1(3)2/3x﹥50(4)-4x﹥3
设计意图:学习例题环节我采用了先分析,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未知数为
x的不等式,就是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要使不等式逐步化为x﹥a或x﹤a的形式),学生单独完成的方法来进行,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容易的就可以完成例题的解题过程,教师只需强调注意的事项即可。例题完成后,要求学生讲解解题思路及依据,进一步加深理解。
随堂练习,巩固新知:(学生独立完成,指明板演)
设计意图:为巩固所学内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设置了几个形式多样的随堂练习。
(五)、归纳总结:学生自己总结,并在班上交流:
本节课,我学到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感到最困难的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同时积累了学习经验,体会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
(六)分层作业
1、习题9.1第6题(必做)
2、选作:习题9.第8题(选做)
(三)科研感悟和困惑
科研感悟:
1、课堂的高效引入要坚决杜绝存在散、浅、慢的现象,要短小精悍、直入主题,合理把握好时间,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效益观。
2、课堂的高效引入应该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不能为了追求华丽、惊人而引人,给人一种买椟还珠的感觉,这样就失去课堂引入的意义。
3,高效引入应该凸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再好的引入情境,只要不把教学的重难点贯穿于其中,都不是高效的引入。
4、课堂的高效引入要为突破重难点做好铺垫作用。
5、高效引入还要彰显学科教学特征。科研体会:
1、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资料的积累。课题研究不仅要注重收集、整理资料,还应注重积累资料,要做个有心人
2、教育科研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特点,不仅要注重研究内容方法的创新,更应注重研究结果的创新。
3、要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际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课题研究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要亲自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科研困惑:
初中高效课堂的引入要与课堂的整体设计相适应,怎样进行旧知识铺垫?怎样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怎样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有这些都要与整堂课的整体设计相适应,为课堂的整体设计服务,这时我们课题组下一步探索研究的方向。
第二篇:课题说课稿《不倒翁》
大班科学活动《我的朋友不倒翁》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科学活动《我的朋友不倒翁》。
一、课题的级别和名称
我们开展的是市级课题,课题名称是《幼儿“主体性缺失”现象的原因和改善策略的研究》
二、课题承担的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成果:
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我们已经发现了“幼儿主体性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是主角,幼儿在很大程度上是配角,甚至是教师上课表演的“道具”。其主要表现形式:教师课前研究教材、研究大纲、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却忽视了研究学生;更多的是单方面的研究教案,制定教学目标,而没想到让学生参与其中;即使研究了学生也是把学生抽象化,没有研究其独立的个性;实则学生完全没有主动性,只是跟随教师被动的接受知识。由此可见,为孩子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和多种操作材料,通过采取一定的教育手段来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探寻幼儿“主体性缺失”现象的主要因素,找到改善幼儿“主体性缺失”现象的有效策略。我们得出的研究成果有:
1、2、为幼儿提供多种的操作学具,让幼儿解放双手,真正的“动起来”; 通过各种游戏、小实验、绘画、表演等手段,给幼儿有充足的表达机会。
三、本节课的内容简介
本节示范课内容简介:“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它里面蕴含着力的平衡方面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应用呢?本次活动就是本着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在自由宽松的游戏情景中,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借助各种材料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秘密,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玩具。从中获取有益的学习经验。
四、研究成果在本节示范课中教学片段中的体现: 片段一:导入环节
在导入环节,我为孩子们设置了“到玩具城游玩”的场景,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并且提出一定的要求:请你们自己去玩一玩,看一看,比一比,一会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导入环节中不但用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情景,而且老师并没有给孩子过多的任务,只是让他们去玩一玩,充分尊重了孩子们的意愿,每个孩子都摆弄着自己喜欢的玩具,还有的孩子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两个玩具的不同点和玩法,虽然是在玩玩具,但教室内的秩序一直很井然,大家都在专注的工作着。最后,我集中孩子们,接着问: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这些玩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问题一提出,就有许多孩子举起了小手,我提问了几个,然后又让大家互相的说一说。在这个环节,我充分利用了游戏和语言表达的手段来关注幼儿的主体性。
片段二:自主的选择材料进行小实验
在第二环节中,我充分利用了课题研究中的第一个成果。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实验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真正的“动起来”。材料中有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小石头。每个孩子选取不同的材料来制作“不倒翁”,在失败—-成功---又失败---又成功的一次次的实验中,自己得出结论:原来,在玩具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这样下重上轻,玩具就能站住。这时,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当操作摇晃装有玻璃球的不倒翁时,为什么刚开始是站立的,一会儿又倒下了呢?请你再去试一试。此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幼儿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总之,随着本课题的开展,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以幼儿为主体,积极引导幼儿主动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学习粗浅的知识、提高基本的技能、丰富生活的经验,从而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2、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来制作不倒翁,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 能力。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玩具城”:用乒乓球、蛋壳、废旧皮球制作各种玩具摆放在活动室的四周(其中部分会倒,部分不会倒)。
2、幼儿操作材料: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小石头。
3、录音机,歌曲“不倒翁”录音磁带。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过程:
导入: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配班老师扮“蓝猫”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蓝猫,欢迎你们到神秘的玩具城来,这里的玩具藏着许多的秘密,等着你们去边玩边发现,现在你可以去看一看了,玩一玩了。”
一、自由探索
1、交代任务: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发现了什么?(发现倒和不倒)
2、幼儿自由玩。(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3、提问:“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这些玩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发现底部都是半球体,有的玩具会倒有的不会倒。
教师小结: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的很认真,还能动脑筋,发现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体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玩具有的会倒,有的不会倒。
二、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
1、教师放歌曲《不倒翁》,进一步引发幼儿去发现“不倒翁”的秘密,不倒翁里装有东西。
2、幼儿操作:将会倒下的玩具也装进东西
(1)提示: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团、塑料球、玻璃球、沙子、豆子、橡皮泥、小石头等东西,你们可以自由的把每一种东西分别装进玩具里试一试,看玩具能不能站起来。(2)组织幼儿讨论:
你们在玩具里装进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放进纸团玩具倒了而放进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沙子等比纸团重)小结:原来,在玩具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这样下重上轻,玩具就能站住。当操作摇晃装有沙子的玩具时,发现了什么?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装进什么不倒?(橡皮泥)为什么?
三、演示对比实验
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分析原因,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四、完成制作,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1、在“不倒翁”的音乐中,让幼儿制作不倒翁。
2、没有完成的小朋友继续制作不倒翁玩具,做好不倒翁玩具的小朋友拿着玩具到玩具城里去玩一玩吧。
五、结束
小朋友今天真聪明,发现了“不倒翁”玩具中的科学秘密,还自己动手做了一个“不倒翁”。现在,我们拿给中、小班的小朋友玩一玩好不好?
第三篇:课题:《孙权劝学》说课稿
课题:《孙权劝学》说课稿
教材分析
1、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
《孙权劝学》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是一个名人单元。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自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教学这一篇课文,应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方面着手。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以及给我们的启发意义。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该课总得来说在名人单元,而且又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对人物的体会必不可少,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应重视落实字词和朗读的培养,可以说是文言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的。)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总得来说,“教学千法,朗读为本。”朗读法的运用不可缺少,同时应在课堂中教学形式多样,齐读、诵读、自读、对话朗读等等相结合。文言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倡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思想,但是却不能忽略了“双基”教育,这对文言文教学可谓是一大挑战,注重朗读,以读会意,可以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同时给予文言文准确的定位很重要。对学生来说能够阅读浅近的文言文,注重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它的目的,要注重学生字、词、句的积累,因为它是让学生举一返三,阅读的基础。
1、说教学目标
a、识目标知: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复述课文内容。
b、能力目标:通过共同研究课文的过程,培养学生朗读、翻译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C、情感目标:通过分析吕蒙接受劝学建议后的巨大变化,使学生明白学习对成长的重大作用。
2、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课文。
3、讨论法,这是学生掌握运用,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来自行解决问题。教师则引而不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可能发现真理。
三、学法的指点与指导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法,字字落实。重视了文言文的工具性,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更忽略了文言文的人文性。怎样把文言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恰倒好处的结合起来,是语文教学课堂应训练和实践的。
具体学法: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方面的共同发展。
第一方面,在诵读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词法方面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从中悟出解词的方法。
第二方面,让学生提出对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三方面,感知文章的主题,对求知的正面宣传和教育意义。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主要分三步:初读—精读—品读。以读贯穿始终。1.导入课文
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2.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古人曰“熟读百遍,其义自现。”应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个读、听读、竞赛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在朗读的基础上,简单回顾。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质疑问难的情绪。),所以可以设置第三个问题。
(1)、齐读课文,对文中的生字、词、句进行解疑。(2)、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说话时的情感。
(3).吕蒙面对孙权的劝说,有没有接受?他后来的结果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
不可不学———辞
就学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3.协作质疑
1、文章题为“孙权劝学”重在“劝”字,他是如何来规劝的。
2、吕蒙的改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鲁肃的论议:(一问一答)
4.品味赏析
精读课文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揣摩当时人物的语言、神态以及对待读书的态度,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主题。可以说这是一种思考阅读,这四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1、吕蒙乃一介武夫,要劝说他学习是何等困难,在这过程中孙权对此又是何等态度?
(请学生进行对话朗读,体味孙权当时的心态。吕蒙的话课本交待不多,可以根据课文进行改编)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严肃、恳切
卿言多务,孰若孤———责备
乃始就学——不情愿
2、文章中没涉及吕蒙求学的过程,却让我们见证了他极大的变化,主要是谁的神情、态度让我看到了这一切
总之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已经能够体会到文章的深层次内容和意义,对于自身的读书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可以说有了教育意义。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诵读和品析语言,对课文内容应相当熟悉,可以开展类似于背诵比赛这样的游戏,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有利用记忆的巩固。
(三)拓展迁移
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要学以致用。这两个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对已学的知识是否可以做到
拓展和迁移,做到巩固新的,复习旧的,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和知识的积累。可以感受读书事实正反两面的例子,也可以从两文的写法特点上进行比较。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都是一种锻炼。
①与《伤仲永》进行比较阅读,合作探究这两篇文章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②既然读书如此重要,请同学们列举和读书有关的的名言警句。
(四)师生小结,可以在学生总结的前提下,老师进行补充,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提高,拓展学生的纵深思维。提高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感知
(五)作业的布置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作训练。五.板书
孙权
劝
吕蒙 赞
鲁肃(善 劝)
(善劝)
(善学)
(敬 才)(爱 才)
《安塞腰鼓》说课稿二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128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安塞腰鼓》。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本单元选编了《社戏》《安塞腰鼓》《观舞记》《竹影》《口技》等几篇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向学生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文艺形式,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开阔视野,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本文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澎湃激扬的活力。
这样的文字对于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是极有帮助的,因为她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对于习惯于学生腔的中学生来说,其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
2、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上课前,我先请学生预习文章,提出本文他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并拟定出来,综合学生意见,依据新课程标准及本单元要求,结合本文特点,最终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本文的学习,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难点: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说教法
由于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体,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根据本文内容,结合创新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自读感悟式,注重学生读的优化训练,以读代讲。课堂上提倡自由研讨,允许下位置交流意见。另根据大语文观的要求,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融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从而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写作、生活实践相结合,以深化对文章的感悟,提高学生审美、写作能力,深化对学生心灵的影响。
三、说学法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交给学生发现真理。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老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本文作为一篇诗化的散文,将指导学生以朗读法学习课文,即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以讨论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不求全,不求面面俱到,这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的。
四、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落实字词,会读会写;多读课文,试图了解安塞腰鼓。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击鼓场面。塞腰鼓的大型演出)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不知大家有没有体会其中的气势,让我们观看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一齐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
(好的导入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此导入的设计贴近课文内容,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主动、自觉进入下一环节--新课的学习)
(二)学习新课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转变师生角色,真正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在课堂上,我将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深入学生群体,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讨论,相机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根据本文的教学思想及模式,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板块,在这些板块的学习
中,我将大部分学习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发挥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及小组、班级合作的精神,通过自己反复读书、讨论而领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目标。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板块从下几个方面入手,知内容--里;明结构--表;寻美点--里。这样的设计主要想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整体对文本进行初步感知。
1、知内容。
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读文章,解决生字词,提出在读中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相互交流讨论。然后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力求从整体与局部的结合中初步整体感知文章,初步感受文章的形式美以及其中的深情,实现知识目标。
2、明结构
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好一个安塞腰鼓)
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读书中理层次,明条理,学会在读中把握文章的脉。
3、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此环节旨在陶冶学生情操,教给他们生活中不是没有美,关键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的真谛。
第二板块:精读文章,品味语言
在这一板块中,主要是采用朗读策略,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解决文章的重、难点。侧重实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
1、指导学生采取替换式品读,目的是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所谓替换式品读,就是将文章形式变为别的形式再读,比较、品味其中的美。)
出示幻灯,教师示范。要求学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并反复朗读。
2、指导学生采取评点式品读,目的是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学生可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3遍,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进行评点。可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出示幻灯,稍作总结。
第三板块:品读文章,学用语言
这个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再品读的优化训练,从读中深化对文章的感悟。在侧重于实现情感目标的同时,学用课文句式,段式。并试图将学生作文与课文结合起来,升华情感,渗透人文精神,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与迁移。
学生写好后,小组互评,选出好的作品,课堂展示,师生共议,评出好作品若干,并给予奖励。
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段落,并熟读成诵。目的是进一步理会并学习本文的语言样式。
现在我说说本文的教学构想与板书,本文我摒弃了教师的详细分析、讲解,侧重于展现本文的人文文化精髓和优美的句式段点,在侧重学生自读感悟与探究的同时,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线。因而,本文的教学具有极大的开放性,灵活性与不可预知性。要求教师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促进者与指导者。我的板书主要以展示教学程度为主,学生学习成果为辅。使板书同时具有了强大的教学功能和评价功能。
第四篇:课题2溶解度说课稿
课题3《溶解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的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最后通过讨论引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第一课时的重点、难点为以下三点: 【重点、难点】
1、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3、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及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 生已学了溶液的形成,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 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释,如家里冲糖水时,加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溶了等等,所以本节课通过一些生活中实验引入本课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再精心设计几个小实 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讨论分析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并会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四、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启发--再现,引导--探究,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下面谈谈授课过程的设计,授课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引入课题> 我先设计了课堂小实验“蔗糖和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比较”,根据实验的现象和结果,由同学总结以下几点:(1)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_____(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2)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比食盐的溶解能力______(大、小)。(3)在不同的水温下,蔗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______(能、不能)比较。然后提问“食盐从能溶到不能继续溶解,溶液体现了几种状态?什么样的状态?”“如果要比较多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如还有味精、淀粉等物质)仅用“大” 1 或“小”能否分得清?”
创设这些情境与问题是为了把同学们引入角色,通过思考及回答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对两个联系生活实际似简单又一下说不清的问题,激发了同学产生对知识要求了解的心理需求,这时引入课题《溶解度》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步入重点> 在老师讲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饱和溶液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吗?”解决第一个问题我设计的是在饱和的食盐溶液中加KMnO4晶体。(投影)当同学们看到紫色的KMn04在溶液中扩散的现象时受到启发,领悟到定义中“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是指原溶质,不是指其它溶质)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是指任何溶质)”,对书本上的定义有了完整、精确的理解。
2、“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在两个培养皿中盛相同体积的水,一个里面加食盐(用药匙大头取),一个里面加熟石灰(用药匙小头取)。(投影)很明显此时溶质取用量不同。搅拌后可见食盐全溶,熟石灰部分溶(饱和)。为了证明食盐溶液未饱和再加食盐少许,搅拌后仍全溶。观察了这组实验,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从实验现象的启迪中逐步对“饱和”和“浓”、“不饱和”与“稀”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了严格的区分,并且进一步认识到,如果这组关系相互成立,必须满足前提与条件。用实验辅助教学后,使这个过去一直用数据来解释的问题变得让人更容易理解与接受。这一教学过程是以探索性实验为主要线索,以教师的设疑、演示、点拔和学生的观察、分析、释疑关联互动为主要教学手段。因为通过直观的实验增加了同学的兴趣,为启发式教学创设了成功的前提,加上具有坡度的思考性题目与之相结合,诱导和激发了同学思维的积极性。<突破难点>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吗?”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学生分组实验:1.饱和食盐水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再加少量食盐;2.饱和硝酸钾溶液加热后,再加少量的硝酸钾,再冷却到室温。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很快得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
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而自己总结出的规律比老师讲很多边学生只是机械记忆要强得多。
在分析溶解度概念时,我展示了一些数据表: 在20℃时,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NaCl KNO3
KClO3
CaCO3 36
20.9
7.4
0.013 请同学们从这张表中比较出四种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设问: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什么?由于同学们通过对“蔗糖与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比较”这一实验的观察与讨论,具备了对这个问题的初步认识,立即感悟到是“20℃、100克水、达到饱和”,并且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条件缺一项都使数据没有比较的意义。有了这一层知识铺垫,我让同学们自己归纳总结。在老师的点拔下,他们将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点加以梳理,并用较少的文字归纳出要比较精确地讨论溶质的数量问题一定要满足两点:其一是条件:一定温度,100克溶剂;其二是状态:饱和溶液。这时所研究的溶质克数恰好与书本上溶解度概念相吻合,一个不需要生搬硬套的概念在同学们的观察、分析、整理中轻松地建立了。
<巩固应用> 按照教育心理学规律,新知识概念建立以后,需要巩固与强化。如何将已经获得的知识在具 2 体间题中加以运用,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在本课的最后阶段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很浓的溶液
B.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继续溶解任何其他物
质的溶液;2)为何汗水带有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凉干后,常出现白色的斑迹,为什么?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加以说明:25℃时将10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中,故25℃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我及时获得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同学们也学会了从新信息的转换中分析解决新问题,使溶解度章节中重要的知识点落到实处。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设计,我体会到启发-研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当前形势下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一言堂”的被动局面,倡导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心与智力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本课中启发-研究教学模式在实施策略方面始终围绕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到学会从一个现象概括出对一类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无不体现了培养人的思维素质和追求新知识的科学精神。
(二)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的概念。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题第二课时的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为以下: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1)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溶解度曲线
2.难点:正确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3.疑点:溶解度与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间的关系。4.解决办法:
(1)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大小?可以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度与溶解性在概念上的不同。
(2)通过一些基础练习,加深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3)通过例题的示范,学生的练习,可以更清楚地使学生理解溶解度和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掌握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基于以上的基础引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通过举例让同学们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四因素加深理解。从而引入溶解度曲线,让同学们亲自动手画溶解度曲线、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用生活中的几个小实例引入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四、教学目标
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 3.气体溶解度。
五、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我准备采用“启发——再现,引导——思考,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易溶、可溶、微溶和不溶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那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呢?
[板书]:
(一).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学生活动]:根据生活实践讨论: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总结板书]:2.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还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讨论并设计实验:如何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
[教师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在相同温度下,将氯化钠、硝酸钾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溶剂中,观察哪一种可以溶解更多一点。
[总结]: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大小:
(1)在一定温度下(相同)
(2)在一定量溶剂里(相同)
[目的]:锻炼学生利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引出溶解度的概念作铺垫。[板书]:
(二).固体溶解度(溶解性的定量描述)[教师活动]:介绍固体溶解度。
[板书]: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练习]: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克。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3)20℃时,在50克水中加入18克食盐后溶液恰好饱和,因此,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8克。
(4)10℃时,100克水里溶解了15克蔗糖,所以,蔗糖的溶解度为15克。[学生活动]:讨论以上说法是否正确,并认真归纳。[板书]:2.理解溶解度应注意四个因素:(1)条件一定温度下。
(2)标准:100克溶剂中。
(3)状态:饱和状态。
(4)单位:克。
[目的]:通过练习归纳总结,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问]:“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①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
②20℃时,食盐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板书]:
(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教师活动]:讲解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它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这种溶解能力既取决与溶质本性,有取决与它与溶剂之间的关系。而物质的溶解度,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中溶剂中所能溶剂外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区别。
[目的]:帮助学生理解在溶解度概念,为什么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和“在100克溶剂中”。[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35,找出易溶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和不溶物质溶解度的关系。
[总结板书]:20℃时:溶解度大于10克 易溶物质
溶解度大于1克 可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1克 微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0.01克 不(难)溶物质 [板书]:
(四).溶解曲度线
[讲解]:饱和溶液与温度和溶剂量有关,在描述固体溶解度时,溶剂量已经确定(100克),所以固体物质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表7-1。
[学生活动]:根据表7-1中的数据,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作图。[目的]:通过绘图,锻炼学生的作图能力,且有利于学生对溶解度曲线所包含的意义的掌握。[板书]:1.溶解度曲线: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画出的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学生活动]:观察图7-
1、7-2,完成以下练习[练习]: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1)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 ;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 ;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
(2)在70℃时,氯化钠、氯化铵、硝酸钾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
(3)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时,硝酸钠的溶解度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目的]:培养学生识图、用图及分析综合能力。[总结板书]:2.溶解度曲线意义:
①可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或某一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③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教师活动]:指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板书]:
(五).气体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某气体在101千帕,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了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数。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37,回答:
(1)理解气体溶解度应注意哪些问题?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总结板书]:2.注意:①气体溶解度在叙述中一定要指明:101千帕、一定温度、1体积水、饱和状态、无单位。②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目的]:通过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参照阅读材料,培养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能力,最后学生练习。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设计,我体会到启发——研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当前形势下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的被动局面,倡导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心与智力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第五篇:《黄河颂》课题要求说课稿
课题优质课评比说课稿
黄
河
颂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参加的课题是《课堂评价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该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形式和评价语言的多层次化。
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实践,课题组首先确立了“阳光评价”的课堂语言评价方向,即“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其次,确定了“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课堂评价”的原则,并初步形成指导学生进行互评语言训练的操作方法。
今天我就以《黄河颂》为载体,向各位评委汇报近阶段课题组的实验成果
一、说教材
《黄河颂》,是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歌。《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和英雄气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语言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二、说目标
本文是诗歌,易于朗诵,所以要加强朗读教学,不宜过多讲解,根据单元要求、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为:
1.知识能力目标:①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②培养对诗歌的感
悟和理解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爱国热情,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诗歌,通过小组品读、评析来深入理解诗歌。3.情感目标:①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初一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黄河颂》这首诗歌潜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需要学生用心品悟与积极交流,因此,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难点是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所以,“情境体验”、“以读促教”、“合作评价”是我这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在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注重以下几点:
1、怎样才能正确地朗诵好一首诗词。
2、在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正确评价别人
3、引导学生向教材、老师及学习伙伴发问质疑。
五、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看黄河
师生共同欣赏搜集到的黄河图片,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
导入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以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它,因为:它古老,它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它沧桑,它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起历经苦难与抗争。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国大地,民族危在旦夕。黄河以它磅礴的力量,激励她的儿女奔赴抗战前线。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随军来到黄河岸边,望着滔滔的黄河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我们今天学习它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充满激情的开头,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形成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心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激发情感
听黄河
1、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第一、七、八乐章的片段,听着激荡的音乐,说一说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想着头脑中出现的画面,齐读《黄河颂》
(首先借助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然后通过想象和体会完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交流转换。学生能以从音乐中最直观的感受来朗读诗歌,效果显然胜于教师的说教)
(三)、诵读互动
悟黄河
1)、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各组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此时,学生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会大胆的诵读。教师以学生的选读为样板,抓住关键的词句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品读感悟,如学生在一开始读的时候,声音会比较激昂高亢,但却缺少轻重缓急的变化。这时就适时的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诗歌的题目是“黄河颂”,诗歌以什么形式来颂扬黄河呢?又赞扬了黄河的哪些贡献呢?学生自然地会注意到诗歌中三个“啊,黄河”的连续句式,得出以排比、反复吟咏的形式,抒发对黄河的赞颂之情。继而看出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养育之恩、保卫之义和激励之情三大贡献。那我们该怎样读出黄河对中华民族的恩情呢?这时先请同学以自己的感悟来读“养育之恩”这一节,然后教师范读,对比评价时注意指导学生“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对于“摇篮”一词,它以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她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要重读。整个一节诗要读的舒缓而坚定。学生跟读时可用“你读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一些,情感会能更好的表达!”,“你的音质很适合朗诵,若是声音能再洪亮点,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等语言。有了这一节的示例,学生自然明白诗歌的诵读与评价应从重音、语调、语速、情感等方面入手。
在后两节“保卫之情”和“激励作用”的品读交流中,学生会很自然地注意到“屏障”、“臂膀”等带有比喻色彩而需要重读的词语,以及作者抒情的逐步激昂。同时,插入诗歌创作背景,以及多媒体显示日军侵华的视频,让学生对黄河的保卫和激励作用有更直观的印象。
在学生的诵读、评价后,老师自然引进一个问题:作者反复吟咏黄河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巨大作用,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呢?从而总结出诗歌的主旨“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向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这一环节,从泛读,研读到品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思考后评价,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由浅入深的进入到诗歌之中,不仅从形式上感受到黄河的雄浑、浩荡,更从内涵上领略了黄河所代表的伟大坚强,环环相扣,水到渠成的理解了诗歌的主旨,激发爱国热情。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读诗和评论的简单方法,自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拓展提升
说黄河
学习黄河的伟大与坚强,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这确实是作者的心声,读到这,我们都会热血沸腾,并将保卫祖国作为至高的誓言,下面让我们也来高声赞美黄河吧!并从以下几种发言形式中选择一种与同学交流:
①啊!黄河!我爱你!爱你的()!爱你的()!
②读了这首诗歌,让我最感动的是„„ ③这首诗歌让我明白了„„ ④这首诗歌,我最欣赏的句子„„ ⑤读了诗歌,我有了这样的疑问……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分层教学,激励评价的需要:一般的学生都能说出自己最直接的心灵体验和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而有一定语言鉴赏
功底的学生,则会选择“让我最欣赏的”形式发言,对于喜欢另辟蹊径的学生来说,“我有这样的疑问”这个话题则更能激发他们发言的热情。
教师对以上活动予以整体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总结学习经验,表扬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大胆地、愉快地进行自主阅读。)
(五)结束语
我们今天这堂课,既学习了《黄河颂》,感悟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同时也在学习当中体会到了读诗的方法。我想,我们的语文学习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对黄河的关注也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是“保卫母亲河”。那么,我希望同学们开展广泛地课外阅读,真正地走进黄河,走进我们的民族魂魄。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