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

时间:2019-05-12 23:2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

第一篇: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 孙枫

新课程中的《立体几何》部分,从设计到理念与《大纲》教材有较大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下面我就这些变化作一个分析。

一、立体几何内容变化

新课程中,立体几何知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修2中的“立体几何初步”;另一部分是选修2—1中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有以下的一些变化:

1.增加了平行投影、中心投影,三视图

增加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更进一步地认识空间图形,通过三视图及空间几何体与其三视图的互相转化,对空间图形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更全面地把握空间几何体。

2.对于“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标》强调重点应放在定性研究平行与垂直上,有关空间角、距离的计算在必修中不作要求,而“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等内容被安排在选修2-1“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仅是理工科学生学习。

3.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只要求直观感知、操作确认,不作证明,严格的证明被移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部分,体现了分步到位,螺旋上升的设计理念。

4.新增内容“多面体与欧拉公式”,被安排在选修系列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二、立体几何内容、结构特点的变化

《大纲》教材中的立体几何对能力的要求除了运算能力外,教材强调公理化体系,注重逻辑推理,重点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而新课程中,首先安排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认识,要求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在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中,是以“长方体等几何体”为模型进行说理或简单的论证。在选修2-1的“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部分,则是以逻辑推理与向量运算相结合的方式完善了空间几何推理论证,并对空间几何

中的一些问题从向量角度予以证明。

由此看出,《课程标准》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内容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 1.立体几何的内容安排,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与以往立体几何的内容体系相比,本模块立体几何的内容体系在结构上有重大改革。

以往立体几何内容,常从研究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要素:点、直线和平面开始,讲述平面及其基本性质,点、直线、平面之间位置关系和有关公理、定理,再研究由它们组成的几何体包括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体积、表面积等等,基本上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这种安排有它的道理,它严格按公理化的体系,按知识的进程来安排内容.逻辑关系非常严谨,老师教起来也感觉数学的味道很浓.但这种安排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学生学立体几何感觉困难吃力的原因之一.而新课程下的立体几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这样的安排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感受入手,再研究组成空间几何体的点、直线和平面。这种安排更多地是从关注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章节内容的安排上,在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上都有所体现。而这样安排有它实际的意义,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中,对于一个物体,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轮廓,之后才会对它的侧面、边角感兴趣。而这种先由整体上认识空间几何体的安排,更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几何的直观性,有的教师让学生观察大量的空间几何图形的模型的同时,还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基本的空间几何体的模型,让学生感受这些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这对于空间几何体的认识和空间感的培养还是非常有帮助的.2.强调几何直观,渗透公理化思想,引进合情推理,进行适当的几何推理

高中立体几何课程历来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而新课标更加强调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强调空间观念的建立,并且通过强调几何直观来落实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标准中强调:“借助长方体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并总结归纳一系列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在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在获得数学结论、空间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应当“经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从而将合情推理引入课程。

在大量的实际背景,直观操作和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若干定理,让学生感受公理化思

想(而不是进行严格的公理化的训练)、了解证明的意义。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认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在推理过程中渗透公理化思想,养成言必有据的理性思维精神,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的能力。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高中学生普遍对立体几何的入手感到困难,其主要原因有:

①学生的实际感知及所具有的数学能力一时难以适应这种由平面到空间的突变;

②在教学中缺乏直观的空间模型和实验操作,以至于学生不能通过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悟出数学问题的实质。

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对具体素材的依赖性强,具体与抽象割裂的不足,在教材中,有的放矢地设计立体空间模型的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结论,并通过分析、论证、说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从而从不同的感觉渠道促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如“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在传统教材的明非常经典,在证明的过程中也渗透了许多的数学思想。而在新课程中,该定理是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而获得的,虽然没有经历传统证法中的思维训练,但学生经历了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并直观感判断线面垂直的必备条件,这对于学生认识空间位置系、提升空间想象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3.从整套教材来看,立体几何教学、学习的要求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层次、多角度的。与传统立体几何的教学内容相比,《课标标准》在“立体几何初步”删掉了许多定理,剩下的又有一半不做证明要求,那么是不是《课标标准》对立体几何证明的要求降低了呢?

毫无疑问,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新的《课标标准》,从整体的教学内容安排来看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几何教学、学习的要求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层次,多角度.认让知关证进

(1)新课程中立体几何的学习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的: ①必修课程: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 ②选修课程:系列2《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③选修系列3,4:系列3-1《数学史选讲》中的部分专题以及系列3-3,球面上的几何;系列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系列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系列4-1,几何证明选讲等;

因此我们不能说:新的课程标准降低了几何证明的要求.从上面三个阶段来看,要求是一步一步提高的,这样的安排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几何的需要。

(2)立体几何的学习也是分层次、多角度的:

第一层次:对几何体的认识,依赖于学生的直观感受,不做任何推理的要求.第二层次:以长方体为载体(包括其它的实物模型、身边的实际例子)对图形(模型)进行观察、实验和说理.引入合情推理.第三层次:严格的推理证明.如线面平行、垂直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第四层次: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在选修系列2部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引入向量与坐标,用它们处理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交角以及点到线、点到面的距离,从而使几何问题代数化,这不仅使几何问题的处理有了多种方法,而且对立体几何问题的认识也有了多视角,这无疑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中的几何问题。

三、立体几何内容变化的分析

从几何的发展,以及几何的研究方法和教材的变化整体看,随着几何知识复杂程度的提高,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是几何研究发展的大趋势,而且研究几何使用的代数工具也是不断提升。

另外,从推理角度来说,既有合情推理,又有演绎推理,而且从数学自身发展的过程来看,即使演绎推理也并非“几何”所独有,它广泛存在于数学的各个分支中。

四、立体几何有关内容的教学建议 1.关于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柱、锥、台、球的特点,并根据各自的经验、结合身边的模型讨论各个几何体的特点,可以通过学生自制模型来提高认识,并在比较中形成对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直观认识。

2.关于投影、三视图

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在讲授前要充分了解初中教材中的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范畴、与高中教学要求的异同,也好做到有的放矢。

2.1平行投影、中心投影

初中人教版教材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投影、投影线、投影面、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正投影、线段的投影、平面的投影、正方体的投影,教学要求均为了解。

2.2 三视图

2.2.1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三视图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到的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三视图的教学内容与初中相比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初中涉及的几何体都比较简单,具体的教学要求不尽相同,初中的教学要求是:由几何体画三视图(三等原则);由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描述物体的形状;由三视图求物体的表面积。高中的三视图的教学要求是: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图形比初中的复杂);增

加了斜二测画法(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2.2.2 三视图的教学建议:

对于画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几何体,只要求前一节介绍的柱、锥、台、球及它们的一些简单组合,不必研究较复杂的几何体,尤其由三视图和直观图画实际的立体图形要求不宜过高。三视图的教学中注意要求的层次性,注意虚线的使用。三视图还原几何体不惟一的情况不要涉及。

教师在这部分教学中应该意识到:实物与相应的平面图形、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不仅是一个思考过程,也是一个实际操作过程。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根据条件作出立体模型、根据三视图经过头脑的加工和组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尝试和动手操作来实现。

总之,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仅仅会画空间几何体.而是通过作图:从实物模型到三视图再到直观图这样一个过程,来认识空间几何体,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这是我们教学的重心,也是学习后续内容的基础。

3.关于逻辑推理与证明

立体几何中涉及的逻辑推理与证明,主要集中在必修2中的第二章“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中关于线、面的平行与垂直问题的处理,这部分具体的教学要求是,对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判定不作证明,只要求操作确认,对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要求证明,但教材的理念十分清晰,就是分步到位,因此立体几何教学不应忽视推理与证明。

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把握“直观感知”、操作确认”,下面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为例作简要说明。【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折纸试验,使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归纳和确认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能简单应用定义和判定定理;

2.通过对判定定理的探究和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对探索过程的引导,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教学过程】

1.实例引入、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

2.通过试验,探究定理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直观感知判断线面垂直的条件 问题1:折痕AD与桌面一定垂直吗?

问题2: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与桌面垂直?追问:为什么折痕与桌面是垂直的?(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解释)问题3: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能判断此直线和平面垂直吗?(学生利用模型说理)问题4:条件中的两条直线必须相交吗?(学生借助模型说理)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借助模型感知并确认判定线面垂直的条件.教师在此基础上,利用几何画板课件将上述过程进行动画演示,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判定定理中两个关键条件“双垂直”和“相交”进行理解和确认.

这是新课程下利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来获得判断定理的典型案例,学生无需经历严谨的推证过程,借助实验操作、直观感知,并可以借助简单的描述说明其道理,从而便获得了判断定理。

第二篇: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之朗读教学

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之朗读教学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忽视了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他们认为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应形成,到了高中阶段无须再行教学,或者认为朗读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或仅仅把朗读看做一种技巧,其本身并不具有自足性教育价值,甚至认为朗读教学功能有限,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没有太大帮助。这种错误的认识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除了适合朗读的诗歌教学外,其他文体的教学,就连散文、戏剧的课堂上也很难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了,特别的是在一些指导语文教学的杂志发表的教学案例也在弱化朗读教学,例如《<道士塔>教案》(《语文学习》2006年第1期P17—19)、《高中戏剧文教例研讨》(《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3期P19—21)等,在这些课例中最多出现了“请大家自由朗读,要注意体会人物心理”等无关痛痒的话语,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几年后仍然出现的为数众多也得到大多数专家的肯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实施朗读教学的必要性

朱自清先生在《国文教学》中引用别人的话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呤则不能探其浣之趣”。吕淑湘先生说朗读“是讲文学作品的好方法”,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教师特别重视诵读指导,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这就为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朗读教学的作用可波及语文教学各个层面,无论是字音、字形等较低的能力层级,还是文学鉴赏较高的能力层级,以至最终实现语感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朗读。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足见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重要性。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吸收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朗读进行了深入地阐述,把朗读提高到相当高的地位,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部分均给出了相关表述,例如新课标提出了“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标。该表述既表明了新课标有关高中生朗读能力语音层面、技巧层面、言语表达层面的新要求(用普通话、流畅、恰当),同时也包含了新课标对高中阶段朗读教学的作用及功能认定,即朗读教学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而且也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能力,进行语言积累的一条有效途径。这意味着新课标对高中阶段朗读教学重要地位的高度认同。

从新教材的推广使用看,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进入了学生的视野,新教材的这一变化旨在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陶冶他们的美好情操。这样对文本的朗读便成为学生吸收优秀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对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文本的解读感悟,除了需要教师的讲授外,学生的自我吸收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而自我吸收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朗读,因为朗渎既是感知课文内容的起点,又是理解课文内容的热点。通过朗读可以了解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可以获得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在反复朗读中还可以不断接受语言,积累语言,增加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这点看,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高中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对朗读教学内涵的定位

关于朗读与朗读教学,有很多人对此进行阐述,有的老师认为“朗读指在初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语言特色等基础上,反复阅读,逐步加深理解,直到能够背诵的一种学习方法。”(郑学武);有的老师认为“注重引导学生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而逐步深入,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应秀莉);有的老师认为“朗读,是心、眼、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的过程,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学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朗读教学则是通过有声语言再创造文学语言中的艺术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思想内蕴,使学生获得信息、知识,达到甘美的享受的过程。”(张悦)等等。综观这些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以上这些对朗读及朗读教学的理解,重点都落在朗读是一种技巧、手段、方法及其文意的把握上,而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人文素养、道德境界等重视不够,在指导朗读时,操作方法也过于单调、机械,过于呆板。这只是一种隔靴搔痒式的引导,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这就迫切地需要我们对朗读及朗读教学进行界定,达到正本以清源的目的。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朗读教学的论述比较详细、到位。例如新课标提出“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新课标在选修课程举例“唐诗选读”中再次提出应“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感情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运用诗词格律知识鉴赏唐诗作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作品”。可见,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关于朗读教学的论述中,“朗读”当与“品味”“领会”“体验”“整体感知”等主体生命活动密不可分,朗读不应外在于这些活动形式,而应包蕴于这些活动形式。由此可以看出,新课标下的“朗读”实际上是指向一种可以不断生成教育意义和教学功能的“教学状态”,其本真之义在于:朗读教学即“在朗读中教学”。它将是一个以朗读为基础、以诵读为延伸、以涵泳为心态背景的教学流程,一个文心、师心、学生的求知之心与外在课堂环境水乳交融的具体教学情境。在这一状态中,朗读与体验并行,想像与创造交织,多主体平等对话,学生的心灵得到化育,教学意义尽在其中,教育宏旨亦有望得以实现。这无疑是一种圆融的教学境界。要想达此境界,在确立目标时理应关注学生主体精神的化育和生命品质的提高,同时也应力避朗读教学性质工具化、操作技术化、地位边缘化等不良倾向。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应该高度重视朗读教学,精心安排朗读教学的步骤。这就是朗读教学的真正本义。实施朗读教学应注意三种意识

一、角色意识

很多教师在实施朗读教学的时候,往往事先给学生若干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朗读教材,由于学生采用默读或其它非朗读方式可以完成甚至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老师的提问,因为有专用朗读有时会妨碍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因此,其朗读积极性自然不会很高,即便读,也是应付性的,也不能真正进入角色。

这里所说的角色,一是指学生的主动朗读的角色,怎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朗读教学中来,那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动力。创设意境,激发兴趣是教师应研究的课题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千方百计去“引逗”学生,激起他们的朗读欲望,要让学生感到“今天,我就是主角”。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对作品的理解、把握就准确,这样作品优美生动的语言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规律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自身语言能力、思维经验和审美情趣。

角色的另外一个内涵是指不同的文体角色。针对不同的文体,朗读宜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才能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一般说来:诗歌和散文,重点在于解决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叙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尽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参与,学生在朗读时就会产生回忆,引起他们的联想与想象,激发起共鸣,当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白居易的老迈经由教学真的在学生心目中得以活化时,琅琅的读书声里定会别有一番意趣;文言文,重点在于根据字词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要在理解中读,经过朗读,能更深入理解古人的语气、句读以及课文深刻的含义。戏剧、小说、童话、影视作品,重点在于理解人物的性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了再创造,而且他作为这个过程中的主体,会产生再创造的兴趣和喜悦,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作为要求更高的分角色朗读来说,首先是选择有针对性的文学作品体裁,如小说、戏剧的学习,分角色朗读可以充分发挥其品味语言艺术、领悟作品内涵的作用。学生扮演角色朗读。朗读者把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各种人物的喜怒哀乐,绘声绘色,身临其境。值得注意的是,分角色朗读的表演,学生扮演特定角色决定了他们必须摆脱自身社会角色的束缚,走进作品,扮演作品中的人物,把握人物形象,演绎作品。

二、层次意识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指出:“朗读应有基本要求,进一步要求,较高要求„„”这就表明了朗读的训练目标应有层次。这层次,应该以是否适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知识背景、思维水平等)为检验标准,以原有的知识基础为起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缩短现有发展水平与达到目标之间的距离,要在课堂上使多数学生经过朗读能达到目标。

目前中学朗读教学的任务是:通过朗读实践,引导学生直接地感知教材的内容,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情调,领悟作品的意蕴,将情感完全融入作品意境,调动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领会并把握停顿、重音、语调、读速等,进入“美读”的境界,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完成对作品的赏析过程,激发鉴赏作品的情趣。从朗读教学的任务来看,实施朗读教学必须在一定的层次下进行。

有很多老师把这种层次归结为感知层次的读,感悟层次的读,积累层次的读;有分为初读,细读,品读;有分为疏通文意的读,推究文理的读,品味意境的读;有分为认知性的读,理解性的读,评价性的读,创造性的读等等。应该说这些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们的共性问题在于仅仅把朗读当成是一种技巧、手段、方法及其文意的把握上,忽视了朗读教学的真义即是一个以朗读为基础、以诵读为延伸、以涵泳为心态背景的教学流程,一个文心、师心、学生的求知之心与外在课堂环境水乳交融的具体教学情境。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层次,应该是指在实施朗读教学过程中的层次。它是伴随着整体感知——局部探讨——整体感知的思路而展开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朗读都有其一定的功能与目的。例如开始的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其实施朗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认字、释词、通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大意或故事梗概;能够理清课文段落、情节结构;能够依照课文注释回答问题。在局部探讨中,实施朗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概括问题;能抽象出文章主旨、作者的意图;评价作者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评价文章表达技巧和风格等任务。在后一个整体感知的环节中,培养学生能够提出或解答超出课文原意之外的新问题的能力,它是实施朗读教学的最高层次:提出新问题、发展新意见、做出新答案、解决新问题。

从朗读教学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这个角度看,朗渎既是感知课文内容的起点,又是理解课文内容的终点。这是因为朗读可以了解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于文章的难点、妙处,只有反复朗读方可深入理解。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靠反复阅读(包括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不断接受语言,积累语言,增加语感,从而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问题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学上讲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实施朗读教学往往和问题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实施朗读教学必须确立问题意识。

这里所说的问题,一方面是指教师在实施朗读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思考的问题,随着朗读教学的过程而逐步展开,另一方面是指在教师在实施朗读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既然朗读教学中朗读与体验并行,想像与创造交织,强调多主体平等对话,与“品味”“领会”“体验”“整体感知”等主体生命活动密不可分,那么其中“体验”“想象”“对话” “品味”“领会”“体验”“整体感知”等关键词给我们在实施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切实可行的操作。

首先说“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这些基本理念清晰地告诉我们:语文具有很强的“体验性”,教学意义上的“体验”既是一种活动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活动过程,指学生亲生经历某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一种活动的结果,指学生从其亲历中获得的认识结果和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通过朗读的方式效果更好。

具体的说,课堂上教师通过朗读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语言学习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使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人物的形象等;设置各种情境(包括问题情境),让浓厚的气氛激起了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朗读中激活催化学生个体心灵,并赋予新的意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由此产生更强烈更深刻的活力。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体现了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再谈“想象”,“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对这些“空白”的填补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具体的说,在实施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想象,想象文章的内容和所描绘的意境,带领学生认知体会;可以通过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或字词,引导学生进行再造想象,使得学生很快的领会作品的意境;可以利用整个作品的“空白”去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对文本的发展和超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既可以为是以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的阅读方法,又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综合性的阅读活动。如果把朗读教学落到实处,展现了学生认知的过程,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表层性过渡到解释性,并最终达到创造性理解,无疑是对传统教学重讲轻读模式的否定,是语文学习返朴归真的有效途径。

地址:江苏省淮州中学

方建明

邮编:223300 电话:0517-6182935 邮箱:jsfangjm@163.com

第三篇: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面对初中体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挑战,如何提高普通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如何在教学进程中整合运用,是体现体育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本文拟分析研究,提出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及教学设计理念。

一、课程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体现吻合性

初中体育教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知识、内容和运动素材进行整合、重组和拓展性开发,从而确定一个具有趣味性、知识性、游戏性的学习主题,每个主题构成一个单元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开发的以运动项目和游戏相结合来呈现的主题《田径、游戏》教学单元;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学习内容和构建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体育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又如主题《模拟消防员》教学单元;我们既可发展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又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集体项目进行整合。

二、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体现动态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只是注重课前设计,把大纲教材中规定的知识内容原本体现在教学设计中,设计如何教给学生现成的理论和结论,无需学生思考和实践。对在教学中有无问题,如何解决等确不曾进行设计,教学后的问题就更不关心了。教学设计不单是课前、课中、课后的一个一个的片段,而应该是一个完整过程中的相互联系的,动态的、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来进行教学设计,并选择和有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调动学生的智力潜能和非智力潜能。

三、教学设计中体现教与学的相互性

传统体育教学,体现的是教师的权威性,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呆板、机械的、灌输式的。一方面,教师如何控制学生、带住或看好学生,把教学内容按步骤进行完。另一方面,教学设计中没有问题的设计,学生只能简单地完成教师预定的、统一的教学和练习。这种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的差异,从而限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展现和讨论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及意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体育课教学设计要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通过搭建讨论模式,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施教的方法,去启发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倡导教师要树立新的“教”与“学”观点,确立“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服务意识,变“压迫性学习”成“主动性学习”。

四、教学内容设计体现针对性

教学内容设计时,不仅要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体系,还要考虑教材的难度、水平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及主题单元知识技能容量等情况。如跨栏练习,我们根据障碍跑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共设计4课时来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课时主题内容依次为,第1课次:前脚踩过(较低障碍物);第2课次:后腿拖过(较低障碍物);第3课次:跳过(正常低栏架);第4课次:完整跨过(正常栏架5个)。

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应有所侧重,即每课时突出一个主目标,在主目标的统领下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一般情况下第1课次不直接进行技术教学,强调参与、体验、感知。通过第2、3、4、课次逐步推进,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五、课堂教学设计内容安排体现合理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只安排一个教学内容,内容的搭配应符合教学目的,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以及学生差异的水平,还有男、女生人数的多少等。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先选择适合大多数人的运动项目作为主项,再选择适合部分有兴趣的运动项目作为兼项。无论是主项还是兼项都要搭配好。另外还要注意技能与体能的搭配、上肢与下肢的搭配、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搭配等等。体育教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身体练习。能否取得身体练习的效果,如何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是设计的关键。在我们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只有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就要求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数量。

六、课堂教学设计体现合理美观性

体育场地器材的分配与布置要精心设计,符合美学要求,讲究场地器材的布置美。首先,场地要整洁、卫生、安全、方便、美观;其次,器材最好带有色彩,排列要新颖、对称、协调。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教学内容、目标要求和自身学校场地器材等实情,将场地布置设计得美观科学、线条清晰、图形新颖;器材放置井然有序,布局合理美观,给学生以美感。这样既便于组织教学,又艺术化,构成一种美的情景,让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进入运动状态。

七、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优化性

过去的体育教学,在教学设计时,几乎不考虑课程的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而是只注重大纲和教材,使教学唯教材是从,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只是面的拓展,教师教的僵化,学生学的死板,制约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而新课程倡导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以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开发利用。通过课程整合与资源开发等媒介,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如:安排时间让学生们观看运动项目教学片或利用照片和图片进行教学辅助。这样增加了教学的多样性,也增添了教学的娱乐性。

第四篇: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为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人们对阅读教学的探究更加活跃,近年来不断地涌现了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如,研究性阅读、自主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体验性阅读、鉴赏性阅读„„但无论什么样的阅读改革,核心问题都是在解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始终要把握好语文教学的性质,追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就要理性的分析,合理的建构。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一定的弊端,但不是一无是处。现代的教学方式具有创新性,但不能没有原则。因此,我们必须以务实的态度来设计阅读教学。

一、教学设计的原则

1、以教材为凭借。

教材始终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因为教材毕竟是精心编写的,体现了教育者的意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的课程资源。

以教材为凭借不是以本为本的教学设计。而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可以调整或补充教材内容,使教学更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以小学语文教材《一夜的工作》为例,教材讲述的是勤务员看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歌颂了周总理生活简朴、工作辛苦的品质。现在的小学生对周总理的事迹了解得少,仅凭课文的介绍,很难理解这么大的总理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就需要针对教材补充资料,如课前介绍时代背景,课中讲述周总理的故事,课后再查阅相关的资料。这样做,就是“以教材为凭借”的教学设计,选择教材,尊重教材,但没有局限教材。

以教材为凭借还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无论教材怎么编写,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不能满足大众教师的需要,况且“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教师要合理的优化和选择教材。

2、以问题为线索。

以前小学语文教学有两种争议,一是带着教材或教师的问题学;二是让学生发现问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学。前者强调的是实现教育者的意图,让学生直扑学习要点。后者强调的是学生的个性感受,从学生自己的需要出发来建构课堂教学。无论采取那种方式都是以问题为线索展开教学的。然而两种方式的问题线索所产生的效果各有不同。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来学习,语文教学就变得复杂了。学生能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呢?很多是不可预测的,也就是说会出现问题的多元性,有的可能脱离了教育的价值。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学生的问题不可能都得到解决,那么有些问题也就成了形式。问题的多元性也会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弄得七零八落了。在这一方面,我们得到的沉痛的教训。

让学生带着教育者的问题来学习,教育者的问题仅扣教育价值,线条明确,问题精炼,操作易行。学生抓住了教育者的问题也就抓住了学习的主要问题,但是,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不符合新的教育理念。好的教学设计,应该体现师生的合作,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研讨中,达成统一的问题研究,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

语文教学的问题必须有统领性,指向教学目标,问题的设计,要步步为营,但不是越多越好。

3、以情境为烘托。

以情启思,以思促情,情思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主张。好的课堂应该是声情并茂,情趣盎然,乐意融融。那么要创设这样的课堂情境,就需要教师首先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境因素。例如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蕴涵了悲痛、留恋、缅怀的情境;如何让学生体验到这样的情境,除了整体感知外,还要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验,因此,语文教学离不开词句的分析与解读。这样,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抓住训练点,激发学生进入情境。

其次,为了烘托教材情境,教师还要创设情境。如教师的语言描述,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游戏活动等。创设出来的情境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文本情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仅凭学生抓词句还不深刻,那么教师的引读和范读很重要,另外配上悲哀的音乐或真实的画面,学生更有亲临之感。对于情境的创设不能游离文本情境。现在出现的问题为了创设情境大肆渲染,也冲谈了语文教学的实质,如多媒体课件的泛滥。对于情境的创设,还要考虑情境的铺垫。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很多教师课堂教学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这主要是因为周总理离学生的生活远了,学生很难

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送别,因此就需要教师课前补充周总理的生前的事迹,这是创设情境的前提。

4、以活动为载体。

一切教学都离不开活动。活动包括内在活动和外显活动。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学关注的外显活动多,内在活动少,课堂教学热热闹闹,实质学生没有什么真实的收获,这是一种浮躁化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应该是内在活动与外显活动的统一,该静(思维)则静,该动则动。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喜欢热闹就忽视了内在的思维。例如,近年来的课堂教学,学生默读课文的少了,边读书边动笔的少了,进而都演变成了自由大声朗读,还有,不管什么内容的课文,能表演的就表演。

活动的设计要首先要看准活动内容,然后研究活动过程和方法,再研究活动的形式,还要考虑活动的时间。对于小学生来说,活动的形式很重要。形式直接影响效果。例如,识字教学,有的教师让三五个学生到前面做找朋友游戏,其他学生做观众,这样的设计面向的是少数学生。如果教师拿识字卡片,让全体学生都来拼字或找朋友,那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了。再如,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有的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结果出现了课堂秩序紊乱,使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课堂教学是各种活动的连接。那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考虑活动与活动的顺接性,因此,活动前的导语与活动后的总结必须精心策划。

5、以体验为归宿。

现在课堂教学的特征是,教师尽可能不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和活动中体验,来获取知识、能力、情感。体验不是表现在课堂结尾,而是贯穿着整个课堂教学。如果说把课堂划分成几个环节的话,那么在每个教学环节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体验。

按着教学规律,每个环节应该是“问题——活动——体验”,并且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体验是结果,这个结果是个性化的,是多元的,可能隐性的。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这样才可能对体验的结果进行评价和正确的引导。课堂教学只要过程,不要结果,这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留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与机会。

二、教学设计的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更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策略是所有构成课堂教学因素的总合,并且要讲究协调运作,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笔者仅就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教学体验提出一些基本的观点。

1、关于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始终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发展的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划分成三个方面,既:知能目标、方法目标、情感目标。但是,这三方面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并重,也就是说根据教材特点各有侧重,一般来说知能目标要重些。

知能目标指的是识字与学词、积累与运用,朗读与背诵、听说与练笔、思维与想象等。方法目标指的是读书方法、观察方法、自学方法、写作方法等。情感目标指的是教材渗透出来的价值观念、师生之间的沟通,个性的体验,以及行为习惯等。从理论上说,目标分类很复杂,但在操作上不必求全。笔者认为目标应该简单化、具体化、有可操作性。虽然有些目标没有提出来,但在教学过程中能渗透在里面。例如,获取知识必然隐含着方法与过程问题。所以,教学目标不要过大,过繁,表述明白就可以。语文教学目标,既有具体的,也有模糊的。既有近期的,也有长远的。既有课内的也有生成的。

2、关于教学结构

我说的教学结构指的是教学流程。课堂教学应该不应该有流程,一段时间以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新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有很大生成性,所以不应该有完整的流程,更反对教学模式化。笔者认为,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课堂教学没有预设的流程,也就成了断线的风筝。俗话说“成事在天,谋划在人”,这谋划者就是教师。没有科学的谋划,也就不可能有高效的教学。因此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按着现代教学方式,我归纳有三种教学流程结构。即:“导学”结构、“学导”结构、“双主”结构。

“导学”结构的特点强调教师为主导,也就是问题的设计,活动的开展,生成的体验,练习的设计都是教师来引领的,学生是在教师圈定的范围内

完成学习任务。每个步骤要完成哪些任务,用多少时间都有周密的计划。“学导”结构的特点强调学生为主体,也就是纯脆的以学论教,例如问题由学生提出,方法由学生选择,练习由学生设计,体验由学生生成,教师的作用就点拨、引导、评价。“双主”结构的特点是强调教师与学生的都是主体。教师与学生始终都是以平等、商量的口吻建构学习内容或过程。教师靠人格的力量获得平等中的首席。

三种教学结构各有其利弊。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例如小学低年级,选择“学导”结构显然就不适应。另外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都有明显的差别。理想的教学流程,应该三种方式的交错运用。例如,就一篇课文教学来说,识字阶段采用的学导式,阅读阶段采用导学式,拓展阶段采用双主式,总之,学习任务不同,选择的教学方式也不同。

3、关于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情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问题情境、文本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也是提出问题的策略,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对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对问题探索的兴趣。问题情境从理论上说有六个侧面,即: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例如围绕“营养”主题我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解释)你能从营养学的角度解释人体的亚健康问题吗?(阐明)营养均衡饮食意味着什么?(应用)如何为班级聚会准备健康而美味的午餐?(洞察)为什么不同地区饮食习惯各不相同?(神入)如果因为疾病

原因而要控制饮食的感觉会是什么样的?(自知)你的饮食习惯有利于健康吗?

文本情境是教材本身蕴涵着的情境,学生只有通过解读教材才能体验到。那么如何引领学生披文入境呢?

(1)要精心的设计导语。例如,在学习《江总书记来我家》这篇课文时,我认为理解文章的前提是要了解“江总书记”。于是,我就先问同学们谁知道新中国自建国以来已有多少届国家领导人了,分别是以哪些人为代表的?同学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激烈的讨论声中不仅了解了开国以来历届的领导人,开阔了视野,又为深入理解本篇文章扫清了障碍,紧接着抛出关键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领导人呢?就这样把同学们引入了学习的殿堂。

(2)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例如,例如讲《穷人》这一课,当学生读到渔夫听到邻居西蒙死了,“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引导学生想想:渔夫当时在想些什么?如此一来,同学们的想象被激活了,思维活跃起来了,他们马上讨论起来,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刻地体会了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崇高品质,真正从人物的外表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反复朗读体验情境。例如,《有的人》这首诗热情地讴歌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全诗结构完整紧凑,感

情表达强烈真挚,饱含诗人多年来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和体验,融人了作者爱憎分明的真挚感情。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搏,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4)借助图片、课件等烘托文本情境。例如,在《识字1》的教学中,当学生汇报了春天的景、事物以后,教师相机归纳并有意识地将学生情感想象迁移到课文内容情景:“是啊,春天回来了,溪水流淌,冰雪融化,柳枝发芽,小草钻出地面,花儿竞相开放。还有好多词都是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它们都藏在课文里呢,赶快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在此环节中教师正是借生动的语言及音乐画面很好的实现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一目标。

活动情境伴随着活动过程,是活动进展的催化剂。教师设计活动情境的时候,一定要与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融为一体。例如,学生在朗读一篇很美的散文,教师就可以给学生配上柔美的音乐,给学生带来愉悦的享受。学生在小组竞赛的时候,适度地呼喊一些口号,激励学生进取。学生集体合作的时候,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

4、关于教学活动

语文学科不同与其他学科,它不仅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还具有独特的学科性质,即工具性、综合性、基础性。所以语文学科的本质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的学习,感知语言、理解语言、鉴赏语言、运用

和发展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通过学习,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创造能力,提高认识水平,发展个性。为此,在阅读教学的活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它的上述特点,才能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活动形式多样,错综复杂,例如,听说读写、观察、想象、思维„„都属于教学活动,但是,课堂教学主要看师生的互动过程是怎么样的,教师是否保障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占有活动过程。活动方式主要有:

教学式学习活动。这是教师主导的学习过程。如教师导语染渲情境,调动学生的情趣,身临其境地学习。这种学习活动方式的要点是教师采用的主导手段均要服务于激活、维持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

自学式学习活动。学生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如以自读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一件什么事;或学生以圈圈、画画、评评(打批注)的操作方式自读自悟某一部分文章内容。这种学习活动方式的要点应是学习者的操作活动(如圈圈画画,有感情朗读,配乐诵读等等)要与他的内部思维活动紧紧相连,相得益彰,使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始终处于主动进取的状态。

互助式学习活动。生生之间进行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的要点应注意对生生互助方法的指导。如教师布置小组学习的任务:(1)共同学习某个自然段(划定学习范围);(2)讲一讲你读懂的内容,再把读懂的部

分有感情地读出来征求组员的意见(授予交流的方法);(3)把不懂的内容提出来,小组内讨论解决等。布置学习任务的导语要明确,易于学生操作,以调学生互助学习的方向,保证活动的效率。

5、关于学习体验

语文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体验活动。听读,是一种言语体验;说写,也是一种言语体验。语文学习主要是对言语的体验,而在言语体验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知识体验、方法体验、情感体验。所以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而言,体验又具有多元性。对学生的个体而言,体验具有亲历性、个人性和内在性等特征。语文教学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具有多元的感受,并且富有个性特征呢?

笔者认为,语文学习必须在语言实践的活动中生成体验。脱离了言语的实践,即使是学生也生成了体验,但是不是语文学习的实质。语言的实践活动贯穿在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无论课堂教学是怎么开展活动的,都必须遵循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原则。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方法、情感的过程。如此之说,就是要摆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阅读教学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写的是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然后是,读出了什么,怎么读,想到了什么。这六个问题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并且有一定的程序性。写的是什么——这是对文本的感知、理解、概括,侧重于对知识的积累。怎么写的——是揣摩作者的写作手法,强调的

是语言的运用。为什么要这样写——是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侧重的是研究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了什么——是对文本潜在的情感的内化,强调是人本合一。怎么读——这是情感的表达,语感的训练,生命的提升。想到了什么——是对文本的超越,驰骋的是人的精神,侧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主次分明的,夯实的是语文基础,发展的是人文精神,培养的是探究能力。语文学习是否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律,还需进一步探讨,但这六个方面,是学习体验的基本策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重点把握。

三、教学设计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所谓“预设”就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任务,预先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等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很明显“预设”带有教师以教材教,以个人主观教的色彩。“生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兴趣,学习状况,并根据学情,课堂环境等对原由教学程序进行调整,进而灵活地据情施教,以期达到教学效益最优化。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的统一。课堂教学完全尊重预设的程序教学,必然导致教师死教书,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生成,不能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导致语文教学烦琐累赘。课堂教学受教学时间的控制,讲究教学的时效性,所以课堂教学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成问题。因此,课堂

教学应该有生成,但是这个生成应该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的生成,一切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的问题,教师要慎重的把握。2.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应该是主体的“首席”,那么“首席”的作用在于“主导”。主导表现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流程的安排、教学结构的调整、教学过程的点拨、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学生的主体表现在对问题的探究、对方法的讨论、对知识的积累、对情感的表达等。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了教师的主导,也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那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放任自流的课堂要不得。因此教学设计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3.正确处理课内与拓展的关系。所谓“课内”指的是教材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解读教材时,仅凭教材的内容,有的不能很好的理解,这就需要借助课外知识加以弥补。另外教材中有价值的问题,也应该向课外延伸拓展。正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然而拓展什么,怎么拓展,需要深入的研究。拓展的关键是照准“拓展点”,建立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拓展不能远离教学目标,拓展内容应该是有利对课内问题的解决和语文素养的形成。那种偏离了语文学习,而把拓展放在与语文学习无关的其他方面都是不合适的。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推荐)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简介】

本课主要是根据新高中历史课程的变化,运用新的教学理念,结合新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引导学员认真钻研历史课程标准,按照课标的要求进行备课,解决好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有很多新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大好处理的问题,如何应对新历史课程的教学,搞好高中的历史教学,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的。本课旨在引导教师思考一些备课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教学的实例提出一些建议。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梳理核心要素,即针对教学内容所反映的史事,将基本的、核心的、主要的要素整理出来,使所讲的史事更加清晰和准确;二是构建历史联系,即将知识所反映的史事建立起多层次、多方面的联系,以避免孤立地、分散地讲述历史;三是归纳历史特点,即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突出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以加深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四是深掘历史意义,即探究历史的影响、作用及意义,使学生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要求】

1.了解新高中历史课程的变化。

2.掌握新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高中历史备课。3.结合新高中历史的教学实践,在备课和教学时关注一些重要的问题并能够加以顺利地解决。【正文】

2001 年起,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 2004年后,又开始了新的高中课程改革,历史课程也以全新的面貌问世,逐步在各地进行试验。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同以往相比,有着很大的变化,主要是:确定了课程目标,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有了明确的指标;拓展了课程类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多种类型;融入了新的史观,试图用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等阐释历史;建构起专题体系,改变了以往的通史体例,古今中外合编教材;体现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关系上的主体地位;改变了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教学参与,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尽管新历史课程在改革创新方面有了重要的突破,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教学中老师们会感到有不少的难处。

在课程编制方面的问题包括:知识结构生疏,不熟悉新的专题体例;内容跳跃性大,连贯性不强;有些内容过偏,新增的内容不熟悉;有些内容太深,难以讲清楚;有的知识重复,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的模块中出现;线索不甚清晰,对历史的整体把握上有些困难。

在教材方面的问题包括:课文含量过大,有些课有七八页之多,难以在一节课上完成;层次不甚清晰,有的版本教材叙述一大片,不好把握;史事叙述笼统,尤其对历史背景、过程、情节的叙述往往太过简单;要点不够突出,课文的面铺得广,但重点有时不够明确;有些内容缺失,如有的版本教材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只写了四大发明,不够完整;前后衔接不足,课与课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跨度较大;版本差别明显,四个版本往往对同一个历史问题的叙述不大一样。此外,学生在学习新高中历史课程时出现的问题包括:知识基础薄弱,难以顺利接受和理解高中的学习内容;习史兴趣不高,多数学生要学理科,对历史采取敷衍的学习态度;理解能力较差,难以理解新高中历史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不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高;认同上有困难,对有些政治方面的内容不好理解,认同方面也存在着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历史教师应该怎么办呢?的确,新课改对一线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积极应对挑战,投身到新课改的大潮中,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学生一起搞好高中的历史教学,这是每一个历史教师的愿望。我们首先要在观念上,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思路,这就需要认真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从而搞清楚新历史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 “基本理念 ”中写道:“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这就是要通过专题式历史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历史,提升多种能力和素养。这样,历史的学习就不再是学习一种对过去的记忆,而是学习怎样看历史,从而显现出历史认识上的教育意义,也就更具有学习的价值。

围绕着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历史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专题式教学内容的特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即:梳理核心要素、构建历史联系、归纳历史特点、深掘历史意义。这是本次讲座要与大家交流的四个问题。

一、梳理知识的要素

我们知道,每个具体的历史知识,都有其基本的、核心的要素,是由这些要素构成知识的。备课时不但不能忽略了核心要素,而且要将核心要素加以梳理,以使其更为清晰。尤其是新高中历史课程是以专题模块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的,这就要求教师尤其要重视知识的核心要素的梳理和把握。尤其是新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多个模块,同一件史事可能会以不同的角度出现在不同的模块中,但只要我们将这件史事构成的基本的、核心的要素把握好,掌握了知识的整体架构,就可以自如地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这一史事。

例如,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1)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2)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4)统治残暴,滥用民力,刑法严苛。掌握了这些要素,无论是在必修一模块中,还是在选修四模块中,都可以应对自如了。

举一个例子,又一次我听一位老师的课,讲的是改革开放,在讲到经济特区时,任课老师是先说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然后说开放了 14个沿海城市,再说设海南经济特区、上海浦东开发区。但是,经济特区的“特”是在哪里,开放了什么?老师却没有讲清。而这些恰恰是经济特区这一概念的核心的要素,是不可丢掉的。我们来梳理一下“经济特区”这个历史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1)特区是怎么发展的,如何有步骤地逐渐展开,这是过程要素,上面说的 那位老师已经讲到了;(2)重要的政策要素,即给予特殊的政策,如引进外资、设备和经营方式,在资金、税收、出口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3)还有格局要素,即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这样,特区的内容就概括的比较完整了。

新高中是专题式的编排方式,教师在对知识的核心要素进行梳理时,还要特别注意到对过程要素的梳理,从而将跳跃的、分散的核心内容串联起来。例如,必修一讲到罗马法,内容不少,但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是罗马法的演进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来简述罗马法的发展情况及其具体内容。大致来说,罗马法经历了三个阶段:(1)起源阶段:习惯法演变为成文法(十二铜表法);(2)发展阶段: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3)完成阶段:形成《民法大全》,最终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

此外,对历史背景的要素加以梳理亦很重要。有的版本教科书只是列出了知识内容,但知识所反映的史事之所以产生的背景,则叙述不清或很少。背景知识虽然不是重点知识,但学生若是不清楚,很难理解学习的内容。而背景知识又不可能占用过多的讲述时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对其进行梳理,把要素整理出来,是有必要的。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将梳理后的知识核心要素及发展线索,以学案或阅读材料的方式发给学生,供学生预习,这样在课上将主要精力用于对重点内容的讲解,又可作为学生的复习巩固材料。

二、建构历史的联系

历史的发生和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历史的联系往往是多方面的和深远的。通过历史的联系,可获得更深层的认识。从认识历史的角度讲,只有将相关史事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才能搞清楚历史的真实面貌。从学习历史的角度讲,只有将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在一起,才能建构起系统的知识体系。然而,新高中历史由于是专题式的编排,知识往往分散在各个模块里,相互之间的联系不甚紧密,甚至有的还有割裂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认真加以梳理,将其中的联系建立起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

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要注意加强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如必修课的三个模块,实际上就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三方面的联系。一方面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会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都有所体现,现在的模块将这些分割了,就需要我们再将其组合起来,使学生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另一方面,在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作用的,也需要揭示出这种相互的关联。此外,各模块下的专题之间、课题之间的内容,也需要加以联系与沟通,这样才能搞好教学。

我们所说的联系,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史事的联系,二是认识的联系。如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演变,就是史事的联系。而通过近代历史上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这就是认识上的联系了。

如必修二中有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这方面的内容,这一政策不仅与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特点有关,也与必修一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关,即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再如,必修三中的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其中有元曲、明清小说的兴盛,这不仅是文学体裁的变化问题,而且与市民阶层与大众文学的问题有关系,这就与必修二的有关内容相关,即都市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市民阶层,而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又促进了戏曲和小说的兴盛。这就是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建构起这样的联系,学生对历史的观察与思考就更加全面。

再如,必修三是文化史的内容,有不少地方可以同必修

一、必修二的内容相联系。如:汉代儒学,与必修一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有关;明清儒学,与必修一中明清专制主义的加强和必修二中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近代思想,与必修一的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有关;邓小平理论,与必修二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关;西方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与必修一中的雅典民主政治有关,等等。

历史的联系有多种,如前后联系、内在联系、因果联系以及中外联系、古今联系等。

在进行联系时,要通盘考虑相关的历史事物;多角度地认识事物的作用;注意史事联系中的 “支点 ”,即史事联系发生的关键处。

三、归纳历史的特点

历史特点是指某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历史事物的内在性质和外在表现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是历史认识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尤其是新高中历史模块,内容涉及多个领域的历史发展,认识历史发展的特征至关重要。新高中历史课程采用专题的编排方式,在内容上有不少是涉及历史制度、历史现象、历史格局、历史发展趋势等。例如,必修一的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制度、政治变革、政治发展、政治局势,目的是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发展进程,探讨政治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因此,必修一这一模块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的特点,探讨其在历史上的意义和作用。再如,必修二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向,认识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探讨经济活动在历史上的意义和作用。对历史事物的特点进行认识,也是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在课标中多次提到特点的认识,如“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等等。可见,特点的认识是教学的要求和目标之一。

例如,必修一第一个专题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从课标的要求看,内容包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发展,核心问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商周的政治制度,其特点的表现是:血缘关系、宗族统治、等级秩序,实行“亲贵合一”“家国同构”,用族权来维护王权,实行奴隶主贵族统治。由于政治权力相对分散在各级奴隶主贵族手中,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地位,“国事 ”即是 “家事 ”,天子的身份只是 “共主 ”,对诸侯及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王权尚不高度集中。中国古代 “王权 ”的真正建立,始于战国时期的改革,最终在秦朝统一后实现。其次是秦以后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特点是国家的一切政治权力,如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军权、财政权、监察权、选官权等,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再如,必修一第七个专题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内容主要是英、美、法、德四国的政体,从形式上看,有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两种。代议制的特点是有法律的保障、议会的权力、政府的作用,体现出权力的均衡,通过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等,明晰权利以制衡权力,以限制最高统治者滥用行政权力。这就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又如,必修二中有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内容,其特点是什么?这在有的教材中并未讲清楚,需要教师进行归纳。大致来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采取小农户个体经营的方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采用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在土地上投入较多劳力;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实行男耕女织,从事生产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地主经济,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收取实物地租;而小农经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必修三中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其发展的特点是:(1)在发展背景上,绘画的演变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的绘画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明显反映出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特征。(2)从画家的角度看,魏晋以后士人成为画家的主体,画家的文化素养影响了绘画的品味。文人画的成就颇为突出。(3)在绘画的风格上,中国绘画不求模仿,但求神韵、意境、灵动,重视和谐,并讲究与诗、书法的结合,笔墨与色彩的结合。同时,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吸收了印度、波斯等美术风格。(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向商品发展。宋代以后,绘画作品成为商品。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加以归纳,以便带领学生对历史事物的特点进行认识。归纳历史事物特点的方法有多种,主要的有:一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二是分析事物各方面状况;三是把握事物新有的变化;四是对前后事物加以比较;五是联系事物造成的影响。

四、深掘历史的意义

探讨历史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认识历史的意义所在。在这方面,要以大历史的视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历史事物的地位、作用、意义、影响。认识历史的意义,是专题式编排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在高中历史课标的内容标准中,写到影响有 14处、意义有 15处、作用有 10处、地位有 3处,可见这是课标对教学的要求。

例如,必修二中讲到中国古代手工业中的官营手工业,其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是:(1)是封建国家整个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在财政、军事、公共事务等方面对政权有着稳固作用。(2)规模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集中了优秀的技术,对手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3)产品和技术的外传,可交流到各地,对民间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官营手工业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1)垄断某些产品的生产,对某些产品强制收购,限制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压制了小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2)控制了手工业生产与商品经济、市场的联系,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不利。(3)大量役使人力为统治者的消费进行生产,对社会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很大浪费。(4)管理效率低下,生产费用大,生产者积极性不高,技术不易革新。又如,必修三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有些内容是过去教学中不大涉及到的,教师在备课时需要重新进行学习和探讨。如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其历史的影响是什么?概括起来,有(1)政治上有助于加强大一统和君主集权政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由贵族、功臣把持的局面,使知识分子得以参政,提高了政府的执政能力。(2)儒家学说被定为一尊,既成为国家政治的正统思想,又成为学术思想的主流,对此后两千多年中国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影响至深。(3)太学的创立,不仅使国家有了培养人才的学校,亦带动了民间的办学,推动了文化的传播。(4)尊儒结束了各种学说争鸣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有扼制的作用,不利于学术思想的繁荣。(5)知识分子在整体上偏重钻研儒家经书,忽视对科学、技艺的探索,学术思想之路难以拓开发展。再如,宋明理学的影响,包括:(1)理学一改前代学术思想研究的墨守成规,从个人的身心修养来体现儒家学说的义理,丰富了儒学的学术内容和文化底蕴,使儒家思想重新占据正统的地位。(2)朱熹的学说在元朝以后成为儒学正宗,所编《四书集注》,更成为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及标准,影响深远。(3)理学提倡个人修养,讲求纲常伦理,提倡忠孝节义,扭转了唐末五代以来混乱的社会风气,推进了重视道德的社会新风尚,对国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4)理学过分强调内心修养,导致很多士人空谈心性,回避实务。而提倡的纲常伦理对社会发展也有着严重的束缚,尤其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更抑制了人们追求自由的向往,成为禁锢思想的枷锁。在分析历史事物的影响和意义时,需要打开视野,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尤其是要将其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考察和评判。需要指出的是:进行联系的构建、特点的归纳,及意义的发掘,这些正是对历史的探究,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由此来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使学生能够生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

总之,我们要把历史课教得像历史课,有历史的深度,有历史的魅力,有历史的启迪,使学生的高中历史学习有更大的收获。

下载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立体几何》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体会 经过一年多的新课改教学工作实验,略有收获,现把我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总结的教学体会整理如下: 一、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简介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杨莉 众所周知,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先有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还停留在只考虑知识的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教学过程所安排的逻辑起点上......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有效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有效教学 摘要:为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效落实高效课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理论知识,就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谈一点......

    新课程理念下的汉语拼音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汉语拼音教学 张秀华 小学高级教师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第四实验小学 063600 *** 拼音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以往的教材中,汉语拼音是做为一项......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学设计 吴起县第一中学杨培芬 一、教材依据 本课所处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物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物理教学 ——“五步两段一体穿插教学法”实施有感 灵台一中王永永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物理课程的改革,冲击着我们物理教师的一些旧理念,也对物理教师的科......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例:解剖器使用(2010市长陵中学视导课) 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例:克隆羊(2004市视导课),更多的是目标不要求的无用内容 教学目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