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资源开课的方法
数字资源开课的方法
(讲义
6课时)
一、使用数字资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教学点一直面临着教师理论观念陈旧,教研活动不能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方面操作困难及音体美等课程开不齐等问题,而课程又是整个教学点教育工作的核心,所以使用数字资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意义重大。
云南省教学点主要是由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组成(部分教学点开设四到六年级课程),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一至三年级的课程。一年级开设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体育六门课程。二年级开设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体育六门课程。三年级开设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八门课程。目前已经开发的教学点数字资源涵盖国家规定的一到三年级课程,基本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点多版本教材的教学需求。每个教学点根据实际情况和课程设置要求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语文与数学基本是每个教学点都已经开设的课程,随着数字资源的全覆盖,如音乐、美术、品德等以前没有条件开设的课程也逐渐在各个教学点开设。优质的数字资源使分散在各个教学点的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优势得到最大发挥。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对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按照地方、教学点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教学点设置相应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设置综合课程
教学点开设的课程应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各学科渗透,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各门课程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认识、情感、行为水平。
教学点一到三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开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开设音乐课和美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通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为教学点提供可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教学点按照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来选用课程或利用数字资源整合自主开发相应课程,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教学点发挥创造性,开出开好有特色的课程。
(二)数字资源开课的优势
教学点的教师有效使用数字资源教学可以在课堂里更充分地创设学习情境,节约教学时间,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同时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填补了教学点教师传统单一教学手段的空白。具体说来,数字资源教学的优势如下:
1、数字资源作为最佳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很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巧、妙、趣的数字资源,使学生“收心移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字资源中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崭新的境界,营造出生动、活跃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资源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同时重视挖掘、运用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2、数字资源简便快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数字资源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在课堂中经常遇到一些用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的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数字资源教学中的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教学点的教师经过简单的计算机应用培训,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这样的教学,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给学生丰富的感知、表象,化难为易,学生掌握得较扎实,教学效果会很好。
3、数字资源教学因材施教,同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学习知识和进行实践活动。在“全覆盖”项目提供的数字资源中,课程网页中都有“学生自学”模块,其中的“跟我学”及“学生练习”单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由选择相关内容,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和互动性。教学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灵活运用网页或课件,让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吃得饱”,让进度慢的学生及时“消化”。同时有条件拥有电脑的家庭,学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学练习,课堂不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授。
当然,跟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数字资源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还存在一些不足。传统课堂上老师讲解、板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灵感和思想相互碰撞、形成的过程,而数字资源具有一定局限性,影响了学生思想的形成过程,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思想。所以,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数字资源教学中的网页、课件等是知识建构的辅助工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既需要辅助认知工具,也需要教师对资源分析后的恰当讲解以及学生自己的思考。不能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不能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因此在一节课中,课件放映时间、速度、方式、教师的讲解、板书等要与学生视觉、听觉、思考进行恰到好处的衔接,不能违背学生的认知生理规律。实质就是要有效解决教学点老师在使用数字资源的课堂中如何进行师生有机互动的问题。
二、数字资源开课的原则
教学点使用数字资源开设课程,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机动灵活地开展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视频中的教学过程。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原则:
(一)目标明确
教学点开设的课程应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就像是引子,要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课程目标的设定应以学生现有水平和能力为出发点,保证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学校资源及可支配的时间内顺利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可以明确教学的方向,明示教学的计划,调节教学方式,明确把课程组织为怎样的类型(学科课程或经验课程,分科课程抑或综合课程),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等。不同课程具体教学目标存在差异,但通常课程的目标应该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方面阐述。
(二)学生需求分析
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来源的学习者的需要是“完整的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即儿童人格发展的需要。儿童人格发展的需要是动态的,因而学生的需求会不断变化、不断生成、不断提升。要想成功开课,教师开课的设计方案选择必须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等,最好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好奇心强烈,兴趣浓厚,学习活动参与十足。
(三)紧密联系教学
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开课方式要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相匹配,教师开课要善于揭示新旧知识联系,能以旧导新、温故知新,应避免泛泛而谈,信马由缰,华而不实。
(四)启思开智
教学点在开设课程时,选择的课程资源要尽量以生动具体的问题为依托,能对传授的知识方法具有暗示性,能对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起到启迪的作用,即使是简单的设疑开场或开门见山式的讲述也要做到激其情,引其思,启其智。
三、利用数字资源开课的方法
(一)数字资源内容框架设计具有统一、操作简便、即时等特点,便于教师开课。
“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开发的资源针对教学点的教学特点进行组织,融合新课标的理念,以人教版教材为主,教学结构基本统一,操作简便快捷,随时可以下载点播等。
数字资源的教学结构基本统一,包含教师上课、学生自学、拓展资源等栏目。
1、教师上课:教学点资源是通过有经验的专家、学科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将多媒体素材(课件、动画、音视频等)组织成一堂完整的课。教师可以提前预览网页教学内容,根据内容要求准备相应器材,上课时按照指导步骤依次来进行教学,或者通过菜单选择部分环节来开展教学,依据每个学科特点和不同课时的需要设置不同的子栏目,如导入新课、范读课文、学习字词、探索新知、能力反馈、课堂小结等,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便,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环节进行教学,帮助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播放资源外,注意维持课堂纪律,组织练习和讨论,督促学生回答问题等。
例如语文教学中,在生字、词语的学习环节,数字教育资源不仅有生字的音节、声调,还有字形、结构、笔画的演示。教学点教师的普通话不标准,在教授学生生字词的时候,常常面临有心无力的尴尬局面。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则可以轻松地解决,教师点击与课文同步的生字学习环节,展示生字的音、形、义,读生字的标准读音,学生可以跟读。生字笔画顺序有一笔一划的演示,学生可以用手空写。另外,有生字的组词、含义、例句的展示,学生当堂学习,当堂记忆,较之以往当堂查字典节省了很多时间,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立体式训练,突破重、难点不再像以前那么枯燥乏味了。
2、学生自学:在没有教师或者教师作为辅导者情况下,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和进行课堂学习。满足学生自己学习的需求。学生可以选择知识欠缺的环节进行重点反复学习。主要依据每个学科特点和不同课时的需要来设置,不同环节之间可自由选择。如跟我学(以人教社“小班教学”视频为主,有些课可能是以同类视频替代)、跟我练、练一练、做一做等。
3、拓展资源:主要是作为辅助材料,供教师观摩、参考,备课使用。常见问题中提供的教师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是学生易错的问题。涵盖的栏目有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优秀教师课堂实录)、常见问题等。其中课堂实录具有很好的示范性,教学设计提供可下载的word文档,便于教师编辑使用。利用“练一练”等环节,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练习,组织学生运用当堂所学的词语或是句子进行小练笔,既练字又锻炼写作能力。在常见问题子栏目中,集中解决一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师可应用资源提供的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以及问题的设置经过编辑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简洁明了。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轻松,从而确保有效教学。
(二)开出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因为缺少师资力量,音乐、美术、英语和体育等课程普遍开设不足。教学点全覆盖项目的数字资源是由优秀学科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将教学视频、文本、flash、音乐等组织编辑成完整的生动丰富的课堂,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与对应的学段学科年级教材版本一致,教学结构基本统一;资源均以网页和教学视频的形式呈现,教学时长与常规上课时间相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需要,按照已设计好的教学步骤,选择子菜单里具体的环节来进行教学,只需简单操作便可点播相关资源,组织学生观看学习。
例如,教学点的英语课开设通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学资源匮乏,没有学习英语的硬件设施;师资紧缺,多是非英语教师兼职,发音不准,水平不高;教学模式单一落后,知识灌输,死记硬背等。而下载数字资源后,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课时进度来选择教师上课栏目下的子菜单,如热身进入、新知呈现、分步训练等;学生也可以观看“跟我学”,来感受精彩的课堂实录。完整的教学设计,再使用配备的多媒体设备播放发音准确的音视频,就算没有专家的指导也可以将课上得有声有色,没有专业英语教师的教学点也能开出开好英语课程。
以小学英语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unit6 How many?》第四课时为例,首先在导入课程的“热身进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来回顾本单元学过的歌谣,flash音乐轻快明亮画面简洁协调,很容易引学生入胜,便于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知识讲解后,进入训练环节,在分步训练中,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和聆听来学习标准的英语发音,避免了非专业教师发音不准的尴尬。为了巩固训练,在“尝试应用”环节,使用动画演示一问一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如果教师想系统完善地展示教学过程,或者在没有教师或者教师作为辅导者情况下,学生来进行课堂学习时,可以进入“学生自学”栏目。“跟着学”里有完整的教师上课过程及详细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完成学习。“练一练”里同样可以对自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加深理解。
除了英语课外,音乐课的教学要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来掌握音乐知识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而多数教学点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相应的音乐课程的开设也存在困难。
数字资源网页集文字、图片、音频(自然界、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声音,音乐音响)、视频、Flash动画等于一体,资源极其丰富,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运用数字资源来进行音乐课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能有效地化枯燥为乐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音乐语言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便于音乐审美情境的创设。同时为实现音乐学习目标提供了便利工具,让教师在课堂内更加游刃有余地发挥教学水平。
以小学音乐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节《白鸽》为例,这是一节唱歌课的学习。导入新课,欣赏白鸽的照片,为增加对氛围的了解,查看捷克的简介,然后带领学生来聆听这首《白鸽》的曲子所展现的清晨时一派宁静、清新的气氛。再次播放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聆听完后,开始学唱歌曲,乐谱清晰明了,点击播放乐谱范唱,学生轻声跟唱旋律,再加入歌词,分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学习,做到正确熟练学唱。同时结合动画从听觉、视觉再次形象生动展示乐谱和歌曲的唱法。学习完成后,教师再进行小结,形成完整的课堂教学。在这些教学过程中,资源里都配有教师导语,可以帮助教学点教师准确掌握教学步骤,方便讲课。
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学”栏目来自主完成这些课程。“跟我学”里有本节课完整的教学实录,有教师的讲授及与学生的互动,真实再现一节优质课堂,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来学习《白鸽》,如身临其境,同样可以达到学会唱歌的目标。“唱一唱”里flash动画将白鸽这首歌以动态的画面形象展示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观看并学习的兴趣。最后可以在拓展资源里查看并下载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常见问题,巩固加深对课程的学习。
由此可见,数字资源在教学中突出重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清晰、准确;可操作性强,简单易学;注重学生参与互动,强调活动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思考等特点对教学点开好开齐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依托宽带网络技术,可以由城区学校或中心学校优秀教师主讲,将优质音乐、美术等课程实时传输到农村教学点,并与教学点教师一道,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帮助教学点教师利用设备和资源至少开好一门过去开不齐或开不好的课程,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同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第二篇:数字教学资源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辅助教学有感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是为了给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送优秀的数字教育资源并以县域为单位、发挥中心校作用,组织教学点应用资源开展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好服务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
乌江小学作为一个数字教育资源覆盖点,使我们这些老师能够感受到这些优秀的资源带来的各种不同的感受。我们在校领导的号召下,积极将数字教育资源运用于课堂上,让学生感受数字化教学的魅力。
我任教于一年级的数学课程,在没有用数字教育资源辅助教学的时候,每次在上课的前几天开始,就要在脑海里思考上课的内容,翻阅手里有的教学参考资料,学习报纸,百度看网上的教学视屏,然后确定上课的教学思路,网上下载PPT模板,用手机照相把教参上的数学图片和题目拍下来,用电脑软件截图修图,再复制粘贴,增加文本,制作PPT课件。往往做起来少则一个半小时,多则4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够做好。白天上课比较累,还要管教学生,布置作业又要即使改作业,晚上又要忙着做课件,使得自己觉得特别的辛苦和疲惫。而学生的个性又有所不同,一年级的课堂上,是一群6-12岁智力水平的孩子,知识层面和接受能力还有学习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的。通常在上课打开PPT,学生首先被吸引的是PPT上的背景图片,然后才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走进课堂里。上课的时候,导入又是很关键的,又要简洁又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数字资源辅助教学,里面的内容很丰富,不仅仅有各种丰富的画面,可以给学生们直观的视觉体验,还能节约老师的备课时间,能够更多的去思考其他的问题。里面还有网上教师的教学视频,在老师讲过这堂课的知识后,还能放一遍其他的老师上课的内容,让学生去感受不同老师上课的魅力,也是对自己上课内容的补充,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先预习,再学生预习过以后,直接播放老师的教学视频,再老师进行提问,让学生来思考问题,同学之间解答,总结课程的内容。数字资源辅助教学还有很多很多的练习题,可以让学生们在对今天的课堂知识学习总结后,一起来做一做,学会解决问题,对今天的知识进行直接的反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数字资源辅助教学还有很多其他的课程内容,比如美术,音乐等,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对美的认识和体验的感受,更多的能对生活的美进行发现。
总之,数字资源辅助教学帮助老师更好的对课堂的掌控,拥有充分的教学资源,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找使课程上的更好的方式、学生更好懂得知识的方法;而学生则能在丰富的知识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陈远征
第三篇:数字教育资源工作计划
格里坪镇中小学校“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工作计划
为了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我校本部的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于教学,让数字教育资源走进课堂。切实加强数字教育资源设备的管理,做到“专人管理,全员使用”。不让数字教育资源浪费掉,使其拉动我校教育的发展。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现数字教育工程,深入落实教育局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设备为教育教学服务。切实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面貌,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内容
首先, 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名称、背景、意义。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使教师不遗余力的去工作、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并在技术上最大限度的实现人与机器设备的有机结合。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其次,是对全体教师进行“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基本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让每位教师学会必备知识和技能。对“数字教育资源”设备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明了“数字教育资源”的类型、功能、使用方法等。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网络技术,了解设备的基本性能,对设备的各项技术参数和技术指标做到了如执掌。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好设备,保护好设备,充分发挥设备和资源的作用。
基本技能方面,主要是熟练设备的操作使用和设备的一般维护。第三、管理人员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做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和维修,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三、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数字教育”领到小组。对“数字教育”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和指导,为“数字教育资源”设备利用和开展教育教研活动、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成员由各教学点负责人担任,负责工作的全面协调。各教学点要做好本办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工作的组织分工,促使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明确各自工作责任,做到奖惩分明。健全各项管理和考核制度,为“数字教育资源”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使这项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2、加强日常管理
“数字教育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而先进的手段,要与正常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本学期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在抓好“数字教育资源”的接收和光盘的使用工作的同时,要有计划的做好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开发。通过加强档案管理、学习培训、教学活动等多种活动,使“数字教育资源”工作得以规范、高效、有序的开展。发挥其资源广泛和手段先进的优越性。体现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每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有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意识。教案中必学体现出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内容,并且要有关于“数
字教育资源”的教学反思。各校也要在接收资源的同时,做好光盘的刻录和整理工作。把好的资源永久的保存下来。
3、抓好教育培训
采取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是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教师要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学习中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学习效率,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学习培训,一线教师在这一年内要都能够熟练的上机操作,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要能够正确处理所接收信息,深入挖掘数字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不足,使我们能够尽早地更多地学到先进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使“数字教育资源”真正地为学生服务,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
4、建立数据库
数据库的建立对我校中老年教师更好的使用数字教育资源,来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中老年教师较多,青年教师少的情况,所以我校的数据库建立就只有青年教师多担当一些,使数据库的资源更完善。
总之,我们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高效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数字教育资源”真正成为学校的一朵奇葩,并使其绽放出应有的光辉与灿烂的色彩。
格里坪镇中小学校 2016年1月17日
附1:
格里坪镇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领导小组: 组长:罗文斌
副组长:张荣洪、李勇刚、伍从云
组员:
罗世友、胡德胜、何晓云、刘蓉、胡文华、钟世卫、丁付才、卢燕、贺伟
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小组。组长:罗文斌
组员:所有校级领导。
第四篇:数字资源≠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数字资源≠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摘要:信息化环境下使用数字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我们已司空见惯。但数字资源、教育资源和教学资源是外延和定义都不同的三个概念,一线教师常常将它们弄混并不加区分地应用。本文从课堂应用入手,着重?U述了三者的转化过程及教学应用时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数字资源;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2-0089-02
信息化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信息的数字化。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不可能不使用数字资源,随着数字资源的不断丰富,哪些数字资源可以成为教育资源,哪些教育资源可以纳入课堂成为教学资源已成为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 数字资源≠教育资源
通常,把利用信息化终端设备看到听到的都称之为数字资源,可简单将其划分为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含动画)等。一般来说,一线教师除了手中有限的与教材配套的数字资源外,更多地是利用网络寻找自己需要的数字资源。听课中,笔者发现,教师将原生态数字资源放置在课堂中充当教育资源的情况比比皆是。
笔者认为,网络数字资源在升级为教育资源之前,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1.筛选。利用搜索引擎在网络上寻找所需教育资源是一线教师的常规做法。面对海量的数字资源,“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取舍”体现了教师对学科性质的把握和对教材的理解。一位教师在讲《满江红?抒怀》一课时,从网上下载了一个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中的音频来感受诗文的节奏,这个视频中的朗读是表演性质的朗诵,听着让人很不舒服。且不说提倡语文教师课堂上范读课文,单从数字资源的选取来看就很不恰当。
2.下载。确定数字资源并下载。文本、图片的下载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再赘述。视频下载是一线教师经常遇到的难题,笔者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种下载工具和下载方法。“硕鼠”“稞麦”是两款性质相同的下载软件,适用于国内大多数主流视频网站,具体使用方法感兴趣的教师可以自己下载摸索使用。另外,还可以等网上视频全部播放完毕后,在IE缓存文件中寻找视频文件。当上面的下载方法都无效时,教师可以使用“快剪辑”“喀秋莎”等录屏剪辑软件进行选择性录屏,这样可得到需要的视频。
3.处理。从教育资源专网上下载的可能是教育资源,但从公网上下载的数字资源绝不是教育资源,必须根据课程性质、教材目标、教学过程等需求进行技术处理才能成为教育资源,如截取、增效、重组等。将网络原生态的数字资源作为教育资源直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这是教育资源应用的大忌。一位教师讲《生物育种》一课,用下载的某日《新闻联播》视频导入新课,长达半小时的新闻联播中介绍我国生物育种发展状况的仅有几十秒。教师课前对自己提供的资源并没有进行截取,“东拉西拽”了一分多钟学生才看到了预定的内容。
这里的“筛选”体现的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素养;“下载”和“处理”显现的是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那是不是经过了上面三个步骤后形成的教育资源就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呢?答案是否定的。● 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可以把具有教育属性的数字资源统称为教育资源,但不能说“差不多”的教育资源就可成为教学资源。笔者认为,在将一个教育资源纳入课堂教学成为教学资源之前,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1.审视。这是将拥有的教育资源纳入课堂教学之前必须要做的。首先,要审视教育资源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的契合度。这是资源应用的关键,契合度越高融合度就会越高。其次,要考虑教育资源的放置位置,是放在课前创设情境,还是放在课中优化课堂结构,或放在课尾梳理总结。不同的教育资源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作用不同,效果也不同。在听课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应用教育资源方面都存在“跟着感觉走”随意使用教育资源的现象。在初中思想品德《自觉维护正义》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用《好汉歌》引入,并让学生找出《好汉歌》中反复出现的一句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与教学主题“自觉维护正义”的教学目标是相悖的。这样不加审视地随意使用数字资源对教学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2.加工。一个教育资源在纳入课堂教学成为教学资源之前,教师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我要用这个资源?我用这个资源干什么?……使用资源的目的和作用等搞清楚之后,教师一定要动手对即将纳入课堂教学的教育资源进行适度加工,使之契合教学目标,将其提升为教学资源。即使使用《好汉歌》这样的短资源也不能让其全部呈现,应该截取与教学目标最相近的那一小节,大概就几十秒的时间。对于网上得来的较长的数字资源,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进行加工、重组的工作就更不能少。例如,在教学初中语文《阿炳与二泉映月》一课时,一位教师在网上找到了一个纪录片《二泉映月的录制过程》。此片以人物专访的形式呈现,时间很长,这位教师将此纳入教学过程中,但没有进行任何加工重组,而是边讲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拖拽”观看,将一个极具使用价值的教育资源分割得支离破碎。这样使用资源给教师的警示是:缺少加工的数字资源很难与教学目标直接融合。
3.诠释。教师将教育资源纳入课堂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应用目的和作用,其次要做好资源的诠释准备工作。此项工作对从长篇电视连续剧中截取的视频资源来说尤为重要,某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民族英雄戚继光》一课时,从电视连续剧《戚继光》中截取了一段大战前戚继光的阵前训话,时长约3分钟。学生看完后,教师问:“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一个女生脱口而出:“帅气!”全班哄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是教师播放截取视频前,既没有对视频前后背景及截取视频本身进行简要介绍,也没有提醒学生看视频时重点观察什么。学生看到的只是1个年轻英俊的男演员在队伍前走来走去说着话。“帅气”的答案就不难解释了。课后调查更发人深思:笔者随意问了5位学生,“那个年轻的男演员扮演的是谁”?只有一位学生答出来了,还有4位学生竟然说不知道。
当教学中加入了“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这两个因素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变得比传统教学过程更难把控。笔者认为,教师恰当使用数字资源,必须提升两种能力:一是将数字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能力,因为数字资源不等同于教育资源;二是将教育资源升级为教学资源纳入自己教学过程的能力,因为教育资源不等同于教学资源。当然,任何能力都是从失败中不断积累的,但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反思与总结。
第五篇:数字图书馆安装方法
数字图书馆安装方法:
1、打开tools文件夹→双击‘客户端快速设置工具’〔三个选一个〕→输入IP:192.168.1.250 密码:ydxtsg。按确定。
2、将‘自动射映网络服务器’复制到:C:Documents and Settingslenovo「开始」菜单程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