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诵读活动总结2010-2011第一学期
“春之声”诵读小组活动总结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国人不断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同时学校定期组织专人进行诵读检查,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一学期来,我校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中华经典诵读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
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升旗仪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诵读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小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的益处。学校开展的有关活动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及时报道,扩大影响。
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一年级到六年级以《中华经典诵读》里的古诗文开展诵读活动。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二、制定相关制度,促进经典诵读工作顺利开展。
1、组织健全,明确职责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全体语文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诵读领导小组。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指导,包括经费的落实;教导主任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人员的分工,职责的明确,活动方案的起草,诵读课程的安排落实,日常班级诵读情况的督查;语文教研组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拟定计划,组织教师开展相关活动;教导处负责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2、建设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能力适应性强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好经典诵读的有效举措。
三、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利用每天上午早读前10分钟和每天中午上课前10分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还在每周的课程表上专门排出一节经典诵读课,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学校委派少先队专人检查,校领导不定时抽查,确保诵读时间。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2、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我校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游戏表演,有的是小品表演,有的是话剧表演。
3、组织学生观看革命先烈故事片,举行说故事、演讲比赛。比赛中,孩子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演说,震撼了每一位听众的心灵,激发了每一位听众的爱国情怀,极大地提升了全体师生精气神。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4、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活动。
四、科学评价,促进提高。
1、每日课前10分钟,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组织背诵。
2、组织经典诵读比赛,促使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了解诗文方面的知识、名篇佳句和革命烈士先进事迹等,学校每周评出优秀班级和个人,并给予表彰奖励。
3、措施方法到位,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员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求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文诵读,我们要求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背诵两首古诗,低年级每周背一首古诗,做到厚积薄发。要数量又要质量。正确处理背诵与感悟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古诗的质量。
五、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流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即学做“五小”儿童:勤学好问的小学生,集体生
活的小主人,兴趣小组的小能人,科技宣传的小喇叭,家庭社会的小帮手。树立“七自”精神:思想上自辩、品德上自励、文化上自学、情感上自陶、智能上自开、科学上自创、社会上自立。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中华经典诵读》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和了解当地革命先烈故事,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革命先烈故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4、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颂的多了,运用道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一个学期以来,我校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积累了经验。但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感觉到学生的诵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指导,活动的形式还可再多样化。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经典诵读工作定会有所突破!
第二篇: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少年宫经典诵读总结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乡村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高晓云 自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坚定不移地抓好这项工作。本学期,活动中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使经典诵读课程化,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同时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
二、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经典诵读课程化,确保诵读时间。本学期,我根据开学初制定的计划认真落实。
三、收获和体会
1、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涉和德育工作的发展。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培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诗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
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们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但在诵读的过程中也感觉到学生的诵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指导,活动的形式还可再多样化。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典诵读活动定会有所突破!
第三篇:2013学第一学期活动总结
2013学第一学期活动总结
本学期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开展了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开拓创新,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课外活动成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学期初成立了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校长共同负责学校的课外活动工作。首先做好宣传工作,使学校师生进一步了解其意义,踏踏实实的既安全又顺利的开展活动。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拟定好活动内容及各种活动项目,安排好辅导老师,培养各种活动的骨干力量;安排好各班活动范围、活动场地;建立健全实行评比制度,一学期一总结。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一些活动课程进行改革与调整,开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内容。这些课程项目的设置与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有效地实施。
我们在兴趣小组活动实施过程中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学校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选择辅导教师,同时根据课程的开设情况,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观察,学会分析,从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
为加强常规督促管理,避免兴趣小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坚持“五定”一定活动课程,在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开设兴趣小组课程;二定活动目标,针对重点项目,学校将在确实可行的情况下把它作为评优和考核的重要依据;三定活动时间,兴趣小组活动列入教学计划,每周两课时的固定活动时间;四定辅导老师;五定活动地点,我们会确保各兴趣小组固定的活动地点,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在化学兴趣实验开展的过程中,大多数同学学到了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又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有些同学还对个别实验作出更深刻的思考,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还需要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发展、提高。我们得继续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外兴趣活动中去,体验到一份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拥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把我校建设成“全面加特色”的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加特长”的二十世纪接班人。
第四篇: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的
坚持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读至善至美书,做自信自强人”的育人目标,努力引领百花学子快乐地“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通过让学生阅读国学经典,背诵优秀诗词、名篇警句,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诵读交流中,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提高语言能力。
二、“经典诵读”组织机构 1.组织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 副组长:许** 张** 肖** 成 员:语文教研组长、各班语文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协助 2.督查管理小组 组 长:洪** 副组长:卢** 吴** 成员:语文教研组长、各年级组长
三、实施对象
一到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实施办法
1.在教学处的指导下,选择教材,确定每个年级的诵读内容。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年级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
2.“经典诵读”将会一直贯穿于我校平时的教学中,采取分阶段、分主题的办法逐步落实。
五、“经典诵读”书目
一年级:《三字经》 二年级:《弟子规》 三年级:《千字文》 四年级:《增广贤文》 五年级:《必背古诗词80首》 六年级:《论语》
六、具体措施要求
1.制定有效计划:各年级教研组自行制定本每学期的诵读计划,保障诵读扎实、有效地开展。在诵读经典伊始,语文教师利用一节语文课,引领学生诵读,教给学生基本的诵读和阅读的方法,并培养班级的“诵读小老师”。
2.统一要求,形成诵读常规:按照统一的诵读进度和篇目,利用每节课课前5分钟和中午进行诵读,从而形成诵读常规,(星期一、三中午诵读本年级的指定国学经典读本,星期五中午学生自由阅读其他有益书刊)当堂课的科任教师全程督促,学生全员参与,学校督查。充分利用有效时间,不走过场,做好组织管理工作,逐步形成良好诵读习惯。
3.引领亲子共读:发动家长在孩子完成作业后,或者临睡前进行经典诵读,鼓励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一起诵读,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国学经典”“优秀诗文背诵”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并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4.实施快乐学习法: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熟读,让学生在默读、轻
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或班级组织开展主题经典活动的形式,巩固提高诵读效果。禁止教师把“国学经典”变相成家庭作业,以至于学生产生应付厌恶的心理。
5.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班级利用黑板一角开辟“每日一句”“每日一诗”专栏。所选内容与当天学生诵读的内容相同。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润。
6.充实 “图书角”:各班在原有的图书基础上,可对班级图书进行充实。充实的图书主要为其他经典书目、唐诗、宋词、名家名作等,给本班学生提供更多的国学经典的阅读资源。
7.督促管理与评价同步:教导处、德育处、大队部对“经典诵读”进行全程引领和督促管理评价。班级每日“经典诵读”纳入班级五项评比和期中、期末的班级评估,(检查时看是否全身心认真诵读,是否沉醉其中)学生在“经典诵读”方面表现积极优秀是评选“三好学生”要达到的要求。
第五篇: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文化经典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诵读文化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精华,养德行,学做人,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本学年,我校将按照市局的指示精神及市语委的工作安排,继续深入开展师生诵读古诗文活动,积极拓展师生的经典阅读范围,培养师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不断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用经典充实大脑,充实人生。
二、诵读内容
1.一至六年级学生诵读学区下发的古诗70首的有关篇目、语文教材诵读篇目、国学诵读篇目或自选篇目。
2.语文教师参加指导。
三、诵读时间
1.每日一读:利用每周早晨7:50 — 8:10的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师生吟诵经典。或学习新的篇章,或温习旧的内容,由学生自主,教师指导,帮助学生正音断句,务求读音正确、流利,直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
2.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每个班两个参赛队伍,可个人亦可小组,拟定于第十五周举行比赛。
3.家校齐读: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四、诵读原则
1.模糊性原则:经典诵读重在“读”,要求正确朗读,熟读成诵。教师不宜作过多地讲解,对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进行必要的引导,对内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典故可以进行简介,或指导学生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学生以自学自悟为主,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作明确、具体的要求。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性,不搞“一刀切”。
3.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诵读指定的篇目,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自悟,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诵读更多的篇目,并给予相应的积极评价。
4.激励性原则:以鼓励、激励为主,对诵读经典确有困难的学生不做过高要求,注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
五、具体措施
1.师生同读同背,打造书香校园。
身教重于言教,老师轻松愉悦与学生一同诵读经典就是学生读经的动力。让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经典变为一种双赢!学生收获,老师受益,乐在其中!
2.开发校本教材
开发《国学诵读篇目》等校本课程,探讨经典诵读阅读、教学的方法;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实现“量”的积累,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开设了新月文学社、诵读指导等社团,深入探究文学的魅力。
3.开辟阅读书角,举办展示活动。努力创建独有、独立、独特的班级文化特色,让师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文的诵读。
4.家校协调发展,全员投入阅读。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学生课外诵读经典给予支持。
5.积极开展活动,强化阅读意识。
(1)开展学校层面的大型活动,结合国庆、中秋、春节、元旦、清明等传统节日进行经典诵读汇报演出。
(2)语文教师开展更加广泛的经典阅读,并及时将经典美文印发给学生,指导学生阅读、欣赏经典美文,做好积累。
(3)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阅读经典,感悟成长”作文竞赛,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中去。
六、诵读评价
对于学生个体经典诵读的成果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1.学期评价
在每学期的期末,由各班的语文老师负责评价本班学生的诵读水平,给予相应等级。
2.成果评价
根据相关诵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组织评价,给予相应奖励。
七、组织保障
成立经典诵读活动领导机构,实行分工负责制。
(1)管理组:负责经典诵读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保障、宣传等事项。
组长:吕青
副组长:刘钟
(2)工作组:负责组织各班学生按计划开展诵读活动、定期进行评价、成果展示等事项。
组长:刘明如
成员:语文组老师
福州市林浦小学
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