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2 23:2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双语)》课程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篇: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等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第3-5学期 学

分:3学分

指定教材:Gerald Karp,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concepts and experiments》, 2008, 5th edition.教学目的

细胞生物学是生物科学领域发展迅速、引人注目的重要学科,有关细胞生物学研究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支柱之一,因而它已成为当今生物科学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通过细胞生物学(双语)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掌握细胞生物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 熟悉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手段和实验方法。主动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能将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融会到后续课程的学习中,从而领悟细胞生物学在整个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Chapter 01 Introduction to Cells and Cell Biology

2学时 教学内容

1.The discovery of cells 2.Cell theory

3.Why the cells the basic units of life? 4.Basic properties of cells 5.The size of cells

6.Prokaryotes and eukaryotes 7.Model organisims

8.Cell replacement therapy 9.How to learn cell biology? 思考题

1.细胞学说的内容

2.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3.如何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4.细胞的基本特性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 6.模式生物的意义和主要种类 7.细胞替代疗法的意义和策略

Chapter 02 Chemical Basis of Life

教学内容 1.Atoms 2.Chemical bonds

3.Polar and nonpolar molecules 4.The carbon atom

2学时

5.Functional groups

6.Organic molecules in cells biochemicals 7.From atoms to the cells 思考题

1.细胞的主要化学元素和化学键类型 2.细胞内分子的极性和亲水性特点

Chapter 03 Membrane Structure

教学内容

1.Typical plasma membrane

Plasma membrane, Endomembrane system, Biomembrane

2.Plasma membrane structure 3.Membrane lipids Phospholipids,Three main types of membrane lipids 4.Nature of the lipid bilayer Micelle,Lipid bilayer formation, Self-sealing property, Liposome,Fluidity of lipid bilayer,4学时

Lipid rafts

5.Membrane proteins Integral proteins, Peripheral proteins, Lipid-anchored proteins

6.Techniques for studying membrane proteins Freeze-fracture replication, SDS-PAGE,2-D Gel Electrophoresis 7.Membrane carbohydrates Glycolipids, Glycoproteins

8.Characteristics of biomembrane Membrane fluidity and flexibility, Membrane asymmetry, Dynamic nature of membrane 9.Red blood cell 思考题

1.膜脂和膜蛋白的类型和特点 2.膜结构模型的要点 3.膜的主要特性及其意义 4.膜蛋白研究的主要技术

Chapter 04 Membrane Transport and Membrane Potential

4学时 教学内容

1.Movement of solutes across cell membrane 2.Simple diffusion

Concentration gradient and electrochemical gradient Diffusion of solutes Diffusion of water Diffusion of ions 3.Facilitated diffusion 4.Active transport

Three ways of driving active transport Sodium-potassium pump

Three classes of ATP driven pumps Cotranport

5.Membrane potentials and nerve impulses Resting potential Action potential

Propagation of action potential Neurotransmission 思考题

1.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比较和类型 2.简单扩散的影响因素

3.水通道的作用特点 4.离子通道的类型

5.KcsA通道和Kv通道的结构和作用特点比较 6.易化扩散的特点和葡萄糖扩散的机制 7.钠钾泵的作用机制和意义 8.离子泵的类型和比较

9.协同运输的机制和类型,葡萄糖吸收的机制 10.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11.动作电位传播的机制,神经肌连接的作用机制

Chapter 05 Intracellular Compartments

教学内容

1.Compartmentalization of eukaryotic cells Cytoplasmic matrix(cytosol)Endomembrane system

Dynamic nature of the endomembrane system 2.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endomembranes Autoradiography Subcellular fractionation GFP

Cell-free system Genetic mutants

3.Endoplasmic reticulun(ER)

4学时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RER and SER 4.Golgi complex The polarity of GC The functions of GC 5.Lysosomes

Characteristics of lysosomes The functions of lysosomes 6.Cell nucleus

Nuclear envelope consists of two membranes The nuclear lamina

The nuclear pore complex(NPC)思考题

1.如何理解内膜系统的动态性 2.研究内膜系统的主要方法 3.内质网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4.高尔基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5.溶酶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6.核膜的结构组成,核纤层和核孔复合体的特点

Chapter 06 Protein Sorting

教学内容

1.Road map of protein traffic

Proteins are imported into organelles by three mechanisms

4学时

Sorting signal Signal sequence

2.Transport between the nucleus and cytosol 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Nuclear transport receptors

Import of proteins from cytoplasm into nucleus Nuclear export works like nuclear import, but in reverse 3.Transport of proteins into mitochondria and chloroplasts The protein translocators in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s Transport into matrix space Transport into the outer membrane

Transport into the 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and intermembrane space Two signal sequences direct proteins to the thylakoid membrane in chloroplasts 4.Transport of proteins into peroxisomes 5.Transport of proteins from cytosol to ER Co-translational and post-translational import Signal hypothesis 思考题

1.蛋白质运输的三种途径 2.蛋白质分选信号的类型和特点 3.核输入和核输出的意义和机制 4.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不同部位的机制

5.蛋白质合成和运输的两种不同途径 6.新生肽如何输入内质网

Chapter 07 Vesicular Transport

4学时 教学内容 1.Coated vesicles

Different coats in vesicular transport Clathrin-coated vesicles COP Ⅱ-coated vesicles COP Ⅰ-coated vesicles

2.Rab proteins guide vesicle targeting 3.SNAREs mediate membrane fusion 4.Endocytosis Phagocytosis Pinocytosis 5.Exocytosis 思考题

1.膜泡定向运输的决定因素 2.溶酶体酶是如何合成和运输的 3.Rab蛋白在膜泡运输中的作用和机制 4.SNARE在介导膜融合中的作用机制 5.微管在膜泡运输中的作用

6.如何理解高尔基体在蛋白质分选中的枢纽作用

··7.胞吞作用的意义和类型,LDL摄入的机制

Chapter 08 Cytoskeleton

6学时 教学内容 1.Microtubules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MAPs(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Dynamics of MT assembly MTOCs

Drugs affecting MT assembly Motor proteins Cilia and flagella 2.Microfilaments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MF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Cytochalasin and phalloidin Actin-binding peoteins Myosins

Muscle contractility Nonmuscle motility 3.Intermediate filaments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IF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Functions of IF 4.Nuclear matrix 思考题

1.细胞骨架的类型和主要功能 2.微管的结构和组装特点

3.MTOC的作用和中心体的结构特点 4.马达蛋白的类型和与微管的相互作用 5.纤毛和鞭毛的结构基础 6.微丝的结构和组装特点

7.不同的微丝结合蛋白和myosis与微丝的相互作用8.肌肉收缩的微丝作用机制 9.微丝在细胞运动中的作用 10.中等纤维的结构和组装特点 11.中等纤维的不同类型和功能

Chapter 09 DNA and Chromosome

教学内容

1.Components of chromatin Component of chromatin---DNA Component of chromatin---histone Component of chromatin---nonhistone 2.Nucleosome—structural unit of chromatin Summary of nucleosome structure

4学时

3.Higher levels of chromatin structure 4.Euchromatin and heterochromatin 5.X-chromosome inactivation Features of 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 Mechanism of 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 6.Structure of the mitotic chromosome Centromere;Kinetochore;Telomere

7.Giant chromosomes and Lampbrush chromosomes思考题

1.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及关系 2.核小体的结构要点 3.染色体包装的主要模型

4.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概念和意义 5.X-染色体失活的意义、特征和机制 6.染色体的主要结构

7.巨染色体与灯刷染色体的概念和意义

Chapter 10 Cell Cycle

教学内容 1.Cell cycle Cell cycle phases

6学时

Cell cycle length

Categories of cells in vivo based on proliferative states Synchronization of cells

Main biochemical events of cell cycle phases 2.Mitosis

Key features during prophase Metaphase Anaphase Telophase Cytokinesis 3.Meiosis 4.MPF

Discovery of MPF Role of MPF

Regulation of MPF activity

5.Diversity of cyclin-CDK complexes 6.Checkpoints in cell-cycle control G1 checkpoint(START/ Restriction point)G2 checkpoint(unreplicated-DNA checkpoint)M checkpoint(spindle-assembly checkpoint)chromosome-segregation checkpoint DNA-damage checkpoint

思考题

1.细胞根据增殖状态的分类 2.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主要方法 3.间期的意义和各时相的主要特点

4.结合纺锤体组装分析有丝分裂M期各阶段动态 5.减数分裂的特点、联会和联会复合体 6.MPF的本质、功能和活性调节 7.主要的检验点控制机制

Chapter 11 Cell Differentiation

教学内容

1.Differentiation potency of cells Concept and essence of cell differentiation House-keeping gene and Luxury gene Mechanism of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Cell totipotency

Change of totipotency dur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of Dolly Transdifferentiation

2.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cell differentiation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cell determination Key mechanisms of cell differentiation 3.Stem cell

4学时

Categories of stem cells Patterns of stem-cell division Embryonic stem cell(ES cell)Adult/tissue stem cell Stem cells plasticity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iPS)cells 4.Cancer cell

Benign tumor and malignant tumor Basic properties of cancer cells The causes of cancer

Tumor-suppressor genes and oncogenes New strategies for combating cancer 思考题

1.House-keeping gene和Luxury gene的概念及与细胞分化本质的关系 2.如何理解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全能性 3.细胞决定的机制及在分化中的意义 4.干细胞的基本特性和分类

5.ES细胞的主要来源、形态和生化特征 6.iPS细胞的概念和意义 7.癌细胞的主要形态和生理特征 8.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9.Rb和p53基因的意义和分子机制

Chapter 12 Apoptosis

4学时 教学内容

1.Cell aging/senescence Hayflick limitation

Lifespan of cells in vitro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ell aging Theories of cell aging

2.Cell apoptosis/Programmed cell death Significance of cell apoptosis Characteristics of cell apoptosis Two styles of the cell death

3.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poptosis

Extrinsic pathway of apoptosis-receptor-mediated pathway Intrinsic pathway of apoptosis-mitochondria-mediated pathway Apoptosis is carried out by the caspase cascade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apoptotis pathway in C.elegans and vertebrates 思考题

1.Hayflick界限和体外培养细胞的寿命 2.细胞衰老的特征和主要理论 3.细胞凋亡的意义和特征

4.受体介导和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以及caspase级联的机制 5.线虫凋亡的基因调控机制

Chapter 13 Cell Signal Transduction

6学时 教学内容

1.Overview of cell signal transduction Signal transduction

Main types of cell communication Receptors

2.G-protein-linked receptor and secondary messenger G-protein-linked receptor G-protein and its mechanism Second messenger cAMP signaling pathway Double messenger system 3.Enzyme-linked recep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s)RTK-Ras signaling pathway RTK-PIP2 pathway RTK-PI3K pathway

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 4.Intracellular receptor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racellular receptor The role of NO as a signal molecule

5.Role of calcium as an intracellular messenger

6.Signals that originate from contacts between the cell surface and the substratum

7.Important features of cell signaling 思考题

1.G蛋白耦联受体的概念和特征 2.G蛋白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机理

3.cAMP信号通路、肾上腺素升高血糖的细胞机制 4.PIP2信号通路

5.RTK的特点和Ras-MAPK信号途径 6.细胞内受体的特点和NO信号的作用 7.钙信使的特点和作用 8.信号转导的主要特点 参考书目

1.《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Gerald Karp.2008 5th edition

2.《Molecular Cell Biology》

Harvey Lodish.2008 6th edition 3.《细胞生物学》

翟中和等主编

2007年 第三版

第二篇:《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现状

一、细胞生物学的定义

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

四、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

二、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

三、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第三节

细胞生物学的实践意义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医药方面

二、农业方面

三、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细胞生物学主要参考书目

第二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显微技术

—、光学显微镜

二、电子显微镜

三、扫描隧道显微镜

四、显微操作技术

第二节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一、细胞化学技术

二、免疫细胞化学

三、显微光谱分析技术

四、放射自显影术

五、分子杂交技术

六、PCR技术

第三节

细胞分离技术

一、离心技术

二、流式细胞术

三、细胞电泳

第四节

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

一、细胞培养

二、细胞工程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真核细胞

一、质膜

二、细胞核

三、细胞质

四、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第二节 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

一、细菌

二、支原体

三、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

四、蓝藻

五、古细菌

六、细胞结构与生物系统

第三节 病毒与蛋白质感染因子

一、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二、类病毒

三、病毒的进化地位

四、蛋白质感染因子

第四节 细胞的化学成分

一、水与无机盐

二、细胞的有机分子

三、酶与生物催化剂

第四章 细胞质膜及其表面 第一节 质膜的化学组成

一、膜脂

二、膜蛋白

第二节 质膜的结构

一、质膜结构的研究历史

二、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三、脂筏

四、细胞膜的功能

第三节 细胞表面的特化

一、细胞外被

二、膜骨架

三、质膜的特化结构

第五章 物质跨膜运输

第一节 被动运输

一、简单扩散

二、协助扩散

第二节 主动运输

一、钠钾泵

二、钙离子泵

三、质子泵

四、ABC 转运器

五、协同运输

第三节 膜泡运输

一、吞噬作用

二、胞饮作用

三、外排作用

四、穿胞运输

五、胞内膜泡运输

第六章 细胞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

第一节 内质网

一、形态与组成

二、RER的功能

三、ER的其它功能

第二节 高尔基体

一、形态与组成

二、功能区隔

三、主要功能

第三节 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一、溶酶体的结构

二、溶酶体的功能

三、溶酶体的发生

四、溶酶体与疾病

五、过氧化物酶体

第四节 蛋白质分选

一、蛋白质分选信号

二、蛋白质分选运输的途径

第五节 膜泡运输

一、衣被类型

二、衣被的形成

三、膜泡运输的定向机制

四、细胞的内吞与外排

第七章 线粒体与叶绿体

第一节 线粒体

一、结构

二、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三、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

四、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五、线粒体的增殖

第二节 叶绿体

一、形态与结构

二、光合作用机理

三、叶绿体的半自主性

四、叶绿体的增殖

第三节 线粒体与叶绿体的蛋白质定向转运

一、线粒体蛋白质的转运

一、叶绿体体蛋白质的转运

第八章 细胞信号转导

第一节 细胞信号系统概述

一、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二、细胞信号分子

三、受体

四、蛋白激酶

五、胞间通信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 第三节 膜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一、离子通道型受体

二、G蛋白耦联型受体

三、酶耦联型受体

第九章 细胞骨架

第一节 微丝

一、分子结构

二、微丝结合蛋白

三、肌肉的组成

第二节 微管

一、分子结构

二、微管结合蛋白

三、分子发动机(Molecular motor)

四、微管组织中心

五、微管的功能

第三节 中间纤维

一、类型

二、结构

三、IF的结合蛋白

第十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

第一节 核被膜与核孔复合物

一、核被膜是双层膜结构

二、核孔是物质运输的通道

三、通过核孔的物质运输与信号序列有关

第二节 染色体

一、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二、从DNA——到染色体

三、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

四、染色体结构

第三节 核仁

一、核仁形态

二、核仁周期

三、核仁的功能

四、核糖体

第四节 核基质

一、核基质的组成

二、核骨架的功能

第十一章 细胞周期及其调控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细胞周期

二、细胞周期时间的测定

三、细胞同步化

第二节 有丝分裂

一、细胞分裂的类型

二、有丝分裂

第三节 减数分裂

一、间期

二、分裂期

三、联会复合体

第四节 细胞周期调控

一、研究背景

二、CDK

三、CKI

四、Cyclin

五、DNA复制当且仅当一次

六、M期CDK的激活

七、细胞周期检验点

八、生长因子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第十二章 细胞分化

第一节 受精与胚胎发育

一、精子和卵的结构

二、受精

三、精卵识别

四、卵裂与胚胎发育

第二节 细胞分化的主要机制

一、不对称分裂

二、诱导机制

三、细胞数量控制

四、细胞行为

五、细胞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 细胞的分化潜能

一、全能性、多能性和单能性

二、干细胞的特点

三、胚胎干细胞

四、再生

第十三章 细胞衰老、死亡与癌变

第一节 细胞衰老

一、人体细胞的动态分类

二、细胞衰老的特征

三、细胞衰老的机理

第二节 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

一、细胞坏死

二、细胞凋亡

第三节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

一、凋亡相关的基因和蛋白

二、Fas介导的细胞凋亡

三、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第四节 肿瘤细胞

一、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二、肿瘤形成

三、肿瘤的起源与演进

第十四章 细胞环境与互作

第一节 细胞连接

一、封闭连接

二、锚定连接

三、通讯连接

第二节 细胞黏着分子

一、钙粘素

二、选择素

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四、整合素

五、透明质酸粘素

第三节 细胞外基质

一、胶原(collagen)

二、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

三、层粘连蛋白(laminin,LN)

四、氨基聚糖与蛋白聚糖

五、弹性蛋白(elastin)

六、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

第三篇:《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细胞生物学》

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麻醉、口腔医学等专业本科用)

前 言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四大前沿生命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是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等概念的引入,使得这门曾以显微形态为主的学科逐步发展为以探讨生命活动规律为主的功能性学科,它与经典细胞学具有根本不同的内容和概念。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连接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桥梁学科,是衔接宏观和微观生命现象研究的关键,它与医学有着密切联系,既是基础学科,同时细胞生物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已渗透到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领域,大量医学重大前沿课题的解决,如生育控制、肿瘤防治等都离不开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本课程在介绍一般细胞生命活动基础上,联系与医学有关的细胞生命活动,故称为医学细胞生物学,有别于普通细胞生物学,它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在现代水平上讲授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理论;并对结构损伤和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疾病做适当的联系,以便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必要的细胞生物学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麻醉、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专业的本科生使用。现将大纲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大纲按三级教学要求,使用大纲时,请注意三级不同的教学要求。

二 本课程安排58学时,其中理论课34学时,实验课24学时(开设8个实验)。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具体内容均编排在本教学大纲内,同学们可根据其“掌握—熟悉—了解”有所侧重地进行学习和复习,加强自学,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

正 文

第一篇

论 1

教学目的

本章旨在使学生对医学细胞生物学从总体上有一个概括的认识,重点是明确细胞生物

绪 论 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了解医学细胞生物学在医学方面的重要性。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细胞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熟悉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

(三)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发展的总趋势及当前研究的热点。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

(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三)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

(四)当前细胞生物学的特点和研究热点。

教学目的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使学生初步了解细胞起源和进化的主要阶段,掌握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二)熟悉细胞的进化: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

(三)了解细胞的起源(从简单分子到原始细胞)。

三 教学内容

(一)简单分子到原始细胞形成的进化。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三)真核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四)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

教学目的

细胞的分子基础

本章讲述细胞的分子基础,目的是为以后各章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重点是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核酸的组成、分类;DNA的结构和功能;RNA的种类和功能。

(二)掌握蛋白质一级结构。

(三)熟悉生物小分子(水、无机盐、单糖、脂肪酸)的功能。

(四)熟悉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二、三、四级结构)的主要特点。

(五)了解酶蛋白的功能。

三 教学内容

(一)生物小分子的化合物类型及在细胞内的功能。

(二)核酸的化学组成、种类。1 DNA的结构及功能。2 RNA的种类和功能。

(三)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结构及生物学性质。

(四)酶蛋白的功能。

第二篇 细胞膜的分子生物学 4

教学目的

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细胞膜的损伤与疾病的关系。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二)掌握生物膜的分子结构及液态镶嵌模型的内容。

(三)掌握生物膜的特性: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四)了解生物膜其它分子结构模型。

(五)掌握细胞表面的概念、组成。

(六)了解细胞外被的功能。

(七)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各种方式。

(八)熟悉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膜泡运输。

(九)掌握膜受体的概念、信号的概念和分类。

(十)熟悉G蛋白偶联型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的组成。

(十一)了解信息跨膜传导体系的组成及作用过程。

(十二)了解细胞膜与疾病的关系。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膜、单位膜与生物膜的概念。

(二)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膜脂双分子层、膜脂的分子运动、膜脂的流动性。2 膜蛋白的类型、不对称性和膜蛋白分子的运动。3 膜糖类的存在方式。

(三)生物膜的分子结构 1 片层结构模型。2 单位膜模型。3 液态镶嵌模型。

(四)生物膜的特性(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五)细胞表面的概念、细胞外被的组成和功能。

(六)细胞膜的小分子物质运输(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七)细胞膜的大分子物质转运:膜泡运输。

(八)细胞膜的信息传导。1 受体的概念、信号的概念及分类。G蛋白偶联型受体信息传导通路的组成成分。信息的跨膜传导体系:cAMP信使体系、cGMP信使体系、IP3和DG双信使体系。

(九)细胞膜与疾病 1 膜转运系统异常与疾病。2 膜受体与疾病。3 癌变与细胞表面的关系。

一 教学目的

细胞外基质与细胞连接(自学)

通过学习细胞外基质的定义及其组成成分,了解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并了解细胞的各种连接方式。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细胞外基质的概念及其组成。

(二)了解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

(三)熟悉细胞连接的概念及各种连接方式。

(四)了解细胞各种连接方式的生物学功能。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外基质的概念及组成分类(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糖脂多糖和蛋白多糖,粘连糖蛋白)。

(二)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

(三)细胞连接的概念及其分类。

(四)各类连接的结构、分布及功能。

第三篇 细胞质、细胞器 第六章 细胞的内膜系统一 教学目的

本章旨在使学生明确内膜系统的各膜性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某些细胞器的缺损与疾病的关系。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细胞质的组成及细胞质基质的涵义和功能。

(二)掌握内膜系统、细胞器、膜性结构和细胞质的概念。

(三)掌握内质网的形态结构,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的主要结构特点和功能。

(四)熟悉信号假说的主要内容。

(五)了解内质网的生理及病理变化。

(六)掌握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

(七)熟悉高尔基体的化学组成。

(八)了解高尔基体在细胞分泌中的地位、生理和病理变化。

(九)掌握溶酶体的特性、类型和功能。

(十)了解溶酶体与疾病的关系。

(十一)掌握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态和结构,熟悉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了解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过程。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的概念、组成、细胞质基质的涵义和功能。

(二)内膜系统、细胞器、膜性结构的概念。

(三)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 粗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及功能。2 信号假说与粗面内质网的蛋白质合成。3 滑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及功能。4 内质网的病理改变。

(四)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 高尔基体的化学组成及形态结构。2 高尔基体的功能。3 高尔基体的病理变化。

(五)溶酶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1 溶酶体的形态特征、类型。2 溶酶体的功能。3 溶酶体与疾病的关系。

(六)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 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态特征和功能。2 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过程。

第七章 核糖体

一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在了解核糖体组成和结构的基础上,明确核糖体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关系。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核糖体的形态结构及活性部位、功能。

(二)了解核糖体的形态、大小和性质。

(三)了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核糖体的差异。

(四)熟悉核糖体的化学组成。

三 教学内容

(一)核糖体的形态结构及一般性质。

(二)核糖体上三个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活性部位。

(三)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核糖体的比较。

(四)核糖体的功能。

第八章 线粒体

一 教学目的

本章要求学生明确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功能及线粒体的半自主性。线粒体氧化与能量是本章的重点。本章从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及基本反应程序和转换机制上阐明功能,而不牵涉过细的生化反应过程。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二)了解线粒体的形态、大小及分布。

(三)熟悉线粒体酶蛋白的分布。

(四)掌握细胞氧化与能量转换的概念、细胞氧化的基本过程及反应程序。

(五)熟悉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六)了解线粒体与医学的关系。

三 教学内容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目和分布。2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二)线粒体酶蛋白的分布。

(三)线粒体的功能 细胞氧化、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氧化的主要过程:糖酵解 → 乙酰CoA生成 → 三羧酸循环 →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3 细胞氧化各个环节的发生部位及各阶段的主要产物。有氧呼吸各步骤的能量转化,即自由能是如何转化的?ATP是如何生成的?

(四)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五)线粒体与疾病。

第九章 细胞骨架

一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细胞骨架构成及其在细胞运动方向的功能。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细胞骨架的概念。

(二)掌握微管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组装和功能。

(三)掌握微丝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组装和功能。

(四)熟悉中间纤维的类型、结构、组装和功能。

(五)熟悉中心粒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六)了解纤毛和鞭毛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骨架系统的概念。

(二)微管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组装和功能。

(三)微丝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组装和功能。

(四)中间纤维的类型、形态结构、组装和功能。

(五)中心粒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六)纤毛和鞭毛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第四篇 细胞核及其功能

第十章 细胞核

一 教学目的

本章要求学生在细胞超微结构水平上了解核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明确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是本章的重点。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间期核的基本组成结构。

(二)掌握核膜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了解核孔复合体的结构。

(三)掌握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和亚微结构。

(四)掌握染色质的类型、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其类型、染色体的数目和核型。

(五)掌握核仁的形成和功能、核仁组织者的概念、了解核仁的亚微结构。

(六)熟悉核基质(核骨架)的概念,了解核基质的组成和功能。

(七)掌握细胞核的主要功能及其意义。

三 教学内容

(一)间期核的形态结构概述。

(二)核膜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三)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化学组成和亚微结构。

(四)染色质的类型(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五)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其类型、人类染色体的数目和核型。

(六)核仁的亚微结构、核仁的形成和功能。

(七)核基质的组成和功能。

(八)细胞核的主要功能及与医学的关系。

第十一章 基因表达与蛋白质生物合成

一 教学目的

在掌握了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贮存库的基础上学习核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

(二)了解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

(三)熟悉真核细胞基因的表达过程、了解基因转录和遗传信息的翻译----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三 教学内容

(一)基因、基因组的概念。

(二)真核细胞基因----断裂基因的结构。

(三)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过程。1 真核细胞基因的转录和转录产物的加工。2 结构基因的翻译---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十二章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基因工程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内容及意义,后基因组等的研究状况。了解基因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概况。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意义和主要内容。

(二)了解后基因组学。

(三)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过程、及一些成功事例。

三 教学内容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二)后基因组学的简介。

(三)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过程。

(四)基因工程的成功事例和展望。

第五篇 细胞增殖、分化和自然凋亡

第十三章 细胞增殖

一 教学目的

本章要求学生明确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及意义,了解细胞增殖与医学的关系,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本章的重点。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细胞增殖的概念、方式和意义。

(二)掌握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

(三)掌握有丝分裂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各期的特征,了解有丝分裂时染色体移动的机理。

(四)掌握减数分裂过程、熟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

(五)掌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动态(G、S、G

(二)M期)。

(六)了解细胞周期的调控。

(七)了解细胞增殖与肿瘤的关系。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方式。

(二)有丝分裂各期特征和有丝分裂器的结构和功能。

(三)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四)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动态变化。

(五)细胞周期调控。

(六)细胞增殖与肿瘤的关系。

第十四章 细胞分化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了解干细胞、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的发展及应用。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和细胞决定的概念。

(二)了解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三)掌握干细胞的概念,了解干细胞的应用前景。

(四)了解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的主要技术和应用前景。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分化的一般概念。

(二)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三)干细胞的概念及应用前景。

(四)克隆动物的主要技术及实例。

(五)转基因动物的技术及应用前景。

第十五章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一 教学目的

本章旨在明确细胞衰老与死亡的基本特征,了解细胞衰老和死亡的生物学意义。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二)了解细胞衰老学说,了解细胞凋亡机制、程序性细胞死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了解研究细胞衰老和死亡的意义。

(三)了解细胞凋亡与医学的关系。

三 教学内容

(一)细胞衰老 细胞衰老的概念和特征。细胞衰老学说,研究细胞衰老的意义。

(二)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的概念和特征。2 细胞凋亡的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三)细胞凋亡与医学的关系。

第十六章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简介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对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对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细胞生物学等研究中的应用有初步的认识。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二)了解细胞形态结构观察的有关显微镜技术。

(三)了解细胞及其组分的测定的有关技术。

(四)了解细胞培养的条件、方法和应用。

(五)了解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几种常用研究方法。

三 教学内容

(一)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原理及应用,相关显微镜的结构与原理,电镜的原理及应用。

(二)细胞组分的测定:细胞组分分级分离的方法,放射自显影技术。

(三)细胞培养。

(四)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核酸分子杂交和PCR技术。

Ⅲ 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 实施机构:由基础学院生物学教研室执行。

二 组织内容:教案讲稿审核、集体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三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讲授为主,自学为辅。讲授采用启发式、交互式、课堂教学形式、辅助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

实验教学:实验分组6人/组,实验类型比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 = 3:2:1 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网络查询等

四 考核办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教学时间为期末考试。

Ⅳ 教学时数分配表

理论课内容

时数

教学手段

第一章

绪论

CAI 2 3 4 5 6 7 细胞的起源和进化

CAI 细胞的分子基础

CAI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4.5

CAI 细胞外基质与细胞连接

CAI 细胞内膜系统

CAI 核糖体

0.5

CAI

第八章

线粒体

CAI 第九章

细胞骨架

CAI 第十章

细胞核

CAI 第十一章

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生物合成CAI 第十二章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基因工程

CAI 第十三章

细胞增殖

CAI 第十四章

细胞分化

CAI 第十五章

细胞衰老与死亡

CAI 第十六章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简介

CAI 合计

实验课内容

时数

类型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形态观察

验证型 实验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

验证型 实验三

细胞化学

验证型 实验四

细胞生理活动的观察

验证型 实验五

细胞融合 验证型 实验六

光镜下的细胞器及细胞的超微结构

实验七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实验八

人类染色体的观察

合计

验证型 3

验证型 3

验证型 24

第四篇: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市场营销》(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类别:专业课 开课单位:工商管理系

授课对象:本科 市场营销专业 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 使用教材:Warren J.Keegan and Mark C.Green,《全球营销学》第四版(Global Marketing, Fouth Editio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参考教材:[美]菲利普·R·凯特奥拉,《国际营销》(International Marketing),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1.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介绍由经济与金融、社会与文化、政治与法律等方面构成的全球商务环境,进而从环境和战略的角度讨论企业的全球营销策略和方式;介绍一整套先进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如价值链分析框架、产品贸易周期模型、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管理导向类别框架、杠杆理论、资源外取理论、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全球当地化整合原理和国家竞争优势分析框架等);启迪和帮助学生在全球营销中把握发展战略,成功创作和实施4P(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策略组合的途径;帮助学生运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地英语使用能力。

2.教学要求:

①对于教师,具体的要求有:双语授课,英语授课课时比例大约50%;使用原版英文教材;理论讲解与案例讨论相结合;

②对于学生,具体的要求有:必须先修完“市场营销”;英语达到4级水平

3.考试方式和成绩计算:采用全英文考试;平时成绩占10%,期中占20%,期末占70%。

第一章 Introduction to Global Marketing

学时:2 周,共 3 学时

教学重点:全球化和全球本地化的概念、全球营销的管理取向、影响全球一体化和全球营

销的因素。

教学难点:全球营销的管理取向、影响全球营销的因素。

教学内容:

1.Overview of Marketing(1)Competitive advantage(2)Globalization(3)Global Industries 2.Global Marketing: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 3.The Importance of Global Marketing 4.Management Orientations(1)Ethnocentric Orientation(2)Polycentric Orientation(3)Regiocentric(4)Geocentric orientations 5.Forces Affecting Global Integration and Global Marketing(1)Driving Forces(2)Restraining Forces 6.Outline of this book

本章考点:

1.What are the basic goals of marketing? Are these goals relevant to global marketing? 2.What is mean by “global localization”? Is Coca-Cola a global product? Explain.3.Describe some of the global marketing strategies available to companies.Give examples of companies that use the different strategies.4.How do the global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Harley-Davidson and Toyota differ? 5.Descri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thnocentric, polycontric, regiocentric, and geocentric management orientations.6.Identify and briefly describe some of the forces that have resulted in increased global integration and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global marketing.7.Define leverage and explai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leverage utilized by companies with global operations.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营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第二章 The Global Economic Environment

学时:2 周,共 4学时

教学重点:国家发展阶段,产品饱和度,经济合作协议 教学难点:国家发展阶段,国际结算,国际金融

教学内容:

1.The world Economy: An overview 2.Economic systems(1)Market Capitalism(2)Centrally Planned Socialism(3)Centrally Planned Capitalism and Market Socialism 3.Stages of Market Development(1)Low-Income Countries(2)Lower-Middle-Income Countries(3)Upper-Middle-Income Countries(4)Marketing Opportunities in LDC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5)High-Income Countries(6)The Triad(7)Marketing Implications of the stages of Development 4.Banlance of Payments 5.World Trade in Merchandise and Services 6.Overview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1)Managed Dirty Float(2)Foreign Exchange Market Dynamics 2(3)Purchasing Power Parity(4)Economic Exposure(5)Managing Exchange Rate Exposure

本章考点: 1.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ket capitalism, centrally planned capitalism, centrally planned socialism, and market socialism.Give an example of a country that illustrates each types of system.2.What is a BEM? Identify the BEMs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3.A manufacture of satellite dishes is assessing the world market potential for his products.He asks you if he should consid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potential markets.How would you advise him? 4.Turn to the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Table 2-1)and identify where the BEMs are ranked.What does the result tell you in terms of the relevance of the index to global marketers?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营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第三章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学时:2 周,共3学时

教学重点: 高背景文化和低背景文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霍夫斯泰德德文化类型说以

及自参考标准

教学难点: 霍夫斯泰德文化类型说、自参考标准和文化差异和相似性

教学内容:

1.High-and Low-Context Cultures 2.Hofstede’s Cultural Typology 3.The Self-Reference Criterion and Perception 4.Diffusion Theory+(1)The Adoption Process(2)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s(3)Adopter Categories(4)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in Pacific Rim Countries 5.Marketing Implication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本章考点:

1.What are some of the elements that make up culture? How do these find expression in your native culture? 2.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low-context culture and a high-context culture? 3 Give an example of a country that is an example of each type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your answer.3.How can Hofstede’s cultural typologies help Western marketers better understand Asian culture? 4.Explain the self-reference criterion.Go to the library and find examples of product failures that might have been avoid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RC.5.Compare and contrast USA and Japan in terms of tradi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norms.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营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第四章 The Legal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s of Global Marketing 学时:2 周,共 3 学时

教学重点:普通法和成文法、专利和商标、许可贸易、法庭裁决和仲裁方式、管理环境 教学难点:专利和商标、许可贸易、各种政府和民间组织

教学内容

1.The Legal Environment(1)Common Law Versus Civil Law(2)Sidestepping Legal Problems: Important Business Issues(3)Conflict Resolution, Dispute Settlement, and Litigation 2.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1)Region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The European Union Example

本章考点:

1.What is sovereignty? What is it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global marketing? 2.Describe some of the sources of political risk.Specially, what forms can political risk take? 3.Briefly describe som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egal environment of a country that embraces common law and one that observes civil law.4.Global marketers can avoid legal conflicts by understanding the reasons conflicts arise in the first place.Identify and describe several legal issues that relate to global commerce.5.“See you in court” is one way to respond when legal issues arise.What other approaches are possible?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第五章 Global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arket Research

学时:2 周,共 3 学时

教学重点:市场信息的来源、正式的市场调查研究步骤 教学难点:市场调查研究步骤,一体化的市场信息收集

教学内容:

1.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Global Marketing 2.Information subject agenda and environmental scanning modes 3.Sources of market information 4.Formal market research(1)Step1: Identify the Information Requirement(2)Step2: Problem Definition---Overcoming the SRC(3)Step3: Choose Unit of Analysis(4)Step4: Examine Data Availability(5)Step5: Assess Value of Research(6)Step6: Research Design(7)Step7: Analyzing Data(8)Step8: Presenting the Findings(9)Headquarter’s Control of Marketing Research(10)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Collection

本章考点:

1.Explain tw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uts powerful tools in the hands of global marketers.2.What are the different modes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gathering strategic information? 3.Outline the basic steps of the market research process.4.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xisting, latent, and incipient demand? How might these differences affect the design of a marketing research project? 5.Describe some of the analytical techniques used by global marketers.When is it appropriate to use each technique?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8.王海忠,《全球营销:规则、指南、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第六章 Segmentation, Targeting, and Positioning

学时:2 周,共 3 学时

教学重点:全球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全球定位、产品市场决策、高科技和高感性定位 教学难点:选择目标市场及定位、高科技和高感性定位

教学内容:

1.Global Market Segmentation(1)Demographic Segmentation(2)Psychographic Segmentation(3)Behavior Segmentation(4)Benefit Segmentation(5)Ethnic Segmentation 2.Assessing Market Potential and Choosing Target Markets or Segments(1)Current Segment Size and Growth Potential(2)Potential Competition(3)Feasibility and Compatibility(4)A Framework for selecting Target Markets 3.Product-Market Decisions 4.Target Market Strategy Options(1)Standardized Global Marketing(2)Concentrated Global Marketing(3)Differentiated Global Marketing 5.Positioning(1)Attribute or benefit(2)Quality and Price(3)Use or User(4)Competitor(5)Global, Foreign, and Local Consumer Culture Positioning

本章考点:

1.differentiate the five basic segmentation strategies.Give an example of a company that has used each one.2.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gmenting and targeting.3.Compare and contrast standardized, concentrated, and differentiated global marketing.Illustrate each strategy with an example from a global company.4.What is positioning? Identify the different positioning strategies presented in the chapter and give examples of companies or products that illustrate each.5.What is global consumer culture positioning? What other strategic positioning choices do global marketers have? 6.What is high-touch product?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gh-tech product positioning and high-touch product positioning.Can some products be positioned using both strategies? Explain.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6 2.3.4.5.6.7.8.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王海忠,《全球营销:规则、指南、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第七章 Global Market Entry Strategies: Licensing, Investment, and Strategic Alliances

学时:2 周,共4 学时

教学重点: 许可和合营、市场扩张战略、投资扩张和战略联盟 教学难点: 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概念、市场扩张战略

教学内容: 1.Licensing Special Licensing Arrangements 2.Investment(1)Joint Ventures(2)Investment via Ownership or Equity Stake 3.Global Strategic Partnerships 4.The Nature of Global Strategic Partnerships(1)Success Factors(2)Alliances with Asian Competitors(3)CFM International, GE, and Snecma: A Successful Story(4)AT&T and Olivertti: A Failure(5)Boeing and Japan: A Failure(6)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5.Cooperative Strategies in Japan: Keiretsu 6.Cooperative Strategies in South Korea: Chaebol 7.Twenty-First Century Cooperative Strategies: Targeting the Digital Future 8.Market Expansion Strategies

本章考点:

1.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sing licensing as a market entry tool? Give examples of compani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at use licensing as a global marketing strategy.2.What i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hat forms can FDI take? 3.Do you agree with Ford’s decision to acquire Jaguar? What was more valuable to Ford---the physical assets or the name? 4.What is meant by the phrase global strategic partnership? In what ways does this form of market entry strategy differ from more traditional forms such as joint ventures? 5.What are Keiretsu? How does this for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ffect companies that compete with Japan or that are trying to enter the Japanese market? 6.Which Strategic options for market entry or expansion would a small company be likely to pursue? A large company?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8.王海忠,《全球营销:规则、指南、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9.吴声功,《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第八章 Product and Brand Decisions

学时:1 周,共 2 学时

教学重点:产品和品牌概念、原产国因素、地域扩张、全球营销中的新产品开发 教学难点:地域扩张、全球营销中的新产品开发

教学内容:

1.Basic product and brand concepts(1)Product Types(2)Brands(3)Local Products and Brands(4)International Products and Brands(5)Global Products and Brands(6)Global Brand Development(7)Local Versus Global Products and Brands: A Need-Based Approach 2.Country of origin as brand element 3.Packaging(1)Labeling(2)Aesthetics 4.Product warranties 5.Extend, Adapt, Great: strategic alternatives in global marketing(1)Strategy1: Product-Communication Extension(2)Strategy2: Product Extension-Communication Adaptation(3)Strategy3: Product Adaptation-Communication Extension(4)Strategy4: Product-Communication Adaptation(5)Strategy5: Product Invention(6)How to Choose a strategy 6.New products in global marketing(1)Identifying New-Product Ideas(2)New-Product Development(3)The International New-Product Department(4)Testing New Products

本章考点:

1.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roduct and a brand? 2.How do local, international, and global products differ? Cite examples 8 3.What are some of the elements that make up a brand? Are these elements tangible or intangible? 4.What criteria should global marketers consider when making product design decisions? 5.How can buyer attitudes about a product’s country of origin affect marketing strategy? 6.Identify several global brands.What are som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global success of the brands you chose? 7.Briefly describe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product-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vailable to global marketers.When is it appropriate to use each?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杨建新,《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应用》,气象出版社,2002 8.胡树华,《产品开发设计的功能成本分析》,科学出版社,2001 9.李倩茹,《新产品开发、定位和销售》,广州经济出版社,2002

第九章 Pricing Decisions

学时:1 周,共 2学时

教学重点:全球定价目标和策略、影响定价决策的环境因素、灰色市场、倾销、转移定价、反向贸易

教学难点:全球定价策略、灰色市场、倾销、抵销、反向贸易

教学内容:

1.Basic pricing concepts 2.Global pricing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1)Market Skimming and Financial Objectives(2)Penetration Pricing and Nonfinancial Objectives(3)Companion Product “Razors and Blades” Pricing(4)Target Costing(5)Calculating Prices: Cost-based Pricing and Price Escalation(6)Terms of Sale 3.Environment influences on pricing decisions(1)Currency Fluctuations(2)Inflationary Environment(3)Government Controls, Subsidies, and Regulations(4)Competitive Behavior(5)Using Sourcing as a Strategic Pricing Tool 4.Global pricing: three policy alternatives(1)Extension or Ethnocentric(2)Adaptation or Polycentric(3)Geocentric 5.Gray market goods 9 6.Dumping 7.Price fixing 8.Transfer pricing(1)Tax Regulations and Transfer Prices(2)Sales of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Property(3)Competitive Pricing(4)Importance of Section 482 Regulations 9.Countertrade(1)Barter(2)Counterpurchase(3)Offset(4)Compensation Trading(5)Switch Trading

本章考点:

1.What are the basic factors that affect price in any market? What considerations enter into the pricing decision? 2.Define the various types of pricing strategies and objectives available to global marketers.3.Identify some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on global pricing decisions.4.Why do price differences in world markets often lead to gray marketing? 5.What is dumping? Why was dumping such an important issue during the Uruguay Round of GATT negotiations? 6.What is transfer price? Why is it an important issue for companies with foreign affiliates? Why did transfer pricing in Europe take on increased importance in 1999? 7.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thnocentric, polycontric, and geocentric pricing strategies? Which one would you recommend to a company that has global market aspirations? 8.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different forms of countertrade.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8.王海忠,《全球营销:规则、指南、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9.吴声功,《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第十章 Global Marketing Channels and Physical Distribution

学时:1 周,共 2 学时

教学重点:分销渠道管理、建立和保持渠道中介、全球零售业、物流管理 教学难点:全球零售渠道、物流管理

教学内容:

1.Channel objectives 2.Distribution channels :terminology and structure(1)Consumer Products and Services(2)Industrial Products 3.Establishing channels and working with channel intermediaries 4.Global retailing 5.Innovation in global retailing 6.Physical distribution, supply chains,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1)Order Processing(2)Warehousing(3)Inventory Management(4)Transportation(5)Logistics Management: A Brief Case Study

本章考点:

1.In what ways can channel intermediaries create utility for buyers? 2.What factors influence the channel structures and strategies available to global marketers? 3.What is cherry picking? What approaches can be used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4.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typical channel structures for consumer products and industrial products.5.Identify the different forms of retailing and cite an example of each form.Identify retailers from as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 as you can.6.Identify the four retail market expansion strategies discussed in the text.What factors determine the appropriable mode? 7.What special distribution challenges exist in Japan? What is the best way for a non-Japanese company to deal with these challenges?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李飞,《分销渠道》,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邹树彬,《分销渠道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第十一章 Global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Decisions:

Advertis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学时:1 周,共2学时

教学重点:全球广告、全球媒体决策、公共关系和公众度 教学难点:全球广告、世界各地的公关差异

教学内容:

1.Global advertising Global Advertising Content: The “Standardization” versus “adaptation” Debate 11 2.Advertising agency: organizations and brands Selecting an Advertising Agency 3.Creating global advertising(1)Art Directors and Art Direction(2)Copy(3)Cultural Considerations 4.Global media decisions(1)Media vehicles and expenditures(2)Media Decisions 5.Public relations and publicity(1)The Growing Role of Public Relations in Global Marketing(2)Communications(3)How 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s differ around the world

本章考点:

1.In what ways can global brands and global advertising campaigns benefit a company? 2.How does the “standardized versus localized” debate apply to advertising? 3.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advertising appeal and creative execution? 4.When creating advertising for world markets, what are some of the issues that art directorsand copywriter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5.How do the media options available to advertisers var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What can advertiser do to cope with media limitations in certain countries? 6.How does public relations differ from advertising? Why is PR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global companies? 7.What are some of the ways 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s var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8.王海忠,《全球营销:规则、指南、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9.吴声功,《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张映红,《公共关系管理》,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3 11.周广华,《促销管理实战》,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第十二章 Strategic Element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学时:1 周,共2学时

教学重点: 行业分析(影响竞争的因素)、竞争优势、全球竞争和国家竞争优势 教学难点: 竞争优势、全球竞争和国家竞争优势

教学内容:

1.Industry analysis: forces influencing competition(1)Threat of New Entrants(2)Threat of Substitute Products(3)Bargaining Power of Buyers(4)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5)Rivalry Among Competitors 2.Competitive advantage(1)Generic Strategies for Crea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2)The Flagship Firm: The Business Network with Five Partners(3)Crea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via Strategic Intent 3.Global competition and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1)Demand Conditions(2)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3)Firm Strategy, Structure, and Rivalry(4)Chance(5)Government 4.Current issues 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本章考点:

1.How can a company measure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 How does a firm know if it is gaining or los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Cite a global company and its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2.Outline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of industry competition.How are the various barriers to entry relevant to global marketing? 3.How does the five partners, or flagship model, developed by Rugman and D`Aveni differ from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4.Give an example of company that illustrates each of the four generic strategies that can lead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overall cost leadership, cost focus, differenti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focus.5.Briefly describe Hamel and Prahalad`s framework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6.How can a nation achie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7.According to current research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what are some of the shortcomings of Porter`s models? 8.What is the connection, if any, between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mpany competitive advantage? Explain and discuss.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8.王海忠,《全球营销:规则、指南、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9.吴声功,《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第十三章 The Digital Revolution and Global Electronic Marketplace

学时:1 周,共2 学时

教学重点: 行业集中、价值网络和分裂性科技、全球电子营销、移动商业和无线连接 教学难点: 行业集中、价值网络、全球电子营销

教学内容:

1.The digital revolution: a brief history 2.Convergence 3.Value-Networks and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4.Global E-Commerce 5.Web site design 6.New product and services Broadband 7.Mobile commerce and wireless connectivity(1)Smart Cell Phones(2)Internet Phone Service 8.Conclusion

本章考点:

1.Briefly review the key innovations that culminated in the digital revolution.What is the basic technological process that made the revolution possible? 2.What is convergence? How is convergence affecting Sony? Kodak? Nokia? 3.What is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staining technology and disruptive technology? Briefly review Christensen’s five principles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4.What key issues must be addressed by global companies that engage in e-commerce? 5.Briefly outline Web design issues as they pertain to global marketing.6.Review the key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have emerged during the digital revolution.What are some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are not mentioned in the chapter?

本章参考文献:

1.Warren J.Keegan and Bodo B.Schlegelmilch,《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 European Perspectiv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2.沈钺,《全球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马萨基.科塔比,克里斯蒂安.赫尔森,《全球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闫国庆,沈哲,孙琪,陈林兴,《国际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7.王文举,张启明,《国际市场营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8.王海忠,《全球营销:规则、指南、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9.吴声功,《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怀特,董俊英,《国际营销错误案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第十四章 Overall review of course and Preparation of final exam 学时:1 周,共1 学时

教学内容: 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梳理各章节知识要点,准备期末考试。

第五篇:《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

课程编号:12030037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学时/学分: 24/0.75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说明

一、课程性质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和生物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在生命学科的本科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验,不仅使学生加深对细胞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证,同时通过对细胞生命现象的观察和亲手操作,使学生获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感性知识,有效地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应用各种实验技术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细胞生物学实验,使学生们更加牢固地掌握细胞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全面、真实的认识,使学生们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三、学时分配表 序号

实验项目实验 时数 实验

类型

内容与要求 小计实验1细胞膜的渗透性及细胞凝集反应4设计性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掌握细胞凝集反应的实验方法及细胞凝集的原理实验2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3验证性掌握荧光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与次生荧光;

通过对植物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实验3植物细胞骨架的观察4验证性掌握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骨架的原理和方法实验4鸡血细胞的体外融合6综合性了解PEG诱导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通过PEG诱导鸡红细胞之间的融合实验,初步掌握细胞融合技术实验5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观察7综合性通过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血红细胞的活动观察,加深理解细胞吞噬作用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小白鼠腹腔注射给药方法和颈椎脱臼处死法合计24

四、实验方法与要求建议

本课程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2人一组操作,结合多媒体、小组讨论与集体讨论、实验设计、教学录像、细胞生物学小知识和小技巧介绍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地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以及实验设计的思路,以提高学生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

要求学生认真预习,熟悉实验的内容,了解所用的仪器用具;实验中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及结果,认真做好每一天的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仔细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使用贵重精密仪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任何自己不熟悉的实验仪器都不要随意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任何意外现象都要及时向任课教师报告;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任何垃圾都要丢到垃圾筐里(或先放在自己的桌面废物缸内),严禁随地投弃。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

成绩构成:实验成绩(100分)=实验预习(10%)+实验态度、卫生、安全(10%)+实验操作(25%)+实验报告(25%)+实验考试(30%)。

本文

实验一 ?细胞膜的渗透性及细胞凝集反应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设计性

计划学时:4学时

实验分组:2人/组

二、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分析影响细胞膜渗透性的因素;

2.理解凝集素使细胞发生凝集反应的原理,观察细胞的凝集现象。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制备羊血细胞悬液,加1份羊血和10份0.17mol/LNaCl溶液。

2.制备土豆凝集素的。

3.取10支试管分别加入1mL稀释羊血和10mL不同浓度的试剂,观察是否溶血,如不溶血,观察溶液的颜色有无深浅的变化。

4.用滴管吸取土豆凝集素和2%红细胞悬液各一滴,置载玻片上,充分混匀,静置20min后于低倍镜下观察血球凝集现象。以PBS液加2%红细胞悬液作对照实验。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10ml移液管、1ml移液管、试管架、试管、烧杯、显微镜、粗天平、载玻片、盖玻片、土豆块茎、0.17mol/L氯化钠、0.17mol/L硝酸钠、0.12mol/L硫酸钠、0.17mol/L氯化铵、0.17mol/L醋酸铵、0.12mol/L草酸铵、0.32mol/L葡萄糖、0.32mol/L甘油、0.32mol/L乙醇、0.32mol/L丙酮、新鲜羊血(加抗凝剂)、PBS缓冲液

五、实验操作要点

1.血细胞悬液的制备

2.低渗溶液

3.血红细胞的渗透性实验

4.土豆凝集素的制备

5.凝集反应

六、实验教学建议

先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和实验指导书提前预习该实验,实验课上让1-2位学生来讲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其他同学做补充,老师做点评和总结,指出实验中注意事项等。学生自己以小组为单位配置所有药品并进行实验。

实验二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3学时

实验分组:2人/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并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菠菜叶片徒手切片观察。

四、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研钵、粗天平、纱布、量筒、离心管、滴管、普通离心机、荧光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0.35mol/L的NaCl、0.01%丫啶橙、新鲜菠菜

五、实验操作要点

1.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

2.菠菜手切片观察

六、实验教学建议

先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和实验指导书提前预习该实验,实验课上让学生来讲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其他同学做补充,老师做点评和总结,指出实验中注意事项之后学生再进行实验等。

实验三 植物细胞骨架的观察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4学时

实验分组:1人/组

二、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特征及制备技术。

三、实验内容

制备植物细胞骨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原理和方法。

四、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

1.材料:洋葱鳞茎

2.试剂

(1).磷酸盐缓冲液

(2)M缓冲液

(3)1% TritonX-100:用M缓冲液配置。

(4).2%考马斯亮蓝R-250: 46.5ml甲醇、7 ml 冰醋酸、46.5ml蒸馏水。

(5).3%戊二醛:用6mmol/L磷酸盐缓冲液配置。

(6).0.2M磷酸盐缓冲液。

3.器材和仪器:小烧杯 镊子 滴管 载玻片 盖玻片 显微镜

五、实验操作要点

1.取材: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约1cm2大小)置于装有6mmol/L磷酸盐缓冲液的烧杯中,使其下沉;

2.抽提:吸去磷酸盐缓冲液,用1% TritonX-100处理20~30min.;

3.冲洗:吸去TritonX-100,用M缓冲液洗3次,每次10min;

4.固定:3%戊二醛固定30min;

5.冲洗:6mmol/L磷酸盐缓冲液洗3次,每次10min;

6.染色:0.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20min;

7.制片:用蒸馏水洗1-2次,将标本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片;

8.观察:光镜下可见表皮细胞的轮廓,细胞内存在着染成蓝色、粗细不等的纤维网络结构,即为构成细胞骨架的微丝束。

六、实验教学建议

先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和指导书提前预习该实验,实验课上让学生来讲实验原理,其他同学做补充,老师做点评和总结,指出实验中注意事项,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四 鸡血细胞的体外融合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6学时

实验分组:2人/组

二、实验目的

掌握细胞融合原理,应用PEG融合细胞的方法以及细胞融合率的计算。

三、实验内容

动物细胞的制备、融合和观察。

四、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

1.材料:家鸡

2.试剂:

(1).50%PEG(MW4000)

(2).Hanks液

(3).0.85%生理盐水

(4).肝素

3.器材和仪器

注射器、试管、离心管、移液管、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水浴锅、普通光学显微镜、离心机

五、实验操作要点

1.鸡血细胞的获得

2.促融剂的配制

3.鸡红细胞的收集

4.细胞融合反应

5.终止反应

6.镜检

六、实验教学建议

先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和指导书提前预习该实验,实验课上让学生来讲实验原理,其他同学做补充,老师做点评和总结,指出实验中注意事项,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五 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观察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7学时

实验分组:2人/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活动的观察,加深理解细胞吞噬作用的过程及其意义;

2.掌握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和脊椎脱臼处死方法。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活动的观察、理解细胞吞噬作用的过程;掌握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和脊椎脱臼处死方法。

四、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

(一)器材

显微镜、解剖盘、剪刀、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注射器、吸管、吸水纸

(二)试剂

1.0.85%生理盐水

2.Alsever溶液

3.4%台盼蓝染液

4.6%淀粉肉汤(含台盼蓝染液)

(三)材料

1.小白鼠

2.1% 鸡红细胞悬液

自健康鸡翼静脉采血或从集市杀鸡处接血lml(防止污染),放入盛有4ml AlseVer溶液瓶中,混匀置4℃冰箱保存备用(一周内使用)。使用前加入0.85%生理盐水离心(1 500r/min 10min)洗涤二次,再用生理盐水配成l%浓度悬液。

五、实验操作要点

1.在实验前—天,给小白鼠腹腔注射6%淀粉肉汤(含台盼蓝)1m1。注射时,先用右手抓住鼠尾提起,放在实验台上,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和头颈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按住尾巴与后肢,前肢可用中指固定,即可在腹部后l/2处的一侧注射。进针勿过深,否则易损害肝及血管等,造成出血致死;

2.?实验时,每组取一只注射过淀粉肉汤的小白鼠,腹腔注射l%鸡红细胞悬液lml,轻按小白鼠腹部,使悬液分散;

3.?20min后,用脊脱臼法处死小鼠(右手抓住鼠尾,用力向后拉,左手拇指与食指同时向下按住鼠头,使脊髓与脑髓间断开致鼠死亡);?

4.将小鼠置于解剖盘中,剪开腹部,把内脏推向一侧,用不装针头的注射器或吸管吸取腹腔液;

5.?每人取一张干净载玻片,滴一滴腹腔液,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六、实验教学建议

先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和指导书提前预习该实验,实验课上让学生来讲实验设计思路,其他同学做补充,老师做点评和总结,指出实验中注意事项、学生进行实验。

参考教材

[1]细胞生物学实验(第二版).杨汉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李素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安利国主编,科学出版社

下载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双语)》课程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双语)》课程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常考15大题

    1、简述钠钾泵的本质和工作原理。 答:钠钾泵是膜上的一种能够同时运输Na+和K+的ATP酶,本身就是Na+、K+-ATP酶,具有载体和酶的双重活性。它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大亚基为贯穿膜......

    《高分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大纲(精)(5篇范例)

    《高分子化学》课 程 双 语 教 学 大 纲 (本 科) 一、 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高分子化学》 课程是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在学生具......

    《量子力学》教学大纲-双语

    大 理 学 院 《量子力学》教学大纲 供物理学专业(本科)双语教学使用 (谢勇 编) 工程学院 《量子力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量子力学 课程编码: 29073010 课程......

    课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微生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课程类别: 选修 课程学分数:4 课程学时数:54 授课对象: 口腔八年制 参考教材: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第2版......

    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1: 聊城市技师学院工匠精神教育教学大纲 总学时:10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的教学是中央精神的体现,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要求,是新时期技工教育不断提......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I. 教学大纲:syllabus /teaching program Ceramic / pottery / porcelain 本大纲适应于英语专业三、四年级学生及英语四级过关的非英语专业学生。 陶瓷是人类最......

    双语课程教学计划[合集]

    双语课程教学计划范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该写为自己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教学计划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中文名称:形式逻辑 2、英文名称:formal logic 二、学时学分 总学时:54学时,其中讲授44学时,习题10学时。 学 分:3学分 三、开课学期 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