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定稿]

时间:2019-05-12 23:0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定稿]》。

第一篇:农村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定稿]

农村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

前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接受基础教育的人数超过两亿。而这两亿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又在农村。但是农村学校的教育“成绩”依然是多考上几个重点高中和中专。在教学中,依然特别突出“语、数、外”及“理、化”课的教学,忽视了德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随着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目前,各地纷纷加大教育投入,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加油。但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在于教育理念现代化。相对于硬件设施改善,教育理念现代化更难实现,因而素质教育的主题又一次占据了主课堂。

摘要: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大问题,是人的培养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教育领域最核心的一个变革。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素质教育的统一体。体育教学是实施体育素质的主渠道。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研究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摒弃简单的知识灌输,改为引导、启发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善于观察分析,敢于探索,敢于创造新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合理设置课程结构,组织多样化的课堂内外教学活动,增加实践环节,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现在实施素质教育,对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既然如此,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体育教员,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呢?本文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在体育教学中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行。

1.1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为了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真确的理想、自信、自强、积极进取和坚强意志。

1.2我们要体育教学的课堂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有效可行的教育目标和实施计划,让学生明白怎样做。与此同时要求教育者做到:1.结合体育本学科特点进行教育。2.利用室内课进行教育。3.随课堂结构、内容随时教育。4.利用课堂常规教育。5.在课堂小结中进行教育等。是思想教育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是有机地而不是牵强地,是自然地而不是生硬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用爱心来唤醒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1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认为:“教育若没有感情,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水一样,就不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的美德,热爱学生是教师发自内心的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而热爱每一个学生应是教师的最崇高的感情结晶。人都有爱的需要,特别是“后进生”,他们往往被人歧视、零落。这在体育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应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们。只有深入地接触和了解他们,满腔热忱地去爱他们,才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境,产生自信心,消除他们心理上与情感上的障碍,激发和激活他们接受教育与教学的内部动力,增强他们的向师性,使他们正确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与教学。

由于体育“后进生”的基本素质较差,与同学间和教师间存在着心里隔阂。因此,教师要理解他们的痛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信任,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上关怀他们,在心理上理解他们,在情感上接近他们,只要教师尊重信任他们,和他们打成一片。就能使他们感受到教师是可亲、可爱、可信的,就能够赢得他们的热爱和拥护,就能够唤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学、自主地学、认真地练、主动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

3.以成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1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还要引导学生探索自护地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探索学习成功的规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任。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成功的体验可以使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淡化挫折带来的心里压力。因此,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善于隐蔽意图,结合学生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创造一些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有利时机,让他们真正体验获

得成功的喜悦感。这样不断强化、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愿望,逐步提高他们的动作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

3.2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强化反馈和矫正环节的教学。真正做到因人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有些学生灵活性差,掌握技术慢,注意力不稳,易分心、疲劳等特点。在进行个别辅导时,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难问题,做到指导及时到位,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和练习的方法,品尝成功带来的喜悦。只有教师潜心研究教法和组织指导手段,认真指导学生掌握学法、练法,探索学习规律。就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就能主动地、自主的去学习,发挥自己的主观作用,提高动作技术水平。

4.区别对待,因人施教

4.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即应重视全体学生发展,也应重视个别学生的提高。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因人施教。因为造成体育成绩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对那些对体育失去信心的学生,找准原因,以古今中外勤奋成才和身边的具体事例来引导教育他们。如:(残疾奥运会的人物事例、张海迪身残志不残的事迹等)使他们深信“勤能补拙”的道理。对体质差的学生、生病缺课的学生,我们要以增强他们的体质入手。逐步树立信心,组织同学关心和帮助他们,相互学习。对那些不爱好体育的学生,要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活动,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等等。做到区别对待,只有教师重视个别对待,因人施教,才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对策

5.1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教育,从理论与实践认识其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育人观念,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观念。

5.2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建设一支适应21世纪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从而增强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教育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

5.3加强课程、教材建设。首先,要对现行课程和教材进行系统深入地调查研究,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其次,要确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多渠道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对提高农村学生体育的基本素质,体育教师要重视学校体育的教育和教学,要善于组织引导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体育水平。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训练,充分发挥和发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程度提高,为他们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摘要: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和审美素质的作用,提出了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素质教育的统一体。体育教学是实施体育素质的主渠道。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研究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育教学是指导学生提高体育素质的根本途径。体育教学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既定的教学内容和严密的组织体系,它是唯一从小学到大学连续设置的课程,因而更具有教学的连续性和实践的层次性。由学生大量身体活动和教师适时知识点拨为特征的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良好的体育素质无疑对学生适应未来快速多变的社会具有积极作用。体育教育除了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播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可以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因此,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

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德育。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通过教材的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意志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体育中渗透着大量的美育因素。学生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可以感受和意识到大量美的现象。从身体角度可以意识到身体线条美、匀称美、姿势美、健康美、肤色美等;从运动角度可以感受和意识到形态美、跃动美、韵律美、和谐美、敏捷美、柔韧美、力量美等;从行为角度可以感受和意识到协作美、结构美、道德美、忍耐美、热情美、纯朴美、机智美等。更重要的是,运动者在运动中可以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满足和充实,感受到享受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二、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首先、注重基础性教育。顾明远教授指出,素质教育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但基础教育必定是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就是基础教育,它必须为学生的成长打好三个方面的基础:一是打好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二是打好进一步学习或者终身学习的基础;三是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做到:第一、培养学生体质基础的同时,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第二,要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体育与健康、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从事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第三,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好基础。其次、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体育教学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最后、加强小群体自主活动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是在学生集体行为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各自发挥着自已的积极性。现阶段体育教学必然受着器材、场地条件的制约和技能复杂组合的影响以及学生群体心理的社会导向作用,因此,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学习小群体,将越来越普遍地代替传统班级制下的指令性分组,这是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前不久,笔者同一乡镇领导谈起“两基”,令人吃惊的是该领导尚不了解“两基”具体指的是什么。当然,这可能是个别现象,但是,对教育口头说重视,而很少动真格的,这在乡镇政府领导中却并不少见。“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是邓小平同志生前语重心长的一句话。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要帮助学校领导解决好办学经费、后勤服务等方面困难,保证学校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上,这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同志,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仍能走进北大、清华、南京大学等校,看望师生,现场办公,而一些地方领导若不是陪同上级有关部门来校视察,却很难见他们到校园一转。乡镇中小学校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实施素质教

育,最终要落实到学校。办好中小学,要靠广大教师、要靠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政治上可靠、品质上优良、业务上精干、管理上精明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和价值观,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因此,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每一位中小学校长都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充分认识、转变观念,科学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学校管理及学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然而笔者也了解到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研究不够,缺乏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和紧迫感。其主要表现是:在当前基础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还不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笔者曾专程走访了几位乡镇中小学校长,在他们眼中,“成绩”仍然仅仅是多考上几个重点高中和中专。在教学中,依然特别突出“语、数、外”及“理、化”课的教学,忽视了德育和其他学科。又如一学校领导决定,“历、地、生”和“音、体、美”教师不得担任班主任。其中原因是怕有误“主”科的教学成绩。德育工作没有摆在重要位置。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初步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也好,还是有益于我们这个社会也好、仅就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倾向,我们的德育工作不容忽视。在农村,一些学校虽成立了德育领导小组,而往往是空有其名;在各科教学中对“德育”渗透也不能到位;作为校长应当把育什么样的人上升一个高度去认识、探索、研究,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指导、督促全体教师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劳动技术课虚有其名。“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这是伟大的真理。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广大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1997年9月,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广大农村学校当前主要还应大力推进农科教相结合,“三教统筹”,基础教育要为农村的发展,为脱贫致富服务”。而当前我们的农村中小学,劳动及劳动技术课的设置还不容乐观。笔者看过几所乡镇中学的劳技室,虽有其室,但十有八九都是空的。一些学校虽在课程安排中设置了劳动技术课,但学生们反映:仅记得老师让我们到操场拔过一次草,就再也没上过了。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督导评价不够科学。教育评价是检验教育过程当中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教育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的手段。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难度大,与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价不够科学有相关的责任。考分和升学率依然作用于教育评价领导小组的思想认识。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考试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环节是必要的,通过考试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检查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得失,可作为教学的一种依据。但绝不能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手段。也不能把考分成绩、升学率作为惟一标准。有的评价领导小组的工作限于形式,不够彻底。在县、市、区评价制度中,虽增加了德育工作的权重,增加了音、体、美、劳方面的权重。增加了外部环境的权重,也增加了是否乱收费、体罚学生等方面的权重。但是,在评价中,因“走马观花”、深入调查不够造成的虚假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都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艰苦的逐步推进的过程。在农村,更需要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更需要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随着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等一系列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措施的逐步落实,教育硬件设施现代化变得相对容易实现。但目前,不少教育机构的教育理念与国家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要求差距很大,如片面以考试分数论高低、不重实际能力培养,忽视学习困难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重视智力开发而对心理健康、社会责任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等素质的培养关注不够等。

近年来,择校风在许多地方愈演愈烈,出国留学热一再升温,而且低龄化趋势明显。这些现象表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越来越迫切。群众追求的不仅是良好的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拥有先进教育理念的优秀师资和由此而来的优质教育。

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内涵丰富,规划纲要中已有详尽阐述,主要指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纲要尤其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这些内容都对更新教育理念提出了较高要求。教育理念不是空洞的,必须体现在教育实践中。落实教育理念现代化,必须从更新教育内容、调整课程体系、改变教育方法入手。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校和社会应提供足够丰富 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改变课堂上老师满堂灌、学生只能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探索思考、表达思想、动手实践的机会,做到“有教无类”,使学生能按照社会需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目前践行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新课改正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一些地方推出的“高效课堂”“道德课堂”“一体两翼”等教学及学生管理新方式、特色校园文化等探索,令人耳目一新,新旧教育理念的碰撞一浪高过一浪,预示着教育理念现代化已经起步。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努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就会有效推进教育理念现代化。

第二篇:体育教学中如果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教学中如果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长跑、怕吃苦的比较多。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不给怕苦者留有余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例如,在实际练习中分析不能跑完全程的原因,有的是身体偶然不适;有的是体力分配不合理,前半程太快;也有的是怕苦怕累,稍有疲劳就不能坚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平时对他们的了解,在处理上应有所区别。对平时一贯认真刻苦而偶然不适的同学无需批评;对体力分配不合理的,应告诉他们失败的原因和如何分配体力;而对怕苦怕累者除进一步讲清道理外,应让其补跑一次,使其既能认识到自己意志薄弱的毛病,抓住顽强意志这一环节,经过几次反复的工作即可初步解决。2 . 3 . 3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2 . 3 . 4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结合其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感受到球类比赛的胜负是靠集体力量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正确对待对方的犯规,决不允许施以报复的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误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3、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3 . 1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探讨,目的就是挖掘其特殊、鲜明、持久的教育功能,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激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使他们从思想上热爱体育,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从精神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坚强毅力。3 . 2 小学时代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道德品质形成的的关键时期 , 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因此,就学校来讲,不断深入、全方位地营造一个 良好的育人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教师不仅承担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学生早操、课间操、课名体育竞赛和课余训练等工作,这些课外体育工作更拓宽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领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将课内、课外相结合,全面捕捉德育渗透的时机,加强德育渗透。根据实际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当地表扬、鼓励与批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渐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重视加强与各班主任、德育处等工作人员团结协作,使学生通过学校体育受到连续、科学、全面的教育。3 . 3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师德规范。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评论、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几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由于职业特点,体育教师既要不断加强政治、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也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还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技能、技巧,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更高要求。结束语: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体心理的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

第三篇: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邮编 416300 单位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古丈县古阳中学 姓名 刘斌

职称 中教一级 电话 ***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理清思路,提供借鉴,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渗透 在学科的德育渗透教育中,体育与健身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一门学科,学生也容易产生一种体育仅仅是身体锻炼的误解。而事实上,由于体育与健身学科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独特性,如:室外上课多、身体接触多、学生交往多、偶发事件多等的特点,因此,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方法,也能体现与发挥体育与健身学科德育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让学生意识到德育的内容,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运用体育先进事例渗透爱国主义精神。

从洛杉机奥运会上许海峰金牌“零”的突破到北京奥运赛场五星红旗的频频升起,历史见证了中国体育发展的坎坷,也见证了中国的不断强大。体育教师应极力宣传奥运会的宗旨:“更快、更高、更强。”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多媒体手段介绍我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为争夺祖国荣誉而奋力拼搏的事迹,从而激励学生,顽强拼搏,奋勇向上。更要用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用刘翔,用中国女排,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导他们将爱国思想、爱国情感付诸于实际行动——为中华振兴而发奋学习。

教师言行中渗透高尚的人格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一个教师要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教师自己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立教。在学生面前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奋斗者形象,同时一个高尚的教师,应具有一种严格“自律”精神,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同时,教师也不应该忽视自己的“师表”作用,在学生面前轻率的举动或细小的疏忽,都可能给学生留下阴影,而不利于他们良好品质的形成。所以教师应用自身的良好形象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用自身的良好形象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在课堂教学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例如:在进行体操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准确、优美、规范的示范动作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动作的力与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老师详细的讲解和准确的保护帮助下,使学生在技术上严谨、心理上放松,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练习的过程中,培养起自信、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在耐久跑教学中渗透坚强的毅力、勇于拼搏的精神。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多数学生尤其是女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长跑、怕吃苦,教师要认真地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的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如在耐久跑教学时,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手段:首先让学生讲述奥运健儿在运动场上为祖国荣誉顽强拼搏的事迹。接着按学生的体能分组,每组推荐一个体能较好的学生作为队长,取一个学生既了解又崇拜的体育明星的名字,在他的带领下按照不同的方式练习。此时各组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自觉、主动、积极的练习起来,其坚强的毅力、勇于拼搏的精神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

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渗透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

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在游戏教学中渗透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游戏教学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势下进行,游戏游戏教学几乎都是集体活动,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创造了先决条件。体育游戏要求有组织、有纪律、密切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某一活动。如在“打龙尾”游戏中,圆圈上的学生往往出现一个问题:不管能不能打着“龙尾”抢着球就盲目打。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设计一个问题:龙能走、能飞、能游泳,非常灵活,而且龙尾又有头保护,不用“高招”是很难打到的。大家想一想用什么高招呢?紧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那场面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叫人惊喜:一个个神情专注;一个个“自以为是”又拉教师过去当参谋;一个个有模有样地在地上比划着,仿佛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他们。最后,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用上“高招”进行游戏。其结果是,学生在游戏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深深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就这样自然形成了。对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小团体行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课堂常规教学中渗透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精神。体育课堂常规是体育课的规章制度,是上好体育课的保障。常规要求学生上课必须穿运动鞋、运动服;要求学生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做到有事请假、无事不旷课,认真听讲、互相帮助、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人、爱护器材等;常规要求学生从集合、整队、队列练习到队形变化都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通过体育教学过程落实到每一节体育课中,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

在布置场地、器材和使用、送还器材中渗透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精神。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爱护公物的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契机。从新生入学就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这项工作,要向学生讲清楚学校各种场地、器材的使用方法、要求及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要求学生看明白有关场地、器材的标志牌上注明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行。如在整理和收还器材这一环节中,利用学生借用别人的东西使用时特别爱惜,用完后迅速加以整理和归还这一日常生活经验来教育学生。在分组教学中渗透相互尊敬、助人为乐的精神。

在分组及不分组轮换调队时,要提倡让兄弟班、组先行通过,切忌抢行或互相穿插,对本班调队中互相谦让的组长及时给予表扬,培养学生互相尊重、讲礼貌的文明行为;在分组教学时,特别是分组轮换教学时,要培养体育骨干的组织能力;提倡认真观摩、学习别人长处,热情帮助、保护同伴改进技术的好作风。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练习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相互尊敬、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

在组织教法中培养学生果断、机智的勇敢精神。

如在田径障碍跑教学时,过程技术是难点,传统的教法是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学生肃立听讲,越听越看恐惧心理越强,练习时一塌糊涂,上窜下跳。教师只有再集合,再示范,组织教学浪费很多时间,一堂课下来,教师累得气喘,学生还是掌握不好要领。根据这种情况,我从思想教育入手,采取开放式教法,公开宣布难点由学生自己找,指出解放军在跨越障碍时的跨进动作,怎样做才能省时省力,让学生边练边体会,使学生无形中克服了恐惧感,并且练得兴致高,干劲大,培养了学生果断、机智的勇敢精神。

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探讨,目的就是挖掘其特殊、鲜明、持久的教育功能,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激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使他们从思想上热爱体育,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从精神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坚强毅力。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活动形式来代替单纯的说教使体育活动成为德育的真正载体,这样,德育必将会收到更加明显的效果。这就要求每一位体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品质教育的重要性,更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挖掘教育素材,在体育教学中成功的进行德育教育。

第四篇: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因材施教

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因材施教

【内容摘要】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系统化的体育知识学习和体育技能锻炼,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精神品质。现代教育观强调教育应当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作为广大高中体育教师而言,需要从学生出发,结合学生的发展性、层次性与差异性,根据体育教学的规律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为此,本文将从高中体育教学因材施教的意义入手,分析高中体育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 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

所谓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就是指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体育知识接受能力以及体育技能掌握水平,进而通过针对性教学活动地开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那么其具有哪些意义,又该如何实施呢?这便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一、高中体育教学因材施教的意义

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不仅是同素质教育理念相契合的,也是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相契合的,因此其具备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1.同素质教育理念相契合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主题,体育教学作为国民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学科之一,同样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贯行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意识到不同学生存在的身体机能差异以及学情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以便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通过体育教师的因材施教,能够实现对不同学生的针对性教学,从而确保学生在高中体育课堂有所收获,使其得以养成健康的体魄与顽强的心智,从而为其进行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

2.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相契合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与尊重,通过这样的教育理念贯彻,将使学生藉由主体地位的彰显进而自发进行主动式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和掌握技能。通过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贯彻,将使学生的个性化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学习诉求得到最大程度地满足,从而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身心成长的助推力量。体育教师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地针对性教学,实质上即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实则是一脉相承的。

二、高中体育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方法

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特点,分类分层施教,促进学生个体的充分发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实现。

1.根据学生情况划分层次

作为高中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其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因成长条件的差异性,故而学生在身体发育方面通常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作为高中体育教师而言,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而非少数学生,因此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当确保不会出现学生“掉队”的情况。有鉴于此,体育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分层式教学,即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运动协调能力等,将任课班级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层级,通过此种层级划分,将使体育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并进行针对性教学,使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够在体育课堂中学有所成,并且均能够感受到体育知识习得与体育技能掌握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迸发出更为强烈地学习热情。

2.根据学生情况科学设计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阵地。高中体育教学要因材施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课堂活动,使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获得各自最大限度的提升。比如,课堂活动过程中,对于一些体育训练的项目,对于男生或者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升目标,女生或者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目标,或者设计不同的训练项目,分组来实现训练。尤其是中长跑项目,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身体素质来实施训练,对于过度肥胖或者心脏功能不太好的学生,可以改成其他的训练项目,尽量避免他们过度透支体力,以避免不必要的运动伤害。

3.改变评价体系,进行科学的考评

传统的评价对于每名学生都是一个评价体系和标准,这对于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为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单纯考查学生技能为评价方式的教学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考查学生综合的体育学习成果,即多角度进行评价;其次,评价时应注重学生的进度幅度与努力程度,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只有这样,评价更为完善,因材施教才能落实到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因材施教,要本着以人为本,特长发展的要求,改变教育观念,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实施教学目标差异分层、教学指导、练习差异分层充分发挥考虑学生的特质差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此外,高中体育教师在分层教学中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耐心施教,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创新评价机制,兼顾“差生”和“优秀生”的个别发展,最终实现共同提高,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真正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奇.浅谈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09(27).[2] 沈晓明.?w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方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3] 姚大强、王志成.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气质类型不同因材施教[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第四中学)

第五篇:浅析在农村小学怎样进行体育教学

浅析在农村小学怎样进行体育教学

内容摘要:

农村体育教学工作的“缺损”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阻碍了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我们要了解造成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缺损”的主要原因和怎样进行体育教学,才能更好的进行农村体育教学。

关键词:农村 体育 教学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在历经沧桑之后,“局部地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现状调查来看,大多数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尤其是偏远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滞后,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重灾区”。准确地说,众多农村学校(特别是村级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始终处于无人过问或敷衍了事的状况,成了地地道道的“处女地”。可以说,农村体育教学工作的“缺损”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阻碍了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我们要了解造成农村体育教学工作的“缺损”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阻碍了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我们要了解造成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缺损”的主要原因和怎样进行体育教学,才能更好的进行农村体育教学。

绥江县和平小学原是一个只有泥土地为操场的学校,没有球桩,没有其他任何体育设施,但我校的体育课同样开展的有声有色。为此,我结合我在农村小学教学的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造成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缺损”的主要原因

(1)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农村学校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正常体育锻炼都无法得到保证。

(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因多年失修,坑坑洼洼;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

二、怎样进行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将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为了更好地上好农村小学体育课,使学生积极参与,我也进行了一些新课程体育教学上的教法新尝试。

1、培养学习兴趣

(1)以问题带动兴趣,以兴趣解决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如:在体操练习时,使学生建立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以及动作完美所引起审美 的情绪。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表演,如各种球赛、艺术体操、健美比赛、开幕式、闭幕式等,让他们在观看中体味运动之美,体育运动的韵律之美,从而接受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感染。同时,体育教师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利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美学的兴趣。既能达到教育功能,又有强烈的审美作用,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2)体育课的组织形式要生动活泼,多样化;教学手段要灵活,不断改变作业条件,允许学生个性发展和爱好的选择。凡是优秀的体育教师都善于利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和各种教法手段(对比法、比赛法、游戏法等)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情绪。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十字接力跑比赛、追逐跑比赛、迎面接力跑比赛,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只要课中出现新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就会精神振奋,跃跃欲试,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强的心理,就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兴趣。(3)、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要创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律、自控、自评的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其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例如斗鸡游戏活动时,设计成学生喜欢的揉道的情景,学生们活动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否则枯燥的斗鸡活动会令学生们感到乏味。如在立定跳远活动中,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跳圈活动,学生就会感到今天上的新的内容,会感到非常新鲜和好奇,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等等。农村中小学学生非常喜欢游戏,所以游戏应该是我们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游戏式体育来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根据不同的游戏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来全面地发展学生。通过活动和游戏去对学生进行教育,往往比空洞的说教,枯燥的文字、抽象的理论更有教育实效。

2、充分发掘地方素材,改善场地、器材、设施

作为农村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争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开展学生喜爱的体育特色活动。改善办学条件,增添一定的体育教学设施、器材等场地和器材对于体育教学,就好比一位家庭主妇离不开柴米油盐一般,进行体育教学,场地首要条件。但摆在许多农村学校面前的现实情况却是活动场地小,不规范,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基本需要。这样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尽量在场地问题上多想办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有些教材内容,能在校内进行的,就安排在校内,校内不具备教学条件的,就安排在校外,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有计划的组织教学:如利用乡间公路或小道,根据教学内容和运动量,改变路线组织越野跑;利用周围的小山组织蹬山、爬山等教学;利用小河的石块投掷手榴弹、铅球等教学。这样做,既解决了场地器材短缺问题,也完成了教学任务,更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巧用体育器材,发挥多种功能体育器材的缺乏,也是许多学校面临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发挥聪明才智,根据器材特点发挥其多种用途,尽量做到一物多用,解决器材品种少的问题。例如,一根跳绳,既可以通过教学手段和组织做绳操,又可以用与辅助立定跳远、行进间多级跳;既可以用来做拔河练习,又可以用来安排接力游戏、组字比赛。又如手榴弹和实心球可以组合成简易的保龄球游戏;体操棒和小皮球可以当作垒球练习等。

2、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利用价值学校的运动场要成为学生的运动乐园,就要打破竞技化的场地器材规格限制,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出发,把学校成人化的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中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以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如利用毛竹自制成直径不一的 竹圈,用长绳悬挂在篮架上,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升降篮圈高度进行分层教学。投准时,先分组投篮,再自由选择地点投篮。扣篮时,分组练习,可自由选择高度,也可加助跑跳板进行扣篮,还可以让学生自荐进行表演,由此拓宽了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面,并且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尤其是激发胆小、个子小的学生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成人化的器材上无法完成而又最感兴趣的技术动作能够在改编的器材上得到尝试。这样,让不同条件的学生既学会技术,又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3、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根据农村地区的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制作简易的体育器材,是改善教学条件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用树桩制作“山羊”,用破布缝成沙包等。确保体育活动正常开展。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作为体育教师要自力更生,组织发动师生开发地方素材。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制一些简易的体育器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感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学校必须重视教学改革思路,“德、智、体、美、劳”等教育和谐发展,切勿“重智轻体”,严格执行“两课、两操、两活动”,不得无故排挤,不得上文化课,正常体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有一定的在校体育锻炼时间。对农村小学配备具有体育专业人才,力争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逐步走上专职化,规范化。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家长密切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农村体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非一日之功,我们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体育教学方面的经验还很欠缺,工作还不够扎实,我们在体育教学工作方面仅仅是站在了起跑线上而已。今后,我们一定会更努力地去工作,立足农村,把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

下载农村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党和政府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为深化教......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速度素质练习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速度素质练习速度素质是运动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素质。近十几年来,随着体育运动水平的迅速提升,各国训练专家和优秀教练员在理论和实践中越来越重视运动员速......

    如何进行小学体育教学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学 坪地小学:刘朝瑞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实现角色的变换。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上,学校教育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根......

    浅谈农村体育教学

    浅谈农村体育教学 长安土家族乡长安小学:文体波 身为农村的一位小学教师,面临的是农村的孩子,加之现在正在实施“个、十、百、千 、万”工程。我认为农村体育课教学是推进素质......

    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课堂教学中正确的评价学生,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评价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

    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隆昌县桂花井小学 许明发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有体育课教学、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与竞......

    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兴华教育中心通钢一小 张一博 [摘要]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特别......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几点现状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几点现状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我国学校课余训练工作的中心环节,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质量问题: 1.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