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评课能力后的体会
学习评课能力专题心得体会
在黑龙江垦区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过程中 学习了评课能力专题,心中有股暖流涌动,感觉这次学习又有所收获:
首先,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怎样去评课,怎样去评好课,在理论和认识上都有所提高。一堂好的课,不光是看教学目标是否完成,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师生互动是否活跃等等,主要还要看学生的感受和真正的实际效果。过去只关注教师的“教”,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学”,尤其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参与程度,自主学习等。一堂好课,并不是千锤百炼的公开课,而是常态下的日常教学。
其次,评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怎样评价教师的一堂课,在此书中做了很好的回答,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参照这些方法,不是去生搬硬套,而是要带着创新意识利用这些方法。过去评课的目的带有许多功利色彩,现在评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评课中既要对教师的教学给予肯定,最主要的是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在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一节课,不同的教师教,会有不同的效果,同一节课,同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效果。教学效果过去往往是上级主管部门、或教师说了算,现在不同了,现在是学生说了算。
第三,还应认识到:评课,不是为了评课而评课,它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方向性原则等,我们也要承认教师个体差异,但通过努力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小,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但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看到了别人身上的闪光点,我们评课的目的,就是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规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加趋于完善。评课确实是一门科学,它需要我们在今后教学中要不断的学习、实践,只有不断的创新、探索,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一步一个台阶,从而达到一定的高度。
现实教学中,我们老师哪个不是怨这怨那呢。怪学校待遇不好,怪学生基础太差,怪家长不支持、不理解„„其实这些都是客观因素,都是次要的。要怪只怪自己的教学能力不强,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让学生喜欢上自己,从而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课堂上学生肯学、乐学了,成绩能差的了吗?新时期的教学需要我们教师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这样我们教师就必须根据实际,有的放矢,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尽量让学生学得乐,记得牢。
因此,我们要珍惜为数不多学习的机会,尽量提高自己。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保持自己的优势,又要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善于不断改变自己的劣势,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能够轻松自如地在三尺讲台上谈笑风生,指划云雨。
写完心得体会,忽然发觉几缕暖暖的阳光斜铺在书桌上,赶紧走到窗前,推开虚掩的窗叶,整个人顿时被灿烂的阳光包围。我懒洋洋地伸开双手,拥抱阳光。正是:听课评课见识长,能力技巧如阳光。自身充电最关键,愿意改变学习忙。
第二篇:评课体会(推荐)
评课体会
苏国辉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不缺乏知识,缺乏的是知识的转化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成长过程,用专业术语就是教师专业成长,成长的途径很多,我有幸分到白旄镇来,镇教委给我们安排了一次很好的活动——“专家听评课”指导活动。地点在白旄镇,此次活动不对学校或者个人做任何评价。我准备的一节课是《去年的树》,下面我就自己的第一次被听课谈谈我的体会。
我教语文,属于跨专业教学,和我所学的专业不符,所以在备课、上课方面就有吃点力,其实知识是足够的缺少的是把自己知识转化成学生知识的能力。下午早早的来到了中心校,匆匆和学生见了面,感觉良好。在备课时自己认为备的很好了,但是在上的时候,总觉得出现的问题很多,最主要的一个是,在我让分较色朗读的时候,学生出了错误,当时我就在想,是我说的不清楚还是学生理解不了?还是我就不应该这么做?其实这一块属于经验问题,我对学生现在的理解能力不了解,又不是自己的学生,所以会出现错误。说白了就是我的课堂驾驭能力不够强,课总得来说还算是顺利,没有出现大的错误,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课就这样结束了,下课后,我就找到镇上听我课的一名老师,他告诉我主要是学生读课文的时
间太短了,没能给学生充分读课文的时间。
在评课的时候,和我说了一些解读课文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新教师解读课文方面肯定有所困难,而这篇课文很短,也很简单,老师在给我解读课文时讲的很详细,指出我在课文大意上不该讲有关爱护环境方面的,树长大了就是为人们所用的,这就是它存在的价值,也就是死得其所;在评价学生方面,不好就是不好,不能误导学生,不好的你说好了,会让他进入误区,会让他误解,所以不可以误导学生;在学习生字时不够全面,所以在学习时还要下功夫,四年级字词是基础……由于时间关系和我谈的不少,我总觉得这位老师,对课文吃的是那么透彻,我很佩服,后来才知道,他去市里参加市级讲课比赛用的就是这
篇课文,原来如此,使我对他的更加佩服,一位男老师能在讲课上走的这么远真是不简单。我不能说通过这一次听评课我就能很好的把握上课的艺术,但是我知道了该怎么去解决生字词,怎
么去评价学生,总之,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第三篇:2013听评课体会
听评课体会 前言
2010届高三全体教师努力以教研促进教学,各教研组开展了“基础知识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两种课型的听评课活动,语文组的李丽梅、李瑞琦,数学组的孟晓琳、穆仁君,英语组的陈静、牟毅,物理组的朱海瑞、宗莹,化学组的许冰、李继新,生物组的邹红伟、孙国辉,政治组的李欣、牟玲,历史组的汪仁慧、石长宇,地理组的张晓华、崔学盾,他们先后在组内上了“基础知识复习示范课”和“试卷讲评示范课”,组内教师听完课后认真讲课,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并形成了总结材料。这些课及经验材料既是2010届高三教学经验成果总结,也为高一高二的教学提供了有意的经验,以下是部分教师的教学体会及听评课体会,望与大家分享。
教务处 李 军
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作文教学课听课反思 高三语文组 刘冬
“新材料作文”是近年从部分省市的高考作文题中衍生出来的一种作文形式,其来势迅猛。基于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审题立意就显得尤其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高三学生作文立意的能力,高三语文组组长李瑞琦老师上了一节作文立意思维训练课,听课之后,我的总体感觉是这节课亮点颇多,实用性强。
亮点一,激发学生思维,导之以“活”。李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意激发学生思维,不先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而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任意发挥,尤其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换个角度”看材料。讨论中,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出有据,便予以鼓励;即使对一时理解不当、立意偏差的学生,也不一概否定,而启发他寻找材料中关键词句,再作思考,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亮点二,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新材料作文立意的思维方法。李老师给学生整理了04年至09年辽宁卷高考作文题目,借助图表转换题的形式,让学生大胆预测2010年辽宁卷的作文类型,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新材料作文”的含义、特点,把握“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明确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能够看出,李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选用09年辽宁、浙江高考卷作文题和08年全国卷作文题作为例子,打印出来供学生使用。通过学生讨论、师生点评、教师分析等环节,最后总结出新材料作文立意的方法和规律。
亮点三,授学生以“渔”,而非“鱼”。这一点是我认为最值得学习和发扬的一点。作文训练要不要遵循一定的“序”和“格”进行,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针对高三学生备考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掌握新材料作文快速、准确立意的方法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李老师结合作文材料,总结出三条立意的方法:
1、全面把握材料,抓住关键语句;
2、由果溯因,分析形象;
3、脱去修辞的外衣,展开思维想象。这三条立意的方法,实用性很强,易于操作。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作文立意训练后,学生的作文立意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能够又快又准地确定作文的主旨。
这节课仍需努力的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发言后其他学生要及时补充自己的意见,对有疑问的地方要敢于质疑;同时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仍需加强,这样改进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听评课体会
高三语文 于 潇
李丽玫老师上的这节课是专题复习示范课,内容是诗歌鉴赏复习,这节课非常成功,使我们受益颇多。
李老师这节课不是肤浅的就题讲题,而是以08年、09年辽宁高考诗歌鉴赏题为切入点,来探讨诗歌鉴赏的命题规律以及基本的答题技巧。通过08、09年题型的变化,李老师讲解了考纲的变化:在设题上增加了审题的难度。指导学生学会审题,琢磨出题型的考查方向并在分析两首诗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答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大家借鉴的,在繁多的题中找出方法规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把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比让学生做大量的题强得多,效果也好得多!
另外,李老师在讲解答案时,非常注重分值的分配情况,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大家借鉴的。让学生关注分值,抓住给分点,那么,经过经常的训练,学生的得分率就会增加,这是最实用的。
而且,李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答题情况,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我想,常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肯定会提高,答题的规范性也会加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总之,这节课有深度,有广度,是一节非常优秀的示范指导课。
孟晓琳老师听评课心得 高三数学组 李楠
针对高三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学校开展了老教师听评示范课活动,孟晓琳老师是我们组的资深教师,做为连续两任的高三骨干,很多教学方法,讲题技巧,还有教学中的风格和品德都是值得我们年青教师学习的.
这节课是高三一轮的向量的复习课,大家听课评课都积极,认真.
听完课,孟老师首先针对学生一轮阶段的学习特点对本节课做了总结,对教学设计和教学目的做了阐述,针对C类班学生基础不扎实,计算能力差,注重基础讲解,注重主体参与,重点难点的部分细讲详讲,选题侧重高考题及变式题.大家也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孟老师的课给了很高的评价.
本节选题设计精练,变式题是对知识的延伸对思维的发散.训练很是到位.知识全面系统,重点突出,难点是向量正射影的概念及求解,重点难点突破自然,系统中又有提升。课堂学生积极思考,气氛热烈.数学思想的培养贯穿整节课之中.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加强训练的重点,在孟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了主体的参与,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带动学生一起参与计算让课堂更生动有活力,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发现并发掘问题,深刻有效.孟老师教态亲和,语气温婉,整节课关注学生,循序渐进,不急不躁,师生交流融洽,可见老师的修养与智慧.
我做为一位青年教师,在这次听评课活动中受益匪浅。特别是听了孟老师及各位同仁教师的评价,对高三复习的思路更清晰了.对于高三学生第一阶段的复习,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是查缺补漏的阶段.了解了学生的特点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细,要实,知识要贯通,系统中还要有提升.特别是易错题的讲解,怎么纠正学生不好的做题习惯,怎样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是我要认真思考和学习的.例题、练习题的选取一定要有代表性,例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训练如纵横织锦让学生的思维严密紧凑,整合解题思维的同时又起到了发散思维的作用.选韪中还要适时穿插历年的高考题,让学生感受高考同时树立他们的自信.高三是学生最艰苦,同时也是心理脆弱的时期,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心理方
面的影响,与学生的互动,一句话一个眼神的交流都要是真诚友善的.对学生的错误要耐心指导,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应该是老师的天性.
高三的第一轮复习已经到了中级阶段,我会全力以赴做好高三的教学工作,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奋战在高三,备战高考,努力争取创造营口高中的辉煌明天!
2009年10月20日
听试卷讲评课有感
高三数学组 王丽岩
今天听了一节穆老师的试卷讲评课,课后穆老师对整节课的构思进行了剖析:考试是对学生综合知识、综合能力的考察。要讲好试卷讲评课不但要对试卷的难度有足够的了解,而且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足够的认识,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解题技巧的培养。高三、二班的学生是理科B班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这次试卷难度适中,比较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程度,针对试卷的难度,我尽量让学生对自己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完成对题目的讲解,对于学生自己解决困难的题目,要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点出关键,再让其自行解决。这节课基本上实现了我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我的估计基本吻合。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学生参与不是很积极,课堂的容量有点大,学生来不及细细品味,尤其是几个基础稍差的学生,反映不上来。对于C班的学生,大家在教学的时候还应该在细一些、慢一些。
听完穆老师的分析,大家都踊跃发言,讲了听完课之后的感受。我总结了一下,大致如下:这节课穆老师对题目认真筛选,仔细讲解;对学生循循善诱,耐心引导;语言准确、简练;板书清晰、漂亮,充分体现了试卷讲评课的特点,但是对于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卷纸,试卷讲评课的形式还有待于大家认真的研究,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的教学经验还不是很足,听了穆老师的课,让我对试卷讲评课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提高.穆老师首先对试卷的得分情况进行了点评,表扬好的,鼓励差的,试卷中学生失误多的地方着重指出,再把要重点讲的题目先告诉学生,让学生整体把握这节课的思路,上有准备的课,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和教师很好的配合。课上穆老师让学生自己分析题中条件,引导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讲解过程中处处灌输解题技巧、渗透数学思想,注重基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如在讲解16题时,由于是一道新的定义性的题,学生对新的东西总是缩手缩脚,他就让学生大胆尝试,让他们自己说出对这个题目的理解,再加以引导,结果很自然的就把这个难点解决了。还有几个题学生的解法比较笨,穆老师在表扬学生的同时又巧妙地把他的方法交给了学生,一切都来的轻松自然。听了这节课让我的教学及对试卷讲评课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真是受益匪浅。其实在平常的时间里我也是经常听穆老师和其他老师的课,每次都收获颇丰,相信有了这些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指导,我的教育、教学能力肯定会很快的有一个提高,更加适应高三的数学教学。
高三英语组长试卷讲评课总结 高三英语组 周长丽
12月3日,高三英语组全体教师利用第五节课时间听了组长牟毅老师的试卷讲评课,对月考卷(鞍山一中的试题)进行讲解。课堂重点突出,试卷讲评方法多样,适当的给予解题指导和题型分析,充分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强化和巩固知识。也使我们更加意识到试卷讲评的重要性,要在试题讲解时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教师在评卷课上应该把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并且还要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加强学生对正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应该是评卷课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2.查缺补漏,知识归类。
考试的目的在于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检查,通过考试让师生共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试卷的评讲正好为师生提供了一次查缺补漏的机会。另外,在评卷课上也正好可以把相关知识、相关题型以及解题方法作一个归纳和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3.狠抓典型试题、总结发散和变化。
在试卷讲评前,教师应把试题逐一分析,并对试题进行恰当地分类,即课堂上讲评、分析的题目必须有所选择,遵循典型性原则。一是选择与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题。二是选择学生卷面上独到见解的题,选择出错较多的题等来进行讲评。
4.方法要多样
著名教学法专家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具有先进教学思想、实用高效的教学模式。“尝试教学法”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大胆“启用”学生,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在“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的“三主”原则下,努力让学生自我解决,尝试成功。让“主体”彻底回归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动口、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得到全方位的训练,根除学生的模糊点,落实重要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但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并且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更使学生在学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了信心。这样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了课堂质量,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乐学、好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它常用的教学方法还有知识归纳法、突出重点法、设疑讨论,尝试解决法、深化理解,联想拓展法、强化巩固法、独特见解法等。教师应根据课堂和学生的情况灵活应用。5.要有解题指导和题型分析,不要就题讲题
就题讲题、无解题指导和题型分析,只能使讲评停留在浅显层次,无法使学生触类旁通,也不能使学生辨别真伪,无法使学生掌握解题规律,更不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讲评的可操作性大打折扣,讲评也毫无实践性可言。所以讲完每一题型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总结各种题型规律,增加课堂的可操作性、实践性。6.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评卷最忌教师一包到底,要知道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在评卷课上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而教师则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另外,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评卷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作出正面的回答,以便马上解决,不要遗漏,否则,以后再讲,会降低评卷的效率。
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重要环节,只要教师能够做到充分的备学生,备教法,备教材,备试题,做到以上几点,就能够使试题的讲解充分到位,真正做到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英语组听评课
高三英语组 周长丽
10月15日,高三英语组全体教师利用第五节课时间听了陈静老师的课,授课内容为第三册第四单元知识点的复习。
上课的第一环节是复习已学的知识点,对上一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strike,experience, match 等进行巩固重现,既考查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又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陈老师对本单元的词汇进行讲解,重点突出,归纳全面,着重复习了concern, major, complain, can’t help but do 等高考常见词汇和句式。
课堂节奏安排合理,语速适当,适合班情特点,兼顾大多数学生。陈静老师教学方法创新,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实实在在、教有所得、学有所获,不搞花架子。展现了良好的教风、扎实的学风和过硬的教师基本功。教师授课中“重点、难点、考点”突出;“讲、练、学”恰到好处;“点、线、面”有机结合。注重方法指导,善于归纳总结,学生训练有素,教法灵活多变。课堂容量大、效率高,师生间的亲和力强。紧张而不疲劳,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并掌握了教学内容,是一节好课。
如何上好物理试卷讲评课
物理组
宗营
试卷评讲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试卷的评讲,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基本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得到反馈信息,及时纠正,从而达到巩固、内化知识的目的;成功的试卷评讲,不仅能给学生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减轻繁重的学习负担,提高复习效率,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只考不评或评讲不当都会导致教学的盲目性,使学生走进思维的误区,陷入有量无质的题海战役中去,这对教学十分有害。如何才能使试卷讲评课达到最佳效果?下面谈谈自己对评卷的几点思考。
一、准备要充分
讲课首先有一个为什么讲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讲课的内在意图要清楚,明确目标应当是备课时首先要斟酌的问题,它既是一节课的起点,也是一节课的归宿。讲课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根据物理教学总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试卷上暴露的问题,有的放矢的确定
一方面是要先对答卷进行客观的分析:一是对试卷的分析,统计试卷中所考的知识点及分布情况,判断试卷的难易度和重点及难点;二是对学生答题的分析,一方面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对有创见性的解题方法应加以肯定;另一方面,要找出答卷中学生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或典型的错误,仔细分析其出错原因,包括知识性失误和技能性的失误。认真统计学生解答的正确率和错误率。统计出错误的类型,并对照考核目标,分析,总结产生错误的原因,构思评讲方案,作好评讲准备。
二、评讲要及时
如果测试之后都过了好几天,甚至在学生把试题内容都快忘了的时候才讲评。这样会降低学生寻求正确答案失分原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错误的纠正及知识的查漏补缺。及时评讲也是提高讲评质量的根本保证。及时的讲评,可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明确努力的目标,讲评越及时,就越有利于讲评质量的提高。所以,在考试之后,教师应尽快批改完试卷,及时进行评讲。
三、讲评要科学
评讲物理试卷总的原则是:突出重点,强化基础;演变试题,拓宽思路;比较分析,防止负迁;同类总结,寻找规律;错题反思,增强辨析。评错答------以防重蹈覆撤
试卷中的错答,直接暴露了学生的思维缺陷,在试卷改完后,备课组要交换意见,把自己所负责的那一题的情况相互通报,并做好记录。对答错的原因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原因:审题不细,看错题目,遗漏条件;概念模糊,规律不清;解剖物理模型有误;物理过程分析混乱;不能顺畅地运用数学工具;解答问题不规范,乱写乱画。教师自身教学环节上出现的问题:知识点的复习遗漏,题目的类型没讲过,关键之处强调不够等等。学生拿到试卷后,首先看分数,紧接着就看错在哪儿。自己检查出来的,后悔;检查不出来的,想立刻知道答案。这时候讲评错答,学生会全神贯注,效果最好。
评优解------培养创新能力
错答的要讲,而且要重点讲,那么做对呢?也要讲。其讲评价值在哪里?我们的体会是要评其中的优解,即有创新的解法。常规性的正确解法,有基本的思路,是每位高三学生必须掌握的,而且已经形成正确的思维定势,应该给予肯定,而那些简捷明快、构思巧妙的优解,更应该给予赞扬。及时地讲评,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评新题------增强应变能力
之所以要把新题讲评好,一是学生面对新颖的物理问题总感到不适应,答错率明显的高;二是新题的新颖之处需要点拨,使之一回生二回熟。新题对教师来说同样也是陌生的,要提高讲评新题的质量,需提前做好2个准备工作:(1)摸清试题的新颖之处:新知识、新情景、新构思、新题型。(2)把握其中的解题步骤,体会解题的切入点,预感可能出现卡壳而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
讲共性和个性
对于多数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应多花时间重点讲评,依纲据本,深入浅出地阐述问题的实质,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有时对个别学生出现的特殊问题,在不伤学生自尊的情况下,巧妙得点评,也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讲思路和规律:教师在讲评中不能简单地对答案或订正错误,而要指导学生进行考点分析即思考试题要考查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理解时有哪些注意点,该题是怎么考的,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什么又是最佳解题途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此外,教师在讲评时应时刻做好思路思维的示范,要将严谨,富有逻辑性的解题规范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语言与板书也应力求简洁扼要。
讲技巧和题型:物理试题层出不穷,可谓题海无涯。教师要善于将题型分类,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或教会学生进行小结归纳。物理问题中,一题多解者屡见不鲜,一题多解,巧解这类题都要求学生对物理规律有深刻理解,对物理情景能分析透彻,清晰,对物理知识能综合,灵活地运用。例如:等效法,对称法,整体法,守恒法,叠加法等。又如针对不同题型的应试策略和特殊解法,公式法,几何法,图像法和比例法等。讲评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灌输给学生此类技巧,日积月累就能达到提高解题速度的目的。总之,教师要强调在订正过程中应重在解法的领会,而不应停留在具体知识的得失上。
讲发散和变化: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物理情景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物理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性、发散式讲解。可以对物理解题思路发散──“一题多解”,可以对物理情景发散──“一题多联”,也可以对物理问题发散──“一题多变”,如将静态的物理情景变为动态的物理情景,或改变命题条件或将题目中因果关系颠倒……等等。由浅入深,步步推进,让不同层次学生均有所收获,考试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而试题不同,命题人可以随意变化题意,角度,在题设条件,问题的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让应试者眼花缭乱,防不胜防。不少题型都是常见的,但很多试题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因为变换情境,学生很可能就会由于思维的定势造成失分,此时善于分析和应变最为关键。所以每道题按原题讲完之后,教师要把原题进行变化,同学生一起进行解题后的小结与反思。即对某知识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常见的有情境,迁移,应用,图像,综合等几种发散形式。如可以对原题的提问方式进行改变;对原题的结论进行衍生和扩展,由一般到特殊或由特殊到一般;也可把习题的因果关系倒置;还可把几条题目,几个过程进行组合等等。这种训练立足于基础,不刻意求难,注重渐进,合理性,学生感到别开生面,解题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思维就被拓展开阔起来。
四、巩固要有效
学生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要让学生在一次评讲课后就完全真正掌握是不可能的。因此,每次试卷讲评后老师还要做有心人,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学生消化讲评内容。教师应提出要求让学生认真订正试卷,典型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收集在“错题集”中。订正完后,教师要及时批阅订正情况,做好记载,并在下一次课上进行小结,可以布置有针对性,适量的作业,让学生有反复巩固和练习的机会,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外由于学生层次不一,教师还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共同全面进步。
测试后的试题评析,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质量,搞好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有效的试题评析应该做到由例及类,以例启思,使学生在评析中触类旁通,从而加深对相关概念,原理的理解。通过试题评析,真正帮助学生摆脱出“解题多多,就题论题,食而不化,似曾相识”的朦胧状态,发挥出试题评析所具有的系统训练和素质训练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中,应重视平时积累,不断吸取经验,上好试卷评讲课,让测试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
如何上好化学试卷讲评课
高三化学组 李继新
试卷讲评是高三化学复习阶段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高效的化学试卷讲评不仅能纠正学生平时化学学习中对某些知识点的错误认识和理解,还能规范解题、熟练技巧、查漏补缺,同时也能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当前化学复习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往往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专题复习课的研究上,而忽视了试卷讲评课的设计和谋划。主观上,功利主义色彩较重,总认为试卷学生已经考过了,分数也已经确定了,试卷讲评课设计得再精彩,也不能改变学生考试的分数。不能充分认识到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对强化复习效果、提高复习质量具有的重要意义,更多时候仅仅是走过场,把老师做题的过程“塞给”学生。客观上,相对专题复习课而言,试卷讲评课的备课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要精心设计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同时,由于平时不太重视研究这类课型,对于化学试卷讲评课中教学思路的建构、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等一系列问题,教者自己也感到有些茫然。诸多主客观的原因导致实际教学中的化学试卷讲评课“高效精彩”的不多,“低效乏味”的不少:有的教师上课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从第一题详细分析到最后一题,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索然无味,典型的“满堂灌”;有的教师课前没有充分准备,进了课堂拿起试卷就讲,无的放矢,信口开河,想到哪儿讲哪儿,讲到哪儿算哪儿,一节课下来,学生和教师自己都不知道讲了些什么,典型的“放羊式”;有的教师课上课只是蜻蜓点水式地对对正确答案,不讲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学生知道了是什么,但不能理解为什么,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典型的“填鸭式”。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化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呢?就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我们教研组在平时的教学处理,谈几点体会:
一、统筹分析、充分准备
化学试卷讲评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充分的准备,以便准确把握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缺陷。化学试卷讲评课的课前准备工作主要有做卷、阅卷、统计等。
每次学生考试的同时,首先我自己都会仔细将试卷完整地做一遍,通过做试卷,了解试卷中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及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命题的难易程度、试卷结构和各类题型的比例、开放性试题多元答案等内容,同时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其次要认真、及时批阅试卷,在阅卷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注意发现学生答
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重点关注学生在哪些知识和能力上还不到位,找准学生现状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讲评时才能对症下药。
同时还要做好试卷的统计工作,统计时我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试卷得分的统计,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得分率;知识点分布及得分率的统计;学生错误类型的统计,包括基础知识(如:基本概念不清楚、基本原理不理解、实验技能不掌握、双基识记不牢靠等)、能力因素(如:看不懂题目或审题不清、不会分析问题或分析问题不到位、语言表达不准确、计算能力差等),、解题技巧(如:答题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化学术语不科学等)、临场心理因素等,这部分统计我往往通过设计问卷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不但有利于自己减轻工作负担和统计时的疏漏,偏差,也可以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做好自我分析。同时对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错误率较高的问题、典型错误答案以及有创意的解法,做必要的记录。统计是一项艰苦复杂却又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统计,教师可以大致了解学生对每一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确定讲评的重点和难点。
二、讲究策略、精心设计
一节高效的化学试卷讲评,除了教师课前深入分析试题内容、全面把握学生的答题情况,还要讲究一定的教学策略,同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1、试卷讲评要及时
每次考试结束之后,学生都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分数以及自己答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模糊甚至困惑问题的准确答案,这个时候,他们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最为强烈,试卷讲评因此具备了发挥其强化功能的物质基础。因此,试卷讲评应突出时效性,以便充分利用学生对问题在头脑中的记忆表象,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讲评课的效果,最好能在考试完成后的1—3天内进行。否则,时间一长,学生对存在的问题逐渐淡薄甚至遗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试卷讲评要有侧重
试卷讲评一般不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而是强调其针对性。试卷讲评不必也不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后果就是课时浪费,照顾不到全体学生,而应重点解决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给学生的答题指点迷津,同时深化试卷所考的内容。有了课前详细的数据统计,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典型错误问题,教师应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和“归因”,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等形式有重点地进行分析讲解。试卷讲评过程中对试卷内容的分析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讲解上,更应重视提高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化学基本概念、原理不清,还是审题粗心大意;是化学术语书写错误还是表达能力欠缺;是解题格式不规范还是考试心理紧张等等。教师评析时应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重视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突出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的培养。
3、试卷讲评要有拓展
高三化学各个章节中体现在高考中的主要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而不同考试的试题却不断推陈出新,其主要原因是受考试层次、考试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试卷不可能涉及所学知识的全部,命题人往往通过变换题意、角度、题设条件和设问方式等,以点带面来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显然教师试卷讲评时就错论错、就题论题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试题,把题目的知识点向广度和深度上加以延伸、拓展,尽可能地构建知识间的广泛联系,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也可以把原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向多侧面、广角度进行合理发散、变换,引发设题解题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4、试卷讲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的基础教育是“以人 的发展为本”的教育。化学试卷讲评课也应体现这一核心理念。我通常的做法是做好试卷统计分析后提前将要讲评的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独立纠错。期间鼓励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特别是要求一些化学学科成绩不错的同学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解题思维,解题速度,还发挥了“助教”的优势,帮助老师适当减轻一些负担。
三、突出巩固、注重反思
试卷中所反映出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多数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教师的一次讲评,学生不大可能完全掌握。因此,试卷讲评以后,教师还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为此,我通常的做法是:每节试卷讲评课前,针对本节课中讲评的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答题易错点设计一定分量的变式训练题,在试卷讲评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期达到反复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及时消化讲评内容、固讲评效果的目的。
对于部分学生“一做就错,一听就懂、再做还错”的现象,我通过与学生交流时发现:缺少对解题活动的自主反思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此,试卷讲评课后,我都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典型错题摘录在错题集上,注明正确答案和简要的解题思路。同时引导学生做“题后小结”和“题后反思”(错题集右侧专门留白用于记录)。反思主要包括:对错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反思,同一知识点还可以以何种形式呈现和考查,对比做过的同类试题和练习,进行小结;对所用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的反思,特别是一些重点试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对于多种不同求解方法,那种方法更好?同类题型试题一般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所用解题方法中有无规律可循?通过这类反思,进一步强化解题能力,提高解题效率;对错误原因的反思,是知识缺陷、能力不足还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答题方法、书写规范、应试心理调控、答题时间的合理安排等),及时整理,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没有反思,就没有积淀、没有升华;乐于反思、善于反思才能同化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解题的效率。
总之,要上好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师应在以上三个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诸方面都得到训练和提高,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高三化学公开课《氮及其化合物》评课稿 化学组 许 冰
一、级别:组内公开课
二、课题:《氮及其化合物》 复习目标:
1、了解氮气的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3、掌握氨气的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
4、了解硝酸的氧化性。
5、能结合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进行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推断。
6、结合金属与硝酸反应,掌握守恒法的计算技巧。本节课采用的复习策略:
1、抓分子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如:氮分子中有三个共价键,分子结构稳定,性质不活泼;要抓不同价态的氮元素具有不同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链,便于理解和记忆。
2、辨证地理解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和氮气分子很稳定的关系。
3、在解题中获得和运用技术,可由氮原子守恒突破反应中消耗的硝酸的量,再由电子守恒理出关系列出等式。
三、授课人:许冰 课堂具体情况:
本节课之前布置同学自己先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练习册上的自主复习内容。课堂上以同学分组发言总结为主,我只是及时做出点评和总结,重要的地方再次强调。将其主要内容进行板书提醒同学注意。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基本完成,效果很好。
四、授课时间:2009年10月22号
五、听课教师人数:6人
六、评课人:高三化学备课组
张 端: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有这样的能力很是不易呀。这节课条理性强,教态自然,情绪饱满,节奏准确,语速适中,讲解透彻,讲课从容不迫。教学方式新颖,之前将学生分组自行复习后,上课总结发言,教师做出总结和点评,重要的地方再次强调。复习中设计了许多小的问题,引领着学生亦步亦趋的紧跟老师的思路,因此学生思路非常顺畅,接受情况良好,基本上没有什么障碍。
朱凌云:复习方式很好,体现了学生为主体,主动复习并自行总结。授课过程思路清晰明了,富于逻辑性。每复习一个知识点,都是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样的顺序来进行,让学生掌握到复习物质性质的方法,然后精讲点拨。由于学生准备充分,因此学生发言积极,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
李继新:整堂课中围绕重点和难点——物质的化学性质,教学思路设计层次清晰,结构安排紧凑合理。纵向联系学生已有知识,横向联系之前复习过的内容,做到了承前起后,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刘 辉: 由于本节课是学生自行预习复习并总结,所以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都是学生自行完成教师总结点评,因而气氛热烈,双边活动较多。大部分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此外,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张 端:本节课并没有明显的不足,但有一点建议:氨气溶于水后,溶质应该准确的说是氨的分子,而不是氨气。
七、反思
本节课内容紧凑,目标完成,学生课下复习充分,与我配合很好。存在一点不足:学生课前自主复习时抓不住重点,很多是不需要同学掌握的内容也将其列为重点,在给其他同学总结发言时容易误倒其他同学。下次要注意这样的问题。课前安排同学复习的时候要指明复习的方向。2009年10月26日
《氨 硫酸 硝酸》评课稿 化学组 许冰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的第四节《氨 硫酸 硝酸》,上一章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构成了许许多多物质,形成丰富多彩的世界。要想了解物质世界,了解化学,就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复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复习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必修2中复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本课的内容还是非常重要的。对今天这节课的处理具体评析如下:
一、实现了教学目标,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本节的氮族元素是元素化合物的重、难点。本节课给出了氧化物和水反应的规律、氮的化合物相互反应的价态归中规律、化学反应方程式叠加的条件等规律性的东西。氮的多价态在其氧化物中体现突出,其彼此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又联系到电子的得、失,故本节课又用氧化还原这一主线加以串联,有利于学生顺利建链、成网。
1. 凸现了高三化学总复习的特点之一,细化每一个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链,进而形成知识网络。
2. 凸现了高三化学总复习的特点之二,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三总复习,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投入到一个主题的复习至关重要,学生主体意识的关注在总复习过程比平时还重要,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事半而功倍。
3. 凸现了高三化学总复习的特点之三,在第一轮的的复习中,诊断功能异常重要,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找出自己的不足,诊断确切了才能对症下药。
4. 凸现了高三化学总复习的特点之四,复习效率之上的原则,第一轮复习内容多、时间短,如何应对?充分利用学案,既可节省学生上课的笔记时间,又为学生保留了系列化的资料。
二、合理利用了各种教学手段,注意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引课明确了,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复习之前复习过的知识,用图片展示总结物理性质,处理的比较到位。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处理的好。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及原子结构金属活动顺序表做铺垫,学习化学性质。提倡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探究是学习方法的核心,但不是全部。探究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传授知识主要是与知识能力相联系。本节课没有设置习题。也没有练习,但学生通过探究实践增加了兴趣,就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总结提高新课程强调整体性。
在这节课里,体现了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注意主体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氮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的推测,体现了推理能力的训练;物质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分析,体现了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学生对检验气体方法的设计,启发引导学生对方案的比较,可行性检验,从而得出检验方法,体现了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训练。
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启蒙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科学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新课程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指出:通过义务阶段的过程学习,使学生都能具备适应现代化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未来生存和发展必须的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本节课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推测、观察、讨论、比较、分析归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动口动手的机会,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建议:
教师教态自如,语言清晰,表达准确,实验操作熟练,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上这样的一堂课不容易。值得探讨的问题:
1、建议教师加强教学中的理性思维,将问题有简单到难设计成梯度的,引导学生明确地进行思考。
2、教师的语言过多,学生表述一遍,教师还要进行重复,有些繁杂。建议教师精练语言,表述明确,给学生表述的机会。
3、对学生的知识反馈不到位。
生物组试卷讲评课评课稿 生物组 邹宏伟
试卷评析课是高三备考复习教学中的主要课型之一,它是指学生在完成考试以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解剖、分析、点评,以达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
本节课是在双周理综合试卷及单科周测评试卷基础上,由孙国辉老师主讲的。
下面仅就我组全体教师在听课后对本节课的评析作如下小结:
1. 课前准备充足
教师在试卷评改时,分析了考试情况,一方面体现在对试卷先进行了有关的统计,包括全班的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等,以此来确定本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体现在对答卷进行客观的分析:一是对试卷的分析,统计试卷中所考的知识点及分布情况,判断试卷的难易度和重点及难点;二是对学生答题的分析,既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对有创见性的解题方法应加以肯定;又要找出答卷中学生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或典型的错误,仔细分析其出错原因,包括知识性失误和技能性的失误。认真统计学生解答的正确率和错误率。统计出错误的类型,并对照考核目标,分析,总结产生错误的原因,构思评讲方案,作好评讲准备。此种做法可避免讲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盲目性、随意性所产生的不良结果。
2.重视学生主体的发挥
教师在试卷评析时一改纯粹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而是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围绕学生犯错的“历程”作深入分析,给学生总结和反思的机会,引导学生总结做错的原因,对其它同学也有“警示”作用。遇到需要探究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把存在问题摆出来,让学生独立思考或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自主探究,共同解决。因为这样做印象会更深刻,不易忘记。还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考对学生提出多项能力要求,在一切能力要求之中,思维能力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对答案或“满堂灌”的教学,不仅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还会压抑学生的探究心理,教师在此堂卷评析课上的教学重心也发生改变,即由传统的注重评讲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转变为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也是实现从“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的关键。主要做法有:
⑴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⑵利用“一题多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⑶利用“一题多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4.重视方法的点拨
教师在评析试卷时,不是单纯的给学生提供正确答案,而是注重对解题思路、方法、步骤和技巧的讲解,这样才更有利于对今后教学的深化和扩展的。试题类型不同,答题方法也各有差异。如果仅仅纠正答案,虽然学生知道此题应该答什么,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答,对出错的原因和以后如何解此类题还是不大清楚。因此在讲评中加强对学生答题方法的指导,比如如何读取关键词、如何识别易混项、如何运用迂回的解题策略、如何组织
语言表达等都显示出其重要性。5.顾及学生情感的需要
高三学生面临高考竞争,面临出路的选择,面临来自社会、家庭、同学和自身等方面的压力,都一定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有40%左右的学生由于成绩不好,缺乏自信,苦闷自卑。所以复习备考,自信心很重要。有些老师面对学生坏成绩,会打发脾气,大声批评,对于高三学生只会产生负面效应。
学生一般对于试卷的分数十分重视,往往看到高分就兴高采烈,而不善于总结自己取得成绩的原因,而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则灰心丧气,低头不语,甚至有的学生将试卷揉成一团,不敢分析自己失误的原因。教师在讲评之前深入到了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况,讲评课中针对学生的情感需要,巧用激励手段,鼓励学生斗志,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讲评课真正成为学生继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加油站”。同时要引导学生明白考试的目的并不在于分数,而在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状况。如果这次考不好,可以这样安慰自己:这部分的知识我没有掌握好,通过这么一次考试,我又明白了一些我原本不懂的问题,收获比考得好的同学更多。总之,只有学生放下包袱,端正态度,他们在课堂上才能够思维活跃主动参与。
基因结构和功能
高三生物组 崔义厚
邹宏伟老师上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内容,它是高三生物复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只有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到:DNA的结构和功能,RNA的结构和功能,转录的过程,翻译的过程。邹宏伟老师本节课以这一线索为中心,将各个知识点落实。邹宏伟老师的上课风格给我下了很深的印象,具体如下:
一、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邹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然后在现有的基础水平上建构新的知识。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首先是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什么是转录”,“什么是翻译”再回忆转录和翻译的详细过程。从而引出中心法则,比如有可遗传的变异产生,再回忆可遗传的变异有哪些,可得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然后再由此引入新课,突变和重组是不定向的,不能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再通过探究得出:基因控制生命的活动。再通过课堂小结的形式来概括本节课的内容。最后有反馈评价,进一步巩固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是:邹老师的这种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非常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将知识点落实到位。
二、课堂结构安排严谨: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既能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又能引出下一问题。如:“既然基因可以控制生命的各种性状,那么是怎么控制的呢?”这一过渡就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时间的分配也很合理,密度适中,重点突出,效率高。
三、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的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进步。有效的利用课堂的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四、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邹老师善于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做法是:采用问题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层层的深入。如本节课中的探究——基因控制生命的活动,其中要求学生作出假设,邹老师就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作出假设。
五、教学语言独具特色:邹老师的语言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让学生一听就知道哪些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语速上的变化能使学生改变对一个问题的关注程度。另外,邹老师的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极具启发性,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俗
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也谈谈这节课中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还不够强。如果能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的话,也许会更好。
二、如果能加上一些板书,可能会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增加课堂效果。
总之,这是一堂成功的课,值得我学习的课。
高中政治听评课记录 政治组 李欣
本周听了牟玲老师的一堂高三政治复习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极有帮助的。总的来说,本课主要感觉可以概括如下:
一、老师教学中紧扣高考这个主题,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周边知识的拓展,紧密联系时政热点紧扣时代脉搏,本堂课中一切教学一切知识都是紧密围绕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教学重点的明确性。
二、整体复习过程思路极为明确,首先落实知识点,再由此知识点扩展到周边知识,加强知识点间联系,从而更好的落实知识点。如本课复习中,始终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由民族精神开始逐步联系其他知识点,并逐步由此知识点扩展开来,最终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三、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注意知识点的落实,更注重于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设问层层相连,环环紧扣。先由学生进行讨论,再由老师进行补充,这种教学方式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适应考试的要求。
四、教师在教学全程中教态始终自然、亲切、大方,表现出了极高的亲和力与人格魅力 听课体会 政治组 郭莹
本周听了李欣老师所上的一堂高三政治复习课《国际社会》,让我受益匪浅。整堂课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知识的综合运用为特色,给人的感觉是内容多而不乱,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从总体上说不失为一堂成功的热点专题复习课。该复习课之所以说是一节好课,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的结论。
一、热点把握准确,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高中政治课教学复习,离不开对重大时政的关注,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的教学原则。政治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要有对“时政的敏感度”,哪些时政将会成为高考关注的热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没有这种敏感度,就不是个合格的政治教师。时代气息浓郁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鲜明特点,这堂课正是抓住了该特点,每涉及到一个重点的知识点,李老师都会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与学生展开讨论,既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够帮助学生熟悉并学会运用该知识点。
二、虽然是老教材复习课却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高三复习课如何上,一直是高三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完成后,如何展开第二轮的复习,既要让学生建构起“知识之树”,又要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提高,并结合当前时政热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情境问题。李老师的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考复习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方面,李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在之方面的能力。
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分组讨论在一节课中进行了四次,同桌讨论和小议次数更多。
三、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每一节课都有一个预案,即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实质是一种教学的预案。它不同于房屋设计图,可以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力”所在。李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不仅使学生能得到“答案”也能得到“途径”。
提几点建议:课堂上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很融洽,如果在训练阶段,让学生不仅动脑,而且结合题组动动手动动笔,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仅仅是思维训练形式上似乎单薄了一些。第二,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点一下,不然各个材料显得较为孤立!
以上评课仅是我一个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高三历史听课体会 高三历史组 高颀
本学期,学校组织我高三年级开展09届高三教师示范课,使我有幸聆听了汪仁慧老师的《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一课,这节课教学组织有序,课堂教学构思巧妙,教学方法灵活,效果好。现总结一下我个人的听课体会。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课堂教学中,能感受到汪老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2.教学过程精致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也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历史知识的结构体系。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如:在讲述古希腊哲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四者关系时,汪老师将其解释为西方思想发展史的基础与发展阶段,即基础为古希腊哲学,发展阶段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其核心思想为人文主义。这样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复习中就能建立明确的知识结构体系,只需要把基础知识填充进即可。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当今高考命题的命题指导原则是,有利于高校对人才的选拔,确立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这就加大了对能力的考查,为此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4.使教学向理论联系实际方向倾斜
历史学科本来是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针对近年来题中出现大量联系实际的试题,联系实际日益成为考试题内容改革的一个明显发展方向,教师,已开始加强知识实际应用的教学,使教学恢复它的本来面貌。
5、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
通过这次听课我还发现老教师的课堂,学生参与情况较好,除了教学设计的精巧以外,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是课前对学生情况的把握非常的到位,以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情况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在情感、思想上参与了课堂教学,然后再通过自己精心的教学设计、教材处理,让学生的行为参与课堂教学中,所以老教师的教学效果特别明显。总之,这次听课给我启发很大,我想这也是我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高三地理教学的反思 高三地理 张晓华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我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很欣赏的一句话。对我自己来说,二十年的成长过程,不止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在积累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2009年的高考已经过去,但作为又送走一届高三学生的地理教师而言,我的工作并没有完成,还有好多东西是我必须反思的,比如,认真总结09年高考试卷的特点和思路,分析自己在复习中的得与失,为明年的高考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并反思自己在新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做得更好。特别是受领导的信任,2010年再任教高三,深感心理的重压,肩上担子的沉重。高度的责任感,使我更加认真踏实地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下面,结合09年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实践,谈谈对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的几点思考。
1、加强计划性,克服盲目性
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是“夯实基础,稳战稳打,扎实推进”。这是针对高考命题的“问题立意”原则而定。这是三轮复习中至关重要的一轮,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让学生初步明确高考要求,在系统复习、落实基础同时,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适当强调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建立,能做剑纲举目张。为后期的拔高和冲刺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配以阶段性测验以检测基础知识的落实和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为本阶段的目标,让学生初步感受高考。可以说高考成败与否,这个阶段的基础复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一轮的复习中有一个要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紧扣课程标准进行复习。命题是按照课程标准,而不会按照某种教材,所以复习必须按照课程标准的学习要点进行。要仔细研究和体会课表要求,如了解、理解、说出、简述、说明、比较、分析等应达到的要求。
具体做法是:基本上按照课本上的章节顺序,详细的梳理基础知识,决不遗留任何死角,做到单元过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严密的知识结构网络,这样做比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具体知识更具价值,为后期的冲刺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适当加强的学科内部的综合思维训练,如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区域地理与自然地理的综合,区域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综合,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综合。在课堂上,首先是教师以一个示例来引领学生,教会学生进行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在之后的教学中,对于任何一个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都启发学生用综合分析的观点推导出最终的结论,久而久之自然就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积极的思维习惯。地理与其他学科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地理,不仅涉及自然地理环境,还涉及社会、经济、文化,与许多学科有交叉点,因而要求学生具有文理兼备的思维能力。
自然地理的复习,要特别强调学生对基本概念要的准确把握,因为自然地理的思维性最强,尤其是理科的思维方式,所以学生对相关知识必须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否则在思考问题时,可能会出信息供应中断及思维紊乱。在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学习中,有要求学生同时具备更多的文科思维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地图对于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地图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图一身,掌握好了图,就等丁把握了地理脉络,况且从心理学讲,图形有比文字好记,可以说是地理学科最好的学习
方法,是地理学习的核心,而这恰恰是学生最薄弱的地方,怎样突破这个老大难问题,这是我们在一轮复习中的一个教学工作重点,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畏难情绪,其实对地图的掌握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只要多下功夫,用心去记忆,而且是要反复的记忆就行,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以及练习和考试之后的讲评中,基本上能够做到每一节课展示一幅或多幅区域地图,并特意给学生提示这幅地图的特征,教给学生如何去记忆,并将每一幅地图进行相应的拓展,与学生已经掌握的地图相联系,不断地加强学生空间思维的训练,日积月累,慢慢的就逐步的构建起了学生的心理地图,形成科学的整体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这就相当于啃下了学生区域地理复习中的一块硬骨头。有人说区域地理是地理试题的瓶颈,这样说并不过分,因为区域地理包括了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它往往成为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的出发点,而高考涉及的社会热点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必须有清晰的区域位置概念,才能有极强的应变能力。
在复习人文地理时,首先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人文地理,从表面看,人文地理知识比较简单,似乎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但由于人文地理知识内容分散,很难抓住重点,具有好学难记的特点。因此人文地理的复习要经过由薄变厚、由厚变薄的反复过程。在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将课本中人量的阅读文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与聚集加扎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语句果断删减,即删减高考不可能考或很少有可能考到的内容,例如:学生在复习自然条件对农业影响时,在充分理解全面认识教材内容之后就可以大胆的将这部分内容删减为四个词,即地形、气候、土壤、灌溉水源。这样做大大的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复习备考的准确度和效度,在把教材读薄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这之后,要求学生要经常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标题进行回忆总结,思考每章、每节、每个标题包括的知识内容,思考地理事物的特点和形成原因,“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充实完善原有的知识主干,在回忆中查漏补缺,细化主干知识的细节,不断强化主干知识。要熟练掌握分析问题的知识结构。尤其是人文地理中的有关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旅游区位的分析与选择,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所以复习时一定在掌握区位分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掌握区位分析方法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既要考虑自然因素,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既要考虑有利因素,又要考虑不利条件,以确保答题的全面性;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主导因素,分析问题实质,体现答题的主导性;分析时要注意紧扣题目要求,如要求回答自然条件,就不必回答社会经济条件,要求回答主导因素,就不必面面俱到,回答非主导因素,以避免盲目多写,画蛇添足,提高答题的针对性,不能光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过于概括、空洞的语句,一定要结合区域的实际,增强答题的具体性。
2、搞好教研,重视积累与提高
(1)要关注和研究新教材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认真研究近两年的高考命题。了解规律,从中分析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和基本发展趋势。最好定期将上述试卷做一遍,亲自体验对试卷的适应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设法解决定要注意。这样,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指导自己制定复习迎考的策略,提高指导复习的自信心。从对近几年的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分析来看,地理试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强,为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打好基础、提升能力”的方针,在抓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2)加强对复习课、讲评课的研究,努力提高复习效果。讲评课一定要写好讲评教案。老师要充分掌握学情。让学生了解试题难度及自己在班内的位置。讲评不是简单的对答案、改错,而是对典型错误重点讲解,要讲思路,讲方法,使学生“纠错一道题,解决一类题”。同时教师本人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不断调整、充实和改进。加强课型研究,一定要做好实验工作,要依据学情而不断调整策略,同时要做好总结与积累工作,只有不断的总结经验,并及时的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加强集体备课,搞好教学研究。高三地理备课组要强化团结,强化集体备课,要认真研究教学复习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注重积累。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强化充实,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反思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
我深深的知道,自己的教育之旅还算漫长,还将继续面对一个又一个难题,一届又一届高三的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同时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就会继续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的智慧,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地理教师。
2010年1月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浅析 地理组 崔学盾
针对高三复习阶段大量的试卷讲评课存在着就题讲题的问题,存在着学生屡做屡错的问题,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试卷讲评模式才是高效?试卷讲评课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型和不可或缺的环节。做好测试后的讲评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知识能力和水平,通过讲评要让学生能够及时揭示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促使教师改进教法、学生改进学法,使教与学得到优化;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上好地理试卷讲评课呢?上好一堂地理课,备课、上课与课后反思三大环节必不可少。但如何备课?怎样上课?反思什么?通过长期的教学总结和反思,我得出以下的经验:
一、要加强重难点、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解题技巧的点拨、错误原因的挖掘。
首先注重备课,强化基础。讲授新课要备课,复习旧课要备课,试卷讲评更需要精心准备。因为好的试卷讲评课既能作为营养剂使学生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也能作为催化剂,使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试能力,增强学习地理的信心。教师只有经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把握学生的答题情况,讲评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加以剖析。从以下着手:第一、教师要认真做试卷,然后分析试卷。着重分析试卷覆盖了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属于地理四部分知识中的哪一部分?这部分知识所占分值是多少?试题考查了什么地理能力?试卷的命题思路是什么?等等。第二、摸清学生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弄清学生错误所在,找出问题的症结,做到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讲评。第三、做好试题的归纳可以有效地提高试卷讲评的课堂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第四、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答卷效果,确定每一道题讲评的深度、广度,讲评的重难点和方法。
二、试题的讲评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讲评分析中。教师应该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地理主干知识和主要能力去进行分析讲评;地理教学最后阶段应由重视基础知识转移到综合能力训练上来。要在引导学生对题目分析的过程中,巩固和完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课时的限制,试卷讲评不可能全面讲解试题,应采取精讲,对于试卷中的共性问题、典型试题、综合习题以及解题思路技
巧等不同类型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方法。一是共性问题重点讲解。共性问题是学生知识点上有遗漏或认识程度上有障碍,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应该作为重点讲。例如在重点讲评选择题时,主要考查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事实,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直接法、排除法、推理法等解题方法,既解决了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二是读图综合分析题,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从材料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如何归纳地理区域特征和分析地域差异;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失分的原因,是知识欠缺(如答不出或答错),还是能力欠缺(如分析不透或表述不清);是审题失误(未看清题意和答题要求),还是技术性失分(如错别字或笔误等)。通过错误原因分析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2、试卷讲评要进行知识拓展,串联和迁移
试题由于受考试卷面、考试时间等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学全部知识。因此讲评时应以点带面来给学生讲解,构建知识的广泛联系,同时,拓展应依据知识结构的需要、能力培养的需要、与地理情景相结合,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地理生活化的认识,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强化把教材的理论与试题联系起来,做好知识的迁移。
3、试卷讲评要合理的评价
在对试卷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讲解后,教师还应当对试卷做一客观评价。一要评命题。看命题人在命题时,主要是参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并尽量模拟高考试卷,因此评试卷的命题原则很重要。主要是地理各部分知识所占的比例,;试卷的难易程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正确对待不同难度的试题;命题思路,每道试题体现了什么样的命题思路,并且将同类题进行归类,使学生将学习、复习与高考紧密地联系起来。二要评答题。最好列举出具有典型性的错误答案,让学生来当医生做“病因诊断”,最后是“对症下药”。这样既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过程的调整,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出题的背景与思路,认清自己存在的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同时,注意激发学生情感。如有创新,有独到之处的学生要及时肯定,要善于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增加其自信心,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对考试后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激励因素,在试卷讲评过程中应引起注意并应有所体现。
三、教会学生反思,提高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在课后要及时反思,总结成功经验,改进缺点不足。首先对于教学的成功之处,注意不断地加以总结、提炼、升华,以利于指导今后的地理教学。其次教师不要回避教学中的问题。试卷中的问题有可能是教师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妥造成的,也可能是教学方法不切合学生实际造成的。因此,教师应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反思纠正自己的失误。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利于赢得学生的信任。
其次,学生要总结失分原因,提出努力方向。试卷讲评后,学生要对自己试卷中的错误之处进行原因分析。是知识欠缺还是能力不足?是审题失误还是心理紧张?通过错误原因分析,使学生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认清今后的主攻方向。
在上面提到的基础上,我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部分试卷讲评课的内容安排给学生。一开始我也不放心,害怕学生完成不好。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快班的学生很快完成了内容。令我高兴地是慢班的学生能够准备的很充分,讲解的很到位。由此我想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能行,这一点很关键,部分老师不敢这么做;二是通过给学生时间准备,他们学会了知识的利用及联系,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三是加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把懒惰者调动起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去主动学习;四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想这才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的缘故吧!当然,教师不是没事干,而是更应仔细聆听学生的讲解,把握知识的深浅度、难度,教会学生在处理习题中进行归纳总结,学会把握主干、抓细节,准确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领会命题人的意图,巧解析题,使其答题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重视起来讲评,精心探讨试卷讲评课的规律,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灵活多变的方法驾驭课堂,试卷讲评课同样也会生动而有趣。
2010年1月
第四篇:听评课体会
听评课心得体会
6月22日由区教育局在区一中组织了全区中小学校长听评课活动,我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参加了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松树》的听评课,本次活动由区三中教师商晓红执教,有六位中心小学校长评课,卢咏莉博士点评。这次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受益匪浅。
商老师这节课的传授思路是图片导入、精读品悟、整体感知和整体回归四个环节。这节课的优点是:一是情感的投入,本人的音容笑貌和学生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活力;二是教态自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三是教学基本功扎实;四是教师评价性的语言对学生的鼓励;五是整个过程贯穿了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醒悟课文内容。对本节课的建议:一是导入时间过长;二是对生字和多音字没有分别板书和辨别;四是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个别性问题回答含糊不清。
从整体上看这节课能够按新课标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卢咏莉博士的点评抓住要害、深入浅出、双方有问有答、点评有理有据,引人入胜,并指出评课的要点:一是突破就课论课以归纳为手段,形成评课思路,便于教师把握;二是要有理有据(论点与论据)增强信服力。
这次评课的感受是,教师的课堂讲授要少一些,多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多给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如:你真棒!你真行!你还有更好的想法吗?)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成败,学会与同伴分享成功,并学会与同伴共担失败,适当调整学生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和学习氛围,少一些压力多一些和谐,改变“家长作风”。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校长,不但要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的教学工作。深入到课堂中听、评、说、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一个既会管理又会指导教师上课的业务型校长。在今后工作中努力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讲评课活动。力争打造名师,铸就名校品牌。
听评课心得体会
龙居镇大张小学
高洪东
2006年6月
第五篇:听课评课体会
高二政治《意识的本质》听评课体会
本周四听了我校陈老师所上的一堂高二政治课《意识的本质》,让我受益匪浅。本课既是对上节课知识“物质”理解的深化和延伸,又是理解下一框知识“意识的作用”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对物质的初步认识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学生迫切想了解意识这种神奇的现象。本节课涉及到许多生物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既枯燥乏味,又抽象难懂,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及学生自己的思索。所以,陈老师整堂课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知识的综合运用为特色,给人的感觉是内容多而不乱,环环相扣,有条不紊。该课之所以说是一节优质课,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的结论:
1.深入践行新课改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根据自己的实际,设计了“六步三查”的教学模式,六步,即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和当堂检测;三查,即学生自学时、合作探究时和当堂检测时巡查。新课程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指出:通过义务阶段的过程学习,使学生都能具备适应现代化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未来生存和发展必须的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本节课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推测、观察、讨论、比较、分析归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动口动手的机会,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每一节课都有一个预案,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可以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力”所在。从课堂教学中,能感受到陈老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从教学结果来看,实现了教学目标,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教学过程精致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也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政治知识的结构体系。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如:在讲述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时,运用了一个例子: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火中放置一个香蕉,人用杯子从附近的水缸中取水灭火后拿出香蕉来吃,猩猩很快学会了。当人把水缸放到猩猩经常玩耍的小河对面时,人们发现猩猩并没有从身边的小河中取水灭火,而是走过小桥,从水缸中取水,再走回来灭火。我们可以从这个实验看出,猩猩并不知道小河的水和水缸的水都是可以灭火的,对它来说,有用来玩耍的水,还有用来灭火的水,二者是不一样的。猩猩只是机械地模仿人,其智力水平仍然属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并不是意识。黑猩猩和人都属于高等动物,为什么只有人具有高级的反应形式——意识呢?人的意识是某个神赐予人类的吗?
在讲到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时,运用了经典案例,狼孩的故事:(多媒体展示案例)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地区,人们常看到一种神秘的动物出没于森林。一到晚上,有两个四肢走路的怪物尾随在四只大狼的后面。后来一队猎人进山打死了狼,在狼窝里发现并捕获了两个与狼嬉戏相处的裸体女孩,交给了当地米德纳布尔孤儿院院长辛格大主教。辛格给他
们分别命名为卡玛拉和亚玛拉,大的约8岁,小的只有两岁,她们进孤儿院时具有狼的特征:每天晚上隔一定时间就要像狼一样嚎叫,专吃生肉,喜欢啃骨头,用舌头舔水,没有感情。饥饿时找食,吃饱时就休息,昼睡夜出,靠四肢爬行,小的亚玛拉过了一年就死了,大的卡玛拉在别人搀扶下站了起来,但教她独自站立竟用了四年的时间,学习语音成效更小,7年后才会四五十个词并勉强学会几句话。1929年死于尿毒症,年约17 岁,但智力只及一般三四岁的孩子。狼孩的故事形象的说明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有了人脑不一定产生意识。要产生意识,除了有人脑,还必须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使各种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
陈老师很注意细节,提了一个问题,人脑是否等于大脑,加深本课知识印象的同时,也顺便复习了生物知识。如果把人脑比作一个加工厂,那么意识就是加工出来的产品,这时候陈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人脑是不是意识的来源,同学们各执一词,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经过最终的辩论和说服,大家一致认为,人脑不是意识的来源。接着在讲到意识的本质,也就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时,多媒体展示了一节科普知识:
世界上没有从来不做梦的人。梦境的场面尽管五花八门,但它的素材在客观世界都能找到。这些素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睡眠时以梦幻的形式剪接组合再现出来。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这个道理。有趣的是,有人可以在梦中发表演说、写作文、计算数学难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德国化学家奥古斯特梦见一条蛇正在吃自己的尾巴,身体形成一个大环。这个梦使他灵感顿发:苯分子的原子事实上呈大环形,而不是原先看到的直线结构。这一发现被视为整个有机化学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同学们在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的同时,还能对梦境做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不是把梦境看成是对未来的一种预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为了让同学们区分开意识的内容和意识的形式,陈老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东方的“菩萨”和西方的“上帝”,得知,鬼神在现实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原型,因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意识的形式,如思想,观念等,是主观的。
4.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当今高考命题的命题指导原则是,有利于高校对人才的选拔,确立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这就加大了对能力的考查,为此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5.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
通过这次听课我还发现老教师的课堂,学生参与情况较好,除了教学设计的精巧以外,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是课前对学生情况的把握非常的到位,以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情况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在情感、思想上参与了课堂教学,然后再通过自己精心的教学设计、教材处理,让学生的行为参与课堂教学中,所以老教师的教学效果特别明显。
6.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陈老师善于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的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进步。有效的利用课堂的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具体的做法是:采用问题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层层的深入。
7.教学语言独具特色
陈老师的语言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在讲到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产生时,陈老师形象地模拟语言的形成,让课堂异常活跃。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陈老师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学习,今后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