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洱县人民医院2017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自查报告
宁洱县人民医院2017年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自查报告
根据《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关于开展2017年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督导工作的通知》﹙医管办涵﹝2017﹞219﹚号文件具体要求,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院立即认真落实,进行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应用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我院成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明确高宇院长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重点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方面进行规范。
1、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对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做了调查;
2、开展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全员培训;
3、对抗菌药物的使用采取分级管理制度。
4、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我院抗菌药物采购种类控制在35种以内。
二、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面
(一)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医师处方权限
1.根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对医师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培训并考核,明确各级医师处方权限。
2.我院计由执业医师68人,普通级处方授权68 人,限制级处方授权45 人,特殊级处方授权15 人
(二)制定我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
1.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目录,并报宁洱县卫计局备案。
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控制在3个品规内。(亚胺培南1.0克、美罗培南0.5克为临时采购)。
三、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一)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1.根据医院发展 《十三.五规划》,我院感染科设置床位38张,临床微生物实际从业人员数3人,抗感染临床药师0人。(截止目前未参加国家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
2.修订 《医疗18项核心制度》和 《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工作制度》,加强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3.加强临床医师、药师、微生物检验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物临床应用管理和临床路径管理有效结合、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
1.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临床路径管理有效结合,发挥临床路径在规范诊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工作中的作用。随机抽查10份已纳入临床路径病历,查看诊疗过程、药物应用是否合理。此项工作由于我院临床路径开展不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没有发挥关键作用。
2.制定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方案,发挥信息技术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我院临床路径信息平台未建立,主要根据临床微生物室提供部分支持。
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与评价
(一)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价
1.我院未参加省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但临床微生物室已建立初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配置部分设施、设备。
2.建立医院细菌耐药预警机制。(详细见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数据)。
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重点环节管理
(一)制定预防使用、联合使用和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管理文件。见《2015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宁洱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宁洱县人民医院35种抗菌素使用剂量管理规定》及处方点评表。
(二)制定碳青霉烯类以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文件。(我院制度待完善)。
(三)规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必须经具有相应处方权限的医师开具处方,并经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后,方可使用。随机抽查10份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历,查看是否有会诊记录。我院骨科、ICU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多重耐药病人均有医务科、感染科会诊及讨论记录。
(四)检查门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随机抽取110份门诊处方,按顺序查前100份(同一患者多份处方视为1份),查看是否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我院门诊未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五)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情况:随机抽查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病历20份,计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按规定送检率应不得低于80%)。我院2017年1-6月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为100%.(六)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实施专档管理。(我院暂时缺,待完善)。
(七)临床科室按要求填报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信息。随机抽查10份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病历,查看临床科室是否填报对应患者的特殊使用信息表。.指定专人定期收集、汇总本单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使用情况信息表,并进行数据分析。(我院暂时缺,待完善)。
六、加大公众宣传教育力度
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提高公众对细菌耐药危机的认识。对患者进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教育指导,纠正自我抗菌药物治疗行为。我院主要采取公休座谈会、健康知识宣传等形式进行。
八、2017年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小结
九、我院在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如下:
1、抗菌药物应用指征本明确。临床工作中,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抗菌药物容易被滥用。如在门诊,即使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也较广泛地应用抗菌药物;有的临床医师一旦发现患者有发热现象,便开始应用抗生素,而不做相应病原学检查。
2、经验用药过多。临床诊断为某部位感染,但相应病原学检查、药敏实验结果未明确即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容易造成耐药形象发生。
综上所述,不应凭经验选用抗生素,应当把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作为重要依据确定或改换药物。且要以口服给药为主。为避免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就要注意药物的适应证、配伍、个体差异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十、整改措施
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熟悉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2、加大宣传力度,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3、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新农合政策切实加强合理用药的考核工作。
十一、处罚情况
每月对全院临床医师的处方及病历进行抽查、点评,并将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1、对抗菌药物超常使用采取预警制度,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
2、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3、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全院通报,并计入绩效考核;
4、对使用量排名靠前的抗菌药物经分析后确认是否合理,不合理者下架,停止购进。
通过培训、学习、考核,让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逐步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2017.9.20
第二篇: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骨伤科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制度及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
1、制定我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并督促临床医师严格执行。
2、根据药剂科发布限制性使用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通告,每月对使用量位于前10位的抗菌药物实行跟踪调查制度,分析评价不符合分级使用规定的处方,坚决遏制不合理用药。
3、抗菌药物使用率原则上控制在50%以下,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送检率;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者中,微生物送检率不应低于30%以;接受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者,抗菌药物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应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者,抗菌药物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应低于80%。
4、接诊可疑或明确有感染者后,应送相应的病原学标本。
5、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6、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施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值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或床头应当有隔离标识(蓝色),在患者的医嘱中也注明多重耐药菌,提高医务人员的警惕性。
7、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8、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住在最后进行。
9、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10、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11、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12、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检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13、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组每月对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有落实情况记录,体现持续改进
第三篇: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年终工作总结
为积极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在县卫生局的统一督察下,我院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县卫生局下发《关于扎实开展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重点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并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自查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根据我院处方点评制度,每月抽查16日门诊处方及100份住院病例医嘱结果如下:
1.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60%左右,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所规定的范围偏高,使用抗菌药物强度同样偏高。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偏高,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所规定的范围。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超过3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超过24小时,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所规定的范围。
4.我院抗菌药物品种共计32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所规定的抗菌药物品规的范围。
5.医师在门诊患者与住院患者在抗菌药物选择上超标准使用,疗程过长。
二、按照相关政策和卫生局指示精神,制定了相应的院内规章制度。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相关政策,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为进一步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根据已制定的规章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我院根据已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相关制度,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关于此项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将具体工作深入细致开展到临床实际工作中,以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自查整改,努力完善相关细节,严格执行分级原则和实施细则,为使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达到实际效果。
四、努力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
我院定期组织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考试,以切实提高全院医务工作者的合理用药意识和知识水平,努力促进临床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子长县人民医院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四篇:人民医院临床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兰西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
为加强抗菌药物安全、规范、合理使用,特制订本制度:
一、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对医院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二、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对纳入《抗菌药物采购供应目录》的采购品种要进行临床评价,由临床医师、药师填写抗菌药物临应用床评估表,反馈意见。内容包括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结果,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临床用量等情况。
三、不良反应发生率频繁高、安全性低、效价低的品种,根据临床医师或临床药师填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表,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药事管理委员会经调查评估,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四、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对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进行效价评估,采取相应措施。
五、违规使用抗菌药物,如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等,除按规定处理外,还应在全院通报警示,以防止再次发生。
六、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性疾病专业医师、感染专业临床药师、临床微生物技术人员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汇总、评估,同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经验,提出适合本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持续改进意见,并在全院推广实施。
七、定期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报、信息。共享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理论知识。
八、利用信息化手段,HISS系统及合理用药软件,不断地促进和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为规范抗菌药物的遴选采购和临床的合理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抗菌药物应当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抗菌药物的采购、调剂活动,不得在临床使用非药学部门采购供应的抗菌药物。
二、医院应当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抗菌药物,优先选用《 国家处方集》、《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三、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杭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得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得超过8 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3 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得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得超过5个品规。
四、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应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五、医院确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上述规定,应向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的数量和种类。
六、医疗机构新引进抗菌药物品种,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经药学部门提出意见后,报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议。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2/3 以上成员审议同意后,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2/3 以上委员审核同意后方可列入采购供应目录。对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或者违规促销使用等情况的抗菌药物品种,临床科室、药学部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和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可以提出清退或者更换意见。清退或者更换获得抗菌药物管理组1/2 以上成员同意后执行,并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备案。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6个月内不得进入本机构药物采购供应目录。
七、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未列入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品供应目录的抗菌药物,医疗机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说明申请购入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核同意后由药学部门一次性购入使用。
医院应当严格控制临时采购抗菌药物品种和数量,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 次。如果超过5 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当进行调查,决定是否同意继续临时采购或者列入常规药品采购程序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专业人才培养和考核制度
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学科建设,充分发挥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特制订本制度:
一、学科的建设:
医院按规定设臵感染性疾病科,配备相应数量的感染性疾病专业医师,负责对医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医院按规定配备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参与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医院按规定建立临床微生物室,开展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等工作,为病原学诊断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医院常见致病菌分布和耐药监测工作,参与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
根据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定期选派感染性疾病专业医师、感染专业临床药师、临床微生物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进修、培训。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内外先进的抗菌药物知识理论、临床实践等。提高自身合理用药知识水平和能力,并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向科室的同志采取讲述,传授等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全院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三、人员考核
对培养的医师、药师、临床微生物技术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考核内容当包括:
各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制度;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等。
考核合格的,方给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使用、调配及管理权限。不合格的,取消其相应资格。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一、医院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
(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新上市不足5 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卫生部制定。
二、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敏感时,可以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
三、医院应当对本机构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医师经考核合格后获得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获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四、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门诊医师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感染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五、紧急情况下,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应当限于1 天用量。如果需要继续使用,必须经过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医师和感染专业临床药师会诊,会诊同意使用该级别级抗菌药物后,授予治疗时间段范围内的使用权(包括使用药品名称、使用数量等)。
六、医院当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
七、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1、如抗菌药物使用人员权限(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有相应资格的医师才能开具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级的抗菌药物经会诊后,要使用的,根据会诊结论,给予限期内的使用权限,包括品种、数量,过期自动取消)
2、处方审核系统(自动识别处方的合理性、提示处方医师药品的配伍禁忌、药品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
3、I类清洁切口(特别是4类代表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对I类切口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作严格限制,卫生部规定预防用药不超过30%。更不允许治疗性使用抗生素(权限),凡是I类切口需要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须会诊后,根据会诊结论,给予使用品种、使用期限的权限。超品种、超期限不能使用(权限限制)。
4、门诊医师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
抗菌药物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一、医院按规定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分析本机构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二、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当在术前30 分钟至2 小时内,清洁手术用药时间不得超过24 小时。而且根据卫生部要求,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超过30%,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30%。逐步达到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超过40DDD值的目标。
三、当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采取相应措施。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得低于30 %。
(一)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 %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
(三)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 %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 %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按规定对以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异常情况开展调查,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一)使用量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
(二)半年内使用量始终居于前列的抗菌药物;
(三)经常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
(四)企业违规销售的抗菌药物;
(五)频繁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
医院按规定加强对抗菌药物生产、经营企业在本机构促销活动的监管,对违规促销的企业和抗菌药物,应当及时采取警告、暂停进药、清退等措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制度
一、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加强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医院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排名、公示和诫勉谈话制度。对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情况进行排名,对排名情况予以公示;对排名后位或者发现严重问题的部门负责人、医师进行诫勉谈话,情况严重的予以通报。
三、医院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点评,并将点评结果作为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依据。
四、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 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 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五、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一)抗菌药物培训考核不合格的;
(二)未按照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未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私利的。
六、药师连续3次以上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医嘱,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七、医师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执业医师法》 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定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者被取消抗菌药物处方权后仍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使用未经批准抗菌药物的;
(四)索取、收受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财物或者通过开具抗菌药物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五)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八、药师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药品管理法》 有关规定,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定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依法给子降级、撤职、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 药品管理法》 第二十六条、三十四条的规定,违法购入未经批准抗菌药物的;
(二)违反《 药品管理法》 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未调剂审核处方、医嘱,造成患者严重损害的;
(三)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私自增加抗菌药物品种和规格的;
(四)违反《 药品管理法》 第九十条的规定,在药品购销、临床应用中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五)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第五篇:2017年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自查报告1(精选)
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自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2017年全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督导工作的通知》,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把这项工作作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内容和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重要举措,积极动员,认真部署,结合工作 实际采取综合措施,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了由院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与各临床科室主任签订责任状,3月份召开药事与药物性治疗委员会会议,严格按照品种、品规要求重新调整了我院抗菌药物目录,调整后抗菌药物35个品种,43个品规,其中碳青霉烯类为一个品规,目录已报送市卫计局备案。
二、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抗菌药物特点、适应症、抗菌谱,参考国家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制定了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明确了各级医师使用权限,并认真执行,运用系统控制医生处方权限。
三、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制定系列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及应完成的各项指标。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每月定期对门急诊处方和各病区医嘱进行点评,每月接受处方点评的医师比例为25%。从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看,虽然个别指标未达到标准,但经过几年的专项整治数据已逐渐向好,今后应继续整治,争取尽快达标。通过统计,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排名公示。各临床科室能够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要求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要有明确的适应症,疗程适当。
四、加大管理措施,加强监督考核,加大奖惩力度。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将监测情况在医院质量考核通报上予以通报,督促整改,让临床医生及时了解医院细菌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各科室制定药品使用比例,降低药品费用,限制抗菌药物用量,对超比例的科室严格处罚,加大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责任人的处理和惩罚力度。
五、加强学习,持续改进。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安排专职抗菌药物临床药师1人,负责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并分别对个别临床科室医师进行业务培训。于2017年6月20日对全院医师、药师、医院感染管理等人员进行了培训,以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六、不断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每年按照计划更新、补充系统,发挥信息技术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如2016年9月配备“美康合理用药”软件后,使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上了新台阶。同时参加自治区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和专职人员,每月在药事管理平台上报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历,做到数据收集、上报、统计、分析准确及时。
七、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临床路径管理有效结合,发挥临床路径在规范诊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工作中的作用。
八、根据相关文件,制定碳青霉烯类以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实施专档、专人管理。临床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按要求专人填报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信息。抗菌药物临床药师每月初收集、汇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使用情况信息表,并进行数据分析。
九、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提高公众对细菌耐药危机的认识。对患者进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教育指导,纠正自我抗菌药物治疗行为。
十、存在的问题:
1、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较长;
2、预防用药品种选择还没有完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的规定执行;
3、使用抗生素、更换品种、联合用药依据不充分;
4、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DDD值偏高。
八、整改措施:
1、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知识培训,熟悉药物的适应症、根据抗菌活性、药动学等理论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2、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3、明确责任,有效延缓和控制细菌耐药,转变错误的用药观念、纠正错误的用药行为、摒弃错误的用药习惯,切实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以对人民健康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药品信息,坚持因病施治原则,合理、审慎地应用抗菌药物,并指导和教育患者正确用药。
4、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切实加强合理用药的考核工作。为进一步巩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继续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克服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继续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细化落实措施,完善奖惩机制,加大奖惩力度,总结成功经验,巩固活动成果,加强业务培训,开展公众教育,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营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社会环境,确保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 二〇一七年九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