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
教育科学发展观自查报告
于晓光
根据市教育局统一部署和我校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自2009年9月20日至2010年3月30日为第三阶段即查找问题阶段。在本阶段,我们按照上级对开展科学发展观集中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自查存在的问题
1、是学习风气不浓。主要表现在理论学习不深入,业务钻研不扎实的问题。有的同志谈思路老生常谈,对发展毫无主张,对创新毫无对策。个别同志满足现状,借口工作忙,满足于吃老本,不学习,或者学习目的不明确,对专业、对工作有益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缺乏兴趣。近年来,为了提高教职工的理论水平,学校专门发放了《你在为谁工作》、《半部论语闯天下》、《于丹论语心得》、《党员干部学习读本》以及衡水中学和市教科院关于构建有效课堂等系列书籍和辅导材料,但个别同志认识不到位,认为理论学习可搞可不搞,对党的十七大精神及专业理论学习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不系统、不深入。
2、是思想不够解放。部分同志对学校未来发展缺乏信心,面对困难缺乏新思路、新方法。乐于安于现状、不敢超越,习惯同自己比,同比自己差的比。对新情况、新问题,前怕狼、后怕虎,缺乏闯劲,怕担风险,责任意识差。对事业缺乏激情,工作消极被动。
3、是缺乏加快学校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当前学校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迁建工程大力推进,校风日益纯正,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是我们的高考在精品质量上仍无重大突破,横向比较与其他县市一中还存在一定差距。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如果我们还看不到这些差距,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裹足不前的话,我们将会失去大好的发展机遇。
4、是工作作风不扎实。突出表现在管理过程中精细化程度不高。少数干部管理中存在面情观,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个别干部存在拖拉作风,办事效率低。有的同志工作敷衍塞责,相互推诿。
5、是思想境界不高。个别同志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盲目攀比,只争待遇,不比贡献。个人思维跟不上学校发展的脚步,研究工作愁眉苦脸,闲谈扯淡兴趣昂然,热衷于家长里短、搬弄是非、散布流言、人云亦云。如此种种,都与一个党员干部的形象格格不入。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
以上问题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近年学校面临的工作多,事情烦杂,特别是近年创建示范学校、文明单位创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整体迁建等工作头绪多。主观方面还是我们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教师在社会的形象,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所以,面对新的困难,新的挑战,要实现学校内涵和外延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整体迁建工程的工作目标,需要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迎难而上,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真正打造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优秀教职工队伍。
三、整改措施和目标
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学校班子成员首先提高了认识,带头开展自查自纠,带头抓好整改。
一、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四园”建设。
1、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与管理,打造平安校园。
“安全重于泰山”,我们要以安全为底线,进一步加强学校综合治理,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德育处、综治办、门卫等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避免社会闲杂人员对学校的骚扰,积极争取相关部门配合,保证尊师路畅通,保障师生安全。继续强化安全教育与管理,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定期对校园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测与处理,及时化解矛盾,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坚决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工作理念,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增强安全工作的敏锐性和责任心。
2、狠抓师生文明礼仪教育,打造文明校园。
结合学校文明创建工作目标要求,学校制定了教师礼仪规范细则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在师生中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月”活动,强化师生的文明礼仪教育。通过对校园内不文明现象的治理,狠抓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杜绝学生留长发、佩戴首饰、吸烟、说粗话脏话、直呼教师姓名、对父母长辈不敬重、男女生嬉笑狂打、谈情说爱等不文明现象。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民主评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并通过师德专题学习,促使全体教职工自觉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和责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端正态度,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高尚的师德风范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坚决不做。为此,学校规定“教职工三不准”:一是不准接受学生家长的吃请;二是不准进入麻将馆打牌;三是不准收受学生家长的礼品、礼金。通过这些措施和要求,努力实现争创市级安全文明校园和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的文明创建工作目标。
3、开展系列读书活动,打造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整体风貌,是校园文化的集中显现。学校将以营造书香校园为目标,通过第二届校园艺术节活动的开展,以校团委、语文学科组、图书室为依托,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促使全体师生善于学习、加强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使整个校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校园充满浓浓书香。开展“营造书香校园——享受读书快乐”为主题的书香校园活动,掀起师生读名篇名著的热潮,鼓励撰写读书笔记、反思心得。图书室利用中午、傍晚和周六下午等时间对师生开放,丰富师生的书源,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使大家乐读书,爱读书,真正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加强读书经验、读书心得的交流,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校处处散发着书香,充盈浓郁的文化气息。
4、激发师生热情,打造激情校园。
我们将把示范学校的办学要求作为教育教学的准绳,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并改进教学方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结构,全面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教育模式。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大力构建有效课堂。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市教科院《关于规范教学行为,构建有效课堂的实施意见》,按有效课堂的标准,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逐步消除无效课堂和低效课堂。教务处、年级教学干事加强对年级构建有效课堂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对课堂效率低下的教师要限期整改。全体教师正积极投身于构建有效课堂活动,努力打造激情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师生充满激情、让学习充满快乐。通过人文关怀和制度激励,使全体教职工进一步增强主人翁意识,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学校的主人,充分调动工作的热情和激情,切实感受工作的快乐。
二、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全面实现“三优”目标。
1、不断提升教职工品质,要求他们做优秀教职工。
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尚阳将社会芸芸众生大致分成四种类型:卓越的人,优秀的人,非常普通的人和永远的“贫困者”。优秀的人表现在做人做事品质的优秀,业务素质上的优秀。争做一个优秀的人应该是所有一中人的共同追求。作为一中的教职工,我们将以卓越的人和优秀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全体教职员工要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内涵,通过“三争一创”活动(即“争做学问、争当名师、争做贤人、创学习型教师”)和“一、三、五、十”工程(即“一年合格,三年优秀,五年骨干,十年名师”),努力提高我们的师德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提升我们的个人品质和个人修养,做知识型、专家型、贤德型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2、不断提升学生修养,培养优秀学生。
全体教职工将进一步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管理理念,全面落实“三分教、七分管”的要求,通过日常管理和系列德育活动,全面塑造学习成绩优秀、道德品质高尚、身体心理健康、行为习惯优良的优秀学生,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基。
3、不断提升学校品位,争创优质高中。
我们将不断发展和丰富市级示范学校创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按照省级示范高中的标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力打造“现代化、开放式、有特色、高质量”的优质高中,全面宏开百年学府。
第二篇:教育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教育科学发展观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如同书写汉字的“人”字,就是要培育出一代代站得正、走得稳、一直向前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面对这样一种责任,我思考: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起正确的学生发展观。今天的学生,或许有明天的将军、或许有明天的明星、或许有明天的作家、或许有明天的英雄,或许就是明天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但今天的学生,必将是明天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育工作,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走“学生本位”的实践之路,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生的培养。小时候,听爷爷讲私塾读书故事,先生的戒尺会毫不留情地落下来。爸爸读书不再有戒尺,却也挨过老师的粉笔头和三角板。我刚上学时受罚不再,但老师还是师生关系的中心。现在,在教育局、在学校常听到的是课程改革、是校园文化、是特色创建、是关生。这一切,都指向全体学生的成长,都指向每个学生的发展。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
面对这样一种责任,我思考: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起正确的学校发展观。学校里最重要的是人,是教师、是学生,而不是楼堂馆室、不是空调电脑。清华大学前校长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意思是学校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只有学生的不断成长、教师队伍的不断完善,学校的发展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发展观,办好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学校,办好学生满意、教师满意、人民满意的学校,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面对这样一种责任,我思考: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是教育战线年轻一兵,我也是热爱时尚、追求新潮的年轻人。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社会我选择了教育,我也就选择了一种人生,一种责任。在《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世界畅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只有这种主动完成任务的人,才能将成功的理想,变成眼前的现实。这种人才是高尚的、可贵的人。让我们记住自己的责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教育事业,体现的是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教育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面对汶川英雄教师们,我不敢轻言舍生赴死,但我会坚定教育的信念、教育的情结。面对公务员这样的一个职位,不敢妄言鞠躬尽瘁,但我会履行公务员职责,信守公务员精神。这就是我,一位年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第三篇:深入学习教育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深入学习教育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机械工程部 徐志英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7-15 阅读:787次
本人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特别是对教学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进一步,下面是本人学习教育科学发展观认识。
教育作为人类最具特色的自觉行为,都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进行的。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实践出发,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优先、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上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贯穿于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创新的全过程,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
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自觉地把握和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尊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教育改革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不断扩张是教育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知识资本的形成,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育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世纪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教育的发展处于最好的时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教育的快速发展使传统教育体制、机制和模式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社会和市场对教育的需要,带来了教育的失范和失序。由于教育是具有先导性,且系统性很强、周期性长、牵涉面广泛的庞大的体系,要把教育的事情办好,最基本的是我们应当客观地、实事求是地面对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如,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结构失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制度和管理僵化,制约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后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学质量都不堪重负;教育的乱收费引起群众的不满等。办教育最需要科学的、严谨务实的作风,切忌浮躁、贪大求洋、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作风,但是,不尊重教育客观规律,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地追求高层次、大规模,组建了不少万人、数万人、十万人的大学,如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问题和矛盾就会越积越多。盲目、浮燥——这是教育的大忌,是与求真务实相背离的。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看到这些问题,教育的发展及其负面影响将是长远的、不可低估的,甚至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稳定的大局。教育面临这些矛盾和问题,究竟采取什么态度我们既不能回避,也不能采取主观臆断的态度,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教育发展观为出发点,遵循教育的规律办学,求教育发展的态势之真。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也是我党的基本思想路线,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教育的发展要从我国教育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出发,寻求发展的路径。在发展的问题上,有的人存在短视行为,不顾现实条件,不管有无条件蜂拥而上规模,追求高速度和大发展,这些都是与求真务实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教育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深入探索、研究“教育”这个客观事物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思考和理论研究过程;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需受教育的群体庞大,而教育经费短缺的国情。彻底转变观念,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教育系统存在的种种复杂矛盾,是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和立足点。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教育的迫切要求,一定要树立自觉的、求真务实的、与时俱进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这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也是我们立论的基础。
二、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必然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尺度,一种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对人的价值意义的认定,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直接影响,从而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发展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人是教育的主体,标志着教育是人性化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观。以人为本是新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的,离开了这个根本原则,教育发展就成了空谈。以人为本标志着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提升,是尊重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需要,一切为了现实的、社会的、具体的人。以人为本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纯的、抽象的、自然存在的人,人如果停留在自然状态,仅是纯粹生物意义上的自然存在物。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社会化了的人的存在,社会是通过人的自觉、自主、自为的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赋予了人作为社会人的意义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素质和人的意义的存在。关注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主要环节是接受教育。人的力量、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受动性的,只有当人学习了知识,才有力量。每个人不仅有自我生存的需要,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即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虽然我国东部已经成为成功的技术应用者,整个中国正逐步成为技术应用型大国,但是国际核心竞争力偏低,科技竞争力较弱,却是不争的事实。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经济、企业、教育和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只有尽快进行人才开发才能有效地支撑我国竞争力的提升,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人的个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超越了只追求某一个方面的片面性发展的局限,肯定了在社会、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关注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人的自觉自为全面发展的主体地位,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重视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做人的人格、肯定人的尊严,就是尊重人的学习、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关键是要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需要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制度和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享有终身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首先,要从观念上重视人的终身受教育权,树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紧迫观念。我国一贯重视学历教育,这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信息、经济瞬息万变,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历教育,或学校“一次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人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也只是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许多知识、技能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工作的实践和职业的培训中获得的,即使是大学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二年后就有一半已经过时。因此,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培训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学习化社会,必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比水平,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建立终身学习化社会,既是尊重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也是广大群众自我完善的迫切要求。
其次,要提供学习化社会的制度保障,建设学习化的社会环境。要打破传统封闭式的办学模式,使学校融入社会,特别是发挥高校建设终身教育的积极作用。为人们提供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终身学习的平台,教育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原则。教育已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仅靠学校或通过单独的机构不能对其社会的一切成员都提供学习的机会。教育现在是、而且将来也越来越是每个人的需要,我们不仅必须发展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而且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把这个社会称之为“学习化的社会”;我国目前与构建学习化社会还有相当差距。社会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不仅是只满足个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意义是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作为社会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也是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努力创造学习化的社会环境。传统教育观强调学习是灌输,学生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以应试教育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学生围着教师转;科学教育观强调学生是主体,学习是独立自主、生动活泼的、自由自觉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围绕学生转。学习化社会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学习成为国家政治和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社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方式、多种层次、多种手段的学习机会,学习成为社会最广泛、最普遍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行为。终身教育时代,一切为提高人的素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可持续发展
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教育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把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平等发展观念注入教育发展的观念中,这既是经济也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首先,教育要优先、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瞻观。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速度、发展程度的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知识资本,知识贫困是经济贫苦之源。教育是有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投资,教育投资是一种改变人自身、改变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
教育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需要国家、社会和市场共同介入教育,改变教育仅仅是消费投入的错误理念,最关键的是政府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和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目前我国教育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用于教育的投入还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指数,这是不符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的,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屏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既是我国教育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个有机的整体,教育是社会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知识经济时代不同于农业和工业经济时代,它是以现代科技为中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居于先导和基础的地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列为“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性行业”。教育在知识经济和知识创新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发展的状况将决定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整体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发展观,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定位,说明各种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滞后性,因此,必须对未来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制订科学的长期、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形成多阶段、多形式、多种类、多层次全方位的大教育系统,这就扩大和延伸了发展的视野,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又要突出重点,着眼于基础教育,正确处理好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政府一方面要切实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完善农村的义务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扩大和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要尽快建设完善的、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当代教育的整体化改革的趋势不断加强,从教育的理念、体制、结构,到教育的政策、内容、方法、课程等的不断革新,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国民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面临着不同的矛盾和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和分配不合理、教育资产的管理体制僵化,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将决定和影响我国教育今后的发展状况,必须进行制度的改革、创新,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为指导,构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财政制度,调动市场和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其次,教育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在社会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协调发展是研究、寻求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条件。所谓教育协调发展,一是指教育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如与科技系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二是指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诸如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性与连续性教育、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国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等,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使之协调、均衡的发展。协调得当,相得益彰,达到双赢;否则将两败俱伤,后果严重。协调发展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节点。
第三,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针的价值观是:教育的平等发展观是对教育价值观的定位,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受教育权利是被世界人权宣言和我国宪法赋予的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平等性更加关注,对受教育的权利更为重视。我国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利不仅是受宪法保护的法定的平等权利,而且我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也确立了教育的公平性、平等性,说明我国对受教育平等权的实体立法制度是很重视的。但是如何使受教育权利从法定权利,转化为每个公民的现实权利如何在公民受教育权利被侵害时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和救济我国在程序法上对教育权利的法律保障还存在较大差距。受教育权的不平等,从宏观上有城乡之间的教育财政资源的不均等,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国办与民办学校在许多方面的不平等;从微观上有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纠纷时没有教育程序法,如教育诉讼法、教育行政复议法等,导致司法的被动,受教育的平等权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证。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教育必须以全面、协调、平等的发展为基本内容,以整体观、协调观、平等观确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学习才发现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含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对过去本人许多问题得到合理的解释,对本人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充分认识到做教育必须实事求是,要以人为本,要以科学发展观看待教育。
第四篇:发展观自查报告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查自纠报告
群科镇工农兵学校赵生海
从今年9月份开始,按照群科镇中心学校党支部的统一部署,我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及上级有关文件。通过集中学习、自学、研讨等活动,知道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意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基本要素。科学发展观对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教研教改工作、学校安全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各项工作要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活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德治校,依法执教,为学校发展服务,力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结合自己的思想状况、工作实际与科学发展观相比较,触动很大,通过进行深刻剖析、自查自纠,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反思如下: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深刻反思自己的工作,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形式,看到了不足,找出了差距:
(一)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
虽然平时也比较注重学习,但很多时候仅仅满足于和自己日常工作相关的知识学习,更多注重的是微观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而不注意政策理论的学习。因此,在思想觉悟、政策理论水平等方面与所担负的校长工作还不完全适应,对有些问题考虑不深不细、缺乏战略眼光。思想不够解放,改革意识不够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新的工作局面开展的情况自己并不太满意。
(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不够人性化
在日常的教育管理、教学工作中,存在着盲目追求效果,过于注重效率的思想,对于教职工的管理、学生的教育有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有时候方式方法过于简单。
(三)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盲目的满足感,这是一种盲目自满、不求进取的惰性思想在作怪,不仅影响了自我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还影响了整个学校工作的质量,特别是影响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四)与教师沟通交流不够
总是借口工作繁忙,很少与教师和班子成员交流,因此很少听到一线的声音。这样,有些管理措施的实施就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有时甚至出现教师反对的现象。原因是工作
方法上有时不够恰当,不够策略,处理问题时缺乏冷静思考,没有顾及他人的感受,这些都可能会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二、根据以上问题和分析,我确定了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升理论修养水平
要坚持全面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一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深学透,《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之类的学习材料要反复学;二是要加强学习学校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三是深入实践,在实践中调查、研究、总结,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二)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地、全心全意地为学校、教师、学生发展服务;要借助我校浓郁而富有特色的校本文化,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校训,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为育人目标狠抓常规,提高质量。
(三)克服惰性,创新工作方法与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发展的理念,更新观念,大胆工作,解放思想,确立创新意识,工作中要多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开拓进取,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除思想负担,改进工作方法,理清工作
思路,找出差距,寻找新的起点和目标。要把自己的提高看做是为教师服务的条件,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只有这样,才会产生不竭的前进动力。
(四)多与教师及班子成员沟通,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遇事多同班子成员商量,多与教师沟通,发挥好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密切关系,增进团结,注意调动全体班子成员和全校教师的积极性,努力使整个学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促进学校快速向前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来审视自己、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工农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自
查
自
纠
报
告
群科镇工农兵学校赵生海
第五篇:医生发展观自查报告
在这次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中,根据院党委和中心支部的安排,由组织出面,广泛地征求了系统党内外群众及服务对象对我的意见,并向我作了反馈。根据同志们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自己又重新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分析,特别是在个人存在问题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危害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剖析报告进行了再修改、再提炼、再加工,以共同达到问题讲清、原因找透、危害讲明、修正缺点、完善自我的目的。现将修改后的科学发展观自查分析材料报告如下:
这次我们参加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已有九十天了。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初,我认真学习了中央、省、市、区各级关于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文件,以及中央、省、市、区各级领导的讲话,系统地学习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撰写了读书心得和近万字的读书笔记。通过深入学习,交心谈心和征求意见,对这次开展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有了深刻地认识,深感意义深远、非常及时,使我进一步明确了为何与时俱进,何为科学发展,何为执政为民。通过对照党员标准,对照中央及各级党组织的要求,对照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和所处的位置,特别是工作职责行为规范,切实找到了差距,找出了存在问题和不足。在这二阶段中,通过民主评议,把问题和差距亮出来,通过组织和党员、群众的评判和分析,以共同修正错误、纠正缺点、学习先进、取长补短,真正达到提高觉悟、增强党性、履行职责、以身作则、发挥作用,创新发展的目的。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创新精神不够强。工作、学习缺乏特色,满足一般的套路和方法,因求稳怕乱、怕出错、怕失误而辜负组织和领导的培养、同志的信任。
二是学习不够系统、扎实、主动。往往只注重单位组织的学习,除此以外,自学的很少或考以会代学、以干代学,学得不深不透。
三是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有时候的表现或想法甚至不如先进的群众,与优秀党同相比更有差距。
四是与职工交流不够。往往借口事情多、工作忙而放弃了交流,对下属要求多、关心照顾少,不了解同志们在想些什么、最需要什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表面的,但实质是深层的,有客观的,但更有主观的。分析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是有患得患失思想,一定程度地存在私心杂念。
二是有一定的自满情绪,认为自己多少地读过几年书,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还可以,没有牢固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是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的弱化,认为自己不过是个最最基层的一般党员干部,能做好本职工作是先进性的最好体现,所以出现以工作理想代替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以代表本单位、本部门及职工的利益代替了人民大众的利益。
三、整改措施和奋斗目标
一是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为切入点,努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要与时俱进就是要不断学习、自觉学习、自加压力,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系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潜心学习领导科学和管理方法,认真学习防病业务知识,成为疾控工作的行家。要在学习中干、干中学,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立争一流、创一流的理念,放为天下先的魄力。
二是以加强党性修养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学习党的理论、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衡量自己,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联系实际,多想别人、少想自己,多谋事、少谋人,要共事、先共心。在言行上,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又要教育和带领党员、群众,扎实履行好工作职责。
三是以克服消极思想为关键点,努力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要着力克服那种小富即发、小胜即喜的小农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班子成员在中心主要领导的领导下,搞好所分管的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分工不分家,揽事不揽权,同时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放手、放权、放心地让下层抓好职权范围内的工作,调动每人的积极性,认真学习并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静心洗脑、克己奉公、不贪不占,守得住清平、守得住寂寞,一心一意为单位,全心全意为人民,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投入卫生防病事业,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