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金竹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工作自查报告范文
大金竹民族学校
校本课程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建设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快乐、个性化发展的,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精神指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校办出特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这一大环境下,认真做好梦想课程开发实施与实践工作成为我校近几年的教学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我校的办学思想,牢牢把握“讲究道德情操,追求文化品位,崇尚科学精神,涵养民主风气”的校园文化建设核心理念,贯穿“培养学生一个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未来”的学生学习理念和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发展。以我校梦想课程基地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品牌、创出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最终促使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创建背景
由真爱梦想基金会发起的梦想教育给义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梦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内涵提升、给教师专业成长、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舞台。我校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结合学
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校的传统资源,认真做好梦想课程开发实施与实践工作。
三、创建目标
1、让学生在“兴趣”、“特色”中,陶冶情操,学会做人;在实践与体验中,学会学习。
2、让老师在梦想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专业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梦想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3、形成我校校本拓展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四、组织与实施
(一)实施的内容
1、爱绿小卫士
绿色环保教育的主旨是打造绿色学校,宣传绿色文明和环保知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所以,将绿色环保教育纳入我校教育的范畴,可以大力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环保教育,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也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树立起环保意识、公德意识和爱国意识。
2不一样的童话不一样的梦
童话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把人类生活中某些宝贵的价值以及可能出现的欺骗、践踏、侵犯行为告诉给儿童,并教给儿童对付类似的邪恶行为的办法。儿童在听或读童话时,会在无意识层面上获得这些教益,这些教益将深深地埋在儿童的心灵深处。当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这些教益将会在无
意识层面上自动地促使儿童如何反应,因而它们将会使儿童(甚至他长大成人以后)大受其益。这些无意识层面的教益还可能是在意识层面上产生自觉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认识的重要前提。
3、计算机里的魔术师
学习计算机,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寓教于乐,集娱乐、游戏、学习于一体,有效地减轻了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小学生的天性是贪玩,针对这一特点,将娱乐、游戏带入到学习中,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这也是我们实施情感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我们在计算机上面装了一些简单、益智的游戏,以及一些校园歌曲,反映校园生活的CD等。在学习中,穿插娱乐和游戏,集娱乐、游戏、学习于一体,寓教于乐,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让他们既满足了好奇心和贪玩的天性,又学到了知识,高质量地达到了教学大纲设定的目标。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很大程度地减轻了学习压力,学习变得主动,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4、身边的大自然
在中外教育史上,有许多教育家极力倡导教育工作要很好地利用大自然。重视利用大自然,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方面。大自然中不仅寓有丰富而鲜明的形象性,更有多方位的教育性。不要让孩子只呆在只看到“四角天空”的墙内,满足于从书本、影视画面上“接触”大自然。
5、我和你
世界是其实很也很简单,不过是“我”和“你”。“你”也许是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也许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好伙伴,还可能是我们从未见过的的陌生人。但不管“你”是谁,只要我们怀着一相映成趣宽容、珍惜、感恩的心,我们学会感受到其中美好的爱意。
6、理财
(一)理财课程通常被看作为成人教育,但许多人的成长经历证明,财富启蒙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本课程是将艰涩的理财内容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传递,并带给学生更多的关于财富的思考,开发学生的“财商”,为今后的成长和生存打下良好的理财基础。
7、生命教育
关注生命、热爱生命教育是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只有通过多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二)运作机制
1、管理网络。
校长→教导处→梦想中心。
2、运作流程:
制订计划→组织动员→教师申报→确定项目→开展活动→评估总结。
(三)实施措施
1、梦想课程实施工作小组。组
长:杨威
成员:杨晓清 张国平李应辉 语文教师 地方教师 实施工作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实施工作开展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实施工作课程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程资料,及时提供课程信息。
⑤做好梦想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抓好教师培训,开办梦想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班,学习掌握梦想课程实施的方法;懂得实施梦想课程;搞好梦想课程的评价。
3、根据校梦想课程的实施方案,学校做好开发、实施的协调、安排实施、检查等工作。
4、建立分层分项管理、检查、评估制度,做好梦想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工作。
五、评价
评价是梦想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是提高梦想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保证。
1、成立梦想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组织、指导、检查好评价工作。依靠教师、学生、家长,搞好全员评价工作。
2、对每门课程设计的评价。主要进行开发与实施的科学性、内容、安排效果的评价。
3、对梦想课程实施的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提高师生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六、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校长室把梦想课程开展实施列入工作议事日程认真抓好,做好实施的组织、检查、评估工作。充分发挥实施组长的作用,紧紧依靠全体梦想教师做好开发实施工作。
2、制度保障:制定相关的梦想课程开发、实施制度,搞好制度管理。
3、建立激励措施:充分认识梦想课程开发、实施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我们做好对梦想课程开发、实施的评估与对老师期末检查、年度考核结合起来,与考核实验成果、考核先进结合起来。发挥激励机制,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
让我们同心同德,在梦想课程开发、实施中,真爱梦想、师生、学校同成长,把我们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
乐安县大金竹民族学校
2014年9月12日
第二篇:竹文化——校本课程研修
竹 文 化
——校本课程研究
在中国文化艺术中,竹子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非同一般,有着深远的寓意。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迥然不同。唐宋以来,竹子与梅花、松树并称“岁寒三友”,明代则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竹子虚心自持,高风亮节,乃君子写照,其品行、风韵都成为文人雅士歌颂和追求的对象。
“新竹二小”特有的竹文化气息,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天然的舞台。校园环境对学习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我认为学校环境是学校形象的外部显现,是物化的文化,它渗透着校本的思想、规范、创意和价值观的教育。另一方面,我认为教育既是现实的,也是理想的,它应该是实现文明与福祉的生活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文化建设应立足于校本、耦合地域、深度开发,处处体现文明的气度和追求。以竹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发展,让每一位师生都沐浴在文化建设的精神世界中,让每一位师生都做一个真正的“文明使者”,这是学校教育梦寐以求的理想。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丰富多彩的校本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体验,为使学生更多、更系统的了解竹子,认识竹子的特点,熟知久远的人文风俗。开展“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它不停留在学习与实践层面,也不仅仅是寓教于乐的浅层次体现,而是最终要形成以竹子神韵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特色,并开发校本课程。通过竹文化于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使每一位进入校园的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提高。
一、营造氛围,搜集素材。我认为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多方面搜集资料,组织一次大型的“竹乡搜索我极限”亲子活动,和父母一起通过上网、看书、采访、调查、实践等各种途径搜索有关竹的名人名事、诗歌、儿歌、趣闻、俗语、歇后语等并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交流,学校汇总成册。
二、化零为整,建构框架。建立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基本框架。
可编写校本教材。全校一共有六个年级,可编六册,一个年级一册,一册教材用两个学期。每册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有规定的内容,每册按照梯度编写,如竹制品的介绍,校名的介绍,竹诗词的学习,学唱歌曲等,也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编写的内容。
三、集思广益,积累资料,组织教师学校有关专著,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开始征集资料。一是向广大家长、学生征集。二是向广大教师征集。三是向本土专业人士讨教。
四、打造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竹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中学习、生活,适时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研竹的过程中画、唱、写、做,在活动中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外显的校园景观必将内化为学生对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诗化的校园必将带给学生文明的体验与追求。在我们的校园里,跃动着的绿色意象和生命韵律随处可感、可观。“这里,是竹的骄傲。这里,新辟着绿色的光亮,充盈着拔节的声响。”
五、组织学科活动
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竹文化活动,如:竹文化诗词诵读比赛、竹艺制作比赛、“竹之风采”书法、写字、绘画比赛,“竹之风采”手抄报、征文比赛……让竹之清雅高洁、生机盎然的外在魅力和清俊不阿、刚正挺直的丰富意蕴及竹子 “立根、坚韧、虚心”的品性已深深根植于同学们的心中。
六、开设兴趣小组
结合学校特色文化,我学校可开设 “竹编兴趣组”、“竹刻兴趣组”、“竹烙画兴趣组”。各兴趣小组选择有特长的教师和一些有经验的校外辅导老师进行辅导,每周活动做到“一有三定”,既有方案,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我们兴趣小组的同学已经能熟练的掌握一些竹编、竹刻、竹烙的技巧,还能够制作多种竹编器具和竹刻玩具了。如:竹蜻蜓,竹快板,竹笔筒等等。
七、自编竹竿舞蹈
为了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竹文化”魅力,学校还可自编自创一套竹竿舞,大课间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敏捷地进退跳跃,潇洒自然地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这也许会成为“阳光体育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激发兴趣,提高了各方面的素养,营造出浓郁的校园育人文化。
竹子看似简单,却很不简单,是历代多少文人墨客讴歌过的对象。
“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你是英雄的井冈山的象征。”——袁鹰
竹子蕴含着无比丰富的内涵,涵盖个人乃至国家的文化所在,值得我们去挖掘,从中得到启示。
第三篇: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汇报
研发快乐课程,滋润快乐童年
莱芜市鲁矿第二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新教育同仁:
大家好!
自全市全面推进新教育以来,我们鲁矿二小作为全市首批实验学校,始终坚持‚高标准定位,高强度推进‛的理念,扎实推进新教育的各个项目。特别是在课程建设上,我校从学校实际情况与办学特色出发,贯彻‚三个着眼于‛——即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发展、着眼于促进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着眼于促进学校课程整体育人功能的提升,全面推进以‚快乐学习、润泽成长‛为精神实质的‚快乐成长系列课程‛。
一、以快乐成长为出发点,确立适合儿童快乐成长的课程开发观念
2012年10月,在宁波举行的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被誉为‚新教育不老的智者‛的成尚荣老先生说:‚课程是跑道,是‘道’,它应该有规定,有目标。课程重在‘跑’,跑是一种经历,是一种机会,而不应是孩子的负担,‘卓越课程’是什么?它是送给孩子们的一件幸福的礼物,是孩子们享受的一种生活状态。所以我们研发构建的课程应该是让孩子在课程的学习中处在一份享受之中。‛以此为出发点,我校充分审视自身条件和办学特色,以‚每一个学生每天都有新进步‛的办学理念为基础,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为目标,以‚让每一个课程都能促进学生快乐成长‛为落脚点,以‚发展性+成长性+拓展性+特色性‛为要求,着力开发了下辖‚快乐英语‛、‚快乐阅读‛、‚快乐艺体‛三个系列,十二个分支的‚鲁矿二小快乐成长系列课程体系‛。
二、快乐英语,实现从“学英语”到“用英语”的质的飞跃
长期以来,小学英语教学由于学生词汇量少、缺乏语言运用环境而走上了孤立、单纯的知识学习道路。这样一条道路使得学生学习缺乏兴趣、教师教学被动反复、家长辅导无从抓起的困难局面。面对这一形式,我校英语教研组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特色,着力研发了‚快乐英语‛系列课程。
首先,‚快乐英语‛系列课程把新教育所倡导的‚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迁移运用到英语中来,研发了‚英语儿歌‛晨诵、午读课程和‚My happy life ‛英语暮省写作课程。每一个英语晨诵,英语老师都会用一首美妙的英语儿歌开启孩子们快乐的一天。在晨诵课上,学生可以稍加改动将英语儿歌送给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在读唱儿歌、赠送儿歌的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的是快乐,增长的是英语运用能力,在快乐的氛围中提升了英语综合能力。‚My happy life ‛英语暮省写作课程是‚快乐英语‛的又一大特色,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词汇量,并掌握了一定的语法,他们每周都会按照英语主题活动,写作多篇短文。为了使自己的写作能更生动,学生会自觉主动的查找运用没有学过的单词。学生在此过程中锻炼了英语运用能力,提升了英语写作能力,激发了主动学习的自觉性,还能体会到能力提升的快乐,可谓一举四得。
在此基础上,英语教研组四位教师继续深化研究,开发出了‚快乐英语——低年级唱诵‛课程、‚快乐英语——中年级音乐剧‛课程、‚快乐英语——高年级英语故事、英语表演剧‛课程。这套课程着眼于学生五年的小学英语能力提升,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英语运用,感受童年快乐。为确保实际效果,我校为本套英语课程划定了专门的课时,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学校领导会同课程开发组成员不定期深入课堂,感受课程实施的切实效果,体验课程对学生快乐成长的促进效能。
学校还千方百计为英语打造展示、运用的舞台。每周升旗仪式都会组织全体同学学习‚每周一句‛,每月组织一次‚英语特色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英语展示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双语联欢会‛,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们在快乐的英语运用中学到了活生生的英语,感受到了快乐的英语。
三、快乐阅读,让书籍照亮学生的童年
营造书香校园被列为‚十大行动‛之首,我校在这个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和丰厚的经验。学校组织全体语文教师,研发了‚快乐阅读——小学语文全程大阅读‛课程体系,该体系下设以字词认读和儿歌谜语记诵为主的‚快乐阅读——一年级认读记诵‛课程、以成语积累、故事朗读为主的‚快乐阅读——二年级阅读积累‛课程、以美文赏析、阅读技能教育为主的‚快乐阅读——三年级阅读技能教育‛课程和以整本书共读推进为主的‚快乐阅读——高年级整本书阅读‛课程。该课程力求通过五年的全程大阅读,让学生达到至少500万字的阅读量。通过海量阅读,让学生在童年阶段能形成广博的知识面,在阅读过程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为使‚快乐阅读‛系列课程更加规范化、实效化地开展起来,学校对照先后编印了五本‚快乐阅读‛校本教材和五本《晨诵读本》,以此作为小学语文阅读的路线图,指引学生通过阅读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去体会成长的快乐。为了使教师上好各类阅读课程,学校要求教师首先要积极深入研究阅读,通过读书沙龙、读书交流会、阅读教学经验报告等活动提升教师阅读教学能力,通过各阶段阅读教学示范课引领阅读教学,使全校阅读教学得到切实提高。
活动是检验和推进阅读的有效手段。我校先后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故事大王讲故事比赛‛、‚我的一本课外书——书香达人评选活动‛、‚鲁矿二小读书节系列活动‛、‚鲁矿二小书香家庭评选活动‛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效果,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激情。扎实有效地读书活动取得了累累硕果,我校推选的两位选手包揽‚莱芜市读书达人‛评选活动前两名,我校先后有五名选手进入山东省读书达人总决赛。
四、快乐艺体,让学生在快乐中提升综合素质
我校面对艺体教育全方位、多角度、重素质的时代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以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健康发展为本,开发出以沙包操、绳操、少年武术操为主的‚快乐体操‛课程,以校园集体舞、少儿健身舞为主的‚快乐体育舞蹈‛课程,以乒乓球、少年篮球、软式排球为主的‚快乐球类‛课程;艺术教育方面,主要开发出以笛子、葫芦丝、电子琴、古筝为主的‚乐器演奏类‛课程,以舞蹈表演为主的‚快乐舞蹈‛课程以及以演唱技巧提升为主的‚快乐合唱‛课程,从而整合形成了‚鲁矿二小快乐艺体‛课程体系。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各项艺体门类的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再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重视艺体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提升综合素质。
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节是我校对艺体教育的一次综合检阅。我们本着‚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所有的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的宗旨,尽可能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站在舞台和赛场上,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演讲跳舞、展示技能……每次演出以及比赛,学校均邀请家长参加观看。孩子们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和赛场上的飒爽英姿坚定了家长们培养孩子学习的决心,更使学校对艺体教育的发展充满信心。
各位新教育同仁:如果说新教育的理念为我们指明了一个幸福完整的方向,那么我们鲁矿二小人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沿着课程建设这条路走下去,把 ‚鲁矿二小快乐成长系列课程体系‛建设好、发展好,让师生都快乐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谢谢大家!
第四篇:校本课程自查报告
校本课程自查报告1
在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指引下,我校开展了教师校本研修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学校在教师校本研修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改观,现将近期工作自查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营造氛围
校本研修工作开展以来,学校领导很重视。校长召开有关校本研修的会议,讲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示学校教导处和教研组要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拿出具体的方案和措施。
二、机制保障,带动学习
针对校本研修,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教导处决策安排,教研组具体主抓实施。首先教导处拿出本学年的校本研修方案,收集意见,修改完善。老师们在大方案的框架下,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平时无论是参加集中培训活动,还是自研活动,都要求做好笔记,以备不定期的检查。有了这些制度的保障,我校教师们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研修的活动中去,保证了一定的质量。
三、活动引领,促进发展
1、积极学习渭南市送教下乡活动。我校两名教师参加活动,每个人都认真学习,仔细笔记,写心得体会。针对此次培训,学校组织两名教师分教研组讨论自己学到的新理念,各位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打算,并要求大家把学到的好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去。
2、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教师教学要塑造人的灵魂,还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无论是哪一面,都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因此,规定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两本书,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3、计算机技术的培训。我校一直鼓励教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针对我校实际,不熟练成为主流,因此学校指定张晓国老师对老师们进行了指导,内容包括上网查找资源,编写教案,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
4、扎实开展常规教研活动。语、数教研组继续抓好听、评课,尤其是11月份,所有在岗教师都参与展示,老师们精心备课,认真准备,扎实上课,大家都展示,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取得一定实效。课后我们又组织教师们进行评课,老教师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新教师虚心学习,评课成了大家交流进步的平台。总之,多样的研修活动开展,激发了学习热情,锻炼了操作能力,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当然,本次研修活动除取得一定的成绩,还存在诸多不足:
1、部分老师不知校本研修的实质内涵,不知选什么内容,不知如何研修。
2、观念有待转变,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教师总以教学工作忙,没时间为借口,不完成研训任务,有的即使完成了,也是被逼无奈,这样的研修,是没有意义的。
3、硬件设施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完善。我校是一所乡镇小学,各方面设施仍比较落后,尤其是以计算机和多媒体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硬件设施比较缺乏,这对于教师培训和教学利用带来不便。
3、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名师引领。我校教师13人,大部分属于成长型教师,没有名师引领。希望多请一些名师进来为我校讲示范课,培训教师,引领我校研修工作向高一级目标迈进。
校本课程自查报告2
一、开设校本课程的意义
我校学生都来自农村,多数住校,多数学生对科学知识理解和探究方法掌握相对差一些。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校开设了校本课程《科学探究》。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现象入手,设计课程内容。利用学校现有的仪器及身边现有的资源,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更深入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更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为以后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探究科学问题的方法,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渗透与各节内容中。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不仅学习知识和技能还将体验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以便大家客观了解课程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二、校本课程具体内容
校本教学要具有本校特色,《科学探究》立足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验和制作。例如:利用光的反射制作万花筒和望远镜;利用杠杆平衡的条件制作杆秤;利用电学知识制作门铃、小电动机;利用力学知识制作飞机模型、舰船模型;利用二极管制作造型灯等等。在学科内容上参照枣店阁小学的校本课程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三、校本课程申请
1、独立多媒体教室。由于课程每周每班一节课,一轮课八个班级需要一周时间,战线较长,实验器材布置、搬运有一定难度,需要开辟专门的教室用于实际教学。
2、独立办公室和展示橱。校本课程要求要有过程性材料,包括老师的教材、教案、计划总结,还要有学生的作业、作品。所以申请专门的办公室,即作为办公地点有作为材料存放地点,并配有展示橱。
3、希望领导对各仪器室给以协调,教学中需要的仪器、材料等物品能及时提供。
校本课程自查报告3
领导支持、教师投入、学生热情,是我校校本课程不竭的动力和生命之源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获得适合自己享受终身的学习方法应该是方向。我校的校本课程内容设置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一方向,让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追求学生主体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发现敏感度,在学习中感悟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发展。而校本课程——学习指导课,就是在我校课题的指引下,结合我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开设的。近年来我校的校本课程一直在实践和探索,现将我校一阶段来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课程方案的制订
本校基于自身情况,对全校课程进行总体规划,制定了本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二、学校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成立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工作小组组长:姚炜
职责:校本课程建设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规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王相根、金四珍
职责:组织实施校长决策,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实施课程计划。
成员:鞠军、刘新华、胡德爱、各年级组长和各学科教研组长职责: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三、教师队伍的建设及师资培训
校本课程不是教学层面上的一种教学活动,而是课程层面上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面对校本课程的挑战,我校成立了一支以各科教研组长为首,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并对教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培训。因为我们感觉,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岗前培训和脱产培训,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①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教研室有校长亲自领头挂帅,各年级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
②开展师徒结对,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③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和现代媒体的使用培训,使校本教研工作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全体教师中更好地开展。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本教材应以活动形式为主,力争编写为知识册。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
1、自编教材;
2、选编教材;
3、选用优秀教材;
4、拓宽现有教材。
五、校本课程的课时落实
我校采用集中安排的方式,分年级组将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表中统一管理。要求全体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中课程安排,禁止挪用做其他课。
六、课程建设评价
根据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特点制定了以下评价方法:
1、对授课教师的评价。
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五看:一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三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五看学生特长发展阶段成果。
2、学生的评价。
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A、B、C、D等级”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七、因地制宜,建立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从无意识到有明确目标,从单个走向多元,从片面到全面系统形成自己的体系的过程。我校在以前只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从今年起加设了身心类、艺术类、家园类、尽责类、德育类等校本课程。根据现在条件及学校特点,因地制宜认真发掘,充分利用,根据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我们从以下二方面着手开发实施。
1、硬件资源的开发利用。
利用我们美丽的校园进行美的熏陶与感染,组织学生建设校园、保护校园、欣赏校园、描写校园,让学生们爱校园,发展与母校的情感,培养责任心。充分利用图书馆进行阅读,利用校史展览管进行教育,利用升旗台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品质道德教育,利用校园展示栏、展示牌、标语等进行各项专题教育,充分利用这些固定的“硬件”永久性地对学生进行影响与教育。
2、加强校本培训。
课程资源的极大丰富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有利条件,但是我们要想使任何一个课程资源都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教师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的确定更是发挥课程资源最大功能的关键所在。我校教学人才比较缺乏,为此,学校通过两个方面军加强校本培训,一是聘请课程专家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理论,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由学校骨干教师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的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
八、校本课程实施保障:
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2、设立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及奖励经费。
3、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课程理论培训。
4、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
5、鼓励教师撰写心得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6、在教师考评上充分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
7、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
8、对教师建设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优秀的校本课程,铅印成册,并予以奖励。教师建设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校本课程自查报告4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不仅从书本上学到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从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去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张扬,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查找资料、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的能力,确立本校校本课程的内容,学校对全校学生发放了本校校本课程调查问卷表,让学生和学生家长从学校提拟的多个校本课程内容中选择自己喜爱的校本课程内容。学校根据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自由选择,并结合本校的实际,确立了本校的校本课程内容为:柑桔种植地方农业:棉花、柑桔栽培。
为了把本校校本课程落到实处,使学生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和劳动观念,学校安排年富力强的朱守毕、黄家树等老师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为确保校本课程不走过场,学校具体措施如下:
1、学校定期召开校本课程研讨会,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
2、将柑桔作为校本课程实践基地,把棉花的栽培管理、柑桔的种植同本地农民的责任田种植有机结合进行教学;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动手的学习热情。
4、学校教导处定期对校本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校本课程自查报告5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建设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快乐、个性化发展的,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精神指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校办出特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这一大环境下,认真做好梦想课程开发实施与实践工作成为我校近几年的教学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我校的办学思想,牢牢把握“讲究道德情操,追求文化品位,崇尚科学精神,涵养民主风气”的校园文化建设核心理念,贯穿“培养学生一个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未来”的学生学习理念和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发展。以我校梦想课程基地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品牌、创出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最终促使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创建背景
由真爱梦想基金会发起的梦想教育给义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梦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内涵提升、给教师专业成长、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舞台。我校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结合学
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校的传统资源,认真做好梦想课程开发实施与实践工作。
三、创建目标
1、让学生在“兴趣”、“特色”中,陶冶情操,学会做人;在实践与体验中,学会学习。
2、让老师在梦想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专业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梦想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3、形成我校校本拓展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四、组织与实施
(一)实施的内容1、爱绿小卫士
绿色环保教育的主旨是打造绿色学校,宣传绿色文明和环保知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所以,将绿色环保教育纳入我校教育的范畴,可以大力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环保教育,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也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树立起环保意识、公德意识和爱国意识。2不一样的童话不一样的梦
童话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把人类生活中某些宝贵的价值以及可能出现的欺骗、践踏、侵犯行为告诉给儿童,并教给儿童对付类似的邪恶行为的办法。儿童在听或读童话时,会在无意识层面上获得这些教益,这些教益将深深地埋在儿童的心灵深处。当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这些教益将会在无
意识层面上自动地促使儿童如何反应,因而它们将会使儿童(甚至他长大成人以后)大受其益。这些无意识层面的教益还可能是在意识层面上产生自觉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认识的重要前提。3、计算机里的魔术师学习计算机,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寓教于乐,集娱乐、游戏、学习于一体,有效地减轻了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小学生的天性是贪玩,针对这一特点,将娱乐、游戏带入到学习中,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这也是我们实施情感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我们在计算机上面装了一些简单、益智的游戏,以及一些校园歌曲,反映校园生活的cd等。在学习中,穿插娱乐和游戏
,集娱乐、游戏、学习于一体,寓教于乐,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让他们既满足了好奇心和贪玩的天性,又学到了知识,高质量地达到了教学大纲设定的目标。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很大程度地减轻了学习压力,学习变得主动,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4、身边的大自然
在中外教育史上,有许多教育家极力倡导教育工作要很好地利用大自然。重视利用大自然,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方面。大自然中不仅寓有丰富而鲜明的形象性,更有多方位的教育性。不要让孩子只呆在只看到“四角天空”的墙内,满足于从书本、影视画面上“接触”大自然。5、我和你
世界是其实很也很简单,不过是“我”和“你”。“你”也许是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也许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好伙伴,还可能是我们从未见过的的陌生人。但不管“你”是谁,只要我们怀着一相映成趣宽容、珍惜、感恩的心,我们学会感受到其中美好的爱意。6、理财(一)
理财课程通常被看作为成人教育,但许多人的成长经历证明,财富启蒙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本课程是将艰涩的理财内容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传递,并带给学生更多的关于财富的思考,开发学生的“财商”,为今后的成长和生存打下良好的理财基础。7、生命教育
关注生命、热爱生命教育是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只有通过多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二)运作机制1、管理网络。
校长→教导处→梦想中心。2、运作流程:
制订计划→组织动员→教师申报→确定项目→开展活动→评估总结。
(三)实施措施
1、梦想课程实施工作小组。
组长:杨威
成员:杨晓清张国平李应辉语文教师地方教师实施工作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实施工作开展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实施工作课程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程资料,及时提供课程信息。
⑤做好梦想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抓好教师培训,开办梦想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班,学习掌握梦想课程实施的方法;懂得实施梦想课程;搞好梦想课程的评价。
3、根据校梦想课程的实施方案,学校做好开发、实施的协调、安排实施、检查等工作。
4、建立分层分项管理、检查、评估制度,做好梦想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工作。
五、评价
评价是梦想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是提高梦想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保证。
校本课程自查报告6
领导支持、教师投入、学生热情,是我校校本课程不竭的'动力和生命之源泉。“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现、学生的研究”同属学习过程的三个层面,仅就在校学生来说,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获得适合自己享受终身的学习方法应该是方向。我校的校本课程内容设置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一方向,让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追求学生主体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发现敏感度,在学习中感悟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发展。而校本课程——学习指导课,就是在我校课题的指引下,结合我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开设的。近年来我校的校本课程一直在实践和探索,现将我校一阶段来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在学习中提高,强化理论修养。
校本课程不是教学层面上的一种教学活动,而是课程层面上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面对校本课程的挑战,我们对教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培训。因为我们感觉,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岗前培训和脱产培训,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也只有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确立,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最初发生在课堂上,最
终形成于研究之中。由此可见,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能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素质,这也是我校校本教研所得出的深刻体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①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教研室有校长亲自领头挂帅,各年级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
②开展师徒结对,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③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和现代媒体的使用培训,使校本教研工作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全体教师中更好地开展。
④我们要求教师自问、自省,找出自己的优缺点,确定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目标,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总结和提高。
师资培训落实的具体活动有:
(1)编好校本课程教材。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向全校老师征集了学习指导课案例。学习指导课教材的编写是一个全新的内容,除了组织老师学习外,为了方便老师,学校教科室下发了校本学习辅导课程教材的编写提纲。其中编写理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养成善于合作、交流的良好情操。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编写了《果树的栽培与管理》、《地膜洋芋》、《地膜大蒜》、《地膜玉米》、《小麦的田间管理》校本教材。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学后记、教学实录、教学故事等过程性研究成果的记录和收集,开发了有助与校本课程
研究的各种文字、资源库,供教师随时阅览,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层次。
(2)搞好一次“我的学习生活”征文。为了及时总结学习经验,我们正在着手准备“我的学习生活”征文竞赛。这次征文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讲述自己的学习故事,老师则对学生征文中所体现的学习方法进行点评。
二、在实践中感悟,提高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质量。
(1)加强校本课程的研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及县教育局对课程设置的要求,我们安排学习指导课每年级每个星期一节课。为了让校本课程逐步走向成熟,我校充分利用业务学习和教研组活动时间,把研讨校本课程提上议程,使广大教师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内容。在上学年,我校举行了校本课程即学习指导课的研究课。我校牟宪亮老师、王勇老师上了研讨课,全校老师观摩这两堂课。研讨课的开展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研究对象,加强了同伴互助和合作,注重了老师之间以及在课程教学活动中交流、对话与沟通,受到了老师的一致欢迎。
(2)注重校本课程的指导。学校行政领导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实施状况,设立了行政与实验老师的对话制度。新的教育理念,在碰撞和交流中达到构建。即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个上课老师追求的目标。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学习指导课说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常常是靠教师的
“一支粉笔、一张嘴。”学生从中得不到有意义有价值的知识。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达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尤其更要创设生活化、问题化的课堂情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无拘无束的课堂教学氛围,精彩纷呈的多媒体画面,孩子们哪是上课,根本是在进行一次饶有趣味的游戏,个个上得欲罢不能。套用新课标中的一句话“教师就是平等中的首席。”老师就引领着孩子在学习的海洋中遨游。不仅指导课可采取以上的形式,我们也尝试着用活动课的形式来上。
三、在评价中成长,创建校本课程特色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明确了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目标程度,更是为了对我们的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以利于改进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1)评价内容突出全面性和综合性。设计师生成长“报告单”和“档案袋”。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从研究学生需要、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课程活动等方面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同时,尝试建立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全面衡量师生素质、全面反映师生发展过程的教育评价制度。
(2)评价方式力求多样性和灵活性。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等级评价与评语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数据测量评价与成长记录评价、
阶段评价与全程评价、寄语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等,是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
(3)评价设计讲求艺术性与创新性。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追求有教师个性的、有班级及课程特色的、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的创新。尝试“寄语型评语”、“心理健康建议”等具有人性色彩和时代特色的新型评价方式,以实现新课程评价的最大效益。
总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优势和风格,进而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
社会在发展,课程在进步。我校虽然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扎实地开展工作,但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会不断努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讨,不断提升我校校本课程的水平,使校本课程——学习指导课真正能成为童话中的点金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校本课程自查报告7
领导支持、教师投入、学生热情,是我校校本课程不竭的动力。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获得适合自己享受终身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学校教育努力的方向。我校的校本课程内容设置紧紧地把握住这一方向,让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追求学生主体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在学习中感悟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发展。而校本课程就是结合我校的传统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开设的。近年来我校的校本课程一直在实践和探索,现将我校近阶段来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课程方案制定
根据学校校长室集体审议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优化学生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整体认知,主动学习、健康生活、团结合作、和谐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风貌和品质。
3、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4、实现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的特色是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自然结果。
(二)政策经费保障
对于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教师的差旅费、培训费、加班费、教材费、专家讲课费等一切费用学校都是全力支持100%的给予解决。对一些通过培训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学校都是与奖励评优挂钩,从而调动老师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校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书记、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对全校校本课程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宏观管理。具体由教导处负责有关教师的校本培训及考核工作,责任到位,分工明确。
(四)教师队伍建设
校本课程不是教学层面上的一种教学活动,而是课程层面上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面对校本课程的挑战,我们对教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培训。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也只有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确立,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最初发生在课堂上,最终形成于研究之中。由此可见,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能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素质,这也是我校校本教研所得出的深刻体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①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教研室有校长亲自领头挂帅,各学科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
②开展师徒结对,促进中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③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和现代媒体的使用培训,使校本教研工作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全体教师中更好地开展。
④我们要求教师自问、自省,找出自己的优缺点,确定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目标,不断总结和提高。
(五)师资培训落实
(1)编好校本课程教材。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我们除了组织老师学习外,为了方便老师,学校教导处下发了校本学习辅导课程教材的编写提纲。其中编写理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养成善于合作、交流的良好情操。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开发了《写好硬笔字》、《国学经典诵读》、《果树的栽培与管理》校本教材。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学后记、教学故事等过程性研究成果的记录和收集,开发了有助与校本课程研究的各种文字、资源库。
(2)搞好一次“我的学习生活”征文。为了及时总结学习经验,我们正在着手准备“我的学习生活”征文竞赛。这次征文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讲述自己的学习故事,老师则对学生征文中所体现的学习方法进行点评。
(六)课程资源开发
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依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完善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在原有3个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1个校本课程。如针对当前学生存在诸多心理问题的状况,组织专人开发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七)校本课时落实
首先,保证了校本课程的课时,每周1-2节,并写进了课表。其次,制定管理制度,实施校本课程的制度化管理。第三,学校领导经常带领校本课程开发的老师一起探讨关于校本课程方面的理念,召开座谈会积极探索有关校本课程实践操作的方式方法并及时给予指导。第四,教务处定期了解老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做到一边学习,一边开发,一边实施,一边反思,一边改进完善,每学期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真正把校本课程当作了促进教师成长,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来抓。
(八)课堂教学实施
为了让校本课程逐步走向成熟,我校充分利用业务学习和教研组活动时间学习探讨,使广大教师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内容。在上学年,我校举行了校本课程研究课。我校张元珍老师、刘莎老师上了研讨课,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欢迎。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常常是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学生从中得不到有意义有价值的知识。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达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尤其更要创设生活化、问题化的课堂情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无拘无束的课堂教学氛围,精彩纷呈的多媒体画面,孩子们个个都学得兴致盎然。套用新课标中的一句话“教师就是平等中的首席。”老师就引领着孩子在学习的海洋中遨游。不仅地方课程可采取以上的形式,我们也尝试着用活动课的形式来上。
(九)课程建设评价校本课程特殊性,决定课程评价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初步建立起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1)课程评价:建立以教师评价为主,开发领导小组、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主要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诊断评价,并不断完善。课程方案评价的主要从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办学宗旨,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课程资源能否有效获取,课程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等方面进行。
(2)课程实施评价:重点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教学评价、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采取以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意见和学生反馈意见为主的评价方式,对教师开发的项目,《课程纲要》、教案、课堂组织的效果和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此来激励教师改进教育教学。
(3)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建立以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的评价制度,注重过程评价、发展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综合成绩来作出评价,进行学分认定。
(十)学校特色体现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我校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优势,进而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问题与矛盾还比较明显。我们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拓宽思路,积极、主动、稳妥地加大改革力度,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度化,逐步形成关注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的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实施精细有效的过程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创建出我校的校本特色。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反思
(1)师资力量薄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校在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等学科上师资不足,许多教师的工作量大,校本课程上投入的精力不够。这是学校的特色课程的开设、师生发展成长的不利因素。
(2)教育资源不足。校本课程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课程,需要校内外教学资源的互渗开发,尽管我校在校内师资、设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校外资源的开发方面做得还不够。同时,习惯于依岗据本教学的教师在教育资源的开发这方面目前相对较弱。
(3)校本课程的管理评价需要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学校内部形成一套有力的制度保障,比如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工作量认定、纳入家长评价机制等,在这些方面还有待我们积极探索。
(4)尝试建立校本教研体系。目前,在学校的校本教研中,对校本课程的教研力度还不够大,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逐步建立起综合实践课程、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等的教研体系,从而促进这些课程的实施。
社会在发展,课程在进步。我校虽然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有序地开展了工作,但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们会不断努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讨,不断提升我校校本课程的水平,使校本课程真正能成为童话中的点金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新洲学校
20xx年9月15日
校本课程自查报告8
根据伊犁州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和专题教育读本管理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我校校本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内容包括:
一、《我的学校》从中简单的介绍我校的基本情况、风貌以及学校历史。
二、诺肉孜是维吾尔族节日之一,是民族风俗的学习,节日的意义等,这本书的内容符合我校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他们进一步的了解风俗习惯。
三、我校领导和全体教师,教研组,教务处及校委会商量后编写的。
四、内容丰富,符合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今后我们把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第五篇:水西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水西中心小学
校本课程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建设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快乐、个性化发展的,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精神指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校办出特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这一大环境下,廖华峰校长提出建设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交相辉映的典雅学校”为我校未来几年内的办学目标。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确定学校新的办学特色——以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为突破口,顺应“回归国学,崇尚经典”的教育潮流,创建“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特色学校,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丰富文化底蕴,锻造优雅人格,促学生全面发展,促教师修身养性,铸学校特色品牌。
二、创建背景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是艺术精品,是民族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文,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诵读古诗文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影响深远。
我们认为,将诵读中华古诗文活动作为学校一项特色进行创建,符合现实背景: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给这些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带来了挑战。承担文化传承任务的学校教育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深层次的性格,是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我们的青少年要面向世界、开创未来,就一定要让他们站在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这个历史巨人的肩上,在纯净空廓的心灵里,激发起一生的文化向往,使他们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中国人。
水西中心小学是个年轻的学校,一切都在快速的发展当中,民族风格的校园文化布置、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设计,是我校迫切需要建设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里、在文化理解和文化自赏的过程中,从文化自觉到文化体验,到文化认同,到文化情感,再到文化创新,逐步具备自强不息的意志追求、崇德主义的价值判断、整体为上的广阔胸襟、忧国忧民的爱国意识……。使学校在进行民族化教育的逻辑思路里,逐步提炼“民族化”的学校个性。
三、创建目标
(一)、总体要求:
通过学校“经典三分钟”特色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充分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能基本背诵代表中华文化经典的精美诗
文,一生受到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熏陶。学校具有“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浓烈氛围,形成诵读的教育传统,把学校建设成典雅诗园。
(二)、具体目标:
1.营造独特而浓郁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让校园里每一道墙壁、每一条长廊、每一块黑板、每一处花坛都散发古诗文诵读气息,形成“诗”的校园。
2.提升教师素质,在古典传统文化教学与积淀中,形成“博学、睿智、自信、坦荡、高尚、高远”的儒雅教师群体形象。
3.让每一个学生充分感受中华古典文化的魅力,学生至小学毕业能背诵诗文180篇(首),格言警句 100条,熟知各种基本社交礼仪。一生受到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熏陶,强记博闻,厚积薄发,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修正思想,提升品位,丰富底蕴,健全人格。
4.学校形成良好的诵读传统,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校园环境、学校设施等方面独具特色,最终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特色鲜明的个性化品牌学校。
四、创建措施
(一)建立创建活动保障机制
1、组织建设
建立“经典三分钟”活动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廖华峰校长为组长,易蔚毅、温声逵、钟节林、钟翔、彭福平、吕伟、赖志强、汪丽平、易继蕉、张海军等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具
体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各班主任、语文老师和相关学科教师为具体实施者。具体分工如下:
廖华峰:领导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易蔚毅:督查特色建设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温声逵、钟节林、钟翔、吕伟:经典诵读的资料收集整理,校本教程的开发与编辑、出版;指导检查督促在语文课、地方课、校本课、晨读等阵地上进行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诵读考段考级组织实施;组织指导校级古诗文诵读的活动开展
张海军、汪丽平、易继蕉:对外进行特色创建宣传。具体实施古诗文诵读的活动开展;负责黑板报,橱窗的特色出刊,童梦之声广播站的特色宣传。
彭福平、赖志强:协助进行古诗文诵读的活动开展;负责学校校园的特色文化建设。
各班班主任:负责各班级经典诵读的具体组织、督促。语文教师(校本课教师):校本课程《经典三分钟》教学;组织学生考段考级;组织古诗文诵读活动。
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教会学生进行经典诵唱,组织编排节目,利用唱的形式表现经典作品。
体育教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利用体育课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边诵唱边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边游戏,边诵唱。
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中国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校园,并且力求让学生学会自己创作与古诗文相关的画作。
2、建立健全创建活动制度
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创建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3、创新活动模式,确保创建效果。
诵读活动遵循以下原则: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要求;本着“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生受益”的方针指导儿童读经诵典;以学校领读为主体,以家庭助读为辅助,以社会力量为推动的三结合模式:
(1)、班级活动
①诵读活动,教师引领。我们加大了古诗文教学研讨的力度,将古诗文诵读纳入校本特色课程,并进入课表,每周每班上一至二节校本课。我校上学期已完成小本课程《经典三分钟》的编排,学校公用经费出资完成印制工作,并向全体学生免费提供《经典三分钟》校本教材,为古诗文诵读提供内容保证。
②开展竞赛,激发热情。利用每周一堂的诵读课,引导教师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记忆复习巩固的目的。竞赛的内容丰富,形式多变,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可以是你问我答,可以是对歌竞赛,也可以是各种游戏。或吟或唱,或快或慢,运用小品、快板、相声、哑剧、据画配诗、据诗配乐、节律诵读等文艺手段进行竞赛学习,使全体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学习中不知不觉走进古诗文这一神圣的艺术天堂。在诵读量的把握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公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背多少就背多少,不搞一刀切。
③课前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④举办诗社,学以致用。即吸收对古诗文兴趣特别浓的学生为诗社学员,并由专任教师组织他们开展作诗绘画、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⑤开办诗园,提供舞台。为给学生提供用武之地,各班级开设 “诗园”园地。其内容可以是有关于古诗的书画作品,也可以是活用古诗的习作,甚至点面结合,有经常性评比的诵诗大王、小诗仙等名单。
⑥设立“段位制”,评比小诗人。在学校 “古诗文诵读段位制”考核组领导下,各班成立由教师、家长、学生组成的“古诗文班级考段小组”,加大学生自主管理力度。在语文教师的组织下,每班每学期考核两次,对达到某一段位数量的学生授予“诵读能手”、“诵读高手”等荣誉称号,并张榜公布,发给证书、奖品,而且将考核得到的古诗诵读成绩单独列入学生素质报告册。
(2)、学校活动
①诵读活动,教师先行。每周的教师例会,教师古诗文诵读展示以年级组为单位,表现内容、形式都由自己做主,吟诵也好、表演也罢,或者就是古诗文知识竞赛,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位。
①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校园黑板报上,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
②学科竞赛,以赛促读。在每学期一次的语文学科竞赛中,以古诗文为内容,开展“书法比赛”、“朗读比赛”、“古诗创作”、“诗人的故事演讲”等比赛,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改变学生“读好语文书就行”的学习观念,使他们从小受到优秀古文化的陶冶。
③活动展示,检验成效。即在每年的新春举办一次大型的古诗文诵读活动,通过演、唱、吟、诵、拉歌等形式,来检测诵读效果,激发诵诗热情。
④先进评比,保证质量。在广泛开展古诗文诵读的情况下,在各班评选的“诵读能手”“诵读高手”基础上,每学期进行“古诗文诵读先进班”及“诵读之星”评比活动,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既保质又保量,进一步促进古诗文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
⑤注重研讨,师生献策。为探究古诗文教学规律,摸索古诗文诵读形式,每学期坚持举行“古诗文教学暨诵读研讨会”,总结提炼古诗文诵读的方法、有效运行机制等。在师生中开展“我看古诗文”、“我谈古诗文”、“我与古诗文”等征文比
赛,积极引导全体师生为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献计献策,将诵读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⑥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在每周的童梦之声广播中,由负责播音的广播员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样培养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建立总结交流机制
(1)每期组织召开创建活动专题总结交流会,从班级、年级、教研组不同层面进行总结交流。
(2)开设“古诗文经典诵读论坛”。
(3)每期坚持举行“古诗文教学暨诵读研讨会”,总结提炼古诗文诵读的方法及有效运行机制等。
(4)在师生中开展“我看古诗文”、“我谈古诗文”、“我与古诗文”等征文比赛,积极引导全体师生为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献计献策,将诵读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5)开展校际诵读交流。
(三)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1)设立“段位制”,评比小诗人。在学校 “古诗文诵读段位制”考核组领导下,各班成立由教师、家长、学生组成的“古诗文班级考段小组”,加大学生自主管理力度。在语文教师的组织下,每班每学期考核两次,对达到某一段位数量的学生授予“诵读能手”、“诵读高手”等荣誉称号,并张榜公布,发给证书和奖品,并将考核得到的古诗诵读成绩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和《小学生素质报告册》。
(2)开设“诵读星星擂台”,以对抗赛的方式,激发斗志,以“班级星”、“年级星”、“校级星”三级闯关晋级激励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冲击新目标进入新境界;
(3)坚持每学期评选“诵读红旗班”,表彰优秀集体,鞭策落后的班级,促进整体提高。
五、创建策略(一)坚持五个结合
1.坚持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以科研引领创建。校本管理时代的到来呼唤学校通过战略管理制定学校个性化发展战略。我校将坚持科研引领,通过扎实、深入的研究,实现学校管理思想和管理行为模式的转变,实现教师师德素养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实现学生智力、能力、个性的全面发展,实现校风、教风、学风的凝聚,从而实现学校特色品牌的形成。
2.坚持与新课改相结合,探索校本课程建设之路。新课改为我们实施古诗文诵读提供了自由空间,以古诗文诵读为校本特色课程,并进入课表。在《经典三分钟》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考段读本》加入到下一学年校本课程建设工作任务中,作为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的教材,为古诗文诵读提供内容保证。各班各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古诗文经典诵读有机结合,在校本课上经常性的渗透古诗文诵读的教学内容,并按照教学要求上好校本课,由课程教学处督查。
3.坚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独特而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为配合学校的古诗文特色建设,未来一两年内完成学校环境等方面的特色布置:学校大门前液晶显示屏定期更新经典诵读活动情况;操场右侧橱窗每学期定期出刊“诗文诵读展示”长廊;在校园的每一处花坛、每一片草地都能看到制作精美的诗文牌;在每一条走廊、甬路都能欣赏到古诗文的经典之作,以及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在每一间教室、办公室里都有一面张贴着师生书画作品的诗文壁;在校园四周的围墙上,开设古代名人长廊;在课间休息时,能听到配有中国古典音乐的诗文朗诵。同时,各班黑板报每期布置有经典诵读的内容;各班根据各班的背诵情况和本班的特色建立班级文化特色……让走进校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独特而浓郁的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4.坚持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锻造优雅人格。“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的道德教化功能早已为人们所认识。诵读古诗文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把古诗文经典诵读融入到荣辱观教育、养成教育、主题班队会、班级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在古诗文经典诵读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5.坚持与学校管理创新相结合,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在创建活动中,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特色创建成功的关键。将师德建设与古诗文诵读融为一体,让教师们
在诵读活动中修身养性,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在学校管理中不断吮吸中华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等优秀“养分”,创新学校管理模式,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二)、实施四个延伸
1、向家庭延伸,倡导亲子共读,激发出家长的参与热情,建立学校、家长、学生联系制度。编印使用《学生成长档案》,全方位记录学生在古诗文诵读活动中的成长轨迹。
2.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诗一般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3.向社会延伸。将诵读活动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与社区诵读活动等)以及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引发全社会对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的关注,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4.向同类学校延伸。通过手拉手活动、支教活动、区域性教研活动、校际间交流互访活动等,推广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的科研成果和特色教育创建成果,从而树立学校品牌。
总之,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一切工作还需要一个摸索探究的过程,为加快校本建设工作进程,我校将组织活动领导小组向我市校本课程建设先驱学校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并结合本校基础条件,尽快完善我校校本课程建设体系,让我校成为一首真正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交相辉映的典雅学校”。
赣州市章贡区水西中心小学
2014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