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建设的
【发布单位】沈阳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沈政办发[2009]24号 【发布日期】2009-03-26 【生效日期】2009-03-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沈阳市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沈政办发[2009]24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精神,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确保我市在今后3年内完成区、县(市)监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村级服务站点的建设等项任务,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意见如下:
一、提高认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是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维护政府形象和公众利益的迫切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各级政府的一项紧迫任务。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统一思想、转变职能,创新机制,采取切实措施,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百姓消费安全。
二、建设目标
建立健全市、区两级监管,市、区、乡、基地和市场4级检测的全程监管体系。2009年完善9个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9个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2009至2011年,建立40个乡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100个重点产业村或农业产业中心区域农产品质量检测点,60个流通环节检测点;主要批发市场、产地市场、农产品配送企业、超市自建检测点。
三、主要任务
(一)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技术。紧紧围绕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动出口基地使用国际标准、内销产品使用国家标准,积极制订地方标准。大宗农产品主产区、优势农产品基地、出口农产品基地的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要实现标准化生产。
(二)建立健全出口质量监管服务体系。对万亩以上果蔬出口基地和大型养殖基地,根据农产品出口基地备案注册相关规定,建立和实施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及抽查检测制度,全面实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2011年,以区、县(市)政府为主导,建立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服务中心,实行“统一组织生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的“五统一”服务。
(三)实现地产果蔬产品质量追溯制度。3年内,5000亩以上的果蔬生产基地建立检测点。其中,2009年完成24个万亩以上蔬菜生产基地检测点建设,2010至2011年完成36个5000亩以上果蔬生产基地检测点建设任务。2011年前,重点解决“三无”(无投入品记录、无产地证明、无质量证明)问题,基本实现地产果蔬产品质量可追溯。
(四)建立农资配送机制,开展连锁经营。建立重要生产资料物流配送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农药、兽药专营和添加剂规范使用和农业投入品配送制度。通过建立农资配送中心,设立乡村连锁经营店,提高优质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占有率,着力解决农业投入品流通渠道多、乱、杂的问题。
(五)加强农业检测和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各地区要通过对农业部门现有直属事业单位的整合,组建农业检验检测中心和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负责本区域内农产品、畜产品、农业投入品等质量检验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投入品经营和使用,以及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工作,所需人员编制由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并列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序列,人员工资及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四、有关要求
(一)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做好农资市场整顿工作,依法取缔不符合专营要求的农资经营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好农药、兽药连锁配送试点工作,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二)按照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基本原则,各地区要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范围。对按标准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区县(市),市财政适当给予一次性的以奖代补资金,用于完善监管单位及检测站点基础设施建设。
(三)各地区要加大对上岗人员的技能培训,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广大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和管理水平。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三月二十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贯彻落实情况
一、学习宣传情况
A、按照县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的安排,今年5月份集中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县农业局作为县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积极参与并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通过印发技术资料、办培训班、办专栏、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其次是开展了日常性和节能日宣传活动。再次是开展了进学样、进社区、进农村的宣传活动。今年至今共印发宣传资料近2万份,悬挂横幅宣传标语10幅,办培训班4期,办专栏5期,上街和进村摆摊6次,现场咨询1万余人员,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B、县农业局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县畜牧兽医局、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县果蔬局、县产业发展指导与市场合作股、县植保站、县水产站、县粮油站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由县农业局分管领导任组长,由县畜牧兽医局局长、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任副组长,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产业发展指导与市场合作股,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事务工作。
C、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进展情况:
今年5月份,县农业局已行文《关于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并增挂牌子的请示》上报县编制委员会,为此,我县拟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设立按照‚不另起炉灶,不搞一刀切‛的原则和我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形成的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快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工作思路,在现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中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设内容,通过加挂牌子、赋予职能、充实人员、完善条件,实施联合建设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设立后,根据乡镇区域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大小,每个乡镇拟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2-3人,具体负责该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全县各乡镇监管站人员已基本选配,办公及检测用房也基本落实,待县编制委员会批复后,全县18个乡镇将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增挂‚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赋予职能,不断完善设施设备等条件。
D、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建设进展情况:
我县为2010年由国家发改委、农业部下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项目通过一年多的建设,现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已完成了实验室改造,实验室台柜安装及仪器设备的安装工作,正准备申请验收工作。
本地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非常重视,能够保障监管经费和人员工作经费。县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每年对各乡镇
政府及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下达了食品药品安全目标考评内容。
二、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A、今年,县农业局与工商、质监等部门紧秘配合,加强了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环节的管理,特别是加大了对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力度,全面开展了蔬菜水果茶叶等禁限用高毒农药及残留、猪肉‚瘦肉精‛和磺胺类、禽蛋‚苏丹红‛、水产品氯霉素、孔雀石绿等的例行监测、监管和日常检查工作,确保了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吃上放心农产品。
B、加大了农业综合执法力度,积极开展农资打假行动。在全县范围内对农资产品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针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统一部署,明确了工作目的、内容、时间和要求,统一了行动步骤和工作方向。至目前,共开展农业综合执法16次,查处案件5起,处罚不合格农资(含肥料、农药、种子、饲料)10余个。
C、开展了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的例行监测抽样工作。一是配合农业部、省农产品检测中心抽检,至目前,在我县共抽检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样品数134个,其中蔬菜17个、水果5个、食用菌1个、茶叶1个、猪肉13个、猪肝9个、禽蛋12个、禽肉11个、牛肉7个、大米20个、花生个、生猪育肥饲料18个、禽配合饲料2个、水产配合饲料2个、猪尿10个、土壤1个。
经检测全部合格。二是自行抽检,至目前,开展快速检测(试低检测)1200份试纸,400个猪尿样品,送检农药品种12个,送检肥料品种10个,送检饲料品种12个,经检测全部合格。
三、存在的问题
1、监管面广,难度较大。农产品生产涉及到千家万户,社会上对发展农业‚三品‛的认同相对滞后,一些消费者安全意识较淡薄,监管人员少,力量微弱,造成面广难度大的局面。
2、检验检测体系不够完善。农产品检测范围太小,检测能力不强,绝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尚未按法律要求建立检测室,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农产品初加工过程中添加剂、防腐剂、保鲜剂等无检测设备、无检测标准、无法依法开展例行监测。
3、部门联动机制不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涉及很多部门及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合作组织和个人,部门、企业依法履职不够到位,诸如源头治理、市场建设、行政监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工作没有1个良好的协作机制,工作联动情况不强,执法队伍之间难以形成合力,许多违法行为很难得到根治。
吉水县农产品检验检测站
二○一二年九月五日
第三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
安全监管体系的意见
皖政办„2011‟6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高依法行政和监管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有关文件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意义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产品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广大消费者普遍关注的焦点。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必然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抓好工作落实,不断增强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能力。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努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目的,坚持标本兼治、依法监管,不断强化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农民自觉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强化职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乡镇政府承担对本乡镇生产基地的指导、监督职能。要按照“有机构承担职责、有具体人员承担监管任务、有检测服务手段、有监管经费支撑”的要求,重点强化监管职能,充实人员力量,提高监管服务能力。
2.因地制宜。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和建设的意见》(农科教发„2009‟7号)要求,原则上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纳入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鼓励产业集中度高、有条件的乡镇单独建站。
(三)建设目标。
通过改革和建设,结合农业执法体系创新,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机构专业化、人员稳定化、经费预算化、手段现代化”,真正发挥好基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力争今年底前全省1237个农业乡镇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改革挂牌任务,机构、编制到位;“十二五”期间逐步落实建设任务,完善监管服务设施。
三、建设内容
(一)明确公益性职能。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属公益性、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是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主要是:依法负责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指导、监督,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落实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咨询工作等。
(二)合理设置机构。各地在乡镇事业单位机构限额内,科学调整和合理设置机构。可在乡镇农技推广站(农业综合服务站)或畜医站(畜牧水产站)增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在产业集中度高的乡镇,可按照“撤一建一”的原则,设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三)科学核定编制。各县(市、区)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确定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人员编制,保障公益性职能的履行。所需编制在乡镇事业编制总额内调剂解决,确保有2名以上人员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行人员实名制管理。
(四)加强队伍建设。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方式,选拔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管理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充实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
(五)加强服务设施建设。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快速检测室,承担本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性检测任务。综合建站的可与农技推广服务设施一起建设,统一配备检测仪器和计量、交通工具,统筹解决必要的办公和检测用房。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协调配合。各地要把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动建设工作开展。各级财政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和工作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
(二)认真制订方案,分步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政府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方案,抓紧组织实施,争取年内完成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挂牌任务;服务设施建设可分实施。
(三)加强检查督导,及时组织验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强化对重点环节的督促检查,按建设方案组织验收。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农林局 2010年4月19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各项规定,加强宣传,我们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做好“三农”工作、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区成立了由区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农林、卫生、公安、监察、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单位、落实到环节、落实到个人,特别是为加强上海世博会期间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定并下发了专门文件,并成立上海世博会期间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领导小组,坚决落实各项监管措施。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对相关的监管人员、规模种植与养殖基地管理人员、各企业等有关人员开展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并在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4次,在3月10日-12日开展为期三天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4000份。同时邀请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常向阳教授开展《农产品安全供应链》的专题培训、邀请市农委专家就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进行培训,宿豫区农林局相关人员到乡镇开展技术指导,迄今培训2000人次。
二、加强制度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一是通过建立完善农产品“从田头到市场”的全过程监管链条,推行质量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质量安全追溯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等,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区、乡二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配置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32名,并逐步落实村级协管员制度,提高监管效能。三是将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由挂牌机构改为独立设置机构,2009年10月,区机构编制委员会下文《关于成立宿豫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批复》(宿豫编发„2009‟16号),明确了单位性质、级别及人员编制与经费保障等,同时加强检测室建设,购置常规检测、快速检测仪器等,形成以区级检测中心为基础、生产基地和农贸市场速测站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三、以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与农业品牌化发展
我们切实加强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和基地农民按照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以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一是在农业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规模种养基地推行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休药期制度。二是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与产地准出制度。加强蔬菜产地、农贸市场、与企业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督促指导江苏益客、罐头食品等企业农产品经销企业建立检测室,配备检测设备,培训检测人员,开展检测工作。对新建的规模蔬菜基地,要求必须建设有检测室、有农药残留速测仪、配备专门的检测人员。目前正在筹建的华东农业批发市场建立蔬菜质量检测中心,配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检测人员以及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仪,出具检测报告,市场建成后可以达到每批进入市场的蔬菜都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三是强化监督抽检,准确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积极配合市级做好例行监测工作,对全区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城区市场、超市开展每月四次定期抽样快速检测,并及时报告和通报检测结果,以便及时处理和整改。我区检测合格率98.9% ,其中生产基地样品检测合格率100%,农贸市场取样检测合格率98.4%,实行月检月报制度,并及时对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发布通报。四是试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产品产地安全、生产记录、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的全程可追溯管理。
目前,全区已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1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区5个。围绕标准化建设,加大了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目前全区共认证了无公害农产品56个、绿色食品25个、有机农产品6个,省著名商标2件、市知名商标5件,在提升宿豫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也提升了宿豫农产品市场影响力与竞争力。
四、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加大宣传与引导,开展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在全区范围内加强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不断加大农产品执法力度,狠抓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对批发市场、超市和配送中心销售的蔬菜、果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突出重点时节、重点环节、重点产品,抽查监管,对益客食品、肉联厂派员驻厂监管。特别是在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监督指导基础上,还采取了下面两方面措施,确保世博期间入沪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开展“拉网式”排查,准确掌握供沪单位情况。共完成全区39家“三品”生产单位、10家蔬菜生产基地的单位名称、种植面积、负责人及联系电话、乡镇监管员及联系电话及“三品”认证情况核实,建立了详细的监管档案。二是实现全区生产基地“一对一”监管。区农林执法大队、农检中心、动物监督所、蔬菜办联合行动,加强对全区49家种植基地监管,按照供沪企业“四有” 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设立区级、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实行“一对一”监管,并逐家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书》,建立了田间跟踪档案,详细掌握其使用的投入品品种及其用量等信息资料。对于检查不合格的生产基地,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
五、创新机制,有效实现全程质量监管与控制 2009以来年,全区新建5000平方米以上高标准肉禽规模养殖场107个,目前已建120个,肉禽养殖能力近5000万羽。我区肉鸡产品畅销全国。在肉鸡生产加工上,我们切实履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职责,努力提高禽类产品质量水平。
首先是从源头抓起,实行养殖准入制度,符合动物防疫、生态健康养殖生产及技术标准的才能从事生产。
二是建设监控中心,实现实时视频全程监控。为加强全区肉禽产业监管,按照“政府投入、全面覆盖、集中监控”的原则,宿豫区建设了全区肉鸡养殖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全区120个规模场全部编号存档,予以GPS定位,第一批80个规模场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通过整个系统的应用,可全面、直观、及时、有效地对养殖场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三是生产、管理相结合,质量控制由被动变主动、由节点变全程。在饲养、饲料、加工环节严格按照标准程序控制疫病及药残,而重点是控制商品鸡饲养环节。支持、配合企业以合同形式约定投入品使用种类和程序、数量,对各规模肉禽养殖场,由农林局组织,配合相关部门与龙头企业建立统一生产流程,规范饲养技术,全面推广 HACCP 现场管理体系,农林局等部门在对农户、企业进行集中和分散的宣传、培训,帮助他们在掌握肉鸡标准化饲养技术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肉鸡生产操作规范,肉鸡饲养坚持“全进全出”原则,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供鸡苗,统一供饲料,统一供药品,统一防疫程序,统一回收屠宰”,对肉鸡生产过程中各关键环节预先分析,从雏鸡入舍到毛鸡进厂,主要确定控制点实行现场视频和专人监控,检测合格后方可允许进场屠宰,从根本上保证了禽类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屠宰过程批次管理,建立追溯体系。加工企业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及时做好批次间隔、单独分割、单独存放的加工厂合格原料可追溯管理体系,并投巨资建立起了苏北唯一的现代化的化验检测中心,化验中心在企业内有独立的运作机制,不受任何因素的干扰。而且我区已建或正在引进饲料、药品加工企业,并准备联合这些投入品企业与加工、流通企业共同建立起肉鸡产业质量安全网。
四是强化产业配套,消灭一切影响质量安全的不利因素,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严格要求各养殖场不得随意处置禽类粪便,不得宰杀、出售、乱抛病死鸡,不得随意向场外排污,对养殖场的病死鸡,将安排专人、专用运输工具和设备统一收缴,经湿化处理后用作饲料或有机肥原料。采取养殖前先签约形式,保证鸡粪被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加工厂100%收购,既有效防止环境及产品污染,减少疫病发生,又提升养殖附加效益,提高禽粪资源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创优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终工作总结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终工作总结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终工作总结一
按照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的总体部署和上级业务部门关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求,我市以当前风险高、隐患大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积极开展农产品安全监管和检测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部署,明确任务
1.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年初,制定了《20**年农业局开展质量兴市工作方案》,明确了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监管重点,确定了以农业投入品和规范企业生产行为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活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统一部署有关重大行动。并组织召开农口部门、各镇主管领导专题会议,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细化巡查、检测等具体工作安排,进一步完善了检测程序,确保各项工作和任务落到实处。
2.制定应急预案。结合今年实际,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了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保障农产品生产源头质量安全,增强应对我市突发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的应对处理能力。
3.安排各节假日值班表。在元旦、春节、国庆等各节假日,安排监管站人员进行值班,密切注意全市农产品生产地的生产情况,对各种植地的水果、蔬菜采摘上市前的进行检测,保障全市农产品上市前的安全。畅通信息,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门报告存在的异常情况。
(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
目前,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在编人员3人,全市4个镇也分别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服务中心,各镇工作人员为2-3名。市级监管站、检测站主要是承担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监督检测任务,对全市农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测,并研究和推广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镇级检测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辖镇内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性检测工作的要求。
(三)开展农产品检测,控制农产品质量
今年,我市扩展建设“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分别在***个镇各建设5000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主要种植辣椒、西瓜、萝卜等蔬菜水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以这些蔬菜基地农残检测为重点,全年进行监管检测。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完成农贸市场、超市的果蔬进行农残检测。
按时完成例行监测工作任务。今年来,截止到12月,市级共抽检蔬菜、水果样品1***个,例行检测样品合格率为**.*%。各镇也完成2***个检测数据,合格率为**.*%。市镇两级都能按月完成检测和数据上报工作。
(四)加强种植基地日常监管,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1.对种植基地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每周定期、不定期对监管对象进行巡查,规范基地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园市守法和树立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
2.节假日期间加强监管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元旦、春节、国庆期间进行以食品安全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农资经营网点销售产品标签标注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规范性;是否建立生产、营档案,销售台账记录等情况。节假日期间,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出动车辆52辆次。同时,深入各生产基地,加强对源头农产品的采样检测,确保节假日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终工作总结二
今年来,北仑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按照省、市农业执法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结合我区农业生产实际和农资市场特点,抓源头,强监管,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不断健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深入开展春季、秋季“绿剑”专项执法行动和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农资生产经营网点的执法巡查,采取检打联动、部门联合等形式,打防结合,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禁用农兽药等违法经营、使用、添加的行为,依法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农资经营网点120家次,联合工商、质监部门开展农资市场综合执法检查2次,会同贸粮、工商等部门对市场农产品联合检查2次。查处违法案件1起,罚没款1**元。按照《20**宁波市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抽检实施方案》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工作,累计抽检各类农业投入品45批次(送检农作物种子样品3批次、农药样品20批次、肥料样品12批次、兽药5批次、饲料与饲料添加剂5批次),经检测有1批次肥料不合格,根据抽检的结果,引导农民正确选用合格放心的农资产品。
(二)狠抓生产源头监管,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农产品安全监管职责,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机制,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秩序。一是加强对111家初级农产品生产企业及136家未登记注册的种养殖大户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档案记录的监督巡查,督促建立生产台帐和使用投入品记录,实行可追溯管理。二是对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查处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加强对禁限用农药经营使用的执法检查,实行克百威定点销售,规范销售台帐。三是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年、“强网清源”集中行动等专项行动和重大节假日前执法检查,排查区域安全隐患,发放宣传告知书,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强化生产源头监管。累计检查初级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养殖场等105家次。
(三)强化农产品质量监测,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年初,制订了《20**年北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并将生产基地农产品的例行监测范围从生产基地向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延伸,突出重点季节、重点环节和重点产品的定期、定点监测,具体做到“三个结合”:即定期检测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农产品基地检测与农贸市场抽查相结合;监督检测与质量认证相结合。20**年至今,全区初级农产品共抽检样品2607批次,合格率达**.*%。其中,市级以上抽检57批次,合格率为**%;;区级抽检2550批次,合格率**.*%。在市级以上部门监测中,农业部抽检蔬菜样品5批次;市农安办开展例行监测6次,抽检蔬菜样品34批次,林特产品6批次;市执法支队抽取蔬菜样品12批次。在区级例行监测中,定量抽检358批次,其中蔬菜237批次、水产品15批次、畜产品47批次、林特产品57批次,有4批次蔬菜产品不合格,合格率**.*%;定性抽检2192批次,其中生猪尿样1852批次,蔬菜速测340批次,合格率**%。
(四)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资溯源管理。一是深化农资监管信息化建设,制定《北仑区农资监管与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农资批发企业产品备案工作,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组织农资监管信息化专项培训。目前全区已完成40家农资经营店信息化设备配备和操作培训工作,初步实现了农资经营“信息数据化、购销实名化、监管实时化、服务网络化”。二是推进农资经营单位信用评级工作,促进农资连锁店诚信经营,对全区29家评级对象资料进行审核,按照A、B、C、D四个等级标准实行分类推荐,经农林、工商、供销社三部门盖章评定后提交市有关部门进行最终评定。三是开展
“绿剑”农产品质量标志专项执法行动,以全区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合作社以及区域主导农产品规模种植户为重点检查对象,对冒用、滥用农产品标志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相关企业7家,巡查重点区域3个,发现部分生产单位滥用标识,责令当事人立即整改。
(五)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围绕
“绿剑行动”这根主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微博网络、报纸广播等信息平台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进农村活动,开展农技下乡2次,组织1次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道德提升月活动,配合食安办开展1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重点宣传《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提升行业自律水平。累计出动农技人员***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80余人,现场展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展板40余块,悬挂横幅5条。二是开展培训。为全面提高我区农资经营者、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和责任意识,倡导自觉守法、诚信道德理念,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道德法律专项培训1次,培训农民80多人。为深入推进农资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业投入品监管长效机制,组织1期农资信息化监管系统操作培训班,培训农资经营者30多人。
(六)加强安全舆情应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积极探索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和成因,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预见性。针对群众高度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重拳出击,加大监管力度,增加监测频次,切实有效解决难题。每季度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报告,严格防控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对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迅速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散和发酵。今年共接到区食安办抄告单5起,群众举报投诉5起,均妥善处置。
二、20**年工作思路
1、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结合“绿剑”系列集中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巡查,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大对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严厉打击违规经营农资行为。积极推动“限用农药市场退出机制”,加强对农资经营单位的教育引导,彻底清除限用农药对食用农产品的威胁,净化农业投入品源头。
2、推进农业执法与农资监管信息化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农资批发企业和农资经营店开展农资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进销货台账,加强农资信息化建设督查和指导力度。深入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倡导诚信经营理念,不断扩大诚信小农资店覆盖面,规范农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完善农资监管长效机制。
3、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推进种植业产品禁限用高毒农药、“瘦肉精”、兽用抗菌药、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禁用农兽药等违法经营、使用、添加的行为。
4、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确保检测任务的保质保量完成,配合上级部门做好质量检测工作;提高检测结果的利用,加强检测结果分析,做到早发现,早预防,防范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追溯源头,并在依法查处整改上有所突破。
5、抓好舆情处置和应急能力建设。继续密切关注社会舆情和媒体报道,积极稳妥、准确发布我区农产品安全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协调处置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影响,保护产业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终工作总结三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州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政策,同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力度,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强化日常监督管理。这一年,经过上下各方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20**年,我局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会议,研究部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明确职责,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力度,严抓农资市场的监管,认真做好本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与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在源头、生产环节和市场等方面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工作。
二、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车、横幅标语、印发资料等方式,在全县全方位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全县生产经营者、流通者及消费者要进一步认识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家同心协力抓好菜篮子,建好菜园子,管好菜摊子。二是县农业局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中心,结合农技、植保、科教、经作等各业务站组成培训队伍赴各个乡镇对农民进行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培训,县农业局印发了限禁用农药清单,分发给广大菜农果农,教育他们要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责任,自觉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确保生产放心果菜。三是对农资经营商进行规范经营农药知识培训,要求农药经营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经营农药尤其是限用农药,对农民负责,对社会负责。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
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开展农药专项整治,加强农产品生产的投入品管理,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共计发放宣传资料20**份,出动车辆26台次、执法人员***人次分别对全县64家农药经营户进行了抽查。
2、做好农产品生产田间指导,要求农户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农药使用安全剂量、严格安全周期,保证农产品安全进入市场。
3、对全县取得农业部“三品一标”证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企业加强管理,引导督促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档案,鼓励生产经营散户自觉建立生产档案。
4、对甘洛县三个大型水果蔬菜农贸市场及新市坝镇、田坝镇、两河乡、坪坝乡、海棠镇等季节性大量上市的蔬菜、水果等进行抽检,全年抽检样品14批次,共计检测样品***个(其中基地检测抽样***个,市场抽检样品***个,无公害产品抽样1个),检测合格率为**%。
5、为加强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保障广大消费者食用农产品安全,20**年启动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工程,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万元(其中中央投资***万元,地方配套***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包括636平方米实验室改扩建和87台套仪器采购。目前实验室改扩建基建工程已基本完工,待验收。
(二)农资市场监管方面
1、在大春生产期间由县农业局牵头,联合县工商局、县物价局、县公安局、县质检局四家单位对县城内的农资市场进行了为期18天的联合执法大检查,大清理。以种子、农药、肥料等三类农资为重点,集中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单位,查处违反《种子法》规定的不法种子,共检查农药经营户***户次、种子经营户***户次,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20**份,保证农资市场的安全。
2、我局积极组织农业执法队伍开展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今年以来,累计下乡执法人员***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市80多个,抽检农药标签***个,发放种子、农药宣传资料1000余份。执法宣传车在县城区和各乡镇开展种子、农药安全宣传活动。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
1、源头监管和生产过程控制难度大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还较薄弱,在生产环节,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大多为分散式的单位和个体,规模化程度还较低,农业生产者质量安
全意识不强,由于长期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生产者缺少社会监督和自我约束限制,科学施肥、用药及标准化生产规程很难在生产上完全实施。
2、检测机构基础薄弱
农业部门检测检验机构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与农业大市的地位不相符合,不能满足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和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
(二)农资市场方面的问题
1、农资经营环节不规范,虽经多次农资打假整顿,一些不法商贩和生产者仍然违规使用禁药,这种分散农资经营体制问题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以及生产过程控制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农药、种子、兽药等生产资料的标签不规范,商品名多、杂、乱,包装简陋,也很难分辨出其主要成分和用途,农民无所适从,很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责任追究提供依据。
2、执法队是农业部门非常重要的农业执法工作单位,随着农业监督执法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细化,执法人员进行执法检查的频率越来越高,但都是着便装开展工作,显得随便、管理混乱,不够整洁、整齐,而且缺乏取证设备,最大的尴尬是便装执法有时不被行政相对人认可,没有制服、没有工号,管理相对人很难感受到按章办事的严肃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工作的开展。
今年,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监督、检查等一系列活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一大批隐患得到了有效的整治,确保了今年无农产品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还存在着相当多的薄弱环节,人民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努力,共同去解决。
总之,保障农产品安全,是一项长期的保证民生健康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又是以农业部门为主,其它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民参与的安全行动,需要上下同心,齐抓共管,合力推动。只有人人重视农产品安全,人人监督农产品安全,人人做到农产品安全,不安全的因素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和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