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系列-支付清算体系介绍-上

时间:2019-05-12 03:2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互联网金融系列-支付清算体系介绍-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互联网金融系列-支付清算体系介绍-上》。

第一篇:互联网金融系列-支付清算体系介绍-上

互联网金融系列-支付清算体系介绍-上

一,支付清算体系的简介

支付清算体系是一个国家的金融基础设施,或说公共服务。我国由央行主管此事,目前大体维持“结算-清算”二级制的支付体系。通俗地讲,银行与商户、消费者之间为结算关系,而银行之间构成清算关系,两个层次交易完成后,支付环节才算终了。清算,其实就是因跨行交易而产生的银行间债务债权进行定期净轧(比如每日),以结清因跨行交易产生的债务债权。清算更为底层,是一个平台,由央行主导建设,一般个人用户不会直接接触清算系统。结算则是前端,由银行、非金支付公司等向客户提供服务,也就是所谓的支付业务。银行自身接入清算系统,非金融支付公司则以自已开户的备付金托管行代理接入清算系统。

图1“结算-清算”二级体系

从上面的二级体系可以看出,跨行的清算必须经过央行的清算系统进行处理,而银行内部的结算,则是由各个商业银行自己经营办理。

在《中国人民银行法》中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对清算的义务和责任:

1,中国人民银行应当组织或者协助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清算系统,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清算事项,提供清算服务,具体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2,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银监会)制定支付结算规则。在《商业银行法》中规定了商业银行对结算的支持: 1,商业银行可以经营办理国内外结算。

因此,清算不等于结算。从基础概念看,央行主导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清算系统,而商业银行则可以经营国内外结算业务,即是“结算-清算”二级制的支付体系。

那么,为什么央行需要维持目前的“结算-清算”二级体系呢?笔者认为本质是监控资金在全社会的流动,避免系统性风险,提高支付的效率,树立公众对支付体系的信心,同时,有利于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等。由于清算系统是平台系统,不是前端服务,因此对用户体验没有刻意要求,但对系统稳定性、可靠性、高效性、安全性要求极高,央行将其视为金融的基础设施,或称公共服务,依然未允许市场化的商业介入。结算环节则是市场主体分散的交易,对用户体验要求较高,因此在不产生系统性风险(要一定程度上容忍非系统性风险,比如创新业务试点中发现安全漏洞之类的)的前提下,当局鼓励创新,增加用户支付效率,改进体验。因此,我们认为,央行希望实现的意图为维持现有格局,清算环节仍然视为基础设施,不希望市场介入;支付结算环节则放开竞争,鼓励创新。

目前在运行的清算系统均由央行主管,主要包括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超级网银)、同城票据清算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CUPS)、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系统和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等。这些系统大多由央行主办,可视为非盈利的基础设施,仅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由特许企业(银联)运营(但银联仍由央行主管)。二,清算的运作过程

本节笔者以银联为例子,结合目前的刷卡消费涉及的发卡行,收单行,衔接机构,用户和商户等主体,全面阐述清算的过程。1,清算账户的开通

清算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参与清算的主体需要开通清算账户,用于管理清算过程中形成的债权债务沉淀,管理资金的头寸。

首先接入相关清算系统的主体需要在清算系统开清算账户,银行一般需要在央行开通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主要用于清算),银联则只需要在央行开通备付金账户即可,无需准备金账户。

而商户对接银联的清算则有两种接入模式:

Ø 直联商户:即直接通过银联的POS接入商户,商户的交易过程会经过银联网络,且其清算过程是由银联的收单清算系统进行处理,直联商户的结算账户(不在央行清算系统开清算账户,只是在商业银行开结算账户而已)一般不是开在央行的清算系统,而是开在一般商业银行中,银联通过对应的小额系统对其结算账户进行贷记处理。Ø 间联商户:是由收单行自己布置POS对接的商户,商户的交易过程一般对银联来说是透明的,其清算过程,或者说应该是结算过程是由对应的收单行跟各个商户自己进行的,银联不参与其中的结算。

图2 银联清算系统

从上图可以看出,清算账户和结算账户不是一个概念,清算账户是开在央行对应的清算系统中,而结算账户一般是开在商业银行。具体:

Ø 银联境内清算账户均开在中国人民银行,跨境业务的清算账户开在代理清算银行(一般是中行和汇丰银行)

Ø 境内成员机构(即参与银行卡交易的银行)的清算账户均开立在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一般在人民银行开立有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清算一般使用备付金账户进行。Ø 境内商户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结算账户均开立在商业银行中。这里也说一下银联清算系统和银联会计核算系统的关系: 银联清算系统处理的对象是银行卡跨行交易的清算资金。

银联会计核算系统处理的是银联的自有资金,其中的自有资金中包括了银联自己清算账户上的资金余额,会计核算系统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使用总分户账,登记账户变动和资金转移的信息,而银联清算系统仅仅是建立了清算资金的台账信息。

图3 银联会计核算系统 2,清算的执行过程

《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规定: Ø 支付清算是指支付指令的交换和计算;

Ø 支付指令是指参与者以纸质,磁介质或者电子形式发出的,办理确定金额的资金转账命令;

Ø 支付指令的交换是指提供专用的支付指令传输路径,用于支付指令的接收,清分,和发送。

Ø 支付指令的计算是指对支付指令进行汇总和扎差;

Ø 参与者是指接受支付清算组织章程制约,可以发送,接收支付指令的金融机构及其其他机构。

因此,清算的执行过程主要分为清分和资金划拨两个阶段。1)什么是清分?

是指对联机交易系统中的交易日志中记录成功的交易,逐笔计算交易本金和交易的费用(如手续费,利润分成等),然后按清分对象汇总扎差形成对各个清分对象的应收或者应付金额的过程。直白说,就是通过交易日志计算搞清楚今天应该给谁多少钱和应该向谁要多少钱。2)什么是资金划拨?

是指完成了清分后,已经搞清楚了应该给谁多少钱或者向谁要多少钱以后,需要通过特定的渠道和方式,完成应收应付资金的转移。简单的说,就是明确通过何种渠道,拿回应收的钱,付出应付的钱。

图4 清算系统模块 从图4可以看到,清分的数据一般是先从联机交易系统获取交易日志到清算系统,然后根据交易成功的交易日志按照清分对象汇总扎差形成各个清分对象的债权债务关系(注意,在清分阶段,还没对各个相关清分对象的清算账户进行贷记和借记操作,贷即是需要给钱的,借是需要出钱的,清分阶段只是在清算系统内部计算当天的扎差后的债权和债务关系。)

完成了清分后,就可以得出各个清分对象的当天的债权和债务关系,接下来需要对各自清算账户进行资金划拨,实现资金从债务的清算账户向债权的清算账户进行划拨。资金划拨,说白了就是资金转账,需要通过一定的清算支付系统进行:如图4中通过资金管理平台形成转账命令文件上传到统一文件收发平台,由统一文件收发平台通过调用连接央行相关清算系统的前置机接口发送到相关的清算系统对清分对象的清算账户进行借贷记录操作,并获取操作后的回导结果。

3)资金的划拨方式

Ø 境内的跨行清算是通过央行的大额支付清算系统完成资金划拨。非常核心的一点是:银联是特许企业,有权限可以主动借记或者贷记诚意机构的清算账户。直白一点是:借记就是我向别人要钱,贷记就是我给别人钱。

Ø 境外的跨行清算是通过银联代理清算银行进行的,通过银行与银行直接的结算汇兑系统完成,但目前只能支持贷记结算,即只能记录我给别人的钱。

Ø 境内的收单清算可以通过央行的小额支付清算系统完成资金划拨,但只能是实现贷记结算。

4)银联清算系统与央行大小额支付清算系统的关系

Ø 无论是跨行清算还是收单清算,银联都是作为一个特许参与者,加入到央行的大小额支付清算系统,完成了银行卡交换业务的资金划拨。

Ø 银联通过央行的大额支付清算系统,实现与境内成员机构清算账户之间的双向资金转移(即可贷记和借记相关清算账户)

Ø 银联通过小额支付系统或者当地的票据交换系统,实现与境内第三方机构和直联商户之间的单向资金转移(即只能贷记相关清算账户)

Ø 在大额支付清算系统中,银联享有比商业银行更大的特权,因为银联可以借记或者贷记相关成员机构的清算账户(说白了,银联可以直接操作成员机构的清算账户:付多少或者收多少钱),而商业银行只能贷记对方的账户(即只能操作对方清算账户:收多少钱)。在大额支付清算系统中还享有借记特权的只有国债登记公司,但其借记操作还需要有国债做抵押。从这里可以看出,借记清算账户的权限是更高的,即可以随意决定别人的清算账户对外付款,或者说直接扣别人清算账户的资金,因此只有特许企业才能有这个权限,如银联或者国债登记公司等。

5)银联清算系统与银行结算系统的关系

Ø 银联和商业银行都是作为参与者,加入到大小额支付清算系统,完成了跨行资金的划拨。Ø 银联清算系统的清算对象是成员机构(一般是商业银行:发卡行,收单行),第三方机构和直联商户。

Ø 商业银行结算系统的结算对象是在本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单位或者个人,并通过央行的支付清算系统,帮助存款账户持有人完成支付结算所需的资金转移(如个人跨行转账,则需借助央行的清算系统)。

Ø 银联在央行开立的清算账户从本质上说是备付金账户;而商业银行在央行开立的清算账户分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

Ø 准备金账户主要是用于监管使用,用于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即商业银行对吸取存款一定的比例的资金需要存到央行的准备金账户,避免银行一旦有问题,能够拿这些钱补偿存款人,当然现在也在积极探讨存款保险制度);而备付金账户主要用于自身的资金头寸的管理。

3,清算的对账

涉及到资金扭转的系统,都需要进行对账。各个清分对象需要进行对账:清分对象自己都会记录交易信息,然后用自己记录的交易日志跟清算系统进行复式(双向)对账,那么对账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以谁的数据为准的问题。

对账方式分为:自主清算和非自主清算。简言之,自主清算就是以我数据为准的清算,非自主清算就是不是以我数据为准的清算。

境内的跨行清算和收单清算均采用了自主清算,其相应的对账方式是先以银联的清分结果为准,先行办理资金划拨,然后成员机构,第三方机构或者直联商户,再根据银联的对账文件,对比自身的交易明细,如果有出入就通过差错方式处理。

外卡收单清算以及部分跨境业务均采用非自主清算。-----具体运作例子详见下一篇!

第二篇:香港的支付清算体系

香港的支付清算体系

2011/8/11 14:34:21 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点击次数 : 149 次

1.体制概况

1.1.法律概况

针对支付和结算系统各个方面的主要法律条款包括:

(1)行间支付系统

(a)银行业条例

银行业务的定义特别把对支票账户的操作,以及对行间支付系统的访问限定在持有执照的银行。

(b)外汇基金条例

按照该条例,财政司长可以要求被授权机构(AIs)为外汇基金在香港货币管理局(HKMA)设立账户,这为通过香港货币管理局的账簿来结算行间支付提供了法律基础。

(c)香港银行公会(HKAB, 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Banks)条例

香港银行公会条例规定,在与财政司司长协商之后,香港银行公会可以制定与银行业务管理有关的条例,包括与清算账户的保持有关的条例。这些条例和规章在法律上用来约束包括香港所有持有执照银行在内的协会成员。

(2)证券清算和结算系统

涉及证券与期货(清算所)条例。该条例规定了证券与期货委员会(SFC, 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对认可清算所的认可和管理。这些认可清算所负责清算和结算证券或期货合约交易。

1.2.提供支付服务的机构

提供不同类型支付服务的机构如下:

(a)行间支付系统

香港货币管理局是行间支付的结算机构,所有持牌银行都在香港货币管理局直接持有一个结算账户。香港行间清算有限公司(HKICL, Hong Kong Interbank Clearing Limited)负责管理行间清算与结算系统的运作。香港行间清算有限公司由香港货币管理局和香港银行公会共同拥有。

(b)证券清算与结算系统

中央货币市场单位(CMU, the Central Money Markets Unit)由香港货币管理局运营的中央货币市场单位服务为债务证券提供了一个中央清算与结算系统。

香港证券清算有限公司(HKSCC, Hong Kong Securities Clearing Company Limited)

香港证券清算有限公司由香港股票交易所(SEHK,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和香港五家主要的银行共同拥有,它为股票提供了一个中央清算和结算系统。

香港期货交易所清算有限公司

该公司由香港期货交易所(FEHK, Futures Exchange of Hong Kong)所拥有,它为在香港期货交易所中交易的产品,例如恒生指数期货和期权提供清算和结算服务。

香港股票期权交易所清算所有限公司

它是一个完全由香港股票交易所拥有的附属机构,为在香港股票交易所中交易的股票期权提供清算和结算服务。

2.行间支付系统

2.1.章程和参加者

2.1.1.依照外汇基金条例3A(1)节的通知

外汇基金条例3A(1)节特别规定,在财政司长认为合适的情况下,财政司长可以使用通知来要求某个许可机构在香港货币管理局设立一账户(“结算账户”),并保持与操作该结算账户。财政司长已把该项权力授权给香港货币管理局。

在1996年11月16日,香港货币管理局总裁向所有持照银行发布通知,要求他们从1996年12月9日起在香港货币管理局为外汇基金设立一个结算账户。该通知指定,结算账户将在特定条件下保持和运作,这些条件已在通知所附的条件和操作过程中以及清算所条例的相关条款中给出了陈述。

2.1.2.清算所条例

与香港货币管理局磋商之后并按照香港银行公会条例,香港银行公会委员会已为会员银行制定了涉及清算所和清算服务的清算所条例。该条例规定,香港行间清算有限公司将提供、管理并运营清算所和清算服务,以及使得这些服务对于成员来说是可用的。

实时全额结算(RTGS)系统在1996年12月9日完成。为了与此相配合,一套新的清算所条例将在同日颁布,它具体说明了大额电子行间支付实时结算的规则和相关的变化。

2.1.3.运营者

作为行间支付系统改革的一部分,香港行间清算有限公司在1995年5月由香港银行公会和香港货币管理局共同建立。香港银行公会委任香港行间清算有限公司逐渐接管以前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HSBC,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提供给其成员银行的行间清算服务。香港行间清算有限公司在1996年8月着手办理清算所自动转账系统(CHATS, Clearing House Automated Transfer System),在1996年11月着手办理大批量小额的电子清算(ECG),在1997年4月着手办理纸支票清算(CLG)。

2.1.4.参加者

所有持照银行都是行间支付系统的直接参加者。其他的许可机构,如有限持照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不能直接参与行间支付系统。在这方面,他们类似于持照银行的其他顾客。

2.2支付类型

行间支付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纸支票清算(CLG),电子清算(ECG)和清算所自动转账系统(CHATS)。

2.3.纸支票清算(CLG)

这里指向会员银行支取的纸支票和可转让票据,它们在批量清算基础上通过清算所清算和结算。纸支票在批量处理基础上于次日结算。它们在退票被验明和调整后结算,以减少与退票相关的结算风险。支票在前天晚上送交香港行间清算有限公司清分,并发送给付款行。付款行将检查付款人账户余额,并在次日(D+1日)把所有拒付支票退还给香港行间清算有限公司。只有那些在D日送交并未被退还的支票在D+1日结算。假如某一银行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补足其源于批量清算的债务,在批量处理中与该银行相关的交易将被解退,其他银行将在解退后根据修改后的结算数据来结算。上述有问题的银行的结算账户将被暂停,直到另行通知为止。

2.4.电子清算(ECG)

ECG被设计成用来处理小金额、大批量的交易,例如:

(a)安置于销售点(POS)的电子支付服务和安置于某些银行集团的自动提款机(ATM)。这些由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香港)(EPSCO, Electronic Payment Services Company)和联合电子提款有限公司(JETCO, Joint Teller Company Limited)来完成。

(b)中央清算和结算系统(CCASS, Central Clearing and Settlement System)。该系统用来处理香港证券交易所中与股票交易相关的资金转账。支付指令由中央清算和结算系统发布,该系统是由香港证券清算有限公司运营的。

(c)其他自动贷记和自动借记项目的自动支付。

电子清算(ECG)的结算与纸支票清算(CLG)的结算类似,在批量处理基础上于次日完成。

2.5.纸支票清算(CLG)和电子清算(ECG)交易的结算

在1996年12月9日实时全额结算(RTGS)系统实施之前,在D日计算结果的CHATS支付、纸支票和ECG交易都在批量处理(批量清算)基础上于D+1日早上10时15分结算。纸支票和ECG交易在退票被验明和调整之前完成清算。自1996年12月9日起,CHATS支付指令已在实时全额基础上结算。一旦付款行通过其香港金融管理局账簿完成资金转账,结算就是最终的和不可改变的。批量清算单据,即纸支票和ECG单据由银行在D日提交给清算所,在次日(D+1日)计算结果并结算。批量处理单据在每日的不同时间进行结算:

早上9:30-10:00,CCASS;

早上10:00-10:30,EPSCO和自动贷记;

早上11:30-中午12:00,JETCO;

下午3:00-3:30,纸支票和自动借记。

2.6.清算所自动转账系统(CHATS)

清算所自动转账系统(CHATS)被设计成用来完成大额的行间支付。所有持照银行必须加入清算所自动转账系统,并与香港行间清算有限公司操作的清算所计算机相连。共有两种类型的支付指令-在当天计算结果或在次日计算结果。实时全额结算(RTGS)系统的实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清算所自动转账系统支付中的结算风险。通过香港货币管理局账簿完成结算的支付是最终的和不可改变的。除特殊情况之外,香港货币管理局不允许由银行保持的结算账户发生透支。那些没有足够的贷方结余或用于日间回购的合法证券以完成外发指令的银行必须将其指令在系统中排队。排队机制允许银行通过取消、重新排队和修正等来管理他们自己的支付指令队列。

在一个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中,需要提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为了减少支付堵塞而提供的日间流动资金。香港的实时全额结算系统通过提供一种行间资金转账系统和中央货币市场单位之间的无缝界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央货币市场单位是由香港货币管理局操作的簿记债务证券清算系统,它允许银行通过外汇基金票据的日间回购协议来获得无息的日间流动资金。日间回购交易是完全自动的。如果某一银行在其结算账户中没有足够的余额来完成其发出的支付,但是它在其日间回购账户中有足够的合法证券,系统将自动引发一笔日间回购交易,以生成用来补足亏空所需的贷方结余总额。当日晚些时候,其结算账户中有足够流动资金时,那么该银行可在任何时间反向作一回购交易。无论如何,日间回购将在营业日结束之前自动完成一笔反向交易。

2.7.收费政策

香港行间清算有限公司由于提供、管理和运作清算所和清算服务而发生的所有花费都由香港行间清算有限公司承担。反过来,香港行间清算有限公司通过向使用清算服务的银行收费来收回其成本。由香港行间清算有限公司决定的收费需要征得香港银行公会的认可。

主要价格政策将用来鼓励银行使用清算所自动转账系统来完成其行间支付,不鼓励他们(和他们的顾客)使用纸支票。

3.证券结算系统

由香港货币管理局运作的中央货币市场单位是香港债务证券的中央清算和结算系统。中央货币市场单位在1990年3月建立,用来提供外汇基金票据的清算、结算和托管服务。在1994年1月,中央货币市场单位把其清算服务扩展到私营部门的港元债务证券。自1996年1月起,中央货币市场单位也接受了外国货币债务证券的清算和结算。存放在中央货币市场单位的债务证券是无纸化的,并在一个计算机簿记系统中结算。

到1996年年底,共有224家认可交易商从事于外汇基金票据的交易,259家中央货币市场单位会员从事于私营部门债务证券的交易。存放于中央货币市场单位服务机构中的私营部门债务证券的价值在1996年年末达到1340亿港元。

自成立以后,中央货币市场单位服务机构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使得中央货币市场单位服务包含更多的内容,并对使用者友好。截止到1994年10月1日,中央货币市场单位为私营部门的债务发行提供了一种可任意选择的代付人功能。在1994年12月,中央货币市场单位建立了与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际清算系统Euroclear和Cedel的联接。这些联接促进了海外投资者和交易者进入到港元债务市场。在1996年12月,中央货币市场单位进一步增强了其服务,引入了针对所有工具(外汇基金票据和私营部门票据)的实时和日终交付(DVP)服务,这些工具存放于中央货币市场单位,并由中央货币市场单位通过与实时全额结算系统的无缝界面来清算。所有认可经纪人和中央货币市场单位会员现在都是“交割-支付”(DVP)服务的用户(详细内容请参考第一部分的“债务市场”。从1997年12月1日起,中央货币市场单位将与澳大利亚中央证券托管人联接。

证券交易的清算和结算通过中央清算和结算系统(CCASS)完成。中央清算和结算系统由香港证券清算有限公司来运作。

4.中央银行的作用

4.1.提供结算服务

香港货币管理局具有以下作用:

(a)结算机构

在新的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中,所有持照银行都直接在香港货币管理局保持一个结算账户。行间支付通过香港货币管理局的账簿来结算。

(b)中央货币市场单位的操作者

香港货币管理局运作中央货币市场单位。现在,中央货币市场单位已完全与资金转账系统连为一体,并具有了交割付款同步(DVP)功能。

(c)日间流动性的提供者和最终贷款人

为了与其作为最终贷款人的角色相一致,香港货币管理局密切监视支付流,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流动性以防止支付堵塞。香港货币管理局对许可机构没有强加储备金要求,因而没有关于使用结算账户以保持所需储备的规定。

4.2.货币政策和支付系统

在香港,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在联系汇率系统的框架内保持汇率的稳定性。在适当的时候,为了稳定港元对美元的汇率,香港货币管理局将实施货币操作。在1988年以前,货币操作的主要渠道是外汇操作,这包括以美元买或卖港元。为了提高有效实施货币市场操作的能力,自1987/1988年起,已完成了一系列的货币改革。

在外汇基金与香港和上海银行业有限公司之间的账户安排成为香港货币管理的分水岭,这种账户安排在1988年7月实施。绝大多数的中央银行作为行间支付的结算机构,能够有效控制行间流动性。而在香港则不同,在1996年12月实时全额结算系统实施之前,行间支付通过一家商业银行(香港和上海银行业有限公司)的账簿来结算。因此,对行间流动性的控制不得不间接通过香港和上海银行业有限公司来完成。按照账户安排,香港和上海银行业有限公司被要求在外汇基金持有一个账户(“账户”)。香港货币管理局将决定该“账户”的余额水平。香港和上海银行业有限公司被要求保持除它之外的银行系统其余部分的净额清算余额,其程度不得超过“余额”。

在新的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中,香港货币管理局担当了结算机构的角色。正如其他大多数中央银行的情况一样,现在香港货币管理局直接在行间市场操作,以在适当的时候调节行间流动性的总供给,代替了先前在账户安排下通过“余额”的操作。用以保护港币的方法-外汇市场干预、公开市场操作和流动性调节-在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中和以前的次日净额结算系统中都是基本相同的。然而,在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中,用来实施利率调节的传送机制在大多数情况下更为直接和有效。早些时候,当银行在日中的某特定时间需要流动性来完成清算所自动转账系统支付和批量清算债务时,银行就会感到流动性压力的危境,这将很可能加速利率的上升。先前,结算于次日在净额基础上完成。

4.3.在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中的流动性管理措施

在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中,需要提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日间流动性的管理。尽管可以利用外汇基金票据作为合法证券来完成日间回购,某些银行担心其他银行会直到下午晚些时候仍然紧紧抓住流动性不放,同时也担心时间紧迫性的大量清算支付的技术性违约风险。因此,除了日间回购之外,香港货币管理局采用了以下措施来促进银行来加强日间流动性的管理:

(a)关于清算所自动转账系统容许能力的准则

该准则鼓励银行在日中用及时和有序的方式完成支付。银行必须按照如下的要求传送和结算支付:到中午12:00时,支付总额不得少于其当日清算所自动转账系统支付总额的35%,到下午2:30时,支付总额不得少于其当日清算所自动转账系统支付总额的65%。

(b)流动性调节窗口(LAW, Liquidity Adjustment Window)

流动性调节窗口是一种应急的流动性服务,用来帮助银行结算时间紧迫性的批量清算债务。在流动性调节窗口中,银行可以通过私营部门债务证券的回购从香港货币管理局获得日间流动性。这些私营部门的债务证券在流动性调节服务(LAF, Liquidity Adjustment Facility)中可作为合法的回购证券。流动性调节服务在香港是提供隔夜流动性帮助的贴现窗口。与使用外汇基金票据的无息日间回购不同,通过流动性调节服务提供的日间流动性是计息的。

4.4.支付系统的监管

香港货币管理局在监督香港支付系统的运作和发展方面担当了一个直接的角色,这与其提高金融系统、尤其是支付和结算安排的效率、完整性和发展的目标相一致。按照外汇基金条例3A(1)节的规定,持照银行必须在香港货币管理局规定的条件下操作其结算账户,关于这一点香港货币管理局已从财政司长那里获得授权。在香港,由于港币是由三家纸币发行银行负责发行,因此,在货币发行方面,香港货币管理局具有有限的业务方面的作用。

5.主要项目和政策

5.1.支付系统的改进

自实时全额结算系统实施后,香港货币管理局和香港银行公会一起,已与香港行间清算有限公司和软件商密切合作,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尤其是,目前已完成了如下的改进:

(a)主机系统硬件的升级;

(b)系统的良性调整以缩短反应时间;(c)软件的升级,这使得银行能以一种更为及时的方式查询其结算账户中的资金余额。

5.2.与其他金融系统的联接

除了已经建立的行间支付系统和债务清算系统之间的联接外,香港货币管理局已计划把香港的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与其他支付系统联接起来,以提供同时支付(PVP)服务。

香港货币管理局原则上已与中国人民银行达成协议,当中国国家自动化支付系统(CNAPS, China's National Automated Payment System)建设成为一个实时全额结算系统时,在香港支付系统和中国国家支付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同时支付”(PVP)的联接。

第三篇:评议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本站推荐)

评议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

摘要:支付清算系统是一国经济金融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其安全和效率对于经济金融运行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捷发展,支付工具的多样性不断提高,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的现代化建设也不断推进。在2001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服务工作会议上,行长戴相龙提出在五年内中国央行将建立统一共享的金融信息系统和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并实现银行卡的联网通用、中央银行会计的集中统一核算管理。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支付清算体系正式走向现代化。

关键词:支付清算系统;特点;展望

近年来,我国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支付体系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形成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机构的组织格局。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金融账户实名制稳步落实。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应用,形成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为补充的工具系列。支付清算结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为骨干,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主体,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外汇结算系统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架构。支付体系监督管理机制初步形成,建立了支付清算结算法律法规制度框架,确立了“安全”和“高效”并重的监管目标,明确了监管范围和监管手段,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广度不断拓展,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持续改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投资有序开展,跨境人民币清算渠道初步形成。

一,现阶段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支付清算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制度发布实施,促进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规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行为,有利于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2010年9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实施《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条件、办理流程、手续以及使用等方面的规定,规范了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有利于加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稳定。

(二)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设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已经成功上线运行。这有利于中央银行更好地履行清算职能,提高网上支付等新型电子支付业务跨行清算的处理效率,助推商业银行改进网上银行的服务质量,缓解营业网点柜台服务压力,更好地满足广大客户的支付需求,支持并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已有6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接入系统,系统运行平稳,业务量稳步上升。

面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第二支付系统,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也进入使用阶段的准备工作中。

2010年6月28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上线运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运行,有利于降低票据业务风险与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对银行票据业务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银联跨行信息交换系统运行稳定,交易成功率稳中有升,实现成功交易84.53亿笔,交易金额11.2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7%和46.40%。

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应用成效进一步提高。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赋予社(行)名、社(行)号机构27 375家,比年初净增6 010家,增幅为28.13%。

(三)零售支付系统便利民众多样化支付需求

我国现已建成了包括小额批量支付系统、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全国支票影 像交换系统、同城票据交换系统以及其他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的业务系统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零售支付服务网络, 可以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零售支付服务。今年,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旅游总局,分别就银行卡的支付功能做了相关改进。实现了中职国家助学金的及时、真实、准确发放,缓解了铁路和旅游行业客流压力大的“瓶颈”问题,提升了高速公路收费、铁路售票、旅游门票购买等领域的服务水平。公务卡的推广应用便利了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 对于预防腐败行为也产生了积极作用。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启动了公务卡试点推广,55家商业银行正式发行了公务卡,累计发卡突破640万张,对于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促进银行卡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业务量稳步增长

自200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设的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成功上线运行后,我国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业务量就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截至2010年年末,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共有参与者31个,其中2010年新增参与者7个。按照支付业务往账口径统计,2010年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共处理支付业务54.47万笔,金额折合美元1 410.94亿元;平均每笔25.90万美元,同比增长44.77%;日均处理业务2 179笔,金额折合美元5.64亿元。美元支付业务仍占据主体地位。按照支付业务往账口径统计,2010年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共处理美元支付业务52.70万笔,占业务总笔数的96.74%,较2009年上升0.57个百分点;金额1 270.47亿美元,占业务总金额的90.04%,较2009年下降0.64个百分点。外币支付业务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按照地区支付业务往来账口径统计,2010年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美元支付业务交易量前10名地区中,除安徽、四川外,其他均为沿海发达地区。交易量前10名地区共处理支付业务99.07万笔,金额2 342.42亿美元,分别占美元支付业务总交易笔数和金额的94%和92.19%。

二,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展望

(一)健全支付体系法律法规制度,夯实支付体系发展的法律基础。研究制定支付系统管理法规制度。完善支付系统规则设计,明确支付指令、结算最终性和轧差安排的法律地位及法律效力,做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相关法律的衔接。提升支付系统管理制度的法律层次,研究拟订《支付系统监管条例》、《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条例》。制定重要支付系统判断标准,提高重要支付系统监管透明度,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保障系统参与者及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非现金支付工具法规制度。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的修订工作,明确电子票据的法律地位及法律效力。推动出台《银行卡条例》,做好《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的制定实施工作。制定与完善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业务管理办法。整合完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制度,统一规范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完善外汇结算法规制度。明确外汇交易集中清算的法律地位,确保外汇交易的结算最终性,保障清算机构对担保品优先受偿权。理顺外汇交易、清算、结算机构及市场参与者的法律关系,明确各主体间市场协议的法律地位,保障各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交易、清算、结算过程之间的信息互通与共享。

完善债券交易结算法规制度。推动债券电子簿记法规建设,保障电子化证券的法律权利。研究明确债券结算机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处理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相关规定的衔接,落实保障证券结算优先原则,确保结算最终性。

完善支付清算结算服务收费定价机制。根据经济金融的改革与发展水平,不断完善支付清算结算服务收费定价机制,推动支付服务市场化、规范化发展,倡导风险、成本与收益相匹配的定价策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协调推动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服务优惠支持政策出台,有效降低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成本。

(二)扎实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高效的资金、证券结算系统网络。

完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整合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建成功能更完善、架构更合理、管理更先进的第二代支付系统,合理规划和部署现有应用系统迁移工作。推进支付体系灾备体系建设,提高业务连续性保障能力。充分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的基础性功能。积极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在零售支付系统建设中发挥作用,推动零售支付系统服务功能的持续优化,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低成本的支付服务。鼓励提供灵活多样的系统接入方式,广泛支持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使用各类支付清算系统,推进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

提升外汇结算系统功能。研究推动外汇结算系统与境内外支付系统的衔接应用,提高外汇结算效率。进一步丰富外汇结算系统功能,支持外汇业务创新,努力推进外汇交易同步收付(PVP)的实施,有效防范外汇结算风险。加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多币种证券清算结算及跨境交易的清算结算,推动实现债券市场净额结算。研究推动债券结算系统功能优化,支持资本市场发展与创新,不断满足新业务、新产品的结算需求。提高利用中央银行货币进行证券资金结算的比重,发挥支付系统与证券结算系统联合运行的优势。

协调支付系统和证券结算系统的发展。完善各系统的准入、退出标准,研究各系统之间互联互通标准,实现各系统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支付系统和证券结算系统在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支持作用。完善各系统的危机处置预案和应急计划,健全各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评估机制和考核机制,切实提高各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稳步提升各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协调支付系统和证券结算系统之间的结算过程,有效防范跨系统风险。

(三)鼓励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创新,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普及应用。继续推动票据业务创新。支持和推动票据影像业务和电子票据的发展,降低票据处理成本、提高票据支付效率,保障票据支付安全。充分发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效能,研究引入电子票据新品种,推动票据市场统一化、电子化进程。提升纸质票据防伪技术及核验水平,确保票据使用安全。

大力支持银行卡产业发展。规范银行卡发行。继续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不断改善受理环境,全面促进银行卡应用,提高支农、惠农卡普及率。规范收单市场秩序,强化特约商户和受理终端管理。推动金融IC卡(金融集成电路卡)与公共服务应用的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银行卡业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完善银行卡业务发展量化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完善联合整治银行卡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加大打击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

推动新兴电子支付业务健康有序发展。完善电子支付业务规则和风险控制措施,加强电子支付标准建设,鼓励新兴电子支付业务发展。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电子支付管理,规范支付机构电子支付平台的发展。强化对支付机构的信息安全和风险管理要求,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促进电子支付业务健康发展。积极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普及推广。加大支付结算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非现金支付工具配套设施布放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公众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网络通信设施,推动切合农村实际的电子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和普及。鼓励和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国家粮食、农副产品收购以及果蔬、农业生产资料等各类专业市场的广泛应用。

(四)优化账户服务和管理,增强社会诚信意识。

推进落实金融账户实名制。加强落实账户实名制监督检查,探索建立落实账户实名制长效机制。加强身份识别手段,提高身份识别有效性,完善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功能,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健全联网核查疑义信息反馈核实及争议处理机制。

改进银行账户管理体系。研究拟订《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条例》。研究完善金融账户账号编码规则,建设全国集中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不断完善银行账户司法、税务、审计等有权部门查询、冻结、扣划制度,依法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村地区银行账户的普及率,在依法合规、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开户手续,促进农村地区银行账户的开立和使用,为非现金支付结算业务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五)加强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维护支付体系安全稳定运行。

明确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的重点。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正常运行的职能及相关金融行业监管部门在金融体系中的法定监管作用,加强对支撑金融市场运行的支付系统和证券结算系统等的监督管理。及时完整地获取金融市场的交易和风险敞口信息,加强监控同一金融机构作为多个系统参与者时所承受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尽早发现、预警和防范系统性风险,切实维护支付体系的安全、高效与稳定运行。强化支付体系监督管理措施。合理设计支付体系统计监测指标,进一步完善支付信息采集、汇总、分析手段。参照《重要支付系统核心原则》、《证券结算系统建议》等国际标准,适时开展各类支付清算结算基础设施的评估工作。

完善支付体系监管机制。建立健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协调机制,有效形成监管合力。切实推动支付清算行业自律管理,维护支付服务市场的竞争秩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加强监管部门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提高支付体系监管透明度。

健全支付机构监管机制。落实《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及配套措施,明确支付机构从事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支付服务的资质和要求,引导督促支付机构规范发展。建立健全“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公司治理、自我约束”的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体系,有效防范支付风险,切实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维护支付服务市场的稳定运行。

(六)加强支付体系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支付结算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支付清算结算国际和区域性合作组织,研究国际国内支付体系标准衔接机制,在支付结算国际规则与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统筹研究跨境人民币业务处理系统建设以及跨境债券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为跨境经贸往来和金融中介活动提供更加可靠的清算结算安排。研究加强跨境人民币支付信息安全管理,确保我国金融信息安全。

推进支付服务市场对外开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国际结算业务,在风险可控和经济可行的前提下,推动业务、机构不断向境外延伸。畅通人民币跨境支付渠道,完善人民币跨境清算体系。推动境内及跨境外币支付系统协调发展,提高外币支付效率。

参考文献:《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0)》

第四篇:支付清算体系建设调研思考

支付清算是支持经济、金融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体系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有利于通过控制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有利于社会公众保持对货币及其转移机制的信心,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为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提供基础。

一、支付清算体系建设情况

我国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已经初具

规模,形成了一个以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包括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及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两个辅助支持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资金汇划系统为基础,各地同城实时票据交换系统并存的中国支付清算系统架构。它是支撑各种支付结算工具的应用和社会资金运动的大动脉,可以促进各种经济活动,方便市场交易,减少使用现金,维护市场次序,规范结算行为,防止支付风险,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

二、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金汇划体系重复建设,资源不能共享,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影响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方向。

二是现行支付系统缺乏一定的抗击风险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虽然现有应急备份系统在保障系统业务连续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应急备份系统的恢复能力有限,不能满足主备系统随时切换和业务连续性处理的要求,存在支付风险隐患。

三是不能有效地满足金融机构灵活接入的需求,目前许多商业银行为实现集约化经营和扁平化管理的目标,提出了多种接入支付系统新需求,支付系统尚不能有效地满足银行业金融机构灵活接入的需求。

四是信息反馈渠道不畅,制约支付系统效能进一步发挥。人民银行作为支付系统的维护者和管理者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不能及时掌握和了解各金融机构在支付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不便于人民银行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是支付清算的应用系统繁多,缺少有效联结,且清算账户繁多,无法及时、全面地了解清算账户和大小额支付往来账务实时传递的信息,不利于多种支付业务和资金清算的顺畅进行。

六是流动性管理功能不足,人民银行无法实时获取所管辖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情况,系统在流动性监测预警机制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七是随着经济形式的发展和业务的变化,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对一些具有突发性、关联性和不可逆转性的风险控制,存在不足之处。

八是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与国际支付清算系统(swift)尚未连接,这使得中国支付清算体系还不能成为世界支付清算体系的组成部分。

三、加强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的建议

㈠加强央行支付清算组织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高素质的清算队伍是保证支付清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因此,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在荣誉和责任面前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遵守职业道德,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和业务。

㈡分清职责,理顺管理机制。支付清算系统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社会资金的高效运转,关系到金融稳定和社会安定。支付运行工作量大、层次多、涉及人员广,需要建立统一高效的支付系统运行维护体系,这是确保支付清算系统高效、安全、稳定运行的重中之重。目前,由于各方面原因,人民银行的支付清算管理都是由相关部门兼任,作为支付清算系统具体运行的执行部门在管理职能和体制上存在着职责不清和模式多样化的状态,容易造成管理力度不够,对防范支付系统可能出现的风险极其不利。因此,应尽快理顺支付清算管理体制,为适应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的发展,建议成立清算部门,全面负责支付清算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

㈢强化人民银行参与支付清算体系的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支付清算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设施地位越来越明显,经济发展对支付清算系统的依赖性随之加大。人民银行作为支付清算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社会资金的最终清算者,在支付清算体系建设中人民银行应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全盘考虑,科学、系统地研究支付清算体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建设全国性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同时,研究探索科学的管理体制,防范和化解资金汇划过程中的风险。

㈣高度重视支付清算体系的风险防范。支付清算系统应用网络技术在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时,也给资金清算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为了有效地防范、化解支付清算风险,人民银行支付清算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一是建立起以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为基础,以强化监督检查为保障的约束和调控机制,在建立各自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整体的风险防范体系。二是建立支付清算日常

信息沟通与风险动态预警制度,人民银行支付清算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沟通机制,及时收集有关意见和建议,将其中好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提高支付清算系统建设和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三是建立支付清算体系风险监控和评估制度,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覆盖所有支付结算单位、所有业务环节的风险监控

和评估制度,设计风险考核指标体系,按照风险系数分类管理,对风险系数较高的清算单位早期预警,达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确保支付清算资金的安全。四是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利用现代化手段监测银行的资金流动,及时掌握市场主体和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

㈤不断完善支付清算体系,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安全、高效的支付结算体系对于畅通货币政策传导、密切各金融市场有机联系、加速社会资金周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为构建安全、高效的支付结算体系,人民银行应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考虑经济金融的长远发展趋势,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积极稳妥地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增强中外支付结算体系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建立能体现国情和国际惯例相结合、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市场竞争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的完善的支付结算法规体系;建立以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的,各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为基础,票据交换系统、卡基支付系统等并存的支付清算体系;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支付清算体系建设调研思考

支付清算体系建设调研思考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支付清算体系建设调研思考2010-06-29 18:56:3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支付清算体系建设调研思考支付清算体系建设调研思考(2)

支付清算是支持经济、金融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体系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有利于通过控制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有利于社会公众保持对货币及其转移机制的信心,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为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提供基础。

一、支付清算体系建设情况

我国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以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包括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及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两个辅助支持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资金汇划系统为基础,各地同城实时票据交换系统并存的中国支付清算系统架构。它是支撑各种支付结算工具的应用和社会资金运动的大动脉,可以促进各种经济活动,方便市场交易,减少使用现金,维护市场次序,规范结算行为,防止支付风险,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

二、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金汇划体系重复建设,资源不能共享,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影响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方向。

二是现行支付系统缺乏一定的抗击风险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虽然现有应急备份系统在保障系统业务连续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应急备份系统的恢复能力有限,不能满足主

备系统随时切换和业务连续性处理的要求,存在支付风险隐患。

三是不能有效地满足金融机构灵活接入的需求,目前许多商业银行为实现集约化经营和扁平化管理的目标,提出了多种接入支付系统新需求,支付系统尚不能有效地满足银行业金融机构灵活接入的需求。

四是信息反馈渠道不畅,制约支付系统效能进一步发挥。人民银行作为支付系统的维护者和管理者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不能及时掌握和了解各金融机构在支付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不便于人民银行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是支付清算的应用系统繁多,缺少有效联结,且清算账户繁多,无法及时、全面地了解清算账户和大小额支付往来账务实时传递的信息,不利于多种支付业务和资金清算的顺畅进行。

六是流动性管理功能不足,人民

银行无法实时获取所管辖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情况,系统在流动性监测预警机制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七是随着经济形式的发展和业务的变化,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对一些具有突发性、关联性和不可逆转性的风险控制,存在不足之处。

八是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与国际支付清算系统(swift)尚未连接,这使得中国支付清算体系还不能成为世界支付清算体系的组成部分。

三、加强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的建议

㈠加强央行支付清算组织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高素质的清算队伍是保证支付清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因此,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在荣誉和责任面前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遵守职业道德,认真对待每一

项工作和业务。

㈡分清职责,理顺管理机制。支付清算系统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社会资金的高效运转,关系到金融稳定和社会安定。支付运行工作量大、层次多、涉及人员广,需要建立统一高效的支付系统运行维护体系,这是确保支付清算系统高效、安全、稳定运行的重中之重。目前,由于各方面原因,人民银行的支付清算管理都是由相关部门兼任,作为支付清算系统具体运行的执行部门在管理职能和体制上存在着职责不清和模式多样化的状态,容易造成管理力度不够,对防范支付系统可能出现的风险极其不利。因此,应尽快理顺支付清算管理体制,为适应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的发展,建议成立清算部门,全面负责支付清算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㈢强化人民银行参与支付清算体系的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支付清算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设施地位越来越明显,经济发展对支付清算系统 的依赖性随之加大。人民银行作为支付清算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社会资金的最终清算者,在支付清算体系建设中人民银行应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全盘考虑,科学、系统地研究支付清算体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建设全国性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同时,研究探索科学的管理体制,防范和化解资金汇划过程中的风险。

㈣高度重视支付清算体系的风险防范。支付清算系统应用网络技术在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时,也给资金清算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为了有效地防范、化解支付清算风险,人民银行支付清算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一是建立起以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为基础,以强化监督检查为保障的约束和调控机制,在建立各自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整体的风险防范体系。二是建立支付清算日常

下载互联网金融系列-支付清算体系介绍-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互联网金融系列-支付清算体系介绍-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互联网支付金融牌照改变了什么?

    互联网支付金融牌照改变了什么? 线上支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支付方式,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发自己的支付平台,改变了消费模式,根据《互金意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事......

    2014举行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论坛

    2014举行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论坛 7月17日,2014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论坛在北京举行。这场由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主办的年度论坛,吸引了包括公安部、中国银联、商业银行、非金......

    中国电信翼支付试水互联网金融

    中国电信翼支付试水互联网金融 就在几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互联网金融的同时,中国电信也悄然推出了一款金融理财产品――添益宝,宣告一股新力量的加入:电信运营商。 事实上,在......

    金融支付清算系统术语大全(中英文对照)-读完1遍5篇

    金融支付清算系统术语大全(中英文对照) 资料介绍: 这里的词汇是在最合适的一致性基础上对本书中涉及到的(十国集团和欧共体)中央银行所使用的术语给出解。它不打算对这些术语给......

    金融探索之区块链:清算与支付应用详解

    金融探索之区块链:清算与支付应用详解 毕友一言: 貌不出众、前途未卜、入不敷出……这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造成对人生意义的抵消。即使合起来也不能。预测未来命运的最好方式,就......

    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野蛮生长[大全5篇]

    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野蛮生长 2014-04-13 财富资产管理 推荐关注基金行业网(微信号:jijincn),基金和证券投资领域专业公众微信。 来源 中国证券网 高翔 苗燕 周鹏峰 李雁争......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合作协议(五篇范文)

    协议编号: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 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合作协议 甲方: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乙方: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存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

    强化风险管理,建立监管体系——2013互联网金融-中国峰会在京举行

    强化风险管理,建立监管体系 ——2013互联网金融-中国峰会在京举行8月13日下午,“2013互联网金融-中国峰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二层203会议室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