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分析报告(宋超智)
2017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报告
(宋超智)
2017年,在国家后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不断突破、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坚持改革创新发展,优化地理信息供给结构,不断拓展“地理信息+”新的服务业态,尽管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产业规模增幅有所放缓。但是,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仍保持了稳定增长、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
第一部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一、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1、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2017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继续保持着较好的增长势头。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利用统计数据测算和大数据分析显示,2017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预计达到5180亿元,同比增长18.8%。
2、测绘资质单位数量稳步增加
截至2017年8月底,全国测绘资质单位数量突破1.8万家,较2016年末增加4.9%,其中,甲级单位数量首次突破一千家。十八大以来,为减少同质化竞争压力,国家局适度控制传统业务领域单位升甲,甲级单位数量在增速为6.9%,有所减缓;由于行业内人员、装备水平整体提升,乙、丙级单位数量增加较快,分别为13.0%、10.7%,丁级单位增速为0.9%,小幅下降。
3、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 测绘资质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为46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40万人,占比由2012年的66%提升到85%。截至2017年8月,全国取得注册测绘师资格的人数为13106人。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企事业单位实力总体提升
十八大以来,测绘资质单位总体实力大幅提升,平均产值和人均产值分别增加33%、27%,甲级单位更为显著,分别提升50%、42%。甲级单位完成的产值从262亿元增长到529亿元,占比从49%增加到57%。
2、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十八大以来,测绘资质单位中民营企业的数量、所属从业人员、完成的产值大幅增长,在测绘资质单位的占比显著提高。截至2017年8月底,测绘资质单位中民营企业数量达11264家,占比达62%,但民营企业资质等级相对较低,人均产值19.13万元,低于资质单位平均水平。
3、百强门槛显著提高
从中国地理信息协会评选的2017年百强企业中,按2016年测绘地理信息产值计算,最低入围门槛0.69亿元,较2014年提高了0.24亿元,最高值为16.2亿元,平均值为2.5亿元,各项指标均显著提升。百强企业测绘地理信息产值总计254亿元,同比增长27%;占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的5.8%,较去年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有30家企业的产值同比增长超过50%。
4、产业集聚态势显现
从地域分布上看,京津冀、江浙沪、广东等地成为主要的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地,百强企业、资质单位、人员数量占比较高。
从城市层次上看,甲级测绘资质单位主要集中在直辖市、省会以及副省级城市。
三、产业资本密切合作
1、地理信息上市企业增长强劲
截至2017年8月底,除新三板外,测绘地理信息境内外上市企业共55家,加上新三板,测绘地理信息上市挂牌企业共计283家。
根据2017年上半年财务报表统计,以测绘地理信息为主业的12家境内上市公司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36.5%,净利润同比增长82.6%。
2、新三板挂牌成为常态
十八大以来,新三板经历了井喷式发展,截至2017年8月底,共有11551家挂牌企业。其中,地理信息企业228家,占比近2%,远高于地理信息产业占总产值在GDP中的比重(约0.6%)。
2016年新三板推行分层制度后,22家挂牌地理信息企业进入创新层。
3、投资并购更加活跃 十八大以来,地理信息及相关领域成立了中地信地理信息股权投资基金、中国北斗产业基金、军民融合发展基金等十多支产业基金,总规模达700多亿元。
企业兼并重组的频次和规模逐年提升。据统计,地理信息上市公司共进行并购95笔,交易金额165亿元。
四、科技水平日益提升
1、高新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十八大以来,测绘资质单位中高技术单位数量和占比均大幅增长。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单位由851家增长为1008家,增加了18.4%,占比提升0.5个百分点。
2、先进装备不断增加
十八大以来,测绘资质单位拥有的大型、较大型先进测绘装备迅速增加。到2016年末仅航测仪、无人机系统、地下管线探测仪的数量分别达2012年末的2.4倍、6.5倍、3.3倍。
五、服务领域逐步扩大
1、服务大局
过去一年完成第一次全国国情普查,全面摸清我国地理国情“家底”;完成全国1700多个县(市、区)顺利接入国家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搭建;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10.5亿亩,约占二轮承包地的80%;以地理信息为基础编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战略和制度;多规合一开展多地试点,从县域到城市再到省城,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2、服务社会
100%副省级以上城市、89%地级以上城市、47%县级以上城市都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国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全面推进,近千家地理信息企业参与其中;据地球观测组织统计,卫星数据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市场规模已经达17亿美元在公务车辆、船舶管理上广泛引入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对公车及船舶运行情况实施全程跟踪监控,不仅能监控其所在位置,还可记录行车轨迹和掌握船舶航行状况。
3、服务民生
截至2017年6月,中国手机地图用户已经达到6.86亿人。用户使用手机地图频率大幅提高,手机开始从单一的通话工具、手机地图开始从单一的地图工具逐步成为用户连接互联网的重要入口,在用户生活领域渗透日渐深入。
在地图导航的保障下,自驾游成为国内旅游方式的首选,自驾游游客占国内旅游人数六成。据携程旅行网《2017年自驾游消费报告》统计显示,2016年境内自驾游同比增长200%,未来三年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超六成手机地图用户使用手机地图APP进行景区导览。
第二部分:新《测绘法》影响简析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已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于2017年4月27日修订正式通过,自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一、新《测绘法》影响解读
1、在法律层面明确国家鼓励发展地理信息产业 《测绘法》全文第40条第一款表示,国家鼓励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支持开发各类地理信息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推广使用安全可信的地理信息技术和设备。
这意味着,国家首次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国家鼓励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支持地理信息行业兼并重组,培育龙头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国家也鼓励地理信息产品多样化、大众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推广使用自主可控的地理信息技术和设备,从软硬件基础上加强安全保障,杜绝安全漏洞、“数据后门”等问题。
2、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支撑日益繁荣的地理信息广泛应用 新《测绘法》明确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要围绕市场做好三个方面的公共服务:
基准服务 – 建立统一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提供导航定位基准信息公共服务;
开放服务 – 通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
促进应用 – 通过提供公共版测绘成果、保密技术处理等方式,促进测绘成果社会化应用。
同时,测绘成果的秘密范围和秘密等级,应当依照保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照保障国家秘密安全、促进地理信息共享和应用的原则确定并及时调整、公布。
3、完善市场监管制度,营造更加规范的市场秩序 新《测绘法》将实行测绘单位信用管理制度,建立随机抽查机制,赋予执法主体行政强制措施,增加处罚类型并提高罚款额度,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秩序。
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举措
1、完善配套法规:研究制定《地理国情监测条例》、《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服务管理办法》、《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不动产测绘管理规定》。
2、营造发展环境:国家局正在抓紧修订《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主要包括由“以空间精度定密为主”转变为“以要素属性定密为主”,与军事和国家安全无关、属性不涉密的点位,不再因空间精度而成为秘密事项;拟较大幅度降低部分成果数据的密级、完善新型地理信息产品的密级界定,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丰富的地理信息成果。
3、制定宏观计划:依据新《测绘法》进一步统筹优化布局公益性保障服务体系,包括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五大业务”,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基础设施装备保障、地理信息产业竞争、创新驱动发展和协调融合发展的“五大能力”。
4、事业单位改革:回归事业单位聚焦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测绘项目,逐步减少参与市场竞争,把微观、具体的业务放给企业,把市场还给企业,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解放和增强行业整体活力,促进公益性事业和市场化产业同步协调发展。
5、鼓励科技创新:通过政府采购、示范推广等形式,支持能够显著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水平和产业水平、地理信息安全能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成项目。
6、做好公共服务:4月24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成果发布;5月27日,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建成启用;今年以来开始推动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今年以来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服务“一带一路”进程。
7、调控测绘市场准入:加快研究和修订测绘资质管理政策,包括加快修订测绘航空摄影、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等专业标准,为新型服务业态打开政策之门;研究地理信息市场需求容量与供给规模的关系,通过对市场准入的宏观调控,破解同质化恶性竞争的难题;落实放管服精神,加快推进测绘资质审批标准化、简捷化。
8、推进执业资格制度:6月16日,印发《关于推进注册测绘师制度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试点推行注册测绘师签字盖章制度,完善注册测绘师制度体系建设,稳妥推进注册测绘师与资质管理挂钩。
9、加强测绘市场监管:8月21日,全覆盖排查整治“问题地图”专项行动启动,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就资质、质量、保密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减轻企业负担。
第三部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形势展望
一、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总产值增速有所放缓,主要原因有下: 宏观经济新常态:基础建设增速趋缓,导致仪器销售、传统测绘等进入发展调整期,部分领域存在压价竞争;
大项目投入低谷:国情普查、农村确权等基本收尾,国土三调、农业普查等尚未全面铺开,数据采集和处理企业新增项目减少;
地信产值基数高:经过前几年“补课式”的迅猛增长,总产值基数较高,虽增速有所放缓,但增加值仍远高于往年;
地方项目回款难:宏观经济去杠杆,地方付款周期拉长,甚至要求企业垫资,以承接地方项目为主的企业普遍增速放缓。
二、面临的挑战
1、事业单位亟需改革转型,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供给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僵化,智能定位不清,历史负担较重。
2、龙头企业: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
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国内20家龙头企业年产值仅占国外20家同类龙头企业的13.6%,国内企业无论整体规模还是盈利情况,在国际同行中都排名靠后,品牌、市场、技术、规模和国际同行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3、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亟待加强
按照工信部“人员300人以下或产值1亿元以下”的标准,90%以上的地信企业为中小微企业,90%的中小微地信企业主要从事数据生产,从事软件开发和地理信息增值服务的较少。
三、政策利好
1、国家及相关部委“十三五”规划 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战略行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家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等在内的多项“十三五”相关规划都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列入规划。
2、国土资源部
《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建设地球观测系统和信息高速公路,加强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遥感影像获取由国家局组织实施,这是建立部局合作机制后的一次重大突破,对于推进共建共享机制意义重大;国土资源部、中央编办、财政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印发《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国土资源部印发《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
3、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通知》要求,以国土资源、测绘地理等各类数据为基础,打造国土资源“一张图”升级版;
《关于全面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指导意见》要求,对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地理国情信息的变化开展监测,进行地理国情综合评价,同时每年对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的变化情况进行更新; 《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要求建设四大技术体系:航空应急测绘系统、应急现场勘测系统、应急测绘快速集成处理与分发服务系统、应急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2017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点》表示要培育地理信息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同时会探索建立企业参与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保障服务的机制,鼓励PPP合作项目。
四、希望与建议
1、事业单位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事业单位发展要做好以下工作:
优化供给结构 – 研究外部需求,实现业务转型升级,从测绘项目生产向运营服务保障转变;
创新体制机制 – 优化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避免“大锅饭”,激发自身创业创新的活力;
明确职能定位 – 去行政化,调整业务方向,强化公益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全面深化改革 – 化解遗留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加强内部管理。
2、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要做好战略规划,找准发展定位,关注国家政策,引领产业发展;专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服务,做到中国最好,打造优秀品牌;借助资本力量,并购重组上市,加速发展壮大,打造行业生态;应对国际竞争,积极“走出去”,投身“一带一路”,拓展海外市场。
3、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要从人才、市场、生产、技术四个方面发力:提高人才待遇,建设企业文化,加强学习培训,注重实践技能;关注市场动态,做精主营业务,拓展周边服务,贴近用户需求;促进管理规范化,实现队伍专业化,作业活动当地化,降低生产性成本;积极学习新技术,更新设备仪器,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果质量。
新《测绘法》开启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篇章,未来三到五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改革和机遇。广大行业单位要抓住机遇,创新发展,释放地理信息的无限潜能,推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重大贡献。
第二篇:宋超智2016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分析报告
(宋超智)
2016年,是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同时也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成立60周年,更是行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
面对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快速增长的趋势,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走出一条创新、转型、融合、发展之路,使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第一部分: 2016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一、产业规模稳步壮大
1、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持续增长。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保持着较好的增长速度。根据测算,2016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4360亿元,同比增长20.1%。另据测算,2016年测绘资质单位的服务总产值将超过千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将达到上年同期2倍以上。
2、测绘资质单位数量稳步增加。
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国测绘资质单位数量为17025家,较2015年末增加6.9%。其中,甲级单位近978家,较2015年末增加8.9%;乙级、丙级单位数量分别增加13.5%、11%;丁级资质单位数量减少0.6%。
3、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预计到2016年末,测绘资质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将达到43万人,同比增长10.3%。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产业园区落地开花。
通过产业园区,地理信息聚集效应现在结出初步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建立的地理信息或北斗导航等产业园(产业化基地)已经达到60多个,入驻省级以上园区的企事业单位达到370多家。
2、民营企业迅速发展。
截至2016年10月底,测绘资质单位中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一万家(10148家),占比近六成(59.7%),2016年评选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近80%。
3、百强企业成为标杆。
2016年百强企业中,按照2015年测绘地理信息营业收入来计算,最低入围门槛6千万元,最高值是15.4亿元,平均2.3亿元。各项指标均较两年前评选的百强企业有大幅提升。
三、产业与资本密切结合
1、新三板挂牌持续井喷。
截止到2016年10月份,在新三板挂牌的地理信息企业一共165家。从挂牌时间看,2013年及以前有11家,2014年20家,2015年53家,2016年81家。2016年上半年,153家公开财报的新三板挂牌测绘地理信息相关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
2、地理信息产业上市挂牌企业突破200家。
3、资本与产业合作不断深化。
根据刚刚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统计,以测绘地理信息为主业的12家境内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8%,净利润同比增长51.1%。
四、科技水平日益提升
1、地理信息资源不断拓展。截至2016年上半年,北斗导航系统新增到第23颗导航卫星。截至2016年2月,我国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光学卫星高分四号获取首批影像,幅宽优于400公里,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高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空白。
2、地理信息成果资源更加丰富。
目前,资源三号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覆盖了全国陆地国土,全球影像有效覆盖7200万平方公里,为“一带一路”、为中国走出去的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
3、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主要体现在数据获取方面、数据处理方面和应用服务方面。
五、服务领域逐步扩大
1、为国家重大项目提供强有力支撑保障。
-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取得丰硕成果,全面摸清我国地理国情“家底”。
-不动产测绘。截至2016年7月,全国170个地市、1451个县委市区开始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
-农村土地确权。2016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省份达22个。
-智慧城市。全国超过500座城市已明确提出构建智慧城市相关方案。
2、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大显身手。
近几年,地理信息已经渗入到精准农业、智慧文博、数字旅游、科学规划等领域,我们应该紧抓多规合一战略,让地理信息行业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大显身手。
3、地图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2016年,中国手机地图用户 达6.5亿人。
截至2016年10月份,百度地图覆盖道路超过670万公里,兴趣点达1.5亿,室内导航覆盖3000个购物中心。
“十一”当天,高德地图提供导航服务是3.5亿次,用户驾车导航总里程超过5亿公里。
截至2016年9月份,腾讯地图开放平台每天位置定位请求达到了450亿次,目前累计定位点超过30万亿。
4、地理信息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
第二部分:2016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形势简析
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环境有待完善。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利用不够。
-部分地方项目政府部门要求垫资,影响了企业现金流,增加了财务成本。
-传统测绘领域低价竞争加剧,甚至大大低于成本价中标,企业很难保证合理收益。
-有的地方或者行业存在市场壁垒,招投标流于形式,限制了合理竞争。
2、百强企业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
国际化程度低主要体现在:国内知名品牌较少,缺乏国际知名品牌;以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市场份额较低;核心技术还处于跟踪追赶状态;企业规模与国际巨头差距明显。
3、中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亟待加强。
目前,在中小微企业中,缺少核心技术和服务,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领军型、创新型人才,人员流失严重。同时,传统企业转型步伐 缓慢。
二、面临的主要挑战
1、经济存在不确定性。
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向好,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波及地理信息产业,甚至给一些地理信息企业带来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困难。
2、国际竞争依然激烈。
国外品牌在高端装备、核心芯片、平台软件等领域依然占据领先地位。外资进入我国地理信息领域日益增多,我国企业走出去直面国际竞争难度较大。
3、跨界竞争压力加大。
地理信息产业与相关产业愈加紧密,互相渗透使得产业边界越发模糊,在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将不断面临跨界对手的全新压力。
三、发展的机遇
1、法治保障更加健全。
今年1月1号,国务院印发了《地图管理条例》。2016年10月31日-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修订草案)。这些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据。
2、发展目标更加清晰。
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印发的《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十三五”规划》设定了行业总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机制和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构建五大业务协同发展的公益性保障服务体系,显著提升地理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使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整 体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更重要的是,“十三五”规划对地理信息产业竞争能力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
(1)大力发展测绘遥感数据服务,建成较为完整获取、处理、服务产业链。
(2)推动地理信息系统通用软件开发应用,推进高性能地理信息软件的产品化和产业化。
(3)引导高端测绘装备制造业资源整合,发展一批高端装备生产制造企业。
(4)奖励和推进地理信息与导航定位融合服务类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均衡发展。
(5)加快推进地理信息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的融合,支持发展综合导航定位动态服务。
(6)积极发展测绘基准服务业。
(7)繁荣地图出版业,发展地图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地图文化产业集群。
3、政策利好不断释放。
政策利好主要体现在改善产业发展环境、拉动地理信息产业需求两个方面。
4、社会需求更加旺盛。
-服务国家战略:国情监测、多规合一、智慧中国、全球测绘、自然资源资产审计。
-服务经济运行:北斗应用、车辆监控、物流快递、智能交通、物联网。
-服务大众生活:位置服务(LBS)、智能楼宇、数字旅游、生活 服务、车联网。
-服务商业营销:线上到线下(O2O)、电子商务、地理围栏、网点分析。
-服务行业应用:精准农业、数字水利、数字林业、环保GIS、文物GIS、地名管理。
-服务社会管理:智慧城市、应急救援、风险管理、智慧社区、移动警务、数字城管。
5、技术变革持续推动。
这几年,尤其今年以来,行业在上游数据获取、中游数据处理与集成、下游服务和应用中持续创新。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都在加速推动技术变革,并且在持续推动。
第三部分:创新、转型、融合、发展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在发现缺点、弥补短板中成长与扩大的。对地理信息产业的企业来讲,“创新、转型、融合、发展”可以有效地弥补其短板的四个方面。
创新:要专注技术创新,确立优势,制定标准,打造品牌,引领行业;推动供给创新,找准市场“痛点”,优化产品和服务结构;探索需求创新,创造机遇,培育市场,引导消费;强化体制创新,激发企业自身创业创新想法。
转型:从测绘生产型向新型的生产服务型转变,主动适应变化;从承接项目向运营服务转型,打造品牌,硬的长期稳定收入;从强GIS业务向弱GIS业务转型,积极拓展新型服务业态;从单一业务向多元化转型,生产协同效应,提升风险能力。
融合:集聚抱团发展,建立技术联盟,紧密合作,取长补短;寻求跨界合作,融入各行各业,共同来开发地理信息价值;借助资本的 力量,并购重组,上市融资,加速壮大;倡导行业自律,抑制恶性竞争,营造健康的产业生态。
发展:集约化发展,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盈利能力;规模化发展,适度扩张规模,提升整体实力,努力做大做强;差异化发展,专注细分领域,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国际化发展,积极“走出去”,拓展国外市场。
2017年即将到来,希望全行业要坚持创新发展,要突破行业界限,优化地理信息供给结构,让“地理信息+”融入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融合到各行各业生产服务运行的流程中,融化进老百姓衣食住行的生活中,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的无限价值,培育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推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篇:第二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第二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工程测量赛区竞赛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和《第二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为确保第二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程测量赛区竞赛活动顺利组织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竞赛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意见》为指导,坚持“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组织原则,注意结合生产实际、注重考核实效、强化质量水平,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培、以赛促练、以赛促建”。竞赛宗旨在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测绘技能人才提供一个展示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的竞技舞台,激发广大测绘职工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的热情,引导广大测绘从业人员钻研业务、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增强行业凝聚力和职业荣誉感,在全行业形成关心、重视和支持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为推动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实现新跨越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二、竞赛时间和地点
竞赛定于2011年10月29日—11月3日在广西壮族自 1 治区南宁市举行。
三、竞赛形式、内容和标准
(一)竞赛形式
采取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侧重于技能操作考核。所有参赛选手均需要参加理论知识考试并独立完成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书面闭卷方式进行,时间为12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采用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编辑成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时间为150分钟(其中外业数据采集90分钟,内业编辑成图60分钟)。所有参赛选手均需携带身份证和参赛证,参加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二)竞赛内容
1、理论知识考试
参见《工程测量员赛区竞赛理论知识考试命题工作方案》和《工程测量员赛区竞赛理论知识考试复习提纲》。
2、技能操作考核
技能操作考核的内容为1:500数字化测图。参赛选手需在抽签确定的场地区域内,按照1:500比例尺测图要求,完成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编辑成图工作。外业数据采集使用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准确度等级不低于III级的全站仪,不采用免棱镜作业方式,内业编辑成图采用自带的编图软件,提交数据统一为AutoCAD 2002 DWG格式。参赛选手须自带全站仪(含充电器)、两个单棱镜组、一个函数型计算器、一把2米的钢卷尺、一台安装编图软件(含编图使用的字库和符号库)的笔记本电脑。赛区竞赛委员会负责提供脚架、对中杆和5米盒尺等辅助工具。
(三)竞赛标准
以《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中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并结合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和生产岗位需要,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等相关内容。
四、组织领导
工程测量赛区成立竞赛工作委员会,在竞赛组织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全面负责本赛区竞赛的组织实施工作。赛区竞赛工作委员会下设赛区办公室、会务组、技术组、裁判组和宣传组。
(一)赛区办公室
1.负责组织本赛区竞赛筹备和报名工作。
2.负责与组委会办公室沟通竞赛工作进展情况,并与有关单位协调竞赛事宜,协调督促赛务工作的落实。
3.协助赛区竞赛委员会组织召开赛区竞赛工作会议。4.拟定赛区竞赛实施方案和竞赛经费预算,报组委会审批。提出经费筹措办法,报赛区工作委员会审批。
5.负责组织竞赛总结工作,并向组委会办公室报送材料。6.组织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督促预案落实。
7.完成赛区工作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技术组
1.负责起草技术纲要、竞赛规则、裁判规则、考核评分标准等技术文件,报技术委员会审定。
2.负责竞赛场地的选址和布置、竞赛所需仪器设备的准备、检验与分配。
3.负责竞赛场地的测绘和保密工作。4.负责成果检查软件的研发。
5.根据工作实际,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处理突出事件时行动迅速、积极妥善、控制有力。
6.完成赛区工作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裁判组
1.负责理论知识考试的监考、评分及其汇总登记工作。2.负责技能操作考核的执裁、成果确认、评分、汇总登记工作。
3.负责组织赛前竞赛选手的抽签工作,并核对有关证件。4.对违反竞赛规则的选手及时提出忠告并记录备案。5.负责决赛个人和团体成绩汇总。6.负责技术点评工作。
(四)会务组 1.负责参赛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接待和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2.负责开、闭幕式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3.负责设计并制作各种证件,管理并发放由组委会办公室提供的奖杯、奖牌、证书等颁奖物品。
4.负责组织比赛场地和参赛人员住地的安全保卫工作。5.根据工作实际,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处理突出事件时行动迅速、积极妥善、控制有力。
6.完成赛区工作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宣传组
1.负责制订本赛区竞赛宣传方案、起草竞赛宣传稿件,编制竞赛简报。
2.联系新闻媒体对本赛区竞赛进行全程跟踪报道,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3.负责在竞赛现场、开、闭幕式会场、选手住地宾馆的显著位置悬挂横幅、彩旗、气球、张贴标语等,烘托竞赛气氛。
4.搜集本赛区竞赛宣传资料,报竞赛组委会办公室。5.完成赛区工作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参赛资格和选手选拔
(一)参赛资格
测绘行业从业人员不受身份、学历和职务的限制,凡持 有原国家测绘局颁发的工程测量员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含中级,不含学生组),均可报名参赛。
各代表队报到时,赛区工作委员会将对参赛选手资格进行审查,参赛者必须携带本人身份证、职业资格证书原件,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审查合格后发放参赛证。所有参赛选手须需携带身份证和参赛证参赛。参赛选手的座位、批次和场地均由赛区工作委员会组织抽签决定。
(二)选手选拔
参赛选手通过各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预赛选拔或推荐选拔的方式产生。各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须选派一支队伍代表本地区参赛,每个竞赛项目均须选派相应人员参加。每支参赛队由3人组成,其中包括领队1人、参赛选手2人,领队负责本参赛队的组织领导工作。
六、成绩评定、裁判和仲裁工作 1.成绩评定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参赛选手的个人成绩中,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占30%,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占70%。各参赛队2名参赛选手的个人成绩总和,即为本参赛队的团体成绩。
2.竞赛执裁
裁判员由竞赛组委会统一聘请,原则上从具有国家级职 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资格的人员中产生。裁判组实行裁判长负责制,裁判长全面负责竞赛全过程的执裁工作,并对竞赛进行技术点评。裁判员负责核对参赛选手的有关证件、监督参赛选手的抽签工作,理论知识考试的监考,技能操作考核的执裁、评分,个人和团体成绩汇总等工作。
在执裁过程中,裁判员2人一组,实行回避制度。裁判员应全面执行竞赛裁判规则。严格掌握竞赛时间。裁判员必须客观公正,准确评分。同时,对选手遵守竞赛规则、文明参赛、尊重裁判、服从管理等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3.争议仲裁
仲裁由技术委员会仲裁组负责。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如有异议,应通过本参赛队领队以书面方式向仲裁组提出意见,但不得以任何理由影响竞赛正常进行。仲裁组依据本次竞赛仲裁办法进行仲裁。
七、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一)竞赛筹备阶段(2011年6月—9月)1.成立工程测量赛区工作委员会。
2.制定工程测量赛区竞赛实施方案,报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3.起草工程测量赛区竞赛规则、评分标准、技术纲要、裁判规则,报技术委员会审定。
4.竞赛场地的选址、报竞赛组委会。5.各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6.竞赛场地测绘。
7.开、闭幕式场地、竞赛选手、裁判员住地的选定。8.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培训。
9.竞赛器材、宣传器材、表格资料等准备。10.编制竞赛日程、竞赛指南,印制竞赛指南。11.组织本赛区的报名工作。12.下发竞赛使用设备的有关说明。
13.购置工作人员、志愿者服装,协助购置竞赛裁判员服装、纪念品、奖杯、奖牌、证书等物品。
14、。协助了解各地竞赛工作动态,及时向组委会汇报竞赛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15.接待组委会、技术委员会实地考察场地和筹备工作。
(二)竞赛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9日—11月3日)1.各代表队参赛选手、裁判员报到(10月29日)。2.裁判员会议,领队、参赛选手会议,察看竞赛场地等(10月30日)。
3.工程测量赛区开幕式、理论知识考试(10月31日上午)。
4.技能操作考核(实地测量)(10月31日下午、11月1日上午、下午)。
5.技能操作考核(内业编辑)(11月1日晚上)。6.裁判员评分、汇总、排名,全体参赛选手、领队参观考察等(11月2日)。
7.第二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闭幕式(11月3日)。
八、工作要求
(一)赛区竞赛委员会工作人员
1.忠于职守,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参赛选手和裁判员服务,提供良好的竞赛环境和条件。
2.遵守竞赛纪律和规则,保证公平公正,不以权谋私。3.违反规定,给竞赛带来恶劣影响或造成严重损失的,将给予必要的处理。
(二)裁判员
1.遵守裁判规则,尊重参赛选手,维护竞赛秩序。2.在执裁过程中,排除可能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杜绝不正当行为。
3.违反裁判规则,营私舞弊,将受到批评或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裁判资格。
(三)领队和参赛选手
1.服从指挥,文明礼让,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竞赛精神。
2.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不得违规作弊。如发现作弊将视情节扣分,严重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3.竞赛中如发生争议,现场以裁判为准,重要事项以仲裁组裁定为准。
第四篇: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技师考评申报材料说明
附件2: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技师考评申报材料说明
一、技师考评申报表(2份)
1、申报表填写内容应具体、真实、字迹清楚,按要求加盖公章。
2、申报表中所应填写的“职业”是指大地测量员、摄影测量员、地图制图员、工程测量员、地籍测绘员、房产测量员等6种职业之一。
3、申报表中所应填写的“现持证书级别”和“现持证书编号”是指申报人所持有的经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及其编号。
4、申报表中申报人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主要学历和工作简历的起止年月及其所涉及的单位名称应填写清楚。
5、随表应提交申报人的2寸彩色免冠近照2张,自行粘贴在申报表上。
二、身份证复印件(1份)
申报人应将本人身份证正反两面复印在一张A4纸上,复印件要求字迹、照片清楚。
三、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与本职业工作年限证明(1份)
1、职业资格证书是指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要求照片、字迹、发证单位公章清楚。
2、工作年限是指从事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相关职业的工作时间,工作年限证明须由申报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核后开具(描
第五篇:宋超智副局长就新版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答记者问
宋超智副局长就新版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和测绘资质
分级标准答记者问
近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颁布了新修订的《测绘资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于2014年8月1日起实施。为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超智接受记者采访并回答了有关提问。
1.问:请您介绍修订《规定》和《标准》的背景。
答:现行《规定》和《标准》自2009年6月1日起实施5年来,在规范市场准入、加强日常监管、服务行业发展、引导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秩序面临着新挑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需要更加宽松的环境,都对测绘资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修订完善《规定》和《标准》。一是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新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举,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和改进事中事后监管”。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要求进一步落实政府职能转变要求,提高行政效能,健全程序合理、运作高效、科学适用的资质管理制度。二是规范市场秩序提出了新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2号)要求:“完善地理信息服务资质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2012年底,李克强总理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切实强化测绘地理信息监管”。《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要求:“坚持放管并重,实行宽进严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主体、投资模式、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发生了新变化,进入大众地理信息时代,给地理信息安全带来隐患。一些重大涉军、涉密、涉网、涉外、涉证案件引起中央领导同志关注,要求我们采取措施、加强管理。要履行好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拓展测绘资质许可的事中和事后监管手段,营造规范有序的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三是保障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测绘技术加速融合,地理信息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产品形式更加多样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2号)要求:“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逐步形成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为主的成熟产业链,形成若干个实力雄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小型企业”。调整充实测绘资质专业范围,实现测绘资质专业范围的全覆盖,履行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责,促进测绘单位快速成长,都需要对《规定》和《标准》进行修订。
2.问:请您介绍此次《规定》和《标准》修订工作的原则和指导思想。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梳理形成了“简政放权、宽进严管、强化服务”的修订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弱化事前审批,激发市场活力,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妥善处理
好三种关系:一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保留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内容,调整确需完善的管理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适度创新,避免大删大改,力求积极稳妥,实现政策平稳过渡。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既考虑资质标准对全国的统一性、考核指标对专业范围的统一性,从全局角度作出制度安排;也兼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测绘单位能力差异,允许省级部门在上下一个资质等级幅度内对乙级以下资质标准进行调整,给予省级部门最大调整权限。三是放开和管住的关系。放,即下放事权到位、放宽准入到位,给地方放权,给单位松绑。管,即监管内容到位、监管措施到位。测绘地理信息涉及国家安全,重大项目测绘成果质量涉及社稷民生。为此,有针对性地调整准入标准,充实监管措施,完善罚则条款,做到放管有度。
3.问:请简要介绍一下新版《规定》和《标准》修订过程。
答:修订工作从2013年初启动,至2014年6月完成,充分体现了民主、科学、审慎的原则。遴选实力较强、经验丰富的56家甲级测绘单位组成11个专业标准修订小组,通过书面调研、实地调研、座谈研讨、网络问政等形式,广泛听取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各等级测绘资质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意见,2次上网公开征求意见,7次向省级测管部门、行业单位征求意见,召开各类工作会议40余次,共收到各方意见1900余条。对反馈意见逐条进行认真研究梳理,本着符合法理、贴近实际的原则,审慎作出修改,集聚民智,反映民意。
2014年6月23日,《规定》和《标准》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审议通过,7月1日正式印发,将于2014年8月1日起实施。
4.问:修订后的《规定》和《标准》有哪些主要变化?
答:主要变化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
(1)总体框架结构方面:新版《规定》共7章37条,增加“变更与延续”一章,减少“注册”一章,基本沿用11条,修改15条,新增11条,删除9条。新版《标准》将专业范围由12项调整为10项,专业子项由86项调整为55项。按照三中全会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精神,将原地籍测绘、房产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3个专业范围合并为不动产测绘专业范围。根据科技进步情况,将地面移动测量、倾斜航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位置数据服务、地理信息软件开发等新型服务业态纳入了测绘资质管理。
(2)激发市场活力方面:一是适当缩短了升级年限,将申请晋升甲级资质需取得乙级资质满3年的规定缩短到2年,对晋升其他资质等级和新增专业范围不做年限规定。二是放宽部分考核条件,大幅简化申请材料,放宽办公场所面积考核要求,取消对企业注册资金的考核要求,取消对落后淘汰、用途极少的仪器设备的考核要求。三是放宽乙、丙、丁级单位的作业限额,尽量放宽作业面积、长度、专业子项等限制。四是取消了对丙、丁级单位从事专业范围的数量限制。五是规定测绘单位转制、合并、分立的,新单位可以原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重新申请测绘资质,不受升级年限限制。
(3)放宽人员考核方面:一是为解决民营企业职称评定难,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等问题,由以往只认职称证书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可以将学历结合工作年限的方式予以认定。二是进一步拓宽测绘专业及测绘相关专业的范围,测绘相关专业由原来的10类拓宽到22类。放宽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申请传统测绘专业的由50%放宽到60%,申请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专业的由70%放宽到80%,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不作比例考核要求。三是参照《关于测绘
行业实行技师聘任制的实施意见》,规定获得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可以计入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超过2人)。四是贯彻三中全会关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精神,放宽专业技术人员年龄限制,规定未超过65周岁的人员可计入专业技术人员。五是首次将注册测绘师制度与测绘资质管理挂钩,规定测绘单位具有相应数量的注册测绘师,并设定了甲、乙级3年,丙、丁级5年的考核过渡期。
(4)加强监督管理方面:一是适度提高甲级单位考核条件,引导测绘单位做大做强,对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测绘业绩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真实性考核,要求提交材料中增加“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三是建立测绘资质报告公示制度,要求测绘单位按照规定格式报告本单位上一符合测绘资质条件、守法诚信经营、上市、兼并重组、重大股权变化等情况,并向社会公开,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四是建立测绘资质巡查制度,国家局负责指导和抽查,省局负责具体实施,每年各省局按照一定比例遴选单位开展巡查,依法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五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建立市场信用管理制度。六是完善罚则条款,对应当予以通报批评、注销测绘资质、核减业务范围、责令停业整顿或者降低资质等级、吊销测绘资质的,作出相应处理。
(5)强化保密管理方面:一是对拟从事业务涉及生产、加工、利用属于国家秘密范围测绘成果的单位,从保密管理制度、保密工作机构、保密管理人员、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核心涉密人员持证上岗等作出明确规定。二是对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倾斜航摄、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的保密管理作出细化严格规定。三是规定测绘单位在从事测绘活动中,因泄露国家秘密被国家安全机关查处的,应当注销其测绘资质证书。
5.问:新版《规定》和《标准》实施后,将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答:新版《规定》和《标准》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成果,对保障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是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到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给企业松绑、放权、让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使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把精力放到提升监管能力、做好公共服务上来。二是将为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做大做强增添强劲动力。我们预计,在国家局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等利好政策的带动下,测绘持证单位和从业人员数量将大幅增长,对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壮大产业规模产生明显促进作用。在国家层面政策利好和市场巨大需求的带动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将显著增强,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将保持高速增长,产业投融资渠道逐步多元化,地理信息产业将迎来发展春天。三是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新版《规定》和《标准》坚持宽严相济、放管并重、宽进严管,做到放活不放任,放权不放责,将引导测绘资质单位守法自律诚信经营,提升测绘成果质量意识和地理信息安全保密意识,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拓展监管手段,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为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6.问:下一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采取哪些措施贯彻落实新版《规定》和《标准》? 答:一是通过相关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做好政策解读和解疑释惑,提升社会关注度和行业影响力。为了方便社会各界学习、理解和贯彻新版《规定》和《标准》,国家局还将组织编印单行本,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二是今年7月上旬召开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法制与行业管理工作
会议,向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讲解新版《规定》和《标准》,部署开展全国测绘资质复审换证工作。三是组织指导各地开展全国测绘资质单位复审换证申请的审查工作,今年底前为全国1.4万余家测绘资质单位换发新版测绘资质证书。四是以新版《规定》和《标准》宣贯工作为契机,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监管方式由事前监管向事后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转变,监管重点由传统测绘活动向新兴地理信息活动转变,促进市场环境不断优化,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