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村终考核自查报告1
XX村2011年度村级考核自查报告
尊敬的塘南镇党委政府:
2011年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各项工作稳步发展,按照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年初工作计划的目标要求,较圆满的完成村级各项事业建设,现就我村2011年的各项工作开展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建设(155分);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工作,村两委班子齐全,坚强有力,深得群众信任;村两委能够依法履责,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级配套组织健全有力;村级组织制度健全不,各项活动开展规范,经常化,党建工作,五大载体建设较规范,远程教育设备定期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正常;组织发展、党员管理、后备干部培养规范化;
能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能够按要求进行党务、村务公开,为民代理服务周到,深得群众满意。村两委自查分为(149分)
二、计划生育工作(250分)我村计生工作在镇计生办的指导支持下,计生各项工作完成较好。月考核能按要求完成,几次顺利完成季度调度,年终考核较好。村两委自查分为(249分)
三、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223分)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1、新农村建设:村集体收入较往年有所增加,农民人均收入有2011年人均8750元增加到10200元;城乡环境整治执行较好;
2、农业工作: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合理,积极推广农技技术,针对今年旱情严重,村集体积极开展水利工作;加强农排电费改革,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3、民生工作:积极完善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新农合、新农保工作位于全镇前列;就业培训、政策宣传和维权执行较好;
4、社会事业建设:扎实开展文教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民政工作;交通、环保工作能够达到上级要求。村两委自查分为(227分)
四、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92分)
1、社会稳定: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推进依法治村,矛盾纠纷排除及时,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开展平安村建设,信访制度完善;
2、安全生产:机构健全,用电管理规范,校园管理有序、日常管理经常化,生产安全;
村两委自查分为(91分)
五、阳光村务建设(80分)
1、实行阳光村务工程: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了村级三资委托代理,村级财务管理规范;
2、推进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按程序开展村级事务流程化,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
3、惠农政策: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减轻了农民负担。
4、村务监督、村务公开:按照要求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公开完善,接受财务监督。村两委自查分为(79分)
六、村庄规划及农民建房管理(150分)
组织机构及包保责任制健全;积极支持镇开展农民建房管理,宣传建房管理政策,工作效果明显。(146分)
七、创建工作(10分)
创建特色产业经济,土鸡养殖及食用菌培育产业化,规模化。创建文明村卓有成效。我村被县科技局评为科技示范村,村两委自查分为(10分)
八、其他中心工作(30分)
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土地复垦要求,完成复垦面积23.6亩;对四户危房改造户进行了危房改造,所涉户均已完工;当家塘清淤扎实开展,效果明显。村两委自查分为(28分)
九、加分项目(30分)
我村在2011年度被马鞍山市评为“四有四无”先进村集体;县科技局评为科技示范村。村两委自查加分为(20分)总计自评分为999分。
以上报告,敬请党委政府按照我村实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客观考核。
XX村支部委员会 XX村民委员会 2012年1月13日
第二篇:水产村关于生态村建设自查报告(终稿)
水产村“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自查报告
度假区滨湖街道水产村自2009年被评为市级生态村以来,村两委十分重视这一荣誉称号。两年来,按照生态建设规划要求,始终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全面实现村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互补,不断巩固提高创建成果,形成人保护环境、环境造福人的良好局面,更进一步地促进了我村创建工作,提高我村创建水平,做好生态村长效管理。现就市级生态村创建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概况
我村位于滨湖街道西南部,太湖路河沙圩大桥西南侧。南与仁皇山街道桥西村接壤,东与太湖路东侧红旗村相邻。全村总面积230亩,总人口288人,渔农户98户。其中党员12人,村民代表22人,村两委会成员4人。低保户1户,低收入户6户,分别占总户数的0.01%和0.06%。全村主要从事养殖渔业,以三产为主要支柱产业。拥有200亩洪山漾为渔业养殖地。自开展生态创建以来,通过我村村庄整治提升工作小组不懈努力,基本实现全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两年来,村集体经济收入从8.6万元增长到20.1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9600元增长到11679元,实现生态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生态村创建内容
生态村创建工作是一项为民办实事、为民办好事的惠民、富民工程,为此,我村党支部、村委会非常重视,两年来,主
要围绕以下几项内容继续开展工作:
1、加强领导、编制规划
为确保生态村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村村两委会成立以
党支部书记李金贵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余晓勇为副组长,其他
两委会成员参与的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两年
来一直把生态村创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生态村的创建标准
进行量化细化,层层分解,严格按照工作措施,以方便村民生
产生活和提升整体居住环境为目的,科学有效地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我村先后多次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宣传创建生态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统一党员干部思想,提高认识,转
变观念。利用宣传标语、广告牌、橱窗等多形式、多渠道的宣
传发动,使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工作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广大
干部群众参与生态村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扎实推进生态村
建设工程的开展。
3、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村不断加大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
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整个新村基础设施累计已完成投资78.02
万元,主要投入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硬化工程:为优化
村庄道路,完成全村700米道路的硬化工程。整个工程覆盖全
村的主干道,路面宽度为3.5米,厚度为20厘米。(2)污水
处理工程:全村建成了2只大型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池。(3)
卫生洁化工程:水产村村内新建公厕一座,在村部内改造公厕
一座。新建了14只垃圾箱,新增垃圾清运车辆2台。生活垃
圾收集率98%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4)河道
净化工程:分为河道清淤和砌石护岸两个项目。(5)环境美化
亮化工程:在水产村主干道两边安装路灯30盏,全村庄墙面
白化共920平方米,新增不锈钢晾衣架50副。(6)村庄绿化
工程:在村内和村庄外围实施绿化面积达850平方米。种植树
木125棵,覆盖全村主干道。
4、加强保洁、长效管理
目前,我村共有保洁员2名、垃圾清运员2名、绿化养护
员2名、长效管理监督员2名,制订考核办法,并落实报酬。
投入3000元资金,购买2辆垃圾清运车,对全村的垃圾箱内的垃圾进行清运。对公共厕所落实专人管理,保证公厕的清洁
卫生。农户家中也安装了各种封闭式的清洁厕具。由清运员负
责垃圾箱内的垃圾清运工作,保证垃圾箱内的垃圾及时清运。
目前村两委领导班子也在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方面上开始着手
工作。此外,通过不定期地调查,了解村民对村庄环境状况的满意度,以此来不断改进工作,以确保真正实现为村民服务的宗旨。
三、取得成效
(一)生态村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通过生态村的创建,推进了全村生态环保工作的有效开
展,全村社会经济、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变,村域生态环境等12
个指标和4项基本条件均达到市级考核指标的考核要求,使全
村整体生态环境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村庄规划得到统一
通过各种方式广泛采纳村民的意见,科学合理地编制了村
庄建设规划,农民建房等各项建设按规划实施,妥善处理了建
设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两规合一。
(三)道路硬化符合道路建设标准
通过实施改路工程进村道路达到了一定标准,村内主要道
路3.5米以上,进户道路1.5米以上,路面类型以水泥为主,硬化率达到90%以上,使村民出行便捷舒适。
(四)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一定标准
通过组织村民和聘用绿化养护员对道路、河道两侧及村内
公共活动区域种树种花,房前屋后农宅之间建设绿化带,庭院
进行绿化。
(五)路灯设置合理
为了方便村民夜间出行与工作,对主要道路及村内公共活
动区域合理设置了30盏路灯,并定期进行修理维护。
(六)村容整洁,无明显垃圾
通过与农户联建卫生厕所和改造公共厕所,推广和普及室
内卫生设施,使本村无露天茅坑,粪坑深埋封口,公共厕所卫
生布局合理。此外配置了2名专门的保洁员负责垃圾的清运与
村容的卫生保洁,全村共设垃圾箱14只,基本覆盖村域面积,使村内公共场所、道路、房前屋后无垃圾,垃圾收集率到达98%
以上。
(七)河道清洁,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标准
通过河道净化工程基本达到村内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整洁,无淤泥,无垃圾、沉船等杂物,农户居住地地段的河道有驳岸。饮用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村辖内范围内农村生活饮用水质符合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程度。建立2个集中式污水处理池,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排水通畅,无臭水沟,雨天无积水。
(八)村内环境整洁,各种设施规划齐全
通过组织村民和工作小组使村内房屋外墙整洁,无违章建筑,协调美观,门前屋后杂物堆放整齐,各种电力、电讯、广播电视等线路架设规范、整齐、有明显的统一标志。
(九)建立了生态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以及各项公约制度 根据村民自治条例和领导小组组织的会议,制定了《水产村环境保护公约》,《水产村村庄环境保洁制度》,《水产村绿化养护制度》,《水产村垃圾收集及清运制度》等。此外还签订了各项责任书,在生态村创建过程中,村民的环保、卫生意识得到强化、逐步改变了乱扔、乱倒垃圾的习惯,农民参与生态保护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增强,“水产是我家,生态建设靠大家”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
四、存在的问题
自创建以来,我村对照考核指标和创建要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环保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群众环保要求较高但主动参与意识不强,期望于政府作为的依赖思想较为普遍。少
数村民尚不能正确对待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利弊关系,只顾眼前不虑将来,重发展轻环保思想仍较为突出。
(二)生态创建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还有待加强。目前,本村村民主要以渔业为主,在经济发展上提升的力度不够,产业类型太过于单一,在鼓励村民往更多的农业发展领域上有待改善与提高。比如:在村民丰富的养鱼经验下可以引导村民养殖观赏鱼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利用荷塘鼓励村民种植莲藕等。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使环保意识真正深入人心,落实于行动,提高群众主动参与热情,狠抓各项环保工作制度的落实和执行,确保创建成果。
滨湖街道水产村
2011-8-11
第三篇:盐池县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终期考核评估自查报告
盐池县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终期考核评估自查报告 根据《宁夏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终期考核评估方案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对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终期考核评估自查,自查严格按照终期考核方案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现将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终期考核评估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组织管理情况
政府有主管地方病工作的政府领导和办事机构,并制定了《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有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将重点地方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县财政按《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的要求,安排了重点地方病防治专项经费,政府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有关部门协调会,有地方病防治工作的专项机构,并有专门人员4名。在防治工作方面有地方病防治工作方案、考核评估方案,有计划和督导方案。专业机构能够定期向有关部门通报防治工作进展情况,遇到重大问题能及时报告政府或相关部门,并提出解决意见。
二、各有关部门任务明确,齐抓共管,尽职尽责,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
地方病防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共同努力完成,各相关部门按照《盐池县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年)》中的职责分工,既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又密切配合,基本建立了“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
1、卫生部门有工作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开展防治、监测、健康教育、技术培训和考核评估工作,能够向有关部门、单位提供病区、病情资料和相关的技术支持。
2、发展改革、盐务主管部门,能够按照政府防治规划,统筹安排病区开展改水工作及病区人群的搬迁工作。盐务部门能够加强碘盐的质量监管和销售网络建设。
3、财政部门及时转移支付中央专项资金,6年来,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及省财政拨付防治经费18.5万元,县财政拨付防治经费31.51万元。
4、水利部门按照政府规划,将病区改水工作纳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划。6年来,实施改水工程20项,受益病区村362个,受益病区人口3.9万人。
5、教育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在中小学校开设相关地方病健康教育课,并配合卫生部门在学校开展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
6、广电部门在有偿或无偿情况下,基本上能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7、工商、质检、盐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碘盐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查处、打击违法活动。
三、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1、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我县防治的重点地方病之一,自2005年来,我县加大防治力度,加大防治进程,2010年,我县防治工作分别达到以下指标:
(1)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1%。碘盐覆盖率为96%。
(2)8~10岁儿童尿碘水平。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40μg/L,尿碘含量低于50μg/L的比例为13%。
(3)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小于2.4%。
(4)健康教育: 5年级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1.5%,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6.8%
2、地方性氟中毒
(1)改水及改水工程使用情况:我县2004-2010年有轻、中、重病区村62个,改水病区村62个,改水率100%,正常使用100%。
(2)防治知识知晓率: 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中、小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8%,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81%。
四、“综合”考核评估结果
依据附表的标准评分,我县的重点地方病防治工作进展按照“优、良、一般”三个等级,综合得分在91.9分,根据评价标准,我县县综合考核结果为优,依据《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结合2004年-2010年各碘缺乏病防治指标,我县达到了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五、地方病防治十一五期间我县地方病防治工作的主要做法和防治成绩
(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部门间协作良好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已将其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政府强化了对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领导。为贯彻落实《宁夏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和《实现2010年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行动方案》的要求,县政府制定和下发了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及2010年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行动方案,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卫生、盐业等部门协作密切,制定了各部门责任,县政府与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了各部门责任,政府领导、各部门共同协作,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方病防治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为做好地方病各项任务奠定了基础。
(二)宣传教育和学校健康教育顺利展开
充分利用“5.15”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采用多种形势大力开展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同时举办妇幼干部培训班,计生干部培训班,学校校长、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扩大了宣传队伍建设。对家庭主妇和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得到落实,学校健康教育中县、乡、村中小学校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纳入教学大纲,达到通过学校教育家长的目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积极开展碘缺乏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确保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坚持对批发层和居民户层次的碘盐进行全定量跟踪检测,确保群众吃上合格碘盐,并设立监测点对儿童病情和尿碘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病情和防治动态。二是全县结合中央转移支付饮水性地方性氟中毒防治项目,每年对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和尿氟检测;对氟病改水工程水质进行水氟含量的检测;对病改水工程质量和运行进行监测。
(四)经过多年的防治,我县碘缺乏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等地方病有所下降,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经过近几年持续不断的工作,我县各类地方病发病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碘缺乏病8—10 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稳定控制在5%以下,达到了基本消除标准,氟病区村的改水率及使用率均有极大的提高,保障和提高了氟病区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
第四篇:2011年村终工作总结
2011年xx村年终工作总结
2011年,xx村村委会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贯彻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各项工作,真抓实干,牢记为村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寻求发展经济。经过村委会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村支两委十分注重干部队伍自身建设,通过学习培训多种形式,加强对干部的“三个代表”思想教育,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牢固树立干部奉献意识,开拓意识和为群众服务意识。
1、加强组织学习,提高基层干部理论与水平
每月定期召开例会,组织村组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与镇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认真开展了农村远程教育学习,对党员群众开课培训活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建立了党员面向村民承诺、村民代表定岗定责制度。推行农村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工作责任制。
2、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
在抓好班子建设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经常性地开展党员学习,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将年轻有文化的致富能手及优秀分子吸收入党。2011年,我村共发展正式党员4名、预备党员2名、吸收入党积极分子2名。
3、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学习“文建明工作法”和杨善洲精神等先进典型。组织党员服务对开展各种活动,全心全意服务于群众,树立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
4、配合镇党委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xx村村支两委认真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大力向群众宣传换届纪律,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票决推选出参会代表,组织好党员参加公推直选大会。
5、开展活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今年恰逢建党九十周年,我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干部慰问老党员和老干部,召开党员大会推选评定优秀党员,树立先进典型。
6、积极对我村农民进行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个人技能
今年以来,利用镇培训中心、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和现有设备对农民工进行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训,累计培训220多人,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技能。
7、配合镇党委、政府的部署安排,全面完成年初生产计划2011年,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制种玉米4000亩,洋芋700多亩,中药材板蓝根亩1500亩,制种油葵350亩,洋葱800亩,芫荽900亩,菜心300亩,制种萝卜850亩。
二、积极推进村务公开和基层民主建设
1、为了增加村务、财务工作的透明度,村务方面接受村务监督小组监督。财务方面接受村民理财小组监督和上级主管部门检查,及时在公布栏反映每季度收支情况,重要决策需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方可实施。
2、抓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我村以组为单位,逐户进行意见征求,收集民意,通过村民小组议事会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支部审查把关、召开村议事会汇总表决等规定程序,确定了我村对2011年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的使用项目。
到目前为止,顺利完成xx村内公路修建5公里,为村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经村两委研究及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建设完成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村委会办公大楼,总层数为三层。
一、二层为商业用楼;三层设有村两委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党员活动室、大会堂多功能厅,综合多功能办公为一体。
大楼启用后极大地方便村民办事,方便服务村民,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有利于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方针政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1年共投入资金万元,打井8口,其中xx6口,小庙2口,解决了群众浇水难难题。
三、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计生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由“两委会”指导,思想明确,制定的措施得到落实,坚持计划生育一抓到底,不放松的方针,“两委会”在狠抓村民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也下大力气狠抓流动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对流动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与本村的村民计生工作同等的力度进行管理。“两委会”及妇联宣传员针对流动人员的流动性,不定期地对流动人员进行跟进管理。“村委会”还积极组织育龄妇女参加孕检及生理检查。在每次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了违反计划生育现象的发生。
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村支两委都十分重视,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积极配合党委政府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支两委通过各方面的工作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形成常态化管理和长效机制。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爱护环境的意识,2011年共发放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单500余份,建立环境综合整治专栏,运用标语、宣传栏,文明劝导员加以宣传,形成良好的爱环境讲卫生的氛围。
2、我村实行严格的保洁员管理制度,每组配备一个保洁员对本组范围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打扫,保洁员由队长直接管理,组长安排监督工作,形成权责分明的制度。
四、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五星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工作顺利进行。
1.强化了对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训方面主要侧重于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
2.村文化活动室活动正常,有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图书的借阅工作开展正常,群众借阅积极性高。
3.在民乐信息网上发表xx信息9篇,积极对外宣传xx的最新信息。
4.11月份邀请西安歌舞剧团到xx进行为期一周的秦腔表演,极大的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5.12月中旬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积极开展了“五星文明户”的评选活动,此次评选活动共有17个村的村民参加,评选过程严格按照镇党委《关于开展“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的安排意见》进行。经过评选,我村共评选出17名五星文明户,85名单项典型户。
另外,我村还根据实际评选出了“好婆婆、好媳妇”、“科技示范户”等先进典型。
五、其他各项工作
1、圆满完成“禁烧”工作。今年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村积极行动,召开村组干部会议,严格责任,落实任务,圆满完成了“禁烧”工作。
2、为保家卫国,按照征兵要求,配合党委政府和武装部完成征兵工作,今年向部队输送热血青年1名。
3、清资核产工作扎实推进,认真清查资源性资产、集体资产和固定资产。
4、积极宣传落实各项劳保政策:一是完成了。二是深入做好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政宣传工作。全面完成了党委、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5、抓好各项维稳工作:对我村的特困户、低保户、五保户进行了走访和慰问,及时解决了群众的困难。经过镇民政办和村组干部的认真了解和民主评议,重新评定了符合标准的农村低保对象21户。及时调解邻里纠纷矛盾三十余起,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安全用电及消防意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运输烟花爆竹活动动,确保今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2011年,我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村支两委通过认真总结,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对工作进一步完善,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xx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12月20日
第五篇:功能室自查报告终稿
南一小学功能室管理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学校概况:
南一小学坐落于平山区新和街19号,1960年建校,1998年学校由本溪钢铁公司企业办学改制为本溪市教育局统一管理,2000年由市教育局转为平山区教育局管理。2008年9月与新和小学资源整合,两校合并。学校现有教学班14个,在校学生504名。在岗教师74名,其中具有本科学历24人、专科学历47人、中专学历3人。南一小学环境雅致,教学设施较为先进,管理科学规范。多年来,南一小学坚持“走特色之路,建和谐南一”的办学主张,推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励精图治,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积淀了较为厚实的校园文化,学校先后荣获“省美育示范校”“省交通安全学校”“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校”“市德育先进校”“市诚信教育先进校”“市电教工作先进单位”“市学生道德实践日记撰写活动先进单位”“区名优学校”等一系列光荣称号,为市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和良好的家长口碑。
办学条件:
作为一所中等规模的小学,学校占地面积6194平方米,学生活动区面积4598㎡,生均占地面积约为7.82㎡,低于省定标准面积(21㎡)。学校五层教学楼建筑面积5450㎡,生均建筑面积约为4.57㎡,低于省定标准面积(10㎡)。教学楼内设施较为齐全,拥有足够的教学用教室和多功能教室,即微机室、课件室、多媒体教室、主控室、语音室、音乐室、舞蹈室、校医室、实验室、准备室、心理健康咨询室、电子阅览室、藏书室等标准专用室,已实现了学校图书的微机化管理。南一小学的教育资源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完全能够满足本地区学生的需要。在这里,所有班级全部实现了班班通。互联网、校园局域网、音视频广播网及校园调频广播让学生尽情品尝现代化媒体的成果;在这里,配有现代化设备的功能室、活动室,使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得到满足;在这里,有一支充满爱心,富有责任心,业务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师队伍,给每个学生以最充分、最周全的教育和关怀。如今,新一届领导班子正不遗余力地积极争取操场改建,铺设塑胶操场,解决学生活动场地的困难。
各功能室使用情况:
(一)高度重视,积极自查。
我校非常重视学校功能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把加强功能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作为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学校上档次的重要途径。
(二)制度健全,管理到位。
学校能坚持把功能室的管理使用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纳入到课程教学管理工作之中,做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有学校行政领导负责分管该项工作。各室均设立专人负责。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相关记录完整及时,设备完好,卫生、通风情况良好,仪器设备归类合理、摆放整齐。
(三)使用率较高,效果较好。
学校把功能室的使用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如科学仪器室、实验室的管理使用
一、保障实验教学 1、2008年新和小学与南一两校资源整合,学校又一次完成了实验室的改建工作。现在的科学仪器准备室宽敞明亮、桌凳、橱柜、仪器、药品摆放整齐、合理,尽量做到人性化,各种仪器在仪器室中得到了良好的管理、维护,保证了实验、演示教学的正常开展,为科学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科学实验室环境整洁、美观、布置有条理、科学学习气氛浓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师生们很好的完成了科学实验教学工作,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得到了保证,而实验的保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动手能力不断增强,学习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二、制度完善管理规范
我校实验室做到了制度上墙,各种资料、文件存档装盒装册,查找资料方便。账目有总帐、分账和明细帐、流水账,物品进出收支清楚,有帐可查。仪器的借还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借还做好登记,若有损坏,能维修的就维修,报损的则填好报损单经领导同意而报损,该赔偿的按制度进行赔偿。
学校实验室、仪器准备室运作良好,在学校的教学中不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在一些细节方面可能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发现,不断进取,不断完善,使其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再如图书室的管理和使用: 一.认真做好图书、报刊、各种资料的分类编目、流通、管理等工作。普九之前我校图书5181册,2006年上级调拨图书13602册,2008年新和与南一两校整合,新增图书3113册,现在共有21896册,目前我校学生504人,人均43.4册,高于省标准人均30册。各种台帐齐全,书帐完全相符,及时做好图书的分类、编目、登记、整理、修补、上架、流通工作,以便于师生借阅。每学期学生借书证覆盖率100%。
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使图书室的工作规范化。
图书室实行全天候全开架开放,14个班级有明确的借阅和还书时间表,平时经常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要求他们爱护图书,不能损坏,更不能丢失。定期召开学生图管员会议,充分发挥班干部及小图管员的作用,总结前阶段工作,布置下阶段工作,及时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引起今后的注意。
三、开展多种活动,发挥育人功能。
学校图书阅览室和图书储藏室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学校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新思路,千方百计满足师生的各种需求,使“书尽其用”,充分发挥书、刊、资料的作用。根据师生的不同要求,做好图书的推荐、介绍和借阅工作。如教师要上公开课、练兵课,尽力为他们推荐相关的图书、音像资料。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和读书气氛,做好新书介绍工作,举办好书推荐活动、我和好书交朋友优秀读后感专题阅读交流活动。教师引领学生阅读,学生带动家长阅读,家长学生一起阅读。各个班级精心组织读书活动,布置富有书香特色的班级环境,指导学生记录读书档案,指导学生制作精美的书签。创设机会让学生交流读书感悟,优秀读书笔记展览,学期末评选读书积极分子。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与书为伴,亲近书本、亲近文学,童年的生活浸润着书香,更使学校阅读文化建设不断走向深入,使学校阅读文化特色更显著。
信息化建设:
一、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保障。
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是否超前,与学校领导的办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多年来的积累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视,使南一小学拥有了全区较为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完善齐备的教育设施,从而满足了学校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在近几年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校的领导就给予了全力地支持。首先,在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中,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深刻到位,要求学校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及办公技术,中青年教师要能够自己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无纸化办公。其次,在财力上不惜余力的给予支持。学校总是优先对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进行投入。
早在2002年,学校就接通了“校校通”网络,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并投入使用;2003年,学校闭路电视的全线开通,使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004年,在现代化设施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同时,学校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平台。2006年,平山区“双高”普九工作全面展开后,南一小学更是借一切力量,全面改善了学校现代化办学条件,市教育局为学校新拨 入微机44台,学校自筹资金5万元安装办公微机7台,购置实物投影仪一台,改造学生微机室,升级校园宽带网,增设了学生第二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实现了网络班班通。
2008年6月南一小学业余集体电台开台,展现了我校科技教育的又一亮点,它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技、学习新知、培养特长、掌握技能、情趣高尚的热情。校园调频广播电台的开播,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使学生视野更宽阔,学习更快乐。南一小学校园调频广播电台作为学校宣传媒体,本着以教育管理为中心,为同学们服务为目的,建设文明校园树立文明新风。给同学们提供学习方便,更为重要的是丰富同学们生活。我校校园调频广播电台走进初创、发展的阶段,其正在成长,它的宗旨承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2008年学校所有微机安装了绿贝护航软件,保证了师生健康的网上阅读浏览。2009年6月,班级更换了最新配置的微机,真正做到不让一台机器闲置。树立“宁可用坏,不要放坏”、“配置新是暂时新,使用领先则步步领先”、“闲置就是浪费”的观念,目前,学校已接通了4M的宽带网,实现了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共享,本学期初经过改版后的南一小学网站必将成为联系学校和社会的平台。学校多媒体教室、微机备课室、教学资源库、学籍电子化管理均100%达标。
二、加强培训力度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创造高素质的教育。为此,南一小学一直十分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意识的培训。在全员参与省、市各级各类培训基础上,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广大教师广泛制作课件,并应用于教学实际之中。学校还对教师自制的课件进行编辑、整理、储存,实现了校内资源的共享。
三、加强管理,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南一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已初具规模,不断更新观念,提高先进设备的使用率,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潜力,调动了广大教师、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加强管理,合理使用。学校专门制定了一系列多媒体使用管理的实施方案、制度。每个专用教室均设专人负责管理,保障了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为学校教学服好务。
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学校在各年段分层次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从低年级的电脑入门到中年段的电脑绘画与制作,再到高年级网上资源的搜集和整理„„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引领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创作,结合学科特点落实教学目标,为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学校的发展。以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多年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师们利用自制的教学课件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在每学期的校内教学评优课和观摩课中,我们都会欣喜地看到教师们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所产生的良好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
对电教设备使用培训有时不够及时,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和教育,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知道如何使用和爱护相应的设备。普通教室装有多媒体的,一定要通过培训让所有教师都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及排除简单的故障。学校的语音室利用率偏低、心理辅导室氛围不够浓厚,实验室仪器标本配备率有待提高。今后要加强的工作:
加大学校功能室建设的力度,功能室和仪器设备不足的要配齐,并增加设备更新和维护的费用,提高语音室使用率,加强功能室文化特色建设。电子阅览室要丰富电子图书资源,让师生充分使用。
丰富和开放网络资源,开发利用网络平台。校园网要增加教育资源,及时补充课程改革的最新资料,信任师生上网行为,对上网要加强引导和管理而不是简单地堵和禁,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学校要的网页要及时更新,鼓励师生的网页加入到校园网中,要力争在校园网上建立支持学校动态管理的信息发布平台,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人士等都能参与并发挥作用的网络社区,实行学校无纸化办公和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和办学效益。
南一小学
韩雁滨 200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