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稳增长“双轨制”是创新调控基本内涵
稳增长“双轨制”是创新调控基本内涵
一季度经济增速低于去年四季度及同期水平,市场普遍感觉 “偏冷”。3月工业生产在前2个月显著放缓至5年来低点后小幅回升,但仍处较低水平;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6个月回落,比去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跌至10年来低点,下行态势仍明显,其中中央投资项目持续3个月回落(其中也有高基数影响因素);一季度消费扭转连续2个月加速回落态势,有小幅改善迹象,但仍低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外需总体形势趋向好转,但短期面临的不确定较大。
经济下行压力在房地产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长16.8%,持续2个月回落并跌至13个月低点;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10个月回落,连续2个月负增长,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8%,降幅比1~2月扩大3.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近4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21.1个百分点;库存压力显著增加。我们测算,3月末商品房去化时间升至4.8个月,其中住宅去化时间升至3.6个月,皆为有数据以来高点;一季度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5.2%,房屋新开工面积持续高速负增长。此外,由于销售放缓导致个人按揭贷款、定金及预收款增幅大幅回落,房企到位资金大幅放缓。
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同时防止房地产风险加剧引发相关风险连锁暴露,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组合中,“稳增长”和“防风险”压力显著增加。市场对政策转向宽松的预期因此越来越强烈,甚至降息降准的呼声也非常高。
无疑,投资仍是短期“稳增长”的关键一招,承担着稳增长 “调节器”作用(效果立竿见影,可防止风险急剧扩大)。3月19日,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后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加强对错综复杂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并在今年首次提出要 “抓紧出台已确定的扩内需、稳增长措施”,会议决定加快重点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及时拨付预算资金,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数据显示,一季度固定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2.8%,比1~2月增速回落1.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但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8.20%,比1~2月大幅提高12.9个百分点。国家预算投资资金增速大幅回升,表明政府在3月下旬已相应加强了“稳增长”调节力度。
此后,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确定了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快铁路建设措施;4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在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现代煤化工和石化产业基地等方面,推出80个示范项目向社会招标,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营运。这些“规模性”投资措施将有力推动基建领域投资增长,不仅可以扩大当期有效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更有利于弥补历史欠账和促进区域均衡。
但新一届政府的“稳增长”力度似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 “胃口”。需要注意的是,与传统刺激政策不同,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政策逻辑,诸如放宽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由于各种现实制约,短期难以见到明显效果,更多还是落实简政放权等年度改革的一项既定任务。正如我们曾撰文指出的,中性条件下,经济季度增速7.2%是“合理区间”的底线,在此区间,政策的重点在“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而“不能把今天的垫脚石变成明天的绊脚石”。
另一方面,当前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态势良好,经济下行容忍度进一步提升。一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同比增加288万人(增长1.7%),月均收入增长10.1%;全国“求人倍率”指标上升到1.11,不仅高出去年同期水平,且达到有数据以来最高值,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状况进一步加剧。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名义增长12.3%,实际增长10.1%,远高于经济增速,也高于去年同期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和实际增速也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在就业良好的情况下,依靠投资短期拉动经济增长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就大为降低,而有更多的空间和动力通过“调结构、促改革”来培育经济内生力量来“稳增长”。正因如此,新一届政府“稳增长”措施中体现出鲜明的“双轨制”特征。
一方面,加快相关投资力度和资金拨付,形成“稳增长”的拉力;另一方面,进一步简政放权、微观放活,扩大中小微企业减税等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和经济内生动能,是长效措施,培育后劲。“双轨”齐下,相得益彰。加快相关投资进度,绝不仅只为短期拉动经济增长,更是调结构、转方式的载体和抓手,这些投资本身也是简政放权和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此外,还通过对县域农村银行定向降准加强金融对“三农”支持,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这与规模刺激有本质区别。
另一个佐证是,在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下,一季度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3%,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压力只增不减(以及严格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
对于稳增长的长效措施,人大二次会议后的国务院历次常务会议,都强调通过简政放权、微观放活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后劲和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常务会议先后提出,鼓励和引导创业投资基金支持中小微企业;扩大小微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范围并延长截止期限;延长支持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简化程序,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部署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措施,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中小微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已是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政府的一系列“简政放权”和“微观放活”措施,旨在形成“简政放权→中小微企业活力增强→就业状况良好→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经济转型升级空间和力度增强”的正螺旋反馈机制。
稳增长“双轨制”是新一届政府创新调控框架的一个基本内涵,并尤其强调通过简政放权与微观放活这一内源路径。但由于种种原因,市场对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常常产生分歧,并引发市场预期频繁波动。其实,新一届政府施政思路一脉相承。正如李克强总理日前在《求是》发文指出的,去年初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运行态势,政府保持定力,“不随波动频繁的市场起舞,不因莫衷一是的声音变调”,明确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只要经济运行处于这个区间,就着力促改革、调结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文章深入总结了去年以来经济社会改革的宝贵经验,再一次全面展现了新一届政府经济体制改革的施政纲领和未来改革图景,是政策研究的基础坐标和基本框架。
稳增长“双轨制”切中要害,真正做到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和防风险的动态协调和平衡。除非在就业出现急速下滑等非常情况下,稳增长“双轨制”将更多通过简政放权和微观放活来有效提高微观主体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从而形成正反馈机制,在稳增长动力完全切转到经济内生动力之时,也就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成功之际。如果以上逻辑成立,投资对稳增长的拉力适可而止(以就业为标准,类似去年二季度),加上外贸支持政策也将产生正影响,我们判断,二季度经济总体平稳,稳增长因此将更多寓于结构调整之中,二季度政策不会全面宽松。
来源:金华市婺城区华南木制品厂|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稳增长不等于给房产调控松绑
宏皓:稳增长不等于给房产调控松绑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目前,稳增长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关键词。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由于受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出口增速放缓不可避免,投资和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出现下滑,铁路投资俨然成为投资领域的“风向标”。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有助于带动市场投资信心。
一、经济稳增长措施对资本市场影响
鉴于内需和外需增长动力不足,经济下行风险仍较大,政府稳增长微调措施预示着政策放松空间进一步打开,从现在到未来一段时间各部委将会进有针对性加快制定和推出落实各种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如央行采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实施逆回购等各种政策手段,放松货币政策,确保市场合理流动性;各类产业政策加快落实,新兴产业各项规划陆续推出;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结构性减税逐渐扩大,制定推出新的消费刺激政策;积极拓展出口市场深度和广度,放宽民营资本准入领域,这些都为经济转型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实现强有力的金融改革创新,多渠道积极引进各种资金参与市场,建立功能齐全的强大的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等。随着各种政策发挥作用,经济稳健增长,资本市场制度逐渐完善,价值投资理念回归市场,大盘中长期将进一步向好。
二、房地产调控不可松绑严防前功尽弃
1.投资是稳增长的支撑点
温家宝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内需由消费和投资两部分组成。当前经济形势还不同于2008年底经济下滑、失业严峻的那种形势,因此,虽然宏观政策更加注重稳增长,房地产政策调控不会总体放松,可能的小调整也将仅限于差异化政策释放一些刚性需求。
2.房产调控关键期不能手软
在历经几近两年的调控之后,中国房价的下降趋势基本已经确立。价格是下降了,但真的没有“大降”。当前决策层表现出异常的坚决和坚定,一次次传递出“坚持宏观调控的正确方向不动摇”,我们需要这种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如果再度半途而废的话,那不仅政府多年调控房地产政策的权威性受到质疑,房地产泡沫时间拖得越长,输得就越厉害,会严重地阻碍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中国的房价巨大的泡沫已经是社会问题和严重的经济问题,大量过剩的房地产浪费了中国大量的财力和各种资源。只在让房地产泡沫早点破灭,社会资金才能逐步转向实业;才能弥合被房价撕裂的社会;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契机。
当前房价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投机炒作和利益集团们习惯于瓜分房地产的暴利。中国如果真的要降房价的话,有两个手段。第一房产税要征收。这可以使得投资型的购房者退出市场,由自住型的购房者来买,这样就一定会出现房价大跌的情况;还有一个就是政府用税收来养活自己,而不是靠出卖土地。土地这一块理顺的话,整个房地产市场才能理顺。
第三篇:政治局定调稳增长:扩大有效投资与贯彻房产调控
政治局定调稳增长:扩大有效投资与贯彻房产调控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针对今年以来的经济工作,会议称,经济增速保持在预期范围之内,农业形势进一步向好,物价涨幅回落,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在二季度中国GDP增速仅为7.6%、创近3年来的新低、经济已连续6个季度回落的情况下,此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被外界普遍视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定调会。
会议称,下半年经济工作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
业界评论说,此番定调将稳增长提到更高的位置显示出中央决心,而抑制房地产以及深化改革也体现出决策层期冀能够在结构调整中完成经济增长目标。
扩大投资促增长
政治局会议称,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环境,积极促进绿色产品和服务消费,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扩大有效投资,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
投资仍然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利器。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表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是一个快变量,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前,财政收支预算约束、地方政府财政配套能力不足等因素对政府投资形成了一定制约,而民间投资效率高、可持续性强,是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与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也认为,要注重培养经济主体自身的投资动力与能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以避免政策不连续所带来的经济波动。
就在此次会议的前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还特别提出,今年以来,各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42项“新36条”的实施细则。这些细则涉及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相关的各行各业,在消除制约民间投资发展障碍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国务院要求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金融、卫生、教育等领域尽快推出一批引导民间投资参与的重点项目,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调结构不放松
昨天的政治局会议以及先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均鲜明表露出在调结构中稳增长的强烈信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强化创新驱动作用,促进产业升级,毫不放松抓好节能减排,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就在前天,国务院也称,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快推广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并决定中央财政安排资金以贴息方式支持重点行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对技术改造项目提供多元化融资便利。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制造业投资维持连续5年25%左右的高增长后,部分行业已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单纯的扩张产能式投资难以为继,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是未来制造业企业的转型方向。由于财政贴息的杠杆效果往往高达30~100倍,中央财政仅需负担较少的资金就可以撬动大量的民间潜在资本。
同时,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深化财税、金融、价格、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力争在健全体制机制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地产调控不动摇
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房地产被专门作为一项特别加以强调。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切实防止房价反弹,增加普通商品房特别是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满足居民合理的自住性住房需求。
自6月以来,中央多个部门已经三番五次强调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中共中央政治局此番定调也更加强化了这一点。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央一直未祭出更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主要是顾及稳增长所需。但在当前楼市的新形势下,相关部门仍可能出台一些细化措施,总体上可能以强调限购、限贷、限价等既有政策为主,同时推出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新政策,从而增加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的砝码。
尽管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确可能挫伤经济,但这并不能构成调控放松的理由。有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土地收入占地方全部财政收入的比例平均在三成以上,个别热点城市甚至高于50%。若此时放松调控,地方政府又将陷入新一轮的卖地冲动中,并进一步加剧产业结构的失衡。
经济复苏势头隐现
在经济半年报数据发布后的半个月间,经济基本面已悄然发生微妙变化,企稳回升势头有所显现,大规模刺激计划的呼声也渐渐隐退。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和2008~2009年相比,目前出口放缓和整体经济下滑的幅度要小得多。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就业方面的显著压力,因此推出大规模刺激措施显得不那么迫切。
交通银行报告指出,7月中央与地方投资计划在资金面支持下逐步落地。上半年铁路投资同比降幅已逐月收窄并将延续向好态势,机场新建与扩建速度有所加快,保障房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最近中央追加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65亿元;制造业投资恢复相对缓慢,但同比增速基本企稳。
“由于一些工业品价格持续下滑以及库存调整,我们认为工业企业利润可能在今后1~2个季度里继续受到抑制,一些企业可能无法度过这一周期,但我们认为这不会引发重大的宏观风险。”汪涛判断说,在经济放缓时出现一些调整和行业整合可能并非坏事,经过这一周期后,许多上市公司的实力可能会更强、生产效率也会更高。当然,这一过程可能并不平坦。
·相关新闻
7月CPI或降至1.7%
CPI已经连续下行3个月,7月整体物价仍无反弹迹象。
从国家统计局近期监测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变动情况看,今年7月20日之前的平均价较6月平均价,统计的8个品种中有3个品种上涨,5个品种下跌。商务部监测的结果也反映了同样的趋势,显示跌幅明显要高于涨幅。
“食品价格整体的下行趋势并未改变,而前期的油价下调也有助于通胀水平继续走低,7月CPI同比增速会进一步降至2%以下。”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交通银行宏观分析师唐建伟预计本月食品价格环比将基本持平,非食品价格环比继续小幅下行,加上本月CPI翘尾因素比上月大幅回落0.47个百分点,初步判断7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7%左右。
PPI也难逃继续下降的命运。受宏观经济形势不佳和产能过剩的影响,国内钢材价格7月继续呈现下跌走势,7月第三周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12,比上月末下降3.5个百分点。第一创业报告显示,7月PPI同比增速会从上月的-2.1%继续跌至-2.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http://money.163.com/12/0801/01/87PK5MKF00253B0H.html
第四篇: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实现途径
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实现途径
科技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对于创新文化也是同等的重要,创新文化就是在求异的前提下,发现前所未闻的规律,发明前所未用的技术,实施前所未有的举措,创造前所未见的事物,对于创新型的文化,更是通过对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本身的深度观察与慎密思考,发前人之所未发之感慨,说前人之所未说之话语,论前人之所未论之论题。
一个国家强大与否,既取决于经济的实力,同时也取决于“创新文化”的实力。美国出口最多的产品不是别的,就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文化交流将更加深入,竞争和碰撞也将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要发展生产力,在经济上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而且要“创新文化”。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创新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当代创新型先进文化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融汇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切优秀思想和文化成果的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使世界充满活力,也使不同文化相互激荡,从而使先进文化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氛围中,我们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向世界展示中国创新文化的建设成就,保持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其巨大的优越性和感染力,展现在世界面前,就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和世界科学文化的制高点,就必须创造出表现时代前进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文化,就必须不断创新文化。
第五篇: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富民强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富民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主旨演讲
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伟大复兴
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后,是千年的回响、百年的渴望。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行列。据有关学者测算,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但近代以来,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付出了重大牺牲,辉煌不再,尊严难立,中华儿女也从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对近现代中华儿女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仅是一句豪言壮语,而是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这就是让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目前尚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强国才能富民,强国也是为了富民。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一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我对“中国梦”的理解
胡刚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我们的国家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强国才能富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梦,作为安监人员,努力遏制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是我最大的梦想。如何实现这个梦呢?那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立足百姓,立足基层,服务群众,脚踏实地的完成每一项工作,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敢于开拓创新,真正用实际行动为共同追求、实现“中国梦”奉献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