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是供给侧改革最本质的内涵(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06:5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驱动是供给侧改革最本质的内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驱动是供给侧改革最本质的内涵》。

第一篇:创新驱动是供给侧改革最本质的内涵

创新驱动是供给侧改革最本质的内涵

2016年是我省“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十三五”期间,四川将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加快增长动力切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那么,这场改革四川将如何应对?改革的关键点是什么?记者就相关问题邀请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王小刚进行解读。

辩证看待需求侧和供给侧

记者:从需求端到供给端,当前改革思路发生了转向。现在我们更多的谈到供给侧,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重视需求侧了?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王小刚:我们现在更多地谈供给侧,并不是去否认需求侧的措施,而且有些措施很难说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比如投资,既含有需求侧又含有供给侧,这就要看采取的思路和措施,是单纯的增加量还是调整投资结构。投资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要看分析。我们现在更强调供给侧,是因为结构性的问题更需要从供给侧来考虑。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既有区分,又相互关联。

我们现在谈供给侧,绝不是说不重视需求,需求还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们还要继续扩大出口,继续扩大消费。在投资方面,目前重点是要转向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而不是再去增加无效投资,比如说再去扩大钢铁产能。所以,强调供给侧,并不意味我们不重视需求侧,而是和过去相比较而言,侧重点有所调整。

四川还是一个欠发达的省份,尽管我们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已经是第6位,但是我们的人均GDP在全国处于二十几位,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来看相对较低,所以说四川还有相当多的有效需求,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的发展、民生的改善,这些都要不断地增加投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所以说,投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保持四川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

不同地区有不同侧重点

记者: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很明确,能否分别就“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谈谈您的认识?

王小刚:中央强调的“三去一降一补”,主要是针对我们当前的突出问题,这是今年的主要任务。从长远来讲,创新驱动是供给侧改革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以贯之的。创新驱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制度的创新,一个是科技的创新。中央已经说到了,就是通过改革创新,为经济发展增加新动能,这是更长远的。体制机制的创新,就是增加制度的有效供给,比如说减少政府的审批权限。当然,核心是科技的创新,这是中央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文件中所明确的。

记者:那么从近期来看,四川如何做好“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

王小刚:“三去一降一补”对于不同的地区而言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既要讲全面,又要有重点。对四川来讲,我个人觉得,在“三去一降一补”中,更应该强调是的“一去一降一补”。

首先是去库存。不能简单理解是去房地产的库存。去库存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开拓市场,为产品找市场。我们有很多有市场需求的产品,但市场开拓不够,“酒好但巷子深”。怎么为它去找市场,去开拓市场,这个应该要延伸。比如说,四川白酒的生产能力很强也有优势,但产能是不是过剩了,这个很难说,关键是看有没有市场。前几年,白酒出现了效益的下滑和停滞,但是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营销策略,对价格因素做适当的调整,我们把中低端的市场打开了,白酒产业仍然可以保持较好的增长。所以说,对四川来讲,用我们的优势产品打开市场,用产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因素。房地产很复杂,如果光是靠政策,最终不降价的话,这个库存是去不了的。

其次是降成本。市场经济无非就是比质量、比成本。创新是提高技术水平,但是同时也是降低成本。我们现在的企业负担非常之重,企业的生产成本始终降不下来,这就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举个很明显的例子,比如说多晶硅,前几年市场价格很高,大家一窝蜂都上,后来市场价格降下来了,降下来之后大量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一生产就亏损,为什么?技术水平太低了,能耗太高了。这导致很多企业不得不关停生产,甚至倒闭。但乐山有些企业,下决心进行技术改造,当然也要投入,后来多晶硅的能耗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了。

这几年我们强调企业的内部管理是比较少的,好像重视不够。实际上内部管理也有很多降成本的环节,如果做好了,成本也可以相应降低。作为引导经济发展的政府而言,主要是看政府怎样来减轻企业的负担。企业现在的税费负担还是比较高的。我们现在已经采取的包括社保、五险一金的降低比率、缓交等,减免一些税费,严格制止乱收费,简化程序等措施,都是为企业降低成本。二是靠自身,企业自身也要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从内部降成本。

再次是补短板。四川经济、企业确实还有短板,比如说企业的营销方面是比较差的。刚才提到的白酒企业,也缺乏面向全球、面向全国市场的开拓精神。我们现在的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于全国,物流的费用比较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我们的交通基础设施还要进一步加强。

至于说去产能,去杠杆,我认为要区别不同产业、不同企业来看。如四川煤炭资源禀赋差,煤炭产业缺乏比较优势,随着全国大市场的形成,有一部分煤炭企业已不可能生存,省委省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关停了相当一批了,还有一批僵尸企业也要下决心关闭。政策措施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说各个行业都按分配比例来,要从实际出发。

去杠杆也是这样,四川的企业整体来讲,杠杆率是比较高的。但从实际来看,去杠杆重点应针对的是非实体经济,投机性资金要去杠杆,而实体经济,还要稳妥地采取措施。现在我们也有很多企业本来是有市场前景的,有一定的市场容量和竞争力,但在自身运行中间出现了现金断流的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就不是去杠杆,而是“扶一把”的问题。这个要区分对待。

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记者:结合四川实际,您认为推动供给侧改革首先应从哪里入手?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小刚:我个人觉得,现在的改革环境和过去比较要复杂很多,改革还需要不断地明确方向,凝聚共识。还是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政府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是中国特色,但我们也不要忘了,一定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比如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这“三去”主要还是要靠发挥市场机制来决定,不能靠分配指标、分配额度、分配补贴来操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政府要发挥作用,多用经济手段,少用行政手段,这一点应该重视。

从长远来看,必须加快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四川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促进四川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趋向。从而使四川经济保持稳定较快的增长,逐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使人民生活得到更多的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责编:张微微)

第二篇:创新驱动和供给侧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创新驱动和供给侧改革心得体会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不是西方供应学派思路的翻版,也不是计划经济手段的回归,而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这一改革的关键是,要让政策机制与市场机制相互配合,形成推动中国经济步入转型升级健康轨道的合力。

最近,国务院连续召开常务会议,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确定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措施,值得关注。上述举措接连推出,与今年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联密切。结合近期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信号,大体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以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研判中国经济发展成效的一个重要观察点。

眼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深度融合。扑朔迷离的世界经济走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趋加深。前不久,在中国欢度传统春节之际,全球股市突遭“黑色一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探,市场需求萎靡不振,国际机构纷纷下调经济增速预期。种种迹象表明,今年经济增长难度将大于去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为严峻。因此,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稳定全年经济增长尤为重要。

从已经掌握的情况看,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以创新的思维坚持扩大开放,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之举。其部署与政策安排重点将放在加快服务贸易发展,优化外贸结构上。与此同时,在解决国内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上,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和社会政策相互配合,业已显露端倪。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重点抓好“去”的同时,在“补”的方面,亦有许多不同以往的创新之举。

进一步观察还可发现,为进一步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尽快形成新的生产力,中央决定在科技成果自主转移、科技人员兼职开展成果转化等方面进一步松绑,加大对科技人员和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奖励力度。紧紧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进一步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大动能,势必会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添新活力。

需要指出的是,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不是西方供应学派思路的翻版,也不是计划经济手段的回归,而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这一改革的关键是,要让政策机制与市场机制相互配合,形成推动中国经济步入转型升级健康轨道的合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短期内也许不会给经济增速带来明显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增 长的韧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将不断累积积极效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从量变到质变,逐步实现转型升级的预期目标,而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第三篇:《创新驱动与供给侧改革》心得体会

《创新驱动与供给侧改革》心得体会

3月30日下午,我参加了县委中心组第37次(扩大)理论学习会,会议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黄卫平教授,为全县领导干部作《创新驱动与供给侧改革》专题讲座。黄教授运用大量理论成果和生动事实,就如何认识和理解创新驱动与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读,为大家作了一场内容丰富、生动精彩的报告。通过学习,让我收获颇丰,下面简单谈几点学习心得:

一、认识经济新常态,把握经济主旋律

“供给侧”一词全新提法最早来自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重点部署,将其表述为“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工作主旋律。

二、面对经济新问题,提出发展新要求

黄教授通过引用习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论述以及分析国内外经济现象,深度剖析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矛盾和五大陷阱,三大矛盾:

1、高速度发展与不可持续;

2、模式转换与结构调整近20年的结果;

3、生活水平提高与大众满意度。五大陷阱:

1、中等收入陷阱;

2、修昔底德陷阱;

3、塔西佗陷阱;

4、党大法大陷阱;

5、福利陷阱。指出完成“十三五”规划,我们当前经济发展的思路不能再单纯依靠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而是需要技术创新驱动。我认为这正契合了习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的首要理念“创新发展”。

我们要改革从前经济发展靠多招商、多办厂、多生产的政策,我们要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更要注重企业项目创新和技术提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成为发展第一动力”,这日益成为社会各方的共识。结合当前鼓励“返乡创业”的政策,我们在外出招商中眼光不仅盯在老板身上,还将盯着优秀大学生、技术专家等知识性人才,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回来帮助家乡发展。

三、科技提供新动力、科学发展奔小康

黄教授结合习总书记2015年12月18日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要求我们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使我们的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我们一直都在说经济转型升级,但确实没什么具体的思路。听了黄教授所分析的,我对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有了更清楚、更直接的认识。在整个“十三五”时期,我们要着力推动科技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此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第四篇:《创新驱动与供给侧改革》学习心得

《创新驱动与供给侧改革》学习心得

3月30日下午,在县委中心组(扩大)理论学习会上,有幸聆听了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卫平教授所作题为《创新驱动与供给侧改革》的专题讲座,使我对创新驱动与供给侧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居民对产品品质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而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以致出现到境外大量采购日常用品的现象。这种供需结构不平衡、不协调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信贷消费模式难以持续,转向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高端制造业出现回流;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凭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抢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市场。我国随着要素成本逐步提高,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减弱,而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面临“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双重挤压态势。这都对我国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了迫切要求。

为实现我国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打造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我们需要从供给侧发力,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一方面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 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通过去产能、去库存释放沉淀的生产要素,使要素从过剩领域流到有市场需求的领域、从低效率领域流到高效率领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有效供给能力,使我国供给体系和产品品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要不断清除不合理的行业准入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自由流动;完善金融市场,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健全市场诚信体系,充分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消费市场的不断成长。同时,要特别注重创新驱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使新增长点汇聚成强大增长动力。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战略行动,为新常态下“怎么干”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五篇: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

1.供给侧改革的前世与今生

1.1 “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 月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 次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两次强调,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称,“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而中财办主任刘鹤、副主任杨伟民,以及国家部委领导人也均在不同场合强调“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2 何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1.3 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表象:需求不足。07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从需求侧看,外需中,全球出口增速10 年见顶回落,过去三年持续零增长,中国较难独善其身,而低成本优势不再,令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不可避免。内需中,11 年人口结构出现拐点,12 年人口抚养比见底回升,13 年地产销量增速持续下行,工业化步入后期,投资增速持续下行。

实质:供需错配。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15 年以来央行5 次降息降准、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 万亿,但投资依然萎靡。而在消费领域中,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长期供给。

1.4 供给侧改革是否有先例?

来自供给学派的典型实践。纵观世界经济历史,美国曾在20 世纪70 年代陷入滞胀,英国也在20 世纪70-80 年代面临滞胀叠加结构性问题的窘境。作为供给学派的典型实践,“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和“撒切尔主义”(Thatcherism)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

里根学派的核心是减税。以“里根经济学”为例,1981 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要措施包括: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供给。其中,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从70%降至28%,提高了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劳动供给意愿,也推动消费上行;而企业所得税率从46%降至33%,直接提高了企业盈利,也提高了企业投资意愿。里根经济学大获成功,令美国经济迎来“大稳健”时代,也为美国长期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认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简单复制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而是希望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行,其实质是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在要素领域的延续和聚焦。

2.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与路径

2.1 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实?

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称之为推动经济结构改革的四个“歼灭战”。

如何打赢这四个“歼灭战”?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 条主线上推进。

2.2 供给侧改革如何优化劳动力配置?

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中国过去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充足的劳动力。但2011 年中国人口结构出现拐点,2012 年开始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数和占比都出现了下降。同时,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明显,截至2014 年底,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 亿,占总人口的15.5%。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将成为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基础,在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的同时,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补充人口红利。

户籍制度改革,化解地产库存。户籍制度改革将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中之重,其目的在于促进劳动力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中国城镇化率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高。城镇现在约有7.5亿常住人口,其中2.5 亿左右的人没能在城镇落户,2.7 亿农民工,买房比例仅1%。早在14 年7 月,国务院就已出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但进展缓慢。当前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居高不下,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双管齐下,不仅有助于提供有效供给、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将创造需求、消化地产库存。

服务业大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制造业部门就业承压,而服务业则可吸纳就业,因而创造条件、促成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也将是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方向。根据统计局数据测算,第三产业每增长1 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 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 万左右。而考察企业就业状况,07 年以来,服务业PMI 就业在绝大多数时期高于制造业PMI 就业指标,这意味着服务业就业状况好于制造业,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就业容纳器。

促扶贫重教育,提升人力资本。除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劳动力跨地区和跨部门流转外,提高劳动力素质也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是贫困人口脱贫。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 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 元,2014 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 元。按照这个标准,2014 年末全国还有7017 万农村贫困人口。而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017 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今年4 月初,中央深改小组召开第11 次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并强调要“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而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陆续通过一揽子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并部署落实教育领域改革措施。

2.3 供给侧改革如何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

土地制度改革,加速确权流转。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方向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农村土地流转以确权为基础,以放活经营权流转为目的,从而提升土地要素的流动性。同时,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意味着未来廉价的农村、土地用地供给瓶颈将打开,也有助于抑制地产泡沫、加速地产库存去化。

降低四大成本,改善资本回报。资本要素改革的方向之一是提高资本回报率,因而高成本是供给侧的最致命硬伤。以工业企业为例,2014 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主营业务成本占比高达86%,各种税费占比9%,主营利润占比仅5%。持续收缩的需求叠加高企的成本、费用,令企业盈利雪上加霜。而在需求整体不佳的大背景下,未来唯有依靠降低成本来改善企业盈利、提升资本回报。

我们预计,未来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降低企业显性成本:一是继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二是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降低企业财税成本;三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四是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本效率。资本要素改革另一个方向是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其目的也同样是改善企业盈利。而产能利用率和主营活动利润率高度相关。2011 年以来,中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企业盈利也同步恶化,反映资本使用效率低下。2013年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产能去化就已开始,伴随去产能延续,未来企业盈利有望随产能利用率回升而得到改善。

国企将是去产能的主要承担者。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以最高的资产负债率和最低的资产周转率、最低的主营收入利润率,实现了收入、利润的最大幅下滑。这意味着,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盈利能力最为堪忧,产能过剩最为严重,未来也将是产能去化的主要承担者。但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将有可能造成大批国企员工下岗,因而发展服务业吸纳就业也将是必然的选择。

2.4 供给侧改革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体制改革,提升创新意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有赖于创新意愿的提升,而股权市场天然提供了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而以创新著称的美国,也正是依靠资本市场哺育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四个歼灭战”中,习主席对建设股票市场的论述最为详尽: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意味着,改革融资体制,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鼓励两众两创,提升创新转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样需要有便利的资源和宽松的成长环境,从而提高创新者的存活率和创新产品的转化率。李克强总理在14 年9 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过去一年中,国务院及各部委也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措施。预计未来以下三方面改革将同步推进:

一是推进产学研结合,从而提高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二是为创业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资金支持,譬如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三是实施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譬如研发费用抵税等。

2.5 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

改革行政体制,降低制度成本。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同样大有可为,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具体改革力度有强到弱依次是加强反腐、打破垄断、放松管制。中国企业不仅面对来自原材料、税费、财务、人力等领域的显性成本,更面临来自上述领域的隐性成本。以反腐为例,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狠抓反腐,落马官员人数有增无减,预计未来也将在这三个领域进一步推进改革。

推进国企改革,实现强强联合。其二是加速国企改革,发挥好“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和作用。国企作为中坚力量,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竞争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3.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与未来

3.1 供给侧改革如何影响经济结构?

加速经济结构转型,重新分配经济蛋糕。从生产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激发消费倾向,导致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进一步上升,而第二产业中的传统工业部门占比将明显收缩。而从收入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减税将导致生产税净额占比下降,加速折旧和产能去化将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占比短期上升、长期趋降,降低成本和产能去化将导致企业营业盈余占比上升,加速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转以及提高人力资本,将导致劳动者报酬上升。

3.2 供给侧改革如何影响中国杠杆率?

中国式转杠杆。供给侧改革同样将对中国杠杆率产生影响:产能去化意味着企业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户籍制度改革和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去化意味着居民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减税降费和财政支出提升意味着政府部门(主要是中央政府)的杠杆率将大幅上升,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企业降低财务成本意味着金融部门杠杆率将缓慢上升。

总结而言,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在要素领域的延续和聚焦。当前蓝图已经铺开,未来前景令人期待!

下载创新驱动是供给侧改革最本质的内涵(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驱动是供给侧改革最本质的内涵(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1、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大家知道一个市场中需要有买卖双方,我们一般把买东西的一方称为需求方,把卖东西的一方称之为供应方,或称之为供给方。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学中把生产部......

    供给侧改革:内涵、影响及建议

    经济决策参考供:给侧改革:内涵、影响及建议 一、内涵、背景及改革重点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及背景。一般认为,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

    设计的本质是创新

    黑龙江省初中技术录像课评比大赛 设计的本质是创新 齐齐哈尔市第十七中学王美玲 一、设计理念 本活动主要是在以下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设计的: 1、 创新发现学习理论。 (1)强......

    改革创新提内涵 承前启后谋发展

    改革创新提内涵 承前启后谋发展 力争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 ——在2006年全县教育系统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县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局长 许义平 2005年,全县教育事业在致力......

    科技创新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专家谈】科技创新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特约评论员相均泳 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

    构筑创新生态 深化供给侧改革

    构筑创新生态 深化供给侧改革 ——公司孵化基地构架方案 为贯彻落实书记在调研经济发展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总公司结合孵化基地近期工作规划,积极推进xx区“双创”和互联网金融......

    浅论十八大报告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内涵和意义

    浅论十八大报告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内涵和意义 张亮 摘要:本文从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出发,着重从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由之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由之路” 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贯彻在新常态下秉持发展新理念的必然选择,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