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

时间:2019-05-13 14:0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匠精神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匠精神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

第一篇:工匠精神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

工匠精神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工匠精神”及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

“工匠精神”首次提出是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和“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一同出现的热词。报告中写道:“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经提出,就在全社会引起了热议。习总书记4月26日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

所谓“工匠精神”,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认为,工匠不单指手艺人,还应包括使用现成的技术工具和利用创新精神解决各种问题的发现者和发明家。国内的学者认为,“工匠精神”要求劳动者不仅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要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综合起来,“工匠精神”是专研技能、精益求精、敬业担当的职业精神,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理念三个层次。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重点是增加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关键是体制和机制创新,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就是从供给侧来提升供给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益,用性价比高的好产品和服务来刺激消费,归根结底是从供给侧调整生产要素的质量,使先进的生产力全部投入到供给侧。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如果能从供给侧把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充分地调动起来,就能够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也就是说,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含着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既要进行生产力的提升,也要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解决生产力当中人的因素是内因,而体制机制创新是外因,妥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会促使供给侧从无效低端的供给,走向中高端的有效供给,进而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因此,大力培养工匠精神既是助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

二、铁岭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

铁岭市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全国工业化的进程,工业有了一些发展和进步,特别是随着沈铁工业化走廊及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批新企业相继入驻,提升了铁岭工业的总量,改变了原有一二三产业“三三制结构”,第二产业已经占据铁岭经济的半壁江山。

从第一季度市经信委的运行情况和园区办产业集群运行分析看,铁岭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8户,分布在能源、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和冶金建材化工四大行业,其中能源行业28户,装备制造业175户,农副产品加工行业83户,冶金建材化工行业22户。从1-3月份生产经营情况看,能源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8%,已经是全行业产能过剩。装备制造行业同比增长2.6%,在175户企业中仅有十几户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余均持平或负增长。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绝大部分是初级加工企业,一季度除生猪和肉鸡屠宰行业同比增长外,其他均为下降,特别是两家特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下降幅度分别达到19.3%和22.8%。冶金建材化工行业仅有亚泰集团调兵山水泥有限公司实现了同比增长。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铁岭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多数企业产品存在着质次价高、不适合市场需求的问题,也就是习总书记在长春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品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的产品居多,这种状况改变得越快越主动。如何能够尽快改变这种产品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就需要按总书记的要求,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路子。总书记还指出:“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要深入研究在注重质量和效益前提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举措和办法,多从内因着眼、着手、着力,找准症结就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现实情况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最大内因动力就是一个个经济实体(企业),就是企业中的全部职工。如何唤起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提质增效稳增长活动中来?既是企业自身的事情,也是各级工会组织的分内之责。为此,市总工会2016年在连续4年开展“市长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车、钳、电焊、电工四大工种中开展评选“铁岭工匠”活动,通过这种职工激励机制的创新,实现个人与企业及政府利益关系的调整,提升企业生产要素的利用率,进而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用工匠精神提升现实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铁岭市的四大产业存在着低端产能过剩,处在中高端的企业不多,大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中高端需求,大部分产品处在低质低价的竞争状态,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这就需要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来引领,通过对工匠的培养、工匠精神的塑造、工匠精神的弘扬和宣传应用,在铁岭市营造以工匠精神为主导的社会文化氛围,以点汇面,以少带多,扩大工匠队伍,通过千千万万个铁岭工匠,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推动铁岭市整体工业产品质量和工业产品结构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一)校企结合培养工匠队伍。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工匠是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不仅拥有先进技术、传统工艺、绝技绝活,更具备崇高的品格,高尚的人格,奉献的风格,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所以说工匠的培养要坚持企业为主体。在企业内部建立岗位练兵,技能成才的机制。要放大技术引领、示范、辐射效应,使企业职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经验经历、方式方法等,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授,使职工学技能、长本领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同时要开展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活动,拓展技能“传、帮、带”的形式和途径,营造“师傅真心授技术、徒弟全心学经验”的良好氛围,让企业的各个工种和岗位成为师傅带徒弟的平台,建立起一批批“名师”和“高徒”的人才队伍。企业要定期组织企业内部展演展示和技能比武大赛,展现职工的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和绝技绝活,对大赛中涌现的先进技术和先进做法要给予相应的物资奖励,对竞赛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不仅要给予物资奖励,还要给予相应的政治荣誉,激发企业职工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争当好工匠的内生动力。

发挥职业教育作用。一技在手,走遍天下,学好车钳铆电焊,走遍天下都吃饭。拥有过硬的技术素质,高超的技能水平是成为工匠的内在要求和“硬指标”。从近些年铁岭市“市长杯”职工技能大赛获奖的名单中可以看出,很多获奖者都是毕业于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因此说技能人才的初始技能获得和理论知识的获取是要通过专业职业培训学校的。工会和各级政府的人社部门为提高下岗职工以及农民工的就业本领,已经开展了多年的普惠制培训,培养了一大批企业所需的初级人才,对促进就业稳定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新常态下,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需要更多更大更高的技术工人群体,或者说需要众多的工匠。这就要求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在抓好普惠制低级培训的同时,要配合政府人社部门,利用职业技师学院的阵地抓好企业技能人才的高级培训,畅通一线职工技能再度提升渠道,构建科学合理的一线技术工人培训体系,通过系统的、专业的、全方位的职工培训,提高一线职工的理论素养。要学习德国经验,说服帮助企业走委托式培训方式,广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和技术资格培训,使企业不同层次需求的职工得到及时解渴的培训。也可以走一边就业上岗,一边培训的办法,不断提升职工的理论知识,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把职业技师学院作为提升职工素质,引导和帮助职工学技术、提技能、长才干的有效阵地。同时工会也要发挥自身互联网平台12351的作用,将不同工种的应知应会及各种理论课程放置到网络上,让企业的职工通过计算机终端,实现在线培训。

(二)持之以恒塑造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塑造需要持之以恒,科学、制度性的培养才能塑造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在弘扬劳模精神的基础上,才能更加精准和升华。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层的需要,要根据职业技能、素养、理念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塑造。

注重理念培养。理念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思想的认知,它决定人们的行动。工匠精神是具体工作当中体现的技能极致的完美、工作的专注与坚守,苦干实干巧干、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发挥教育宣传职能,开展经常性职工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中强化工匠事迹、工匠精神、工匠理念的宣传、阐释和传播,引导广大职工深刻认识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现实意义。深刻认识东北新一轮振兴和铁岭经济发展中工匠作用的至关重要性,工匠精神不可或缺。深刻认识工匠精神是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的应有之义,自觉把工匠精神根植于心,付之于行。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孝道文化进企业活动,引导职工向工匠看齐,立足岗位练就本领,以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创造更多更新的时代奇迹,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

完善政策措施。工匠精神的塑造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现实情况下,影响工匠精神产生的体制和机制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技能人才的评价使用和待遇政策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健全,职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不畅,对工匠精神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和阻碍。要在健全相关制度,落实激励措施上下工夫,要完善技术工人培养评价、使用和考核机制。加快职工资格证书制度改革,将以学历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改变为以职工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的综合评价标准体系,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职称证书的互通互认,给职业技能人才良好的发展愿景。对企业中工匠级的技能人才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将其作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对其所形成的技术成果要给予一定数量的物资回报,或者直接作为股份参与企业的分配。政府和各级工会要将企业的技术能人纳入人才库管理,对评选出的工匠要视同市级劳动模范,并给予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使其获得更多社会荣誉感和认同感。

营造社会文化。工匠精神的塑造不同于硬件的建设,它是一种文化的培养,需要的是长期的引导和孕育。我们现在的传统社会价值对工匠文化缺乏认知,低估了其真实价值。我们要通过铁岭工匠的选拔来引领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大力评选和表彰杰出的技能人才,弘扬劳动价值,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通过价值激励来体现人才应有的社会认同和尊重,让铁岭工匠精神成为引领职工队伍的风向标。工匠精神的塑造不仅是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更是长期的战略目标,是几代人努力的方向。我们要鼓励技能人才把职业当成事业,把谋生的手段与人生价值目标融为一体,将技能的提升与产品质量的提高相融合,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个劳动者心中。工匠精神的塑造要以职工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铁岭工匠的选拔、宣传,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得到弘扬,进而在铁岭大地“生根发芽”。

第二篇:什么是工匠精神(本站推荐)

什么是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精神意味着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集体的气质,耐心、专注、坚持、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一系列优异的品质。

工匠之行,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看过一则报道,说的是: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研究者发现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在我们的生活中,取得某一方面的异于常人的成就,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取得这种成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一部分的工作。”不可否认,“工匠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它可能默默无闻,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从而确保了一个集体的正常运转。试想,若没有这种精神,一个集体将会怎样?作为你所在的集体中的一分子,我们都应认识到“今天我以我所在的集体为荣,明天集体以我为荣”,“我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我应该对我的集体负责”。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有工匠精神。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用一种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积极的面对学习,将学习中的任务当做工艺品去雕琢。在生活当中,不要再大费力气去寻找什么捷径了,承担责任,把自己当下的做好,捷径可能就来了。所以请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做到精益求精,脚踏实地,传承工匠精神,做一个热爱集体的成员。

何谓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有信仰的踏实和认真!小野二郎的寿司店、苏州德胜洋楼、河南许昌胖东来都是对工匠精神最纯真的呈现。

用一生为代价去做一件事情,那是一种纯粹的伟大。用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观,才能让你的生命沉淀下来,才能让你拒绝身边无穷无尽的诱惑,才能抑制你的贪欲,才能让你专注、聚焦,才能让你把“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招”。很多企业都在追求做大、做强;很多员工都在追求只想做“大事”而不想做“小事”。试问:什么是真正的大,什么是真正的小?小的事业做到极致并一直去追求更高的极致,这事业就是“大”,就是“强”;一旦你决定好职业,就必须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怨言会扼杀你的激情和价值。成功其实很简单。成功不在大小。工作无论大小,如果毕其一生去做,那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功。敬畏自己的工作,用正确的工作理念指导自身工作,才会有善果。(百团大战读后感)

第三篇: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

1.供给侧改革的前世与今生

1.1 “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 月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 次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两次强调,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称,“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而中财办主任刘鹤、副主任杨伟民,以及国家部委领导人也均在不同场合强调“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2 何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1.3 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表象:需求不足。07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从需求侧看,外需中,全球出口增速10 年见顶回落,过去三年持续零增长,中国较难独善其身,而低成本优势不再,令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不可避免。内需中,11 年人口结构出现拐点,12 年人口抚养比见底回升,13 年地产销量增速持续下行,工业化步入后期,投资增速持续下行。

实质:供需错配。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15 年以来央行5 次降息降准、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 万亿,但投资依然萎靡。而在消费领域中,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长期供给。

1.4 供给侧改革是否有先例?

来自供给学派的典型实践。纵观世界经济历史,美国曾在20 世纪70 年代陷入滞胀,英国也在20 世纪70-80 年代面临滞胀叠加结构性问题的窘境。作为供给学派的典型实践,“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和“撒切尔主义”(Thatcherism)分别采用减税和国企改革等措施帮助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淖。

里根学派的核心是减税。以“里根经济学”为例,1981 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要措施包括: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供给。其中,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从70%降至28%,提高了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劳动供给意愿,也推动消费上行;而企业所得税率从46%降至33%,直接提高了企业盈利,也提高了企业投资意愿。里根经济学大获成功,令美国经济迎来“大稳健”时代,也为美国长期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认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简单复制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而是希望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行,其实质是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在要素领域的延续和聚焦。

2.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与路径

2.1 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实?

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称之为推动经济结构改革的四个“歼灭战”。

如何打赢这四个“歼灭战”?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 条主线上推进。

2.2 供给侧改革如何优化劳动力配置?

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中国过去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充足的劳动力。但2011 年中国人口结构出现拐点,2012 年开始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数和占比都出现了下降。同时,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明显,截至2014 年底,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 亿,占总人口的15.5%。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将成为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基础,在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的同时,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补充人口红利。

户籍制度改革,化解地产库存。户籍制度改革将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中之重,其目的在于促进劳动力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中国城镇化率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高。城镇现在约有7.5亿常住人口,其中2.5 亿左右的人没能在城镇落户,2.7 亿农民工,买房比例仅1%。早在14 年7 月,国务院就已出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但进展缓慢。当前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居高不下,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双管齐下,不仅有助于提供有效供给、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将创造需求、消化地产库存。

服务业大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制造业部门就业承压,而服务业则可吸纳就业,因而创造条件、促成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也将是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方向。根据统计局数据测算,第三产业每增长1 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 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 万左右。而考察企业就业状况,07 年以来,服务业PMI 就业在绝大多数时期高于制造业PMI 就业指标,这意味着服务业就业状况好于制造业,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就业容纳器。

促扶贫重教育,提升人力资本。除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劳动力跨地区和跨部门流转外,提高劳动力素质也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是贫困人口脱贫。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 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 元,2014 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 元。按照这个标准,2014 年末全国还有7017 万农村贫困人口。而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017 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今年4 月初,中央深改小组召开第11 次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并强调要“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而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陆续通过一揽子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并部署落实教育领域改革措施。

2.3 供给侧改革如何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

土地制度改革,加速确权流转。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方向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农村土地流转以确权为基础,以放活经营权流转为目的,从而提升土地要素的流动性。同时,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意味着未来廉价的农村、土地用地供给瓶颈将打开,也有助于抑制地产泡沫、加速地产库存去化。

降低四大成本,改善资本回报。资本要素改革的方向之一是提高资本回报率,因而高成本是供给侧的最致命硬伤。以工业企业为例,2014 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主营业务成本占比高达86%,各种税费占比9%,主营利润占比仅5%。持续收缩的需求叠加高企的成本、费用,令企业盈利雪上加霜。而在需求整体不佳的大背景下,未来唯有依靠降低成本来改善企业盈利、提升资本回报。

我们预计,未来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降低企业显性成本:一是继续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二是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降低企业财税成本;三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四是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本效率。资本要素改革另一个方向是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其目的也同样是改善企业盈利。而产能利用率和主营活动利润率高度相关。2011 年以来,中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企业盈利也同步恶化,反映资本使用效率低下。2013年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产能去化就已开始,伴随去产能延续,未来企业盈利有望随产能利用率回升而得到改善。

国企将是去产能的主要承担者。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以最高的资产负债率和最低的资产周转率、最低的主营收入利润率,实现了收入、利润的最大幅下滑。这意味着,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盈利能力最为堪忧,产能过剩最为严重,未来也将是产能去化的主要承担者。但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将有可能造成大批国企员工下岗,因而发展服务业吸纳就业也将是必然的选择。

2.4 供给侧改革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体制改革,提升创新意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有赖于创新意愿的提升,而股权市场天然提供了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而以创新著称的美国,也正是依靠资本市场哺育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四个歼灭战”中,习主席对建设股票市场的论述最为详尽: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这意味着,改革融资体制,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鼓励两众两创,提升创新转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样需要有便利的资源和宽松的成长环境,从而提高创新者的存活率和创新产品的转化率。李克强总理在14 年9 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过去一年中,国务院及各部委也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措施。预计未来以下三方面改革将同步推进:

一是推进产学研结合,从而提高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二是为创业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资金支持,譬如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三是实施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譬如研发费用抵税等。

2.5 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

改革行政体制,降低制度成本。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同样大有可为,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具体改革力度有强到弱依次是加强反腐、打破垄断、放松管制。中国企业不仅面对来自原材料、税费、财务、人力等领域的显性成本,更面临来自上述领域的隐性成本。以反腐为例,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狠抓反腐,落马官员人数有增无减,预计未来也将在这三个领域进一步推进改革。

推进国企改革,实现强强联合。其二是加速国企改革,发挥好“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和作用。国企作为中坚力量,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竞争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3.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与未来

3.1 供给侧改革如何影响经济结构?

加速经济结构转型,重新分配经济蛋糕。从生产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激发消费倾向,导致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进一步上升,而第二产业中的传统工业部门占比将明显收缩。而从收入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减税将导致生产税净额占比下降,加速折旧和产能去化将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占比短期上升、长期趋降,降低成本和产能去化将导致企业营业盈余占比上升,加速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转以及提高人力资本,将导致劳动者报酬上升。

3.2 供给侧改革如何影响中国杠杆率?

中国式转杠杆。供给侧改革同样将对中国杠杆率产生影响:产能去化意味着企业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户籍制度改革和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去化意味着居民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减税降费和财政支出提升意味着政府部门(主要是中央政府)的杠杆率将大幅上升,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企业降低财务成本意味着金融部门杠杆率将缓慢上升。

总结而言,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在要素领域的延续和聚焦。当前蓝图已经铺开,未来前景令人期待!

第四篇: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1、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大家知道一个市场中需要有买卖双方,我们一般把买东西的一方称为需求方,把卖东西的一方称之为供应方,或称之为供给方。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学中把生产部门简单的分为两个,一个是家庭另一个是企业。家庭是生产什么的,大家知道是为社会提供劳动力的,在经济学中劳动力称之为生产要素,没有劳动力企业是无法生产的。生产要素还有很多,例如土地、资本和企业家的创造力缺一不可。所以家庭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方。企业是进行产品生产的,它必须生产出社会接受的产品,企业才能生存,否侧生产的产品销售不了,也就是说不适合社会的需求,那么最终会破产。所以企业是为社会供应产品的一方。

这里供给方大家就清楚了,即:家庭和企业。家庭负责生产劳动力等,负责生产要素的供应,企业生产产品,负责产品的供应。

人们的需求一般由三驾马车拉动,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进出口需求。而供给则是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土地、资本、制度、产品的质量、数量等要素决定,我们把供给方称为供给侧。

在西方,土地要素也是家庭所私有,家庭是供给方(见下图)。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土地是公有的,而西方土地是私有的,所以土地的供应方在我国是政府。这是和西方的区别。

图:家庭和企业作为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供给方

2、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人的贪欲是需求的诱因。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比如说,原来有个自行车就很好了,而现在有个汽车才是必需的。原来高中毕业就业足够了,现在没有博士学位就当不了大学教师。需求在不断变化,但是供给方往往跟不上需求的变化,例如,生产自行车的很不愿意去生产汽车,因为转变生产要花费很大的投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需要,所以供给往往和需求脱节,造成新产品供给少、传统产品供给多。

近年来,现代网络技术和其他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和家庭的需求有了巨大的变革。但是,供给方的供给并没有与需求变化相匹配,尤其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央企生产力变革很缓慢,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产品结构并没有跟上需求的要求,产品供给过剩,企业产品供过于求,造成企业库存高涨,利润下滑。据统计,央企的亏损面已经达到80%。

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供给方的结构,使要素供给和产品供给与需求方的总需求实现最优配置和平衡,因为这样,就能摆脱产品过剩与要素过剩的危机。

陈文政 20170908

第五篇: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品质制造

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品质制造

大家好!

“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今天集团党委组织大家在这召开“*****”座谈会。刚才我们也对先进代表进行了表彰,展示了先进代表的主要工作和荣誉,大家也都结合自己的工作,围绕“工匠精神”和“***品牌”的主题谈了想法和建议,我听了很受鼓舞,借此机会,我也代表公司党委、行政向大家表示感谢!感谢你们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的以高昂的职业热情,服务企业,为***的发展鞠躬尽瘁,尽心尽力,在全球化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保证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也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词,备受社会关注。为何政府在此时提工匠精神?我想主要是当前国内产品竞争面临的低价、低质问题,不仅难以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不利于各行业的进步和技术创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品质和个性表达的追求已成为大众消费的重要趋势。这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机会,而“工匠精神”正是供给侧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提到工匠精神,不少人很快会联想到瑞士的钟表、德国的汽车。中国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匠文化”传统,留下了都江堰、故宫等享誉中外的作品。今天,我们通过对“工匠精神”的学习和理解,知道它所表现出的是一种追求极致的精神,是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品质的细心呵护。简单的讲就是要质量升级、技术升级、服务升级、产业升级。因此,“工匠精神”的这一理念对于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来说,尤为重要!早在几年前,我还在股份公司工作的时候就提出了“精益求精创精品”的工作要求,这些年,我们的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科研技术、服务意识等都有了不小的进步,但离企业发展的预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今天,我也结合自身的工作感悟,谈谈对企业“工匠精神”的几点理解:

一、“工匠精神”就是要追求卓越品质

品质是“工匠精神”的载体。我们要强调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质量管理作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塑造企业品牌的一贯思想和执着追求。长久以来,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据统计,现在全世界,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而中国只有9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说到底就是他们的产品品质。企业的核心因素说到底最终还是人,而创造长寿企业的途径就是培养企业员工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享受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看着自己的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符合自己设想要求的形式存在。从欧洲的奢侈品到瑞士的手表,再到日本的马桶盖,这些企业无一不是如此。而相比“中国制造”,甚至都一度沦为廉价粗糙的代名词,原因也正是因为我们缺乏这样的“工匠精神”。现在的微信朋友圈,我每天都会看到各种海外代购、网商的宣传信息,2015年,中国人境外消费的总额达1.2万亿人民币,买走了全球46%的奢侈品。这说明现在的社会大众已经开始有追寻更优质产品的需求了,如果我们没有相关的精品来维持,无疑会丢失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就像我们的***行业,现在我们的市场不仅受到西门子、三菱等国外垄断巨头的蚕食,国内的沈鼓、陕鼓、三大央企、中小竞争对手也正在渗透、挤压我们原有的市场,我们原来引以为傲的产品正经受着技术升级、价格打压、产品质量等等的多重影响,如果我们不能生产出更高品质的产品,那我们如何来开拓新的市场,如何来维持原有的市场。

所以,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要想谋求企业更辉煌的发展,“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它会让企业产品流于庸俗、肤浅和粗糙。员工思想不精细,产品就上不了档次。我们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技术追求,努力花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去打造精品,不遗余力的精益求精,对技术和产品不厌其烦的迂回推进,不断打磨、升级、完善。***从上世纪70年代引入西门子技术后,也正是通过几十年、几代人的不断学习、模仿、再创新,才创造了新世纪十多年的跨越式发展。而下一个十年,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我们的产品做精、做优、做强!

二、“工匠精神”就是要坚持不懈创新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没有创新,企业的产品只能固步自封,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

***一直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目前***的全部员工中,50%以上的员工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拥有中、高级专业职称员工800多名;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员工近***人。集团每年的科研投入增长都达到10%,2015年研发投入共计****元。企业的科技实力和研发能力在同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行业标准制定、专利专项、科研课题等指标上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我们还拥有企业中央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一系列创新平台,这说明企业具备创新的基础和优势。也正因如此,公司近几年在产品的研发上也成绩喜人,我们的***机主业实现了从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的转型升级;燃机、压缩机也从无到有,实现了透平全产业链的延伸;十万等级工业***机技术的开发为今后的产品开发打好了坚实基础。这些都离不开员工勇于创新的精神。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们的员工中,还是存在着安于现状,贪图安逸,懒得学习、害怕钻研的消极心态,我们的领导干部勇于创新,敢于担责的决心还是不够坚定。这些都是企业开展创新工作的“负能量”,我们要坚决摒弃。现今,“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转型,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正式实施,中国正走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的道路之中。企业作为生产的主体,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是关键的一环。“双创”时代更加需要“工匠精神”,而作为以“高、精、尖”技术为核心的***来说,我们企业员工在开展产品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更要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

近日,集团“十三五”规划已正式发布,我们在“十三五”战略规划中提出了“*****”的战略目标,公司“十三五”规划的几个重点项目,如***项目也都在稳步推进之中,这些都将为***的再次腾飞奠定坚实基础,而所有这些的最终还是需要我们的员工积极进取,不断学习创新,提升自身驾驭岗位的能力,争做学习型、创新型、知识型的员工。

三、“工匠精神”就是要弘扬敬业精神

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实际体现。“工匠精神”实际上就是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今天,爱岗敬业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们的员工要专注于做好本职工作,专注于做优公司的产品,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点专注持久。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我们每位员工立足本职,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需要我们每位员工爱岗敬业,激情奉献。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学习,精益求精,才会为社会、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

爱岗敬业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我想大多数员工都希望企业能够给予自己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要把这种意愿变成现实,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在自己平凡岗位上能够从容独立、求真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如果我们***的每位员工能够仔细核对各类参数把产品设计做的精确可靠,能够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每一道工序,能够认真遵守公司各类规章制度开展工作,能够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的服务客户需求,并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优这些,那我想这就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

在座的各位有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也有来自技术研发一线的设计骨干,还有来自管理岗位的领导干部,你们是企业“工匠”中的先进代表,在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你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踏实、执着、专注地投入在自己热爱的这份工作中。我认为你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所做的一切,体现的就是爱岗敬业激情奉献的精神。

“小河有水大河满,涓涓细流汇成江”,公司的壮大离不开我们每一位员工的共同努力,如果企业的每一位“工匠”都能够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作出成绩,这必将成为推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工匠精神”就是要重视企业品牌

品牌是“工匠精神”的目的。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开展技术创新,营造企业文化„„最终的目的就是打造好企业品牌。

就现代商业世界来说,企业的品牌,可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形象,品牌代表着企业的商品或服务。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资产,一个公认的、值得信赖的品牌身份。2016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各大企业中,苹果品牌价值最高,达到了1459亿美元,谷歌以942亿美元排在第二位,三星以832亿美元位居第三。*******曾获得国家产品质量金奖、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等殊荣,被评为“中国名牌”。企业在国内驱动领域,历来是技术的先导者、市场的开拓者、产业的引领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和西门子、三菱、日立等世界知名企业的品牌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体现在我们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员工职业化程度、企业文化等等多个方面。

集团“十三五规划”描绘的愿景是“********”。公司未来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商贸营销能力,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以提升服务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优化供应链设计,改善资本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树立“***”全球性品牌,在国际竞争中体现中国制造的高端品质!而完成这些目标我们还有更多地困难要去克服,我们要解决产销之间的矛盾,要建立起可控的优秀供应商体系,要有引领市场的新产品,要有更加强大的干部员工队伍,要建立更加合理可控的内部体系„„这都需要公司上下以“工匠精神”为引领,齐心协力共拼搏,众志成城谋发展。

同志们,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企业,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做好先进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你们的言传身教,影响到你身边的同事,传承好属于***的“工匠精神”,积极响应公司“十三五”规划“*******”的战略规划。如此,一定能够将***引入一个“品质制造”的新时代。

下载工匠精神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匠精神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工匠精神推动优质制造

    用工匠精神推动优质制造 12、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为此,许多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求购房者需有本地户籍。若D为需求曲......

    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雾霾治理

    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雾霾治理 作者:陈诗一《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6日 15版) 毋庸置疑,近几年我国频发的雾霾污染与长期以来粗放式经济增长的诸多弊端不断累积息息相关,雾霾污染......

    推动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自查报告

    推动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落实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我公司高度重视,以围绕《武汉市深化物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要点》为指引,结......

    工匠精神是一种修行 演讲稿

    工匠精神是一种修行 今天在这里,我要提出并回答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工作?为什么每天早上要把自己从床上拖起来而不能过我们自己想要的生活?当然我知道我们要有生计,但是我并不......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由之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由之路” 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贯彻在新常态下秉持发展新理念的必然选择,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精神懈怠”是改革大敌

    (人民观点·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②) 人民日报评论部:“精神懈怠”是改革大敌 2011年07月14日06:30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如果说改革之初要突破的是思想“禁区”,那么今天的......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流通是短板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流通是短板 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原副局长、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钟攸平 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副......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组织工作5篇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组织工作 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3月13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