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学合一·自主互助”的青年教师成长模式探索
“研学合一·自主互助”的青年教师成长模式探索
【摘 要】在探索青年幼儿教师岗位成长的过程中,提倡教中有学,自主互助,在互帮互学中为青年教师岗位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让互相学习成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剂”。互助式学习内容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由“专家”走向“草根”,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发展。开展互助式学习,让青年教师在相互帮扶中满足了他们不同的发展需求,根据青年教师的年龄特点,选择多样化的自主互助学习方式。
【关键词】自主互助;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模式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规模办园和质量办园的要求,我园陆续招聘了不少高学历的青年教师,面对这样一群实践经验相对欠缺的一线教师,幼儿园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在追求教师数量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这成为幼儿园办园质量提升的核心因素。作为一所偏远乡镇的幼儿园,我园在探索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立足于“园本”,依托园内多种形式的“互助式学习小组”,努力寻求促进教师岗位成才的方法与途径,让年轻教师成长成才。
一、“人本管理”,让每位教师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标准已由过去单一的弹、唱、跳、画、说提高到能充分运用教育资源、灵活实施幼儿活动、有效创设活动环境、科学评价幼儿发展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诸多的挑战,让原本感性而且单纯的青年教师无所适从。如何加强教师自身的主动学习,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技能,掌握最新的教育方式成为幼儿园内涵发展的首要考题。作为一所乡镇幼儿园,我们,在人脉和地域优势显著不足的条件下,我们发动老师广泛而充分地挖掘身边的资料,整合利用教师个体优势建立“互助式学习小组”,激发教师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和原动力,使她们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农村幼儿园全天候式的带班制度使得教师平时工作量大、事务琐碎,加上安全、经费等因素的考虑,大面积地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不太现实,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来促使青年教师快速岗位成才。为了真正达到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目的,我们首先突破以前被动学习的现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召开教师座谈会、调查问卷,并与个别个性鲜明的老师进行交流,多种途径广泛收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倾听教师的真实想法,并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修改相关的考核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岗位成才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实施互助小组学习方案。例如修订了《师徒结对考核制度制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研修制度》等,在此基础上,让每一位教师根据学习方案制定具有可行性的个人专业成长计划,自己寻找岗位成长的方向与最佳方式,并力图使教师的个体需求、互助学习小组的培训计划与整个幼儿园工作计划趋于一致,对有利于青年教师岗位成才的活动加大支持力度,让他们觉得成长有保障,工作有劲头。(例如出台并修订《青年教师评优、评先、外出培训制度》《教师成果奖奖励制度》等)。
二、“草根专家”,让自身资源成为身边可效的榜样
我们转变学习理念,以“身边人”为榜样,利用本园的师资,寻找幼儿园里的“草根专家”,从多种角度拓宽教师自培的资源,同时也让“草根专家”获得专业发展的信心,整体上带动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作为一所乡镇幼儿园,教师们普遍对自身的专业水平自信不足,加上幼儿园办园时间不长,我们缺乏现成的专家型教师来引领全体教师快速发展。作为管理者,我们逆常规的管理思想,从每一个教师自身发展的优势与特长出发,从经验型教师拥有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经验出发,积极寻找园内的“本土专家”,毫不吝啬地将“草根专家”的至高荣誉授予了他们,创造合适的机会鼓励他们将自身的宝贵经验和“教育绝招”以专题讲座、经验沙龙的方式与其他同事分享交流,让老师们有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与舞台,也使幼儿园好的经验得到了共享和推广,整体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水平。
同时,根据自身特长老师们还组建了一个个“特色学习小组”,有语言组、舞蹈组、美术组、弹唱组等,每一个学习小组通过“自主申报+特长引领”的方式确定本小组的互助学习组长,这些中心学习组长引领大家共同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每月有重点地开展活动,幼儿园会根据培训活动计划的具体内容,安排固定时间举行“说一说”“动一动”“练一练”等多种方式岗位练兵活动,既贴近教师实际又有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互助学习小组的工作机制主要为:(1)草根专家根据组内实际情况制定活动计划,确立本月学习的主题,确定学习时间。(2)按时参加组内活动,并制定自学计划进行自学。(3)每月末组织组内成员相互交流个人近阶段的收获和进步以及希望下个月得到的帮助,以便于能及时灵活地调整小组学习的主题计划。(4)幼儿园结合各学习小组实际进程及时更新各类目标考核条例。(5)园级考核小组作阶段性随机抽测,以加强互助小组学习有效性的监控。
三、“研学合一”,让互助学习显现多样性和实效性
在学习氛围日渐浓厚的人文环境基础上,在互助学习小组中,我们更加积极地创设一个人人能学、人人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教师在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中习得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质,体验自主学习伴随下专业成长的幸福感,让更多的普通教师在小组中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和发言权。为此,我们改变过去“你讲我听”“你说我做”的传统培训方式,让每一位教师尽可能真正扮演培训主体的角色,充分发掘全体教师的内在潜能,运用新的学习理念和方式方法,让每一位教师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小组内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和具体的培训内容,选择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专题讲座”“场景模拟”“案例反思”“学研结合”“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既能提高教师参培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四、制度激励,让适度督促成为互助学习的保障
评价机制是学习小组有效开展的制度保障。为了使学习更高效地进行,我们结合园本实际,及时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制度――从评优评先、成果考核等方面充分体现先进者的学习奖励制度。当然制度体现的除了有是物质上的奖励,更注重人文的精神上的福利,对于能够主动学习、认真学习、进步较大的教师,我们会增加外派学习的机会,适当的时候,我们鼓励并支持老师另外组建团队,荣升为本园的“草根专家”。又如,为了充分体现弹唱跳技能学习小组的成果,使小组成员获得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我们利用五四青年节、教师节等特殊时间里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制定师徒结对目标完成制度,个人五年规划、一年学习计划等的制定,通过组内认可,适当拔高要求,使每位学习者有计划、有目标、有方向。所有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为互助学习小组的实效性保驾护航。
为了让教师们的付出有回报,我们还进一步完善科学的考评制度,让考核评价成为青年教师互助学习的实际受益者。我们在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加重了参与学习小组学习成果的权重,支持鼓励老师们的学习热情。
评价体系中首要环节是自主评价。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合作意识,我们在公示墙上开辟了“成果展示栏”,直观地展示教师们的学习成果。这种认可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使他们明白别人在关注着自己的表现。这有助于建立自尊,激发青年教师的学习动力。
其次是实行运用量化考核。为了强化教师岗位职责以及工作态度,我们运用量化指标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基本功成长成果进行评价,每月一次的物质奖励促进了教师互助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了保教工作的基本质量。
再次是通过非量化手段的强化。主要运用教师集会、园本教研活动等时间对教师的爱心与责任心、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从中发现青年教师的优点和不足,表扬先进,树立榜样,从而使他们在岗位上快速获得发展。
经过几年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我园青年教师在浓郁的互助学习氛围中快速健康地成长着,他们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快乐,在草根专家身上体验成功,在研学合一的多样培训、考核评价中获得了积极向上的自信和勇气。
第二篇:自主互助课堂模式
“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
如东县苴镇德耀小学
金洁
一、模式核心概念解读。
“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引导、教导、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合作交流为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各人的长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升,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队协作精神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
此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是“自主互助”课堂的前提,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存在着差异,通过同伴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帮互学,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获得新的学习体验。
二、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⑴生本教育理论:一切为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以学定教的方法论。
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教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⑶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⑷教学相长理论
三、模式操作要领。
①导入新课,目标导学:导入新课,出示目标。目标呈现的形式可以是教师直接呈现,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归纳呈现;可以在课前呈现,也可以在课上呈现,目标必须简单明了,操作性强。
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充分读书,思考,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③ 质疑问难,合作学习:启发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组内由组长负责,集各个组员的智慧,解决自主学习中难以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通力合作精神。
④集体交流,品读感悟:以集体交流的形式,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梳理学生反馈的读书情况,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谈感悟和收获,带着已有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⑤总结升华,拓展延伸: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提升。再由教师或课前做过一番探究的学生,给大家拓展与本课相关的内容,充分发挥集体的合力作用,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愿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
四、模式实践反思。
在镇“互助”教学模式与校“合力”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学情,经过实践研究,反思提炼,初步形成了“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转变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伴交流与合作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后在教学中,我将不断实践反思,完善该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第三篇:排埠中心小学“自主互助模式教学”探索
排埠中心小学“自主互助模式教学”探索
一、初步计划
一直以来,有这样一个困惑:新课程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开展?如何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如何让孩子真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到知识?老师怎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如何体利学生资源,发挥老师小助手的作用?于美霞老师的“互助式”教学法宛如一股春风,让我们豁然开朗:“互助”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我们愿意学习、我们渴望成功”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的教学理念像一盏明灯,让我们在迷离中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结合我们班的特点,我们准备从两方面入手在班级进行“互助式”学习。一是建立互助小组,培养学生良好的团体意识,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二是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真正意义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本班成绩。
初步计划
第一阶段:建立互助小组学习模块。时间:2010年11月—12月 具体操作:
1、成立互助学习小组。全班现有学生34人,首先确定6名各方面能起带头作用的小组长,对小组长提出要求,再由小组长和班主任根据学生各方面综合情况去招聘组员,每组5至6人。
2、在成立6小组的情况下,再在小组长的分配下建立“一帮一”活动,即在各人自荐和组员推荐下确立小老师和小学生。小老师要协助组长展开工作。
3、各组确定好成员,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拟定小组口号,为参加小组评比作准备。
4、加强小组长和小老师的培训工作。
在小组长的培训,着重抓四个环节:
一是加强对小组长的思想教育,逐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二是对小组长进行正确诱导,不能出现过激行为。
三是把民主管理权让给小组长,平日的评选优秀组员活动由各小组长独立完成。
四是注重培养学生汇报交流的习惯。
3、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每天小组根据评比条件打分,每周分数排在前一名者给予奖励,后二名提出整改意见。
第二阶段:初步形成互助小组活动体系。时间:2010年12月—2011年1月 具体操作:
1、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形成以小组长为核心的学习团体。
2、小组长学会督促和监管组员,能控制本组组员的学习活动。
3、小老师能够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全面具体管理好小学生事务。
4、初步形成讨论和探究学习的习惯。
5、在小组评比的基础上,增加个人评比。学习数学老师的先进经验。在小组评比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实行个人评比。具体做法为:把全班三十四名同学按成绩、课堂表现、作业、纪律、读书、卫生等情况综合考虑,再结合学生自己的想法,把水平相当的学生分为一组,每组5---6名同学,每组一名队长,负责统计本组学生当月分数,按分数进行奖惩:第一组的同学没有比过第二组的则评为“落后”,则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并把他降为第二组。反之,如果第二组的同学超过第一组的同学则评为“优秀”,则可以接受一定的奖励,并把他升为第一组,以此类推。分数则由当天值日班干部和学习委员负责每天登记一次,分为:作业、课堂表现、早读、好人好事、卫生、纪律、成绩7大块,实行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这样学生能和同水平的学生进行较量,能有竞争对手,自然会增强竞争,会更好地表现自己。
第三阶段:互助小组为主导,自主探究成自然。时间:2011年4月— 具体操作:
1、“互助”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
2、“我们愿意学习、我们渴望成功”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形成“好学习、会学习”的良好风气。
3、实现教学过程由预设向生成的转变。
二、第一阶段小结
第一阶段,我们建立了“互助小组评比”活动,将每天各组上课和课后的表现用记分的方式填入班级日志中,把评价个人的标准转变为评价小组集体,每一天看哪一组获分最多,一周看哪一组得分最高。然后在周一班会课时公布小组的名次排列情况,这样极大地增强了小组长之间、组与组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根据平时的教学情况我们指定了6位同学充当小组长,在小组长的选任中我们注意了:一是选用平时得力的小干部,二是选用平时组织纪律比较松散、但有替力、而且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并组织这些小组长进行第一阶段的培训,对他们提出了要求:
1、能被选上小组长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首先说明你们各方面表现好才能被选上,二是你们能力强,能有效地管理好自己,能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并能管理好同学,三是当上小组长对自己可以更加严格要求,这样自己进步就很快,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
2、小组长要以身作则,在小组里起表率作用,处处应该是小组组员学习的榜样。
3、在带领组员时要注意看你的组员能否服从你的管理,能否有决心帮助他改掉一些缺点,如果你有信心你就可以让他成为你组组员,在以后的活动中不能说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
4、在小组管理中要动脑筋想一些好办法,怎样才能使小组进步、获得高分。
5、小组长不能出现过激行为。不要出现因教不会出现不管的现象。
而对组员的也有一些要求:
1、明确互助小组活动的目的,知道这是要大家做什么,主要目的是干什么。
2、建立互助小组之后,要服从小组长的管理,做到团结一致,为小组争取分数。
我们除了指定了6名小组长之外,我们还根据本班情况,开展了“一帮一”活动,即在各人自荐和组员推荐下确立小老师和小学生。小老师要协助组长展开工作。通过聘前培训和老师的现场指导,招聘工作在热烈的气氛中开展得十分成功。组成的小组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种情况是原来担任小干部的组长招聘的都是一些很听话、好管理的同学,第二种情况是平时玩得来的同学聘为了一组,还有就是有些男同学讲哥们义气聘为一组。原本我们想会有十来名同学未能聘上,结果出乎意料,全班34名同学,仅仅剩下2名同学没被聘上,这2名同学有1位是平时做什么都不主动,属于那种你要他干什么他就干啥,从来不会去积极争取的同学,另1位是特别吵闹,组织纪律松散,小组长不敢要的同学,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先是找这二名同学课后谈话,让他们树立起集体和个人的荣誉感,并且在全班同学面前保证一定会努力改变自己。听了老师做的工作和他们的保证,有两个组自愿接纳了他们,就这样,我们们的互助活动就启动了。
十一月份的活动中,第一周同学们在这种新型的学习氛围里既新鲜又好奇,第一天充满了好奇,虽说老师和学生都是在尝试当中,没什么经验,但一周下来,还是感觉班上有一定的变化。第一周我们就根据每天的得分评出了1个优胜小组,每个小组又自主评出了一名优秀组员进行表扬。第二周有一个小组长开始向我们求助说他们组某某同学不服从管理,自己管不了了,想不要了。此时我们对这位组长给予及时指导,稳定了他的情绪。鼓励他想出更好的办法。第三周我们针对前两周得分较少的小组进行了勾通,找出分数上不去的原因。一个小组长说,他们组都是些平时爱闹的,怎么做也分数上不去。其实这一组在分组的第一天我们就作好会有这种情况出现的准备,第一天,我们的重点就是放在了这一组,时时提醒他们,使这一组当天的分数名列第一,所以,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就很有说服力。我们让他们回忆第一天获高分的情境,指出:不是你们不行,其实你们比别的小组更具有实力,看第一天你们严格要求,不是分数排在第一吗?因而,不是你们不行,而是你们不好好坚持,我们相信你们只要稍稍克制一下,情况绝对与现在不一样。
很快第一个月的活动结束了,十一月份一开始我们就对同学们的互助小组进行了小结,首先请得第一名次数最多的一个小组介绍他们管理的成功经验,之后让每一位同学说说“我们们这个组”、“我们的小老师和小学生”根据同学们的反馈和民意调查,我们及时对配合默契的小组和小老师小学生鼓励,让别的组别的学生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并适当调整了一部分同学的分配。
经过一个月的半摸索半尝试,我们们的课堂已由老师为主的传统教学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因为有了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这样的环节,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明显有了好转,相比以前的五、六个人说,大部分人无所事事,现在这样的场面才会让你觉得这才是课堂。我们给他们提了两个原则:
一、能让小学生说的小老师不说,二、能让本组解决的问题不要给别的小组机会。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更高,思考问题也更能落到实处。但因为老师和学生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都是在尝试阶段,很多问题考虑不够周全,因此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在时间的把握上,原来两节课能轻松搞定的课文现在根本不可能完成,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老师和学生都要花费比以前多一倍的时间。
二、在知识度的掌握上,虽说现在的课堂学生都热情高涨,但他们毕竟知识面有限,有很多见解和思维不到位,因此说的知识点并不是重点,往往两节课下来,说了两节课,却还不知道重点是什么。不过,这刚刚是尝试和起步阶段,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我们相信通过我们们的努力,我们们一定可以见证学生的成长。
十二月份,我们准备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进一步培养小组长的责任感,把权力下放,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管理好本小组,逐步形成小组长管制组员的局面。二是初步形成互助式小组学习形式,进一步加强小组的凝聚力。每一周设计一个小型活动,让每组同学参与,利用每周思品课的时间进行表演展示,然后进行评比,同时结合下周的期末复习,建立小组长责任制,组长负责监督和辅导本组组员的学习。从辅导作业开始,每节课先让同学独立练习20分钟,由老师指导学习10分钟,再由各组互助学习10分钟,小组长全面负责批阅和检查组员的作业,初步形成组组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排埠中心小学:张琼
第四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新授课
⑪自主探究(10分钟):
①组织教学(0.5分钟):师生问好,然后教师简要概述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迅速进入上课角色,把自己的精力、体力、兴趣和爱好等一切因素调动到积极的状态,以便达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迅速明白本节课的总体学习任务,以便搞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过度。
②课前检测(2分钟):教师对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进行口头检查或者书面检测。课前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搞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也是为了发现新问题,避免教师的备课与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不同步现象的发生,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策略。
③展示目标(0.5分钟):对本堂课的学习提出A、B、C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自主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
展示目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目的明确,学有方向,干有动力,追有目标。④自主学习(7分钟):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以后,开始进行自主学习。每个学生都要随时记录好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体会以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小组交流做准备。
自主学习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整合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⑪自主探究必须是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变成无目的的自由学习。⑫自主探究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的过程,此阶段中不允许学生进行交流,只准独立思考,进行独立的个体学习探究。⑫合作交流(20分钟):
这是一节课的核心部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知识,形成能力,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要紧扣教材,形式多样,问题设计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层次,有梯度,有探究性。⑤小组交流(5分钟):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习收获、感想、体会和困惑,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要深入小组了解情况,巡回指导。小组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问题,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注意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交流讨论,保证探究时间真正用于学生交流。⑥班级交流(10分钟):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交流本组同学的学习收获和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其它小组的成员在听取别的小组同学的交流后进行点评,解答发言小组提出的问题,谈自己的看法、意见和建议。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对学生正确的发言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对学生理解不透彻、思考不全面的知识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对重点问题进行细致分析,规范解题步骤,并总结方法和规律;将知识体系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和逻辑性有清晰地认识。对学生不正确的观点或错误的解答进行引导和纠正。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的理解,以及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班级交流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更是为了通过同学之间对知识的交流、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以此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化理解和再生新知识的境界。应注意的问题:
⑪无论是小组还是班级的合作交流首先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没有自主探究就没有合作交流;没有真问题就没有讨论。
⑫在班级交流环节中,如果学生的答案不完整,教师不能急于评价和补充,应再鼓励其他学生发表见解,以养成学生注意倾听、总结、补充的习惯和能力。⑦巩固训练(7分钟):巩固训练不是简单做题,而是根据学生有效学习要求有针对性训练,达到精选、精讲、精练。
练习包括基础知识练习,即课本知识点;变式训练即拓展提高,让学生形成双基;联系生活实际,提高综合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一道题,引导学生从五个方面思考: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②为什么要这样做。③我是如何想到的。④还可以怎样做,有其它方法吗?⑤一题多变看
看怎么样。这样做一题通一题型。
⑧归纳小结(5分钟):首先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编制知识网络图或者构建知识树。
归纳小结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⑬达标拓展(15分钟):
⑨达标检测(6分钟):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当堂达标测试,反馈矫正。根据学习目标形成基础性、综合性达标测试,有基础知识,有不同题型组合考查学生达标情况。当学生进行达标测试的时候,教师要巡回检查学生的做题情况,了解学生对本堂知识学习的效果,特别是对学生出问题多的试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构思解决的方法,寻找突破的途径,为达标测试后的点拨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完成当堂检测后,教师要先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互批互改,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所出现的问题和错误。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主要是看自己做错了哪道题,找出出错的原因,应当如何改正,以及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这期间,教师要及时准确的给予点拨和释疑,对待普遍性的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二次达标考试。二次达标考试可以在当堂完成,也可以下一堂完成。达标检测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检测本堂课学习的情况,也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本堂课所学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和达标能力,以此达到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应注意的问题:在达标矫正过程中,对于学生出错多的题目教师要重锤敲打,对于出错较少,学生互助能解决的,老师就一定不要再浪费时间集中讲解。⑩巩固拓展(1分钟):教师根据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分层次布置作业,指导A类学生进行适当拓展、B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C类学生进行错题重做。教师从学生的纪律、学习等方面全面总结本堂课教学情况,提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最后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巩固拓展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和运用,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预习的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注意的问题:
自主课堂的各个环节,可根据课堂的具体内容而做相应调整,不能为环节而环节,为模式而模式,为时间而时间。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模式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适用的,它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既要走进模式,更要跳出模式。
第五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大不相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需要教师有很大的转变,并对其有清晰的了解和把握。我下面从什么是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教学结构与流程进行简单的解读:
一、什么是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⑴自主,由学生自主主宰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明确的学习目标,根据自主学习提纲进行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⑵互助,即合作学习。培养的是一种学习能力,一种终身制的学习能力。是基于小组内外互动的“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互助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与学生合作、教师与学生合作。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提问、指导、检查、启发、鼓励、监督,总体实施“兵教兵”、“兵练兵”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还可能是编剧或评论员。完全平等、民主教学关系基础上的课堂。
⑶学习型,即由教为主变为学为主,由个体学习为主变为合作学习为主,使课堂变为学堂,由传统的被动、单调、封闭的教学模式,向主动、多元、开放型教学模式转变,促使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先生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简单概括: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帮助,从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结构与流程 操作前的准备
(一)教师角色定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出现,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小组内得以最大程度发挥,教学方式上,更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教学手段上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学生能完成的让学生完成,学生能观察的让学生观察,学生能表述的让学生表述,学生能思考的让学生思考,学生能动手的让学生动手。
在师生关系上,打破了以往的观念,老师在教学中尽量起组织引导、引领、控制和调节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学习的激情,建立朋友型的师生关系。
(二)组建小组,课堂中重要的不是教师讲的怎么样,核心本质是学生学的怎么样。如何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会自学、能自学是现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小组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个有效方式。
建设与使用小组的成败直接决定课堂效率。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原来的课堂学习,只有教师是火车头,学生全是车厢,车速自然无法提高,现在每一个小组都是动车,每个动车的动力合起来,整个班级就变成了一列风驰电掣的“动车组”。
1、科学分组:
分组形式不拘一格,主要有:A、异质分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B、均衡分组(好中差);C、自由分组;D、随机分组;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把班级学生划分若干小组,每组4人,给每位学生一个编号,按成绩1-4号或ABCD四个层次,与此同时,组内组成一帮一小对子,实现学习合作与互动。另外如果班级人数较多,便于比较、方便管理可把两个相邻小组组成一个8人大组。我们推荐两种小组划分的具体方法,供借鉴、参考。
1、方法一:
⑴以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班级名次为依据,以40人为例,1-10名分别为10个小组的1号组长,11-20名为各组的2号组长,21-30名为3号组员,30-40名为4号组员,原则上1与20名,2与19名……搭配,然后在根据性别、性格、学科优势等再做微调。
⑵10个小组的再组合:每两个小组组成一个大组。1号组长的班名次即为该小组的序号,那么大组原则上采用1组与10组,2组与9组……的组合方式。
⑶大组座次安排:(①②③④为各组组员号)1 1 4 3 2 2 3 这样的座次方式既有利于“一帮一”的小组互助,①号帮④号,②号与③号互帮,又有利于优生的发展:两个小组的①号②号挨着,可合作解决拓展拔高的疑难问题,再者将相对差的学生隔开,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班级的纪律,也创设了后进生转化的有利条件。
2、合理分工:
㈠小组内部为什么要进行分工
1、利用小组进行学习与班级活动时最容易让人担心的就是个别学生会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不能与其他组员交流交往和共享。这些孤独的学生,不仅丧失了自己学习的机会,干扰了其他人的思考,而且还严重挫伤了整个小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小组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2、在小组内部,由于以前在班级学习以及各项活动中所积累下的一些负面影响,会使某些组员感觉到在小组内部的地位低下,而小组内地位的不同也会导致一些总在帮助“迟钝生”的学生被认为是“聪明”的好学生,最终使:地位较低的学生发言较少。地位较低的学生会有挫败感,从而更少的活动。
3、忽略了小组分工,结果出现了在小组内部,所有的事务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活动,只是由所谓的组长去做,而其他组员就表现的有点儿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组长在感觉不公平的情况下最终也就放弃了,这样就使得小组的活动最终只是流于形式,严重阻碍了小组互助学习的进行。
综上所述,只有对小组进行科学的分工,让每个组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会使小组中的每个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才会使人人都有为小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任心,才会不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小组能够更好的去完成更多的任务。㈡怎样进行最优化分工
①正组长(1号):是小组的领袖人物,主要负责小组各方面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包括随时与班主任及各任课老师联系,以及灵活调控课堂交流合作,以确保课堂交流合作的效率,①号组长直接对班主任负责,是小组凝聚力强弱、以及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人物。并且将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情况:包括交流是否主动、是否敢于大胆质疑、是否敢于积极展示,是否做到当堂落实等认真、实事求是的登记量化评比栏内或反馈给老师。
②副组长(2号):协助组长处理组内一切事务,同组长一起加强组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③纪律监督员(3号):负责本小组的课堂纪律维护,对于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打闹、递纸条等现象及时制止。
④资料员:(负责收集本组的学习资料、作业、笔记等);
每个大组可设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史地生等学科组长。
这些职务按照民主推举和老师制定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可以一人身兼数职,让人人有事做,让每位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和学习机会。
3、小组讨论的要求:(1)小组讨论的规则是:
独立思考---一帮一--小组4人---组间(大组)--全班(2)小组讨论的形式有:
A.自由发言式: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B.轮流发言式: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挨个发言,一人不漏。
(3)小组成员的发言:
思考成熟后发言;小组内对同一问题可从不同角度发言;只是简单的重复别人观点或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这样的发言参与是无效的.
5、有效评价:
科学有效的评价办法是保证合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学习的评价上,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体评价,各种评价都体现了激励机制。合作和竞争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合作中要有竞争,有竞争才有提高,竞争应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之上的,也只有竞争中的合作才具有生命力。(三)教师内容的准备
也就是要注重学案或学习提纲的编写。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模式 三课型五步教学法
三课型即新授课、复习课、评析课,五步教学即:学(感知自学)──研(合作探究)──展(交流汇报)──教(精讲提升)──达(当堂达成)。
新授课的教学模式是: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学案导学、导引诱思──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当堂巩固、课堂总结──达标检测、布置作业。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操作程序 第一步学(感知自学)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目的是在温故而知新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兴趣。操作;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温故而知新---激发学生兴趣)
操作:
1、课上组织教学后,围绕复习案或学习案或预习案检查学生复习情况。(教师问,学生答;一帮一一问一答;一人展示。)
2、展示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或练习题时学生会出现2种情况:一是解决不了或含糊不清;二是个别优秀学生可能可以解决。无论哪种教师这时应适时以语言激趣引出新课。
3、引出新知后给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目标)
二、学案导学、梳理疑惑。这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时进行小组互助学习的必要条件,互助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讨论探究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所以这一环节时间由内容定,但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操作:
1、教师简单讲解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案进行自主学习的要求。
2、学生开始围绕自主学习案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重点是中差生。
4、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做好每个问题的记录,同时理出疑难问题等待组内交流讨论。
5、此阶段中不允许学生进行交流,只准独立思考进行独立的个体学习研究。
第二步:研(合作探究)--第三步:展(展示反馈)第四步:教(精讲提升)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要努力作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交往互动,创设计会让学生多互动多探究,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就要给学生解决,教师的任务是引导点拨、评价,疑难的地方该讲解的讲解,该总结的总结,该提升的提升,努力做到学生已经学会的教师不再重复,在有价值的问题上下功夫。操作:
A、一帮一互助。同桌之间完成交流,质疑、解疑。对照自主学习问题,通过问答、检查学案等形式逐一落实学习任务达成情况。
B、组内互动。有小组长或学科代表组织开展
第一步:对于一帮一互助中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问题,组织组内学生帮助他们予以解决。第二步:对于全组学生不理解的问题,通过组织讨论解决。
第三步:通过组织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下来并在下一步的组间互动时解决。C、组间互动。由课代表或教师组织开展
组内没解决的问题,可以由小组长请教邻组组长,在分享给本组。D、全班互动。由教师组织开展
第一步:按小组顺序从第一组开始,围绕自主学习的问题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并提出互动时没能解决的问题,其他组予以解答或演示。
第二步:对各小组解答或演示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地方教师分别予以矫正、补充、点拨,精讲提升。
教师点拨要及时,不能等问题都研究完了才总结点拨。教师在本环节的作用
(1)追问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对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不能排除学生们对问题总结的准确性。教师应现场编制问题,引发学生们重新再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从而达到由不理想到理想,由不到位到到位,使思维不断的加深、加宽。
(2)点评
老师适时精辟的点评,让学生思维更加清晰、深刻。(3)拓展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将问题联系在一起,让其形成知识网络。(4)提升规律
在教学中,把共性问题提升为方法和规律。(5)评价
老师应在学生们展示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其亮点,对学生们的表现及时进行赏识与表扬。教师要达到以上五点,必须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既要有知识的储备,教材的挖掘和加工,还要对学生学情的正确分析和把握,甚至学生情商和情绪的调整和控制等,这些工作都具有“前瞻性”!
第五步:达(当堂达标)
四、当堂巩固,课堂总结
当堂巩固,这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练习题重视弱势群体的达标情况,基础题多一些、主要指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力求全体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文本的基础上全部解决;提升、拓展题少一些。这类题目在知识和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力求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全部解决;做一道题引导学生从五个方面思考: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是如何想到的。⑤还可以怎样做,有其他方法吗?⑥一题多变看看怎么样?这样做一题通一题型。
学生独立做,组长检查,然后以组为单位派代表展示结果。其他组听并纠错补充。学生没能解决的教师精讲。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由学生自主总结,畅谈体会和收获: 操作:首先小组内对本堂课进行总结,相互交流、达成一致。然后,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其他小组倾听补充。
最后,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制作简单的知识树或知识构架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_________,在学习过程中,我帮助其他同学解决了其他同学帮我解决了______,我认为我的优点是_____我的不足是______以后的学习中我做到_______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以此促进师生心灵的交流,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和总结,必然促进自主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学生总结后,教师再次梳理、概括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五、达标检测,布置作业
达标检测:(少而精、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当堂达标测试。
可通过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后的形式检查,疑难问题经小组讨论没能解决的,各小组提出来或写在黑板上,教师精讲。以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或者巡视、掌握学生做题情况,搜集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以备精讲。布置作业:(下一节课前复习案的内容)
把学生学习的上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方法、技巧都编制成一个个的问题和几道练习题,对上节知识进行回顾,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在最后一个问题或习题要加一点难度,让学生发现利用刚学习过的只是解决不了的需要新知识解决,也就是的需要用本节的知识来解决。这样便在温故的同时引出新知。
教师下发下节课的学案,往往这节课的课后延伸又是下一节课的课前参与,课上带动课下,课下促进课上。
每个教学流程突出关注个体及每个小组有效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减少讲与听,增加说和做,注重任务达标生成,达到堂堂巩固的高质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