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媒介批评:疑问与思考
媒介批评:疑问与思考
四川大学新闻系 谭舒 董天策
如果说文艺批评在20世纪90年代走入困境、成为一种尴尬的角色的话⑴,那么,媒介批评却如新生的宠儿,受到新闻传播学界的极大关注。然而,什么是媒介批评,媒介批评具有什么样的形态,在有关的研究中常常令人疑惑,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
一、媒介批评的对象
何谓媒介批评,不少论者提出了各自的定义,给人以众说纷纭之感。不妨列举数例: 1.顾名思义,媒介批评就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作用的理性思考。⑵
2.媒介批评是以传播学为基础,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和理想,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大众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⑶
3.传媒评论以新闻传媒及其报道为对象,以新闻传媒与社会关系为背景,因而它区别于以往微观、局部的新闻报道评析,与仅限于传播行为与效果分析的传播学也不等同。它的意义在于,为媒介设置一个“反光镜”,随时审视新闻传媒的行为与报道,并且,从新闻与相关产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的互动中,评析新闻业的走向、合理的发展速度与结构比例。新闻传媒评论,同时还关注从业者的素质与道德行为。⑷
4.(媒介批评是)分析媒介现象,反思新闻报道的得失,评价记者的作品,从而形成相应的新闻观念。⑸
5.新闻传媒评论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即由评论者根据个人的体验和理解评价新闻传媒行为,无疑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⑹
6.媒介批评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是对新闻媒介系统及其要素的批评。⑺
7.(媒介批评是)对于传媒业(包括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及时深入报道与评论,对传媒业发生的重大变化即时作出反应。⑻
大体上,上述定义都将媒介批评定位于“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的批评”⑼,都是“对媒介„„的批评”句式扩展上的不同表述。在对“批评”的理解上,几乎都沿用了广义的用法——分析、判断、思考、反思。美国批评学家雷内·韦克勒在其《批评的概念》一书中,对“批评”一词作了一番历史的追根溯源。从古希腊的原意讲起,直到1677年以“批评就是指正确判断的标准”而在英、法、意等国最后确定并开始通用。⑽毋庸置疑,媒介批评的“批评”之意等同于文艺批评、影视批评等等的“批评”。
问题在于:媒介批评要批评什么?上述定义的表述五花八门,依次列举出来,分别是:“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作用”;“媒介及其产品——大众文化”;“传媒的行为与报道、从业者的素质与道德行为”;“媒介现象、新闻报道、记者作品”;“传媒行为”;“媒介系统及其要素”;“传媒业发生的重大变化”。稍作思考,不难发现这些论述看似大同小异,其实却问题多多。比如媒介产品,这一概念本身就含义丰富。报纸不光登新闻,还有小说等其他内容;电视既播新闻,也播出影视剧。这就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小说、影视剧的批评是否算媒介批评呢?如果是,那么媒介批评是否就涵盖文艺批评、影视批评,其学科界限在哪里?如果不是,那么媒介产品的含义又是指什么呢?又比如定义1的作者论述说,“可以说,一切大众传播媒体——从书刊、报纸到广播、影视,从录音、录像到街头广告上面的一切信息,都在媒介批评的视野之内”,接下来一句又说,“媒介批评的重点在发展最快的电子媒介,尤其应该放在影响巨大的电视上面”。⑾这样的概念界定与内涵描述实在让人难以把握。
看来,批评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各种定义所揭示的内涵需要重审。内涵是反映于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⑿上述定义在批评对象的界定和解释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名实不副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媒介批评的对象作出进一步的界定。毫无疑问,媒介批评的对象是媒介,特指大众传播媒介。在这里,“媒介”的具体内涵包括:一是媒介产品,特指新闻作品;二是媒介行为,媒介的一切活动都可归结于此;三是媒介现象,现象与行为的区别在于,现象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突出性,同时还有某种争议的意味;四是媒介性质及其作用。这样一划分,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媒介产品的批评居于微观层面,媒介现象和媒介行为是中观层面,媒介性质与作用的批评则是宏观层面。
当然,媒介批评与文艺批评、影视批评、图书批评互有交叉而各具不同属性,其复杂关系尚需作专门讨论。
二、媒介批评的形态
媒介批评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自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追溯媒介批评的实践源头——美国新闻界,可以看到“当时的新闻界对自己有时所犯的错误,对自己的过火和有失公正之处视若无睹”,“媒介批评的兴起固然与当时煽情主义新闻泛滥有关,但新闻自律法律的缺乏则是媒介批评应运而生的一副催生剂”。⒀在我国,传媒已经无所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从20世纪90年代起,与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同步,传媒自身也处于“裂变”过程之中,人们对传媒不再有最初的顶礼膜拜与深信不疑。新闻界的有偿新闻现象,引发了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的大讨论;舆论监督方兴未艾之时,又有传媒滥用监督之权导致“谁来监督媒体”的置疑;传媒炒作之风日盛,文娱、体育记者与“星”们共同编演的鸡零狗碎的纷争,已成为世纪末新闻界的一大“公害”。如此种种,媒介批评的日趋活跃也就不足为怪。
事实上,有媒介,就会有映照媒介的一面“镜子”,媒介的发展的同时也就孕育着批评的发展。难怪有人将其称为“并蒂莲现象”。⒁只不过,这种批评的性质和状态处于什么样的层次有所不同,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是深刻的,还是泛泛而谈的,诸如此类。在介绍西方的媒介批评时,有学者将其分类为“哲学的批评”、“报章的批判”、“学术的批评”。⒂对于这种分类方式,笔者实在没有能够从中领悟到多少有益的东西,倒是平添了不少疑问,比如,三者的关系如何,三种类型于我们的媒介批评有何借鉴作用,等等,都不甚明确。
在笔者看来,关于媒介批评的形态划分,不如直截了当一些,将兴趣投向见诸国内传媒的实实在在的“批评的声音”。这些“声音”可以是印刷文字,可以是电视的画面,可以是广播的播报,甚至可以是互联网上的个人意见。但正是这些“声音”代表了媒介批评的真正发展水平与方向。为着查找和描述上的方便,笔者选择最为直观的印刷文字——2001年度的新闻学术期刊,包括《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记者》、《现代传播》、《传媒》、《新闻出版导刊》、《新闻爱好者》等等,作为考察对象。在对媒介批评文章进行分类后,笔者以为,目前至少有以下三种媒介批评类型:
其一,基于学术层面的批评。这一类批评以论文的形态出现。在批评的态度上,有的强调主观感受,将批评家的个人体验融汇其中;有的则动用科学手段,对文本作解剖式品评,在貌似客观中隐藏主观的印象。这种批评的意义正如罗兰·巴特所说,“科学探讨意思,批评生产意思”。任何批评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支撑,批评则又在实践与科学理论之间先行架设了一座反思的桥梁,使批评的结晶有可能上升为科学的理论。实践、批评、科学理论,三者就在不断的反思中相互补充与完善。因此,“新闻理论是新闻活动的第一层反思„„,媒介批评是新闻活动的第二层反思,充当‘反思的反思’的角色”,⒃这种观点显然欠妥。
这种批评最大的问题是批评者的立场,是圈内人,还是圈外人?值得注意的是,受批评者个人局限,以及批评与媒体相关又见诸媒体的缘故,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展现其功能的一面——评判中往往掩不住赞扬,极易将“批评”演化为一次工作经验总结,或者是先进事例展示。但无论如何,这一层面上的媒介批评是我们的传播理论必不可少的一个中间环节,同时又最终要落实到促进媒介的发展上来。换言之,媒介批评兴,则媒介事业兴,媒介理论兴。其二,基于感想层面的批评。这一类型以随笔、杂谈的形态出现。试看其栏目名称,“说长道短”、“一得录”、“传媒杂话”、“众议苑”等等,与报纸副刊的栏目相仿。事实上,这些批评正是一些印象感悟式或情感宣泄式的小品文。批评者以列举事例的方式来表达个人的观点。最明显的特征是,坚决不点名,或者作“某某”,或者作无指向的泛称。这是因为,这类批评总是否定式的,是狭义上的“批评”之意。这类批评是有批评的态度,但缺乏批评的锋芒与锐利,因而总给人无关痛痒之感。更为有趣的是,这类文字在这些杂志中,不少是以小字号刊出,其地位似乎也由此可以体味得到。
“没有摆正媒介批评的位置,一方面是过去总是习惯媒介表扬,而对媒介批评抱有成见。新闻机构一旦自己受到了批评,就会影响到新闻媒介产品的发行量或收视率,甚至影响到负责人的升迁。主流媒体基本上都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开办的,新闻媒介给人的印象就是代表它们,因此拥有了无上的权威,媒介批评成为了一大‘雷池’”。⒄这就是真正的批评难以大张旗鼓地开展的原因。然而,当前的媒介病症到了不能回避的程度。比如办报“幼稚病”——大话病、煽情病、猎奇病⒅;记者的错位与媒体的异化⒆;报纸多少版合适,版多了刊什么⒇;电视以文化霸权的姿态造成社会的集体无意识[21];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批评的缺席将是无法想象的。
其三,基于观察层面的批评。在加拿大,媒介批评被称为Media Watch(媒体观察或媒介监督),港台学者一般也称为“媒介批评”和“媒体观察”[22]。笔者以为,这里的观察之意,既区别于学术层面的剖析,又区别于感想层面的议论,它应该是二者的一种综合,既有客观事实的推演,又有主观意向的判断。把现状指给你看,然后告诉你它可能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在这方面,我们的杂志直接命名为“传媒观察家”,或是“业界观察”。其中,《新闻出版导刊》则同时设有“业界观察”与“业界时评”。可见,在编者的眼里它们还不是一回事。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批评与深度报道有某些相似之处。只不过批评更注重点评,而且在作出价值判断上较为直接与明晰,批评的指导性意义得以凸显。显然,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是极需这样的批评的。注释:
1.肖云儒:《质疑“传媒文艺评论”》,《新华文摘》2001年第3期 2.吴迪:《媒介批评:特性与职责》,《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 3.雷跃捷:《新闻理论》第266~267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4.《新闻出版报》1997年1月17日第3版“开题”旁白 5.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第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哲峰:《行为传媒评论:主体、客体与标准》,《新闻出版报》1997年1月17日第3版 7.阿超:《呼唤媒介批评》,《新闻出版导刊》2001年第2期 8.孙坚华:《传媒业应得到更多的关注》,《新闻出版导刊》2001年第1期 9.王君超:《媒介批评——历史与走向》,《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2期 10.雷克·韦克勒:《批评的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1.吴迪:《媒介批评:特性与职责》,《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 12.《辞海》第19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 13.王君超:《媒介批评——历史与走向》,《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2期 14.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第2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王君超:《媒介批评——历史与走向》,《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2期;雷跃捷:《新闻理论》275~279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6.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第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阿超:《呼唤媒介批评》,《新闻出版导刊》2001年第2期 18.《办报“幼稚病”》,《新闻与写作》2001年第1期 19.20.21.22.《记者的错位与媒体的异化》,《中国记者》2001年第1期 《传媒杂话》之
二、之三,《传媒》2001年第2、3期 《节制“潘多拉”魔盒》,《新闻出版导刊》2001年第3期 阿超:《呼唤媒介批评》,《新闻出版导刊》2001年第2期
第二篇:媒介批评读书笔记
第一章:传媒是文本(Ⅰ)(我完整地读完这一章)综述:(形式主义分析理论)
在第一节的符号学分析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概念:符号、能指、所指、文本、意识形态等。按照索绪尔的理论,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而这里的能所指仅仅是最初的符号层次。从哲学上来说,能指是物质性的,所指是主观的,仅仅是一种概念的存在。能指是一种可以看得到或是听到的物质性的东西,是可以进行量化的。同时索绪尔还发现,能指和所指是任意的,也就是说符号的两个构成部分无必然的联系。
在索绪尔的符号理论中,所谓符号,就必须有意义,不然就不能称之为符号。而符号的意义又与它在结构中的位置息息相关。在这里我们不提所谓的横向结构或是纵向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中,符号有不同的意义。但是这个意义是怎么来的?其实也很简单,以另一个事物作为陪衬或是对照,就显示出了事物本身的意义所在。因为单一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能够认识它自己的意义的,只有通过别人的视角,相对于“他者”来说你存在有什么价值,这才是符号存在的意义所在。这就是索绪尔提到的“二元对立是符号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当然,符号的意义也是不固定的,前面已经提到过。同时,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时代,符号所处的不同位置,同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这里就不一一阐释。当然,符号也不是随机产生的。既然符号是一个系统结构,那么符号的使用必然要遵守一些结构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不然符号就是混乱的,就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符号使用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就不能够进行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用传播学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够很好的进行符号的编码和解码。
关于意识形态介入符号和文本的产生,符号归根到底还是由人构建的,是人赋予了符号以意义。可以说符号的意义是在人类诞生之后才出现的。其实不仅仅是文中“古惑仔”意义的产生,就拿近期大家热议的话题“城管事件”来说,“城管”一词,其实也产生了在其本身意义之外的另一层符号意义:暴力、不讲理等,这也许就是第二层次的符号系统。而第二层次的符号系统中的所指以我个人理解来看就是符号本身的外延,也就是符号所代表的一种象征意义,是刨去符号本身物质和概念之外的一种精神的代表。在第二节的叙事学分析中,从卜罗普的叙事模式引出英雄这一符号。
在这一节中,最主要的莫过于格雷马斯的表意结构,即“符号矩形”,其实这一结构说白了就是对一个故事开始而后往后发展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地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发现这些之后发生的情况背后隐藏的叙事结构。而之后的一些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对这一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补充。先后提出了“中介”“二元对立”等概念。在我看来,“中介”就是事件的开始状态,引导事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这一因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甚至可以是一种精神情怀等等。而杰姆逊则认为这一矩形叙事结构必须代入价值观念,而有价值观念就必然会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赋予这一叙事结构以意义,而意识形态又通过价值观念反映在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文革时期不管是电影还是话剧都有表现明显的好人和坏人,地主和贫农,这一叙事结构就是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的具体反映。杰姆逊提到的“英雄是不存在的,英雄只是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完美”,对此我表示十分赞同。英雄其实就是意识形态的一种理性状态,人们总是期望某个事件或是某个人是完美的,这其实就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
对于叙事学结构在新闻中的体现,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叙事模式基本上已经固定了,就是把每天发生的不同事件按照固定的叙事模式添加进去而已。以我在实习期间的经历来看,事实就是如此。不同性质的事件有不同的叙事模式,而通过不断地重复,从而加深人们对此类事件的定性认识,因此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时通过新闻的报道往往会形成舆论,而这种舆论恰恰就是这种叙事模式长此以往造成的影响所导致的。接下来的后结构主义分析则对前面已经构建在起来的语言学模式进行批判,颠覆了传统学说的一些观点。在德里达的眼里,所谓的“终极”是不存在的,他认为真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观点也符合哲学上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一观点,真理也一样。不同的时代,必然产生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就如同牛顿的力学理论一样,在牛顿的年代是正确的,是“真理”,但是在爱因斯坦的年代就显示出了其局限性。为此,德里达提出了“补充”的概念,所谓“补充”,是在原有的基础以上加上一些新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数量上的增补。因为没有终极意义的存在,所以这一增补的过程是无限制的,永不停歇的。而巴特的能指碎片就比较符合文本的规则。所为符码,其实就是文本应用的规则,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语法规则。这样不管是什么文本,什么故事,其实就是各种规则的重组、交织,从而衍生出新的意义。为什么说他的文本复数直接宣布了文本原作者的死亡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不管是什么文本,在进行语言的组织时,总会不知不觉地引用到外来话语,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即使不是直接引用,在话语的表达上也会跟别人的话语有意义上的相似,“作者”的思维也是受外来话语的影响的。
现在来看看哪些传媒作品符合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其实那些对现行体制构成直接或潜在威胁的传媒作品其实都符合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自然而然的,这些作品都不是主流的作品,从而是边缘的。因此后结构注意的分析对象大多是边缘的作品。
问题:
我并不是完全同意书中的一些观点,就拿索绪尔认为语言包括所有的符号使用的规则,而言语则是我们日常的话语,它是上述符号和规则的具体应用。(P4)在我看来,语言主要是以书面的形式呈现,以文字为载体。而言语主要是以口头的形式呈现,具体表现就是我们日常的说话。至于索绪尔提到的符号使用规则,我个人认为应该独立于语言和言语,是这两个方面的应用规范。
还有一些地方不太好理解,如符号的三个不同层次问题。(P7)前两个层次我基本上能够理解,但是第三个层次我是无论如何让也想不清。还有杰姆逊的批判叙事学理论中说的“第三者”本身就是一个意识形态的角色,它的功能是实现某个神话或某种意识形态观念,(P13)这就不太好理解。“第三者”的意识形态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说它的功能就是实现某个神话或是某种意识形态观念。在后结构主义分析中,德里达的“延异”观点不是很清楚,(P21)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能指和所指为什么不是步调一致,符号为什么不再有自己固定的位置?
启发:
读完这一章,我感觉对自己的研究启发最大的就是符号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管是写论文还是做研究,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对符号的研究上来。其实,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都是在跟符号打交道。吃饭有饮食符号,日常交往有礼仪符号,穿着有服饰符号等等。伴随着对符号的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符号的魅力和重要性。而符号必然伴随着意义的产生,可以说符号跟意义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符号时一定要注意符号的意义,既不能混淆,也不能滥用。只有按照一定的符号规则来组织符号,才能更好地发挥符号的作用。这一点在传播学上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传播学就是对符号传播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在这里,我们不仅仅要弄明白每个符号的意义,还要分析研究符号与符号直接的直接或是间接的关系。不仅要弄明白每个符号自己的涵义,还要从整体把握发现符号的整体所体现的背后的意识形态或是符号意义。当然,也少不了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就涉及到符号的编码与解码,在这之间更应该弄清楚符号的意义,以及符号之间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进行符号之间的沟通,受众才能更好地理解编码者的意图,从而避免出现误解或是信息的遗漏。
再者,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还了解到十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符号的意义是不固定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进行改变。另一方面,一个符号的意义也是多样的,符号的意义也分好几个层次,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要准确地把握符号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意义,不可生搬硬套。在研究时,既要准确地把握符号的本身含义,又要很好地理解符号在整个整体中的意义。
在进行研究时,不要忘了符号背后所反映出的意识形态的问题,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符号的意义往往是意识形态的反应,意识形态在符号意义的行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往往在符号意义的形成过程中占有优势,这既是所谓的主流价值观。而其他人群的话语权虽然有时也会发出声响,但是远远不能构成主流,只能沦为边缘形态。这也是后结构主义极力在做的,他们分析处于边缘的传媒作品,力争从中找出反映社会现实的声音。其实研究也是这样,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做研究时,要尝试吸纳百家之长,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你的研究才有说服力。因为你最大程度上做到了统筹兼顾,不会因为只听从了一方面的声音而显得没有说服力。
第二章:传媒是文本(Ⅱ)(我已经读完全章)综述:(意识形态批评理论)
在第一节意识形态批评中,着重讲到了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在这些批评家的眼中,那些文本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表面意义,而是更深一层的其背后所存在的意识形态。正是这些意识形态,决定了文本的深层含义。可以说文本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
所谓意识形态分析,就是解读文本所隐藏的深层含义。这种深层含义可能是作者的弦外之音,又或者是一种背景的声音。而意识形态分析也不仅仅局限在文字和话语上面,它还从各个方面来批判。如权利、阶级等。它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揭示生活中的不同阶级,不同声音。在此,意识形态批评便构建了一个文本的世界,这一世界与现实世界一样,有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声音,而不同的则是子民变成了文本。在这个世界中,同样有不同的阶级,有阶级就有阶级压迫,这是毫无疑问的。而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做要做的,就是揭示文本世界中的阶级压迫。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揭示在这一文本的世界中,处于劣势和边缘的文本,以及产生这种阶级压迫的原因。既然是批评分析,那么就少不了分析方法。在这里我们来看看意识形态分析的三种方法。
1、意识形态反应理论:从能指的有序处寻求有序的意识形态。听着好像很深奥,其实很简单。就是对一个作品及其作者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这种意识形态是怎样通过他或她以及他们的作品反映出来的。分析发现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其在文本世界中代表的文本也占统治地位。这种现象不仅仅在文本世界中,在现实世界中的大众传媒中也很普遍,即话语失衡。那些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话语权总是占优势。这也是当前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理论分析方法在传媒中的运用表现就是传媒文本如何曲解“事实”,例如如何错误地表达普罗大众的“真正利益”。
2、意识形态结构理论:从能指的无序处寻求有序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尔图塞。他的观点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社会上阶级关系或是权力关系的再现。也就是说从文本反映出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能看出当时的社会权利或是阶级关系。他在书中举出的俄国改革前后的农民的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其实在中国的社会关系中也并不少见。中国历史中也出现过类似的社会关系,如:辛亥革命之后的农民状况。这一时期的文本是无序的,但是从这些无序的文本中能够看出其背后有序运作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的具体应用就是传媒文本批评家更关心这种结构性的规限和由此造成的意识形态效果。
3、意识形态构建理论:从能指的无序处寻求无序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的批评家们认为意识形态是构建的,而不是预设的。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霍尔认为意识形态的命运是通过斗争产生的。只有通过抗争才能才能在众多的意识形态中生存下来。而且简单的斗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兼收并蓄,要学会包容。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识形态也是这样的,否则就很难持续生存下去。试想虽说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固然独占鳌头,但是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进步。只有存在不同的声音,才能有竞争,才能有压力迫使自己不断前进。其次,他还认为语言不属于特定的群体和阶级,这一点是十分正确的。每个阶级都有自语运用语言的权力。虽然存在阶级差异,但是不可否认语言是无国界的。其次,每个阶级也拥有自由解释语言的权力。对语言的不同编码就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这也是同一符号被不同的人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的原因所在。自然,解码的不同同样会导致这种结果。这种斗争胜利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对文本的占有和使用。胜利的阶级在文本的使用上占有优势。应用这一分析方法的批评家则偏重于意识形态生产过程的分析。在第二节女性主义批判理论批评家认为主流话语是男性压迫的工具,主流话语基本上是单声道的,男性支配的。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虽然古代有一段时间是母氏社会,但是近代还是男性社会的,从权力顶层,企业高管等以男性居多就能看得出来。这就导致话语权掌握在男性手中,而女性的声音总是那么地微不足道,且关注的人很少。即使发出了话语权,也会受男性声音的影响。而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则在女姓话语权的批评上存在两极的倾向。要么是温和的,要么是激进的。而在对女性话语权较男性少的问题的原因分析上,他们从经济和性别两方面来分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却并不全面。在经济问题上他们认为经济制约了女性话语权,而性别上的男性压迫则使得他们是男人为敌人。这就有点偏见和激进。
至于激进的女性主义批评,则认为女性在男性的压迫下不得不采用迂回的方式表达自己,即采取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男女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不同。他们强调男女差异,而非平等。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卢宾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性别制度,而非经济因素。
后结构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批评主要目的是解构父权制话语。他们利用男性话语所提供的空间,巧妙地解构和垫付这一话语。这一理论中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者认为借助话语和写作可以来解构男性的话语权和象征世界。他们也为此付出了一系列的实践。
在第三节后殖民主义批评中,主要以萨伊德的“东方主义”为主要内容,所谓后殖民主义,简单那概括就是西方霸权主义在话语方面的表现。萨伊德的“东方主义”理论的观点主要有“东方”:西方的发明;“他者化”了的东方;“失语”的东方;“东方话语”:霸权的话语以及东方主义:统治东方的权利机制这几个观点。简单来说,“东方主义”观点认为东方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落后的,而西方则是先进的,是文明的代言,西方对东方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是理所应当的。这些也符合了西方霸权主义的需要,为其入侵东方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和借口。但这一理论也是有缺陷的,那就是太绝对了,把什么都说成必然的,不管是西方的霸权主义和东方的落后都是绝对的。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带有偏见的。后殖民理论应用于传媒上就是传媒的后殖民主义批评,这一批评主要关注西方传媒在关于第三世界的报道中如何体现出后殖民主义的。这些作品大都将东方丑化、妖魔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西方对东方的落后、愚昧的看法。
问题:
1、在这一章中提到意识形态是预设的这一概念,何为预设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而在意识形态构建理论中又提出意识形态是构建的,构建体现在哪些方面?与预设的有什么不同吗?(P34)
2、在后结构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批判中提到父权制二元对立,是哪二元对立?为什么说父权制二元对立的思想模式和话语模式才是深层次的原因。(P45)
3、后殖民主义中提到的宗主国是什么意思?有哪些代表?(P52)
启发:
通过这一章的阅读,给我最大的思考就是在研究中更要注意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分析。不能仅仅局限在文本本身的分析上,更多的要看到文本背后的深层意义。还有就是在研究中,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因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加入到研究中去,其实这也是意识形态在文本中的一种反应。作为新闻媒体更应该以事实为基础,不能歪曲事实,不能仅仅随大流,只看到所谓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样往往会陷入意识形态的误区,不能很好地反应普罗大众的真正利益。
同时,在研究中,也要关注文本中可能存在的女性色彩,这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虽然女性主义批判尤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是其中的很多观点如男女性别差异以及男女在经济政治上的差异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我们在研究中往往会不知不觉地以男性的视角和话语权来进行文本的组织,这就会存在意识上的偏见。
而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后殖民主义理论了。以前只是口头上说什么文化入侵,殖民统治等等,只是一个概念上的理解。现在对这方面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在研究中,我们往往要借鉴西方的很多理论或是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尽量避免所谓的“东方主义”对研究的影响。因为这些是西方霸权主义在文化或是话语权方面对东方的偏见,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观看西方的传媒文本时,更要注意这一方面,因为西方的大量传媒文本在对第三世界的报道中,有很大一部分带有“东方主义”的色彩。这些都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理性地分析,不要跌入“东方主义”的范畴。
第三章:传媒是机构
综述:(机构批评理论)
第一节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分析理论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葛兰西和阿尔图塞。其中葛兰西的主要观点是文化霸权。他用文化霸权来解释共产主义运动为什么在西欧会失败。他认为现代社会是由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组成。政治社会是依靠枪支暴力来统治的,而市民社会则必须依靠文化霸权的说服教育,而这种说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他认为文化霸权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抗争的过程,这也符合哲学上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螺旋上升的这一观点。葛兰西认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取得统治地位是一个相当漫长和复杂的过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拿中国的党的意识形态取得统治地位的过程来说就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而又艰难的过程,其中不乏文化大革命这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惨痛教训。而在阿尔图塞看来,上层建筑分为强制性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所谓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就是那些媒体文本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是代表国家霸权体制的。话句话说,那些宣称自己会公平对待弱势群体和强势团体的传媒,其实他们用以衡量公平正义的标准时统治阶级的标准。同时,传媒的种种行为无不体现着意识形态,不光是传媒文本反映出意识形态,传媒的行为等等无不是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而“召唤”概念的提出,则恰恰像我们展示了国家意识形态如何将个体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灌输,将其改变成国家统治权力可以接受的角色,也就是书中所说的意识形态主体。
而在第二节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当代的传媒政治经济学者把传媒当做经济实体来研究,他们认为传媒首先是商品,而非意识形态产物或是文化产品。在这些经济学者的眼中,传媒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也符合商品的一般规律。正是因为传媒是商品,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所以必然能够创造剩余价值。而创造剩余价值的表现之一就是广告的产生。而在传媒商品化的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传播内容的商品化。因为传播内容是直接面向受众的,所以只有内容的商品化,才能创造最大的商品价值。其次要考虑的就是所谓的“阅听人”,简单来说,就是节目的受众,他们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收入。而这些受众也是可以作为商品的,只不过这些商品是买给广告商的。广告商根据阅听人的收听习惯来做出产品的规划。在此基础上,米罕提出了收视率的概念。而收视率就必然涉及到现代网络2.0时代的大数据这一概念。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精确的把握到受众的喜好等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传媒产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最后是传播劳动的商品化。这一商品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原本分散的,不规范的创作转化为规范化的生产的过程。这就使得传媒的生产有了模式可循,这样可以提高商品化的效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也限制了传媒生产者的创造性。
传播垄断是伴随着商品化产生的,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传媒的集中化和集团化.而实现传播垄断的途径无外乎两条:资源分配控制和经营控制.这些传播垄断者通过控制传播和资讯,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公共服务和言论自由竞争.这使得所谓的公共服务和言论自由竞争成为了一种神话和理想.在第三节的公共领域分析中,公共领域是允许市民自由发表和交流意见,以形成共识和公共舆论的地方.当然,这是种理想的状态,为了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哈伯马斯提出了沟通理性的概念.所谓沟通理性,就是在沟通中双方都遵守彼此都认同的规范,从而寻求彼此的理解和共识.
但是哈伯马斯的公共领域这一观点存在很大的缺陷并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因此不少学者对他的这一概念作了修正.他们通过强调公共领域与政治领域,商品经济领域以及私人领域的关联,来对公共领域这一概念作了修订.但是这些修订仅仅是模糊了其与其他领域的界限,而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另一方面,对公共领域的修订则显示出大众传媒需要扮演更加多元的角色.这种多角色的扮演能够促进公共领域的形成,从而更好地发挥公共领域的作用.
问题:
1、我并不是十分同意阿尔图塞关于召唤这一概念的解释.他认为我们在出生之前,意识形态就已经预设了我们将来要成为的角色.(P66)这一观点完全忽略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所起的作用.恰恰相反,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对一个角色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2、还有霍尔在文中说到当代西方的传媒是独立的,无论从政治、人事、或是技术上均独立于政治体制,但这不妨碍它经常不自觉地维护统治阶级的基本利益,所以它的独立自主只能是相对的。(P67)这一观点我不认同。我们都知道,无政治、不新闻。这一点西方的媒体也不例外。完全独立于政治体制的媒体是不存在的。先不说媒体必须在政治体制之内进行运作,就拿媒体的一些运作人来说,他们也是有政治倾向的。
3、在传播劳动的商品化中,“劳动”一词是什么意思?只是单纯的工艺劳动或是生产劳动吗?这些劳动可以进行商品化吗?(P73)
4、在传媒政治批判学者的眼中“没有人可以毫无限制随心所欲地使用所有的文化产品”(P75)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传播的垄断,时刻不管是从传播的源头还是资讯、途径还是手段都被控制者所把握。不管从哪一方面说,“公共服务”和“言论竞争自由”是不存在的。
5、哈伯马斯关于沟通理性的理解中提到沟通理解要求人们在沟通中自觉地遵循彼此认可的规则。(P80)我在这里补充两点,所谓规则,一是在沟通时遵循的符码运用的规范,也是双方进行正常的编码和解码所遵循的规范;二是在交谈中彼此都认同的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如礼仪规范等。
启发:
我觉得通过这一章的阅读,我首先明白了我们不管是在阅读中还是做研究中经常提到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一个什么概念。同时,也清楚地感受到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有利益有弊。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避免在以后的研究中混淆概念,作出不公平的判断。
同时,给我感触最大的莫过于政治经济学分析。它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深层剖析了传媒的商品化过程。使我认识到了传媒作为大众传播工具之外的另一种形态。在研究中,也拓宽了对传媒的思路。而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也是十分贴近生活的,在这种分析思路下,很多东西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中的量化或是定量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如前面提到的收视率。这样就让我们对传媒有了一个比较直观和清晰地认识。也增强了研究的说服力。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也使我认识到了传媒的商品化过程中弊端,就拿利润最大化这一点来说,就使许多传媒作品质量下降或是只注重利益而忽视其质量和内涵,生产出许多快餐文化产品。而传播垄断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其负面影响,它阻碍了公共服务和自由言论竞争。这是我们在做研究中要特别注意的,因为我们平时总是打着言论自由的大旗,认为当前的传媒环境还是不错的,使我们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而在公共领域分析中,虽说公共领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不可否认它为我们的传媒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视野。而不少研究学者也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修正这一并不十分正确的概念。但是不管怎么说,公共领域对传媒的作用是巨大的,它通过对大众传媒的角色多元化的要求,提高了我们的“能见度”,使我们更清晰地理解政府部门的运作。
第四章:传媒是文化(我已完整读完这一章)综述:(文化批评理论)
在第一节的文化工业分析中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好的”大众文化其实是对大众文化的一种片面的理解,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看来,大众文化其实是由资本主义工业财团操控的、自上而下强加给大众的文化。从这一定义来说,所谓的大众文化就远没有那么美好了。由于是资本主义工业财团控制,因此其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就只是文化消费品,而忽视了文化的教化功能。最起码在质量上是欠缺的。而由财团掌控的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生产的重要工厂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可想而知,由于是财团控制,利润最大化是其生产大众文化的最终目的,难免就会仅仅注重量的生产而忽视质的提高。
而在接下来法兰克福学派也提到资本主义合理、科学的文化生产却会生产出一个文化的畸形儿。这一切都是商品惹的祸。为什么?在我看来,这种生产仅仅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品来看待,不可避免地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不顾文化产品的好坏,只是满足受众需要即可。这就导致了大众文化反人性的实质,从而诞下一个畸形儿。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认为当代社会的商品崇拜是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的趋势造成的。在他看来,人们在劳动中的社会关系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人们沦为了“物”并受物之规律的制约,他们不再为了自己的消费而生产,而是为了不由自己控制之物的市场而生产。在我看来,生产本来是满足生产者的需要而进行的劳动活动,但是由于市场、利润的驱使,使得生产者不能再左右自己的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市场、利润的要求而生产。久而久之,这一生产过程就会形成惯性或是习惯,从而使人不知不觉地沦为物的奴隶。而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尔多诺认为大众传媒是文化工业中最重要的文化制作工厂,这一点是十分正确的。
在阿尔多诺的理论中,物化劳动的“铁律”同样支配着文化工业的生产和交换。因为工业生产也是市场支配的,市场需要“物”,从而物化劳动铁律也起着作用。另一方面,质的劳动不再受到重视,取而代之的是量的劳动。量的劳动倾向于泯灭文化艺术的个性。就是“下里巴人”的文艺作品也趋向于标准化、模式化和简单化。这种量的生产是由利益驱动的,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进行的。所谓的模式化生产,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因为这样有助于提高效率,扩大生产,从而获得最大利润。而文化生产的物化带来文化消费的物化这一点也不难理解。生产上的模式化使得受众长年累月地被动接受被物化的产品,长此以往消费就会形成习惯,慢慢变成文化消费的物化。
而在本雅明看来,不管是大众文化还是艺术的生产都是一种“机械复制”,通过工业技术将艺术大批量的复制生产,因此我们现在所欣赏的产品也好,艺术也罢,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顶多是复制品。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人为地,原创的、独一为二的且是充满“韵味”的作品。而在现代的机械复制生产中,艺术的政治,宣传功能大于其本身的宗教功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可否认,正式这种大规模的复制,才使得少数的艺术面向广大普罗大众成为可能。这也可以说是机械复制的一个好处吧。
在第二节的流行文化分析中,首先讲到了流行文化研究的起源,这一研究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以一种积极主动地姿态来对流行文化和传媒在反建制斗争中的角色和功能。他们认为,从属阶级利用流行文化不断地反抗者统治阶级的文化霸权,他们在构建着自己的文化。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文化产品。在他们看来,普罗大众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主见的,被动地进行物化消费的群体。恰恰相反,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在文本中嵌入自己的意义。其中的代表有霍尔的阅读理论、莫里的话语理论以及费斯克等人的快感理论。
霍尔的阅读理论主要将编码和解码区分开来,他认为解码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他认为阅听人,也就是解码者会在解读电视讯息的时候构建起三种立场:霸权立场、协商立场和对立立场。这三种不同的立场对应三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而莫里的话语理论则认为阅听人所采用的话语规范是解读文本的更重要因素,他注重话语权在解读文本中所起的作用。而费斯克的快感理论则认为只有把阅读提升为一种快感,彻底摆脱文化工业,成为流行文化和消费的主角,才能摆脱大众文化的物化生产和消费。以我个人的理解来看,所谓的快感,就是对某一事物的浓厚兴趣,这种兴趣只有达到痴迷的地步,才能真正做到费斯克所说的抗衡甚至拜托主导意识形态的操控。
问题:
马库塞认为艺术本是一种异己、异化的精神文化产品,现在被强大的物质文化所收编和同化,随着这一收编和同化。这一观点我不太认同。我们不能否认,文化的生产创作过程中,有真正懂得并实践艺术的人,艺术并没有完全被物质文化收编和同化,并没有泯灭。
启发:
这一章的阅读对于我的研究的最大启发就是对大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它颠覆了我在高中时代学习和理解的大众文化。我依稀记得那时的大众文化定义是:为了满足大众精神上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生产。反正对大众文化的定义是将其说成了跟资本主义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的文化。而在这里,我才明白原来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工业财团操控的、自上而下强加给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为了满足受众的市场需求而进行地文化产品的生产。这一概念的转变,对我的研究影响巨大。
同时,我也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消费的文化产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不可否认这些文化产品在教化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也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大众文化离不开市场消费、利益第一的这样一个准则。因此,我们才会说现在电影电视制作以收视率高低,票房多少来论好坏。现在的电影或是电视制作本着吸引受众眼球为主要目的,而往往会忽视这些文化产品的真正文化功能。模式化的生产带来的仅仅是量的积累,质的提高却很少。也难怪中国的电影以及电视每年都会生产出大量的作品,但是真正能够称得上是精品的却寥寥无几。
其次,在这一物化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不知不觉地陷进去了,成为了物化的消费者。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自己反思的。在做研究中也同样需要注意这一点,虽然说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与主导的物质文化进行抗争,但不可否认这种抗争还不足以动摇他们的地位。当然,我们也不能悲观,因为我们毕竟是活生生的个体,在文化消费上有自己的主见,可以做出符合自己意义的解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当然,只有浓厚的兴趣,以及独特的见解,才能真正把握住文化产品的精髓,避免在这种物质文化的洪流中丧志自己的品格。
第三篇:从媒介批评的角度谈谈网络反腐
从媒介批评的角度谈谈“网络反腐”
在以前,人们反腐更多用的是信访手段,走信访局,找纪检······但往往这种方式,最后都是石沉大海,不了了之,有时甚至会遭到对方的报复。现在,人们开始利用风险性更低的网络,在网上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不公、腐败、无处诉冤等现象进行猛烈的抨击和披露,以此造成网络舆论压力来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解决。可是,我们不禁要发问,中国的纪委哪儿去了?为什么中国老百姓更愿意在网上举报而不向纪检部门检举?
网络反腐快捷有效固然是好,可它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政府监督体制的缺陷。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传承古文明的同时历史的糟粕也同样存在,而现在的中国,一个人若想通过信访手段来进行反腐举报,不仅要实名,要搜集证据,还要了解整个检举流程,这还不算,还要跑关系通路·····最重要的是,这繁琐的程序一系列走下来,上访成功的却少之又少,甚者,无论成功与失败,还要担心是否会遭到对方的打击报复,而整个信访花费的时间有可能就是一个人大半辈子。但现在,网络反腐却给了人们一个新路子,它风险更低,速度更快,也更有效率。中国网民数量庞大,各个阶层,各个地域,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他们每天接触中国的方方面面,间接或直接的了解各色人群,拥有比政府监督人员更敏锐的直觉,更灵敏的资讯,也更接近事实真相的内容,他们是网络反腐的中坚力量。在网络平台的推动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被网民朋友披露的腐败案例都得到有关部门的积极解决,为老百姓谋取了福利。因此,“网络反腐”可以说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舆论监督行为,是广大网民表达舆论的有效手段,更是一种是网络监督的具体表现。
毫无疑问,对于广大网民群众来说,“网络反腐”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它对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时甚至会挽救一个人的清白,乃至生命。在十八大召开以来,“网络反腐”就成为越来越热的话题,许多腐败现象都被在网络上给揭发出来: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因不雅视频被免职调查、多地被网曝“房叔”、多位干部被情妇发帖举报贪污受贿等,这一件件成功的反腐案例确实为老百姓办了些实事,给了人民群众光明与希望,也给那些贪赃枉法的国家干部和上层人士敲响了警钟。
但令我们遗憾的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网上我看到一篇针对反腐案例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2012年的所有网络反腐案件中,有近四成为不实言论,像前段时间有位网友爆料一位拥有24套房产的广州城建系统退休人员李芸卿可能有受贿嫌疑,就在广大网民坐等这位“房婶”被查处时,却被广州市监察局证实李芸卿并没有违法乱纪行为,购房资金来源清楚合法;像雷政富,虽然腐败属实,但其不雅视频竟是披露者五年前的有意录制,可见,“网络反腐”已被政治目的所利用。
能够起到一个舆论监督的作用固然是好,可当网络舆论监督被不正之士利用来进行自己的恶意抨击时,那对无辜受牵连的人来说,又该处于何种境地,在现在网络暴力横行的时代,“网络反腐”更需要的是我们举报人的理智和围观网民的客观判断,真正给反腐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舆论监督平台。因此,进行网络反腐,我们网民更应保持一份清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而不是做人云亦云的附嘈者。
第四篇:大学生博客媒介建设思考
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当人们得到物质满足以后,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与社会归属感。社会的压力、人情的淡薄、高校建设的市场化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人们忽略大学生们的情感世界和个体的发展状况。大学生开“博”已不是稀奇事。据相关统计,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拥有两个以上的博客,而注册时间多在2005年以后,90%以上的博客内容主要是以个人日
志为主,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于把个人情感倾注在这个自由表达的平台上。大部分学生写博客的动机只是单纯发泄情感和情绪及用于记录日常生活。
目前,大学生的博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在内容上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陷,传播功能单一,成为个人情感倾诉、宣泄的渠道。多数文章缺乏创造性、原创性。很多博主采用拿来主义的原则,大篇幅地引用、复制他人的文章。信息被大量地复制与传播,信息垃圾化现象严重。
在主题的选择上,很少涉及新闻报道、时事评论、公共事件观点阐述等主题,大多为日常生活的感悟,如对友情、爱情和人际关系的看法等,这和大学生的生活、工作状态密切联系。
从技术角度看,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欠缺,会影响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生产和创造能力。
总之,大学生博客更鲜明地体现了博客作为“自媒体”的个人性,内容的开放性、思想上的容纳度都较低,在此他们“把目光投回自己”,实现自我欣赏或供人欣赏。④大学生在进行博客内容传播时,其本身具有内在互动系统,进行自我互动,是“主我”和“客我”交流的过程;另一方面,个体与他人也在积极地进行互动,是主体和客体交流的过程。人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有得到他人肯定和关注的渴望心理,在互动的传播过程中,传递信息的内容与互动客体有着必然的联系,并完成社会认同和归属的情感需求。大学生通过博客宣泄情感无可厚非,但维护网络信息环境,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则是责无旁贷的。如何运用媒介素养教育指导大学生写博客的实践,以及如何利用博客更好地普及和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等问题应得到重视。
对大学生博客建设的思考
大学生博客得以健康发展,不仅有赖于对网络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本身要对维护网络环境、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方面做出努力。建立自身的自律机制,规范博客的传播内容。培养良好的博客素养,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体现。
国际上对媒介素养的培养教育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传媒的各种基础知识,学会一些如何使用传媒的技能;二是学习并提高理解、选择、评估和质疑传媒的能力;三是掌握创造信息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能;四是利用传媒形态发展自己、服务他人。⑤我国现阶段的普通高校缺乏对媒介素养的教育培养,尤其是对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出现了尴尬的局面。高校应该让媒介素养教育走进课堂,应该在大学生中普遍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应统一或自编媒介素养教育教材,明确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系统讲授。
同时,高校还要重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引进专业教学人才,或定期聘请媒介从业人员开展讲座、讨论、学术报告等活动,一方面可以利用本校新闻和传播专业的教师和高年级学生,让他们系统教学、发挥作用。高校还应设置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一系列课程,对课程的安排方面,要具有合理性、科学性、高效性。使大学生完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创造传播信息的基本素质、提高创造传播信息的质量。
引导大学生开设个人博客,博客发布的内容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校园博客社区化管理,在校内或专业范围内建立博客圈子、博客社区等网络组织,对大学生的博客进行管理。对大学生的传媒观念和能力方面进行教育。
大学生们上网时间并不少,问题在于许多人把时间花在单纯地浏览网页或论坛、游戏方面。引导大学生学习利用网络博客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动。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是不应滞后、懈怠的。
第五篇:赞扬与批评
例1船行须风退由风
船行须风,是蓝天下日光灿烂的远征,只因有了风,船才劈风斩浪,驶千顷巨波,渡万里重洋。
船退由风,是凄风苦雨的艰难逆航,只因有了风,狂涛顿生,船触礁而沉,遭受海蚀鱼啃,永难再见天日。
为善由风,为恶亦由风。
生活中的批评与表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记得一篇文章中说,一个囚犯被关押了许多年,他想到了死,但又不甘心,就想如果在他的有生之年有人表扬过他,他就不死了;如果没有那他就自杀。他想了很久很久,终于想到在他上小学时,他的美术老师曾评价过他的一幅画“色彩还不赖”,于是他选择活了下来,后来还成了一位画家。
试想如果没有那位美术老师的并不经意的一句表扬的话语,那么世上可能少了一位画家,狱中可能多了一堆白骨。
爱迪生的童年是在母亲的表扬与老师的批评中度过的。他的天生爱问问题的“毛病”屡遭老师的批评,而他母亲总是不断鼓励他,表扬他,爱迪生喜欢发明创造的个性得到了保护,后来有了几千项发明的辉煌业绩。
试想如果他母亲也和老师的态度一样,一个伟大发明家的天性也许要被扼杀,也许人类要晚一些跨入电气时代。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做记者时,曾如此报道过一个小偷:他的手法异常细腻,作案上千起,竟被警方第一次抓到。末了,这位资深记者情不自禁地感慨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巧妙、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且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他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所成就的!”20年后,当年的小偷早已是台湾几家著名羊肉炉店的老板,并跻身台岛上流社会。原来,小偷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那篇报道,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终于划出了一道亮丽的生命轨迹。
试想如果没有林清玄的坦诚却又不经意的报道,手法细腻的小偷可能变成手法细腻的惯偷甚至江洋大盗,怎们会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呢?
每个人都是一艘帆船,都有自己要去的方向,往往因为风向不同而际遇各异。顺风的成功驶向彼岸,逆风的往往就失败了。因此正确对待别人的表扬与批评往往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每个人也要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这两件利器。多送别人一些温馨的和风,给别人一些顺耳的表扬,让别人张帆远航;少给别人送去恼人的逆风,尤其是恶意的批评,让别人心里多一些温暖。
船行须风,船退由风,给别人多一点真诚地表扬,少一点生硬地批评,你会感到世界的温馨与美好,成功离我们每个人也不再遥远。
[简评]本文最大的特点是语言有文采,通篇有一种贯畅的文气,去除了学生腔。文章的结构好,采用了片断组合式,一个事例后用简短的议论关合话题,紧紧围绕话题议论。
文章的末第二、三段在前面三个片段的基础上深入论证,增加了文章的深度。
2表扬与批评并举
中国有句谚语——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足见国人对表扬的充分肯定,而爱默生却这样说:“非难比赞美安全。”可见爱默生更看重批评的作用。而我认为,表扬和批评都不可少!表扬,可以激起人们的信心,使人们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更好地保持自己的优势。但是单纯的表扬,不加批评,则容易使人自以为是,变得骄傲自大,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历 1
史上有此等经历的人不在少数,唐玄宗就是其中的一个。执政前期的唐玄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使唐朝步入“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军事、科技、文化都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于是,大臣们的歌功颂德的奏章如雪片般飞来,坐在龙椅上的玄宗皇帝开始飘飘然起来,再也听不进任何批评意见。他开始不理朝政,任用奸相李林甫,使得忠臣遭到罢黜,小人受到重用,朝纲败坏,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一个强大的唐王朝走向了衰落。
这也许正如科尔顿所说的,“赞扬,像黄金钻石,只因稀少而有价值”,那么,批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批评,可以使人们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发人们的斗志,使人们勇于向自己挑战。但是如果只是批评,则容易使人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情绪低落,最终一事无成。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不也是举不胜举么?三毛不正是因为老师对自己的怀疑和批评而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吗?在当今的校园中,又有多少学生因为老师的批评而变得好学上进呢?
由此看来,表扬与批评,谈不上谁比谁更好,两者的结合才是最好的。面对真诚的表扬不骄傲,面对客观的批评不恼火,就像齐威王那样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闻过则喜,才能最终“战胜于朝廷”;就像唐太宗那样,能够接纳魏征的直谏,并能真诚地褒奖魏征,才有了“贞观之治”。如果他们一味沉迷于大臣的歌功颂德声中,或者永远板着面孔冷对所有的真诚的表扬,他们也不会成为贤明君王。而现代的教育,更需要表扬与批评的完美结合:单纯地夸奖成不了好孩子,一味地批评,也不能造就人才。只有两者并用,才是最好的选择。表扬是必需的,它能使人们树立信心,鼓起勇气;批评,也必不可少,它让人们懂得不断完善,不断进取。
不要轻信“表扬总比批评好”,也不要偏听“非难比赞美安全”,只有表扬与批评并举,才能不断拥抱成功,走向辉煌。
[简评]本文辩证地分析了表扬与批评的关系,论据充实,论证有力,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在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今天,考生在考场上大多写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文章好写但不容易写好,最主要的原因是许多考生的议论文章缺少事实论据,论述空泛,不能深入论证。因此,积累一些论据,巧到好处地分析运用这些论据,并能写出自己一点独到的认识,是写好议论性文章的必要条件。
3编织最美的生命地毯
如果说生命如河,那么表扬是推波助澜的清风,批评是激起浪花的礁石;如果生命如歌,那么表扬是轻松欢快的音符,批评是沉闷浑厚的重音;如果生命如画,那么表扬是花上绚丽的光彩,批评是光彩背后的阴影。表扬与批评共生共存,若二者缺一,那么河流中只能变成一沟死水,静静东逝;乐章只能成为单调的催眠曲,令人厌烦;图画只能是一种单一的色调,毫无价值。
对待表扬和批评,要因人而异。对待自卑心重的人,我们要多加表扬,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对待容易自满的人,则要适时予以批评,让他们不要自我陶醉。这好比一幅画,色调过暖或过冷,都不能给人以美感,只有根据它们不同的特点来调和,方能让人赏心悦目。海伦•凯勒作为一个天生又聋又哑又瞎的人,生命中没有色彩和声音,她曾经讨厌学习,脾气古怪暴躁,而正是由于她的老师沙利文的赞扬和鼓励,她才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成为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和教育家。与此相反,由于林丹在奥运会前的出色表现,人们送给他一个“超级丹”的响亮称号,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狂炒一气,种种猜想、预测纷至沓来,几乎都看好林丹,认为夺冠有望。结果呢?林丹在奥运会预赛时就惨遭淘汰。他的教练李永波毫不留情地指出,林丹的失误,缘自于他的自满。而林丹的自满不正是人们无休止无节制的赞扬给纵容出来的吗?可以说,是人们“捧杀”了林丹!如今的刘翔也正处在这样
一个十字路口,各路媒体和好心人一定要手下留情,不能再捧杀刘翔,要让刘翔把奥运会纪录永远留在2008年的北京!
对待表扬和批评,还要因时而异。如果多一些批评,瓦特就不会仅仅陶醉于发明了蒸汽机,也许世界便会多了几项发明;如果晚年的毛泽东能听到更多的批评,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便不会泛滥,也许文化大革命便可以避免。如果多一些表扬,三十七岁的梵高也许不会用子弹洞穿自己的生命;如果多一些表扬,年轻的海子也许不会上演卧轨山海关的悲剧。对那些听惯了表扬的人,在适当时机不妨给他一点批评的良药;对那些浸泡在批评中的人,在适当时机应该多给他一些令人暖心的表扬。
对待表扬和批评更要避免走极端。“把人先捧到天上然后再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做法,在中国自古就有,于今为烈。一部《文化苦旅》推出了余秋雨,一时洛阳纸贵,好评如云。评论说余秋雨开“大散文”之先河,让当代散文看到了辉煌的希望。然而好景不长,讨论“余秋雨现象”的文章越来越多,有人称余秋雨的文章是在炒冷饭,有人称余秋雨是“情绪化”动物,甚至有人专门给余氏文章找错,据说从余秋雨的一本书中就找到了一百五十几处错误,于是“崇余”变成了“贬余”!表扬和批评都应为进步服务,绝不能为表扬而表扬,为批评而批评。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地毯,那么表扬和批评好比地毯的经线和纬线,交错杂织,不可分割。只有正确处理表扬和批评,才能构成绚丽的图案,将生命编织成美丽的地毯。
[简评]文章题目很新颖,“编织最美的生命地毯”,把表扬与批评比喻成编织地毯的线,很形象。
文章思路清晰,从对待表扬和批评要因人而异、要因时而异、要避免走极端三个方面来写,所用的材料也很翔实有力,尤其是用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最新事例,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第一段极富文采,也是文章得高分的原因之一。
1平视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低头已成为了我的习惯性动作。
我已经习惯低头,去看那些地上的碎石与落叶,去看那些地上爬行的生灵们,因为我害怕抬头。
我是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平凡、胆怯都是我的代名词。平凡的家境平凡的脸,很平凡的成绩,„„都让这些我很自卑。看着班上其他同学灿烂地笑,而我,只能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继续被忽视。
我总是习惯一个人低着头默默地走,看着脚下的路和自己那双破旧的鞋,看着许多人的脚由远至近,再由近至远。他们都行色匆匆,没有谁会注意到旁边这个低着头自卑的女孩。其实我想过很多方法去让自己更突出一点,我努力去学习,去抬头,可那些都毫无效果。我认命了,也许,我生来就是为了被这个世界所抛弃的吧!也许,我本来就是低人一等的吧!于是,我将自己锁在一个黑暗的空间里,给自己上了一个沉沉的枷锁,使自己与世界隔绝,我一个人孤立地活着,就像活在外太空,没有人理会我„„
我读到《简·爱》,发现自己和简·爱一样贫穷悲哀,可始终想不透他为什么她却能那么勇敢地活着呢?
我对自己说,你本来就应该规规矩矩地被人忽视,继续忍受平凡,低头行走。
可能是过于平凡而让老师看见了我。那天,老师对我说:“一位诗人曾说过,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是因为你跪在地上。抬起头来吧,你不比任何人差,平视他们!”平视?我可能做得到吗?我怎么能抬起头来呢?
“你不比任何人差!平视他们!”我依然低头行于路上,脑海里却闪过老师的话。我心
里一遍遍默念平视、平视、平视„„
我微微抬头,却看见满天的日光溅落,不期然碰触到一位同学粲然的笑容,遂很小心地回了个浅浅的笑,然后马上低下头来。而那个同学却走近了,走到我身旁,站住。我看着她的鞋,很不自在地后退了几步。
“刚才我第一次看到你笑呢!多好看啊,笑一笑吧!”
我诧异,抬头,凝眸望见那一脸的友爱,老师的话又在耳边响起。“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是因为你跪在地上。”
原来,我并不平凡,并不低人一等。平视他人,肯定自己。再也不因自卑而低头,自己也可以和别人一样。
点评:本文围绕“平视”组织全文,通过具体而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中学生如何从“自卑”走向“自强”的情感经历,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具体有以下两个亮点:
一、宽泛主题,小处选材。“平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小作者却化抽象为具体,借助小场面、小人物、小心理来展现这个宽泛主题。本文以“平视”为主线,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着眼内心世界的挖掘,凸显了“平视他人,肯定自己”的主题。文章化大为小,又能以小见大。
二、巧妙过渡,自然得体。运用“欲扬先抑”手法时,要注意“抑扬”之间的过渡,防止过渡生硬,让人感到突兀仓促。本文中“《简〃爱》”“老师的鼓励”“同学的笑容”是我心理转变的关键,过渡地很自然既合情合理,又引人入胜。
2平视
有一种视角显得温和而亲切;有一种视角显得谦恭而诚恳;有一种视角显得深邃而迷人。平视——我们看待事物的正确视角。
人际交往中,我们需平视。
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肯定少不了与其他人相互交往,很少有人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这是众所周知的。而与他人相处,最为重要的就是平视他人。平视是凛冽冬日里的一抹暖阳,使饱受欺凌的人们感受一份温暖;平视是漫漫黄沙里的一掬甘泉,给绝望的人们以生的力量;平视是寂寞长夜里的一缕歌声,让孤苦无依的人们获得心灵的慰藉。
面对困难时,我们需平视。
在学习过程中,想一帆风顺几乎是不可能。当遇到困难时,你会觉得那是一座大山挡在面前,无法逾越。其实,那是你不自觉地仰视了困难,他才变得巨大,克服它才变得可望而不可即。这时候,我们可以调整心态,放平视角,你会觉得困难也并不是那么可怕。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像华罗庚就是最突出的一个。华罗庚做数学研究时遇到的困难不是我们所能想像得到的。然而他把一个个困难看得很寻常,他认为所有的困难其实没什么区别,克服它就行了,他把克服困难看作是一种乐趣。也正是凭着他平视一切困难的视角和乐观的心态,华罗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成就事业时,我们需平视。
历史是一面镜子。楚霸王项羽虽有扛鼎之力、拔山之势,却傲慢无礼。他总是对别人提出的意见不屑一顾。他那俯视一切、唯我独尊的错误视角直接导致了他的失败。反观刘邦,他无才无能却懂得处世之道,平等地看待他人,这也帮助他成就了大业。从项羽和刘邦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与人相处时“平视”的重要。
不懂得平视西洋科学,清政府留下惨遭践踏的千古遗恨;不懂得平视对手吕蒙,关羽留下了败走麦城的终身遗憾;不懂得平视胜利,拿破仑落得滑铁卢惨败、荒岛了却余生的结局。
给弱者以平视吧,会让他们在尊严的强悍中重振雄风,给强者以平视吧,会让我们永葆应有的信心和勇气。在人之上,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把自己当人。
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成就人生。
【点评】
观点明确,层次清晰,“人际交往中,我们需平视”“面对困难时,我们需平视”“成就事业时,我们需平视”三个分论点有递度,事例典型丰富,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说服力。富有文采的语言,给习作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