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某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14年**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调研报告
为配合**省教育厅全面了解我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状况,根据《关于开展全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教办人„2014‟44号)精神,我局按照调研提纲内容,采取资料统计、汇总分析、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我市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本市农村教师队伍基本情况(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本市农村教师队伍基本情况和问题
(1)教师队伍呈现区域性、结构性、学科性超缺编现象。区域性超缺编,是由于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市区、城镇学校办学条件好,城镇学校优秀教师资源聚集,边远农村学校教师仍有缺编;再者,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我市沿海乡镇经济较为发达,外来工子女大量随迁入学,如***、***两镇的外来工子女学生均占全镇小学生数的60%左右,导致沿海乡镇小学缺教师编基数大幅度增多;而内陆部分乡镇,则有部分学生随家长的外出经商、打工转出就学,导致这些乡镇因在校生减少较多而出现教师超编现象,如***、***镇超编的小学教师较多。阶段性超缺编,表现在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周期性影响,近几年中学在校生减少幅度较大,导致目前中学教师超编较多,小学则随着在校生的增加和近几年小学教师退休人数的增多,小学教师缺编基数不断增大。结构性超缺编,受以前师范生统招统配的教师就业政策影响,导
致中小学学科教师配臵不够均衡,语文、数学教师总体超编,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和中学生物、化学等学科专任教师较为紧缺,与开齐上足课程的师资需求差距较大,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段分布不够均衡,25岁以下的年青教师较少,现仅有近几年新招聘的137名小学教师和10名初中教师,占全市专任教师总数的1.26%;30-39岁的高中、初中专任教师分别占全市高中、初中教师总数的61.9%、58.9%,比例过大;小学老教师偏多,今后五年达到退休年龄的近1000人,而中学50周岁以上的教师345人,占中学教师的5.9%,教师年龄结构的不均衡,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今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够平衡。城镇学校教师整体素质较高,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农村小学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代课录用、民办教师转正或接业人员,第一学历为师范院校专科毕业的较少,不少农村小学缺乏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专业专任教师,采用由语数学科教师兼任。又由于体制和现实原因,城镇学校教师的补充基本上采用凡进必考的形式,选调的大多数是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导致农村中小学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人数相对较少。
2、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的对策建议
二、本市在农村教师补充、招聘录用、编制管理方面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本市在农村教师补充、招聘录用、编制管理方面的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大新教师补充力度,定期召开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研究每年新教师的招聘工作。坚持公开招聘、资格准入、凡进必考、择优聘用原则,推行定向补充、阳光分配,新聘教师优先补充到缺编较多的山区边远学校或沿海乡镇中小学任教,公开新聘教师的任教岗位,由拟聘用人员按招考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进行自主选择确定。通过招考补充、开展富余学科转岗培训等形式缓解中小学教师队伍超编和结构性矛盾问题,2012—2014年共招聘新教师446名,并及时组织新教师岗前培训,促进新任教师巩固专业思想,掌握教学常规,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市编委办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政文„2008‟344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政办„2002‟121号)文件精神,会同教育、财政部门,每学年度以学校(教学点)为单位核定全市各中小学的教职工编制。
2、本市在农村教师补充、招聘录用、编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1)适当提高农村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周期性影响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农村初中校办学规模明显缩减,现行标准(师生比1: 13.5)已难以达到配齐配足学科专任教师的编制要求;农村完小6个班级按编制标准给予核定10个教职工编制,该编制仅能满足于配臵语文、数学专任教师,无法
满足配齐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专任教师。建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编制部门能进一步调研、适当提高农村中学的编制标准,对办学规模较小的初中校,按班师比核定教职工编制,并给予规模小的农村完小适当增加非语数学科专任教师的专门编制,以确保农村中小学校配足学科专任教师和校际交流提供编制保障。
(2)建议统一组织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工作。从2010年起,我省补充中小学新任教师,由省教育厅组织制定笔试科目考试大纲,并研发了“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网上报名系统”,组织应聘者参加全省统一命题的笔试,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评卷,减轻了招聘单位组织笔试的负担和压力,也受到了社会和考生的肯定。新任教师的面试工作由招聘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各地面试形式各异、标准不一,每个学科按比例进入面试的考生不多但面试学科多,聘请的面试评委也多,面试程序复杂、费用大,考生和家长也褒贬不一。建议由省或委托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新任教师面试工作,体检及资格复审再由招聘单位负责。
三、本市城镇化导致农村生源减少,对农村教师需求变动预测分析,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1、本市对农村教师需求变动预测分析及存在问题
随着现行生育政策的调整,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出生人口数将适度增加,农村学校的在校生数也将逐渐反弹,将拟补因推进城镇化进程导致农村学龄人口的主动流出,由于小规模农村学校较难撤并因素,农村小学教师缺编基数将明显增大、初中校教师超编数逐步减少。根据着眼长远、逐年补充的原则,我市小学专
任教师的需求量较大(每年需补充200-300名);中学教师虽超编较多,但个别学科专任教师仍较为紧缺,每年需适当补充生物、物理、化学、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教师,以满足开齐上足课程标准的师资需求。
2、本市应对教师需求变动预测的对策建议
加大新教师的招聘力度,并在新教师分配时优先充实到农村学校;编制部门对教职工总数超编的学校,应坚持总量控制、动态平衡的原则,给予适当招聘充实紧缺学科专任教师。
四、本市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本市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学习的热情不高。大部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集中学习主要是为了晋升高一级职称和教师资格的需要,或是应付上级管理部门的需要,而不是想通过参加教师培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
(2)教师对培训内容不满意。培训集中学习的内容不实用,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实际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不大。培训仅仅只是培训者赚钱的渠道,没有和教师自身需求接合起来。
(3)工学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每年的教师培训中,都有一大部分集中培训时间被安排在教师上课期间进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培训期间代课教师安排有困难,教师无法安心抽身参加培训学习。
2、解决本市农村教师培养培训问题的对策建议
(1)学校领导应该加强对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将教师培训作为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来抓,引领全体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尽量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以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
(2)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教师需求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尽可能满足教师的教育需求。师训机构则要注重实践操作和组织管理,从教师的发展需求出发,量体裁衣,使每个教师都有符合个人实际需求的专业成长计划,尽可能地使每个教师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掘。
五、本市农村教师待遇落实情况,包括绩效工资、农村教师津贴、教师周转房建设等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本市农村教师待遇落实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落实教师的社会地位与政策待遇。保证全市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国库统一发放,保证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地方津贴按时、足额发放,保证全市中小学教师的社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按时、足额缴交;将教师的住房提租补贴纳入市财政预算,按规定足额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落实特教学校教师补助津贴,市财政增拨每人每月100元津贴,兑现班主任月津贴、代课教师工资、山区乡镇教师补贴。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实施中小学校绩效工资制度。严格执行*人发„2012‟1902号文件规定,提高中高级职务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结构比例。市财政拨出专项资金为教育办实事,广泛开展“送温
暖、办实事”的慰问活动,召开教职工座谈会,举办篮球比赛和大型文娱晚会;建立**市特困教师扶助基金,重视提高教师的政治待遇,选拔各级党大、人大、政协、妇大、团代时,都能安排一定教师名额,提高教师参政、议政的权益;成立离退休教师协会,加强离退休教师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教代会召开的程序和内容,保证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和兑现上级的有关奖教规定和优惠政策。建立了较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在职称聘任、干部提拔任用、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
2、本市教师待遇存在的问题
(1)教职工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2006年工资改革以来,教职工待遇有一定改善,但教职工基础性工资整体偏低,已明显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配套、不适应。
(2)教职工加班补贴等工作性福利应得到保障。随着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得到进一步规范,但在执行过程中,对个别合理性补贴采取“一刀切”去除的做法,挫伤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3、解决本市教师待遇的对策建议
六、本市农村教师岗位设臵与聘任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我市农村教师岗位设臵与聘任情况
2011年3月首次岗位设臵以来,我市中小学认真执行关于印发《**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教综[2010]89号)文件精神,教师岗位设臵工作有序进行,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
目前我市教育系统现有的专业技术岗位职数是由市公务员局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县级所属事业单位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0.8:3.5:5.7下达。但是在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岗位设臵时,我市中小学教师整体超编,因岗位设臵时是按照编制数核定中小学的高、中级比例职数的,由此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度以来,我市教育系统至今取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仍未聘任3987人,所占比例较大。
根据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省教育厅《关于统一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的通知》(*人发[2012]190号)精神,初中学校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的比例控制标准将调为2:4:4,小学学校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的比例控制标准将调整为1:5.5:3.5,调整后义务教育学校的高级、中级比例将明显高于我市现有学校套用的高级、中级比例。同时凡在农村任教累计满25年及以上且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已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可直接聘任。
2014年5月我市已经完成403位教龄25年以上人员高级、中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岗位聘任及工资变动审批工作;调整提高我市中高级教师职称聘任比例的有关工作仍在进一步与公务员局沟通、协调中。
2、我市农村教师岗位设臵与聘任存在的问题
2014年起,全省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面实行职称评聘结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再进行岗位机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实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有机统一。由于我市中高级的剩余职数不多,很多优秀的教师因职数限制无法参加职称评审。今年我市参评高级职务评审的只有2人,中级职务评审的6人。
2005年职称评聘分开以来,我市累积了大量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未聘任人员,因这几年中学的教师编制及现有人数对比2011年3月首次岗位设臵时减少了很多,超编严重,尽管省里出台了相关政策用于提高高中级比例,但因基数减少,所以中高级增加的实际人数不多。
3、解决我市农村教师岗位设臵与聘任问题的对策建议(1)每年的职称评审,由省或者**市根据各县区情况直接下达一定的评审职数,评审通过后直接给予聘任。
(2)建议给予适当提高高中教师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七、本市中小学校长教师校际交流情况,农村教师流失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对教师“县管校用”管理体制的思考及建议。
1、本市中小学校长教师校际交流情况
**市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政文„2009‟399号),为推进教师校际交流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坚持立足长远、统筹兼顾、结构优化、均衡配臵的原则,市政府坚持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教职工调配原则,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师资调配的倾斜力度,实行新任教师优先充实农村学校制度,2012-2014年公开招聘到位的446名新任教师中,共有387人被充实到市区三个街道以外的农村学校任教;结合部分初中校撤并及“小片区”管理模式试点等工作,积极推进教师校长在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中心小学与完全小学(教学点)之间的合理流动,近三年教师交流人数达到应交流人数的31.29%,有效促进教师均衡配臵。
建立并落实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的服务期制度和城乡“校对校”结对,积极探索教师交流机制。严格执行*政文„2008‟344号文件规定的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农村学校任(支)教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的制度,并采取个人自愿申请、小片区互派、组织统筹选派等支教形式促进师资均衡配臵,2012—2014年分别从市区学校、超编学校选派289名、364名、257名教师到缺编学校、农村学校支教(其中选派了538名中学富余的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专任教师到小学支教,有效
缓解小学非语数学科教师紧缺现象)。积极争取市财政支持,选派到***、***小学支教教师,第一年由市财政一次性发给每人每学年交通费补助、生活补贴6000元(连续支教者,第二年给予8000元补贴,第三年给予10000元补贴),选派到本区域小学支教的中学教师,则根据支教年限分别给予1000—3000元交通费补助;对个人自愿申请支教者,享受交通费补助、生活补贴的同时,根据支教年限由原学校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量化时给予量化总分值1%-9%的奖励加分。注重强化支教工作的全程管理和跟踪监督,出台《**市教师支教工作管理办法》,对支教教师的选派范围、日常管理、支教考核、保障机制进行规范要求,并采取“不定期查岗、进课堂听课、检查教案作业、走访学生”等方式,对支教工作进行不定期跟踪抽查,确保支教工作的有序运行、取得实效。
2、本市农村教师流失情况
八、本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改进考核评价办法,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1、本市在师德师风建设、考评激励等方面的情况
(1)深入持续开展“四大工程”活动,提升师德建设实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目标,紧扣“促进均衡,提升质量,树立形象”工作主线,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师德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全市教育系统中深入持续开展“师
德锻造”、“师能提升”、“名优培养”、“活力增强”等四大工程活动,以师德建设推动师能提升,扎实推进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领导。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程,各中、小学校成立由党政工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会、教代会、共青团等组织在师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把师德建设与教育系统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提高活动实效性。
二是强化师德教育培训。师德内容被确定为我市各类师资培训和新教师上岗前的必修课程,依托教师进修学校开展师德教育全员培训,定期组织各校德育干部集中培训,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训。各校结合校本培训,精心制定学习计划,每月开展一次师德主题学习教育(培训)活动,把师德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组织广大教师重点学习《宪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省、市关于师德建设的有关文件,开展经常性的师德专题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三是创新师德建设模式。组织各校开展师德教育“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即开展一次师德大讨论、一句师德宣言活动、一次师德演讲活动、一次师德师能满意度测评、一次师德征文评选活动。认真执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加强教师普法工作,签订师德承诺,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体罚和伤害学生等违反师德规范行为的专项治理活动,并结合**实际,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组织开展“立德树人,立教圆梦”等为主题的师德征文、演讲、“师德师风建设进村校”等活动,深化师德承诺。
四是树立师德先进典型。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大力宣传和学习身边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每年教师节前后,以市政府名义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教育工委、教育局也评选表彰一批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先进德育工作者,组织开展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以及自己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活动,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树立师德先进典型。三年来,全市有一大批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受到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表彰。
五是健全师德监督考核机制。着手整理、修订《**市教职工管理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编印成册并下发到基层学校,使全市教职工的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定并下发《**市中小学校违反师德师风规定责任追究问责办法》,明确我市中小学校发生师德问题时的问责对象、内容、形式、程序以及结果运用等;面向社会建立举报和反馈渠道,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开展师德明察暗访活动;重视加强对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品质的考察和考核,在招聘新教师、教师资格认定、年度考核、绩效考核、职务评聘、评优奖励等方面,以及文明学校、标准化学校、素质教育评估等工作中,严格把好师德关。
六是加大师德督导检查力度。认真贯彻执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禁教师体罚和伤害学生的紧急通知》、《**市教育局治理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教,严格遵守师德“一票否决”的20条规定,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积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主动研究学生、家长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基层学校调查、取证,严格执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肃组织纪律,对日常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学校予以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即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造成恶劣影响者,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
(2)改进考核评价办法,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人事制度改革文件精神,在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和岗位设臵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与聘用(聘任)制度相适应、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分配激励机制,切实把待遇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实绩实出的教师倾斜,使绩效工资和岗位设臵管理工作真正发挥激励作用。同时,大力开展名优教师培养培训,积极探索教师支教和城乡“校对校”结对、交流机制,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步伐。
一是有序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步调整的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
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我市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落实各项教师津贴补助政策,兑现山区乡镇教师津贴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市中小学校(单位)及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每学年(期)组织对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进行分类考核,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二是稳步推进教师岗位设臵管理工作。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坚持量化考核竞争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聘任原则,管理严格、规范管理;制定、实施《**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市教育局关于规范教育系统专业技术职务量化考评工作的意见(试行)》、《**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教师职务聘后管理及岗位聘任的工作通知》,进一步规范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竞聘量化考评及聘后管理工;自2014年1月起,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累计25年及以上的教师,已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给予直接聘任的规定,全市共有403名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得到实惠;适当增加农村中小学和特教学校中、高级教师职务的结构比例,城乡教师职称比例差距明显缩小,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三是大力开展名优教师培养培训。先后制定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培养方案以及优秀教学名师评选暂行办法,建立名优教师资源库;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依托**师院、**教育学院等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扎实开展各级名优教师培训培养活动,成效明显;积极发动社会贤达捐赠善款,募集资金1000万元,成立名优教师培养基金,加强对各类名优教师的资助扶持、管理使用,近二年已颁发奖励、资助金近90万元。目前,入选**市中小学名优教师资源库的**市级以上各类名优教师 141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优秀教师1人,省杰出人民教师 1人,省特级教师22人,**市级及以上学科教学带头人149人,**市首批试点学科名师工作室名师2人,**市优秀人才2人,**市优秀拔尖人才10人,一批优秀教师被列入各级名优教师培养对象。
四是建立教师支教激励机制。严格执行*政文„2008‟344号文件规定的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农村学校任(支)教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的制度,建立并落实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的服务期制度;积极争取市财政支持,对参加支教的教师进行奖励、资助,对个人自愿申请支教者,享受交通费补助、生活补贴的同时,根据支教年限由原学校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量化时给予量化总分值1%-9%的奖励加分,促进了师资的均衡配臵,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专任教师紧缺现象。
五是提升教师的政治待遇。选拔各级党大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大代表、团代表时,都能安排一定教师名额,提高教师参政、议政的权益;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教代会召开的程序和内容,保证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和兑现上级的有关优惠政策,组织基层工会干部、**市级以上优秀教师、离退休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和免费参加体检等;建立了较完善的人才激励机
制,在职称聘任、干部提拔任用、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
2、师德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对策建议(1)存在问题
一是事业心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价值观念的转型,教育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职业责任待遇的失衡,在教师中不同程度地滋生了职业倦怠的状态。有的教师不是把教育当成一种崇高的事业,而仅仅是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不是一心一意扑在教育事业上,而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部分年轻教师对党和国家大事不够关注,对学校整体工作漠不关心,对教师集体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职业理想不稳定。
二是经济至上,爱心迷失。受市场经济影响,有的教师一心一意抓经济,不专心教学,极少数教师不能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履行本职工作上,而是热衷于搞课外办班、有偿补习、有偿家教、推销资料,这种情况在市(镇)区学校尤为严重;个别教师甚至经商办企业,严重影响教师的形象;少数女教师在择偶时把经济条件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臵上,更有甚者,认为找个好老公比当好教师更重要,个别小学、幼儿园女教师找对象后就弃教随夫了;个别教师缺乏爱心,甚至忘记了自己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只教书不育人,言行粗鲁,有讥笑、嘲讽甚至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2012年以来自愿放弃教师职业,作自动离职处理的教师达153人。
三是观念滞后,教法陈旧。部分教师由于缺乏事业心,缺乏研究精神和进取精神,因而把教育教学工作仅仅停留于应付日常 的教学任务,对参与教学教研、教育科研缺乏热情,对自身的专业成长缺乏执着的追求;有的教师安于现状,放松学习,缺乏勤学苦练,奋发有为精神,消极对待继续教育、专业培训,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方法呆板,不能与时俱进,对待教学消极应付;有的教师不懂教育教学法规或不能做到依法执教。
四是行为不端,品行低下。受社会上不良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极少数教师个人极端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思想浓厚,追求享乐、追求腐败的生活方式;个别教师沉缅于参与“六合彩”、打扑克、打麻将、网络赌球等赌博游戏,有的甚至通宵达旦,严重影响教学工作,损坏教师形象;有的教师不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酒后驾车、醉后驾车的现象仍时有发生。2012年以来因酒后驾车、醉后驾车而被处分的教师有6人,因其他违法行为被判刑而开除公职处分的教师有8人。
(二)工作建议
一是加强师德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建议上级党委、政府在提高教师经济待遇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师德师风建设的道德高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广大教师的主流价值观;要加强爱心教育,提高服务意识,因为“爱”是师德中最基础的部分,没有“爱”就没有师德。
二是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师能水平。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否勤奋好学、精通业务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也表明教师的社
会责任。建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搭建平台,给予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是深化师德承诺,增强师德实效。建议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师德主题教育、征文演讲、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促进师德提升,提高师德建设实效。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师德楷模。建议突出正面引导,树典型、树先进、树标兵,充分发挥师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师德建设管理机制。建议健全师德检查和师德评价机制,严格督导考核,完善奖惩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篇: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调研报告
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小学为一所乡镇中心小学,现有在校学生1650人,教职工62人。其中:专技人员57人,工勤人员5人。教师队伍结构情况如下:
1.组成结构:我校编制数为62人,实有专任教师54人。根据国家14年标准,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9我校应配87名教职工,可现实师生比为1:27,教师严重缺编,目前聘请代课教师30人。
2.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中30周岁以下18人,31—40周岁9人,41—50周岁15人,51—55周岁8人,55周岁以上4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17%、28%、15%、7%。
3.教龄结构:现有专任教师中教龄在10年内的有18人,11-20年的有10人,21-30年的有14人,30年以上有9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9%、18%、26%、17%。
4.学历结构:专任教师本科学历26人,专科学历27人,中专1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50%,2%。
5.备注:因年高体弱、患重大疾病或精神病等原因不能担任教学工作的有3人,借调到其他行业工作的2人。
从总体来看,我校教师队伍现状是:总体数量严重不足,年龄、性别及学科等结构均不尽合理,师资力量严重紧缺。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缺”,即教师数量不足,缺口较大。近年来,我校学龄儿童数量急剧增长,2018年3月份,我校共有1650名学生,按照国家2014年基本的师资配比1:19计算,加上目前大病不能上班的3位老师,我校将缺教师30余人;我校预计今年退休教师为3人,但2017年我校仅分配新教师3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只好聘用大量的临代教师。目前我校临代教师30人。
2、“老”,即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现象。40岁以上教师达教师总数一半左右,这些年龄偏大的教师无论从精力、知识构成还是教育思想来说,面对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都显得力不从心,绝大部分老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不会制作课件,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方式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和探究的时期,老龄化的教师很难与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们不愿与他们亲近,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发展。
3、“偏”,即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教师偏多。从最近3年我校招收的13名新教师来看,仅有2名男性教师女性占85%以上。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小学生处在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来自两种性别的教育和滋养,如果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甚至大学都在单性的氛围中成长,显然不利于他的全面发展。棋盘镇中心小学的金蒙老师说:“在现代家庭中,因为父亲多数忙于事业,孩子和母亲相处的时间相对多一些;在学校里,又是女教师多,孩子一直在女性多的环境中成长,可能会造成他们‘阴柔有余,刚强不足’。”外地女教师因乡村小学生活不便,许多人想方设法考走,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4、“兼”,即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大多身兼多门课程。据统计,我校音乐教师仅2人,美术1人,信息技术1人,劳动技术仅有2人。按照课程设置等相关规定,综合类教师严重不足,学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大多数教师并非固定教授某一学科,据统计,学非所教、教非所学现象非常普遍。
(二)教师队伍补充与配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尽快完善教师补充机制。
一是及时补充缺编教师。
鉴于农村教师总数每年2-3%的自然减员实际和生源暴增的情况,要定期核定编制,实行“定编定员定岗”,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实教师队伍,对年老体弱的教师,酌情办理提前退休,保持教师队伍良好的梯次结构,逐步改变老龄化现状。二是适当加大男教师招收比例。
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教师招聘时可以探索试行男女生分别划线。比如,南京六城区每年教师招考时,为了平衡男女教师的比例,女生的合格线要比男生高一些。实践证明,虽然很多男教师笔试成绩低于女教师,但进入教学岗位后,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远远优于女教师,很多人迅速成长为骨干或者教学能手。三是加大薄弱学科教师的招收比例。
近几年的教师招考中,主要偏重语、数、外教师的招录,音、体、美等艺术学科教师招录较少,建议根据农村小学实际情况,适当增添补充“小科”专业教师,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同样的教育教学条件,陶冶艺术情操。四是稳定临代教师队伍。有的人已经代课十多年,长期的低待遇,无编制,导致很多代课教师心生怨气,纷纷转岗,存在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学校因长期负担代课教师的工资,往往不堪重负。建议采取切实措施,稳定临代教师队伍,财政承担临代教师工资,切实减轻学校负担。2、切实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一是提高教师学历层次。
制定农村小学在岗教师学历提高计划,鼓励、安排学历不达标的教师,特别是代课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情况下参加函授学习、自学考试等学历提高教育,并给予一定的政策、经济支持;教育部门可将学历达标情况,纳入申报职称和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增强教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教师业务培训。
建议教育部门把培训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本着“面向全员,注重农村,按需培训”的原则,依据“全面指导,重点帮扶”的工作思路,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脱产学习、研讨班、观摩会等多种培训形式,积极探索适应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让他们在学习中开阔视野,交流提高,增强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农村师资整体素质,缩小城乡教师的差距,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三是注重名优教师培养。
成立名师工作室,精心培育一批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含特级教师)等,定期进行名优教师评选活动,形成名优教师培养评选长效机制。适当调整名优教师津贴制度,在考核的基础上发放一定金额的政府津贴,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教师全方位的鼓励和支持。逐步形成一支队伍强大、富有活力、多种层次的名优教师队伍。3、加快优化现有教师资源。一是安排初中教师回流。将当年小学教师因种种原因流向初中的小学教师,适当安排调回小学,缓解小学师资不足的压力。二是优化环境。政府、财政、教育等部门要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学校倾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优先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重点解决新招的外地教师居住问题;对因家境、身体等原因出现生活困难的农村教师,应给予应有的关怀和救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教师待遇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一是建议设立农村教师奖励专项资金,奖励长期扎根农村且成绩优秀的教师;
定期调整农村班主任津贴,且随工资按月发放。二是评优树先上向农村教师倾斜。
先进典型、职称评定等,同等条件下,农村教师要优先,比例也要提高。三是建议设立农村教师交通津贴制度。
以距离县城远近公里数的班车费用为依据,制定统一的发放额度,切实减轻农村教师负担,提高他们扎根农村教育的热情。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2、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展开适当向农村倾斜。
目前乡镇教师职称晋升非常困难,每年名额太少,希望上级领导考虑乡镇教师的实际困难,在教师职称晋升方面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
3、住房紧缺,每年新进老师没有地方住。
我校没有教师宿舍楼,没有教师周转房,每年新进老师没有地主住,条件太差,留不住人才。希望上级领导考虑客观困难,帮助解决这一难题。
第三篇: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农村小学教师教非所学、年龄老化现象,“民转公”教师正值退休高峰;教学点分散,班额小,农村小学“超编与缺编问题并存”和“实质缺编导致教师工作负担重”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下面以XX小学为例:
一、基本情况
XX小学下辖XX村、XX村、XX村,生源半径10公里。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81名学生,教职工11人。是所规模较小的完全小学。从教师队伍来看,有四个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30岁以下教师2人(2014年9月新进的特岗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8.2%;30-45岁教师2人,占18.2%;45岁以上教师7人(其中女2人、1人即将退休),占63.6%。
二是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工作量过大。
教师学历全部达到中师以上,中师学历2人,占18.18%;大专学历5人,占45.45%;本科学历4人,占36.36%。
从数据上看,81.82%的教师在合格学历的基础上提升了学历层次,但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按《安徽义务教育实验课程设置安排表》“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要求,小学各个年级必须开齐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小学三年级以上必须开设英语、计算机课,这些学科都需要专业对口的教师执教。现有教师中体育专业教师1人,英语专业教师1人(均为2014年新补充的特岗教师)。七个教学班共有每周共有210课时,人均19.1课时,每天近4节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班主任工作等,工作量超负荷。由于教师缺乏,教非所学、学非所教以及一人代多科的现象不可避免。另农村教师多是“半边户”,“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之余还要回家干农活,由于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使得教师疲惫不堪,身心疾病增加,心理负担沉重。三是现有教师编制不适应学校发展需要。根据中央编办发[2014]72号(中央编办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规定的师生比例核编,只能配备4名教师,严重超编。
四是教师培训机制难以形成,培训效果不佳。一是教师少,教研、培训学习氛围难以形成;二是工作量过大,教研、培训时间难以保障,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少;三是“萝卜煮萝卜式”的教研模式,重实践轻理论,缺乏针对,缺乏专业引领,不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探索并改革教师补充机制。
现有的教师补充机制已在逐步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逐步解决师资在年龄、来源、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农村学校地处偏远山区,新补充留用难度较大。六十年代的“侯王建议”顺应了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其中“教师都回本大队工作”对当下农村教师“补充易,留住难”的现状有借鉴意义,大力实施教师本土化培训。要加大优秀师范毕业生的储备,对学校核定编制时另外增加一定比例的后备师资储备编制,实施定向培训,吸引本地优秀大中专毕业从教。同时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在教师职务评聘、评优评先、考核等活动中向农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农村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革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我乡农村小学何家坊小学、XX小学、教学点师生比分别是1∶11.94、1∶7.36、1∶4.9、1∶7.85,师生比远高1∶19。班师比分别是1∶1.59、1∶1.66、1∶1.72、1∶1.79、1∶1.84、1∶1.91、1∶1.98、1∶2.04、1∶1.86、1∶1.86。班师比分别1:2:
43、1:157、1:1.67虽然中央编办发[2014]72号等文件没有对农村小学的班师比作出明确规定,但班师比明显偏低,农村小学教师实际却属缺编。
受现行的编制依据师生比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虽超编,但其工作量重(每周19.1节课)。教学点班多学生少,多以复式教学,以师生比或班师比都不能很好解决解决这一矛盾。建议配置师资时应该考虑班师比、师生比、教师课时数等多个指标,充分考虑到了学校在校生数、班级数(年级数)、课程数、教师课前课后工作量等影响因素。综合考虑教师工作量来配置师资能够做到因校而异,同时还能够实现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二)要加大培训和支教的执行力度。
一是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应尽可能安排在节假日进行,以便解决工学矛盾。二是加强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老师培训,针对农村小学存在学科薄弱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培训,培训一专多能型教师,满足农村教育需要。三是以教科研为载体,着力培养骨干教师,并向农村倾斜,使其成为新一轮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力量,发挥其专业引领作用。四是加强远程培训管理测。网络学习的平台应开发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应用程序,既解决培训硬件条件不足问题,又能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较好地解决工学矛盾。施训单位、地方教师培训机构与受训教师任职单位之间的应建立联动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对参训教师采取多方参与的全程综合测评考核,提高培训效果。
第四篇: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查研究访谈提纲
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查研究访谈提纲
(学生答)
1、什么样的教师是你心目中的好教师,给你上课的教师中这样的好教师占多大比例?
答:教师,您是平凡却崇高的银烛,我心目中的教师,正拥有这种精神,默默地把知识化为那希望之火,高举这神圣的火炬,为我们未来美好的前程“点燃”了自我,日复一日,似乎他们是永不知疲倦的,心中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在辛劳后看见我们光辉的一页。老师,您忙碌的身影是茵茵校园中常见的景象;年复一年,一缕缕银丝开始占据了他们的发间,他们选择了这个职业——教师,就为此学会了无私的奉献,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
教师其实更是我们的好朋友,怎样把45分钟的课堂时间充分地利用,使原本的既乏味又枯燥的教程变得生动活跃,每一个知识点都如同五线谱上那跳动的音符、溪泉欢快的波浪,他们更甚至牺牲了睡眠的时间,不眠不休地去计划着、拼搏着,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你们的存在给予了我们对学习的热情和渴望,点燃了我们在求学路途中光明之火,使我们在寒冷的冰窑中找到了只有您能给予我们无限温暖的怀抱;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你们的付出培育了祖国的下一代,是你们通夜挑灯的为我们备课,为我们批改作业,而牺牲了你们的私人时间。有的人说:“老师这样的付出是应该的,这是他们的份内工作。”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并不是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你们的辛劳铸就了我们的未来,漫漫求学如一场攀延,处处可见我们奋力的追赶,时时可见教师为我们指点迷津碌碌背影,这就是窝心目中的好教师!
这样的好教师占90%。
2、你认为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
答:一,敬业意识淡薄。第二,精力投入不足。第三,示范作用降低。
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动摇了师德之根基,削弱了教师的人格教育力量,因此,社科部全体教师认为加强师德建设势在必行。
下面就是我们社科部教师的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于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社科部全体教师认为: 第一,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努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如果我们只强调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而不重视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受教育者的素质是不可能真正得到有效的提高的。
第二,教师要有爱心。国运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之兴衰;系于教师。教师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爱心。社科部全体教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第三,加强引导,完善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到实处。师德建设教育固然重要,但必须有一套有效的机制作保证。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抓起:(1)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一是进一步搞好评选表彰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集体的工作;二是组织“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的问卷调查和评选;三是大力宣传老一辈教师的先进事迹,等等。(2)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对教师的考核应突出教书育人的实际,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要将师德建设与教师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把师德要求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3)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4)应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建立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机构。
关于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们的思考还有许多,比如:加强岗位培训、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作用、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等等。
3、你对教师的授课方法满意吗?教师应该怎么样? 答:
自主学习的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中,观赏者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第一印象(直觉)来欣赏美术作品,学生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但确实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4、你认为进行素质教育,教师在哪些方面还应加强
答:教师,早被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小学生的启蒙教师,驾驭着子孙后代灵魂的起点,更应该让学生们有一个好的开端,为他们的将来打好基础。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呢?我想,新世纪的小学教师至少应具备如下的素质。第一、要做一个新时代的慧眼识“千里马”的“伯乐”。这个“伯乐”应该是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培养出不同的“千里马”。每个时代都需要不同的人才,而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耐心辅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为学生营造出适应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让我们的“千里马”能够“食饱力足、才美外现”。大家都知道,神童方仲永,三岁能吟诗,可后来虽有良好教学环境,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潜能得不到挖掘。说到底,也就是没有遇到慧眼识“千里马”的“伯乐”,这样“千里马也只能成为平庸之人“。这个故事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既使是天才,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潜能得不到挖掘,也会成为平庸之人的。我们新时代的教师,除了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任务,更重要的就是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要让“千里马”常有,“伯乐”也常有。
第二、要善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某种能力的契机,它促使人们去探索、实践,从而发展智力;而学生学习兴趣又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上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到一所学校的一些班级中,随手写了一些学生的名字,然后告诉该班学生的科任老师,故意说这些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应重点培养。于是,他这一善意的欺骗,激起了科任老师对学生的特别关心和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过了一段时间,当这位心理学家再次回该所学校时,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时,他才把真相告诉了老师。这就是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这个效应已经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新世纪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环境优越,既聪明可爱,又难免会娇生惯养,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做朋友,跟他们同忧共喜,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表扬他们,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老师信任,依恋,变厌学习为乐学。
第三、要有奉献精神。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教师应该不愧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样诗句的赞颂。教师的奉献精神应该表现在:为了教育事业,不惜一切,不顾一切;不求索取,只求进取;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切为了学生,也为了学生的一切;忠诚于教育事业,真诚的做到“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前两年我在电视里看到了这样一个片段。一个久居城市的大学生,自愿放弃高官厚禄和城市的优越环境,跑到了一个边远的小山村去做教师,他的好多亲朋好友都不理解他,认为他犯傻了,可他自己却很清醒的认识到他所作所为的价值。他知道,那里的教育事业,那里的孩子们比城市更需要他的知识和才能。他还动员他的亲朋好友也去做老师,去拯救山村的教育事业,从而去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稍有良知的人看了这片段,无不被他的所作所为感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搞好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贫穷落后的面貌才会最终得到改变,我们新时代的教师要的就是那种有知识、有才华、忠诚于教育事业,又能放开钱和权,真诚去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具有奉献精神的人。第四、要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万花筒”。我们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凝聚的形式已经决定在很多山村学校只有几个,甚至是一个教师。一个教师兼上几个科目,甚至全部科目比比皆是。这就需要我们小学教师必须精通小学的全部科目,才能完成小学的教学任务。还有教师才艺多,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早期开发学生的潜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生从小有一个良好教学环境,接受到很好的教育,打好扎实的基础;这对学生将来步入高一级的学校和走入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小学教师的才艺越多知识越渊博,对社会的贡献就会越大。
第五、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俗话说得好:“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人活到老本来就应该学到老,21世纪已经到来,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的知识不断涌现,知识的物化过程讯速缩短,出现了“知识爆炸”,新知识不断涌现又导至原有知识的陈旧及更新周期的加快。因此,教师只靠青少年时期学得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享用终身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需要;教师,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的信息和技能,获得新的意识,新的观点和新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总之,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小学教师,站在教育行列的起点,户负着培养人才之重任。不仅要具备各种教学才能,精通各门教学艺术,还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要修身养德,敬业爱岗,让耐心、爱心、恒心、上进心融为一体;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教职工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孟楼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老河口市孟楼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有关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孟楼小学为一所乡镇中心小学,现有在校学生1650人,教职工62人。其中:专技人员57人,工勤人员5人。教师队伍结构情况如下:
1.组成结构:我校编制数为62人,实有专任教师54人。根据国家14年标准,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9我校应配87名教职工,可现实师生比为1:27,教师严重缺编,目前聘请代课教师30人。2.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中30周岁以下18人,31—40周岁9人,41—50周岁15人,51—55周岁8人,55周岁以上4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17%、28%、15%、7%。
3.教龄结构:现有专任教师中教龄在10年内的有18人,11-20年的有10人,21-30年的有14人,30年以上有9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9%、18%、26%、17%。
4.学历结构:专任教师本科学历26人,专科学历27人,中专1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50%,2%。
5.备注:因年高体弱、患重大疾病或精神病等原因不能担任教学工作的有3人,借调到其他行业工作的2人。
从总体来看,我校教师队伍现状是:总体数量严重不足,年龄、性别及学科等结构均不尽合理,师资力量严重紧缺。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缺”,即教师数量不足,缺口较大。近年来,我校学龄儿童数量急剧增长,2018年3月份,我校共有1650名学生,按照国家2014年基本的师资配比1:19计算,加上目前大病不能上班的3位老师,我校将缺教师30余人;我校预计今年退休教师为3人,但2017年我校仅分配新教师3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只好聘用大量的临代教师。目前我校临代教师30人。
2、“老”,即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现象。40岁以上教师达教师总数一半左右,这些年龄偏大的教师无论从精力、知识构成还是教育思想来说,面对教育发展和新课程改革都显得力不从心,绝大部分老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不会制作课件,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方式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和探究的时期,老龄化的教师很难与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们不愿与他们亲近,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发展。
3、“偏”,即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教师偏多。从最近3年我校招收的13名新教师来看,仅有2名男性教师女性占85%以上。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小学生处在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来自两种性别的教育和滋养,如果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甚至大学都在单性的氛围中成长,显然不利于他的全面发展。棋盘镇中心小学的金蒙老师说:“在现代家庭中,因为父亲多数忙于事业,孩子和母亲相处的时间相对多一些;在学校里,又是女教师多,孩子一直在女性多的环境中成长,可能会造成他们‘阴柔有余,刚强不足’。”外地女教师因乡村小学生活不便,许多人想方设法考走,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4、“兼”,即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大多身兼多门课程。据统计,我校音乐教师仅2人,美术1人,信息技术1人,劳动技术仅有2人。按照课程设置等相关规定,综合类教师严重不足,学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大多数教师并非固定教授某一学科,据统计,学非所教、教非所学现象非常普遍。
(二)教师队伍补充与配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尽快完善教师补充机制。
一是及时补充缺编教师。鉴于农村教师总数每年2-3%的自然减员实际和生源暴增的情况,要定期核定编制,实行“定编定员定岗”,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实教师队伍,对年老体弱的教师,酌情办理提前退休,保持教师队伍良好的梯次结构,逐步改变老龄化现状。二是适当加大男教师招收比例。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教师招聘时可以探索试行男女生分别划线。比如,南京六城区每年教师招考时,为了平衡男女教师的比例,女生的合格线要比男生高一些。实践证明,虽然很多男教师笔试成绩低于女教师,但进入教学岗位后,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远远优于女教师,很多人迅速成长为骨干或者教学能手。
三是加大薄弱学科教师的招收比例。近几年的教师招考中,主要偏重语、数、外教师的招录,音、体、美等艺术学科教师招录较少,建议根据农村小学实际情况,适当增添补充“小科”专业教师,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同样的教育教学条件,陶冶艺术情操。四是稳定临代教师队伍。有的人已经代课十多年,长期的低待遇,无编制,导致很多代课教师心生怨气,纷纷转岗,存在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学校因长期负担代课教师的工资,往往不堪重负。建议采取切实措施,稳定临代教师队伍,财政承担临代教师工资,切实减轻学校负担。
2、切实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一是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制定农村小学在岗教师学历提高计划,鼓励、安排学历不达标的教师,特别是代课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情况下参加函授学习、自学考试等学历提高教育,并给予一定的政策、经济支持;教育部门可将学历达标情况,纳入申报职称和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增强教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建议教育部门把培训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本着“面向全员,注重农村,按需培训”的原则,依据“全面指导,重点帮扶”的工作思路,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脱产学习、研讨班、观摩会等多种培训形式,积极探索适应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 让他们在学习中开阔视野,交流提高,增强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农村师资整体素质,缩小城乡教师的差距,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三是注重名优教师培养。成立名师工作室,精心培育一批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含特级教师)等,定期进行名优教师评选活动,形成名优教师培养评选长效机制。适当调整名优教师津贴制度,在考核的基础上发放一定金额的政府津贴,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教师全方位的鼓励和支持。逐步形成一支队伍强大、富有活力、多种层次的名优教师队伍。
3、加快优化现有教师资源。一是安排初中教师回流。将当年小学教师因种种原因流向初中的小学教师,适当安排调回小学,缓解小学师资不足的压力。二是优化环境。政府、财政、教育等部门要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学校倾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资源,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优先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重点解决新招的外地教师居住问题;对因家境、身体等原因出现生活困难的农村教师,应给予应有的关怀和救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教师待遇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一是建议设立农村教师奖励专项资金,奖励长期扎根农村且成绩优秀的教师;定期调整农村班主任津贴,且随工资按月发放。二是评优树先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先进典型、职称评定等,同等条件下,农村教师要优先,比例也要提高。
三是建议设立农村教师交通津贴制度。以距离县城远近公里数的班车费用为依据,制定统一的发放额度,切实减轻农村教师负担,提高他们扎根农村教育的热情。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
2、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展开适当向农村倾斜。
目前乡镇教师职称晋升非常困难,每年名额太少,希望上级领导考虑乡镇教师的实际困难,在教师职称晋升方面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
3、住房紧缺,每年新进老师没有地方住。
我校没有教师宿舍楼,没有教师周转房,每年新进老师没有地主住,条件太差,留不住人才。希望上级领导考虑客观困难,帮助解决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