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根据市教育局及中心校的有关文件和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细则。
一、实行蹲班制,周一至周五每日上、下午为教师上班时间,时间以作息时间为准,每天早上7:40、下午13:40之前签到,每天的签到由校长逐一进行核实。
二、实行集体学习制度,每周一下午放学后在办公室进行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任何人不得缺席。
三、全体教师应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以饱满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正确对待每日工作,按时到校,按时签到,不得委托和擅自代人签名。
四、全体教师必须按时到位上班、上课等。每迟到5分钟或早退5分钟做旷课一节。
五、早读、写字、活动、体育课期间,科任老师必须按时到班辅导或指导,否则视为旷课一节。
六、升旗、做操、集合时,全体教师都必须积极参加,课间操,眼保健操由上节的科任老师组织。
七、因事、因病需要请假的老师,必须办妥请假手续:
(1)写请假条,注明事由;
(2)请假条交给本校校长,静校长批准后,方可离校,否则视为旷课,同时因不在位而造成的意外,由当事人承担一切责任;
(3)因特殊急事无法书面请假,应先用手机、电话方式报告校长,返校后本人必须及时补请假手续,可视正常请假。
八、请假3天之内由本校校长批假,3天以上由中心校校长批假,否则按擅自离岗处理。
九、按市教育局及中心校的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细则执行。
十、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制度。教师每旷课一节或缺席一次,不履行签到手续达一次,当年度不能评优评先,蹲班,集体学习时间,升旗,两队两操未参加次数达两次,收费,教学上出现问题或其他而受通报批评的教师,当年度不能评优评先。
2013.2.25
第二篇: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依泽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新跨越的根本大计。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与教书育人的能力,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我校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宗旨,以实施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主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切实抓好课堂教学,积极探讨评价改革,着力夯实常规管理,坚持求新务实作风,促进我校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现将自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总体情况: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我校成立了以校长陈四
一、书记白云飞为组长,左迪、江四萍为副组长,各行政人员为组员的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人员的分工。加大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宣传力度。学校非常重视对教师的激励机制,制定了《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竞赛,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经验论文,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同时,学校制定了《教职工培训学习制度》,从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教师进修和培训,满足老师们学习上的需要,组织各种工会活动,满足教师娱乐的需要,积极支持和吸收优秀教师加入党组织,满足他们政治上的需要等等。我校的管理工作得到了教师们的积极拥护和肯定,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成为了我校的主旋律。
二、工作落实情况
(一)、落实“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主题实践活动 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重点,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牢牢把握教育内涵,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利用违反师德师风的各种反面典型案例做深刻剖析,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警示教育,提升广大教师廉洁从教的自律意识。认真开展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加强师风行风建设,开展优秀教师宣传,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开展师德师风承诺活动。
(二)、名师培养工作
我校以区“三名工作室”为抓手,结合我校的循环日记“名师工作坊”,积极发挥三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上学期邀请了青年作家做讲座,本校教师上研讨课,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工作坊教学研讨活动,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影响作用,本学期
(三)、教师交流
2017年暑期,我校积极配合区教育局的教师交流工作,共调进教师4名,选派到村小挂职交流干部1名,交流到区内其他学校交流教师6名。
三、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特别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看来,仍然有许多地方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视:
1、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完全合理。近几年来,我校一直没有专职科学教师,尽管学校一直在努力,但是,学校的科学课,一直上得不够规范,影响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经费的制约,影响着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学校虽然把有限的经费大都用在了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尽最大可能的满足教师的需要,但仍然捉襟见肘。学校根据现状制定了《教师外出学习制度》,尽最大努力的帮助教师解决学习经费,但教师仍然要负担相当大的一部分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学习的热情。由于经费的限制,学校也不能经常请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校本培训的质量。
在今后,我们将根据上级的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管理理念,不断改善教师队伍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和措施,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工作热情,推动学校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
第三篇: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结
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学校才能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实现“办好教育回报人民”的承诺。近些年来,我们狠抓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了学校的飞跃发展。
一、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前提
在学习中提高教师的认识。“教育是爱的艺术”,“爱是教育的基石”,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真谛。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激励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其中,我们又把热爱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作为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教育的权利。
在制度上规范教师的师德。我们每一学期都要与所有老师签订〈师德师风协议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作出明确的要求:比如不乱办班、不乱收费,不歧视不排斥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文人体罚心罚学生,不冷眼对待家长,不向家长索要财物等。如果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学校将按照协议书中的规定,作出严肃的处理。
在舆论监督中约束教师的育人行为。为了对教师负责,也是为了让社会满意,并发挥社会各界对教师师德的监督作用,我们聘请了校外师德师风巡视员;设立了师德师风举报箱,开通了师德师风“校长热线”,让学生和家长及时反映教师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措施的制定,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约束,很好地发挥了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在学习中提高,用制度来规范,用舆论来约束,对教师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既宣传法律法规,又提倡奉献精神,是我们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成功经验。
二、精研业务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
要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我们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研究,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循序渐进,在较短的时间里让教师的工作能力有了迅速地提高。
(一)加强学习
让学习成为教师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信息经济的日渐迫近,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一张文凭的“保鲜期”已经大大缩短,我们必须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吸收新的信息,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永葆活力。我们学校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形式,向老师传达新的观念,传递新的信息,引导教师要加强学习,及时“充电”。通过学习,我们许多教师都明白,只有学习才能增强我们的能力,优化我们的素质,才能胜任新观念、新思想下的教育工作。学习,已经成为了我校教师提高工作质量的需要,成为了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
让学习成为学校的制度。我们对教师理论学习的内容和学习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的理论学习必须以教育理论为主,要自己的学科教学密切联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每月不得少于15页,要作为教学六认真的检查内容。为了激励和督促教师学习理论,我们还定期举行理论学习笔记展评,开展理论学习交流,开设教师“教育论坛”,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
通过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教师普遍转变了教育观念,调整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优化了自身素质,增强了教育的底蕴,提高了教育质量。
(二)加强研究
1、坚持开展好常规研究
教师的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极具研究性的工作,让教师把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中,这是实践先进教育思想的需要,也是落实新的课程改革精神的需要。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推行集体备课制度,提高备课质量。我们对集体备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坚持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即:钻研教材——写出教案——集体研究——修改使用——课后反思。集体备课不仅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量中解脱了出来,而且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作用。上好六种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每学期都坚持上启示课、调讲课、过关课、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既帮助个别教师尽快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又让更多的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评析,让教师在总结中提高。我们坚持要教师每一堂课上完以后都要写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教程中的得失;还要求教师每一个月都要写一篇案例评析,以这样的方式梳理自己一月以来的教学实践。通过这些做法,让教师时时、处处都处于研究之中。
2、全力抓好教育科研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科研就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把学校工作中的问题专题化,课题化,增强工作的研究性,目的性,并且让一批骨干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这对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年,我们先后开展了〈中、小、幼创新知识和技能培养的研究〉,〈小学生潜能开发实验〉,〈在新课程中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研究〉,〈小学生良好环卫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通过这些科研课题的研究,我们把素质教育的方针贯彻到了教育实践中,把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培养了一大批教师,让他们成长为了学校的骨干力量,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造就了一大批“基础宽厚,个性张扬”的学生,真正做到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开展教育科研,还迅速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成功打造了优质教育的知名品牌。
我们立足校情,着眼发展,开拓创新,舍得投入,实现了“科研强师、科研兴校”的办学追求。
三、建立激励机制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保证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我们长期开展好教师继续教育,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的有力保证。我们相继建立了择优外派学习制、定期理论学习制、教师论坛奖励制(每学期举行青年教师教学论坛,并及时予以奖励)、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制、青年教师成长指数制、科研专项评分制、一组一小题研究制(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研究小课题,纳入六认真检查的内容,期末统一考核。)、“两个一”考核制(每期一篇论文、一堂优质课,达到此要求的才能得到期末10分的专项考核分,以此促进青年教师加强学习和研究。)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充分地调动了教师们参与学习、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由于我们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千方百计地抓好了教师的继续教育,终于让全校教师的工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让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近年来,我们教师在县级以上发表论文几十余篇,上县级优质课有很多堂。
第四篇:**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回顾
**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回顾
百年大计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学校才能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实现“办好教育回报人民”的承诺。近些年来,我们狠抓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了学校的飞跃发展。
一、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前提
在学习中提高教师的认识。“教育是爱的艺术”,“爱是教育的基石”,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真谛。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激励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其中,我们又把热爱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作为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教育的权利。
在制度上规范教师的师德。我们每一学期都要与所有老师签订〈师德师风协议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作出明确的要求:比如不乱办班、不乱收费,不歧视不排斥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文人体罚心罚学生,不冷眼对待家长,不向家长索要财物等。如果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学校将按照协议书中的规定,作出严肃的处理。
在舆论监督中约束教师的育人行为。为了对教师负责,也是为了让社会满意,并发挥社会各界对教师师德的监督作用,我们聘请了校外师德师风巡视员;设立了师德师风举报箱,开通了师德师风“校长热线”,让学生和家长及时反映教师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措施的制定,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约束,很好地发挥了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在学习中提高,用制度来规范,用舆论来约束,对教师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既宣传法律法规,又提倡奉献精神,是我们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成功经验。
二、精研业务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
学校的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我们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研究,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循序渐进,在较短的时间里让教师的工作能力有了迅速地提高。
(一)加强学习
让学习成为教师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信息经济的日渐迫近,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一张文凭的“保鲜期”已经大大缩短,我们必须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吸收新的信息,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永葆活力。我们学校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形式,向老师传达新的观念,传递新的信息,引导教师要加强学习,及时“充电”。通过学习,我们许多教师都明白,只有学习才能增强我们的能力,优化我们的素质,才能胜任新观念、新思想下的教育工作。学习,已经成为了我校教师提高工作质量的需要,成为了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
让学习成为学校的制度。我们制定了〈太和二小理论学习制度〉,对教师理论学习的内容和学习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的理论学习必须以教育理论为主,要自己的学科教学密切联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每月不得少于15页,要作为教学六认真的检查内容。为了激励和督促教师学习理论,我们还定期举行理论学习笔记展评,开展理论学习交流,开设教师“教育论坛”,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
通过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教师普遍转变了教育观念,调整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优化了自身素质,增强了教育的底蕴,提高了教育质量。
(二)加强研究
1、坚持开展好常规研究
教师的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极具研究性的工作,让教师把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中,这是实践先进教育思想的需要,也是落实新的课程改革精神的需要。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推行集体备课制度,提高备课质量。我们对集体备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坚持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即:钻研教材——写出教案——集体研究——修改使用——课后反思。集体备课不仅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量中解脱了出来,而且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作用。
上好六种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每学期都坚持上启示课、调讲课、过关课、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既帮助个别教师尽快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又让更多的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评析,让教师在总结中提高。我们坚持要教师每一堂课上完以后都要写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教程中的得失;还要求教师每一个月都要写一篇案例评析,以这样的方式梳理自己一月以来的教学实践。通过这些做法,让教师时时、处处都处于研究之中。
2、全力抓好教育科研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科研就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把学校工作中的问题专题化,课题化,增强工作的研究性,目的性,并且让一批骨干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这对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年,我们先后开展了〈中、小、幼创新知识和技能培养的研究〉,〈小学生潜能开发实验〉,〈在新课程中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研究〉,〈小学生良好环卫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通过这些科研课题的研究,我们把素质教育的方针贯彻到了教育实践中,把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培养了一大批教师,让他们成长为了学校的骨干力量,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造就了一大批“基础宽厚,个性张扬”的学生,真正做到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开展教育科研,还迅速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成功打造了优质教育的知名品牌。
第五篇: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严格执行市教育局颁布的《汨罗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来抓,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火天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把培养一支师德高尚肯奉献、教艺精湛勤探索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把学校确立的“铸师魂、练内功、压担子、送温暖”育师方针赋予新的内涵。
二、培养目标:
培养一支能适应21世纪现代教育要求,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尚的师德修养、深厚的专业修养、广博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业务真功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构建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个性健全、团结向上的并具有反思和自主探究研究型教师队伍。不断开创师资培养的新方法、新局面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理念
要进一步认真组织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的工作报告精神,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意识,使全体教师进一步坚定政治信念,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全校形成“敬业、爱岗、奉献”的氛围;形成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受教育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氛围;形成明辩是非、弘扬正气、树立良好师表形象、构建教师完美人格的氛围;促进学校的两个文明建设,从而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多年,但是我们依然将组织教师进行新一轮的《新课程标准》修订稿的学习,领会“新课标”的内涵,确立崭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教师是学生发展促进者的观念,落实“新课标”在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广大教师能于新课程同行、同成长。
2、注重磨练 夯实内功
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高层次的培训、学历进修和外出听课、参观学习。继续开展“常回家看看”系列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讲座,开展各类征文竞赛,强化学习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素养。积极抓好校本培训。要继续抓好继续教育工程,扎扎实实地办好中青年教师素质培训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基本功培训,夯实教师的内功,促进教师的发展。
3、青蓝工程 孕育新秀
努力加强教师队伍梯队建设。继续充分发挥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积极营造成“互助帮教”氛围;立足岗位培养,积极开展青年教师“新苗杯”、“育苗杯”课堂教学比武活动,增长教师才干,努力培养优秀教师。引入人才流动机制。使中心和完小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要实行经常性的流动,使中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使中心的教师队伍成为“源头活水”。积极实施名师工程。推出校级学科带头人评估激励机制,对优秀青年教师实施重点培养,为他们创造发挥才能、展现魅力、崭露头角提供实践平台。
4、建章立制 增强意识
施行《校级学科带头人评选制度》,激发教师的现代竞争意识,为教坛新秀的脱颖而出提供舞台;执行《教师学习制度》,不断增强教师的工作的责任心,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大专本科等专业学科的学习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以适应新世纪对教师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