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全社会对水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从我县的实际看,作为我县城乡供水主要水源的地下水,由于长年来的过量开采,以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和地面沉降速率加快为主要特征的地质环境影响日益显现,带来防洪能力和水利工程效益的下降,还对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航运、地面建筑等造成无法逆转的影响。为了防止地面继续沉降,切实保护好不能再生的优质地下水,省人民政府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强杭嘉湖地区地下水管理的若干规定。因此,启动和加快我县城乡一体化供水事业的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现实和非常紧迫的课题,这既是推进城市化的需要,又是解决我县城乡供水矛盾、发展供水事业的需要。
一、我县城乡供水基本情况
1、供水设施情况。我县农村改水工作始于1981年,在市、县两级政府的重视下,累计投入改水补助资金500多万元。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农村改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一定规模。特别是近几年来,在积极推行省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和城镇供水向农村延伸工程的进程中,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累计申请财政补助资金700万元,使农村改水步伐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改水受益率逐年提高。至2007年底,我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65%,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居民世代饮用河水、土井水的状况。县城武原镇也于2006年底成功切换了地面饮用水。目前,我县城乡供水设施主要包括地下水及地面水供水处理设施。
2、供水结构及体制情况。我县城乡供水分县城供水、乡镇供水及企业自备井供水三个格局,共有镇级以上自来水供应点15个,包括11个地下水供应点和4座地面水厂,其中由县建设局管理的4家,所在地政府管理的8家,核电系统2家,村级供应点1家,从业人员共300多人。县城供水,2005年12月前以分质供水为主,即地下水供应城区内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商业服务业等生活饮用用水,地面水供应工业企业和居民生活杂用。12月切换地面水后,城区内居民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全部为地面水,由县自来水公司供应。各镇供水仍以地下水为主,由各镇水站(厂)及各企业自备井供水。供水体制方面,县自来水公司、武原水站、城西水站、沈荡镇水厂,行政管理单位为县建设局;其余各镇水站,行政管理单位为当地镇政府;企业自备井供水属于内部供水,行政管理单位为县水利局。
3、供水规模及供水量情况。经过30多年的发展,至目前,全县实际日供水规模17.3万吨,其中天仙河水厂日供水规模6万吨,其余各镇日供水规模为11.3万吨,其中包括澉浦镇自来水供应站0.6万m3/日;2007年,除县开发区大桥新区(由乍浦供水)和核电厂区外,全县总供水量为3283万吨,其中县城区供水量为1154万吨,各镇供水量2129.44万吨;地面水1284万吨,地下水1999.44万吨(以各镇近70口深井为主,不包括30多口企业自备井的用水量)。
二、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情况
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启动于2003年。2003年9月,县政府对完善我县供水管理机制和投资机制召开专题会议,围绕供水规划、投资、建设、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研究,提出了加快编制供水规划、逐步理顺供水管理体制、完善供水投资机制的意见。2004年12月,县发展计划局(现发改局)编制完成了《海盐县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对我县2020年以前的城乡一体化供水作出了规划。在此基础上,2007年,我县又完成了《海盐县城乡供水二级管网专项规划》,为我县下一步镇(区)二级供水管网建设提供了依据,为推进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奠定了基础。2006年1月,县政府又出台了《海盐县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同年6月,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我县水源地保护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实施的目标及发展方向。
为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立健全组织机构,2005年4月,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暨禁止地下水开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县政府办公室和发改、水利、建设、财政、卫生、环保、国土、经贸等相关职能部门,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2006年,进一步明确我县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由县建设局负责实施,将原设立于县水利局的城乡一体化供水办公室改设在县建设局,将原分散在多个部门的职能逐部划归到县建设局,由其承担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的行业管理、技术监督指导。今年年初,县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进一步建立健全供水运行体系,成立海盐县水务投资(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现正积极筹建之中。
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实现2010年地下水禁采目标,2005年1月,在原来天仙河水厂日供水能力3万吨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县政府同步出台《关于控制我县地下水资源开采实施意见的通知》。同年底,县城成功实现了地面水切换工作,封闭了15口地下深水井,先于其它镇实现了地下水禁采目标,开启了地下水禁采步伐。
按照《海盐县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2006年,我县启动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该工程包括为日供水能力30万吨水厂及贯通全县各镇(区)126.72公里的一级供水管网,工程分两期实施。同年3月,启动了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2007年7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海盐县城乡供水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并被确立为省重点工程。在海盐县人大十三届二次会议上,该工程被确定为县政府2008年实事工程。海盐县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规模为日供水能力15万吨水厂一座,配套建设68公里供水管网,供水范围为覆盖整个海盐县域的城市和镇(区),取水水源为沈荡镇聚金村的千亩荡,工程投资概算为39550万元,于2007年12月3日正式开工。为了切实解决居民饮用水的安全和供水源水问题,县政府按照市政府统一组织安排,积极开展了太湖引水工程前期调研、论证工作。2007年8月,由分管副县长召集县发改、财政、建设、水利、环保、国土、供电局各单位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研究太湖引水问题。会后,由水利局牵头,成立调研组,分别走访了兄弟县市的相关单位和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了解情况,并特别询问了有关海盐太湖引水的看法和建议。还实地察看了太湖胡溇取水口。于9月4日,调研小组再次开会讨论,交流相关情况,形成了海盐太湖引水工程的初步意见。
三、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面临形势
1、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我县从1966年起开始开采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至2005年12月,一直以地下水为主供水。根据水文部门勘证,我县地下水资源属深层封存型,无补给来源,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地下水资源将不断衰竭;同时,近几十年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导致了区域性降落漏斗及地面沉降的出现。据地质勘探资料显示,开采中心武原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地面沉降,至2004年沉降程度已相当严重,最大的地方达1.62米,切换地面水后,沉降速度虽有所趋缓,但年均仍达2厘米。为加强杭嘉湖地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控制地面沉降,防止地质灾害,省政府办公厅于2002、2004年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杭嘉湖地区地下水管理的通知》、《转发省水利厅关于划定杭嘉湖地区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及明确控制目标意见的通知》,划定我县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并明确了全面禁采地下水的控制目标年限。如何解决地下水禁采后全县供水问题,找好替代水源,保证城乡供水需求已迫在眉睫。
2、水源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尽管我县地处杭嘉湖平原运河水系,降雨充沛,河道密布,湖荡众多,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污水排放、农药化肥使用及上游污水流入,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全县地表水除南北湖为IV类外,其余均为V类或劣V类水,水质性缺水的问题十分突出。据对县内天仙河、千亩荡、化神荡、三牌楼漾、于城大桥5个断面的采样分析,水质均为劣V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超标油污染严重。同时,我县地处太湖排涝工程下游,水质受境外水影响较大,安全稳定性差,水质难以保障,尤其泄洪期间,各项指标更是难以控制,对我县饮用水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
3、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保障的呼声日高。目前我县城乡居民对饮用水的卫生安全问题十分关注。县城切换地面水后,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成为县城百姓街头巷尾谈论的热点问题,特别是2005年哈尔滨松花江污染事件、2006年秀洲化工厂水污染事故和2007年太湖蓝藻的集中爆发所引发的教训,群众反响非常强烈,迫切要求政府采取切实措施确保饮水安全。饮水安全问题若处理不好,势必会对我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政府形象等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4、周边地区城乡供水一体化进展较快。为执行省政府办公厅2个文件精神,缓解缺水矛盾,嘉兴市本级和兄弟县(市)都加快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步伐,相比我县,他们起步较早、进展较快。如海宁、桐乡在2000年就开始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所需的水厂、供水管网等设施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嘉兴、平湖、桐乡、海宁在2004年基本完成水务体制改革,有效地推进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的实施;另外,各地还根据实际,采用了不同的水源补充或水质改善方法,如嘉善、平湖都采用从太湖取水或引水的办法来弥补水源、水质上的不足,嘉兴近期采用湿地生态治理,远期实施引水工程。
四、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供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县工业化和城乡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也呈逐年增大之势。近年来全县城乡年用水量递增幅度均在10%以上。根据预测,我县至2010年、2020年将分别达到22.5万m3/日、36万m3/日的需求规模。与此同时,进入倒计时的全面禁采地下水控制目标也给供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两者互相作用进一步拉大了水资源缺口。优化资源配臵,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加快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资源共享已刻不容缓。
2、饮水安全难以保障。我县属水质性缺水,本地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以及过境水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河网水质,水环境保护工作还任重道远。《海盐县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实施起步迟,对县城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措施的落实成效还不明显,取水口随时会受到周围污染源的影响;对千亩荡水源地的保护措施相对滞后,虽然前期开展调研,但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在供水方面,目前我县唯一达标的地面水处理设施县自来水公司天仙河水厂采用深度处理工艺,在目前源水水质虽已污染但尚稳定的情况下能确保出厂水水质安全,但如水源进一步恶化,将很难保证出厂水合格。其它大多数供水点的供水处理工艺、管道等设施简陋,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由于没有完善的水处理设施,抽取的地下水直接供应用户,水质超标现象普遍,供水过程易受二次污染。
3、后续建设资金筹措难度大。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水厂建设到一级管网、二级管网的建设,涉及总投资约8.5亿元,还不包括三级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技术改造。因此,随着一期工程各项子工程相继启动上马,投入越来越大,资金压力越来越重,而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建设成本不断加大,且工程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不断增大,建设资金保障不足,威胁到工程的整体推进和建设周期。三级管网的改造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投入。资金瓶颈的制约,将严重影响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4、供水体制和机制尚不完善。我县目前城乡供水呈多元化格局,管理体制各异。由于各供水企业的投资主体不同,水价的制定存在一定差异,产生不同的供水企业争夺客户的现象,导致不必要的浪费,也使小水站(厂)运营困难。各自为战的供水体制,还难以做到资源的合理配臵,导致供水基础设施投入盲目,缺乏统一规划,造成重复建设。同时,随着我县水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势必涉及各供水单位的人员分流安臵问题,而我县镇属自来水供应站的在编人员为事业编制,这就带来一个身份转换问题,可能会引起当事人的抵触情结。
5、涉及工程征(用)地政策不健全。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由于管线铺设长,覆盖全县各镇(区),涉及面广,并且部分用地还需征(借)用农保田。由于国家对土地管理十分严格,审批程序较多,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的时间受到了影响。同时,在管线建设前期政策处理中,因涉及到农户承包地,为局部利益,常出现农户不配合工程建设的现象。
五、对推进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切实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需要,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需要,是供水事业发展的需要。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保证全县人民饮用水安全,对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的认识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的宣传,尤其要对水资源保护、地下水全面禁采、安全节约用水等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认识,营造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要将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职责分工,投入资金,出台政策,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重视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妥善处理好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依法、自觉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真正成为造福地方百姓的“民心工程”。
(二)理顺城乡供水一体化体制和机制
体制和机制是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的有力保证。要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县实际,积极深化水务改革。建立新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投资建设机制,将供水企业纳入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城乡一体化供水的网络结构组成、职能划分和定位,抓好各级管网的建设、改造及与主管网的衔接。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形成多元化的投资、建设格局。积极完善直接供水和分级供水相结合的城乡供水一体化运行模式,并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一级供水模式。县水务投资集团负责县级地面水厂制水、主管网输水及配套设施管理,一级公司制水出售给各镇自来水供应点。各镇自来水供应点负责本区域的供水日常经营、维护管理,各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三)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海盐县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已经出台,在此基础上,各镇要开展调查摸底,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尽快编制本区域的供水规划,并与县级规划相衔接,成为县级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严肃执行两级规划,杜绝规划实施中的随意性,切实发挥规划指导作用,避免在供水基础设施建设中特别是在管网方面出现的重复建设。根据上级对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文件精神,水厂和管网建设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投资大、周期长的严峻形势。必须加快建设与需求规模相适应的地面水厂、供水管网等设施,排出时间进度表,保证工程如期竣工、投入运行。根据规划,要同步建设配套设施,以及镇、村自来水供应点和管网的建设、改造,做好衔接。
(四)加强水源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整治
认真实施《海盐县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县环保、建设、国土、水利等部门都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我县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改善水源。要加大对已划分的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保护力度,促进现有取水口水资源质量的好转。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千亩荡水源地建设。继续加强对水环境的综合整治,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好水环境,提高水质。保护工作要与治理工业污染相结合,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结合,与河道整治工作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提高入网率。
(五)加强水质监测
防止水污染事故的出现,县政府要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供水的保障、应急措施,尽快制定城乡供水一体化应急预案。水利、环保、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督管理,强化行业指导、监督和检查,加强饮用水安全监测,逐步推行供水行业准入控制和特许经营制度,维护供水行业秩序,严肃查处破坏供水设施和窃水等违法行为。监管部门的监测结果,要定期通过有关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供水企业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对制、供水过程的技术管理和供水设施的日常运营维护,加强水质检测,提供优质服务,使城乡居民真正饮上“放心水”。
第二篇:社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社区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市东部,隶属于****,下辖12个居民小组,526户,1998人,耕地面积2178亩。**社区整体上属于传统的农业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粮食、蔬菜、朝天椒、烟叶、中药材,以及村民外出务工经商、发展运输等项目。
二、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社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新社区位于**。规划总占地面积39885.86平方米(约合59.8亩),其中城市道路占地5615.61平方米(约合8.4亩),项目建设净用地34270.25平方米(约合51.4亩)。
规划建设居民住宅楼16栋,预计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征地59.8亩,2.8万/亩,共计167.04万元。可安置居民508户。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规划建设一栋17层两栋6层住宅楼,可安置180户、720余人居住,住房分90㎡/户、100㎡/户两种户型;拟建设停车位120个,附带社区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2142.5平方米,配套商业超市建筑面积4416.08平方米。二期规划建设6层一梯两户住宅13栋,总建筑面积41198.68平方米,可安置418户居民。附带社-1-
区幼儿园,群众游园等公共活动场地。
三、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政策建议。
1、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繁杂且时间长,费用高。按照上级要求必须在工地开工以前完成各项手续办理。但在具体办理手续和行政审批事项上非常繁杂,有时一个部门一个审批文件甚至一个证明材料就需要几天到一个星期时间才能完成。前期主要是发改,建设规划设计,国土,环保,电力,文化等部门各项手续的办理和审批,所有手续全部办齐至少需要半年以上时间,有些审批事项审批时还必须有相关资质单位编制的文本,社区就必须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编写,而编制费用少则几千,多则几万,比如电力部门高压输电线路需要迁移时费用很高,而这无疑增加了建设成本,最终增加了群众的负担。
建议政府统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具体办事流程,编印成册,方便社区对照办理,还要尽量简化事项,规定审批在几个工作日内完成或者答复,以提高工作效率,能减免的费用一律减免,减少建设成本,最终降低房价,减轻农民负担。
2、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人均负担过重。石佛社区室内外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总投资接近1000万元。平均到居民购房价格上每平方近200元,按一般户型三室两
厅100平方米计算,每户均摊费用将近2万元。
建议社区内道路,广场,绿化,环卫等由各级政府财政投入支持,公开招标,统一建设,切实减轻群众购房成本。水、电、暖、气、通讯等可以由政府出面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统一安装,各级财政投入一部分,群众承担一部分。
3、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立足村情,一村一策,不能搞一个模式一刀切。一些距离城市乡镇较近的社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已基本被征用完,社区群众和城市居民无论从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上都已基本相同。但一些偏远社区仍有大量土地,又没有什么工业项目,大部分群众仍以传统的农业种植为主,两种不同的社区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应区别对待,距城镇较近的社区老村拆迁后土地开发利用价值大的尽量拆迁入住新区。偏远社区仍有大量土地,拆迁后土地利用价值不大的可分步拆迁,也可搞一个社区两种模式,愿意来新区居住的一部分人入住新区,旧房拆迁,土地综合利用,另外一部分不愿意来新区居住的,由政府在原社区内选址统一设计规划户型结构,居民自建,政府财政补贴,统一新型社区道路,绿化,环卫,配套水电等,建成后,群众不离开土地,改善居住环境,再引入土地流转大户承包群众土地,集中土地使用,提高土地使用价值,或者搞休闲观光农业,吸引城里人周末到农村社区休闲旅游,或者建设青少年劳动体验基地,让城里的孩子到乡下
种一天地,干一天活,与社区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让孩子接受教育,也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还增加了群众收入。
**社区居委会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关于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明确了到2012年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也就是:全市城镇人口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0标台,城市居民利用公交出行率达到30%,农村村民利用公交出行率达到15%。对照这一目标,就我市城乡客运情况而言,目前全市共有客运企业16家(市9家、县7家),其中城市公交客运3家、出租客运7家、农村客运6家。城市公交线路17条,路网长度为228公里,日均行程约4万公里,日客运量约11万人次;农村客运线路26条,路网长度766公里,日均行程约4万公里,日客运量约3万人次。城市公交车244台(含校车21台),城乡客运车辆249台(其中市73台,县176台),出租车1587辆(市1291辆,县296辆),车辆档次和车况一般。1、4、7、9路城乡客运线路中巴车,已由市政府全部收购,3、6、8路和701线上的中巴车已完成资产评估,正在解决收购资金问题;5条农村客运班线(市区—中矿、市区—701、东村—二冶、市区—凤矿、市区—灰河)采用挂靠方式经营。
虽然这几年市政府加大了投入,我市城乡客运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尤其是农村客运发展十分明显,全市151个行政村,已有131个村通车,但与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还有差距,主要是:缺乏强有力的协调工作机制;场站建设滞后;运力仍显不足;资金难以落实到位;线路调整不够及时;公交化改造进展不快。
为加速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铜陵,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加强领导,尽快建立城乡客运一体化强力推进机制
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对涉及到多个部门才能办理的事项,由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处理;尽快制定出台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发展各目标和落实措施。
(二)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
按照“市、区、县”一体化、“路、站、运”一体化原则,统筹规划公路路网与客运站场,尽快构建一个以公路网络为基础、客运站场为节点、客运线路为通道的一体化城乡客运网络体系,使各种城乡客运方式有效衔接,以实现客运资源共享和旅客“零距离”换乘。
(三)加快建设,全面改善城乡客运一体化承载能力
一是加快路网建设。加快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连接线的工程进度,进一步完善“六纵六横”的公路主体框架,在全面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优化改造农村路网,加强农村路网与重点镇的连接,尽量形成闭合线路,构建主城区、城镇30分钟上高速,行政村(不含“飞地”)30分钟至主(副)城区的一体化交通路网。二是加快场站建设。尽快在顺安、县城北等处选择合适位置兴建换乘中心;另增建3-4个农村客运站;同时加快市区至重点集镇,重点集镇与集镇沿线的候车厅和招呼站建设。
(四)积极融资,努力保证城乡客运发展一体化资金足额到位
在财政投入控股的前提下,按照公用事业改革的总体要求,鼓励社会资本以合资、合作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公交投资、建设和经营,利用实施特许经营制度,逐步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积极探索城市公交公司参与农村客运班线的公司化改造的新路子;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车籍所在市、县、区政府出资收购班线。
(五)稳步推进,逐渐扩大城乡客运一体化范围
围绕到2012年我市一主两副城区和主要集镇公交运营网络全覆盖的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大投入,彻底更新破旧车辆,增加车辆数量,逐渐将我市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提高到与马鞍山、芜湖相当的水平,及时调整线路布局,加快农村客运的公交化改造,争取东部城区早通公交车,农村公交逐渐向钟鸣、东联、胥坝、天门、灰河等5个主要集镇延伸。
(六)政策扶持,不断优化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环境
将城市公交作为我市优先发展的一大战略,加大公交换乘中心、公交场站建设,以及车辆和设施装备的资金投入。在公交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核算时,合理界定政策性亏损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贴。对公交企业承担社会福利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所增加的支出,定期进行专项补助。优先安排公交设施建设用地,减免相关建设费用。
第四篇: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3月19日至23日,我到章安街道东埭村蹲点调研,了解到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再结合平时工作中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我认为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取得了一些
可喜的成绩: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识水平明显提高。调研中可以看出,全区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认识明显提高,强化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制定了“城乡一体、南北一体、陆岛一体”的战略目标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落实政策措施,把握工作着力点,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区农业总产值达43.5亿元,增长8%,农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47元。创建市级以上全面小康示范村5个,市首届“魅力村庄”2个,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1个。
3、城镇化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积极构建大交通格局,加大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开始启动“乡村康庄工程”,目前全区新建通村公路358.5公里,硬化率92.7%;公交班车通村率88.7%,城乡公交一体化已经形成;全区有109163户农户实现区、镇、村统一供水,占总数的99.18%。
4、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积极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推广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有87.3%的自然村和91.7%的农户的垃圾处理已经实施“户集、村收、街道中转、区处理”的模式;有79.78%的村、78.4%的农户的生活污水通过区、村域管网集中处理或户处理;155个村完成改厕任务,占总数的56%。
5、农村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实行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持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进入农户家庭,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宽带网络覆盖率100%,基本实现宽带进村、进家庭,17265户农户拥有电脑,平均每7户拥有一台,实际上网的有16032户。
二、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从对我区农村的调研情况看,虽然我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方面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受到下列一些因素的制约:
1、农民收入仍然偏低,增收后劲不足。近年来,虽然进一步加大了支农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同时,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持能力弱。特别是一些“家庭作坊式”的个体私营企业,严格意义上说,是“三合一”企业,经营的规模与效益不佳,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而且存在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城门失火”,就会殃及周边群众。
2、村镇规划建设水平低,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不少村庄建设缺少规划或者规划编制不够完善,执行不严,部分村镇建设无序,管理水平低下。多数村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村民环境意识淡薄,农户将生活、生产垃圾堆放在院内、大街上,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村中街巷缺乏硬化,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给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目前农业生产方式普遍粗放,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村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推广难度较大。由于农户缺技术、少经验、无资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小,名牌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优势农产品规模小,布局分散,缺乏产品优势和规模优势。
4、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
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5、农村社会事业建
设相对滞后。我区农村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的村已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农医保报销额度偏低,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6、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做“太平官”。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难以支付,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同时由于包产到户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也致使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现象的产生,村委会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五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当地群众有意见。六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由于我区区域发展不平衡,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思路和模式,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具体建议如下:
1、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2、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3、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4、抓好村镇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街道(镇)要有总体的规划,要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村屯城镇化建设目标。
5、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农民发展民俗文化表演和地域风情旅游;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6、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在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五篇: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有效途径,加快形成城乡经
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推进。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机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格局。只有广大农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只有尽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状况,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任务。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当前,农村安定和谐局面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需要加强,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只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因此,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差距主要在农村。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而且互相交织,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科学依据和基本要求
(一)科学依据。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出,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现实背景和深厚的实践基础。
一是理论依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他说:“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深入考察各国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史后对工业化发展普遍规律做出的科学总结,是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本特征后做出的科学判断,也是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后做出的科学论断,这为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二是现实背景。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城乡差距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