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液化石油气特性
液化石油气特性、泄漏原因、火灾扑救方法 2007-01-26 16:30
何福来
文章摘要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液化石油气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液化石油气的储存、运输、充装、使用等过程中,因设备自身质量问题或因人为违章操作等原因,造成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而导致火灾事故,这类火灾事故呈逐年上升之势,且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本文对液化石油气的七大主要特性作了详细介绍,并综合了三类常见的泄露原因,使人们对它的危险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着重阐述了扑救此类火灾事故的五类基本方法,从保障火场的扑救人员和车辆器材装备安全等方面,对扑救中应注意事项方面对其做了进一步介绍,为火场指挥员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参考。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特性 泄露原因 扑救方法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液化石油气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液化石油气的储存、运输、充装、使用等过程中,因设备自身质量问题或因人为违章操作等原因,造成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而导致火灾事故,这类火灾事故呈逐年上升之势。2002年11月26日21时40分,潍坊市一宿舍楼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4人重伤、楼房报废的严重后果。2002年12月27日,枣庄市某单位宿舍楼发生管道液化气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7人受伤。2003年1月27日章丘市某小区楼房发生管道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造成21人死亡,8人受伤的特大事故。因此,了解液化石油气的主要特性,弄清发生泄漏的一般原因,对于预防液化石油气火灾具有非常重要意义。而掌握液化石油气火灾的基本扑救方法、了解扑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火场指挥员正确决策、科学指挥的前提基础,它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财产损失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液化石油气的主要特性
液化石油气指的油气田和石油蒸馏加工过程中所得出来的烃类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这种烃类化合物主要是由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低分子烃类组成的混合物,也含有少量的杂质。根据组分的不同,常温常压下它的沸点范围是-42.7℃至-0.5℃。由于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要增大约250倍,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一)燃烧爆炸性。
液化石油气能够燃烧,分为稳定燃烧和爆炸两种形式。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遇火发生的连续燃烧现象,叫做稳定燃烧。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约为2%~9%),遇到火源发生爆炸,通常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和高温。
(二)比空气重。
液化石油气的气态相对密度为1.5~2,比重是空气的1.5~2倍。由于比重大,发生泄漏时液化石油气就会积存在低洼处,或沿地面任意漂流,一旦达到爆炸浓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三)受热膨胀。
液化石油气的液体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体积则增加。其液体的体积膨胀系数比汽油、煤油都大,是水膨胀系数的10~16倍。因此,充装液化石油气的气瓶应严格控制充装量,否则随着温度的升高气瓶极易被胀裂。
(四)点火能量小。
液化石油气的着火温度约为430℃~460℃,比其它可燃气体低,点火能量小,一个火星就能点燃。
(五)有毒性。
液化石油气有低毒,空气中含有1%时,人在空气中10分钟无危险。当空气中含量达到10%时,人处在该环境中2分钟就会麻醉。
(六)带电性。
液化石油气在罐装和运输过程中易产生静电,流速越快,越易产生静电。
(七)腐蚀性。
液化石油气对容器、管道、橡胶管、密封物等有腐蚀作用。
二、液化石油气泄漏的一般原因。
引发液化石油气火灾必定具备下列4个条件:
1、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
2、与空气混合;
3、着火源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4、上述3个条件相互作用。满足上述4个条件,液化石油气火灾才能够发生,但最基本的原因是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一般由如下原因造成:
(一)设备质量和安装问题。
储罐、管道、阀门等设备存在质量问题;角阀关闭不严、橡皮胶管老化破损、部件安装松动等致使液化石油气泄漏。
(二)违章操作。
缺乏安全知识,不了解液化石油气的性质,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使用普通胶管代替高压管,气瓶充气过量,罐体外高温或者使用火焰直接烧烤。
(三)运输车辆事故、人为破坏或者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管道、储罐损坏而发生泄漏事故等等。
三、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的基本方法
对于液化石油气火灾,消防队到达火场时,一般第一次化学性爆炸已经结束,并且火势已经蔓延扩大,已进入稳定燃烧阶段。此时的关键在于防止二次爆炸和阻止火势扩大蔓延,消防队到达火场时应立即开展如下工作:
(一)要抢救人员、冷却气罐,以防爆炸。
消防队第一到场力量应确立“救人第一”指导思想,先要组织抢救遇险人员,然后集中所有灭火力量,用水枪冷却邻近储罐,防邻近储罐发生爆炸。特别在灭火力量严重不足时,应冷却罐体使其稳定燃烧,等待增援力量到场后再组织力量一举歼灭火势。
(二)要清理障碍、采取多种方式灭火。
增援力量到场后,要视情适当增加冷却力量,清理气罐周围的障碍,开辟进攻路线。并从外围向火场中心推进,逐步消灭液化石油气罐周围的火焰。在备足水和其它灭火剂,且确保火场不间断供水的情况下,由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做好堵漏断气准备,并采取下列一种方法或组合方法进行灭火:
1.冷却、窒息法。
组织数支喷雾或开花水枪并排或交叉射出密集水流,对火焰根部极其周围进行高密度射水,同时由下向上逐渐移动射流,利用水汽化吸收大量的热能,在降低着火点温度的同时稀释液化石油气的浓度,达到使火焰熄灭的目的。
2.干粉抑制法。
干粉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效果显著,灭火速度快。在灭火过程中,干粉大量捕捉燃烧中产生的游离基,并与之反应产生性质稳定的分子,从而截断燃烧反应链使燃烧终止。使用灭火剂的多少要取决于火势的大小、压力的高低和冷却效果的好坏等多方面因素,配合水枪降温效果更为显著。
3.隔离灭火法。
在管道泄漏而储罐阀门尚未烧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关阀断气的方法进行隔离灭火。操作人员要身着避火服并携带必要工具,在水枪掩护下,接近装置关上阀门断绝气源。当起火储罐上方发生较小泄漏,且各管道处于完好状态时,可将着火储罐中的液化石油气转移到其它储罐中,“釜底抽薪”,烧尽储罐中的液化石油气,使火熄灭。但此方法应讲究技巧,对着火储罐的储气量应把握准确,否则容易造成火势扩大蔓延。
4.注水升流法。
对泄漏部位在下部的储罐,应利用已有或临时安装的输水管线向罐内注水,利用水与液化石油气的比重差,使液化石油气浮到破裂口上,使水从破裂口流出,再进行堵塞工作。操作中要防止水压过大而使液化石油气从罐顶部安全阀处排出,可采取边倒液化气边注水的方 3
法。
5.应急点燃法。
在其它方法都不能奏效时,为了防止爆炸,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可采取点燃的方法,防止液化石油气达到爆炸极限。在人员撤离现场后,用曳光弹或信号枪从上风方向点燃,实施控制燃烧。
四、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液化石油气火灾破坏性强,危害性大,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恶性事故。扑救时要及时成立火场指挥部,统一协调,加强指挥,搞好协同作战,应重点做好火场的扑救人员安全和车辆器材装备安全,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火场指挥员要及时准确地分析判断火场信息,监视储罐和风向、风力等情况,综合火场变化及时做出正确的战斗部署和撤退决策。
要注意储罐爆炸先兆。如果储罐受到烧烤,可能会发生物理性爆炸,并有明显的爆炸前兆:一般情况下,红火焰、响声小,比较安全;火焰由红变白,响声由小变大就是爆炸的前兆。
(二)消防车应停在便于撤退的位置。
进入火场的扑救人员要尽量精简,配带隔热服、避火服、空呼器等防护装备,在上风方向接近火场,站位不得高于储罐水平中心线之上,免受储罐爆炸的威胁。
(三)要确保火场不间断供水。
水枪手要选择好地形地物,掩蔽身体。近战时应采取层层冷却掩护进攻的方法。冷却水应尽量由上至下喷射到直接受火势辐射威胁的罐壁上。水枪手必须时刻保持与指挥员的通信联络。
第二篇:液化石油气的特性
液化石油气的特性
液化石油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性:
1.常温易气化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的沸点低于-50℃,因此它在常温常压下易气化。1L液化石油气可气化成250—350L,而且比空气重1.5~2.0倍。由于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所以泄漏时常常滞留聚集在地板下面的空隙及地沟、下水道等低洼处,一时不易被吹散,即使在平地上,也能顺风沿地面飘流到远处而不易逸散到空中。因此,在储存、灌装、运输、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远处的明火也能将逸散的石油气点燃而引起燃烧或爆炸。
2.受热易膨胀
液化石油气受热时体积膨胀,蒸气压力增大。其体积膨胀系数在15℃时,丙烷为0.0036,丁烷为0.00212,丙烯为O.00294,丁烯为O.00203,相当于水的10~16倍。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地膨胀,气态压力也不断增加,大约温度每升高1℃,体积膨胀0.3%~0.4%,气压增加0.02~0.03MPa。国家规定按照纯丙烷在48℃时的饱和蒸气压确定钢瓶的设计压力为1.6MPa,在60℃时刚好充满整个钢瓶来设计瓶内容积;并规定钢瓶的灌装量为0.42kg/L,在常温下液态体积大约占钢瓶内容积的85%,留有15%的气态空间供液态受热膨胀。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环境温度不超过48℃,钢瓶是不会爆炸的。如果钢瓶接触热源(如用开水烫、用火烤或靠近供热设备等),那就很危险。因为温度升高到60℃时钢瓶内就完全充满了液化石油气,气体膨胀力直接作用于钢瓶,而后温度再每升高1℃,压力就会急剧增加2~3MPa。钢瓶的爆破压力一般为8MPa,此时温度只要升高3~4℃,钢瓶内的气压就可能超过其爆破压力而爆炸。如果超量灌装钢瓶,那就更加危险。据实验,规定灌装量为15kg的钢瓶,超装1.5kg,在35。C时液态就充满了瓶内容积,在40℃时就有可能引起钢瓶爆炸;若超量灌装2.5千克,在20℃时液态就充满了瓶内容积,在25℃时就可能使钢瓶爆炸。如某地一用户为贪小便宜,通过私人关系在液化气站往钢瓶内多灌了2kg液化石油气,拿回家停放不久就爆炸了,造成物毁人亡。
3.流动易带电
液化石油气的电阻率约为1011~1014 Ω·cm,流动时易产生静电。实验证明,液化石油气喷出时产生的静电电压可达9000V以上。这主要是因为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气体中常含有液体或固体杂质,在高速喷出时与管口、喷嘴或破损处产生强烈摩擦所致。液化石油气中含液体和固体杂质愈多,在管道中流动愈快,产生的静电荷也就愈多。据测试,静电电压在350-450V时所产生的放电火花就可点燃或点爆。
4.遇火易燃爆
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约为1.7%--0.7%,自燃点约为446℃~480℃,最小引燃(爆)能量约为0.26mJ。就是说,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处在1.7%,-0.7%的范围内,只要受到O.26mJ点火能量的作用或受到446,480℃点火源的作用即能引起燃烧或爆炸。1kg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4%(化学计量浓度)时,能形成12.5m3的爆炸性混合气,爆速可达2000-3000m/s,爆炸威力相当于10~20kgTNT(炸药)爆炸的当量。在标准状况下,1m3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大约需要30m3的空气,产生100760kJ的热量,形成2100℃的火焰温度。可见,液化石油气一旦燃爆,将会造成严重危害。5.含硫易腐蚀
液化石油气中大都含有不同程度的微量硫化氢。硫化氢对容器设备内壁有腐蚀作用,含量愈高,腐蚀作用愈强。据测定,民用液化石油气中硫化氢对钢瓶的内腐蚀速度可高达O.1mm/a。液化石油气容器是一种受压容器,内腐蚀可使容器壁变薄,降低容器的耐压强度,缩短容器的使用年限,导致容器穿孔漏气或爆裂,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同时,容器内壁因受硫化氢的腐蚀作用会生成硫化铁粉末,附着在容器壁上或沉积于容器底部,随残液倒出,遇空气还有生热引起自燃的危险。
液化石油气站事故易发部位及危险点有:罐区、储罐、灌瓶间、压气机室和仪表间、接卸站台、汽车槽车、气瓶库、液化气管道等。
1.罐区
罐区是液化石油气站的危险区域,在其内设置了盛装各种危险品的压力储罐和附属设施。如果罐区选址不当,地面坑洼不平,布局不合理,防火间距不够,消防水源不足,消防道路不畅,防雷设施不完善等,都会带来火险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容易蔓延,难于扑救。
2.储罐
储罐为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压力容器。由于罐体材质及附件的缺陷、灌装操作失误、疏于试压检修等原因,容易发生泄漏、着火、爆炸事故。
3.灌瓶间
在气瓶灌装的过程中,由于气瓶完好程度不同,同时灌装的注气连接口又多,装、卸操作频繁,气流速度大,静电的危险性增多,灌满程度、气温高低、通风排气条件好坏等一系列因素,都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4.压气机室及仪表间
因其周围是易燃易爆物品,处于爆炸危险区域,设备故障和仪表失灵误动作等都可能带来严重火险,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5.接卸站台
接卸站台有各种装卸设备和管道,容易发生跑、冒、滴、漏,是事故的多发区。
6.汽车槽车
汽车槽车是运输和装卸液化石油气的机动压力容器,由于槽车罐体材质缺陷,安全附件不齐全或失灵,严重超装,进入装卸区排气管不戴火花熄灭器或静电接地不良,误启动槽车拉断卸气管而造成大量液化气泄漏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7.气瓶库
气瓶库是存放大量实瓶和空瓶的场所。由于气瓶本身的缺陷(如腐蚀、损伤等),角阀不良,严重超装以及气温、通风、搬运等一系列原因,都有可能招致火灾爆炸事故。
8.液化气管道
从炼油厂或石油化工厂的液化气储备供应总站的储罐到火车或汽车装车站台,以及从卸车站台送到分配、零售站的储罐,再送到灌装间装瓶,都要管道密闭输送。液化气管道涉及的面和点很宽很广。由于压力大、流速快,泄漏和静电带来的危险比较突出。已有多起事故都是因为管子断裂、阀门漏气、高压液化石油气喷出,遇明火或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着火爆炸。
液化石油气是从石油的开采、裂解、炼制等生产过程中得到的副产品。液化石油气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包括: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和丁二稀(C4H6),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甲烷(CH4)、乙烷(C2H6)、戊烷(C5H12)及硫化氢(H2S)等成分。从不同生产过程中得到液化石油气,其组成有所差异。
在常压条件下,液化石油气C3、C4成分的沸点都低于常温,容易汽化为气体,由于C5以上成分的沸点较高,在C3、C4等汽化之后仍以液态残留在容器之中,因此称为残液。我国民用液化石油气残液含量较高。
液化石油气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
催化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
氢气5~
6、甲烷
10、乙烷3~
5、乙烯
3、丙烷16~20、丙烯6~
11、丁烷42~
46、丁烯5~6,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5~12。
热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
氢气
12、甲烷5~
7、乙烷5~
7、乙烯16~
18、丙烷0.5、丙烯7~
8、丁烷0.2、丁烯4~5,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2~3。
第三篇: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和基本特性[定稿]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和基本特性
1、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是丙烷和丁烷,分别为含有三个碳原子和四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习惯上称为碳
三、碳四,均为可燃物质。
2、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呈气态。通常会在其中加入一个有明显气味的添加剂,这样在液化气泄漏时,人们便会觉察。
3、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呈气态,用降温或增压的方法可使其转变为液态,使用前在减压或升温,使之转变为气态。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其体积将膨胀约250-300倍。
4、液态液化石油气比水轻,一般为水重的0.5-0.6倍。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约为空气的1.5-2倍重。
5、液化石油气液态时的体积膨胀能力约为水的10-16倍,充满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容器,温度每升高1度,容器内的压力会急剧上升。
6、气态的液化石油气比重较大,是空气的1.5-2.0倍,泄漏后易聚集在低洼处,不易扩散。
7、液化石油气是一种高热值、无污染的能源。其充分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它的火焰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其热值是天然气的3倍,人工煤气的5倍。
8、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增至一定水平时会使人麻醉发晕,严惩时致人丧命。
9、气态的液化石油气着火温度比较低,为360摄氏度—460摄氏度,液化石油气的浓度达到1.5%-9.5%时即可遇明火爆炸,液化气一旦出现泄露极易发生危险,故液化气为易燃、易爆和可燃气体。
10、液化石油气的危害性主要有三种:①易燃易爆②冻伤③有毒。
11、液化石油气属于甲类危险品。
天然气成分及特性
1、天然气的成分?
天然气以甲烷(CH4)为主要成分的气体混合物。甲烷含量占95%以上,另外含有少量的乙烷、丁烷等烷烃以及二氧化碳、氧、氮、硫化氢、水份等。
2、天然气具有哪些特征?
1)密度比空气轻。如果发生泄漏,会漂浮在空中,比液化石油气易扩散,所以在安全性上比液化石油气更好。
2)无毒、无味。(输送中加入特殊的臭味以防泄漏时可察觉),安全燃烧同样需要大量的新鲜空气,1立方米天然气燃烧需耗用9.52立方米的空气,同时产生1立方米的二氧化碳和2立方米的水蒸气;故在用气时亦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易燃、易爆。天然气和一定的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或达到645以上温度,即刻就会燃烧;在密闭的空间中天然气的浓度只要达到5—15%,遇到明到645的温度,就会发生爆炸;发生事故时后果十分严重,所以切记安全使用。
第四篇:液化石油气简介
液化石油气介绍
一、液化石油气的来源、组成1、液化石油气的来源
液化石油气是在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作为副产品而取得到的以丙烷、丁烷为主要成分的碳氢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只有在加压或降温的条件下,才变成液体,故称为液化石油气。常温下,液化石油气中的乙烷、乙烯、丙烷、丁烯、丁烷等均为无色无嗅的气体,他们都比水轻,且不溶于水。液化石油气中的刺鼻味是由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特意加入的硫醇和醚等成分产生的,便于液化石油气泄漏时使用者察觉判断。
2、液化石油气的组成主要成分:丙烷(C3H8)、丁烷(C4H10)
少量成分:甲烷、乙烷、丙稀、丁烯。
残液:液化石油气钢瓶里总有微量液体用不完,该部分液体称为残液,其主要成分为戊烷及戊烷以上碳氢化合物。液化石油气国家标准规定残液含量不大于3%。
二、液化石油气的用途
1、民用燃气:烹调、烧水、取暖等。
2、工业用:干燥、定型、发泡、熔化金属、烘烤等。
3、农业生产:烘烤、采暖、催熟等。
三、液化石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
1、密度:在标准状态下(0℃、1个大气压)单位体积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气态:Kg/Nm3液态:KG/升
丙 烷 丙 烯 正丁烷 异丁烷 丁烯-1 异丁烯
2.50 气态密度 2.01 1.93 2.70 2.69 2.50
液态密度 0.5297 0.5454 0.6010 0.5810 0.6177 0.6165
混合气气态密度为各组分在同一状态下的密度与各组分体积百分数之和。
2、比重:一物质的密度与某一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
气态的液化石油气比重是空气的1.5~2倍,它扩散后处于空气的下部,可以由高处流向低洼的地方,积存在通风不好和不易扩散的地方。液态液化石油气比水轻,其比重在0.5~0.6之间。
3、体积膨胀系数
液体一般受热膨胀,温度越高膨胀得越厉害。液化石油气的膨胀系数是水的16倍左右。因此,容器灌装时必须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液化石油气充装系数为85%(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是安全的)。
4、饱和蒸气压
正常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内的压力,就是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所谓的饱和蒸气压,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的气态、液态互相平衡时的蒸气压力,即液体的蒸发速度同气体的凝聚速度相等时的压力。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温度升高,饱和蒸气压变大。民用液化石油气钢瓶设计温度为+60℃~–40℃,是以液化气在+60℃的饱和蒸气压力来设计压力的,即以
1.57MPa为设计压力。
5、气化潜热
液体气化时要吸热,单位重量的液体气化所需的热量称为气化潜热。
气化潜热比较直观的表现是钢瓶大量供气时,由于其液体蒸发所需大量蒸发潜热,会使钢瓶温度降低,如果周围温度不太高,来不及提供所需大量热量,钢瓶的温度就会继续降低以至把周围的水蒸气凝结为露或霜,一旦发现钢瓶上有露或有白霜,即应适当提高室内空气温度或降低液化石油气的用气量,否则液化石油气压力会因室温低而降下来,以至影响正常供气。1千克液化石油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时,需要吸收约96.117Kcal的热量(一个物理大气压沸点时)。
6、闪点
在一定的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由液态蒸发为气态,而这种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可以形成可燃的混合气体,当这种气体与火焰接触时,能产生瞬间火花,这种火花即为一瞬间发生的燃烧,称为闪燃。气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就称为该气体的闪点。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闪点都很低,如丙烷为–104℃、丁烷为–82℃、丙烯–67℃、丁烯类约–80℃,即使是残液戊烷的闪点也是–40℃,闪点低意味着危险程度大,液化石油气比汽油、煤油等轻质油品引起火灾的危险性大。
7、燃点
气态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后,与明火接触能发生连续燃烧的最低温度,就称为它的燃点,也就是它的着火温度。常压下液化石油气的燃点为470℃~510℃之间。
8、沸点
液体的温度升高,液体的蒸气压也随之升高直到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如果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液体内部也发生气化,这种现象叫沸腾,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随外界压力的上升而增大,随压力下降而降低,比如高山上空气稀薄,压力小于1个大气压,水的沸点低于100℃,水的沸点在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是100℃,而液化石油气中的丙烷在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的沸点为–42℃,而当所受压力增加到8个大气压时,其沸点提高到+20℃。
9、露点
气态液化石油气在冷却或加压时,会凝结成露液,此刻的温度叫露点。在1个大气压时,丙烷的露点为–42℃,8个大气压时,露点值为+20℃,即由此温度继续下降,则开始由气态变为液态。从数字上可以看出,液态液化石油气的沸点和气态的露点,在同一压力的情况下是同一数值,实际上即为液化石油气的饱和压力值下的饱和温度值。
10、爆炸极限
当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遇到明火就会引起爆炸,这种能爆炸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燃气的浓度极限称为爆炸极限,一般用体积百分数表示。在混合气体中当燃气减少到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时的那一浓度,称为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而当燃气增加到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时的那一浓度,称为爆炸上限。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范围为1.5~9.5%。
四、液化石油气的特性及其危险性
1、液化石油气的特性
易挥发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吸热立即挥发成为气体,体积骤然膨胀约250~300倍,急剧扩散蔓延。
易燃、易爆
液化石油气的闪点低,为–140℃~–40℃,危险性大,液化石油气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可被微小火星点燃,其燃烧值较高,为2.10×104~2.90×104Kcal/ m3,高于天然气的燃烧值。液化石油气的燃烧速度为0.38~0.5m/s。
低腐蚀性
液化石油气含硫量低,一般没有腐蚀性,但能使橡胶软化,使那些油脂的油漆和脂膏溶解。所以液化石油气使用的是专用高压胶管。
微毒性
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1%时,对人体健康没有危险,但是,长时间接触浓度较高的液化石油气,对神经系统会产生不良影响;空气中液化石油气浓度超过10%时,会使人窒息。
热胀冷缩
液化石油气和其它物体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能,液化石油气的膨胀系数比水大16倍左右。根据计算,钢瓶在装满液化石油气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压力就会上升2~3Mpa。所以,只要温度升高3~5℃,内压就会超过普通钢瓶的8Mpa的胀裂限度。所以,严禁超装是液化石油气安全操作必须严格遵守的规程。
2、液化石油气的危险性
爆炸火灾危险性
液体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由于液化石油气的闪点低,不论在寒冬或炎夏都无需加热,遇火即能燃烧。液化石油气属一级火灾危险等级。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低,爆炸范围大,遇火源就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其爆炸速度为2000~3000 m/s,火焰温度高达2000℃。液化石油气热值很高,液体低发热值达11000kcal/ kg,气体低发热值为22000~26000kcal/ m3,是一种很好的燃料。但是,一旦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破坏。由于它比空气重,容易停滞和积聚在地面的空间、坑、沟、下水道和墙角等低洼处,一时不易被风吹散,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物质,遇火源便可引起爆炸。因此,液化石油气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场所。
冻伤危险性
液化石油气的沸点范围较低,低温或经加压而成液体,通常贮存在贮罐或钢瓶内,一旦泄漏,液化气体大量喷出,由液态急剧变为气态,便从周围的环境中大量吸热而造成低温,若管道阀门处泄漏,会在泄漏处形成低温、结冰,严重的可能影响阀门的关闭。若检修时,有可能出现大量喷液情况,如喷溅到人体上,会造成冻伤。此外,当身上喷有液态液化石油气时感到很冷,没有及时脱换衣服,如遇火、可能“引火烧身”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用湿布或水灭火,严防事故扩大。中毒危险性
液化石油气具有微毒性的特性,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被人吸入体内,对人的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会使人昏迷、呕吐,严重时可使人窒息死亡。此外,液化石油气燃烧需要25-33倍的空气,缺氧导致燃烧不完全,也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第五篇: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英文缩写LPG)指比较容易液化,通常以液态形式运输的石油气,简单地说就是液化了的石油气。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状态,在常温加压或常压低温下很容易从气态转变为液态,便于运输及贮存,故称液化石油气。
一、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成分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含有三个碳原子和四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行业上习惯分别称为碳三和碳四。液化石油气主要组成有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四种。除上述主要成分外,有的还含有少量的戊烷(为通常俗称为残液的主要成份)、硫化物和水等。通常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加入微量的甲硫醇、甲硫醚等硫化物作加臭剂。液化石油气主要来源是从炼油厂获取。其含量约占原油总量的5%--15%。
二、液化石油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所说的液化石油气都存在液、气两种形态,液、气态处于动态平衡中。它具有一些以下物理化学性质:
(1)液态比水轻,比重约为水一半
液化石油气比水轻,比重约为水的一半,约在0.50--0.60之间。组成一定时,液态液化石油气的比重,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变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约为空气的1.5--2倍,密度随压力、温度升高而增加,压力不变时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所以液化石油气一旦从容器或管道泄漏出来后不象比重小的可燃气体那样容易挥发和扩散,而是象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沉积,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如遇明火、火花就会发生爆炸或燃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安全,避免造成火灾事故。
液化石油气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膨胀非常大,约增大250--300倍。
(2)易挥发性,体积膨胀系数大
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比水大得多,约为水的10--16倍,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饱和蒸气压也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加。温度升高10℃,液化气液体体积膨胀约为3--4%。因此,液化石油气的贮存充装必须注意温度的变化,不论是槽车、贮罐或是钢瓶,在充装时都绝对不能充满,而应留有足够的气相空间,最大充装重量一般按充装系数0.425Kg/1,体积充装系数一般为85%
液体液化气全部充满整个容器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液态液化气全部充满整个容器以后,容器内的压力就不再是蒸气压,而是液体的膨胀压力,液体的膨胀压力比蒸气压力受温度的影响要大得多,温度每升高1℃,表压上升约20--30公斤/平方厘米,如果容器全部装满液体,温度升高3至5℃内压就会超出容器设计压力而导致爆炸。因此通常灌装时,容器内应留有一定的气相空间供温度升高时液态液化石油气膨胀用。所以严禁超装是液化石油气生产、贮存、运输、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的要求。
(3)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由于液化石油气具有这个特点,槽罐车、贮罐及钢瓶严禁超温使用,以免压力而超进容器的设计压力而使容器胀破,造成事故。
(4)气化潜热大
液化石油气液态变为气态体积增约250--300倍,并吸收大量的热量,所在液化石油气容易冻伤人。
(5)沸点低
液化石油气沸点很低,通常都很容易自然气化使用,有时家庭用的瓶装液化石油气在冬天使用时出现冷凝或结冰现象,很难气化,这时千万不能用火烧、开水烫钢瓶,因为钢瓶内
液化石油气受热膨胀,很可能会将钢瓶内空间充满,导致钢瓶胀裂发生爆炸。
三、液化石油气的燃烧与爆炸
液化石油气为易燃、易爆危险品,火险程度属甲类一级,为危险品中最高级别。
液化石油气的引燃能量小,爆炸下限低,爆炸范围大,爆炸极限为1.5--9.5%,一旦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到火种或火花就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因此,为了确保安全,应在灌装及贮存液化气场所,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当液化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20%时,就自动发出报警号。
液化气具有以下火灾特点:
(1)火势猛烈,传播速度极快
液化气剧烈燃烧时的火焰传播速度可达2000m/s以上。当有火情时,即使是相隔很远的液化气气体或液体,也会立即起燃,形成大面积的火区,灾害异常猛烈,破坏性极大。
(2)继发灾害严重
当燃烧发生时,如果气源未切断,爆燃或爆炸就经常发生。除了与空气混合的液化气产生爆炸外,还有因火势烘烤(辐射热)而导致的液化气贮罐或槽车的剧烈升温而引起的物理爆炸。爆炸后的贮存容器飞出,喷射大量的液化气,把爆炸引到很远的地方。
四、液化石油气事故应急措施
液化石油气的泄漏是极其危险的,发现漏气或着火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首先应切断漏气的位置,然后从上风向走近漏气的地点,关闭与泄漏点相连的阀门。
(2)严禁开或关非防爆设备,要保持其原来的状态。
(3)立即停止所有作业,设置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及车辆进入事故现场。
(4)可利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有条件的话可用水或蒸气进行冲淡、稀释液化石油气。
(5)大量泄漏或着火时要向消防队报警。
五、进口液化石油气简介
与国产液化石油气相比,进口液化气具有以下优点:
燃烧充分完全,挥发速度快,火力强劲,火焰蓝色,使用完后钢瓶瓶底残液极少。而国产液化气燃烧不完全,火焰呈红色,质量差时会熏黑锅底,残液较多。
为什么进口液化气比国产的质量好呢?
此前我们曾经介绍过,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是含有3个碳原子及4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分别俗称碳三及碳四。另外,有的还含有少量的碳
五、硫化物及水等杂质。碳五沸点较高,在常温下不易气化,常被称为残液。国产液化气由于一般是未加分离的石油炼厂气,所以通常都含有少量的碳
五、硫化物及水等杂物,而进口液化气由于采用了分离工艺技术,基本上不含有碳
五、硫化物及水等杂质,而且可以分组贮存,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任意组分及配比,以获得最付佳使用效果。一般进口气只含有丙烷及丁烷,不含丙烯、丁烯等不饱和成份,所以质量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