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课堂形式 焕发独特感受2

时间:2019-05-12 04:1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丰富课堂形式 焕发独特感受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丰富课堂形式 焕发独特感受2》。

第一篇:丰富课堂形式 焕发独特感受2

以丰富的课堂形式

焕发学生独特感受

济南市平阴县实验小学

刘 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尤其强调,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感受”!在课堂上,只有学生产生了独特的感受,教师才可以去珍视,去保护。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产生独特感受?如何激发学生的独特感受呢?几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只有“丰富的课堂形式,才能焕发学生的独特感受”!我们语文教师做到多留出时间,多腾出空白,多转换角度,多开拓思路,以丰富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进行对话,在对话中体验,在对话中感悟,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总结我们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对于在课堂上焕发学生独特感受切实可行。

一、圈点批注,形成学生的独特感受。

引导学生批注文本,是落实学生对文本对话的有效形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看问题,从而保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首先,教师给学生的阅读批注做好示范。开始,教师注意教给学生方法,避免某些学生在教材上随意涂画。上学期刚接手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在学习第一课《窃读记》时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项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3——10自然段,标标画画,在你深有感触的地方写出批注。”渐渐地读书的声音越来越小了,却看不到同学们进行批注,通过和同学们交流,得知他们没有做过这样的联系,没有经过这方面训练。我打开我的教本,面对学生,许多同学看到文中某些地方密密麻麻的小字唏嘘不已,这时我便讲起了给文章作批注的优势,以及一些中外名人读书批注的故事,学生兴奋不已,急于要对文章进行批注。我进一步启发引导:“批注文章,需要大家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捕捉重点词语,触摸人物心境,除了写一些读书的感受和心得外,也可以适时适当地补白续写。”经过一次次地训练、指导、练习、展示,现在班里许多同学竟也能有模有样地运用批注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了。

其次,教师给与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以前,上阅读课总是学生读了几遍课文后,教师便忙不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如果回答的和老师想的,教参上说的不一样,便想尽千方百计地引导,甚至直接讲出答案。而在学生对文本进行批注时,教师则会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认知水平,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尽情表达发自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

另外,教师还要参与到学生的批注学习中去。教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交流对话,既可以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阅读动态。

最后,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交流时间。交流批注,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碰撞,课上我经常这样对学生们说:“孩子们,看了你们书上密密麻麻地阅读批注,我知道你们又获得了‘大丰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诚对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与和伙伴们共享知识的甜蜜,便于学生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地独特感受,畅所欲言,互相启迪。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独特感受。

所谓创设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于课堂教学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处于特定的情境之中,从而自然感悟其中的情与理。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心的独特感受。

1、语言渲染,创设情境。教学语言是创设情境的基础,教师渲染情境的氛围,使情境展示的形象更加鲜明,并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主动进入情境中,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引导学生体会儿子阿曼达的了不起时,教师进行语言渲染“压在废墟下38个小时,他们是怎样度过的呢?站在废墟外的我们是无法看到的,那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吧:14个孩子,他们只有六七岁,他们蜷缩在墙角里,什么也看不到,饿了

,渴了

,困了

。他们中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时,谁的声音出现了?(阿曼达)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说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读课文,寻找答案)”这样,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去读书,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与自己的阅读期待相结合,形成新的感知。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了“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2、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甚至可以完全再现文字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在理解《生命 生命》中“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然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这段话时,做了以下设计:(1)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香瓜子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2)展开想象,从香瓜子的生长环境你体会到了什么?(3)鼓励畅谈,面对香瓜子你最想说些什么?(4)感情朗读,感悟生命力的顽强。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学生内心的感受被激发出来,在“鼓励畅谈”一环节时,学生有的说:“香瓜子,你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让我感受到了你对生命的渴望与爱惜。”有的说:“香瓜子,即使没有阳光,没有泥土,即使只能活几天,你也要让这几天焕发光彩,真让人佩服!”有的说:“香瓜子,你的顽强让我想到了爱迪生、张海迪等人,他们为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学生借助课件读进去,想开去,并能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3、扮演角色,创设情境。扮演文中角色,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文中角色,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如我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扮演“狐狸”和“乌鸦”的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当学生把头饰一戴,教室里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扮演的,当观众的,个个兴趣盎然,仿佛身临其境。表演开始,同学们一下子就进入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在活动表演中领悟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如此收得的教学效果,是教师辛苦讲解百遍也未必做得到的。“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领悟了。”这句教育名言告诉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要加强自我体验和语言的实践。体验指在教学对文中描述的某种行为进行操作尝试,用自己的身体亲自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切身感悟,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领悟到其中蕴涵的道理。

另外,还有许多创设情境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特感受,如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马上被激发;播放音乐渲染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独特感受。

三、吟诵揣摩,展现独特感受。

语文课首要给孩子们留下的就是语言。而语言文字有呼吸、有情感、有体温,是立体的交响乐。通过吟诵,可以化别人的文字为自己的血肉,如发于已心,如出于已口,积淀语感。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教学时,让学生进入角色,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既摹拟原角色的语气,又摹拟他的腔调,既摹拟他的神态,又摹拟他的动作,在《船长》一文中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哈尔威船长与机械师有一段非常精练的对话,我及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移情体验,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在当时万分危急的境况下,假如你是乘客,你的感情是怎样的?孩子们立即根据自己曾有过被困体验,想到:情况危急,人人都想逃离即将沉没的客轮,场面混乱,说话急促。我又引导学生:哈尔威船长说话急促是因为慌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哈尔威船长的决定关系到61个人的生命,他发出命令时必定威严,朗读时还应凝重有力。

很快,再一次朗读时孩子们俨然成了镇定自若的船长,发出命令急促而有力度。已融入文中的他们,自然在情感朗读中也能入情入境,真正做到情动而辞发。

通过这样的朗读,使学生的思维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文本,产生与作品主人公零距离的对话与心灵的沟通,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彼此交融,互动生情的境界。吟诵,在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揣摩,在于搜寻语言的意趣,咀嚼语言的蕴涵,品味语言的妙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选择一些能表现文章情致和理趣,表现文章思想感情的句段,引导学生进行揣摩、吟诵,让学生展现其对文本的独特感受。

四、心灵话吧,升华学生的独特感受。

语文教材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幅幅大好山河的美好画卷,提出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话题,阐释了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它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及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最为深广。

面对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学生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老师让学生写一写或者说一说“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她)说点什么?”“如果你就是他(她),你此刻最想说些什么?”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学生说出了这样的话,有的说:“这对父子对人有责任心真让我佩服,我们做人要和这对父子一样要有责任心,才是好人。”有的说:“多么伟大的父爱,多么伟大的真情,如果没有这位父亲的不懈努力,就不会有奇迹的发生!”还有的同学想到了自己的爸爸,讲了爸爸爱自己的一件事。

《大瀑布的葬礼》一课警示后人,号召人们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地球。课后我让同学们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有的同学写到:“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读一读《大瀑布的葬礼》这篇文章,让瀑布的葬礼不要重演,更不要让瀑布的葬礼成为人类自己的葬礼。”有的写到:“希望大家行动起来,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我相信,大瀑布的悲剧再也不会重演。”

学生在活动中,在一笔笔圈点中,在一个个情境中,在一次次阅读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阅读的习惯,形成了诸多体验,尽管每次可能只是匆匆的过客,但厚积薄发,现在学生的那些曾经的体验已经在作文中被唤醒。因此,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阅读中得以充分的体验,焕发并珍视其独特的感受,使学生成为充满真情实感的现代人。

第二篇:丰富生活课堂

丰富生活课堂 彰显化学魅力 作者:ezsm 日期:2011-12-6 14:25:00 摘 要:构建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落实新课标。

关键词:生活 课堂 化学 价值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新课程努力从化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判断决策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中学化学教师应多途径开发化学课堂教学的活力,充分发挥化学的育人功能,体现化学的生活价值,调动学生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而生活化的课堂就可以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落实新课标。

一、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

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与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许多化学反应和化学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影子。教师要挖掘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事例作为素材,把知识技能的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产生,也促进从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学”和“用”的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生活意义,感受化学课堂教学的魅力。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进而提炼出其中的化学问题。例如,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森林火灾时,消防员砍出“隔离带”;冬天室外放置腌咸菜的缸完好无损而室内的水缸却被冻裂了;烧开的水不小心溅泼在煤炉的火焰上,炉火反而会窜得更旺等等。教学中运用这些来自生活的奇妙现象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寻化学中的生活

1、凭借生活经验创设真实的情境

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相关。现行化学新教材内容的设计尽量贴近了生活实际,甚至手中的一张纸,呼出的一口气都成了学生自己的研究学习对象,这样的学习易被接受。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比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钢铁为什么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在城市的街道上撒的物质为什么会使雪融化?碰了醋的紫甘蓝(紫白菜)怎么变红了?等等,通过大量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事件,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化学价值。

2、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动感的情境

多媒体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实现了有声、可视,使创设的问题情境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处于最佳思维状态。

在学习“石灰石的利用”一节时,在大屏幕上放映桂林的著名风景:石林、溶洞,溶洞中挺拔耸立的石笋、变幻万千的石柱,既丰富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引入做好铺垫。新授时,放映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圆明园”修建时使用了大量的汉白玉。1860年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熊熊大火烧毁了所有亭台楼阁。一代世界园林之王就这样在大火中被摧毁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引出问题:为什么坚硬的汉白玉石材经过大火焚烧就粉身碎骨了呢?

多媒体的直观表现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学生对石灰石在高温下变成白色的生石灰,生石灰的消化以及熟石灰在空气中转变成白色碳酸钙等一系列化学变化认识更加深刻。

3、运用实物、教具,营造生动的情境

观察是化学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教材相关的图片、模型、各种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启发思维,创设问题。这种方法不仅直观性强,而且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像等,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三、优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感受生活化学的魅力

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中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眼、用口、动手、动脑,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化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1.教学方式回归生活,丰富生活经验

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分析化学实际问题,合理迁移所学的化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教学“燃料与热量”时,可从学生对三大可燃性气体的认知结合时下提出的的“低碳生活”理念,就新能源问题展开联想,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位能源专家,你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呢?”、“我可以为‘低碳’做什么呢?”这样的设计,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他们所学的化学就在他们身边,体现了化学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又突出了化学的人文价值。又如,学习空气、水这两部分知识时,笔者结合学生最熟悉和关注的水、空气的污染和环保问题进行教学,就使得教学显得有血有肉,不那么空洞了。再如,通过 “化学与生活”的学习,学生走进服装商场就知道怎样鉴别“真丝”与“人造丝”,不同衣料的优缺点、洗涤和熨烫注意问题;走进珠宝店就能鉴别真假金银、常见宝石的主要成分及如何保养;居家装修懂得了如何选购绿色材料;家庭饮食知道如何平衡膳食,食品中的防腐剂和添加剂的利与弊,等等。这些教学案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了解社会中的化学知识,缩短与社会发展的距离,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当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学生学习的范围不断扩大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成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某些知识,而应着力于培养能力,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2.参与社会实践,丰富社会体验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任何束缚住学生手脚,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化学知识的价值。例如,结合空气、水、酸、碱、盐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环境状况(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空气的污染状况、污水处理厂的流程和原理、周边农村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具体情况等进行调查,并要求学生在调查后写出报告,提出问题、观点和建议。结合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白色污染”等,组织学生关注新闻并从网上查询分析原因;结合淀粉、油脂、蛋白质等的学习,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食品中添加剂是什么等等。实践表明,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不仅使学生树立绿色食品、绿色环保、绿色化学的意识;而且可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去亲自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就理解了知识,掌握了知识。

化学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师通过有效形式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互融合起来,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激发联想、生成创意。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魅力无穷,精彩叠出。参考文献:

第三篇:丰富党课教育形式和内容

丰富党课教育形式和内容,增强党课

11月3日下午,管理学院第201期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全体学员前往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学习党的历史。作为本期党课教育培训的一部分,本次活动由管理学院党总支部组织。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召芳、团委副书记薛清元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下午2点整,全体党课学员准时到达集合地点,分坐两辆校车前往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青岛党史纪念馆进行了参观。青岛党史纪念馆展出共有五部分:工人阶级的诞生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前赴后继,在白色恐怖下艰难奋进;英勇不屈,抗日烽火再现燎原之势;巩固新生政权,全力支援解放战争。工作人员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各个展区的具体内容和人物事迹,让同学们获益匪浅。

展馆中的各种照片、展板,形象地再现了青岛地方党组织带领青岛人民经历的奋斗历程,有利于学员们了解当时党组织工作的艰辛和党员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财务管理2011级牛牧笛在活动中表示:“老一辈党员们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的精神,使我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责任重大,看着展馆中每一个党员的事迹,看着党组织对青岛的发展贡献出的巨大力量,我真的感慨万千。”

参观完后,会计2011级张盟盟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年代不同,党员们的工作任务不同,但我们仍然会传承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光荣传统,不怕吃苦,勇于创新,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海大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创新德育形式 丰富德育文化

“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思考与实践”征文

创新德育形式

丰富德育文化

磻溪镇张下塬小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提出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我校把德育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把抓好德育工作做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点,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德育模式。经过一段时期的研究与实践,最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了“构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优化德育课堂,注重德育培养,创新德育内容,丰富校园文化”的德育模式。具体工作如下:

一、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一)、学校重视与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

育人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此,学校首先从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展开讨论分析,我校留守儿童特别多,全校120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60名,这些学生受周边闲杂人员的影响,又缺少家庭教育,缺少亲情教育,行为习惯极差,自私自利,待人没有礼貌,还追随新潮流、上网打游戏。对此,我们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亲人,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树立自我修养的信心。

(二)、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教学内容和德育紧密联系,重视教书育人。作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理论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品德、人格和真诚的爱来感化学生。为此,学校规范教师教育行为,严禁体罚 1 和变相体罚,要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因人施教,注重个性发展,从严管理,强化团队意识。特别是对于那些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的学生,耐心教导、循循善诱地去一步一步地引导感化。面对当前思想道德滑坡现象,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教育他们,做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三)、彰显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和意义。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为了弘扬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事迹,给班主任创造更多的交流展示的平台和学习借鉴的机会,探索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介绍自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同时发现班主任工作中的不足,探讨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途径、方法和意义,努力使“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理念在校园蔚然成风,我校积极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每个班主任可根据自己班主任工作实际撰写一篇能反映自己班主任工作理念、做法和体会的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案例选题要新颖,要紧扣新课程改革目标,能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某个侧重点,内容要详实,有理论,有实例,有独到见解,有实用价值。每一篇案例都有值得让大家学习借鉴的地方。通过案例评选活动,促使班主任不断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的育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转变。

教师的道德修养就是为人师表。我校严格要求 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语言教育说理、宽容之中,要始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求学生文明用语,养成文明行为,不乱丢乱扔,不说脏话,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学典礼会上传达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具体有八个方面二十条。并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觉遵守。

二、优化德育课堂,注重德育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从小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成为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 2 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在创建和谐校园的文化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课堂与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拓宽了法制教育途径,逐步形成了以法制教育为特色的德育模式。

(一)、立足德育课堂,加强校本建设

德育工作必须依托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我校留守孩子多,他们缺少家庭的管教和亲情关爱,迷恋上网、游戏、散漫、乱交朋友,学生感受不到生活中的丰富性和无限乐趣。学校要求教师深钻教材,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而深入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它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以及审美观,荣辱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

1、法制教育进课堂,法制教材校本化

学校的法制教育得到了课时保证,每周各班有一节法制教育课,进行法制基础教育;同学们通过录音故事、法制动漫录和教师的讲解,接受礼仪法制教育;学校不定期的给学生发一些法制知识宣传材料,同时让老师和学生找一些身边关于违法犯罪方面的资料和故事讲给大家听,并让学生不定期的办法制手抄报和法制宣传栏。

2、依托德育活动,提高教育实效,活动是学生“学法”的另一载体,而且孩子的天性使得他们更加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因此在法制教育中我们往往将一些教育的目标渗透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的方式传达给每个孩子。

在一次安全教育知识讲座中,我们特意在中场安排了一次知识问答竞赛。显然这种形式激起了孩子们听讲的兴趣,因此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那些枯燥、难记的知识竟然在问答竞赛中被一一解决。

(二)优化课堂结构,挖掘教育资源

法制活动的开展依靠学校本身显然是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 3 的三结合。因此我们紧紧依靠家长以及学校的共建资源为法制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利用家长资源开设各类法制讲座,在法制教育的开展中,我们利用家长资源,邀请他们宣传各类法制知识,为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法制知识提供了保障。同时依靠社会力量为法制教育活动服务。

三、创新德育内容,丰富校园文化

建设一个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感到幸福的乐园是和谐校园的基本理念,而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既是和谐校园的一部分,同时也丰富了德育的内涵。这几年,我们依靠自身特点创新德育内容,逐步形成了阵地宣传文化、主题月活动文化、墙壁德育文化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开辟阵地宣传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环境

利用黑板报进行知识宣传,其中包括消防、地震、预防传染病的各类知识,使得安全知识教育在班级内随处可见。

(二)开展主题活动,构建校园文化平台

在确定活动主题下,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月活动。如:民族精神、孝敬父母、文明礼貌、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等等。而每一次的具体活动则结合具体的工作重心不断翻新,使得德育活动在传承的基础上完成创新。

总之,在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学校德育工作制度不断的创新,富有实效的德育工作成果不断地涌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德育工作者队伍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育人理念得到进一步的落实。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进一步创新和改进德育工作,增加新内容,开辟新途径,创造新方法更是职责所在。因此我们将继续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努力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第五篇:丰富内容形式 推进德育教育

丰富内容形式 推进德育教育

丰富德育内容和形式

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德育教育将根据中职学生不同的年龄和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和形式,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开展国情教育、哲学与人生教育、经济政治与社会教育,引导中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深入开展道德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和法制教育,做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的教育与训练,提升中学生的公共职业素养和现代人文素养。广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把理想、道德、纪律渗透于日常教学、管理和实训实习中,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习,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就业教育为重点,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职业技能人才先进典型为榜样,引导中职学生树立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使学生成为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发展有基础的新一代技能型人才。

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心理辅导室(站),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和援助。坚持疏导、预防为主,适时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特别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普遍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推进德育课程改革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中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开齐开足德育课程,积极推进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有计划、有主题、有步骤地组织德育课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增强德育课的有效性。发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德育功能,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广泛开展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主题突出、形式新颖、内容鲜活、特色鲜明的中职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祭扫烈士陵园,观赏名胜古迹,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大力推进中学生德育工作队伍建设。选聘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具有较强奉献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每个班级至少配备一名班主任。加强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配齐配足德育课教师,积极推行“德育导师制”。积极开展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从事专职心理辅导的教师须持证上岗。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团干部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努力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生动局面。关心德育工作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干部选拔等方面向一线德育工作者倾斜,对表现突出的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应予以表彰奖励。

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校班集体、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社团活动、校园安全、后勤服务等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等现代化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管理机制,使学生在严格管理中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制订并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制度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努力维护校园稳定。加强对校园网站的管理,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开展网络德育的探索研究,发挥网络的德育功能。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切实防范有害信息传播,促进学生依法上网、文明上网。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校园自然环境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为重点,创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中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创作体现学校精神的校训、校徽、校歌、校标、校报、校刊等。每学年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体育节、艺术节、技能节等主题活动。坚决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和影响,制止非法宗教活动。

构建四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

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网络。加强与社区、公安派出所等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建立健全学生违法犯罪预警机制。主动联系一批企业和相关社区,作为学生实训实习和实践活动的基地,选聘一些行业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

建立并完善中职学生德育工作自我评价制度。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自评,力争三年内全校学生德育工作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下载丰富课堂形式 焕发独特感受2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丰富课堂形式 焕发独特感受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团课形式 丰富团课内涵

    创新团课形式 丰富团课内涵 ——淄博职业学院团委引导大学生案例 【基本创意】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活动更具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

    体验生活,丰富形式,快乐作文

    体验生活,丰富形式,快乐作文内容摘要: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的根底厚了,想象与联想才有起飞的基地。很难想象,一个生活经验贫乏的人,能写出充满活力的文章来。教师主......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以《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为例 江门一中李月珍 上学期,我在学校省内公开日中上了一节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受到了省内兄弟学校老师......

    让课堂焕发生命色彩

    让课堂焕发生命色彩 [关键词]:生命;课堂;希望;情感;智慧 [摘要]:建构生命课堂就得进行生命课堂教学设计。它要求教师在明确和牢记课堂教学的三个维度之外,还要特别关注课堂教学的......

    用好演讲形式,丰富德育载体

    一篇演讲,改变一生,不是没有可能。三年的演讲,可以影响一生,应该毋庸置疑。行政领导每周一升旗仪式轮流专题演讲,全体教师每日上午课间操轮流专题演讲,各班学生代表每日下午大课间......

    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精选五篇)

    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摘 要】创新是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固化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受挫,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的过程中,初中......

    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5篇)

    创新教育形式 丰富教育内容 激励党员立足岗位闪光 长安商场党委 长安商场党委把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促进企业发展的一项系......

    丰富党员学习形式提升党员学习效果

    丰富党员学习形式提升党员学习效果太平地镇党委为提高党员干部个人素质,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培训教育狠下功夫,形式上坚持“八突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