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品工艺研发总结报告内容 要求
产品工艺研发总结报告内容 要求 1.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及结构,分子式 中文通用名 英文通用名 中文化学名 英文化学名 结构式 分子式 分子量
理化性质
质量标准 企业内控标准 客户要求标准 中国药典标准 美国药典标准 欧洲药典标准
其它有关国家药典标准
药理作用与临床适应症
储存
2.生产工艺流程图
化学反应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方块图)设备流程图 3.工艺描述 4.原辅材料规格
原辅材料名称,规格与供应商
包装材料名称,规格与供应商 5.结构确证图谱
元素分析数据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核磁共振图谱 5.4.1氢谱 5.4.2碳谱 5.4.3相关谱 5.4.4其它谱
5.5 质谱
5.5.1普通质谱
5.5.2高分辨质谱
5.6粉末X-衍射图谱
5.7差热分析图谱
5.8热重分析图谱 6.工艺研究 6.1工艺路线的选定
6.1.1国内外文献工艺的综述 6.1.2合成路线选定的理由 6.1.3专利侵权分析报告 6.2 工艺参数的优化
6.2.1在不产生杂质的条件下,尽量合并反应步骤
6.2.2在不影响收率和质量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媒和其他辅助原料 6.2.3尽量避免采用无水,无氧,易燃,易爆炸,易中毒工艺 6.2.4尽量避免采用高污染工艺
6.2.5尽量减少甚至避免采用价格昂贵的原辅料 6.2.6尽可能对原辅料进行回收套用
6.2.7采用优选法对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及其它参数进行优化 6.3 纯中间体及对照品的制备 6.4 杂质研究
6.4.1 杂质的鉴定,分离和制备
6.4.2 杂质的关联性研究(原料带入?副产物?副反应?)6.4.3 杂质的消除和避免 6.4.4 杂质的限度确定 6.5 晶型研究
6.5.1上市产品晶型,有专利保护,无专利保护晶型
6.5.2 试验过的结晶条件及此条件下取得晶型,附X-衍射图谱和DSC图谱 6.5.3 小结:得到多少种晶型?有无新晶型?各晶型是否会发生转化? 6.6 溶剂残留研究
避免使用一类溶剂,控制使用二类溶剂 6.7 确定进入GMP的反应步骤 6.8 小试放大(公斤级试验)6.8.1试验规模
6.8.2与原始工艺差异及其改变理由 6.8.3小试放大确定的成熟工艺
6.8.4小试成熟工艺三批数据总结(连续三批)6.8.5小试试验总批次,数据汇总及小结分析报告 6.9中试放大 6.9.1试验规模
6.9.2与小试工艺差异及其改变的理由 6.9.3中试放大确定的工艺
6.9.4中试成熟工艺三批数据总结(连续三批)6.9.5中试试验总批次,数据汇总及小结分析报告 6.10 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统计分析表)7.各步反应终点控制 7.1方法 7.2指标
7.3方法学论证 7.4应用验证 7.5结论 8.中间体质量控制 8.1方法
8.2指标(按照工艺路线的特点和终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合理选择)8.3方法学论证 8.4应用验证 8.5结论
9.原材料及供应商的确定
9.1原料杂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9.2原料质量标准的确定
9.3各供应商连续三次产品样品检验报告及有关情况报告 9.4供应商的确定 10.包装
10.1包装方式的选择
10.2 模拟包装的稳定性考察 10.3 包装材料的选定
10.4 包装材料供应商的确定 11.EHδ研究
11.1风险评估(各步反应有可能发生火灾,中毒,污染和其他事故的风险)11.2应急预案
11.3“三废”总量估算 11.4“三废”处理建议方案 12.技术经济指标
12.1原辅料名称,规格,单耗 12.2操作工时,生产周期 12.3动力消耗,定额 12.4收率,成本 13.综合分析
13.1收率
13.2成本有无竞争性
13.3质量是否稳定,处于什么水平
13.4原料是否易得,质量是否稳定(包括杂质)?价格是否合理/ 13.5是否适合工业化生产 13.6工艺的重现性
13.7生产结果释放的精确性(体积:﹢﹣5%,重量:﹢﹣2%)13.8尚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一.概述: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关系到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途经的次序,条件(配料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方式,后处理方法和精制条件等)统称为工艺条件.其他过程则称为辅助过程.二.中试放大的目的
中试放大的目的是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小试和公斤级放大)所确定的反应条件,及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装和车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以及物质的数量,质量和消耗等.三.中试放大的重要性和方法
化学制药工艺研究的实验室工艺完成后,即药品工艺路线经论证确定后,一般需要经过比小试规模放大50-100倍的中试放大,以便进一步研究在一定规模装置中各步反应条件变化规律,并解决实验室阶段未解决或尚未发现的问题.开发中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样品,以供应临床试验和作为药品检验及留样观察,根据药品剂量大小,疗程长短,通常需要提供工业级数量,这在实验室条件所难以实现的.生产许可证的申请也需要提供三批工业生产化的合格产品.工艺路线后,每步化学合成反应不会因小试,中试放大和大型生产条件不同而有明显的变化,但各步最佳工艺条件,则随实验规模和设备条件的不同而有可能加以调整。
中试放大的方法有经验放大法,相似放大法和数学模拟放大法。
经验放大法—主要凭经验通过逐渐放大(中间装置,中型装置,大型装置)来摸索反应器的特征。在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中,中试放大主要采用经验放大法,也是化工研究中的主要方法。
相似放大法—主要应用相似理论进行放大。使用于物理过程,有一定局限性(非线性)。
数学模拟放大法—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放大法,它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四、中试放大的研究
1、生产工艺路线的复审
一般情况下,合成单元反应的方法和生产工艺路线应在实验室阶段就基本选定,在中试放大阶段,只是确定具体工艺操作和条件以适应工业生产,但是但选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过程,在中试放大时暴露出难以克服的重大问题时,就需要复审实验室工艺路线,修正其工艺过程。
2、设备材质与型式的选择
开始中试放大时应考虑所需各种设备的材质和型式,并考查是否合适,尤其是应注意接触腐蚀性材料的设备材质和反应物及反应产物与设备材质会否产生变化等选择相应的材质。
3、搅拌器型式与搅拌速度的选择
药物合成反应中的反应大多是非均相反应,其反应热效应较大。在实验室中由于物料体积小,搅拌效率好,传热、传质的问题表现不明显,但是在中试放大时,由于搅拌效率的问题,使传热、传质的问题就突出地暴露出来。因此,中试放大时必须根据物料性质和反应特点注意研究搅拌器的型式,考察搅拌速度对规律的影响,特别是在固-液非均相反应时,要选符合反应要求的搅拌器型式和适宜的搅拌速度。
4、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研究
实验室阶段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不一定符合中试放大要求。应该就其中的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放热反应中的加料速度,反应罐的传热面积与传热系数,以及制冷剂等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它们在中试装置中的变化规律,以得到更适合的反应条件。
5、流程与操作方法的确定 在中试放大过程中,我们解决了因人、机、料、法、环等诸方面的问题,取得可符合质量要求及一定的技术经济指标后经审查合格则可以把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加以确定作为工业生产的依据。
在中试放大阶段由于处理物料的增加,因而必须要考虑生产的安全性和反应所带来的“三废”的处理及物料后处理的方法等,从而达到文明生产、清洁生产的要求。
说明
产品工艺研发总结报告内容要求,主要对新药研发上市前整个过程的工作总结。对于医药或客户所提出的化工中间体来说,有些内容就可以省略,哪些可以省,那些不可以省则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007.3.21
第二篇:总结报告的内容要求
总结报告的内容要求
1、总结报告的内容要求与所学专业一致。
2、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学习的时间、背景、学习成绩和效果,重点总结所学知识及学习收获和体会,可以总结某一门或多门课程的学习,或结合自己从事的工作,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实践体会、工作总结,以及下一步学习的设想、学习安排等。
3、总结报告内容要求结构完整,重点突出,文理顺畅。
4、总结报告由学生独立完成,严禁抄袭,被评定为抄袭者成绩按照“不合格”记录。
5、总结报告篇幅不低于2000字。
第三篇:产品研发管理制度
研发中心管理文件
产 品 研 发 管 理 制 度
1.总则与目的
1.1.产品研发是企业在同行业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以后发展的重要性,是实现“生产、试制、研究开发”的重要性阶段,它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提高企业的创新技术能力,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产品改良善的管理,加快技术积累和提升产品档次,特制定本制度。
1.2.本着“技术领先,产品专业化”的原则,对国内外行业发展与最新科技动态深刻理解与把握,确保公司产品的先进性。2.实施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研发新产品的要求。本制度中所指的产品研发包括新产品开发。3.相关部门职责
3.1 公司模具主管(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本产品的研发,组织其它成员按排研发项目的任务。并负责协调处理研发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其项目进行监督。负责研发项目的批准,对实施方案、生产准备、试制试验等进行鉴定等工作。3.2 技术部(研发中心):负责制定产品研发项目的实施方案,负责开展产品研发项目的设计、试验、试制,对项目承担人员的任务分工,并参与项目的评审。3.3 销售部:负责收集和提供市场需求产品的信息,并提出产品研发项目建议。
3.4 人事行政部:负责对产品研发人员的配置进行备案,对设计开发的技术文档的归档。3.5 生产部:负责对研发产品的试制提供协助,产品试制所涉及到的工艺装备和设备的调试。3.6 采购部:负责对研发产品的试制所涉及的原材料进行采购,及新增设备的采购工作。3.7 品质部:负责对研发产品试制过程的质量检测和跟踪记录,并反馈质量信息。
研发中心管理文件
4.产品研发管理
4.1.研发项目的立项与实施研发:
4.1.1.公司部门对新项目建议或对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满足客户要求的建议,经总经理批准后,确定立项并下达任务给研发部门,研发部门按本制度规定程序进行开发。
4.1.2.研发中心确定项目须填写《研发项目立项书》,报批准后实施。
4.1.3.研发中心按公司相关财务制度《研发资金管理管理办法》的规定,提交项目投入预算申请报告,申请研发经费,以确保项目研发工作的进展和时效。
4.1.4.研发中心按照《研发项目立项书》要求,由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负责编制《产品研发项目进度表》,并由总经理负责对进度表内容进行检查,确认后才可以由研发中心负责实施全过程管理。
4.2.开发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4.2.1.研发部门根据《研发项目立项书》组织实施项目的研发,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按《研发项目立项书》组织完成。
4.2.2.根据研发进度,应提前编制产品试制流程大纲,试制流程大纲是样品及小批试制用必备技术文件,要求大纲具备:
1)试样样品(或小批产品)技术性能的可靠性、安全性,规定各种测试性能的标准方法及产品试验的要求和方法。
2)试样样品在规定的极限情况下使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4.2.3.技术文件资料的验收及存档:
3)文件目录(项目研发批准文件、技术文件、材料明细、标准汇总,技术条件、产品功能及使用说明书、包装说明等)。
4)标准化文件(对新设计产品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面作出总的评价)。5)研发中心负责将全部文件收齐归档,交人事行政人员进行验证齐全后存档。
研发中心管理文件
4.3.项目试制过程的管理
4.3.1.试制是研发部门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工艺文件及试验结果的要求进行试验,以考验研发产品的性能和工艺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质量的重要性。
4.3.2.试制完成后,研发部门须及时完成《项目结题报告》,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记录报告,以及必要的工艺文件交人事行政部存档。
4.3.3.产品研发完成后,确定投入大批量生产,报总经理批准。
4.3.4.对研发成果显著的技术或产品,公司确定申请外部机构鉴定或认证的,由研发部门完成相关文件的编制,总经理负责协调与接待联络工作。
4.4.知识产权登记与管理
4.4.1.在不泄露公司技术秘密的前提下,公司认为有必要申请国家知识产权的研发技术或产品,由研发部门负责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文件。
4.4.2.人事行政部应完整保管知识申报的文档和批准文件以及相关证书的原件等档案,对外使用一律采用扫描件或复印件。
5.产品研发经费的核算与管理
5.1.公司对研发项目实行经费进行审批,研发专项经费包括以下内容:
5.1.1.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外委试验费、产品鉴定费、知识产权申请费、项目所必需的国内调研、差旅费、业务资料、对外技术合作费。
5.1.2.仪器设备费:专用仪器设备的购置费,运杂包装费和安装费,自制专用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和外协加工费。如特殊需要,应说明情况,报总经理批准。
5.1.3.管理费:按每个项目提取项目总经费的5%作为管理费用,最高不得超过1万元,用于充抵项目应分摊的水、电、气等费用和其它费用。
5.1.4.项目承担人员的生活补贴费:项目承担人员可根据实际参与项目工作天数和工作量提取生活补贴,生活补贴总额最高不得超过项目总经费的15%。
5.2.产品研发经费由公司财务部按单项预算拨给项目承担部门,由项目组按计划支配使用,研发中心管理文件
不得挪作它用。财务部将列帐单进行核算。
5.3.研发专项经费的使用审批,按公司《经费审批管理办法》执行。6.加快技术研发和提升技术水平的措施
6.1.公司将定期对研发人员进行培训和考试,对考试不及格和在今后工作中不能熟练掌握相关技术的人员,公司将给予转岗或淘汰。
6.2.研发部门可根据开发项目的数量,以及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的情况,提出引进人才的需求,经总经理批准后,由人事行政部负责实施招聘。
6.3.公司在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中对研发人员设立了专门的考核奖励制度,以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7.本制度的施行
7.1.本制度自总经理签发批准之日起正式施行。
作成/日期:
确认/日期:
承认/日期:
第四篇:产品研发报告初稿
1.概述
1.1研制背景
近年来,纺织和制药行业的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围内解决这个问题。基于半导体的光催化技术由于其环境友好和成本较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各种半导体材料中,氧化锌由于其氧化还原电位高、激子结合能大、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较好、廉价且无毒被用作光催化剂。尽管这些ZnO纳米结构的光催化活性很高,但由于ZnO光催化剂中的光生电子-空穴对易于复合,导致光量子利用率低,从而降低其光催化效率。因此,拓宽ZnO光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提高光催化过程中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开发基于ZnO改性的高效光催化剂已成为现阶段重大前沿科学探索领域之一。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稀土Eu3+掺杂的氧化锌纳米球,并以此为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等有机染料,实验证明,铕掺杂氧化锌光催化剂对有机污染物有较高光催化降解活性,所制得光催化剂在有机染料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2国内外相关产品发展现状
1.2.1单一半导体光催化剂
常见的单一化合物光催化剂为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半导体材料。例TiO2,WO3,ZnO,ZnS,CdS等,它们具有较高的禁带宽度,能使化学反应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用于有机化合物降解的良好的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关键是H2O/
.OH
(OH-=
.OH
+
e-;
Eo=
218V)的还原电位小于金属材料的禁带宽度,且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上述单一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中,金属硫化物和氧化铁的多晶型物它们易受到光阴极腐蚀而影响了其活性和寿命,因而不是最佳的光佛化材料。TiO2因其化学性质稳定、抗光腐蚀能力强、难溶、无毒、成本低,是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光催化材料,它能很好地利用可见光中的390m以下的紫外线,而不必使用昂费和有害的人造光源(如高压汞灯等)所发出的短波长紫外光。不过它也有不完美之处,TiO2的禁带宽度为3.2eV,其对应的吸收波长为387.5mm,光吸收仅局限于紫外光区。但这部分光尚达不到照射到地面太阳光谱的5%,且TiO2量子效率最多不高于28%,因此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仅在1%左右,大大限制了对太阳能的利用。而氧化锌由于其氧化还原电位高、激子结合能大、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较好、廉价且无毒被用作光催化剂。铕掺杂氧化锌光催化剂对有机污染物有较高光催化降解活性。
因此,为促使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抑制其复合,从而提高量子效率,扩大激发光的波长范围,以便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光催化剂的稳定性.目前,有数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改性技术,主要包括过渡金属离子掺杂,贵金属沉积、稀土金属离子掺杂、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复合和其它新型光催化剂的开发等。
1.2.2过渡金属掺杂
在半导体中掺杂不同价态的过渡金属离子,不仅可以加强半导体的光催化作用,还可以使半导体的吸收波长范围扩展至可
见光区域.从化学观点看,金属离子的掺杂可能在半导体晶格中引入了缺陷位置或改变了其结晶度,成为电子或空穴的陷阱而延长寿命。
Choi等系统地研究了21种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TiO2纳米晶,发现在品格中掺杂质量分数为11%~15%的Fe3+,Mo5+,Ru2+,0s2+,Re2+,V5+和Rh2+增加了光催化活性,并认为掺杂的浓度、掺杂离子的分布,掺杂能级与TiO2能带匹配程度、掺杂离子d电子的组态、电荷的转移和复合等因素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有直接影响。
从前人研究的成果来看对于过渡金属离子的掺杂,其浓度对光催化性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掺杂量较少时,增加杂质离子的浓度,载流子的捕获位会随之增多,使得载流子寿命延长,为电荷传递创造了条件,因而活性提高。当掺杂超过一定浓度后,掺杂离子反而成为电子和电荷的复合中心,不利于载流子向界面传递。并且过多的掺入量会使TiO2表面的空间电荷层厚度增加,从而影响TiO2吸收入射光量子,不利于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因此,对于过渡金属离子的掺杂一般存在一个最佳量。
1.2.3稀土金属离子的掺杂
除了上述的提高光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方法外,掺杂稀土金属离子也可以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研究,ZnO纳米颗粒是一种绿色环保、合成成本低的材料,广泛应
用于发光以及光催化领域。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性质,通过稀土元素掺杂ZnO,可以得到具有优良特性的发光材料和光催化剂,同时在传感以及抗菌方面也有巨大的潜力。
1.3产品简介
(1)将0.5g的醋酸锌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并加入0.1g的NaOH,再加入0.0879~0.4229g的硝酸铕,搅拌1h得到均匀混合溶液;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放入聚四氟乙烯衬里的反应釜中,在180℃条件下反应5h,然后冷却得到产物;
(3)将步骤(2)中所得的产物用无水乙醇和水分别洗涤、离心分离3次,在70℃条件下烘干12h,再放入马弗炉中800℃烧结1h,即得所述掺铕氧化锌光催化剂材料。
制备的掺铕氧化锌对三种不同染料(亚甲基蓝,MSDS;罗丹明B,RodamineB;甲基橙,MO)降解50min和100min后的降解率,对光照50min和100min的降解率进行比对,可看出在两个时间点,均是对10mg/L的亚甲基蓝的降解率最好。
2.依据标准
稀土元素具有丰富的能级,特殊的4f电子跃迁特性和光学性质,不仅能够以离子掺杂或半导体复合的形式有效提升传统TiO2,ZnO纳米颗粒是一种绿色环保、合成成本低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发光以及光催化领域。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性质,通过稀土元素掺杂
ZnO,可以得到具有优良特性的发光材料和光催化剂,同时在传感以及抗菌方面也有巨大的潜力。
3.研究方法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稀土Eu3+掺杂的氧化锌纳米球,并以此为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等有机染料,实验证明,铕掺杂氧化锌光催化剂对有机污染物有较高光催化降解活性,所制得光催化剂在有机染料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7.结束语
7.1研究报告
主要是实验室研究应尽快过渡到大量生产阶段。
7.2研究报告的依据
包括文献依据与实验依据。
7.3未来展望
在执行提交研究报告文件过程中,也可能遇到一些新问题,这需要团队人员同心协力,逐个解决,共同迎接更加环保的明天。
第五篇:产品研发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产品开发部 蔡田芝
不知不觉来到岱山,来到绿海已经两个月了,无论从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我都深深地融入了这里。
岱山是长生不老的蓬莱仙岛,是怡享生活的安乐之窝,是苍茫东海上的一叶扁舟,是喧嚣都市外的一片净土,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里民风淳朴,让人能够放下戒备,悠然地生活,全身心地工作。这里还有我素未谋面却不知从何时开始就一直很向往的海,很长时间以来我都认为只有浩瀚的海才可以包容满是缺点的“人”;只有在面对海时,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微不足道与渺小,才能不再浮躁回归平静,对周边世界充满无限敬畏。月圆月缺,繁星点点,渔家灯火,常常淹没在海的静谧与神秘里,不时听到谁家播放的妙语梵音,海与佛的包容映出一副海天佛国的景象来。
来到绿海,我幸运地走上了自己想要走的路。当我25岁的时候,敏感脆弱的皮肤还一次次发难让我束手无策,我就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研究皮肤,研究药妆,为自己也为更多敏感肤质者保驾护航。在这里,我找到了一个有机会使自己更“美”的工作,一个有机会揭开那些琳琅满目化妆品面纱的工作,一个有机会为更多人带来美与惊喜的工作。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真挚朴实的人文情怀,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定追求,是我可以投入120分工作的源动力。
这段时间我的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在质检部学习多品种盐及洗化盐的常规检验;应电子商务部要求开发生产精油皂;应公司发展要求探索寻求海洋保健品及活性物质提取方面的项目。
在质检部的学习中,我了解了公司主营盐的品种,以及这些盐的检验指标,检验方法,重点学习了洗化盐的检验方法。质检部的工作琐碎且常规,但却是保证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产品或原料带来的损失,为企业品牌把关的重要防护线。只有质检部的工作做到位了,公司才可以“高枕无忧”地谈壮大发展。
开发精油皂是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我对化妆品从“门外看热闹”到“门内看门道”的一个过程。来公司之前我就有自己动手做皂的想法,当然这是绝大多数美容书籍里宣称的“冷皂”,与我们后面的“热皂”有着天壤之别。
初始制皂的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想象力,把美容书籍中拥有“美好”名字和功效的东西铆劲儿往皂里添加,我以为只要不吝惜成本就可以得到神奇功效的皂。事实上,过犹不及,此消彼长,多因素平衡,是组建配方的重要原则,做“冷皂”的思维也基本不适用于做“热皂”。“热皂”是工业制皂的范畴,是各大化妆品厂家制皂的主要途径,它以严谨的专业的科学的态度审视皂的各项指标,以安全,稳定,持久,低刺激,具备一定的功效为目的,但其中一些写着专业化学名称的成分令非专业人士闻之色变。“冷皂”基本上属于手工DIY的范畴,其生产也以手工作坊为主,以追求纯天然,远离化学品(实则不然),自己动手,乐在其中为目的,这也是大多数人更“迷信”,“迷恋”冷皂的原因,但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刺激性等并不可控。受自身思维视角以及专业知识的限制,大众往往是盲从的。
实验之初就已经做出皂的外观来,但时至今时今日,我都没有一款令自己百分之百满意的产品。做皂是一个科学实验的工作,同时也在印证生活的哲理——‘形似容易神似难’,“没有完美,只有完善”,“懂得越多,越是无知”等。
受“冷皂”思维先入为主的影响,在实验之初并不顺利,但还是能鼓捣出各种样子的皂来。第一批次内部试用后收到反馈——皂皂滋润度不够,但颜色和气味还不错;许超锋经理较为专业的点评——肥皂味过浓,起泡力不足,皂太硬,按之易掉块儿等。从形态到功能,它都不是一块合格的皂。看遍所有与制皂有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我都找不到能同时解决以上所有,或大多数问题的方法。网页书本提供的信息太有限了,我不得不挨个求教于原料厂家的工程师或其他愿意指点一二的制皂师们,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汲取思路方法,改进实验。
实验开展一段时间后,终于有一款皂首次受到电子商务部门的肯定,然而这个肯定带来的欣喜并不长久。由于订购的皂基原料与厂家提供的样品有一定差异,伴随着季节性温度与湿度的变化,原配方做出的皂并非那么完美,皂的质感及洗感与热销皂仍有一定差距。经过不断的求教摸索之后,皂的质感及洗感也被认同——即它作为一款皂本身该具备的功效及价值已经拥有,若只是手工作坊,实验可以停止并进行批量制作,然而要作为一个合格的商品,它还远达不到要求。观察之前皂的样品,纯天然无添加的色泽及香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去,皂的原始色泽及味道开始凸显,加入皂中的薰衣草花苞全部褐变,天气潮湿时皂还有“出油”现象等。此时实验进入最难的领域——定香定色,同时保证皂品质的稳定性以及持久性。
通过与化妆品工程师们的探讨,伴随着自己制皂经验的增加,愈来愈觉得还有很多未考虑到的因素,比如皂中含有约30%–40%的水分,如没有适当的“保水”措施,皂可能在拆封后不久体积严重收缩;皂基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加入色素后,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有色变的可能性等。当我越来越全面地了解到这些问题时,我才慢慢地由一个站在柜台前买皂的人,转变为一个站在机器前制皂的人。在尽量保证产品稳定性的前提下,历时一个多月研制的精油皂就要生产了。由于没有实际生产的经验,在最初的放大实验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生产效率低下,出皂不规整,热封膜时皂会融化等。根据这些问题,考虑改进生产方法,结合生产效率定制相应的模具,购置更为快速均匀的切皂设备,购置较低温度下可以热封膜的设备等。采购设备与放大实验我都较为生疏,有幸在许超锋经理的帮助下理顺了思路,争取在5月底生产出第一批皂来。
此外,结合所学专业对海洋保健品以及海洋活性物质的立项进行探索也是这段时间工作的一部分。我主要查阅了国家药监局近年来批准上市的海洋类保健品,了解了目前市场上海洋类保健品的主要类型;调研了舟山及山东等地海洋类食品及保健品加工企业的经营项目及市场定位;阅读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成果汇编,以及海洋保健品,海洋药物学等书籍,了解具有潜在价值的海洋产品开发项目;与领导同事及学校老师等讨论舟山海洋资源,以及某些开发项目的可实施性等。
目前,海洋产品的开发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海洋食品加工;特色食品是最能直接利用海洋资源优势的项目,也是最难“突出重围”的项目。难点在于有一个特色的定位,优势,卖点在哪里;
二、利用海产品下脚料进行海洋仿生食品加工;这项可以与第一项结合开展,也可单独开展,优势在于原料廉价易得,难点在于仿生食品加工技术,以及国人对仿生食品的认可度;
三、利用海产品下脚料酶解进行胶原蛋白等活性物质的提取;这不是一个新鲜的项目,难点在于销路,定位;
四、海洋保健品的模仿加工以及新型海洋保健品开发;模仿的风险在于没有模仿到精髓,却无形中替他人做了宣传;一个成功的模仿,要么速度快,要么模仿之后又有超越——既具有别人的精髓,又拥有自己的特色。开发新型的海洋保健品,选项目较难,投入较大,上市周期较长,宣传费用较大等;
五、海洋饮料产品加工;以个人不成熟的观点来看,这个项目很有潜力。至少在我的印象中,没有一款叫得出名字来的海洋饮料,没准可以做得如王老吉,加多宝那样。潜在的风险在于海洋风味有可能是小众口味,不知道将来的接受程度如何;
六、海洋活性物质提取及深加工;难点在于寻找一个合适的项目,这方面还有待于与更多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沟通。
诚如前面做皂的经验,在探索海洋这一全新领域的时候,目前我还是以一个门外汉,局外人的角度来审视探索的。只有深入的全面的学习,与外界更多的接触与交流,时至某日才能真正打开海洋产品开发这个大门,融入到行业当中去,游刃有余地辨别行业信息,把握行业脉搏,并从中汲取灵感,为我们成功经营这个行业奠定基础。
需要学习的知识,需要探索的道路永无止境。但有一点很重要,必须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将头脑中注入新的活力,才不会固步自封,坐井观天;再往前一步,得到的将是整个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