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真光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
真光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
(2007年—2010年)
教师队伍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学校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
“十五”期间,围绕区教育局“阵地前移,重心下移”的策略,我校结合实际,多形式地开展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完成了“四元”培训,师资水平和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经过“十五”师训,目前学校教师基本情况为:年龄结构:30岁以下10人,31岁—45岁31人,45岁以上6人;职称结构: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1人,小学一级教师15人;学历结构:本科14人,大专27人,中师4人。由于学校办学历史较短,师资水平和结构相对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缺少市区级骨干教师,部分学科缺少领衔教师。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教育科研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发展不均衡,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有落差,信息技术培训没有更好地学以致用等。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与深入开展,机遇与挑战迎面而来。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形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求的关键。根据《普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普陀区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为进一步提高真光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如下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
一、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 ㈠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 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新课程实施,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师 1 的师德素养、业务能力为目的,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探索“校本研修”和“师本研修”的新路子,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新课程实践中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㈡总体目标
按照“培训——实践——反思——提高”的原则,以校本研修为主,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努力打造一支能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师德高尚、专业知识扎实、教育业务精湛,具有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追求团队合作与技艺特色,有一定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能适应素质教育和课改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教师队伍建设基本任务 ㈠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建设
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意见》和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及《普陀区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一支“为学、为师、为人”和谐统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与奖惩办法,建立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
2、提升学历层次
至2010年力争做到:
学校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40%(包括在读),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5%。
3、优化职称结构
至2010年力争做到:
学校教师中具有小高及以上职务的比例达到65%。
4、培养信息素养
100%的教师接受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达到“新四个模块“的技术要求。加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比重,增加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内容,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结合“十一五”师训、教研信息技术平台应用、课题研究等途径,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着眼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学校课题研究和教学评价驱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由点到面的开展,形成一定数量的课件和教学案例课例,丰富学校的教育资源库建设。到2010年,85%的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5、提高专业能力
认真学习“二期课改”理念,把握“二期课改”的基本要求,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初任教师基本熟悉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掌握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逐步具备初级教师的专业条件,工作一年后成为初级教师。
初级教师基本熟悉一般的教学原理、教材内容、知识和教学方法等,并熟悉课堂教学步骤和各类教学情景,初步获得教学经验,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有科研意识和一般科研能力,有1篇及以上教科研论文。
中级教师具备各年段教学的把关能力;能主动从事教科研活动,把握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教学质量好,能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每两年有1篇及以上的教科研论文发表。
高级教师具有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质量显著;能独立开设校本课程,承担课题,开展 3 教科研活动;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每年至少有1篇及以上的教科研论文发表。
㈡建立骨干教师发展梯队
建立一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要求,积极推进“二期课改”,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校级和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队伍——教坛新秀、教学(教育)能手。力争形成一支由5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25名校级骨干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梯队。
在初级教师中培养和选拔教坛新秀。教坛新秀师德良好,教有创意,富有特点。必须掌握所教学科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工作出色。教坛新秀每学年须上区公开课1次以上。
在中级教师中培养和选拔教学(教育)能手。教学(教育)能手师德优良,教有个性,富有特长。必须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相应的研究成果;教育教学工作富有特色和实效;有较强的带教青年教师能力。教学(教育)能手每学年须上区公开课1次以上,指导教师1-2名,发表1篇教科研论文。
努力培养,力求产生高级教师。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培训
1、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的培训
面向全员,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新知识和师德教育为重点,以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为载体,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区教育学院为支撑,以教育行政为推进,组织实施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要求,推进“二期课改”,提供优质教师资源。
突出骨干,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带头、示范、桥梁 4 和辐射作用,以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为途径,加大区、校两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提高骨干教师综合素养。
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种渠道的学历达标、高一层次学历学习、岗位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等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
2、构建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根据区“十一五”师训要求,围绕区“二维四类多元”课程体系,结合本校实际,设臵并实施以校本研修为主要内容的师训课程。
(1)基础性知识课程的实施
基础性知识课程内容由区教育学院根据市教委的要求开发与推荐,课程的实施在教育学院的指导下进行,学校完成教师在该课程学习中的学分汇总工作,并做好督促及时间与精力的保障工作,2010年上半年100%的教师完成基础性知识课程。
(2)基础性实践课程的实施
基础性实践课程由学校自主开发,自主管理,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有计划的专题研修,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验感悟,反思总结,上升为实践智慧,内化为推行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整个课程设臵分为育德能力、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大领域。(具体内容详见真光小学基础性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3)发展性知识课程的实施
发展性学习的知识课程内容主要由高一层次学历或非学历进修组成,我校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高等院校或区教育学院的此类进修。
(4)发展性实践课程的实施
发展性学习的实践课程由区教育学院组织实施,学校创造条件,保证骨干教师全员参与此类课程的培训。并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发展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等各级课题为抓手,鼓励骨干教师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
3、推进校本研修
积极营造民主、开放、多元的校本研修氛围和有效的校本研修机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要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研修制度、管理网络,确保校本研修工作的有效开展。
(1)加强师德建设
①以“正行风、修师德、树师表”为宗旨,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体,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学习研讨、演讲交流、参观访问等活动为载体,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比制度,推动学校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树立为学生、为家长服务思想和敬业、勤业、精业、创业以及献身教育的精神。
②党政工团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坚持在教师中开展“树师表形象,当文明教师”的活动。党、团员教师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③建立定期表彰制度,通过开展“做知识型教师,树师德新形象”为主题的师德报告会和评选“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事迹,表彰师德典型,在全校形成加强师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对有违师德要求的人和事,即时进行帮助教育和纠正处理。
④重视和尊重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组成校长书记、教导主任、科研主任、骨干教师、导师专家组成的专业引领团队,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与进俱进、精益求精、争创特色的思想,制订个人发展规划,明确不同阶段的专业发展标准和努力方向,形成协作共享的学术氛围,为实现学校新的发展、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奋斗。
(2)开展团队攻坚的校本教研和科研活动
教研组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基本机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基 6 地。学校将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实行教研与科研的一体化,以课题研究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拓展教研活动的内容与层次;以教研落实科研,丰富课题研究的内容;促使教师在科研与教研的整合推进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3)完善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荣誉称号的感召力。设立校级以上的各种荣誉称号,如党员示范岗、师德标兵、教坛新秀、教(育)学能手等。充分发挥评比活动的作用。用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行为、能力、业绩等进行检查、衡量和审核,给予正确的评价,激励教师更好、更快地发展。
(4)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共同提高
学校建立《真光小学校内视导制度》,组建由学科专家、学校领导、分管教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视导小组,在校内开展教学视导和校本教研活动。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持续不断地提高。
骨干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提升理论高度,学校为其提供展示机会,帮助他们成为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教师。
对各学科教师,学校将开展教育教学会诊,通过校外专家和教研组的听课评课,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个性,形成和完善其教学风格。
对于新进教师,学校要为他们配备合适的带教老师,使其迅速度过适应期,加速其成长。
(5)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运用绩效管理,完善考评细则,尝试“个人自评、部门测评、学校总评”的教师岗位工作考评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公正地评价教师工作绩效,体现重工作成效与重工作过程并举,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坚持“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落实督查管理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把业绩 7 考核作为教师聘用的依据,优化教师队伍,实现教师动态管理。
(6)搭建多样发展平台
①围绕学校校本教研与教育科研的开展,要求教师经常性地就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实施校本课程?如何推动学校德育、科技、艺体和环保教育活动的特色化、课程化?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实践进行思考,开展教学叙事和学习交流,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②青年教师拜师学艺,骨干教师帮带徒弟。组织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成师徒对子,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研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使进新、老教师的素质共同提高。
③加快校及校以上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为中青年教师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提供机遇。
引路子:聘请专家导师指导,促进骨干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理论和业务水平。
搭台子:按学科分类,开展系列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并制度化,为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提供舞台。
压担子:在骨干教师制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的基础上,要求他们每学期上交1-2篇有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逐步做到所任课能随时公开,同时要随时承担研讨课、观摩课任务,三年内必须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并立项承担1个校以上教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
提供机遇:优先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参加各个层次的教育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报告会等学术活动等,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教师评优、评先、晋级等在同条件下骨干教师优先。
(4)坚持开展四类课活动,以此推动课堂及整体教学改革,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四类课是:教学过关课、教学评优课、教学研究课、教学展示课。拟定评课标准,客观公正地开展评课研讨。促使合格教 8 师、骨干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总结中不断成长,进而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的优化。
(5)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历进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6)开展一专多能培训,由外聘专家和学校特色教师进行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一专多能的能力。使每位教师除了能熟练担任一门主要学科的教学外,还要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需要,至少开设一门拓展型或探究型课程,能指导学生开展德育、科技、艺体、环保等综合实践活动。
(二)建立载体
1、争创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
学校将确立以“教师发展为本,教师有效学习为中心”的教师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理念,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探索科学的、系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发本校的教师教育资源并借助高校及教育学院力量开展教师教育,切实提高教育实效。努力争创 “区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
2、搭建教师专业能力评优平台
继续开展全员性的学科教师、班主任专业能力的竞赛和评优活动。用“标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用“竞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继续做好学科教师教学能力的竞赛和评优工作,围绕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的有效性等开展竞赛和评优,形成一批“好课”,培养出区、校两级“教坛新秀”、“教(育)学能手”;继续做好班主任育德能力的竞赛和评优工作,围绕班级主题课教学、主题活动设计、学生思想工作、班集体和学生矛盾化解等开展竞赛和评优,形成区、校两级优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和“教育能手”。
3、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团队
一是构建专家引领团队
以推进“新基础教育改革”为契机,借助华东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形成以叶澜教授领衔的专家引领团队。团队每学期到学校开展专家讲座,以推进“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为抓手,指导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
二是构建名师带教团队
围绕打造语文、数学、音乐学科优势,强化科技艺体办学特色,学校外聘市区名师、名教练,构建名师带教团队。以师徒结对的形式,选聘教师师徒结对,实施带教计划,促其成为学科教学的骨干力量及科技艺体优秀指导教师。
三是构建骨干教师团队
根据学校师资队伍的现有发展水平,着眼于推进“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研究的需要,建立以2—4位骨干教师领衔的学校骨干教师工作团队。每个工作团队带领2—3名教师为培养对象,引领学科发展,培养学科骨干,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合作共进的工作团队,推进本校教师队伍建设。
4、建立教师培训资源库
把适合校情的教师培训课程、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骨干教师教学案例、经验汇编、实用的现代信息技术课件、有效的校本研修课程与教育研究案例、骨干教师的个人成长专辑等作为教师培训资源库的建设内容。
力争通过四年的建设,形成较为丰富的教师培训资源库,为教师培训提供示范指导作用。
(三)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和机制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根据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三个指导意见》的要求,完成教育事业单位岗位的设臵,科学合理设臵学校的管 10 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综合确定上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合理确定学校教师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编制管理、科学设岗”的原则,严格执行《关于普陀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的实施意见》,积极引进教师充实学校师资队伍。
2、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继续实施教职员工津贴、骨干教师津贴、教育特殊津贴的分配制度。修订完善学校分配制度,使之更适应学校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3、建立与完善骨干教师遴选和培养机制
按照各级骨干教师的标准和要求,分别组织自下而上、个人申报、组织推荐和专家评审的遴选工作。
骨干教师要制定自身发展计划,积极参与各项培养活动。配合教育局和教育学院做好区级以上骨干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工作,学校做好校级骨干的管理和考核工作。
创造条件促进骨干教师依次提升和发展;为各级骨干教师提供优先晋升高一级职称的机会。
4、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搭建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为教师培训提供丰富的选择和便捷的共享条件,让全校教师共享市、区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高级指导教师以及区、校两级“教坛新秀”、“教(育)学能手”的教育教学成果。
5、奖惩机制
建立奖惩制度,给予认真参与“十一五”培训并按时完成学分任务的教师给予相关的奖励。优先参与市、区各类荣誉称号的推荐与选拔;将在完成基础性学习任务的同时能积极主动参加发展性课程学习作为各级骨干评选的前提条件。
每学期末评估、考核,对在继续教育中较好完成培训任务和校本研修成效显著的个人和教研组,予以表彰;对不能按要求完成培训的个人和教研组,期末考核降档评价,不得参与优秀、骨干教师、优秀教研组的评聘,并制定修补学分措施,督促完成。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记录教师参加培训的过程以及专业成长的成果,科学地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学分等级。
6、后勤保障
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培训环境,帮助和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设立专门的师资培训经费,做到专款专用。除保证常规培训的开支以外,“十一五”期间,每学期末根据教师在师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给予相应的奖励。
师训专管员严格按照培训方案认真做好每一位教师在实践课程中生成资料的管理,做到一人一档,随时可查。
四、职责分工
3、校长室的职责
学校校长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人,领导本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制订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形成校内15%骨干教师发展序列梯队,为区骨干教师的选拔提供后备力量;负责本校教师培训计划的制订、落实和管理;校本研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和培训;推荐各类先进和优秀人才,落实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将根据《普陀区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和《普陀区“十一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规划》的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引领教师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任务。
2、中层的职责
师训专管员杨燕全面负责、协调各师训课程内容的安排和人员进修、实践安排以及教师实践课程培训的学分记录和登记上报工作;组织落实校 12 本研修和相关考核。陈丽负责校本育德领域师训工作,蔡晓婷负责校本科研领域师训工作,芮开金负责档案资料管理。
3、教研组长的职责
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领导组员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及时发现和解 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创设与本学科相应的研修环境,并利用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记载培训教师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效与出席情况,折合成相应的实践课程学分。
4、教师主动发展的职责
坚持培训、教研、科研相结合,形成理论培训和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培训的合力效应,注重体现教师自我教育和自主活动的培训,积极发挥教研组的作用,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队子,在培训过程中相互促进,教学相长,主动发展。
学校将走“以机制保培训,以活动促培训,以骨干带培训,以科研助培训”之路,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2007年10月
第二篇:光城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
光城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加快学校发展,形成学习型组织,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区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文件精神,以建立师德优良教师队伍为先导,以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核心,以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为手段,以建立业务水平高、会研究型教师队伍为基础,以培养骨干特色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保证学校办学水平达到较高层次。
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目标
● 85%以上的教师达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 教师培训率达到100%;
● 100%的教师能开展专题研究;
● 50%的干部和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与管理; ●培养各类典型:
三、实施内容及措施
(一)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工作
1、教师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顾建利成员:刘耀辉、李俊梅 高春英、陈业伟、李
梅、刘海燕、陈先飞、陈业宪、马志明、杨俊荣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学校每个学期教师建设工作的计划编制、时间安排、目标内容的落实、档案资料的建档完善、具体措施的执行和考核,推出典型和对教师队伍进行评价等。对学期教师队伍教师各项工作进行具体组织落实,跟踪指导和考核评价。
2、建立相关的制度
学校结合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制度措施的制定,建立健全队伍建设机制,完善制度。要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培训、考核、评价、激励等系列制度,加强制度管理。
3、建立“十一五”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目标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完成的目标、队伍建设工作计划:满意工程计划、特色教师及骨干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班主任队伍建设、教师培训及管理措施、考核聘用、交流等。
4、加强师德建设。建立定期学习、教育制度。完善师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有效的考核机制。要把师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新聘教师,上岗前必须专门进行师德和法制教育。要建立师德考核制度。规范教师执教行为。开展满意工程,教师师德认可度达:80%以上。大力宣传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并积极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
5、建立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项档案和基础工作管理。建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电子、网络为主体的基础档案工作,同时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的电子档案。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建立网上交流平台。
6、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学校要结合队伍建设的实际,在坚持以人为本的评价原则前提下,建立起促进教师队伍发展的基本发展性评价系统和方式。拟建立教师培训效果评价、教师提高评价、教师研究能力评价、教师目标完成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班主任工作评价、师德状况评价、考核评价、自我提高评价、特色骨干教师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等为内容的评价系统。
7、全面规划学校“十一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培训内容、培训途径、培训方式以及岗位技能培训方式等,分层、分项进行培训。保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走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8、教育科研推动队伍水平提高。
教师拥有研究专题的比例达到50%以上。建立课题指导小组,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实行阶段反馈、总结、实践指导。重点省级课题实施全面实施、全程跟踪、理论指导、9、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建立优胜劣汰的选人用人机制。
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和竞争上岗制度,探索“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新机制健全教师交流制度,鼓励教师脱颖而出。建立一支适应学校教育发展需要的结构合理、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二)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培训工作思路:
坚持教师培训工作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自我提高的培训宗旨,坚持培训工作学校、个人两部分实施的方向,构建提高、促进、发展,重实际、实效的培训方式,为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提供提高的平台,坚持“研、训”一体重在训上的培训模式。努力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教师队伍。形成学习型组织。教师培训工作目标:学历到2010年学历达到区级规定标准;骨干教师达到:40 %;其中校级骨干:35 %;区级骨干5%;
教师培训参与率达到:100%;
80%的干部和特聘高级教师能独立主持或全程参与科研课题研究。
50%的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和管理;
培养学校各类典型:10人;
教师岗位技能水平合格率:%;专项技能学科基本功:
%;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
1、干部培训:
① 干部岗位资格培训。学校依照中小学干部持证上岗的有关规定、组织校级后备干部参加区以上部门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任职资格培训;组织中层后备干部参加区规定的学校常规管理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任职资格培训。
② 干部岗位提高性培训。组织中层干部参加区各种类型的分岗培训,提高岗位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高性专项培训。学校要结合干部的需求和岗位需要进行校级间学习培训、外派出省市交流观摩等方式的培训。
③ 校级干部的专项研修培训。学校除组织参加区、市的两级以学校管理和技能提高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外,学校还要依据需要通过专项培训、观摩交流培训、校级间学习考察,到外省市及国外交流培训等进行。
2、教师培训
① 教师学历提高性培训。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为目的,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高学历层次的学习。同时鼓励教师获得双学位进修,学校给予学习提供方便。
② 教师以岗位为重点的培训。学校依照区“十一五”教师培训规划所确定的培训内容进行全员培训。内容为: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基本功、教育政策法规、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科技教育等公共必修课程、学科教学基本技能、课程改革理论、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班主任理论与实践、教育科研方法、学科教学理论等选修课程以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专项培训等。
③ 新上岗教师培训。新上岗教师要接受两级培训。参加区进修学校组织的新上岗教师培训,学校组织新上岗教师的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等内容的专项微格培训。
④ 英语教师的培训。学校要对英语教师进行提高性培训,包括多媒体工具使用、课件制作培训等。
⑤ 班主任教师专项培训。学校将分层次对班主任进行工作常规、儿童心理及新时期儿童教育特点及班主任工作管理。案例研究培训等。同时组织班主任分期分批走出去学习提高。推广学校班主任工作案例。
⑥ 骨干教师专项培训。骨干教师参加区和学校组织的分层培训,培训重点是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和学科专业引领能力,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探索,特色教学等。学校要实行特聘高级教师带骨干、高师带骨干、外出学习培训等进修方式,加快骨干教师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深化特色。
⑦ 特聘高级教师培训。组织学校一、二期特聘高级教师参加区组织的专项研修。
⑧ 教师计算机专项培训。学校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英特尔未来教育”专项技术培训、多媒体技术、课件自制、网络技术等培训,学校要启动包括电子备课在内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⑨ 青年教师培训。学校要组织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法规、岗位技能、班主任工作管理、教育科研等内容的学习培训。
第三篇: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根据市教育局及中心校的有关文件和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细则。
一、实行蹲班制,周一至周五每日上、下午为教师上班时间,时间以作息时间为准,每天早上7:40、下午13:40之前签到,每天的签到由校长逐一进行核实。
二、实行集体学习制度,每周一下午放学后在办公室进行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任何人不得缺席。
三、全体教师应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以饱满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正确对待每日工作,按时到校,按时签到,不得委托和擅自代人签名。
四、全体教师必须按时到位上班、上课等。每迟到5分钟或早退5分钟做旷课一节。
五、早读、写字、活动、体育课期间,科任老师必须按时到班辅导或指导,否则视为旷课一节。
六、升旗、做操、集合时,全体教师都必须积极参加,课间操,眼保健操由上节的科任老师组织。
七、因事、因病需要请假的老师,必须办妥请假手续:
(1)写请假条,注明事由;
(2)请假条交给本校校长,静校长批准后,方可离校,否则视为旷课,同时因不在位而造成的意外,由当事人承担一切责任;
(3)因特殊急事无法书面请假,应先用手机、电话方式报告校长,返校后本人必须及时补请假手续,可视正常请假。
八、请假3天之内由本校校长批假,3天以上由中心校校长批假,否则按擅自离岗处理。
九、按市教育局及中心校的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细则执行。
十、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制度。教师每旷课一节或缺席一次,不履行签到手续达一次,当不能评优评先,蹲班,集体学习时间,升旗,两队两操未参加次数达两次,收费,教学上出现问题或其他而受通报批评的教师,当不能评优评先。
2013.2.25
第四篇: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根据《台州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5年)》精神,为加快培养引进适应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带动技能劳动者队伍素质整体提高,特制定温岭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12-2015年)。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㈠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提升能力、以用为本、高端引领、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以服务我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用好用活高技能人才为根本,着力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通配置、激励保障等各项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发挥作用的良好平台,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㈡基本原则
——市场调节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和企业的主体能动作用,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高技能人才开发机制。
——自主培养与开放聚才相结合。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要求,多渠道、多形式自主培养开发高技能人才;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加快我市高技能人才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高端带动与整体推动相结合。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畅通技能人才的发展通道;加快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大力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全面提升我市高技能人才的整体素质。——机制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相结合。着力完善高技能人才开发的工作机制和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形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工工作水平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㈢目标任务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围绕我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深入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培养引进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争取到2015年底,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中、初级技能人才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高技能人才发展格局。
——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到2015年底,力争新增加高技能人才1万名,其中技师2千名,高级技师100名。到2015年底,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力争超过3.5万名,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27%以上。
——提升高技能人才素质。大力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培训,到2015年底,力争从市外引进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20名,培养50名具有地方特色、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选送海外培训高技能人才6名。
——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重点创建台州市第一技师学院。到2015年底,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8家,建立省级综合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市级培养示范基地5家。
——形成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良好环境。畅通高技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开发职业技能教育,全方位贯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完善多元化高技能人才评价和保障激励机制,优化高技能人才结构。
二、组织实施八项重点工程
㈠实施高技能人才选拔工程。加大技能竞赛选拔人才的力度和范围,选择技术含量高、通用性广、从业人员多、社会影响大的职业,广泛开展多层次的技能竞赛,每年安排技能大赛项目不少于5项,对经市委人才办、市人劳社保局批准的全市性技能大赛给予3万元的工作经费补助。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批“温岭市首席技工”,每人给予5000元奖励;每年评选表彰一批“温岭市技术能手”,每人给予2000元奖励,以上补助经费和奖励资金在市级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列支。按照滚动培养、重点资助、跟踪管理、鼓励竞争的要求,对获得各级“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者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以此带动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技能经费投入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技工岗位津贴制度,对获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应工种岗位上签订劳动合同的技术工人,按月发给一定的岗位津贴。
㈡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集聚工程。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特点,每年定期组织用人单位赴国内外产业发达地区引进高技能领军人才,鼓励企业利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有利时机,同步引进专门的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在温岭人才网开设高技能人才专栏,收集发布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定期举办高技能人才专场招聘会和网络高技能人才招聘专场;积极发挥人力资源中介的作用,多途径引进高技能人才。
㈢实施职业院校发展行动工程。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加快职业院校建设步伐,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大力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创建台州市第一技师学院,到2015年底,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5家。积极推进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积极吸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或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到2015年底,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应达到75%以上。支持职业技工院校突出精品专业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到2015年底,职业院校毕业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率要达到100%。
㈣实施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工程。推进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训,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定期召开学校与企业见面会,及时收集、发布院校、企业的合作意向和需求信息。各职业院校每年要制定校企合作计划,对接企业的技术、设备、信息等资源优势,做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职业院校每年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总人次须达到该校在校生规模,其中面向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年均达500人次以上。培训补贴节余资金主要用于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改善,同时适当增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
㈤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按照“谁出资培训,谁享受补贴”的原则,鼓励企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不断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和优化高技能人才素质。对企业选送的技能人才参加高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高级工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属于市紧缺职业(工种),且与原企业续签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选送前经市人劳社保局审核同意后,分别给予补贴,补贴金额在原基础上2013年至2015年每年按35%递增,至2015年,按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所在企业每人次1300元、1800元、2500元的额度内按实补贴,所需资金在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列支。同时,每年选派紧缺型职业(工种)、具有相应技能水平、富有创新潜力和行业国际视野、跨语言交流能力的一线优秀技术工人和职业院校名师,参加省厅组织的“金蓝领”国(境)外培训工程,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和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方法。
㈥实施青年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加强青年就业人群技能培训,积蓄高技能人才后备力量。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开展1—2个学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对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对退役士兵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补贴。
㈦实施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工程。依托科技和技能含量较高的规模以上企业,选择部分技能大奖获得者、首席技师、首席技工以及掌握传统技能、民间绝技的高技能人才建立大师工作室。到2015年底,建立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台州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分别给予每个工作室5万元、3万元的经费资助。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技术交流、传授技艺和实现绝技绝活代际传承的积极作用,基本上形成覆盖重点行业和特色行业的技能传递和推广网络。
(八)实施高技能人才评价推进工程。探索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基础,符合市场需要、企业认可、真实客观反映技能人才水平的评价新体系,建立健全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考评体系,研究建立以职业技工院校学生为对象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大力推行高技能人才企业评价制度,在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建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企业生产实际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对在技能岗位上工作并掌握高超技能、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可破格参加高级工、技师的考评,参加台州市级一类技能竞赛取得前三名的选手可破格晋升为技师,参加台州市级二类或温岭市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前三名的选手可破格晋升为高级工,并对竞赛破格晋升者给予相应等级的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标准奖励。对获得省级以上的“钱江技能大奖”、“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的,给予配套奖励。
四、组织保障
㈠加强领导,严格考核。作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检查考核,确保完成行动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㈡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组织部门负责牵头抓总,加强宏观指导;人劳社保部门负责综合管理和组织推动;教育部门负责扶持培育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切实发挥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财政部门负责制定预算,合理安排高技能人才发展所需资金,确保及时拨付到位;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优势,指导本行业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动员组织全市职工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调动职工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参与。㈢加大投入,严格管理。各地要充分保障用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筹措的高技能人才投入机制。全市各类企业要按职工工资总额2%-2.5%的比例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并合理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的7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培训。人劳社保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加强高技能人才建设的资金管理,明确资金用途、申领拨付程序和监管措施;要严格实行开班申请、过程检查、资格初审、技能鉴定审核、基础台帐等制度,确保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及各专项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㈣落实政策,保障待遇。要制定落实高技能人才在户籍、住房、培训、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做好高技能人才在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单位以及跨地区流动的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企业引进的高级技师子女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按该企业所在地学区就近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属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帮助解决到该企业所在地附近的相关幼儿园就读;在外地转入我市学校就读的,根据学籍管理要求优先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积极破除职工身份界限,企业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应分别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同等对待;对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用人单位在使用、工资福利等方面与大专学历人员同等对待。探索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津贴制度,已实行的企业要及时调整津贴标准。
㈤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工作相关政策,树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先进典型,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本行动计划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市委人才办、市人劳社保局负责解释。
2012年5月29日
第五篇:南昌工业四年倍增行动计划
南昌工业四年倍增行动计划
(2017—2020年)
为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促进南昌工业实现四年倍增,加快做大工业总量,强力支撑南昌经济大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坚持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强攻产业、决战工业,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江西省强攻工业制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着力点,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平台链深度融合,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四年努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做大一批产业集群,实现南昌工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方式转变、效益提升,全面迈向中高端,为南昌经济大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
举全市之力决战工业,用四年(2017—2020年)时间,全力推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实施“十亿”项目、培育“百亿”企业、打造“千亿”产业、决战“万亿”目标),确保实现“一倍增、两突破、三提升”的总体目标。
“一倍增”: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倍增。2017—2020年四年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四年年均增长18.9%;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2016年计划目标5800亿元的基础上翻一倍,总量达到11600亿元。
“两突破”: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万亿元。2017—2020年四年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突破两千户。2017—2020年四年间,每年全市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户以上;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力争达到2200户。
“三提升”:
总量规模位次提升。确保工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占全省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排位力争前移。
产业发展层次提升。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到2020年,力争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超过40%。
百亿企业数量提升。从2017年起,全市每年新增一户百亿企业。到2020年,全市新增1户千亿企业、2户500亿企业,实现全市每个重点产业都有百亿企业。
三、发展路径
通过明产业方向、优产业布局、晰产业链条、转招商方式、招领袖企业、定产业政策、搭产业平台、筹产业基金、揽产业人才等有力举措,全面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一)坚持大规划引领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及禀赋条件科学规划,着力打造“三核、五区、多群”的工业发展区域布局,构建“4+4+X”新型产业体系。
1.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构建“三核、五区、多群”的工业发展区域格局,依托各县区、开发区产业基础和优势,按照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发展3—5个主导产业,省级工业园区重点发展2—3个主导产业的原则,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
“三核”:即以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作为工业发展核心区域。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产业,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装备、生物医药产业,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食品医药、智能制造产业。到2020年,高新区、经开区(含临空经济区)、小蓝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过4000亿元、3000亿元和2000亿元。“五区”:即以五大省级工业园区构成的工业发展重点区域。长堎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昌东工业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产业,安义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新型建材和门窗幕墙产业,进贤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医疗器械产业,昌南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都市工业。到2020年,长堎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昌东工业区、安义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500亿元,进贤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亿元,昌南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
“多群”:即把产业集群作为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主抓手,以“提升规模、培育龙头、发展集群、打造品牌”为方向,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引导产业集聚,打造差异化、特色化、高端化产业集群。到2020年,全市力争形成1个1000亿以上产业集群,即:南昌小蓝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4个500亿以上产业集群,即:南昌高新区光电及通讯产业集群、南昌经开区光电产业集群、南昌小蓝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青山湖区针织服装产业集群;4个300亿以上产业集群,即:南昌高新区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集群、进贤县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安义县铝型材和门窗幕墙产业集群、新建区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构建新型产业体系。重点打造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四大特色优势传统产业(食品、纺织服装、材料制造、机电制造)和若干生产性服务业(工业设计、科技咨询、检验检测、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众创开发、智慧物流等),形成“4+4+X”产业发展体系。到2020年,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食品两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2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突破1300亿元,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材料制造、机电制造四大产业均突破1000亿元,航空装备产业突破500亿元。
(二)坚持大产业支撑
始终坚持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通过培育壮大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改造提升四大特色优势传统产业,实现全市产业发展层级向中高端跨越,锻造工业四年倍增发展的主引擎。
1.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四个市级重点推进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到2020年,全市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4800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40%。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小蓝经开区、南昌经开区和长堎工业园区三个产业集聚区,扩大产能并增加轻型客车、轻型货车和经济型SUV等整车品种,打造全国重要的轻型商用车基地。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城建设,大力支持江铃集团、百路佳客车公司新能源汽车发展,重点推进总投资200亿元以上的协鑫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和总投资100亿元规划总产能30万辆/年的观致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投产见效,着力壮大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南昌光谷”建设,重点发展南昌高新区、南昌经开区和昌东工业区三大产业集聚区,促进LED、光电显示、移动通讯终端、光电子器件等行业加快发展,支持欧菲光、智慧海派、联创电子等龙头企业领衔增长,推进实施总投资49亿元的与德通讯“智造+综保”项目和总投资30亿元的业际光电触摸屏、显示屏生产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使南昌成为全国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以南昌红谷滩新区为载体,大力推动VR/AR产业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VR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南昌高新区、南昌经开区桑海产业园、小蓝经开区、进贤县四大产业集聚区,致力于构建中成药、化学药、生物药和现代医疗器械全面发展格局,积极推进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和南昌国家医药国际创新园建设,力争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领域实现突破。大力支持济民可信、江中药业、汇仁药业、三鑫医疗等产业龙头企业率先发力,积极加快总投资30亿元的济民可信新药及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进程。航空装备产业:以南昌高新区为产业集聚区,依托洪都航空、洪都商飞、昌飞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推动军民融合,推进南昌航空工业城建设,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打造航空研发、航空制造、民航运输、通用航空、临空经济“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食品、纺织服装、材料制造、机电制造等四个特色优势传统产业,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化解和淘汰部分行业过剩产能,清理僵尸企业,促进传统产业规模发展、品牌发展、新型发展,实现转型升级。食品产业:着力发展食品制造行业,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方便休闲食品、营养保健食品,提升食品产业产品附加值。纺织服装产业:以总投资30亿元的中国(江西)针织服装创意产业园建设为载体,提高创意设计水平,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由 “加工型”向“加工型+品牌经营型”转变,推动产品向外衣化、品牌化、内销化转型。材料制造产业:推动南昌高新区江铜产业园壮大规模,提高铜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推动安义工业园区依托铝型材产业特色优势,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调整铝型材产品结构,主攻高端系统门窗、工程幕墙及防水材料等产品方向,推动“互联网+建材”运营模式,唱响“中国门窗·安义制造”品牌,做大民用型材,发展工业型材;推动钨精深加工、稀土材料、陶瓷材料、金属和非金属功能材料等行业的发展。机电制造产业:重点打造南昌高新区智能制造基地,主攻智能机电产业领域,推动机电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力争在智能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测控装置、智能化发电机组、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化环保设备、智能化成套设备等高端装备产品上取得新突破。
(三)坚持大项目带动
牢固树立“一切为着项目想,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的项目意识,深入实施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定位的关键性、龙头型、基地型的大项目,筑牢工业四年倍增发展的基础与支撑。
1.深入挖潜项目资源。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充分挖潜项目资源。从主导产业中挖掘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项目,从大中型企业裂变中挖掘一批集群衍生项目,从龙头骨干企业发展中挖掘一批协作配套项目,从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挖掘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和引导存量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进行技术改造,加快扩能增效、提档升级,实施“机器换人”工程,市级财政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扶持力度,促进南昌工业存量提升。
2.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业县区、国家级开发区的党政主要领导要亲力亲为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实施。在策划包装、推进实施产业重大项目上,按照“专业(工信委产业处室、专家团队)、专图(产业链全景图)、专班(产业挂点联系的领导和责任单位、专业招商团队)、专策(产业扶持政策)、专资(产业基金)”的思路,全面实行产业项目推进“六个一”机制,全力促进在谈项目早落户、落户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标。突出抓好协鑫新能源汽车及智慧制造等百亿级重特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业际光电、与德通讯、中国铁塔、国泰工业、济民可信、针织服装创意产业园等一批投资3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实施及达产达标,加快康莱特生物、卡耐新能源、科陆智能、洪都飞机部装中心、东海蓝玉、力波酿造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的建设力度。依托增量引进、存量盘活,加速扩容全市工业项目总量规模,确保工业重点县区、开发区每年有一批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推进,有3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3.积极培育百亿企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打造百亿企业方阵。制定实施《南昌市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意见》,每个重点产业优选2—5个企业有爆发空间、项目有增长后劲、技术有突破潜力、团队有管理优势的企业或项目,实施产业、企业、项目、技术、团队“五位一体”重点培育。到2020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工业企业达到15户(含4户省属企业),其中:江铃集团突破千亿级,力争达到1500亿元,欧菲光达600亿元,正邦科技达500亿元,双胞胎股份达300亿元,济民可信、江西中烟、洪都集团达200亿元,方大特钢、智慧海派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均达到100亿元以上。围绕龙头企业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加快引进和发展一批中小配套企业,对市场前景较好,成长性、创新性较强的工业中小企业加大培育力度,形成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四)坚持大招商突破
紧紧咬住招商引资“生命线”,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工程,把招商引资作为积蓄工业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增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招商引资的水平和质量。
1.创新方式招商引资。各县区、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每年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三分之一以上的精力投入到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上,做到重要客商亲自会见,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大问题亲自协调,重大考察团亲自陪同。突出“轻资产、重资本”招商,灵活运用专业平台招商、产业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市场资源招商、创意招商、文化招商等方法,敢于无中生有、筑巢引凤、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全力招引项目、资金、人才。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和“蚂蟥精神”,组织招商小分队,对认准的项目持之以恒、紧盯不放,确保招商项目落地。
2.开拓视野招大引强。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与泛珠三角合作区域等发展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强与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联系对接,寻找投资切入点,加快项目引进。充分发挥已落户我市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利用行业协会、商会和专业机构的资源,“以外引外”、“以大引外”、“以优引外”,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来昌投资。
3.聚焦产业精准招商。围绕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食品、纺织服装、材料制造、机电制造等重点产业,绘制产业链图,开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以企业和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企业招商的积极性,及时捕捉有关信息,切实做好招商项目的调查摸底、策划包装、对接洽谈和跟踪服务等工作,做到有效招商,针对招商,精准招商。
(五)坚持大创新驱动
深入贯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进一步推动以要素驱动为主的外延式增长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内涵式增长转变,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全市工业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1.增强创新要素供给。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形成加大政府投入、鼓励企业投入、引导社会投入的多元化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打造一批制造业创新载体、搭建一批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一批众创空间,到2020年,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0家,新增国家级孵化器3个,省级孵化器8个;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继续实施“洪城特聘专家”计划;全力打造以高新区为龙头的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南昌国家大学科技城,加速科技创新要素向我市集聚。同时,深化创新驱动,大力发展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培育南昌工业发展新动能。
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发展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和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力争每年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到2020年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00家以上。推进企业主导产学研用合作和产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发挥大型企业在创新中的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推广应用,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股权及分红激励机制,营造崇尚创新的良好环境。
3.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大力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食品、纺织服装、材料制造、机电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推广“智能工厂”、“机联网”、“厂联网”等试点示范,推动更多企业采用“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的智能制造模式。到2020年,着力培育10个两化融合示范标杆企业,重点打造50家分层、分类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同时,大力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发展。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支持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资源的开放共享,推进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造资源的无缝对接。
四、保障措施
紧紧围绕“一核两重”推进实施工业四年倍增行动计划,坚定不移强化新型工业化核心地位,在全市上下形成高度共识,凝聚强大合力,使各方力量向工业聚合,各种要素向工业聚集,各项服务向工业聚焦,营造工业赶超发展的浓厚氛围。
(一)组织保障。成立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市领导任副组长,高位推动工业四年倍增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委,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和日常调度协调等工作,同时在市工信委增设产业处室,与市重点工业产业相对应,专门负责研究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全市各级要把工业作为日常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县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及市直部门党政主要领导为本地区、本单位推进实施工业四年倍增行动计划的第一责任人,县区明确一名常委分管工业。
(二)政策保障。用好用足国家、省支持工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上级赋予南昌更多先行先试的工业发展政策支持。按照“管用、好用、实用”的原则,完善、优化我市工业发展政策扶持体系,围绕工业四年倍增目标,进一步加大对工业投资、项目引进、企业培育、平台建设、园区发展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促进主导产业超常规发展,及时兑现落实现行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按照“给资金不如给项目,给项目不如给市场”的理念,在市政工程和政府采购等方面推动地产品产地销,落实“首发采购”等政策。市直有关部门、工业县区、国家级开发区要围绕工业四年倍增行动计划,认真研究,整合资源,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合力推动南昌工业发展。
(三)要素保障。强化资金保障。逐年增加市扶持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统筹用于工业发展,县区、开发区相应设立工业发展和主导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本地工业企业发展。加大市科技、人才等专项资金向工业发展倾斜的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市级产业投融资平台,全市每年新增400亿元以上规模的产业发展基金,以政府投资引导金融“脱虚入实”,满足重大工业项目投融资需求。支持和鼓励县区、开发区建立县区级产业投融资平台。引导驻昌金融机构扩大对工业企业的信贷投放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大力推广融资租赁、“财园信贷通”、“助保贷”等融资模式,支持企业通过银行、保险、债券、上市等多渠道进行融资,加快推动产融结合。强化用地保障。按照工业用地应保尽保的原则,突出“产业定位、集群发展、集约用地”,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调整优化供地结构,优先保障工业园区、工业配套基础设施和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基金引导、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等方式,建设一批规划布局合理、产业定位明确、建设规模适度、功能配套齐全的工业标准厂房,四年间全市每年力争新建4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强化人才保障。进一步配优配强工业战线干部队伍,加大工业干部培训力度,推动市工信部门与国家级开发区,县区工信部门与省级工业园区干部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交叉任职机制,每年遴选一批副县级后备干部到开发区、园区和工业企业挂职锻炼;大力引进我市工业发展急需的高端技术人才、高层管理人才和专业团队;充分利用南昌职教优势,建立校企联盟,开展校企合作,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完善企业务工人员户籍和社会保障等政策,吸引和留住城乡新增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大中专(职)院校毕业生在昌就业,造就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强化平台保障。加快建立和完善一批产业发展所需的研发、检测、设计、展示展销等公共服务平台,并加快发展与工业配套的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为南昌工业大发展提供强力支持。强化能源保障。加强规划布局、协调调运,切实保障南昌工业倍增所需的煤电油气等能源供给。
(四)机制保障。加密协调调度。建立工业经济月调度、季推进、半年督查、考核工作机制。市四套班子会每半年听取一次工业经济工作汇报,市委常委会每季听取一次工业经济汇报,市政府每月调度一至两次工业经济运行及工业项目推进情况。每年3月份举办全市招商引资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6月份举办全市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9月份举办全市产业项目“三看”活动。加强挂点帮扶。建立和完善市委常委和市直部门挂点帮扶企业及重大项目工作机制,建立“企声通道”和“企业直通车”机制,开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诉求电话专线,做实“重点企业网络服务平台”,对企业诉求,市直部门、县区、开发区限时解决反馈。建立企业提交问题的台账、督导和销号制度,将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和优化发展环境有机统一起来。加大考核激励。制定工业四年倍增行动计划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工业发展主要指标和项目建设的考核力度。对工业项目投资进行第三方评价,加强考核结果运用,重奖为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把工业发展和推进服务工业工作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奖优罚劣,奖快促慢。加快作风转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进一步聚焦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更优环境。加力宣传鼓劲。在南昌日报、南昌广播电视台开辟南昌工业宣传专栏,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宣传报道,跟踪进度,树立典型,鞭策后进,营造“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