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党外干部培养 夯实乡村干部队伍基础
加强党外干部培养 夯实基层干部队伍基础
——由**乡党外干部培养配备情况引发对基层党外
干部工作的思考
农村的发展,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离不开扎根基层的乡镇干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引导年轻的党外干部克服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和困难,变压力为动力,在成就农村事业中成就自我,实现双赢,是我们作为一名基层主要领导值得思考的问题。
目前,我乡党政班子成员中有非党干部2名,占总数的18%;一般机关干部中有非党干部12人,占总数的30%。村主干中有非党干部3人。占总数的15%,因此,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即是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培养选拔年轻党外干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积极为党外干部搭建成长平台。长期以来,各级政府机关特别是基层乡镇对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采取一种消极、应付性的心态,为了改变党外干部是政治花瓶,是摆设的思维定势,我乡首先在党政班子成员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为党外干部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将一些能力较强的党外干部推上重要的工作岗位,给他们留位置,压担子。2009年以来,我乡除了党政班子成员有两名副乡长为非党干部外,综治办副主任、党政办公室主任等重要岗位都由年轻有为的党外干部担任。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提高能力,健康成长。今年3月份,我乡党外干部——综治办专职副主任***被提拔为羊角塘镇人大副主席,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妹由于工作出色,已调到县政府办任职。
二、努力为党外干部提供良好的学习的平台。文化素质是干部素质的基础,理论素质是干部素质的灵魂,任何一个干部走向政治成熟,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一些党外干部由于接触、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机会相对较少,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针对这一情况,我乡将各种学习培训机会大力向党外干部倾斜,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党外干部提供学习提升的平台。2009年6月,我乡选派了***、***等非党干部在县委党校参加了为期三周的党外干部培训。通过学习,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得到明显提高。2009年,我乡选派了一名非党村干部——**村村主任***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通过学习,***同志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通过他和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村的各项工作在全乡评比中名列前茅,**村的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得到了省、市、县检查验收领导的一致好评。如今,**村的农家书屋成为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窗口,也成为群众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重要信息窗口。***同志不仅将村上的工作治理得井井有条,还已成长为一名带领群众致富的能手。2009年,由***、**等人创办的富民食用菌生产基地占地120多亩,已于今年五月份开园,产量和销量都十分理想,估计年产值在200万以上。在他的带动之下,**村村民发展小规模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学习农业种植、养殖技术,依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目前,***正带领村民们积极筹备,准备建20亩生姜生产基地和20亩百合生产基地。
三、注重对党外干部进行思想引导。一直以来,我乡的统战工作十分注重对党外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其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服从党委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现任**乡中学校长的***同志是我乡教育战线中一名比较突出的非党教育工作者,我乡党委政府在充分肯定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基础上,十分注视对其进行思想引导,通过帮助其牢固树立马克思广义人生观、价值观及正确的政绩观,不断增强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他走上**乡中学校长岗位之后,一方面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狠抓教学质量;一方面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乡中学今年120人参加中学,考上省级重点中学**一中、**二中的为70人,在全县各项指标综合排名中,**乡中学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自己也因思想素质过硬,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肯定我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基层党外干部的培养配备工作形势却不容乐观。党外干部缺编缺位问题、选举落选问题、因入党导致队伍不稳问题、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断层问题以及党外干部自我感觉只能姓“副”、没有发展前途的悲观心理等,一直成为困扰党外干部培养、配备的难题。如何做好这一事关政治建设大局的工作呢?我们认为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建立多管齐下的选拔机制。在党外干部的选拔范围上,要坚持广开源头。在做好从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科、教、文、卫系统选拔党外干部的同时,要注重从民主党派领导成员及工作骨干、无党派代表人士、企业中选拔党外干部,还要积极探索从新的社会阶层中选拔优秀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要充分发挥统战部门广泛联系党外代表人士职能优势,搞好调查摸底,建立人才库,对党外后备干部进行动态管理;要把公开选拔党外干部纳入干部选拔任用的正常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开选拔并形成制度;要把事业、企业单位的一些优秀并适合担任行政工作的党外部,调入政府机关任职。
二、要建立不拘一格的使用机制。对党外干部选配,在观念上做到破旧立新,做到“五破除”:一破论资排观念,做到讲台阶不唯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即尊重干部成长的普遍规律,又把握党外人士成长的特殊规律,二破求全责备观念,强化“识人看大体,用人看主流”观念,积极帮助党外人士扬长避短,快速成长;三破党外干部缺乏行政经验,不能担任正职的思想观念。强化“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早成长”的观念,四破用人短视,强化“安排一个人,影响一大片”观念;五破功利倾向和私心杂念。从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的高度,重视做好党外干部培养使用工作。
三、要建立优胜劣汰的储备机制。要完善后备队伍的产生方式,鉴于当前新时期党外人士日益社会化的情况,不断探索党外后备干部产生的新途径、新方式。要确立“近、中、远”期三个目标,形成一批党外后备干部人选。要创新党外干部的考核管理模式,努力使对党外后备干部人选的考核和测评定量化、具体化、制度化,建立科学的考核、考试和测评体系。要注意跟踪了解党外各类人才成长的最新动态,坚持定期考察,对各方面条件较优的人选及时地进行补充纳入,对已不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及时进行调整清理要充分发挥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库作用,坚持提拔干部原则上从后备干部中挑选。选拔党外后备干部进班子,要打破部门、系统和地地区条块,由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统战部门集中调配,交流使用,使党外干部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
第二篇:加强党外干部培养 夯实乡村干部队伍基础
加强党外干部培养 夯实基层干部队伍基础
——由**乡党外干部培养配备情况引发对基层党外 干部工作的思考
农村的发展,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离不开扎根基层的乡镇干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引导年轻的党外干部克服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和困难,变压力为动力,在成就农村事业中成就自我,实现双赢,是我们作为一名基层主要领导值得思考的问题。
目前,我乡党政班子成员中有非党干部2名,占总数的18%;一般机关干部中有非党干部12人,占总数的30%。村主干中有非党干部3人。占总数的15%,因此,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即是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培养选拔年轻党外干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积极为党外干部搭建成长平台。长期以来,各级政府机关特别是基层乡镇对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采取一种消极、应付性的心态,为了改变党外干部是政治花瓶,是摆设的思维定势,我乡首先在党政班子成员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为党外干部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为他们施展才
华提供舞台,将一些能力较强的党外干部推上重要的工作岗位,给他们留位置,压担子。2009年以来,我乡除了党政班子成员有两名副乡长为非党干部外,综治办副主任、党政办公室主任等重要岗位都由年轻有为的党外干部担任。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提高能力,健康成长。今年3月份,我乡党外干部——综治办专职副主任***被提拔为羊角塘镇人大副主席,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妹由于工作出色,已调到县政府办任职。
二、努力为党外干部提供良好的学习的平台。文化素质是干部素质的基础,理论素质是干部素质的灵魂,任何一个干部走向政治成熟,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一些党外干部由于接触、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机会相对较少,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针对这一情况,我乡将各种学习培训机会大力向党外干部倾斜,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党外干部提供学习提升的平台。2009年6月,我乡选派了***、***等非党干部在县委党校参加了为期三周的党外干部培训。通过学习,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得到明显提高。2009年,我乡选派了一名非党村干部——**村村主任***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通过学习,***同志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通过他和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村的各项工作在全乡评比中名列前茅,**村的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得到了省、市、县检查验收领导的一致好评。如今,**村的农家书屋成为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窗口,也成为群众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重要信息窗口。***同志不仅将村上的工作治理得井井有条,还已成长为一名带领群众致富的能手。2009年,由***、**等人创办的富民食用菌生产基地占地120多亩,已于今年五月份开园,产量和销量都十分理想,估计年产值在200万以上。在他的带动之下,**村村民发展小规模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学习农业种植、养殖技术,依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目前,***正带领村民们积极筹备,准备建20亩生姜生产基地和20亩百合生产基地。
三、注重对党外干部进行思想引导。一直以来,我乡的统战工作十分注重对党外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其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服从党委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现任**乡中学校长的***同志是我乡教育战线中一名比较突出的非党教育工作者,我乡党委政府在充分肯定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基础上,十分注视对其进行思想引导,通过帮助其牢固树立马克思广义人生观、价值观及正确的政绩观,不断增强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他走上**乡中学校长岗位之后,一方面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狠抓教学质量;一方面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乡中学今年120人参加中学,考上省级重点中学**一中、**二中的为70人,在全县各项指标综合排名中,**乡中学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自己也因思想素质过硬,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肯定我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基层党外干部的培养配备工作形势却不容乐观。党外干部缺编缺位问题、选举落选问题、因入党导致队伍不稳问题、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断层问题以及党外干部自我感觉只能姓“副”、没有发展前途的悲观心理等,一直成为困扰党外干部培养、配备的难题。如何做好这一事关政治建设大局的工作呢?我们认为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建立多管齐下的选拔机制。在党外干部的选拔范围上,要坚持广开源头。在做好从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科、教、文、卫系统选拔党外干部的同时,要注重从民主党派领导成员及工作骨干、无党派代表人士、企业中选拔党外干部,还要积极探索从新的社会阶层中选拔优秀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要充分发挥统战部门广泛联系党外代表人士职能优势,搞好调查摸底,建立人才库,对党外后备干部进行动态管理;要把公开选拔党外干部纳入干部选拔任用的正常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开选拔并形成制度;要把事业、企业单位的一些优秀并适合担任行政工作的党外部,调入政府机关任职。
二、要建立不拘一格的使用机制。对党外干部选配,在观念上做到破旧立新,做到“五破除”:一破论资排观念,做到讲台阶不唯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即尊重干部成长的普遍规律,又把握党外人士成长的特殊规律,二破求全责备观念,强化“识人看大体,用人看主流”观念,积极帮助党外人士扬长避短,快速成长;三破党外干部缺乏行政经验,不能担任正职的思想观念。强化“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早成长”的观念,四破用人短视,强化“安排一个人,影响一大片”观念;五破功利倾向和私心杂念。从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的高度,重视做好党外干部培养使用工作。
三、要建立优胜劣汰的储备机制。要完善后备队伍的产生方式,鉴于当前新时期党外人士日益社会化的情况,不断探索党外后备干部产生的新途径、新方式。要确立“近、中、远”期三个目标,形成一批党外后备干部人选。要创新党外干部的考核管理模式,努力使对党外后备干部人选的考核和测评定量化、具体化、制度化,建立科学的考核、考试和测评体系。要注意跟踪了解党外各类人才成长的最新动态,坚持定期考察,对各方面条件较优的人选及时地进行补充纳入,对已不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及时进行调整清理要充分发挥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库作用,坚持提拔干部原则上从后备
干部中挑选。选拔党外后备干部进班子,要打破部门、系统和地地区条块,由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统战部门集中调配,交流使用,使党外干部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
第三篇:培养语感 夯实基础
培养语感 夯实基础
江苏省盐城市诚信初级实验中学 赵连友(224021)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何谓语感?即“对于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它是个综合概念,离不开对语音、文字、词汇、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因此,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条件。但知识毕竟是对事物的一种理性认识,而语感乃是一种能力,一种技能,是包含着理性的感性实践。要使语文知识升华为语感,有个不断体验、不断训练、不断实践的过程。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便是加强诵读,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思则进矣”。一篇课文,惟有引导学生反复口诵心惟,熟读成诵,咀嚼品味,方能悟其内蕴。而在这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赏,便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训练。这种训练与那种单项分解知识点的训练不同,前者是动态的、活的训练,后者是静态的、死的训练。
怎样引导学生诵读潜思,培养语感呢?
一、驱遣想象,诱发语感
古人强调读书要读进去,想出来。就是说,阅读与想象相结合,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进行阅读。有三种情况:一是抓住具有感染力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引导分析比较,想象理解,发现其意蕴,体会遣词造句的目的,语感即生。如教《守株待兔》,当讲到“忽然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问学生:为什么用“窜”而不用“跑”或“走”?学生想象使用这三个词的具体情境,比照分析,领略到“窜”有四处乱逃意,为野兔的偶然撞死提供了可能。这就加深了对词句的理解,诱发了语感。二是运用形象思维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情景,产生“内心视像”,并由表及里认识、升华。如教《黄继光》,读到黄继光用鲜血和生命完成了任务一段时,老师提问:“读了课文,你感觉黄继光是个怎样的战士?表现在什么地方?当时的情况怎样?”启发学生想象。他们把战场上的险情和黄继光的表现,一幕幕像放电影似的在脑中过一遍,构成一幅汇声色形于一体的生动画面,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和感情上的共鸣,并从黄继光的表现中看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本色,从而陶冶了情操,诱发了语感。三是材料(或情节)连缀。即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教师选取三四个零碎的事物或细节,要求学生补充、续接、扩展,使这些材料演化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如拟出“夕阳”、“新芽”、“泪”、“残疾青年”,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用这四个词语缀合成一个具体事件或故事。这样进行语言实践,久而久之,语感能力增强了,想象性的诵读也便形成一种习惯和能力。
二、反嚼意会,回溯语感
意会指凭借已有知识经验、生活体验与课文所蕴含的意义联系,直接获得对课文整体认识的心理过程。它侧重于对课文带有直观性质的模糊理解。对词、句、段、篇阅读有所理解,但难以言传,此时便可引导学生从上下文联系中,由字里行间寻求形成意会的突破口,回溯语感。如教《月光曲》,老师们都强调贝多芬与盲姑娘是一对知音者,但课文中无“知音”一词,用何办法让学生晓悟这一点呢?抓装琴声”一词启迪思索:“你从琴声中想到些什么?”这里包括两方面活动:一是回视课文,以“琴声”为线串起贝多芬与盲姑娘的“知音”关系,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二是跳出课文,以“知音”为基点、“琴声”为线索展开想象,形成不同的“内心视像”,引起心弦的震动。这两方面活动均有语感的参与,其效果自然比老师揭示好得多。
三、唤起“感通”,深化语感
情感上的激发与“感通”,要以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情景意境的再现与设想为前提,但都少不了语感的参与。如《凡卡》一课中,凡卡给爷爷写信,三次“叹了一口气”。诵读时启发学生了解三次叹气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并想象凡卡叹气时的情景,诱发语感,引起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和感情上的共鸣。激起的共鸣亦能深化对语言的感受,带着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对旧制度的无比憎恨之情,回想凡卡形象,理解凡卡形象内涵,体味凡卡三次叹气的意蕴。这样,文情交融,情理合一,便加深了理解,深化了语感。
当然,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的同时,我们需要把握时间的度,不要加重学生的负担,引起学生的反感。要合理地安排活动时间,使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得到调节。比如,利用周末观看好的影片,把语文活动课穿插安排在阅读课。另外,还要注意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科学地安排活动,使课内外有机结合,课内指导课外,课外充实课内。如学了《林黛玉进贾府》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红楼梦》、学唐诗,请学生阅读唐诗三百首等。
语感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思想上加以重视,行动上注重落实,方法上加强指导,学生的语感会逐步沉积并有所提高的。
第四篇:海门市注重选拔培养党外后备干部队伍
海门市注重选拔培养党外后备干部队伍
施 雷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和党的十七大提出“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有关精神,海门市委统战部着力加强党外后备队伍建设,注重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努力建立一支“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群众评议好,与党亲密合作”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为推进党外干部工作夯实了基础。
一、抓推荐,从源头上加强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
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是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的基础性工作,事关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百年大计。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人员是关键;人员的选拔,则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1.提前安排,做足功课,盯牢一个“早”字。把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和基础工作,本着早发现、早培养、早安排的理念,从源头上把优秀人员留在党外。在选拔党外后备干部人选时,不限制年龄、职务,着重关注人选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群众评议,一发现符合上述条件而又没有入党的,就立即上门谈心,做其思想工作,鼓励其留在党外。
2.从严把关,结构合理,注重一个“好”字。在选拔党外后备干部时,从长远出发,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注重后备干部的知识化、年轻化。在学历上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年龄上严格控制在35周岁以下(30周岁以下占30%比例),同时还要求具有基层一线或者重点工程实践锻炼的经历。在数量上严格按照中组部后备干部队伍中党外后备干部占15%的要求,乡科级党外后备干部的数量掌握在20名左右,其中女干部不少于20%。
3.广开渠道,招揽贤才,做到一个“公”字。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选拔,认真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扬民主,广开推荐渠道,扩大选人视野,通过民主推荐、公开选拔、个人自荐等方式进行选拔。民主推荐时,参选人员包括本单位全体人员、下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等,民主推荐得票率不低于60%,民主测评优秀得票率不低于80%;公开选拔时,笔试成绩不低于80分,面试成绩不低于60分,并邀请党外特约人士全程监督;个人自荐时,要求出具单位相关证明,由组织部、统战部协同考察,并专门安排考试,通过后方可作为后备人选。
二、重培养,从举措上提升党外后备干部的能力
党外后备干部人选确定后,分类制定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
1.定期培训,突出持续性。将党外后备干部培训列入全市干部队伍培训总体规划,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每年对他们进行1-2次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以及经济、科技、法律和其他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2009年10月,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举办了一期党外后备干部培训班,邀请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专家为他们讲解。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运用学习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先进典型事例进行集中讨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形式多样,突出灵活性。在培养时,注重调动党外后备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做到集中辅导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参观考察相结合,专题调研与座谈讨论相结合。2009年5月,组织举办党外后备干部培训班,在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还参观了南通市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展;6月,组织赴浙江横店进行“重走长征路、参观一大到七大会址缩影”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下半年组织党外后备干部就民生、民情、发展等课题开展调研,组织座谈,引导他们积极建言献策。
3.安排锻炼,突出实践性。针对部分党外后备干部缺乏实践经验的实际,通过铺设台阶、早压担子、多岗轮转等形式,把他们放到一线进行培养锻炼,以丰富工作阅历,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实践锻炼主要采取以下形式:实行领导干部与党外后备干部挂钩的“青蓝结对”培养;实行岗位轮换,安排分管工作或其他与培养方向相关的重要职务;分配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选派到信访局、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镇(乡)、村(社区)等情况复杂的重点部门和岗位挂职锻炼,到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基层及发展一线实践锻炼。2009年,共安排30名党外后备干部到基层或重点部门进行实践锻炼,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三、建制度,从机制上推动党外后备干部的工作
党外后备干部工作的落实,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建立一套长远有效的制度,有利于从根本上、从全局和长远上切实解决党外后备干部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的问题。
1.实行党外后备干部预选制度。为加快发现和培养优秀年轻党外干部进程,从源头上抓紧抓好党外干部选拔培养,在2009年试行党外后备干部预选制度。预选人选每年确定一次,不受单位职务限制,先由基层党委推荐,经统战部与组织部审定后确定人选,留在党外进行培养。预选时间为1至3年。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党外后备干部预选人才档案库和党外后备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统一管理,逐步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
2.制定《公推公选乡科级党外后备干部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拓宽识人选人渠道,创新党外后备干部选拔机制,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裕、结构合理,能够担当重任、有发展潜力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2008年10月,制定《实施意见》就党外后备干部的选拔名额、结构要求、选拔范围和条件、选拔程序和方法、培养管理和工作要求做了详细规定,各单位都十分重视,落实专人负责,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第一批全市共推荐乡科级党外后备干部15人,都是单位的工作骨干,有力地充实了全市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力量。
3.印发《乡科级党外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5月,与组织部一起印发《暂行办法》,就党外后备干部的组织领导、选拔原则、条件和资格、数量和结构、选拔方式、教育培养、日常管理及任用等做了详细规定,并建立党外后备干部工作责任制,明确各单位党组要将党外干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负领导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负相应责任,做到齐抓共管、细化责任、层层落实。2010年初,有3名党外后备干部被提拔到副科职岗位上,8名党外后备干部担任单位中层正职。
四、创条件,从形象上扩大党外后备干部的影响
为进一步扩大党外后备干部的影响力,努力创造条件,主动把党外后备干部推向社会,引导他们在工作中服务社会,在形象上自我提升,不断提升党外后备干部的社会影响力。
1.开展服务活动,扩大党外后备干部的社会影响。2009年8月,组织党外后备干部开展“我为社会做贡献”活动,做到“四个一”,即走访一批群众、办好一件实事、解决一个困难、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9月,组织无党派人士法律、农业、卫生方面的10位党外后备干部开展“送法、送农、送医”三下乡活动,为农民提供法律、农技、卫生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活动中,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00多份,深受群众欢迎。目前,组织党外后备干部开展三下乡服务农村活动已经作为培养党外后备干部的一项常规工作固定下来。
2.引导建言献策,提升党外后备干部的参政能力。定期组织党外后备干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考察调研,积极建言献策。2009年,我们按照党外后备干部的专业进行分组,组织党外后备干部分头开展“进万户门、听万人言、解万家难”、“应对金融危机、履行社会责任”等主题调研活动,汇总整理建议80多条,提交市委、市政府领导参阅,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每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过程中,组织党外后备召开意见征求座谈会,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议,得到市政府领导的好评。
3.创办专业刊物,宣传党外后备干部的先进事迹。为了给党外后备干部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于2008年创办会刊——《同心》。会刊主要报道党外后备干部开展活动的情况、调研成果、最新动态以及所提的意见建议等。会刊寄送全市所有无党派知识分子,同时呈送给市委分管领导和各机关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阅读,充分提升了党外后备干部的形象,扩大了党外后备干部的社会影响力。(
第五篇:夯实基础 放手使用 切实加强党外干部工作(经验讲话)
夯实基础 放手使用 切实加强党外干部工作
培养、选拔、任用党外干部,是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具体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工作覆盖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几年来,**县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的有关规定,努力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管理工作,建立了一支在数量上相对稳定、结构上比较合理的高素质的党外干部队伍。下面,我代表**县委汇报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目标,纳入规划,为加强党外干部工作指明方向
**县委高度重视党外干部工作,尤其在2005年1月22日召开的全市党外干部工作会议结束后,我们专门召开了县委常委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并责成县委分管干部的领导认真抓好此项工作的落实。为了使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更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我们结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的重要精神,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县干部培养的总体规划,并提出了具体工作目标,为该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目前,经过几届班子的不懈努力,我县处级党外干部比例占处级干部职数的**%,科级党外干部占**个行政序列局的**%,科级党外后备干部占全县后备干部总数的**%。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加强党外干部工作奠定基础
为了使该项工作扎实开展,我们狠抓了两个层次的思想更新。一是县委班子成员的思想更新。我们坚决破除“表现好的大都入了党,不入党的就是落后”的偏见和“党外干部大都属于专业技术型人才,担任领导不能发挥其特长”的陈旧观念,全面、准确地理解干部队伍(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的“四化”方针,明确党外干部只要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能同党真诚合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政治上就是合格的,就符合“革命化”的条件,就可以提拔使用。二是党外干部的思想更新。在县委组织的各类青年干部、党政干部培训班上,我们不失时机地向党内外干部、党内外后备干部宣传讲解市委《关于做好培养选拔和任用党外干部的意见》精神,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学习统战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和《党与非党干部如何合作共事》的专题讲座,使青年干部、后备干部进一步理解了县委“有为就有位”的用人理念,广大青年干部也真正了解到了中央关于选拔培养党外干部的方针政策,提高了党与非党干部合作共事的能力,促进了干部队伍整体合力的形成。
三、统筹兼顾,活化方式,为加强党外干部工作创造条件
县委每次调整干部都坚持党内、党外统盘考虑,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一是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引导群众自觉行使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从群众中选人、让群众选人、选群众佩服的人,把那些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超强、领导才能卓越的党外干部纳入视线,让他们在重要岗位上接受锻炼,增长才干。二是建立健全党外干部的竞争、激励机制,增强党外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我们以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竞争上岗为切入点,为党外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2004年我县公开选拔科级干部时,在7个科级干部职位中,设置了3个党外干部职位,为党外干部施展抱负提供了广阔舞台。三是政治安排与实职安排相辅相成。我们把政治安排作为培养党外干部的重要途径,通过政治安排,使党外干部在政治活动中不断得到锻炼提高,尽快成熟,达到安排实职的要求,既强化了党外干部参政议政的意识,又培植了他们早日走上领导岗位的信心。目前,我县**名党外后备干部中,有**人是县政协委员, **人是人大代表。2005年新提拔的两名党外副主任科员,均为党外知识分子代表。
四、建立机制,完善制度,为加强党外干部工作提供保障
决策必须有相应的机制和科学的制度作为保障。为此,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机制。一是联席会议制度。县委分管领导、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定期召开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党外干部培养、选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党外干部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二是建立规范有序的党外干部队伍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党外干部考核、谈话、跟踪考察、跟踪服务、统计年报和档案管理等制度,形成了县管党外干部以县委组织部为主,县委统战部协助(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其他党外干部尤其是单位中层干部,以所在单位党组织为主,县委统战部负责指导和协调的管理机制。三是落实领导责任制。县委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各级党组织落实领导责任制,制定具体的培养规划,确保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落到实处。
五、重视人才,加强储备,为加强党外干部工作积蓄后劲
我们高度重视后续力量的培养,多措并举,建立了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储备库。一是基层推荐。由党外干部所在单位推荐,县委组织部、统战部根据考察结果提出党外后备干部名单,提交“联席会”研究决定。二是组织推荐。定期在全县开展推荐党外人才活动,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党外干部进入组织视线。三是重点培养。发挥基层党委的作用,有意识地把一些年轻、有培养前途的好“苗子”留在党外,进入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储备库,凡“入库”者如入党必须经过县委主管领导批准。对纳入人才库的党外后备干部,全部建立详实的干部档案并分层次地、有计划性地进行针对性培训,通过采取专题培训、集中培训、召开座谈会等有效形式,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为他们参政议政指明政治方向、提供智力支持。
做好党外干部工作任重道远。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培养了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外干部队伍,为党外干部参政议政、行使民主监督职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纵向比,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横向比,我们与兄弟县(区)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很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面对成绩不骄傲,正视差距找不足,不断探索新路子,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开创党外干部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