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林业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
南京林业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
一、总体安排
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进程的安排,2010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起止时间为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的1-16周,第15-16周进行答辩,第17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优复审工作。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工作及开题环节,各院、系(教研组)可根据专业特点,适当提前到本学期末完成。
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学校引进了毕业设计(论文)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网络化管理,今年对部分学院进行试点,2011年将在全校范围内实施。
二、配备指导教师
1.学院统一选配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原则上由在教学、科研或工程实践中具有一定经验的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第一次担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含离退休教师及外聘教师)的,必须由本人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上岗资格审查表”,经学院同意、教务处审批后方可上岗。
2.助教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确需参加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须经主管教学院长批准后,在院导师团成员指导下方可承担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
3.为保证指导教师的精力投入,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原则上不得超过10人。如超过规定人数,须由相关系(教研组)向学院提出申请,经学院审批同意后送教务处备案。部分新专业指导教师偏少,可考虑在相关专业教师中选配。
三、选题
1.指导教师根据专业特点,结合科研、生产和社会需求,认真拟定2010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把握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以及在综合训练方面的要求,填写《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报表》,经学院审批后,方可实施。
2.选题分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两种类型。工科类专业要求尽量选择毕业设计;艺术类专业要以毕业设计为主,辅以相关的论文或设计体会。自拟题目比例以不超过题目总数的50%为宜,备选题目一般应多于学生人数的10%。
3.指导教师负责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要求、进度安排,并指定相关参考文献。选做毕业论文的,要求参考文献总数不低于12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原则上不低于2篇),和国外科技发展结合紧密的毕业论文,可要求查阅更多的外文参考文献;选做毕业设计的,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要求原则上参照毕业论文,但可根据专业特点有所调整。
4.学校鼓励同一专业或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毕业设计(论文)团队组成前需填写《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团队申请表》,由相关学院签署意见,报教务处审批后方可执行。申请表需在本学期结束前上报至教务处,每个学院的团队数不超过3个,毕业设计(论文)团队的详细规定请参见《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团队管理规定(试行)》(南林教[2009]2号)。
5.毕业设计(论文)及毕业设计(论文)团队的选题可适当提前到本学期末完成并下达给学生,以便学生选择和准备。
四、开题
1.学生应根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完成开题报告,并撰写文献综述或者翻译外文参考文献。选做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的字数原则上要求2000字左右;选做毕业设计的,文献综述的字数原则上要求1000字左右;选择翻译外文参考文献的,由指导教师指定2000-3000个外文字符左右的参考文献,由学生独立翻译。2.开题时间为下学期校历第1-2周,由学生所在系(教研组)组织安排。各学院开题日程安排表应于开题前三天上报教务处教学科。
3.各学院应及时汇总开题情况,并于第4周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一览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电子稿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科。
五、实施及检查
1.各学院要召开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大会,向学生、指导老师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任务、规定、进度、纪律,从思想上、组织上充分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工作。
2.学生的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即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实施阶段。学生应根据拟定的计划,认真参加毕业实习、实验、调查、论文撰写、设计、修改等环节。遇到问题应及时向指导教师请教,虚心接受教师指导。
3.严格考勤纪律:学生应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规定。学生因事、因病离校,应事先向指导教师请假,否则作旷课处理。凡在设计(论文)正常工作时间内,随机抽查三次不在校内指定设计(论文)场所的,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降低一级,累计旷课时间达到全过程的1/4者,取消答辩资格(由指导教师在答辩前申报),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4.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申请:在南京市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必须在开题后,履行请假手续,经批准后方可外出。外出时间截止至中期检查,外出学生必须在中期检查前返校,接受中期检查。中期检查至答辩期间,不再受理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申请,严格控制学生频繁或较长时间外出。
5.指导教师应负责指导学生调研、收集资料以及进行必要的实验准备工作,并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保证定期对每位学生进行具体指导。每周要对学生进行一次检查,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布置下一周的工作要求。对于在校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指导教师要定期检查其进展情况,掌握进度,协调有关问题。6.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学校、各学院将在第8-9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工作。对违反学校规定、不听从指导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于违纪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参加答辩的资格。
7.督导组、教务处有关人员将对各学院的中期检查、答辩及成绩评定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答辩组织、现场提问、有关记录和文档是否符合教学规范。
六、答辩及评优复审
1.下学期15-16周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间。各学院成立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学院在答辩开始前2天将《答辩安排表》上报至教务处教学科,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检查各学院答辩及成绩评定情况。
2.严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质量关。答辩时建议尽可能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指导教师不参与本人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对于不符合答辩要求的学生不予进入答辩程序。
3.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分布应符合正态曲线。其中,答辩成绩为优秀的原则上不能超过20%,优良率合计原则上不能超过60%。答辩结束后,学院答辩委员会在全院范围内,推选答辩成绩在前3%的毕业设计(论文)参加学校优秀评比,并组织公开答辩;推荐1个毕业设计(论文)优秀团队参加学校评比。
4.2010年6月14日(校历第16周),学校将公布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名单,第17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复审的工作,评优论文由各学院根据答辩成绩推荐产生。
5.2010年6月22日-23日,开展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复审工作,请各学院务必于6月18日前将评优及复审论文的相关材料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科。
6.学校将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抽检到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复审,并借助“论文比对系统”进行比对,对于复审成绩不合格及严重抄袭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重新修改、完善并进行二次答辩。
七、表彰及总结
1.学校将根据各学院指导教师人数和专业数,分配校级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名额。各学院教学办公室请于6月18日前将优秀指导教师推荐表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科。2.学校将对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和优秀指导教师进行表彰。3.校历第18-19周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阶段。各学院、系(教研组)要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写出书面报告。
4.各学院将2010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于7月9日前送交教务处。本方案由教务处负责解释。方案中涉及的各种附表可以从教务处网站下载。
第二篇: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南工校教[2006]28号
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使学生论文撰写更加规范化,对2003年制订的《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予以修订。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填写与装订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4.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纪录;
5.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技术报告(包括: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可选)、致谢(可选)等);
6.毕业设计(论文)进程记录;
7.外文资料及原文复印件;
8.工程图纸、程序及软盘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和封面。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版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兰黑墨水。
(三)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按统一顺序装订:封面、中外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装订成册后与任务书、开题报告、评语、答辩记录、进程记录、外文资料及原文复印件、工程图纸、程序及软盘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上交院系。
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封面:
由学校统一印刷,按要求填写。
2.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3.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样式见附录1、2)
摘要应反映论文的精华,概括地阐述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并有相应的英文摘要。摘要包括:
1)论文题目(中英文摘要都应开列)
2)“摘要”字样(位置居中);
3)摘要正文;
4)关键词;关键词为3~5个,中文摘要中关键词之间用二个字符分开,英文摘要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不打标点符号。
4.目录(样式见附录3):
目录作为论文的提纲,列出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只显示至三级目录。
5.正文(样式见附录4)
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绪论(前言)、文献综述、理论分析、数值分析或统计分析、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实验结果及讨论分析,结束语等。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7.附录(可选)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
8.致谢(可选)
致谢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注:外语专业类等专业用英文撰写的毕业论文部分组成如下:
1.封面 2.谢辞 3.目录4.摘要(英文摘要在先,中文摘要在后)5.正文 6.注释 7.参考文献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要求
(一)理工类
理工科类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分为下述几种类型:工程设计、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计算机软件、综合论文等。根据我校情况,分别对这几种类型的毕业设计(论文)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工程设计类
各学院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对学生工程设计工作量提出要求。学生应根据要求独立绘制一定量的工程设计图纸,并撰写一份80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书;
2.理论研究类
学生应对选题的目的、意义、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立论的基本依据,通过分析提出自己的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论文字数应在1.2~1.5万字以上。
3.实验研究类
学生应在阐明实验研究目的的基础上,从制订实验方案开始,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应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相应的处理,给出必要的实验曲线、图表,得出
实验结论。论文字数应在1万字以上。
4.计算机软件类
学生应独立完成一个应用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或数个模块设计、调试,保证足够的工作量,同时要写出8000字左右的软件使用说明书和论文。
5.综合论文类
学生应完成前4种类型论文中的2~3类内容,并且完成1万字以上的论文。
(二)经、管、文类
经、管、文、外语类毕业论文可以分为下述几种类型:专题、论辩、项目研究、述、综合论文等。
1.专题类
专门论述某一学科中的某一学术问题的学术论文。撰写这种论文,要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从正面提出对某一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新见解。
2.论辩类
论辩是根据充分的论据,针对他人在某一学科中的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提出其问题,通过辩论来发表新见解。
3.项目研究类
学生应在阐明项目研究目的的基础上,从制订项目研究方案开始,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设计和研究。应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和技术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相应的处理,给出必要的实验曲线、图表,得出实验结论。参照专业规范,撰写论文。
4.综述类
综述是归纳、总结、介绍或评论古今中外人士对某一学科中的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
5.综合类
综合是将综述类和论辩类两种形式结合起来的一种论题。
以上五种类型论文均要写出1~1.2万字以上的论文。
另外,外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确定要符合外语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与所学专业的内容相衔接。毕业论文要用所学的第一外语撰写,语言要正确规范,通顺得体;毕业论文的篇幅约4000~5000个外文单词;英文摘要约200~300个单词,并有相应的中文摘要。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
1.书写
毕业设计(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稿纸单面书写(必须用黑或兰黑墨水)或用计算机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稿纸边框线以外。稿纸不得左右加贴补写正文和图表的线条,或随意接长截短。如用计算机打印,一律用A4规格复印纸输出。打印中文用宋体或楷体小四号字,英文用新罗马体12号字,版面上空2.5cm,下空2cm,左空2.5cm,右空2cm。打印论文封面用黑体二号字。姓名及单位用黑体三号字;正文用小四号字,1.5倍行距,页码用五号字。毕业设计(论文)文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每一章另起一页。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大写阿拉伯数字“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三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正文标题格式示例见附录4。
7.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和参考文献编号表明,字体用五号字。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续写,续写表题可省略,但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并用五号宋体在图位下方居中处注明,图与图号、说明等应在一页纸上出现。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见附录5
如果参考文献置于每章后,按二级标题字体格式处理;如置于正文后,则按一级标题处
理。
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如:“……赵××对此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2]。”
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 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按中外文习惯著录法。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序码用方括号括起。
12.页眉和页脚(见附录6)
1)页眉
页眉采用下列形式(在页眉页脚设置中选择“奇偶数不同”);
奇数页: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小五号宋体居中)
偶数页:
第*章章题目(小五号宋体居中)
2)页脚
正文及其以后部分,其页脚居中、连续的阿拉伯数字页码。不宜采用分章的非连续页码。摘要和目录等内容的页脚为居中、连续的大写罗马数字页码。
五、本规范自颁发之日起执行。2003年颁发的《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同时废止。
南京工业大学
二00九年十二月
第三篇:南京工业大学自考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推荐]
南京工业大学
自考本科生
毕 业 设 计(论文)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
第四篇: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南林教〔2014〕5号
南京林业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2014年2月修订)
本着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潜能和专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优秀人才的原则,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转专业工作管理的指导意见》(苏教学[2010]20号)和《南京林业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中关于转专业的有关规定,本校允许符合条件的大一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重新选择专业,特制订本办法。
一、为加强对学生转专业工作的管理,学校设立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本科教学的副校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学工处、纪委(监察处)相关负责人和各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各学院须成立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必须有转入专业的教师参加)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考核工作。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由本人提出申请、学校考核通过的可以转专业:
1、申请转入A类专业(根据往年转专业申请情况,由校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学生,要求第一学年无不及格记录,且第一学期平均学分绩点超过3.0或平均学分绩点列班级前2名;
2、申请转入非A类专业的学生,要求第一学年无不及格记录,且第一学期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2.0;
3、确有专长、有相关成果、转入与专长相应专业能得到更好发展的学生(应提供高中及大学期间所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励证书);
4、入学后由于健康原因(身体疾病,应提供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的原始病历和诊断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仍能在其他专业学习的学生;
5、确有特殊学习困难(应提供足以说明情况的材料)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仍能在其他专业学习的学生。
三、学校每学年集中受理一次转专业申请,安排在每年春季学期进行。符合上列第二条第1、2款的学生,可在大学一年级提出申请同年级转专业;符合上列第二条第3款的学生,可在大学一年级或大学二年级提出申请同年级转专业;符合上列第二条第4、5款的学生,可在大学一年级或大学二年级提出申请降级转专业,且不得转入当年录取分数线比原专业高的专业(以江苏省我校专业录取分数线为准)。
四、每年春季学期,教务处下达当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方案,其中公布由校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A类专业。学院据此制订各专业转入考核办法并送教务处备案,由学院对拟转入学生进行考核。教务处依照考核办法进行监督。
五、由学院对提出转专业申请学生的材料进行审核。各专业允许申请转专业人数控制在该专业一年级本科生人数的30%以内,并
按第一学期平均学分绩点高低排序,确定允许申请转专业学生名单。符合上列第二条第3、4、5款的学生,不受其专业允许申请转专业人数的限制。
六、各专业允许接收转专业人数控制在该专业一年级本科生人数的15%以内,并按拟转专业申请者的考核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允许接收转专业学生名单。符合上列第二条第3、4、5款的学生,不受拟转专业允许接收转专业人数的限制。
七、学院将考核结果及拟转入专业学生名单等材料报教务处审核。教务处汇总拟转专业学生名单报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核通过。
八、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可根据本办法规定的条件选择一个专业作为转入志愿,在经过考核认定并批准转入新专业后,不得再要求退回原专业。
九、学生转入新专业后,编入新专业班级学习,且必须按照转入专业的教学计划修满规定学分,按照该专业毕业审核条件进行毕业审核。学生在原专业取得的公共课程(必修、选修)学分和成绩有效;如课程名称等信息不完全一致、符合认定条件的课程,可以按照学校规定,由学生提出申请,进行课程和学分的认定。
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者,原则上不得申请转专业:
1、招生时国家已有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本科学生,以及其它招生时有特殊要求的提前批次录取的本科学生;
2、艺术类学生与非艺术类学生之间;
3、二级民办学院的学生与公办类学生之间;
4、休学期间的学生;
5、在一年级受到记过及记过以上处分的学生。
十一、执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各学院符合转出申请条件的学生名单和允许转入专业学生名单必须公示。
十二、教务处归口管理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
十三、本办法从公布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归教务处。原《南京林业大学优秀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南林教[2004]60号)废止。
南京林业大学
二○一四年二月二十日
主题词:本科生
转专业
管理办法
第五篇:南京林业大学(推荐)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基因内互作(intragenic interaction);2)假显性(pseudodominance);3)隔裂基因(splitting gene);4)基因迁移(gene migration);5)间接选择(indirect selection);
6)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7)基因资源(gene resource);8)超显性假说(overdominance hypothesis)。
二、判断是非,并给予改正(判断正误0.5分,改正1.5分,每题2分,共50分)。
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终变期和减数分裂的中期Ⅱ是鉴定植物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机。()
2)从遗传现象上看,性状在从亲代遗传给下一代时,要么以显性性状出现,要么以隐性性状出现。()
3)基因互作的积加作用,F2代会出现12:3:1的分离比例。()
4)性状间连锁一定相关,性状间相关必连锁。()
5)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在杂种后期世代中开展选择效果好;遗传力低者在杂种早期限世代中开展选择效果好。()
6)倒位的遗传效应就是会发生重组率下降现象。()
7)器官或组织增粗增大是多倍体植物的特点,因此在多倍育种过程中,应设法不断提高染色体的倍数。()
8)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中,两条双链解开后,一条单链按5′向3′端将游
离的碱基连接上去,另一条单链按3′向5′端将游离的碱基连接上去,从而复制出与母链完全一样的子链。()
9)雄性不育的质核互补假说认为,细胞质不育基因存在于叶绿体上,核可育
基因(R)可补偿质不育(S)的不足,质可育基因(N)可以补偿核不育基因(r)的不足。()
10)在各类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中,野生资源由于长期经受了自然选择,抗逆性
强,且具特异的和突变的性状,人类可以直接引入生产中,加以利用。
()
11)人工建立的园林植物基因库、树木园、植物园、优良种质收集圃和用于园
林绿化的优良材料属于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就地保存的方式。()
12)在花卉育种过程中,筛选得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特异花卉属于花卉品种。
()
13)气候相似论认为,甲乙两地气候相似,相互引种即能成功。()
14)低海拔高纬度与高海拔低纬度地区相互引种的成功可能性大。()
15)在引种过程中,被引入的园林植物品种未降低其经济和观赏价值,即标
志着引种成功。()
16)混合选择能较好地剔除环境饰变,因此随着多次选择持续开展,其效果也
愈趋提高。()
17)芽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并以隐性突变为主,要加以利用,只得采用无性
繁殖手段。()
18)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亲本开展杂交育种时,若能获得杂交种子,意味着亲本的亲和性和杂种育性均不成问题。()
19)开展外照射的辐射诱变育种时,由于辐射源与被照射材料接触的机会小,故应尽可能地加大辐射剂量,来达到诱变的目的。()
20)化学诱变属早发突变,且发生专一性基因位点的突变。()
21)为了保证获得单倍体,在单倍体诱导过程中,应采用花粉作为外植体。
()
22)花色的基本色调为青、红、白、紫。()
23)不溶于细胞液的质体色素如叶黄素能与花青素共同着色,并受PH值的影
响,可单独着色,或充当背景色。()
24)自花受粉植物属耐自交植物,是植物适应性选择的结果。()
25)病害(或虫害)流行是由于寄主与病源物(或昆虫)在进化的历程中,自
然形成的。()
三、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在香石竹的育种过程中,育种工作者发现黄花(Ye)对白花(re)为显性,感病(Rm)对抗病(rm)为显性,基因与性状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运用黄花感病与白花抗病为亲本植株进行杂交,F1代均为黄花感病植株,F1自交后出现黄花感病植株5130株,黄花抗病植株410株,白花感病植株416株,白花抗病植株1416株。①请分析此育种过程的遗传机制;②若希望在F3代育出400株黄花抗病的纯合株系,F2代至少需培育多少株黄花抗病植株?(每小题6分)
2、在一次育种过程中,发现菊花的花径大小受到5个微效基因的控制。经测定,最大的花径为15cm,最小的为0.5cm,若这些微效基因是按算术级数累加所起的作用,请计算①增效基因的效应值;②若要获得花径为9.2cm的菊花,你认为其基因型是怎样的(至少写出5种)?(第一小题4分,第二小题8分)
四、综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1、假如你是一名园林植物工作者,当你在开展一次野外考察时,发现了一种特异的园林木本植物,请从育种的角度谈谈你该怎么做。
2、在繁育粉红的香石竹品种过程中,发现植株生长变得不整齐,且出现了白花的植株,运用育种知识说说该怎么办?
3、当你在开展两种亲缘关系较近的园林植物品种的繁育时,希望进一步挖掘其现有的潜力,创造出新的种质,请详细阐述怎样做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