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周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小结

时间:2019-05-12 05:2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十三周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十三周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小结》。

第一篇:第十三周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小结

第十三周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小结

郑蕙

本周四下午2:30---4:30,我们小学数学第二片教研活动在实验小学进行。

首先,实验小学的麦小燕为我们提供了一节《10以内的加减法》的练习课。

课后,我们进行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对第七、八、九单元进行教学研讨。分别由暨大附小的梅翔、棠东小学的高丽容、柯木塱的杨海平三位老师做主要发言。三位老师精心的准备,详略得当的讲述给在座的老师提供了较有价值的资源。杨老师通过前测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难能可贵;高老师独具匠心的练习设计给人启发;梅翔老师虽然之前从未教过一年级,但她的感受同样给老师带来较大的启发,使大家在教学中免予走过多的弯路。

最后一个环节是评课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麦老师的练习课有三大特点:一是能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合理设计,精心组织;二是练习的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兴趣盎然;三是既能做到保证练习的效果,又重视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在练习中有发展。同时也提出个人的意见:

一、增加数的组成的练习;

二、出一些判断题让学生辨析;

三、出几道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对练习的效果进行检测。

在最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们还就教学进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算法多样化、最近一个单元的测试中的一道题交换了意见。大家都表示本次教研活动受益良多。

本次教研活动的出勤率较高,但是由于找地方花费了时间,迟到的老师比较多。

2006年11月28日

第二篇:小学数学第四周一年级网络教研小结

小学数学第四周一年级网络教研小结

棠德南小学

阮蕾

一、参加第四周一年级网络教研的学校及老师有:

1、棠东小学 梁跃利

2、珠村小学 潘焰娇 钟兰晖

3、柯木朗小学 徐敏丽

4、农科院小学 陈燕滨

5、先烈东小学 张洁 戴艳云 李清梅

6、中海康城小学 龙笑波

7、冼村小学

潘惠燕

8、华景小学 朱海英 罗靖灵

9、黄村小学

陈晓玲 黄美宽

10、新塘小学 刘巧玉 简润甜

11、新元小学 姚秀云 孔美妹

12、长湴小学 樊善基 缪玉梅

13、红英小学 林树丹

14、东圃小学 肖雪芳 邱妙端

15、骏景小学 李四花 王梅 陈小雅

16、体育西路 张春蕾 张可

17、旭景小学 廖秀梅 陈中林

18、棠德南小学 阮蕾 冯婉薇

这次网络教研的主题是“如何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让学生了解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一年级的老师们都很积极参加并踊跃发言,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上传与全区的老师分享,相信这一次的网络教研给老师们很多的启发。

二、总结各位老师的金点子: 看到各校老师的贴子后,觉得老师们对新课标的理解很到位,对教材也有很深入的研究,而且在介绍各自的教学方法中可发现其操作性很强,因为测量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其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测量的方法、体验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测量活动,在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而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教学如此抽象的知识,就如何去操作呢?下面就概括一下老师们的做法:

1、通过找身边的物体进行测量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要使得一年级的孩子接受抽象的知识,就应该从身边具体的情境出发,从具体的操作上升到抽象的学习。

珠村小学潘焰娇和钟兰晖老师是先让学生估计自己身边的几样东西有多长,再分小组测量,测量完后各组交流自己的方法和结果,最后我们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测量活动学生对测量单位有了一定的理解,并逐渐建立了厘米、米的概念。再这基础上再让学生完成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

先烈东小学张洁、戴艳云和李清梅老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用不同的单位测量同一课桌的活动。由于用的单位不同,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课桌大约5枝铅笔长、3把尺子长等等。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他们体会到为了方便应用与交流必须统一测量单位,由此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和米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并组织了“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或1米”的活动,鼓励学生理解有关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在测量活动中,给学生安排了许多估测的活动,如1米大约有多高,估计淘气和机灵狗有多高等,使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活动中,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技能,这对于发展学生对测量单位的理解以及数感很有好处。

黄村小学一年级数学陈晓玲、黄美宽老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1厘米、1米的长度。如:让学生用手势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伸开双臂表示1米的大约长度;分别从直尺上、皮尺上找出1厘米、1米的长度进行对比(100个1厘米连接起来是1米),掌握米和厘米的关系;多实践操作让学生巩固厘米和米。如:房间长约8____,铅笔长约18____,数学书长约18____;从而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新塘小学刘巧玉和简润甜老师先让学生估计桌面、课本有多长,再让学生用尺子去量一量。长湴小学樊善基和缪玉梅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际操作中,通过比一比、量一量1米到身体哪个地方,剪1厘米的小纸条,1米的绳子,张开双手1米的长度到哪等活动,直观具体形象地感受1厘米、1米的长度。

2、亲子活动(个人评为最有创意的方法)

看了农科院小学陈燕滨老师介绍的方法后,觉得数学其实并不难教,还很好玩呢?不信,请你也来看一看:在本单元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课堂活动和家庭亲子活动让学生观察及测量身边感兴趣的物体入手,让他们感受观察及测量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先开展了“我帮测量数字找”单位妈妈“还开展了”我和同学比眼力“的先估后量活动.及”我帮妈妈找东西"的观察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和领悟.收到很好的效果。

老师们不妨也尝试一下吧!

3、比较法

比较的方法也是在教学中常见的方法,中海康城小学龙笑波老师在教学中引入故事情节,从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通过故事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旭景小学廖秀梅和陈中林老师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自己想办法量课桌有多长,测量完后在小组内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师:板书方法、结果)这时,我引导学生看汇报的结果有什么疑问。学生发言,同样是量桌子,为什么结果会不同?是啊,这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于是我趁机提出问题:“那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呢?怎样才能让测量的结果相同呢?”小组交流,讨论。这时学生想到了如果我们用同样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也可能一样。这时老师非常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结合中国的历史,简单地介绍了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小结了统一测量工具,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骏景小学李四花、王梅和陈小雅老师是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量一量自己的课桌有多长,同学们有的用手量,有的用书量,有的用笔盒量,有的用铅笔,测量工具多种多样.再让学生代表在班里汇报,同学们会发现他们的答案的数据多种多样,这时,老师会让孩子进行比较,进一步引出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4、小组合作学习法 许多老师们地教学中不仅让孩子们自己去测量比较,还适当的加入了小组的合作学习,新课里也提及到要适当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从而提搞其学习的兴趣,还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冼村小学潘惠燕老师是先小组合作,借助学具(笔盒、铅笔、蜡笔等)测量桌子的长度。然后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同样长的桌子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从而引起学生的争论,并从辩论中找到问题的所在:桌子是一样长的,只是选择测量的工具不一样,所以测得的结果不一样。要想测量结果一样,就要统一测量工具。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华景小学朱海英和罗靖灵老师在教学中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合作,用自己想到方法量一量桌子有多长,结果可想而知,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然后让学生在质疑“为什么答案会不同?哪一个才是正确的?”的讨论中统一认识: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同时引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历史小故事,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由于长度单位的学习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比较缺乏,为了让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形成深刻的认识,安排了大量的测量活动,并应用幽默夸张的方法让学生在欢笑中领会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区别。

5、观察法:

棠东小学梁跃利老师是引导学生观察尺子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尺子的特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整认识尺子,然后结合已有经验探究发现1厘米,经历比一比和联系生活找一找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三、存在问题:

有许多的老师认为教学测量这一单元都比较好教,因为学生喜欢操作,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同时,往往活动多了、放得多了,教师们就很难收,在课堂上给了活动时间却没有总结的时间,给了“玩”的时间,却没有学习的时间,所以在教学中重点知识没讲清,难点知识没突破,所以老师在安排时间上要抓紧。

另外在进行“米”和“厘米”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不理解这两个长度的概念,常有混淆,柯木朗小学徐敏丽老师觉得学生对“厘米”的概念较强,对“米”的概念较薄弱。那如何在这个知识点上突破呢?各位老师也可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谢谢!

第三篇:数学教研小结(范文)

数学教研小结

时间过的真快,一学期匆匆而过。我们组全体教师继续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本学期里,在园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组员老师团结互助,始终以一股蓬勃向上的士气开展各项工作,我们努力进行探讨、研究、前进,以学习助实践,以实践促学习,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我们的工作更显炫烂多彩。现将主要工作做一下回顾总结:

一、同商共讨,认真制定计划。

开学前夕,我们及时召开教研活动,学习和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本学期的研究重点,并认真总结上学期工作得失,本学期的计划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细化,将研究的点缩小,精简,将研究课题定为《幼儿数学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每月研讨有侧重,每个教师有任务,使每个教师都能真正参与到研讨中来,而不再是一个旁观者,从而使研究重点指向性更强,操作性也更强。

二、轮流主持,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态度。

教师应该成为研讨的主人,是一个主动者,而不是一个旁听者。为了激发教师的这种意识,本学期我们采用了轮流主持活动的形式进行研讨。每次活动前,由教研组长根据计划确定好活动内容,并于预先告知大家以做好准备。在活动中由教师进行轮流主持,每次大家能很重视自己的主持,通过这样的主持,老师们学会了在活动前做好准备,学会了在活动中尊重他人,学会了在活动后积极思考和实践。

三、积极实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集体研讨教材,有效提高教师活动方案分析能力。

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团结、奋进、互相信任的集体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及智慧特长,如果只是孤立地发挥作用,其效能是有限的。集体研讨教材创造了一个共同分享,合作与支持的条件,增进了组员之间的沟通,使大家在活动中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分享各自的体会与经验,共同斟酌更好的教学方式,思辩教育上的困惑,大胆地尝试新内容、新方法。

在本学期我们进行研讨时候,面对新的教学内容,仔细思考本次活动的目标(核心价值)是什么。反复研读教学内容,分析该教学内容涵盖了哪些人文、自然、科技方面的知识和关系属性。随着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教师对该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梳理,教师衡量幼儿的年龄与认知经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由于年龄不同,认知经验不同,不同个体对同一教学内容会产生不同的经验与感悟。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合理判断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什么年龄的幼儿学习,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师考虑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运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教师要思考哪些 “生活事件”既富有“数学意义”又是幼儿熟悉的内容外,还要思考怎样呈现这些“生活事件”中的操作材料才能进一步激起幼儿的求知欲,用怎样的策略和手段才能引导幼儿更好地自主学习等。我们围绕教研内容,把握教学活动中重难点的,我们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结合主题选取教材中现有的、简短的教案,进行分解和剖析,确立好重难点,由执教者先制定方案,然后大家再共同研究,推敲细节,逐步完善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使活动教案更详细化,更具体化,最后付诸于实践。观摩研讨时采用群策群力的方式进行,在主观上提高了教师活动的兴趣,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二)组内研讨积极主动。

本学期,我们继续继承原来好的研讨方式,实行现场研讨的探讨形式,保证了每个成员在组内一次的公开研讨。每次研讨中,老师们总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寻求一个共同的好的做法而出谋划策、互帮互助。同时,在研讨中,我们继续加强行为跟进的研讨方式,不断地实践——分析——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在这样的一个不断调整、实践反思的过程中,逐步地让我们老师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不断地成长!同时,本学期我们加强了教材分析、如何突破重难点以及老师在活动中的科学、精练的组织语言的研讨。每次现场研讨不仅仅着重于活动环节的设计,而是和上课的老师共同分析教材内容,共同探讨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并和老师斟字酌句,共同探讨如何把过渡语提得更加自然,如何把一些操作要求提得更加简明扼要而又清晰易懂,并把这些研讨的过程落实到备课中去,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现场研讨更关注细节,更注重实效。在评析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见解。执教者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己的反思,并对老师们提出的异议予以回应,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互动积极,形成了思维的碰撞。互相观摩和听评活动为教研组更好的开展活动提供了平台,为教师更快的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了机会。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每人上了五节教研课。

俞老师《送玩具回家》 《给娃娃送水果》 《大发现》 《铺地砖》 《小动物吃饼干》; 范老师《值日生》

《找出多的一样》

《各种各样的帽子》 《糖果罐》 姜永娟《挥挥手》 《门牌号码》 《图形证件》 《分玩具》 《男生女生》

赵燕 老师《清单》《多变的电话号码 《美丽的马甲》

顾老师《宝贝罐》《找不一样的东西》《做标记》《我是小厨师》

五、反思不足,努力改进,不断提高。

教研方式还须进一步丰富。在教研活动中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进一步有效提高教研质量,是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进一步改进和探讨的问题。细细想来,本学期还有许多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总之,在教研教学中,我们每位老师都在努力,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提高。相信在今后将继续思考、继续完善,争取更大的转变和进步,全面提升我们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小结

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小结

赵玲 李京

2009年9月15日下午,花山区17所小学的全体二年级数学教师在采秣小学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集中教研。此次活动是根据这学期全区小学数学教研工作计划,以“备好课上好课”为专题的第一次专题研修活动。各校的二年级数学老师汇聚一堂,首先认真梳理了二年级上册的教材,填写了教材分析表。通过梳理老师们对本册教材的整体内容分布、各单元具体编排、教学重难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了一些备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随后,根据“备好课上好课”专题学习方案的计划安排,二年级组老师们经过讨论,选择了教材中“倍的认识”一课作为本学期集体备课的主题,分三个阶段开展研修活动。各校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很高,毛遂自荐踊跃报名,最后确定了湖东路三小的朱金凤老师、实验小学的曹文静老师和师范附小的夏姝老师同时对这节课进行第一阶段的问题诊断,个人初备;并计划于十月下旬进行第二阶段的说课研讨,修正教案;十一月下旬为第三阶段课堂跟踪,反思提高。

区教研员姚璐老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她对本学期的数学教研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和要求,希望老师们能积极参与各阶段的研修活动,发挥团队优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4年5月7日上午,我校在多媒体教室

(一)举行了二年级数学教研组主题教研全校性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全程由二年级数学教研组承担,以题为“学为主体•共同成长”的解决问题教研活动,江瑾琦副校长、业务科室人员及各教研组长,相关学科教师等40多人观摩了此次活动。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的第一个环节由二年级数学组颜丹萍老师执教《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课一开始,颜老师出示羊羊图,用“学生考老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初步感知事物的排列规律。接着,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观察小旗的排列规律,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圈一圈、写一写、算一算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全过程。最后得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看余数,余数是几就是每一组的第几个,若没有余数的,就看每组的最后一个。整节课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主体,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乐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的第二环节安排了由张婷老师进行模拟上课展示,内容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另一课时,她声情并茂地将自己的设计模拟了出来,其中有学生的回答,有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对课堂的调控等,模拟课堂中教师依然紧扣“学为主体”这一教研主题,给与会教师一次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安排了大家欣赏一首由数学特级教师黄爱华改编,也是值得我们全体老师深思的歌曲——《心太软》,歌词里那精辟的语言给大家的启示是: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

活动的第四个环节安排互动研讨,先由柯玲玲老师对教材进行简要地分析,再由执教教师颜丹萍老师谈谈教学的预设、磨课和反思,接着王丽君老师围绕“主体性和思维性的完美体现”的主题进行评课。活动的最后环节由教研组长柯玲玲老师以题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初探》的经验介绍,提出解决问题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三步:一是“你知道了什么”,学会认真审题;二是“怎样解答”,找准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三是“解答正确吗”,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每一步都结合课例进行阐述,使听者有所思,有所悟。

本次二年级数学教研组的主题教研展示活动,是继音乐教研组后的本学期第二次主题教研展示活动,不仅推动了学校教研组创新性工作的持续开展,让老师们在教学研究的合作群体与教学实践的共同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是“学为主体”教育思想在常规教研中的不断深入践行。

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二年级数学教学,重在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学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学期初,认真阅读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了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让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练习在同层次的习题,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

(2)及时复习。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上是当天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该法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缺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进行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后,给予好的评价,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对学困生进行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着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态度。在讲评试卷时,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有关概念的归成一类进行讲解。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知识。

二、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效”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在举行这个活动时,同学们相互测量身高,提高了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巧妙渗透环保教育,关心环保。

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一些应用题,如:用纸折角、拼图等。在完成知识教育后,教育学生将剩余的纸千万不能乱丢,应养成讲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四、勤与家长沟通,实现共同教育。与家长常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与此同时,教师更能加深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

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本学期中,为了很好的进行教研教改活动,一开始我们就根据学校的安排和本组教师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拟订了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并且今后的工作都是以计划为主线进行展开的。为了很好的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我们在各方面进行了努力,采取了多种措施,开展了多项活动,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1、集体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了解一些新的信息,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各位教师都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并在教研组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新课程都有了新的认识。

2、本学期中,我组开展能手示范课和青年教师诊断课等活动。授课教师做到了认真备课、上课;其他教师认真听课、评课。经过我们积极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探讨,熟练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

3、课后积极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失败和不足,并及时相互交流、相互纠正、相互鼓励。通过自评活动,教师之间更进一步了解,教师水平更进一步提高。

4、本学期中我们仍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时间为每周一下午,一人为主讲,其他人记录,然后共同讨论,对每堂课进行修改、完善。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每一位老师都能踏实,认真地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今后我组教师将继续关注课改,聚焦课堂,积累课堂中的真实案例,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数学教学的整体提升。2014年5月7日上午,我校在多媒体教室

(一)举行了二年级数学教研组主题教研全校性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全程由二年级数学教研组承担,以题为“学为主体•共同成长”的解决问题教研活动,江瑾琦副校长、业务科室人员及各教研组长,相关学科教师等40多人观摩了此次活动。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的第一个环节由二年级数学组颜丹萍老师执教《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课一开始,颜老师出示羊羊图,用“学生考老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初步感知事物的排列规律。接着,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观察小旗的排列规律,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圈一圈、写一写、算一算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全过程。最后得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看余数,余数是几就是每一组的第几个,若没有余数的,就看每组的最后一个。整节课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主体,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乐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的第二环节安排了由张婷老师进行模拟上课展示,内容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另一课时,她声情并茂地将自己的设计模拟了出来,其中有学生的回答,有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对课堂的调控等,模拟课堂中教师依然紧扣“学为主体”这一教研主题,给与会教师一次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安排了大家欣赏一首由数学特级教师黄爱华改编,也是值得我们全体老师深思的歌曲——《心太软》,歌词里那精辟的语言给大家的启示是:蹲下来,把握教学的起点;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活动的第四个环节安排互动研讨,先由柯玲玲老师对教材进行简要地分析,再由执教教师颜丹萍老师谈谈教学的预设、磨课和反思,接着王丽君老师围绕“主体性和思维性的完美体现”的主题进行评课。活动的最后环节由教研组长柯玲玲老师以题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初探》的经验介绍,提出解决问题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三步:一是“你知道了什么”,学会认真审题;二是“怎样解答”,找准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三是“解答正确吗”,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每一步都结合课例进行阐述,使听者有所思,有所悟。

本次二年级数学教研组的主题教研展示活动,是继音乐教研组后的本学期第二次主题教研展示活动,不仅推动了学校教研组创新性工作的持续开展,让老师们在教学研究的合作群体与教学实践的共同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是“学为主体”教育思想在常规教研中的不断深入践行。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3年4月20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研讨《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李习近平:如何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来看,以关心,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一个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学习兴趣,丧失了学习动力,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班级,整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习成绩。我们都知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他们做一百个题目还不如教给他们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黄仁斌: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最强,学困生由于前后知识衔接不起来,给思维造成了困难而丧失了信心,因此,我们在讲授新知识的前一天,要针对性在布置复习、预习的内容或提纲,课堂上有意地趣味性地启发学困生回答基础性的旧知识,这样扫除了学习新知识的障碍。曹丽婵:学困生在课堂上一般是不太爱举手的,教师应主动叫他们回答问题,并通过表扬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长此以往,他们就逐步转入主动思维的状态。积极为学困生创造思维的条件。

李明:课堂上安排适当的一段时间让学生议论重点、难点,同一小组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这样既有利于学困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他们的思维,又有利于他们听取优生的看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开拓思维视野。

黄健芬:课堂练习题安排成阶梯式,既不妨碍优生的拔尖,又兼顾了学困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通过一些基础题,使他们有成功感,进而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戴丽琼:经常接近他们,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听取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老师授课的意见,这样做教师既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又能与他们沟通,使他们毫无顾忌地发展自己的思维。

刁素梅:数学教学中多举实例、多使用教具,把生活实际让学困生大胆地抽象概括为数学语言,要求他们多读教材,教师多辅导,使学生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关键词、句,以便在解题中能准确无误,举一反三地适用。

张校:对,我们要指导他们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所有条件和隐含条件,逐步使他们学会分析题意,应用已知条件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综合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逐步过度到独立完成思维的全过程,从而使思维水平有新的提高。

王翠丽:其实,培养学困生纵向、横向比较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较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引导学困生学完一单元、一章后自己小结内容。并把这一部分内容与前一部分内容、整章内容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黄瑜:对于他们在演题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自习时间或第二课堂活动,自己组织辨析,让他们从误解辨析中去领略正确的数学观点。

张校: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应用上述方法,不仅使学困生逐步爱学数学,会学数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5由一起去留学

第五篇:(高一)年级教研活动

高一年级部教研活动汇报例会

时间:2011年3月14日

地点:五楼会议室

参会人员:莫主任、张主任及各学科组组长及干事

会议内容摘要:各学科组长汇报学期开始教研活动内容及本学期的工作安排

学期开始,教研活动仍有条不紊的开展着,本学期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的大的工作框架不变的前提下,研讨和反思上学期的课堂教学活动,针对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调动组内各个老师的主动性,把教研活动搞活,搞的有新意、高的有实质性。各组组长汇报了开学伊始至今的教研活动内容及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安排

语文共开展三次教研活动,主要活动内容有:统一教学进度,制定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征订教辅资料,确定主辅备课人。并准备在后期适当安排一些听课活动

数学进行了三次教研,主要对上学期的教学成绩和《导学案》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对学案使用进行跟踪调查,组织数学竞赛,征订教辅资料,听并评张灿老师的课。后续工作,准备安排适量的听课和评课活动

英语对上学期的教研活动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对教材进行研读,分配备课量,选择教辅

资料,确定主备课人,集体听课、评课,开展随堂听课

物理开展了三次教研,对上学期期末成绩进行分析,开展了大规模的听课、评课活动,确定教研资料,针对本学期的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教材划分模块,进行专题备课。统一教学进度,对后期教学制定详细计划

化学进行了两次教研活动,总结上学期的教学案的使用情况,填写教学进度表,统一教

学进度,征订教辅资料,安排一次公开课,对必修一第四章进行年级统测

生物进行三次教研,开展一次公开课,确定教学进度,商讨教辅资料,针对学生情况,注重教学案的习题精选,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政治统一教学进度,开展一次公开课,对教学内容进行商讨,合理安排教学工作,提高

教学质量,组内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历史进行三次教研活动,制定教研计划,统一教学进度,征订教辅资料,开展集体备课,组内成员听和评李卫东老师的课,总结教学经验,后续教学计划,准备以课为基础,把握单元,精心备课,保证教学质量

地理 进行三次教研活动,组内开展对梁昌国、王建梅和鄢艳平三位老师的听课和评课活

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表,完成教学资料的选定,集体备课,寻找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的解决措施,严格遵循教学进度表,统一教学进度

莫主任对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作出了相关的指导,要求学科组长和干事从内心认可教研活动,以身作则,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地位,工作上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想办法,找方法,将教研活动落实到实处,要求细节到位,内容到位,各科要有自己的项 目支撑,把教研活动办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下载第十三周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十三周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研活动小结[范文模版]

    语文教研活动小结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三一班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语文教师 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中,老师作了大量的准备,认真备课,向大家展示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利用导学案讲课的语文课,......

    教研活动小结

    品生品社教研活动小结 自从开展“课内比教学”以来,我们校几位品生品社教学成员边学习有关的理论边探索,现做总结如下: (1)做好教研计划和课堂教学的引导,我们组内的几个教师,平时......

    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数学备课组教研活动小结

    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数学备课组教研活动小结 我们七年级数学备课组共8人,本学期在级组和数学教研组的领导下,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发挥集体智......

    初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小结

    初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小结 1、初三数学备课组小结 本学期在学校“轻负高效”的理念下,在“学程导航”模式的推进下,我们初三数学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兢兢业业,稳扎稳打,圆满的完成......

    高一年级数学月考小结

    高一年级数学月考小结: 一、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担任高一年级(1)、(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这段学习了解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

    周一的数学教研会议开得非常成功(范文模版)

    数学教研会议总结 周一的数学教研会议开得非常成功,而且有创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一想各位教研工作者教学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而我和他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真的很惭愧。......

    第十三周 星期四小结

    第十三周 星期二小结 1、室内活动:大部分班级的学生能在教室认真观看爱国影片,有的班级还有老师在辅导作业。相反有一部分班级的学生在教室打闹。 2、室外活动:出入操场基本有......

    第十三周年级组周小结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三周 高段年级组工作小结 本周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年级组教育教学工作一切井然有序,现将上周工作总结如下: 本周做的比较好的班级: 纪律:二2、二1、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