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下的小学思品教师如何转变角色
新课改下的小学思品教师如何转变角色
卢仲春
在新课程的逐渐实施过程中,每位教师都会碰到很多问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与碰撞;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等等。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都需要教师转变角色。作为从事多年思品教学的教师,我认为小学思品教师应从三个方面转变角色。1.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教育的引导者转变
古代文学家韩愈曾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思品教师往往以说教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总是死气沉沉,教师在讲台上高谈阔论,学生在玩张飞的“睁眼睡”。问题症结何在?在于教师作为主导者对自身角色的本位化认识不足。就社会角色而言,教师扮演着“教”的角色,学生扮演着“学”的角色。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在新课标的课堂里,老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的引导者转变,这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尤其是小学思品教师,其角色行为主要表现有: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探究,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平等的交流者转换
我国自古以来“师道尊严”、“长幼有序”,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主张“亲其师、信其道”而不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我国的师生关系发生了部分质的变化,但在一些学校,或多或少地还存在“奴化教育”的倾向,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唯命是从。如果说应试教育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奴化教育”则完全扭曲了学生的灵魂。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理解,相互补充。这就要求教师作为学生的“伙伴”而不是“家长”,作为平等的主体而不是“发号施令者”。所以,作为小学思品教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3 由学生的监管者向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者转变
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拥有权力,学生要在教师的管理和监督下进行学习,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很少受教师的关注。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棵树摇动一片森林,一朵云染蓝一片天空,一滴水唤醒一口泉源。根据这一界定来审视现实中的思品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教学往往缺乏个性的张扬,公式化的刻意表演随处可见。应该说,这是对教育本质的扭曲,与创新教育的宗旨格格不入。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一文指出:“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并把它作为当代教育的趋势。”新课改恰好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小学思品教师在教学中要张扬个性,使教学活动充满人格魅力。
第二篇: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魏喜竹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项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以教学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没有教师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叫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教支配学,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但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叫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杜郎口中学的课改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它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个真正的”学习共体’.在这个共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在反反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在这种课堂里,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轻松快乐的享受。同时学生的潜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学生的智力,品德也得到了全面发展。真正解决了初中阶段“两极分化”的难题,实现了“三无”,无厌学生,无学困生,无缀学生。另外,还有永威学校的“先学后教”,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在自学中思考问题,无不处处体现了“以学为主,教师为辅”的先进教育理念。
所以,我校教改要想获得成功,教师角色一定要转变。首先我们应从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着,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其次还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里,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另外,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杜郎口中心教改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必须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教师自己就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形态置身于教学景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的认识。从而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渐渐地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会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所以,我们以后的教育工作不能再反反局限于学校,课堂了 因为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也是整个社会的一员,是整个社会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我们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会型”教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思品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思品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传统的思品课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学习惯方面都受到了挑战。为此,我们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优化自身素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要创新教学方法,这是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
新课程下的初中思品课,是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地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新课标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强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实践能力。本人在教学一线从事初中思品教学工作已近14年,在这14年中,经历了老课程和新课程的教学变革,颇有一些感受。本文主要从课程改革后的教师的角色出发,分析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最后谈谈初中思品教育中转变自身角色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几个建议。
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基于新的教育目标,传统的思品课教师的角色已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育观念和教学习惯方面都受到了挑战。
首先表现在教育教学观念上,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思品课教学必须改变学科本位,努力转向以学生为本位。在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的知识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更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构建全新的思品课教学模式,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其次,在教学习惯上要实现“两个转变”。既由重“教”向重“学”转变,又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新课程对思品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思品教师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二、新课程理念下思品教师转变自身角色的几个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转变角色的前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放下所谓的“架子”,改变学生要绝对服从自己的观念,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并进行恰当的夸奖,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从而树立自信心,这样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内动力,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发展。曾经在讲到怎样看待网络的利弊问题时,很多学生提问,有些问题比较难回答,由于我准备不够充分,讲课无法按照备课思路向前进行了。如果强行制止学生,必然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当时我就想到“疏”一定比“堵”的效果要好,于是当机立断,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并让大家讨论上网的利与弊,最后每个小组要派代表总结发言。最后总结的时候,全体学生都那么认真地听着、思考着,这样很自然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2.优化自身素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这是转变角色的中心内容
首先,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燃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有全班交流、小组间合作、同座位交流、个别学习等,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发挥。
再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参与课堂的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和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
最后,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已经成为时代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
3.创新教学方法,这是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
以往中学思品课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或教学效果不佳,其带来的后果是思品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教师只偏重于传授,一些教师只讲条条框框,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方法呆板、陈旧。所以,在思品课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抛弃陈旧的教学方法,要真正重视学生的学,教得得法是为了学得有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总之,新课程理念对我们一线的思品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改革的新道路上,作为一名初中思品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尽快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解放出来,塑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师角色,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并掌握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新课程理念下的思品教学工作,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李瑾瑜.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1).2.钟启泉,崔允灏.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3.冯玲.试论政治教师角色的转换和素质的提高[J].河南教育,2003.4.袁长清.新课程对政治教师角色的挑战[J].政治课教学,2003.5.郑萧.新课程理念下政治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应对[J].中小学教材教学月刊,2002.6.钟鑫.浅析新课程中的初中政治教学[J].中小学电教,2008.2.(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初级中学)
第四篇: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英语课程标准》将情感、学习策略和文化作为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全面、整体发展的价值取向。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学习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之所以将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作为重点来强调,是为了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一味地自我倾诉,而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把自己的地位考虑得更清楚,课堂上的互动和教师的备课方案以及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当然,这和最后的成绩直接相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一个合作者的角色,配合学生来完成学生应该达到的理想状态。例如,work这个单词,意思为工作,学生上学完成功课就等于在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在这个机会当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是在学校的本能反映,其他的不利因素都属于对自己学业的不负责任,完成自己的学业才是最主要的事情,引导学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心变化,学会与学生沟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真诚地敞开心扉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意见,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及时改正,以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在这个互动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的老朋友Mrs Green,新朋友Angle,亲密的family member,这些都有可能,互动由心,只要教师和学生都够真诚,这些完美的教学模式,都是可以逐步实现的。
英文从简到难,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这些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当然,也不能长久只学一种简单的东西,这样等于浪费了时间和金钱,却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积累的过程需要单词,词组,语法,成句,到完整对话,我认为,这些都是小学生也应该掌握的,不必要要求学生学习像初中高中那样的语法,应该单独开辟出一些小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法,这样,更能让学生打下稳固的基础。所有的成果都是这样日复一日地锤炼出来的,没有捷径可言。当然,督促学生完成这项任务的重中之重,就是教师在角色中的转换,一定要到位而且不拖泥带水,不能带有严重的等级观念,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也理解到教师的真诚教学,才能更开心,快乐地融入到教师的教学中去,以达到教师和学生的统一及和谐。
英国语言学家认为,英语教学中“趣味性”问题是头等重要的问题,它是英语学习变得容易的前提。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欢乐,从课的开始,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的心,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接纳英语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采用让学生抄写和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记住内容,并没有考虑到这种方法其实相当的不合理,并且给学生造成的影响之深重。我认为,教师教授课程的同时,关注课堂的趣味性,增加课堂的生动趣味性,一方面解决课堂空洞死板的局面,另一方面更贴近小学生喜欢趣味的心理。例如,可以在课堂中穿插英文的话剧或者表演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在乐趣中将知识点刻记在心中,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那么何乐而不为呢。另外,在营造文化氛围的时候,一定要与时俱进,不能将老一套的东西重新灌输在新时代的学生身上,时代总是在发展的,所以知识也是日渐多样化,与时俱进,是必须要跟进的一项。
新课改中,我们也需要具备一种精神,谦虚好学,与学生同进步,同奋斗的精神,教师不要抱着教小学生肯定什么都没有问题的心态来教学,一定要谨慎治学才是应该具备的。比如,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了,去请教教师,但是恰巧此问题教师也从未见过,这个时候,教师切忌说:“No,I don’t know.”应该随同学生的好知心理,认真研究题目,然后给学生讲解。
小学生心理有极强的模仿和可塑性,在这个时候教师与学生同进步,对学生的引导是最重要的,一个好学认知的教师必定能引导和带动大批学生积极向上地参与其中。
曾经有这样一个说法,教师有一瓶水就必须给学生半瓶水的含量,但是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师的知识也慢慢地过时,所以教师就必须饮水挖泉,去补充知识的空缺,也许仅仅是一个新词的说法,但是教师也必须牢牢地掌握其中,好在学生急需这种知识的时候派上用场。
在传统的教学中,评价主体单一。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期望与鼓励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唤起学生内心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和对高尚目标的追求。因此,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来保护好学生的创造和努力,应该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不同层次水平上的学生,以达到好中求精,精益求精的水平。另外教师应该注意,不应单方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该看综合指标来做定论,可能学生在学习上并不是最突出的,但是另外的天赋还是需要挖掘出来的。教师的言行都是带动学生去发觉自身潜质的最重要因素。
从我们现如今生活的条理性来看,教师给学生制定日常行为规范和课程指示也是当前可行的计划之一,每天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课业成绩,书画才能测试,综合指标评比,成绩优秀者予以奖励,成绩落后者予以带动分析,从正面来积极引导和帮助落后的学生,慢慢跟进步伐,这样才能让学生共同进步,并且共同迈进优秀行列。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身为教师,便任重道远,并且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学生,让学生向理想进一步迈进为宗旨和目标,努力为教育事业奋斗,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做到自我检讨和自我升华,以达到同时代同进步,与学生共学习的指标,推动素质教育、和谐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为学生的进步奋斗奠基。
参考文献:
[1]康丽颖,刘秀江,李莉.反思与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J].课程.教材.教法,2007(2).[2]刘世娟.浅论反思性教学与反思途径[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4]McIntyre,丁怡.教师角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5]吴会芳.从英语观摩课解析高中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1).(责编 田彩霞)
第五篇: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学习心得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学习心得
李晓峰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理念、内容、方法也被愈来愈多的师生所接受。这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对于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来说,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契机。作为旧课程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教师,在教学中难免会受旧体制影响,而用曾经受到的教育方式去对待现在的学生;而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人,又充满着生机和创新,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去开创新的辉煌。
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凭一己之想,一日可得的,而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首先需要的是一套有指导性的方法和观念去引导和学习。因此,我怀着一颗学习、再学习的心,认真阅读了《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一书,希望能从此书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来指导引导自己的教学。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观念、行为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从知识权威逐步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注意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彰显,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了整体的培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民主关系将逐步形成;教学过程将从禁锢走向开放,教师不再完全依赖于教材,而是通过挖掘、补充和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来组织教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将得到充分的体现。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由个体学习变为合作学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以往单纯的听教师讲变为与老师学生交流合作,共同探究。
下面我就从新课改下教师的变化来简单的谈谈我对教师角色转变的一点浅薄的认识。
1、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以前,我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观念和做法:学生是不懂事的,生来就需要大人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不是平等关系;服从管理的是好学生,不听话的是坏学生。就在这样的“管理”中,学生“望师生威”,培养了一批批平庸听话的“好学生”。新课程使我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像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更不像以前维持纪律、不断施加压力的“监工”。
2、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
以前,我站在讲台上,像个讲经布道的大师,对着一群虔诚的信徒慷慨陈词,偶尔也会点到有数的几个信徒问几个无关痛痒的“大梦话”。而现在,我和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习、在争论中寻求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我不是只顾自己“导演”和“主演”,而把学生尊为“主人”,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受到重视,积极性大大提高。我的的主动参与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说唱脸谱的活动中,我和学生共唱《说唱脸谱》;在《看云识天气》中我和学生一起分组进行天气预报,看谁测的最准。
3、由独裁者者变为协助者
以前,在课堂上,我一人说了算,而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健全学生人格。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时给以最大的帮助。当学生对《风筝》的主题争议不定时,我给以指导,并对那些持“不同政见者”给以肯定;对于那些很少发言的学习困难学生,我会给他一个发言的机会,解除他心中的恐惧。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方面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是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我的任务减轻了,我的担子也更重了。
课改是个新事物,有它的活力和发展空间,这给我们发挥潜能、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广阔天地,而我也会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把自身锻炼成为一代新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