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
福建省教育厅文件
闽教基„2010‟1号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
各设区市教育局: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现就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我省已站在海西建设新的起点上,教育是海西建设的重要支撑,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突出内涵发展、全面提升质量。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
功能、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都做出了重大变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因此,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支撑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二)切实增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些地方对课程改革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课程服务保障体系较为薄弱;国家课程方案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执行,新课程的要求和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贯彻落实;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储备、教育方式与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存在差距,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学生发展和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观念和做法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对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的战略高度,坚定课改信念,破解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课改执行能力,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二、加强课程管理,落实课程设置方案
(一)切实加强国家课程管理。国家课程方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负起对本地区中小学实施国家课程方案的监管职责,全面掌握辖区内学校课程开设和课时安排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学校在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和督促学校执行好国家课程。学校不得自行增减国家和省定的课程科目和课时,因客观条件限制暂时无法开齐、开足课程的,必须经由县
(市、区)教育局说明原因报设区市教育局批准,并由设区市汇总后报省教育厅备案。2012年之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创造条件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二)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各中小学校必须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学校课程计划,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从三年级起开设,课时可分散或集中使用,提倡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融合。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在高
一、高二年级开设,每周安排应不少于2课时,其余的学时可安排在课余时间由学生自主完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管理,督促学校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职责,明确活动目标,强化过程性指导,重视活动过程与成果的评价,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质量,切实纠正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现象。要落实好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在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中的档案记载,充实记录内容,做好交流和评估工作。
(三)切实加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设。各地和学校要按照省颁标准要求,配备好通用技术专用实验教室,因地制宜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遴选培训一批技术课程教师,为技术课程开设创造条件。要保障通用技术课时,改变通用技术过于偏重理论教学的现状,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课时比应达1:1,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省、市教研部门应加强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指导。设区市教育局要组织好通用技术会考工作,促进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分类指导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设。所有高中校应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好选修课程。省示范性高中、一级达标高中应根据省颁选修Ⅰ(A)规定开设所有模块供学生选择,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要力争开齐选修Ⅰ(B)所有模块,省一级达标高中要争取开设70%的选修Ⅰ(B)模块,为全省高中校选修课的开设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省二级达标高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省颁选修Ⅰ(A)所有模块;省三级达标高中和其他普通高中确因条件限制暂时无法开设所有选修Ⅰ(A)模块的,可结合实际设定几种选修组合供学生选择或采用指定选修的方式,但必须保证学生能够修满课程方案规定的选修Ⅰ课程毕业要求学分。所有学校在高二年级之前不得提前对学生进行文理选修倾向分科分班。
(五)加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管理。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对地方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负责地方课程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由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着眼于学生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或选用,通过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体现本校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的精品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不为学生提供教科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要加强对校本课程的指导,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方案需报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备案。学校应根据有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时范围,对学校课程做出整体安排,并切实保证课程实施过程与课程实施方案的一致性。
三、加强教学研究,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各级教研部门应针对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对《课程标准》理解把握不到位问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和专题研修,引导教师重视学生学科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切实纠正盲目增加内容和难度的倾向。技能科目要加强实践操作环节的教学,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深化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省、市样本校要积极承担省、市课题研究,总结典型经验,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各地要通过开展优质课评选与交流等活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二)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校本教研活动要以课例或案例为载体,围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三要素扎实展开。自我反思要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增强问题意识,学会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同伴互助要着力构建教师间宽松和谐的沟通交流平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让教师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专业引领要做到教研部门重心下移,加强对学校的指导与服务,与教师共同开展研究,增强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学校要加强教研室和教研组建设,为校本教研提供有效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组织做好联片教研、区域教研活动,在学科基础好、教研风气浓的区域和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基地,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引导广大教师参与网络交流和学习。
(三)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应认真分析各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准确把握教学要求,严格控制课外书面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难度,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及参加体育锻炼和社团活动必要的时间。义务教育阶段每学期实行期中、期末两次学科考试,小学阶段应取消百分制,逐步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省、市教研部门应组织力量对学校组织的考试试卷进行抽查、评估、反馈。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教学实施能力
(一)进一步充实优化教师队伍。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特别要多形式、多渠道配备好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实验员等专任教师。要按照义务教育城乡统一编制标准要求,用足用好核增编制数,优先补充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使农村学校能够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加强教师转岗培训工作,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实施“送培下乡”和“跟岗学习”,提高农村教师整体水平。加强各级教研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各科教研人员,提高教研队伍整体素质。
(二)强化校长和教师专题研训。总结近年来新课程培训工作经验,适应基层对培训工作的新要求,研究开发针对校长和教师发展需要的培训课程。注重学科拓展知识培训,以及国内外教学研究新成果、学科前沿动态、学科发展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培训。在培训模式上提倡以参与式为主的多元培训模式,避免单纯理论说教,强化案例研究,增强培训的过程性体验,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重视教研员专业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教研员评优评先工作纳入教师系列。省、设区市教研部门应针对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专业发展需求,系统规划教研员的学习课程,以案例研究、课题攻关、专项任务等形式,定期组织省学科教研员开展研修活动。各级教研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教学的专业引领与支持力度,组织由当地教研员、学科教学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指导团队,定期开展视导活动,建设一批由市、县级教研员参与指导的农村示范基地校,并选拔农村学校优秀骨干教师担任市、县级兼职教研员。各级教研员应通过到基层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现场观摩指导、专题讨论等活动形式,帮助一线教师解决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研队伍的专业指导与研究水平。
五、深化评价考试制度改革,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一)扎实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根据省教育厅颁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将综合素质评价与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结合,科学、公平、公正地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重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运用,有效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激励和诊断功能,为学生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健全诚信机制,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公示制度,不断提升评价的信度与效度。省里将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电子信息系统,各地和学校要用好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系统,推进评价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深入推进考试评价与招生制度改革。坚持发展性评价原则,增强考试评价的改进与激励的功能,纠正其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倾向,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深化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探索实行成绩全等级呈现课题攻关,鼓励各地在高中招生中创造性地运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适度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初中校比例,2010年各设区市一般要达到50%左右。探索多样化的招生办法,让某些方面确有特殊天赋或潜能的学生能够进入适合其个性发展的高中阶段学校学习。各地中考时间应相对集中,设区市中考时间变更应报省教育厅备案。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探索建立全科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制度,深化高考考试内容和招生形式改革,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选拔的高校招生模式。
(三)完善学校和教师评价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政绩观,切实改变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
教育质量的做法,着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评价体系。健全完善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将教师承担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综合素质评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等纳入教师评价范畴。学校在安排培训学习、开展职称评聘、实施绩效工资等方面对积极投身课程改革的教师要予以充分考虑,以激发广大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学校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开齐开足课程,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要组建由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组成的质量监控研究团队,建立教学质量诊断、反馈指导系统,应用科学的教育测量手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质量抽查工作,指导学校改进管理和教学。从2010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全面实施普通初中三年巩固率、中考全科及格率和单科合格率年度评价制度,并不定期在全省开展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保证义务教育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全体学生能够基本合格毕业;以普通高中达标晋级和示范性评估等为载体,有效引导普通高中按新课程理念,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培养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成长。
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及重大问题,让政府领导关心了解课程改革,争取相关部门支持配合课程改革。省教育厅将继续在经费预算中安排课程改革专项经费,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和教师研训工作。各地也要继续抓好制度落实,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保障课改经费投入,尤
其要加大对农村学校课改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充实完善教学设施设备,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课改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
(二)强化监督管理。各地要定期开展课改专项调研和阶段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措施。继续加强样本校和基地校建设,通过组织课改研讨会、现场观摩会、成果报告会等活动,表彰奖励课改工作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以先进典型经验带动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重视发挥教育督导部门作用。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探索建立学校素质教育综合督导与随机督导、专项督导相结合的督导体系,完善督导通报制度,重点加强对国家课程方案执行情况、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督导评估,把课改成效作为评价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促进工作落实。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继续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舆论宣传工作,突出宣传课改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突破与创新成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进一步提升家长和社会各界对课改的认同感,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福建省教育厅 二○一○年元月十八日
主题词:教育 课程改革 意见
抄送:省档案馆,省图书馆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0年元月18日印发
第二篇: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程实施自评报告
公文写作 2008-11-19 13:31:11 阅读35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鲁教基字【2007】21号文)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通知》(鲁教基字【2008】23号文)的精神,对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方案》,我们对本校的课程实施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现将学校课程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我校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45名,在职教职工61名。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校坚持“办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遵循“全面发展打基础,因材施教育特长,发展优势办特色”的办学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规范课程实施行为,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科研,构建校本课程,学校社会声誉越来越好,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抓好教师培训,提升课程理念,推进课程实施。
1、抓学习,促转变。
从走入新课程的第一天,我校就把教师课程理念的转变和提升作为重中之重,“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通过组织广大教师听取专家讲座,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研究《新课程标准》,充分明确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师新课程培训,教师参加管理中心组织的新课程通识和学科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开展“三个一”充电活动,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思想上加强投身课改的自觉性,逐步将新课程理念贯彻和落实到
教学实践中。
2、修制度,立保障。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边实践,边总结,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逐步重建和修订原有的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实际修订《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校本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堂评价标准》、《教师卷宗评价制度》《河口二小减负措施》等,使新课程实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科学,见
到实效。
3、抓教研,促提高。
为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学校加大校本教研力度,积极搭建行之有效的交流平台,使广大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校精心挑选骨干教师远赴北京、上海、长春等地先进学校交流学习,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管理经验、典型做法与本校实际融合吸收,使之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将陈晓梅、李伟等身边名师请进学校,当面交流,传经送宝;精心组织校本教研,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四落实,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说感受、诉疑惑、谈经验、促提高。扎实的校本教研,有效推进
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二、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推进课程改革
近年来,我校在胜利教育中心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致力于学校建设,校容校貌进一步美化,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校现有风雨操场和阶梯教室各一处,200米环形跑道的塑胶操场一个,教室和办公室宽敞明亮,办公设施先进,各专用教室设备完善,仪器齐全,管理使用规范化。校园网经过七年建设,教学资源库日趋丰富完备,今年中心又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实现了教学手段与办公条件的现代化,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研究插上了双翼,为推进新课程实施、打造优质课堂提供了现代技术支撑;学校不断创新办学思路,促进师生的自主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均出自广大师生集体智慧,融知识性、艺术性、科学性一体,校园处处精心,处处育人,优雅的环境,浓厚的书香氛围,有效促进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
三、落实课程方案,拓展课程资源,提供课程保障
(一)、落实课程计划,加强课程管理。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做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一致。高度重视并认真上好地方课程、综合实践课与音体美等课程。选用的地方课程教材有《古诗诵读》《国学启蒙》《生命教育》《探索大自然》等,各年级都开设并上好《安全教育》。
(二)、开发校本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1、挖掘内部资源,拓展课程渠道。(1)搭建第二课堂,开发选修课程。
学校成立七彩阳光社团,积极搭建第二课堂,根据教师特长开设不同类型的第二课堂兴趣活动,把活动课分层次、分类别开设,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发展需要。活动落实“五有”-有时间、有地点、有人员、有内容、有成果。学生可根据兴趣选修,现在共计开设书法、绘画、舞蹈、合唱、鼓号、二胡等20个兴趣小
组选修学科,拓展了课程资源,深受学生喜爱。
(2)、设立校园节日,拓展课程资源。
学校一年一度的爱心义卖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等均为有效的校园文化载体,通过参与这些节日,孩子们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些校园节日逐渐形成传统,已经
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有效课程。(3)、打造育人环境,开发隐形课程。
学校通过建设走廊小书架、悦读走廊、班级图书角、开放的阅览室以及丰富多彩的走廊文化,让学生时时沐浴书香,健康成长,将优质的育人环境,打造成有效的隐形课程,培养了学生读书习惯,促进了
文明沉静校风的形成。
(4)搭建文化载体,实施有效课程。
学校建立七彩阳光文学社(包括朝露集编辑部、七彩阳光报编辑部、校网小作家编辑部、鲁中晨报编辑部)、七彩阳光爱心服务社(包括值周小校长协会、校园小义工协会、校园小导游协会、温馨小信使协会)、少年文化论坛、校园温馨邮局等文化载体,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编辑校报校刊,开设校内通信业务,每周上一节影视课,开设一次文化论坛,常年开展天天英语广播和好字天天练活动,这些校园文化载体成为有效课程,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挖掘家长资源,拓宽课程渠道。
我们建立家委会、办好家长学校,家校结合,拓展课程渠道。如我们开设的百家讲坛,每学期百名家长进课堂讲授各行各业的知识,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我们成立的爷爷奶奶健康协会,开展的老少同乐
系列活动,为学校文化增添了色彩。
3、挖掘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利用黄河三角洲特有的人文地理资源是我们课程开发的又一途径。近年来,我们先后把黄河口湿地、河口采油矿区等建为学校的教育基地,与河口区义和镇六顷小学建成手拉手联谊校,定时安排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教育基地,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孩子们
认识社会、认识油田、认识大自然的天然课堂。
四、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实施质量监控,加强常规管理。
我校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构建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监控网络。严格落实教学常规六认真制度,充分发挥校领导两挂作用,日巡视,周小结,月汇总,结果记入班级与教师量化,并作为教师年终评
比的重要依据。
2、立足校本教研,促进课程改革。
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立足校本培训,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反思提高”的培训模式,实行名师示范,师徒结对,一对一引领促提高;依托教研组集体智慧,抓实集体教研、集体备课促提高;大力开展各项学习培训活动,铺路搭台促提高。
为了确保教研时间,提高教研质量,教研活动要求做到目标明确、形式多样、人人参与、讲求实效,充分发挥学科带头教师、教学能手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能力的提高。各教研组在开展经常性教研的基础上,特别重视抓好集体备课,以“实用、有效、创新”为原则,追求备课质量。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之上,实行活页教案个性设计,教务检查重点看教案的增删补改,资源链接和教学反思。学校中层以上人员分工各教研组跟踪进行查、看、评、研,使常规教研深入扎实。
3、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始终把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结合实际,深入持久地开展各个层次的课堂教学研讨。建立健全了各项教学、教研制度,正、副校长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具体指导工作,深
入课堂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
强调作业体现“精、活、实”;辅导体现“目的性、指导性、针对性、适时性”;课堂教学做到“四个还给”,即“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参与的过程还给学生”,通过组织教学能手引领示范课、新课程研讨课、青年教师优质课、组内循环课、家长开放课等多种课堂实践达标活动,人人参与,积极探索和构建新课程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及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我校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能力大大提高,45岁以下教师制作和使用课件上课成为教学常态,广大教师的课堂更开放,氛围更民主,训练更扎实,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体验科学真理产生的过程,感悟科学的魅力,逐步形成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
4、规范办学行为,减轻课业负担。
我校一直以来,重视学生素质培养,严格规范办学.一是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不多于6小时,组织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运动,学校自行开发《三字经拍手操》,韵律操等, 确保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建康标准》,按照标准测试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把健康还给学生;二是增设实践活动课,减少课外作业量,明确规定语文、数学两科每天的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作业量不超过一小时。教务处坚持每学期普查与抽查相结合,并对学生作业的布置批改情况及时进行总结监督,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三是严格有关教学用书的购买,不超额订书;在节假日、双休日不进行各种有关课程的安排;对学生参加的竞赛严格控制,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一律不参加,真正把能力还给学生.这些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常规,减轻了学生负担,使学生爱学乐学,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
到培养。
5、加强养成教育,创新德育机制。我校完善了德育常规考核制度,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规范了常规管理,并将值周小校长、校园小义工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使一日常规得到有效落实。
德育活动月月有主题,周周有专题,确保实效性。“感恩教育”从细微处着眼,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培养了十个道德好习惯;“优点银行”,多角度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培养了学生爱国家、爱他人,回馈社会的好品质。“爱心义卖、扶贫助学”活动已成为传统,并建立了爱心基金会,收支情况在德育网站公示;“亲情花”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耐心、爱心、恒心和毅力……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形成了德育特色,构建起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五、改革评价制度,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师生发展。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进程,学校打破“以分论教”,只注重结果的传统评价方式,建立以人为本,促进师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教师工作评价方案》。
1.改变评价体制,多方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评教活动、学生评教活动,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表现、敬业精神、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一一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到了极好的监督作用,又符合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2.实施多元评价,促进教师发展。建立教师工作卷宗评价制度,学校成立学术委员会,任期三年,对教师专业成长进行具体指导和评价。每名教师均建立自己的工作卷宗,全面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果,为此付出的努力以及明显的进步。使教师在不间断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实行名师培养机制,学校现有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占80%,本科学历10人,小学高级教师 44 人,省级教学能手1人,胜利名师1人,局学科带头教师2人,局级、中心级教学能手10人,教师队伍专业合格率100%。获得省、市、中心级以上优质课奖励的教师32人。学校将计划评选“科研型名师”、“管理型名师”、“课堂型名师”,让每位教师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成为不同层次的名师。每个教师可能不是最出色的,但每位教师都是独特的。
3.改革评价制度,落实新课程评价观。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实行等级制,其中,日常评价所占比例不少于50%,不再用一张试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日常考试实行无分数评价。学校、班级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严禁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考核知识与考核能力相结合,平常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注重激励性、发展性评价,积极进行学生考试评价改革。
4.重视过程评价,提高综合素质。学校一贯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的品德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实践能力、审美与表现能力、运动与健康状况等分类评价、分项表彰。2003年,我校率先实行学生电子档案管理,突出过程评价,实现家校互动。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及时记录,体现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和个性化,改变了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加强自评和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获得了“老师好,作业少,综合素质高”的社会赞誉,王瑾玉、陈子文同学在全国二胡大赛中获得金奖,同时,王瑾玉被评为齐鲁小名士;陈子文同学在2006年走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去年获得东营市“校园之星”称号;蒋玉婷和张凤至同学在全国青春校园现场才艺大赛中夺得金奖。在不久前举办的东营市电视歌手大赛中,张凤至同学获得少儿组唯一金奖。学校连续两届在河口组织的中小学生电视诗歌朗诵大赛中包揽冠军亚,近年来,学校有300余名同学在省级以上
绘画、摄影、作文等竞赛中获得佳绩。
几年来,胜利河口二小以显著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信息技术教学示范学校、东营市规范化学校、东营市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示范学校、东营市群众满意窗口单位、胜利教育管理中心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河口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问题与困惑: 1.个别教师陈旧、不科学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方法还存在。2.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水平不高,因考虑到安全问题,校外资源利用有限。
3.教师、学生的评价体系虽有探索还不够完善。
4、校本课程的研发不成体系,属于过渡形态。
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未来学校竞争的重点体现在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普适性和个性化。普适性重在质量,质量越高,越适应社会的需求;个性化重在鲜明,越鲜明越受社会青睐。要达到这一目的,具体途径就是课堂。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
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充分利用学校周围企事业单位及家长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放眼未来,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践行“办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胜利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制定本意见。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纲要》指导下,认真做好课程改革实验和推广工作,进一步提高我省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实现“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目标是:确立现代课程观念,切实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提高课程综合化水平;更新课程内容,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快评价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和区域性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信息化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普遍应用;完善课程管理体制,增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课程管理能力;改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增强教师教育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教育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的学习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通过组织“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举办研讨会和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员学习,指导学校开展广泛的交流与讨论,转变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使课程改革同时成为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普及过程。要把校本培训作为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渠道,组织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积极组织非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中暂未进入实验的各年级教师深入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为课程改革做好充分准备。
教育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加伟大、更加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推进素质教育。要站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课程改革对于取得素质教育突破性进展所具有的核心意义和关键作用,增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形成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课程观。
(二)调整课程结构
1、适应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和学生素质整体发展的规律,努力提高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
全省所有实施新课程方案的小学,一、二年级设置“品德与生活”课程,三至六年级设置“品德与社会”和“科学”课程。
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决定是否统一设置小学“艺术”和初中“艺术”、“科学”、“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学校如作出与本地区不同的选择,须经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要鼓励各县(市、区)和学校从实际出发,选择设置综合课程,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课程的综合性。各实验区选择综合课程的学校应达到一定比例。省级实验小学、示范初中要率先设置综合课程。
各市、县(市、区)要认真研究小学和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增强义务教育课程的整体性。
2、全省小学三年级以上年级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大意义。要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当前阶段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点,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进行统筹安排,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
3、要切实把握语文、数学、外语等分科设置的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以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的最新发展为背景,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融合,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改革学科课程。
4、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外语教学和信息技术、职业技术教育。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按规划要求开设小学外语课程,提高中小学外语教学质量。改革外语考试评价方式,逐步推进等级考试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外语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
2005年前,全省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要抓紧实施“校校通”工程,以学校和区域性网络的发展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现有条件,实现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利用。
初中阶段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要结合城乡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发展的实际,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积极试行“绿色证书”等职业技术证书教育。
(三)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教学是课程的实施过,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心甘开放以来,我省中小学广泛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涌现出一大批成功典型,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各地区和学校要充分重视这些典型和经验的示范作用,结合新课程的实施,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分层次教学、小级教学等改革试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互动,共同发展。
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操作、实验和探究,改变机械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模式的科学化和多样化。
要努力拓展教学空间,在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充分发挥班队集体和和各种活动小组的教育教学功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对于学生行为的养成功能;把教学与学生经验、社区生活结合起来,增强基础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提高课程实施的社会化水平。
控制班级规模,增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与实践的机会。积极开展小班化教学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小班化教学方面取得整体突破。
把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开发信息资源,为学生在网络背景下进行学习创造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改变传统的教学与管理方式。
(四)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
探索并构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和区域性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改进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在关注学业成就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发展;把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结合起来,既注重结果,更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发挥学生的作品、作业、经历和活动记录等的评价功能;把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其他社会成员评价结合起来,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严格控制小学阶段各种考试的次数,继续推行等级记分制,完善小学升初中的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加大中考改革力度,将升考试与平时的综合表现、考查情况结合起来。用2-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内逐步推进热点高中部分招生计划根据初中毕业生数和教学水平评估等按比例定向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做法。继续实行以省辖市为主组织中考的制度,加强对各市中考组织、考试命题的监控和评估。逐步扩大课程改革实验县(市、区)中考改革的自主权,对选择设置综合课程的初中,给予相庆的政策支持。
高中进行学分制改革试验,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性。
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会考改革。会考内容以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理化生实验技能为主。要进一步通过会考的渠道,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积极创造条件,扩大我省高考改革自主权,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高考改革方案。改革高校招生考试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实行高考报名社会化,探索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和选拔方式,充分发挥高考改革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
(五)建立新的课程管理体制
进一步明确省、市、县(市、区)和学校在课程改革与管理中的职责,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规范,形成相互协调和高效的课程管理体系。
省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我省实际,制定全省统一的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并组织开发地方课程,做好新课程的实验、实施和推广工作。
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在落实好国家、省各项课程政策和计划的同时,积极组织各学校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管理与监督,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和服务作用。
各中小学要明确自身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在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课程政策、计划的同时,积极开发或选用本校课程,增强课程对于不同社区环境中学生的适应性。
(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做好师资培训、培训工作当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予以充分重视。
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省级培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对本地区的师资培训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合理规划培训内容、对象、规模和进度。
要把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结合起来,把省、市、县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把培训和教学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多层次、多渠道地做好全员培训工作。
改进培训过程。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加强对实验操作的跟踪指导,实现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将新课程培训与“园丁工程”、“继续教育工程”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全省各级教师培养机构要积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大力推进课程、教材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从2002年起,承担义务教育师资培养任务的师范院校,应人武部采用新的课程方案。承担高中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任务的师范院校也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调整原有课程计划。
三、课程改革的组织与推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积极参与,高度负责”的改革思想,遵循“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组织与推进
2001年秋季,国家级实验区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阶段,执行新标准,使用新教材。根据自愿申报和已经扎实启动实验准备工作且达到一定基础的原则,确定一批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
2002年秋季,省级实验区进入课程改革实验阶段。各省辖市至少应有1个县(市、区)成为省级实验区,有条件的省辖市可整体进入。非实验区较为成熟的学科可采取单科加入的方式,提前进入实验。
2003年秋季,进一步扩大课程改革实验范围。每个省辖市进入实验的中小学生数原则上应不少于同年级学生数的50%,现有的35个县级素质教育实验区人武部进入。
2004年秋季开始,各中小学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
(二)普遍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
全省普通高中继续采用现行过渡性的课程计划。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现行计划的学习,严格执行,规范管理。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标准后,我省将及时组织实验和推广。
(三)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组织与推进
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面贯彻教育部制定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认真组织培训、学习和交流,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课程改革的试验和推广工作。
四、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领导
各级人民政论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决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实事来抓,形成组织和政策保障,努力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基础教育,保证基础教育的优先发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当前阶段的工作重点,加强组织建设,协调各部门工作,形成推动改革的合力。省教育厅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协调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在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各市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明确职责,层层落实,稳步推进。
调整、充实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实行“编、审分开”。省“中小学教材审委员会”负责我省地方课程教材的初审和审定,经教育部授权或委托,承担有关国家课程教材的初审工作。省教育厅定期向全社会公布建议使用的教科书和教学辅助资料目录,指导全省中小学实际选用。
省教育厅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经费,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分也要相应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启动和实验阶段,应适当增加经费投入,保证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奖励。
(二)加强对课程改革的指导
省、市分别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小组”,加强对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的指导。
充分发挥中小学教研机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指导、服务作用。全省各级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明确职责,深入实际,集中解决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力争取得突破,促进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化。同时要加强自身建设,相互配合,适当分工,形成上下协调的组织与工作机制。
教育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要直接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为基础教育服务。充分利用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其它高等院校、社会科研机构的理论和资源优势,形成统一的专业指导力量,科学、规范、高质量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主动探索、有利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原则出发,广泛开展省内外、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建设面向未来、国内一流、具有江苏特色的基础教育教材体系;结合科研、教学、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积累,建设一批适应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点的地方课程;指导学校在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理念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或选用学校课程。
加强中小学网络环境、图书馆、实验室、各类专用教室以及其它教学设施、实践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外自然环境、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教育资源。
(四)对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行专项督导评估
省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对实验区课程改革的启动、过程和初步结果三个阶段的工作进行专项督导评估。
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并完善课程改革实验的制度和工作计划,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全面推广。
各实验区和学校要围绕《纲要》提出的各项改革目标,执行并验证课程设置方案、各科课程标准,规范教材选用机制,建立新的课程管理体制,加强教学与评价方式改革,研究并解决教师全员培训、信息化平台的构建、课程综合化等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提供有益的经验。
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的实验和推广对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性、深刻性和长期性,防止出现简单化、走过场现象。
(五)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共识
要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工作。各实验地区实验学校要全员发动,除参与起始年级实验工作的教师之外,要动员所有教师参与研究本校的实验,形成浓郁的课程改革氛围。要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社会环境。争取社区、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形成改革的合力,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项目标的实现。
第四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从“华东师大上海市初中英语教学观摩公开大赛各区
第一名”葛樱老师的课中所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就是说,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核心是素质教育。
那么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来看,葛樱老师的课不仅完成了对知识的讲授,让课堂轻松有趣,更重要的是她还引导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做到了成功育人。值得我们准老师学习的地方就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改革注重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充当的是引导角色。在葛老师的课上,她让学生唱英文歌、表演哑剧、给外星人回信,使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也具有趣味性,也就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在讲新知识点的时候给同学们展示了很多生活中的图片让知识贯穿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另外讲新结构water is in…/use…to do something的时候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常识去学习,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为他们得去联想。
第二:课程改革力求改变现有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葛老师遵循这一点,授课的时候让学生带着实际生活体验去学习这一门与自然紧密相关的课程,并且注重的是他们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这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技能的一种提升,因为他们可以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成功举一反三,处理其他的一些问题。这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强了他们的言语能力,这就体现了课程学习的工具性。
第三: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素质教育。葛老师的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她在讲how do we use water的时候给学生展示了许多有关水污染的图片,旨在引起学生对水污染和水保护的关注。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带着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这种把实际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方式不仅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是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境意识等正确价值观。这就把教育提升到了一个高度,因为仅仅教授学生死板生硬的知识是不够的,对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才是一种升华。育人也就成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葛老师的这堂课在这方面就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当然也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人文性。
另外老师对于教材的选取也是改革的一个方面,这堂课的water是与生活生命息息相关的,而水问题也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堂课讲下来,我相信学生都达到了一些目标,那就是他们的学习都没有孤立,他们学到了知识,并且是与时俱进的,是有实际效用的,而他们的表现也相当的出色。所以,我认为葛樱老师的这堂课是成功的,当然,作为准老师,我们无疑应该向这样的优秀教师看齐并做得更加出色。从我们自身的学习经历来看,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所以这门课学下来,我觉得当好教师是不容易的,是辛苦的也是光荣的。从遵循课程改革来说,我们要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一个也不能落下。
外2011级5班 罗颖
1104020514
第五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施新课程中的现实问题的分析和反思材料
南
杏
树
中
学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