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单元小结(精)

时间:2019-05-12 05:0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察物体单元小结(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察物体单元小结(精)》。

第一篇:观察物体单元小结(精)

观察物体单元小结

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5.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6.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准备:

自己制作的课件、玩具恐龙5只、雕塑照片20张,数码照相机一台。学生8人一组围桌而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从实际切入。

(1)激趣:小朋友们,你们照过相吗?哪位同学给别人照过相?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台照相机,谁想给大家拍照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拍照。)

(2)谈话:你可真像个小摄影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拍的怎么样!(教师操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3)提问:大家觉得拍的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张?这张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拍的?拍的是这位同学的哪一面呢?(学生讨论、回答,课件点击,对应的照片放大。)2.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观察物体,找到最佳位置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构建新知。(1)本位观察: 谈话:(出示玩具恐龙)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都有哪些恐龙?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恐龙是什么样子的?

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恐龙,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恐龙照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恐龙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恐龙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生1:我们绕了一圈。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也不一样了。(3)全面观察: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恐龙?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位置去观察。)

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说明:这是老师绕着恐龙一圈拍摄到的录像,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玩具恐龙旋转一圈的画面、可以定格。)(5)情感交流:

教师:看过之后,你都想对恐龙说些什么?

谈话: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恐龙了?由于自然的原因,恐龙已经灭绝了,可是还有一些动物也快要灭绝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巩固新知。(1)摆一摆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书包、铅笔盒……你观察过吗?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数学书放在一起,理成一摞。看一看,数学书都是什么样的?你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你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操作,回答。)(2)找一找

实例:大家知道吗,开学以来,只要我们班级的桌椅坏了,总是有一位同学把它修好,可是却没有留下姓名。老师一直调查不出来。在星期六的时候,老师正好看到了这位同学和他的爸爸一起为班级修理课桌,老师悄悄的拍下了这些镜头。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班级学生修理课桌的场景只有背影和侧面)你们能猜出来吗?(学生议论纷纷)为什么这么难猜?那我们只要看到他的哪一面就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正面。)

小结:我们大家应该向他们学习,为大家服务。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美丽的图形(轴对称)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同学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学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教学重难点:

能辨认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一张蝴蝶形的彩纸、一件蝴蝶衣裳、两张彩色纸、一枝水彩笔、一把剪刀、尺子,各种对称的装饰品。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主题图配合音乐,师:“有一只蜻蜓在动物城里玩,遇到了辛勤工作的蜜蜂,看见了一座座漂亮的房屋。”蝴蝶说:“ 瞧。自己做了一件衣服,但是穿起来很不合身,怎么办?”(出现三种不对称的衣服图形)“于是,蝴蝶去找蜻蜓帮忙。” 2.师:“一路上,蝴蝶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遇见许多动物朋友。瞧,美丽的孔雀走来了,还有知了、七星瓢虫、螃蟹。” 3.师:“小朋友,它们美吗?你能说说你觉得它们哪儿美?(学生自由回答)那咱们把它们画下来,好吗?”

二、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

1.(指着蝴蝶形)师:“这么美的图形你想不想剪出一个来?请小朋友们拿出一张彩纸,用剪刀剪出这只蝴蝶,行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剪的?)

师:“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为什么不像呢?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又能剪出美丽的蝴蝶呢?蝴蝶的形状到底有什么特点,让咱们来研究研究。” 2.(小组活动)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蝴蝶图形,说说它在形状上的特点。(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方法,体会蝴蝶左右形状一样)怎样才能使蝴蝶左右形状一样呢?(左右对折。)3.师:“我也用这种方法来折一折,剪一个对称图形。(师操作并请学生评价。)你们还想不想剪一剪?甚至比老师剪得还漂亮?” 4.师:“咱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看这次谁能够剪得比上一次更快,剪的形状更新颖。”(展示学生剪出的对称与不对称图形。)

①请同学介绍你的作品,怎样剪的?

②为什么这样剪?只有这样剪,左右才是对称的,我们就把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对称轴的左面和右面形状是一样的。③师生共同合作画对称轴。

5.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对称图形,请学生举例。

三、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

(一)蜻蜓和蝴蝶来到了图形屋。

1.一位长方形说:“小朋友,你能够找出我的对称轴吗?”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她找一找吗?请拿出长方形的卡片,想办法、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 2.用同样的方法你能自己找正方形的对称轴吗? 3.师:你能找出圆形有几条对称轴?(课件展示)

4.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找出同一个对称图形不同的对称轴。” 8

(二)1.出示图1,请小朋友们把它们的另一半画出来。2.出示图2,让学生自己画。

四、小结

今天大家和蝴蝶一起认识了美丽的对称图形.你能说说它们哪儿美吗?(对称)回家找找家中有哪些图形或物体是对称的? 镜面对称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极力学生主动的探索未知。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导语:昨天啊,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可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

事,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展示: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却发现那儿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他做什么动作对方也做什么动作,谁是真的明明呢?他请求同学们给予帮助。

让学生观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和自己行为一样的人? 生:那是一面镜子。

教师给予鼓励,并出示课题:镜面对称。

二、探究新知

1.游戏进入,感知镜面对称。

教师请两名学生上来当自己的镜子,师对着学生做一些动作,生表演。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一个和老师的动作一样,一个和老师的动作相反,究竟谁对?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亲自体会。

学生讨论不出结果,教师带领学生亲自体验,通过照镜子,你发现了 什么?

让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让学生亲自观察、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如果自己伸左手,那镜子里的“你”会伸哪边手?

同伴间再做“照镜子”的游戏,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3.举出生活中有关镜面对称现象的例子。师: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生:湖面的倒影、下过雨后地面上积水的倒影……

三、动手操作 巩固应用:

1.课件依次出现半只蝴蝶、雪花、天坛、飞机等。师:这些分别是什么?你通过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2.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写有反数字的卡片,同伴间进行看镜子写数字 的游戏。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游戏活动,了解了一些关于镜面对称的现象,生活

中还有很多镜面对称现象,希望大家多留心,看谁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现象。

第二篇:观察物体单元小结

观察物体单元小结

教学目标: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5.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6.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准备:自己制作的课件、玩具恐龙5只、雕塑照片20张,数码照相机一台。学生8人一组围桌而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1.从实际切入。(1)激趣:小朋友们,你们照过相吗?哪位同学给别人照过相?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台照相机,谁想给大家拍照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拍照。)(2)谈话:你可真像个小摄影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拍的怎么样!(教师操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3)提问:大家觉得拍的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张?这张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拍的?拍的是这位同学的哪一面呢?(学生讨论、回答,课件点击,对应的照片放大。)2.导入新课。讲述: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观察物体,找到最佳位置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构建新知。(1)本位观察:谈话:(出示玩具恐龙)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都有哪些恐龙?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恐龙是什么样子的?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恐龙,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恐龙照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恐龙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2)换位观察: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恐龙的那一面?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生1:我们绕了一圈。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也不一样了。(3)全面观察: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恐龙?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位置去观察。)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说明:这是老师绕着恐龙一圈拍摄到的录像,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玩具恐龙旋转一圈的画面、可以定格。)(5)情感交流:教师:看过之后,你都想对恐龙说些什么?谈话: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恐龙了?由于自然的原因,恐龙已经灭绝了,可是还有一些动物也快要灭绝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2.巩固新知。(1)摆一摆教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书包、铅笔盒&&你观察过吗?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数学书放在一起,理成一摞。看一看,数学书都是什么样的?你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你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操作,回答。)(2)找一找实例:大家知道吗,开学以来,只要我们班级的桌椅坏了,总是有一位同学把它修好,可是却没有留下姓名。老师一直调查不出来。在星期六的时候,老师正好看到了这位同学和他的爸爸一起为班级修理课桌,老师悄悄的拍下了这些镜头。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班级学生修理课桌的场景只有背影和侧面)你们能猜出来吗?(学生议论纷纷)为什么这么难猜?那我们只要看到他的哪一面就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正面。)小结:我们大家应该向他们学习,为大家服务。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美丽的图形(轴对称)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8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同学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通过学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教学重难点:能辨认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具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张蝴蝶形的彩纸、一件蝴蝶衣裳、两张彩色纸、一枝水彩笔、一把剪刀、尺子,各种对称的装饰品。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1.出示主题图配合音乐,师:有一只蜻蜓在动物城里玩,遇到了辛勤工作的蜜蜂,看见了一座座漂亮的房屋。蝴蝶说:瞧。自己做了一件衣服,但是穿起来很不合身,怎么办?(出现三种不对称的衣服图形)于是,蝴蝶去找蜻蜓帮忙。2.师:一路上,蝴蝶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遇见许多动物朋友。瞧,美丽的孔雀走来了,还有知了、七星瓢虫、螃蟹。3.师:小朋友,它们美吗?你能说说你觉得它们哪儿美?(学生自由回答)那咱们把它们画下来,好吗?

二、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1.(指着蝴蝶形)师:这么美的图形你想不想剪出一个来?请小朋友们拿出一张彩纸,用剪刀剪出这只蝴蝶,行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剪的?)师: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为什么不像呢?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又能剪出美丽的蝴蝶呢?蝴蝶的形状到底有什么特点,让咱们来研究研究。2.(小组活动)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蝴蝶图形,说说它在形状上的特点。(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方法,体会蝴蝶左右形状一样)怎样才能使蝴蝶左右形状一样呢?(左右对折。)3.师:我也用这种方法来折一折,剪一个对称图形。(师操作并请学生评价。)你们还想不想剪一剪?甚至比老师剪得还漂亮?4.师:咱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看这次谁能够剪得比上一次更快,剪的形状更新颖。(展示学生剪出的对称与不对称图形。)①请同学介绍你的作品,怎样剪的?②为什么这样剪?只有这样剪,左右才是对称的,我们就把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对称轴的左面和右面形状是一样的。③师生共同合作画对称轴。5.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对称图形,请学生举例。

三、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

(一)蜻蜓和蝴蝶来到了图形屋。1.一位长方形说:小朋友,你能够找出我的对称轴吗?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她找一找吗?请拿出长方形的卡片,想办法、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2.用同样的方法你能自己找正方形的对称轴吗?3.师:你能找出圆形有几条对称轴?(课件展示)4.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找出同一个对称图形不同的对称轴。

(二)1.出示图1,请小朋友们把它们的另一半画出来。2.出示图2,让学生自己画。四、小结今天大家和蝴蝶一起认识了美丽的对称图形.你能说说它们哪儿美吗?(对称)回家找找家中有哪些图形或物体是对称的?

镜 面 对 称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极力学生主动的探索未知。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导语:昨天啊,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可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展示: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却发现那儿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他做什么动作对方也做什么动作,谁是真的明明呢?他请求同学们给予帮助。让学生观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和自己行为一样的人?生:那是一面镜子。教师给予鼓励,并出示课题:镜面对称。

二、探究新知1.游戏进入,感知镜面对称。教师请两名学生上来当自己的镜子,师对着学生做一些动作,生表演。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一个和老师的动作一样,一个和老师的动作相反,究竟谁对?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2.亲自体会。学生讨论不出结果,教师带领学生亲自体验,通过照镜子,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让学生亲自观察、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如果自己伸左手,那镜子里的你会伸哪边手?同伴间再做照镜子的游戏,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3.举出生活中有关镜面对称现象的例子。师: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生:湖面的倒影、下过雨后地面上积水的倒影&&

三、动手操作巩固应用:1.课件依次出现半只蝴蝶、雪花、天坛、飞机等。师:这些分别是什么?你通过什么办法可以知道?2.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写有反数字的卡片,同伴间进行看镜子写数字的游戏。

四、小结师:今天我们通过游戏活动,了解了一些关于镜面对称的现象,生活中还有很多镜面对称现象,希望大家多留心,看谁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现象。

第三篇:观察物体单元小结

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5.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6.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自己制作的课件、玩具恐龙5只、雕塑照片20张,数码照相机一台。学生8人一组围桌而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从实际切入。

(1)激趣:小朋友们,你们照过相吗?哪位同学给别人照过相?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台照相机,谁想给大家拍照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拍照。)

(2)谈话:你可真像个小摄影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拍的怎么样!(教师操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

(3)提问:大家觉得拍的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张?这张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拍的?拍的是这位同学的哪一面呢?(学生讨论、回答,课件点击,对应的照片放大。)

2.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观察物体,找到最佳位置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谈话:(出示玩具恐龙)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都有哪些恐龙?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恐龙是什么样子的?

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恐龙,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恐龙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恐龙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恐龙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们绕了一圈。

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恐龙?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位置去观察。)

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说明:这是老师绕着恐龙一圈拍摄到的录像,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玩具恐龙旋转一圈的画面、可以定格。)

(5)情感交流:

教师:看过之后,你都想对恐龙说些什么?

谈话: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恐龙了?由于自然的原因,恐龙已经灭绝了,可是还有一些动物也快要灭绝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巩固新知。

(1)摆一摆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书包、铅笔盒……你观察过吗?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数学书放在一起,理成一摞。看一看,数学书都是什么样的?你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你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操作,回答。)

(2)找一找

实例:大家知道吗,开学以来,只要我们班级的桌椅坏了,总是有一位同学把它修好,可是却没有留下姓名。老师一直调查不出来。在星期六的时候,老师正好看到了这位同学和他的爸爸一起为班级修理课桌,老师悄悄的拍下了这些镜头。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班级学生修理课桌的场景只有背影和侧面)你们能猜出来吗?(学生议论纷纷)为什么这么难猜?那我们只要看到他的哪一面就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正面。)

小结:我们大家应该向他们学习,为大家服务。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美丽的图形(轴对称)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同学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学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

能辨认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一张蝴蝶形的彩纸、一件蝴蝶衣裳、两张彩色纸、一枝水彩笔、一把剪刀、尺子,各种对称的装饰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主题图配合音乐,师:“有一只蜻蜓在动物城里玩,遇到了辛勤工作的蜜蜂,看见了一座座漂亮的房屋。”蝴蝶说:“瞧。自己做了一件衣服,但是穿起来很不合身,怎么办?”(出现三种不对称的衣服图形)“于是,蝴蝶去找蜻蜓帮忙。”

2.师:“一路上,蝴蝶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遇见许多动物朋友。瞧,美丽的孔雀走来了,还有知了、七星瓢虫、螃蟹。”

3.师:“小朋友,它们美吗?你能说说你觉得它们哪儿美?(学生自由回答)那咱们把它们画下来,好吗?”

二、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

1.(指着蝴蝶形)师:“这么美的图形你想不想剪出一个来?请小朋友们拿出一张彩纸,用剪刀剪出这只蝴蝶,行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剪的?)

师:“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为什么不像呢?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又能剪出美丽的蝴蝶呢?蝴蝶的形状到底有什么特点,让咱们来研究研究。”

2.(小组活动)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蝴蝶图形,说说它在形状上的特点。(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方法,体会蝴蝶左右形状一样)怎样才能使蝴蝶左右形状一样呢?(左右对折。)

3.师:“我也用这种方法来折一折,剪一个对称图形。(师操作并请学生评价。)你们还想不想剪一剪?甚至比老师剪得还漂亮?”

4.师:“咱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看这次谁能够剪得比上一次更快,剪的形状更新颖。”(展示学生剪出的对称与不对称图形。)

①请同学介绍你的作品,怎样剪的?

②为什么这样剪?只有这样剪,左右才是对称的,我们就把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对称轴的左面和右面形状是一样的。

③师生共同合作画对称轴。

5.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对称图形,请学生举例。

三、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

(一)蜻蜓和蝴蝶来到了图形屋。

1.一位长方形说:“小朋友,你能够找出我的对称轴吗?”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她找一找吗?请拿出长方形的卡片,想办法、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

2.用同样的方法你能自己找正方形的对称轴吗?

3.师:你能找出圆形有几条对称轴?(课件展示)

4.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找出同一个对称图形不同的对称轴。”

(二)1.出示图1,请小朋友们把它们的另一半画出来。

2.出示图2,让学生自己画。

四、小结

今天大家和蝴蝶一起认识了美丽的对称图形.你能说说它们哪儿美吗?(对称)回家找找家中有哪些图形或物体是对称的?

镜 面 对 称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极力学生主动的探索未知。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导语:昨天啊,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可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展示: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却发现那儿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他做什么动作对方也做什么动作,谁是真的明明呢?他请求同学们给予帮助。

让学生观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和自己行为一样的人?

生:那是一面镜子。

教师给予鼓励,并出示课题:镜面对称。

二、探究新知

1.游戏进入,感知镜面对称。

教师请两名学生上来当自己的镜子,师对着学生做一些动作,生表演。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一个和老师的动作一样,一个和老师的动作相反,究竟谁对?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亲自体会。

学生讨论不出结果,教师带领学生亲自体验,通过照镜子,你发现了

什么?

让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让学生亲自观察、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如果自己伸左手,那镜子里的“你”会伸哪边手?

同伴间再做“照镜子”的游戏,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

3.举出生活中有关镜面对称现象的例子。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生:湖面的倒影、下过雨后地面上积水的倒影……

三、动手操作

巩固应用:

1.课件依次出现半只蝴蝶、雪花、天坛、飞机等。

师:这些分别是什么?你通过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2.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写有反数字的卡片,同伴间进行看镜子写数字的游戏。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游戏活动,了解了一些关于镜面对称的现象,生活

中还有很多镜面对称现象,希望大家多留心,看谁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现象。

第四篇: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教材简介:

“视图与投影”是《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明确的要求。第一和第二学段分别要求“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到第三学段才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所以在本单元教材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再通过拼摆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教学建议: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2. 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注意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安排3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页例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观察物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过程方法:通过观察物体、想象猜测、合理推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养成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分工、合作、交流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盒子、挂图等。

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中,使学生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推理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这里,诗人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如果观察药箱又会有什么结果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

二、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为四至六人一小组,每小组一个鞋盒。将鞋盒放在课桌中央,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哪几个面? 问:一次最多看到几个面呢?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站在任一位置,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

[在操作过程中应强调被观察的物体应放在桌面上不动,是观察者的方向发生改变。由于教学中强调不够,所以有学生回答可以看到六个面。]

三、深入探讨: 如果我们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又能出现什么呢?实践出真知,我们现在就试试吧!

1、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与小组内成员交流各个面都有什么? 注意事项:

(1)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2)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观察者而言的。

2、出示例1的3张图片,让同学说一说这3个同学分别是从哪面看到的?在书上填一填,集体订正。

师: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各不相同。

3、构建空间想象力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生正面观察,并想象画出从左面,从上面,从右面观察正方体的样子。

(2)师再次出示一个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先进行初步观察,再将牙膏盒横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样子。

再将牙膏盒竖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1、P40第1题,连一连,巡礼指导个别学生,然后让三名学生说说答案及理由,集体订正。

2、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看看观察到了什么形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师: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物体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3、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2)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可以看到4个面。()(3)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兴趣探索

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课后小计:

今天,我让所有学生都带了一个鞋盒子用来观察,这样就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了观察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教学效果极佳。如果下次再上,可以将例

1、例2压缩在一课时内完成,这样40分钟的知识含量更高。

其次,为让所以学生能看清观察的长方体教具,我将医药箱改为了整理箱。由于它的体积较大,因此教学起来十分方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组合,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能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并且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教学难点:学会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多个物体的开关和相对位置。教具学具: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出示球体和圆柱体平面图,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2、指名回答,并让学生对照实物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三、深入思考:

1、出示正方形,这是老师看到物体的一个面,同学们猜一猜这个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2、出示正方体、特殊的长方体、圆柱体加以验证。

3、现在我们不能根据这个图片判断它是什么图形,那需要增加什么条件呢?

三、巩固练习:

1、出示P39做一做图,则才是确定一个图片的形状,如果是两个以上的组合图形呢?能确定他们的形状吗? 师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2、P40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指定学生回答,最后提供实物加以验证。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发现呢?

五、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课后小记:

由于有例1的教学做基础,本课我仅有10分钟不到的时间即完成了新授知识的教学,后面剩余大量时间都是让学生做练习。当完成39页做一做时,学生共出现以下六种结果:

1、球体、圆柱;

2、球体、正方体;

3、球体、长方体;

4、圆柱、圆柱;

5、圆柱、正方体;

6、圆柱、长方体。

可就在这时班里有一名学生(邵恩忠)指出圆锥也可以从上面看到圆形。虽然圆锥应该到六年级学生才正式学习,但在生活中他们早已对它不陌生,老师必须正确加以评价。我有些困惑:圆锥从上面看到底是圆形,还是圆形的中间还有一个点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41页例3,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教学目的:

1、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能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具学具:小正方体若干、小字本。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前面都只是让同学们观察物体,这节课同学们要动手摆出你所观察到的物体。

二、探究新知

1、以4——6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四个正方体。

面对自己横向连续摆3个正方体,接着,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

小组成员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合作在小字本上画出平面图。问: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得到的结果是怎样的?

2、每个小组用4个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形状,摆好后每个同学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把看到形状记录下来。指名汇报。

问: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这些图形都是相同的吗?

小结: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听要求用4个小正方体来摆一摆

(1)从正面看是水平方向连放的3个正方形;

(2)从上面看是水平方向没有连着放的2个正方形,即“口 口”;

(3)从正面和侧面看都是水平方向连放的2个正方形; 学生摆完后指名展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九1-3题。

四、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动手操作,思维拓展。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从左边看也是

的情况。

(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也是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五、课外作业:练习九4-6。课后小记:

教学证明每位学生准备学具——10个小正方体,能够更好地让他们参与操作、观察、能够使他们的尝试、探究更主动,更有实效性,所以学具准备必须充分。

本课观察多个正方体拼搭成的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形状不难,但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由于是逆向思维,且有时会有多种结果所以是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在“听要求摆一摆”环节。但在这个环节教学中,学生感觉我的教学设计是一题比一题简单,一题比一题没意思。第1小题的结果最多样,大家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被充分调动,第2题只有三种摆法,到了第三题摆法更是“唯一”。其实在设计时,我是考虑到了教学层次的,因为第一幅图与例题联系密切,难度较小,第二幅图变化了观察位置,且观察到的图形中间是不连续的,而第三幅图难度更大,是根据两个面观察的结果来推测原来物体的形状。由于有两个不同的观察面,所以摆法受限制的自然多一些,这其中也渗透了仅凭一幅图是无法确定物体形状的道理。

困惑:如何在这里使教师设计的教学层次与学生练习的层次性相统一?

学生的发现:教材43页第6题,学生(蔡阳)发现第三幅图画得不够准确,因为靠右侧的猫头鹰头部不可能遮挡住左侧猫头鹰的头部。应该在照片上看到两个猫头鹰最上部(即有2只左耳)。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等。

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比赛:快速抢答。下列照片中分别是什么?(师分别出示三组物体照片:电话、手机、手电筒。以下是一组图形照片。)

师:同样一个物体照片,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却看不出?(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学生喜欢的“猜一猜”引入,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引入:神探“冒险小虎队”的故事同学们知道吗?他们就是靠敏锐的观察力,破了很多大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们最近在忙些什么?(板书:观察)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动态演示,讲神探小故事,声色并茂,立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出示例1:一位专家刚刚研制出一种新药,他把新药放在小药箱里,可是有一天,他发现药不见了,是谁偷了药?

3.请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小药箱,问:你观察到什么?(分小组操作、交流。)4.“冒险小虎队”找到四个犯罪嫌疑人,他们每个人看了一眼小药箱后说了一句话: A 我看到的那一面上画了个红十字。B 我看到的那面上写:小药箱。

C 我看到的是白色的面,没什么标记。D 药箱相对的面颜色是一样的。

你认为谁说了谎话,为什么?(板书:推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推理,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5.如果前面为正面,其它面分别是什么面?如果右面为正面,其它面分别是

什么面?

小结:物体的左、右、正面都是相对的。

6.填写观察实验报告:

从不同角度观察下面三个物体,把你从各个角度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8.课间小歇:欣赏古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优美的乐声中欣赏古诗,进行美育教育,体现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

(二)教学例2

1.引入例2。

神探“冒险小虎队”最近又在忙什么呢?某博物馆被盗了两件古董,被盗当天门窗都是锁好的。(形状如下)

2.出示例2。

(1)思考:他们谁是小偷?为什么?他们分别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2)动手操作。(3)汇报,小结。

三、巩固新知

4.画一画。

选择两个物体摆一摆,先确定一个面为正面,然后分别从上面、正面、左(右)面等角度观察所摆物体,在纸上画出所见到的形状。

5.猜一猜:展示作品,其它组同学猜猜这组物体是什么。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还学会了推理。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第五篇:第八单元观察物体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教材曾经安排过一次“观察物体”,那时从物体(玩具、茶壶、汽车等)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并选择适宜的图形表示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本单元继续教学“观察物体”,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并用视图表示看到的形状。全单元教材分两段编写,第一段观察长方体、正方体或这些形状的生活用品以及由2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第二段观察由3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1、在知道物体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基础上,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简单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能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个表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三视图是指描绘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面的形状的平面图形。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往往是不相同的。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会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能根据观察正确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指定的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三、单元重、难点

重点:知道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会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能根据观察正确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指定的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难点:结合观察和操作进行简单的直观推理,展开合理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四、课时安排

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1课时

观察三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1课时

单元练习…………………………………………………………………1课时

下载观察物体单元小结(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察物体单元小结(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察物体单元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教科书中,初步学会了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本单元继续从这些位......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本站推荐)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从前面、后面和侧面观察物体,能根据平面图判断观察物体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

    三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通过观察物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

    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 2、辨别出轴对称图形,并且找出它的对称轴 3、认识镜面对称 难点: 1.懂得找出图形所有的对称轴 2.懂得对称轴的对称规律 知识点: 1、......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走进商场――观察物体信息窗1:辨认组合的实物体形状和相对位置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2~80页。 教材简析 学生在学习了辨认......

    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观察5~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教学内容: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分别确认或辨认......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计划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