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05:3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

第一篇: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

中小学校长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专业化水平高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提高中小学管理水平,推进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人事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川教[2006]6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小学校长是根据中小学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的学校领导岗位。

第三条 农村中小学校长的选拔、聘任、培训、考核、交流由教文局归口管理。

第二章 中小学校长的条件和职责

第四条 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良好,能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改革创新精神。

(三)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五)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作风民主。

第五条 初任中小学校长应当具备以下任职资格:

(一)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

(二)具有初级以上教师职务任职经历,小学、初级中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和小学高级或中学一级及以上的教师职务;高级中学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三)一般应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上,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四)身心健康。

第六条 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法定代表人。

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其它行政管理工作,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制定并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规章制度。

(二)组织教育、教学等研究活动和思想品德教育。

(三)推荐副校长建议人选,由教育行政部门考察聘用。

(四)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聘任考核、奖惩教职工,聘任学校内设机构负责人。

(五)依照有关规定行使经费使用、保护和管理校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六)校长是学校安全稳定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及安全防范工作负主要责任。

第七条 中小学校长应当自觉接受上级机关的监督和领导,自觉接受同级党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

中小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校长应充分尊重和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

第三章 校长的培训和待遇

第八条

中小学校长培训主要包括:新上岗校长的任职资格培训,校长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培训,骨干校长研修培训及有关专项培训。

第九条

中小学校长必须参加岗位培训,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并必须参加每五年一轮的提高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提高校长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十条 中小学校长培训成绩存入本人档案,作为选拔、考核、聘任的重要依据。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教育培训的,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组织处理。

第十一条

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培训期间,其工资和 3 福利待遇不变。

第四章 中小学校长的选拔和聘任

第十二条 中小学校长选拔工作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进行。

第十三条 中小学校长选拔聘用实行归口管理,由教文局负责,相关部门参与。

第十四条 中小学校长候选人的产生实行民主推荐、自荐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此基础上,实行公开竞争上岗。

第十五条 校长选拔聘用程序:

(一)公布空缺岗位:说明岗位职责,聘任条件等事项。

(二)公开报名:可以个人报名,组织提名,民主推荐。

(三)资格审查:对应聘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查,确定参加公开招聘人选。

(四)演讲答辩:每个参加竞聘对象在拟任职学校教职工大会上进行竞聘演讲,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公开面试答辩。

(五)民主推荐:由主管部门组织,拟任职单位全体教职工或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对参加竞聘上岗的对象进行民主推荐。

(六)组织考察:根据面试成绩和民主推荐结果,由主管部门按一定比例择优确定考察人选并组织考察。

(七)任职公示:根据考察情况和中小学校长的任命权 4 限,由教育主管部门确定拟任职人选,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天。

(八)聘任:公示期满后无异议,或所反映的问题经核实不存在及不影响聘用的,由教育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第十六条 在选拔聘用校长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竞聘资格,情节严重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一)伪造学历、学位、培训、奖励等证书。

(二)诽谤、诬告其他竞聘人选。

(三)拉拢、贿赂或威胁、恐吓考核人员和教职工。

(四)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第五章 中小学校长的任期

第十七条 中小学校长实行任期制。任期届满后,重新进行聘任。校长在同一学校任期时间原则不得超过三届。

第六章 中小学校长的考核和奖惩

第十八条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校长的工作业绩考核。考核分为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年度考核实行学年进行,任期考核,在聘期届满前进行。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根据考核结果,对校长做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评价。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作 为续聘,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十九条

校长在任职期间学校发生重大不安全事故和教职工职务内严重违法违纪事件的,年度考核结果按照不合格对待。

第二十条 校长在任职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解除聘任合。

(一)两年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二)有校严重的失职、渎职行为。

(三)利用职务之便,牟取或非法收受财物和其它不正当利益等违法违纪行为。

(四)本人申请辞职经批准的。

第二十一条 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奖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第二十二条 学校教师职工代表大会有权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解聘校长的建议。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中小学校,示范幼儿园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

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 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第四稿)

(2000年11月18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实现中小学校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建设高素质中小学校长队伍,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对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长(以下简称中小学校长)的管理。

第三条 中小学校长是根据中小学校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的学校领导职位。校长是学校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学校工作。

第四条 中小学校长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政事分开,分类管理;

(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三)培训、考核、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四)依法办事。

第五条 教育部负责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

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下放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长的管理。

第六条 各级中小学校长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和办事制度。

第七条 学校主管部门要依法支持和指导校长正确履行职责,完善校长负责制,落实和保障学校依法办学权。

第八条 校长要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考核,支持学校党组织的工作,接受教职工的民主监督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

校长任期届满或离任时,学校主管部门应当提请审计机关对校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议。

第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建立人民教育督察员制度,聘任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代表担任人民教育督察员,对学校工作提出质询,对校长管理活动实行社会监督。

第二章 校长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第十条 中小学校长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小学校长的主要职责是: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负责学校工作。

第十一条 中小学校长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照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组织制定、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具体规章制度;

(二)主持召开校务会议,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决策;

(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聘任、考核、奖惩教职员,选聘副校长,确定学校内设机构和内设机构负责人人选;

(四)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经费和管理校产;

(五)参加国家规定的培训;

(六)对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行使国家和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十二条 中小学校长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

(二)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履行校长职责;

(三)维护学校教职员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关心、尊重教职员,组织和支持教职员参加必要的学习、培训和进修,调动教职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管好校产和财务;

(六)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七)支持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及共青团、少先队等群众组织在育人中的积极作用;

(八)建立与家长及社区的联系制度,发挥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等对学校工作的参谋、咨询与监督作用,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密切合作,形成协调一致的育人环境。

第三章 校长的选拔任用

第十三条 中小学校长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良好;

(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教师,热爱学生,事业心、责任感强,具有改革创新精神;

(三)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

(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五)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作风民主;

第十四条 中小学校长候选人,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具备教师资格;

(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五年以上;

(三)乡镇中心小学(含)以上中小学校长候选人应当具有中小学一级(含)及其以上教师职务。乡镇以下农村小学校长候选人应当具有中小学二级(含)及其以上教师资格;

(四)取得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

(五)初任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50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45周岁;

(六)身心健康。

第十五条 选拔任用中小学校长,应严格执行校长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要求。

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对中小学校长的任职条件和资格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十六条 选拔任用中小学校长应当引入竞争机制。凡出现校长职务空缺或校长任期届满而需要重新确定校长人选时,原则上以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作为主要方式。

第十七条 国家举办的乡镇中心小学(含)以上中小学校长选聘工作由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农村村小或教学点负责人的选聘工作在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由乡镇中心小学负责,选聘结果报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成校长选拔委员会组织实施。校长选拔委员会由学校主管部门负责人、组织人事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拟任职位学校的教职员代表、教育专家组成,一般为7-9人。教职员代表产生应广泛听取所在学校全体教职员的意见。

第十九条 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确实公布职位。

(二)公开报名。

(三)资格审查。

(四)面试答辩。

(五)考察。根据面试成绩和民意测验结果,按1:2的比例择优确定考察人选。在民意测验或考察中得不到半数以上人数拥护、认可的,不能确定为拟任职人选。

(六)确定拟任人选及公示。根据考察情况,择优确定拟任职人选,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一般为一至两周。

(七)任用。在公示期未听到不同意见或虽有不同意见但核实不影响任用的,可按规定程序办理任用手续。

第二十条 在校长职务竞争上岗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任用:

(一)伪造学历、学位、培训、奖惩等证书;

(二)以不正当手段拉拢或贿赂校长选拔委员会成员;

(三)威胁、恐吓校长选拔委员会成员;

(四)诽谤、诬告其他候选人;

(五)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第二十一条 对中小学校长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6年,任期满后,重新进行选拔任用。校长在同一学校任职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届。

第二十二条 校长在任期内申请辞职,须向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书面报告。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书的一个月以内予以答复。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职。擅自离职的,应当给予纪律处分。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提出要求罢免校长的建议时,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在三十天内调查处理完毕。在调查处理期间,校长是否继续履行职责,由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决定。

校长在任期内不胜任工作或有严重失职行为,学校主管部门有权停止或免除其职务。

第二十三条 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工作。

第四章 校长的考核和培训

第二十四条 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校长履行职责和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任用、奖惩挂钩。

第二十五条 考核中小学校长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

第二十六条 对中小学校长的考核,分为考核与任期考核。考核按学年进行。任期考核在任期届满前进行。

第二十七条 考核校长的主要内容:

(一)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情况;

(二)学校办学条件与学校管理的情况;

(三)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五)思想作风、精神状态、职业道德、勤奋敬业情况;

(六)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情况;

第二十八条 考核校长的主要程序:

(一)听取校长个人述职、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

(二)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情况,并听以有关方面 意见;

(三)学校主管部门集体评议;

(四)学校主管部门在考核后及时反馈考核意见;

(五)校长召开专题会议,提出整改措施。

第二十九条 根据考核结果,对校长作

第三篇: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

城关镇中心学校

关于学校校长及管理干部管理办法

(试 行)

为进一步加强全镇校长队伍建设,科学规范全镇学校校长管理工作,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现结合全镇教育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校长依法享有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赋予的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对办学、学校资产和师生安全负有法律责任。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承担管理学校的责任,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副校长协助校长工作,具体分管教育(德育)、教学(教研)、后勤(行政)等工作。

一、干部任职的基本条件: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2、具有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并取得校长任职资格;

3、具有较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4、具有较强的领导及管理能力;

5、长期坚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6、是教育教学骨干,业绩突出,身心健康。

各学校校干部任免由中心学校领导集体商定,并行文。

二、干部的职责与权利义务

1、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学校工作。

2、学校校长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正确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承担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3、学校校长依法享有的权利

⑴制定并实施学校的发展规划,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

⑵主持召开校务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⑶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聘任、考核、奖惩教职工。

⑷依照有关规定行使使用学校经费和管理校产等职权。⑸参加各类校长培训。

4、学校校长必须履行的义务

1、遵守《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依照国家法律和教育方针政策履行校长职责。

2、维护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合法权益,关心、尊重教职工,组织和支持教职工参加学习、培训和进修,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充分发扬民主、调动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教育科研和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4、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管好校产和财产,自觉接受法律监督、上级行政机关监督,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积极作用。

三、校长管理

1、学校校长必须服从中心学校的统一管理,并且按照中心学校的要求,及时保质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如有拒不执行者,一次扣干部津贴100元。

2、学校校长必须遵守以下工作纪律。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严禁校长有以下行为:

⑴严禁玩忽职守。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要及时处理学校各类偶发事件,不能将矛盾和问题上交,要杜绝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确保学生稳定、师生平安。

⑵严禁擅自离岗。上班期间不准私自外出,事假、病假、必须向中心学校主要领导履行请销假手续。如有私自外出,未履行请假手续者,扣干部津贴100元,累教不改者,诫勉谈话,给予通报批评之处分。

⑶严禁脱离教学一线。要深入教学一线,要加强教学管理,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要坚持每周代课,积极参加“课内比教学”活动,每学期听 2

课不少于20节次、评课不少于5节次、参与教研教改活动不少于2次、撰写教学论文不少于1篇、讲公开课1节。

⑷严禁徇私舞弊。不能利用职务之便,在重大决策上私自做主,独断专治;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人事安排、岗位设置等工作中吃拿卡要,收受教师或他人财务。

⑸严禁违反财务纪律。不能胡支乱花,不能擅自立项、提高标准和扩大范围的进行乱收费。严格落实财务公开制度,校长不能直接插手物资采购、建设工程的招投标,不能用公款参加高消费娱乐活动等,确保经费足额用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⑹严禁不务正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禁令”以及市委的“五个严禁”。不能在工作日饮酒、打牌、玩游戏、干私活,不能参与赌博活动,不得有违法乱纪和违背道德行为。

⑺严禁违反其他规定。不能乱办班、乱补课和在校内为举办者提供场所、资源,不能强制学生购买教辅资料。

(8)原则上校长任职年限为54周岁,其他管理干部任职年限为50周岁

四 校长培训与提高

1、根据校长成长规律和发展过程,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培训。新任学校校长必须参加任职培训,按要求学完有关培训内容,培训合格后由上级主管部门颁发合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2、在职校长每五年必须接受累计不少于150学时的提高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各层次的校长培训由各级培训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在职校长必须认真参加培训,以达到提高的目的。

3、校长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每学年至少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书籍,记写不少于一万字的读书笔记,撰写至少2篇以上的高质量学习心得。

五、校长考核与奖惩

1、考 核

⑴ 建立学校校长考核体系。根据学校类别和校型,从教育思想、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校长考核办法。加强对校长的考核。后附《学校管理干部考核细则》

⑵ 中心学校对校长履职情况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对校长做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的评价。考核结果作为评优、奖惩及调动的重要依据。

⑶ 县教育局、中心学校等对学校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每次综合评估结果作为校长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2、奖 惩

⑴ 校长按照中心学校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且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奖励,并作为今后推荐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⑵ 实行“四个一票否决”制度,凡学校教学质量、安全、教师行为规范、收费出现问题的,坚决实行学校及校长个人评优选先、考核及校长奖励金“一票否决”。造成严重后果者,就地免职,并移交上级主管部门或司法机关处理。

六、各学校中层干部由学校考核上报,参照此方案实施管理。

七、本办法自2013年9月1日起执行。

八、本办法由城关镇中心学校负责解释。

城关镇中心学校

2013年9月1日

第四篇: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办法

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形势,进一步健全我县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校长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监督下,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第三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校长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要主动征求学校党组织的意见,与学校党组织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四条 校长要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力,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发挥教代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职能,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

第二章 校长的任职条件和选拔聘任

第五条 校长任职的条件和要求: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

(二)掌握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熟悉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动态。能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中长期和校长任期目标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具有听课、评课及指导教学、教科研、课外活动等工作能力。具有指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

(四)小学、初中校长应具有大专毕业及以上的文化程度(国民教育系列,下同);新任中小学校长应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的文化程度。中、小学校长应分别具有一级及以上的职称,有较强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五)中小学校长年龄一般在男56周岁、女53周岁以下;新任校长一般在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

(六)不得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不得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第六条 校长实行聘任制、任期制。聘任校长必须遵照党的干部政策,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规范选拔任用程序,按干部管理权限聘任。对新聘任的校长,实行任前公示和一年试用期制度。校长任期一般为三年,任期届满,考核等级合格及其以上可连任。在同一所学校任期最长为两届。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时代特点和校长成长规律的激励机制。

建立全县校长后备人才库,抓好后备校长的选拔、培养。后备干部通过组织推荐、群众举荐、活动发现、上级考察、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办法发现、选拔确定。根据校长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骨干教师、中层干部和新进毕业生中的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为主体。今后,校长人选原则上要从后备人才中选聘。

第七条 校长实行退职制度。校长年龄男满56周岁、女满53周岁的,改聘为教育督导员,享受相应的职务待遇,须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教育督导任务。一定条件下,实行优秀校长延长任职年龄制度。

第三章 校长的权利和义务

第八条

校长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有权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进行决策和统一指挥,有履行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九条

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在核定的编制内,按照学校规模和有关规定,决定学校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制订学校内部人事管理改革方案,从本校在职教职工或县校长后备人才库中,聘任副校长、中层干部和村小校长,按规定程序组织实施,并报县教育局批准。实行校长聘任制后被聘任的副校长、中层干部和村小校长任期同校长任期一致,任期届满的,可以连续聘用。不被续聘的,不再享受相关待遇,被解聘的副校长进入县校长后备人才库。

第十条 根据有关规定,审定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组织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经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有选择地方课程教材的自主权,并负责安排课程。

第十一条 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对教职工进行奖惩。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教职工给予奖励;对严重违纪或给学校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教职工给予行政处分;对不胜任本职工作以及拒绝接受工作调动或安排的教职工,按有关规定予以待聘、解聘。对教职工的重大奖励或行政

处分需听取学校党组织和工会的意见,按有关规定报县教育局批准并备案。

第十二条

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实施素质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方针。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建设德育工作骨干队伍,采取措施,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

第十三条

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坚持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严格执行国家、省颁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遵循教学规律,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开展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四条

领导和组织体育、卫生、安全、美育、劳动教育工作及课外教育活动。重视文艺社团、体育运动队、科技实践小组的建设与管理。建好用好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基地。

第十五条 领导和组织总务工作,负责学校教育经费的管理。坚持总务工作为师生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原则,严格财务管理,合理编制预算,依法多渠道筹措教育发展资金。加强校产管理,提高资金和教育装备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实行民主理财,坚持财务公开。

第十六条

深入教学第一线。校长能胜任一门学科的教学,村小校长应代好一门主课。积极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和校本研修,每学年听课不少于40节,认真记好校长《工作日志》。积极参加县教育局安排的各种培训。按规定履行报告和请示义务,有下列情形的必须向教育局报告或请示:

(一)离开县境一天以上(村小校长向学区或中心

校请示);

(二)中层干部的任免或调整;

(三)重大工程项目、较大额度资金使用;

(四)重大事项、本人生活中的重大事宜。

第十七条 组织教师政治学习和研修业务,不断提高教职工政治素养、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注重培养班主任、中青年教师和教学骨干,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第十八条 充分发挥副校长的助手作用,明确中层干部岗位职责,加强管理,团结协调,形成合力。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开展活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章 校长的培训

校长培训以在职学习、短期集中培训、脱产培训、远程培训和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对中小学校长进行任职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以争取尽早培养出一批理论水平较高、管理经验丰富、办学卓有成效的中小学教育管理专家。

要加强中小学校长后备干部的培训工作。今后新聘任的校长,应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通过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对后备干部进行思想、教育教学业务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通过结对子、组织安排外出进修深造等方式,促使后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开展培训要与对校长任用、考核、奖惩、绩效工资紧密结合,中小学校长参加岗位培训的成绩应存入本人档案,作为对其任用、考核、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小学校长参加组织上安排的培训,期间其职务、工资和有关福利待遇不变。

县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培训基地,要把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注重基地自身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发挥作用。要创新培训模式,加强横向联合,拓展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涵。同时,还要努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第五章 校长的考核和奖惩

第十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校长工作业绩的考核,考核分为学工作考核与任期目标考核。学工作考核在每学年结束后进行或教育督导时进行,任期目标考核在任期届满时进行。学工作考核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任期目标考核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考核结果作为晋升、续聘、调动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条 校长绩效工资中的奖励性部分按考核等级核发,对成绩显著的予以奖励;对业绩特别突出或对蒙城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实施重奖(奖励办法另文制定)。

第二十一条 校长在任职期间学校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教职工群体性上访、职务性违法违纪事件的,考核定为不合格;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控流保学等项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造成严重影响的,在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第二十二条

校长在任职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解聘免职:

(一)学工作考核不合格;

(二)有较严重的失职、渎职行为;

(三)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财物和其他不正当利益等违法违

纪行为。

(四)学校教学质量优秀率连续两学降低的(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分别以高考、中考和检测或抽测成绩为准)。

第六章 校长的监督

第二十三条 校长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禁发生下列行为:

(一)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违反规定干预、插手工程招投标和大宗物品采购;

(二)利用职权为本人或亲友谋取非法利益,放任或纵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违法违纪;

(三)借本人和家庭成员乔迁、生日及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

(四)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活动;

(五)违反人事任免制度的有关规定;

(六)公款吃喝数额较大或报支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工作日中午饮酒,非工作日醉酒;

(七)以单位名义为其它单位(个人)提供经济担保;

(八)计划外支出,造成欠账。

第二十四条 建立校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校长在任期内或因提前离岗、调任、辞(免)职等原因离开领导岗位的要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中如出现帐户总金额与学校总负债(含事已办尚未形成票据的)相抵消后,净负债数目超过当年“义保”经费总额30%的校长,应停职并接受进一步审查。

第二十五条 建立学校领导干部接受群众监督制度。凡群众反映和举报校长问题,经查实,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违规违纪的,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建立校长诫勉制度。告诫劝勉制是对存在明显缺点错误尚不够纪律处分的校长,实行告诫、劝勉,促使其在规定期限内改正的一种教育措施,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有效形式和重要手段,是为了关心和爱护校长,教育和帮助校长,以提高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诫勉期限一般为一学期。

校长在民主评议、干部考察、考核中存在明显缺点错误但尚不构成纪律处分的校长,或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予以告诫劝勉:

(一)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不力,对上级的工作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弄虚作假的;

(二)责任心不强,缺乏改革意识和进取精神,对岗位职责搪塞应付,成绩平平,导致学校工作发生较大失误或造成损失的;

(三)民主意识和群众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群众反映较大的;

(四)组织纪律和执行规章制度较差,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五)考核为基本称职的;

(六)违反第二十三条严禁行为之一,造成不良影响的。被告诫劝勉对象就有关问题须上交书面剖析、说明和整改措施,并即行整改。对表现不好或改正不力的,予以停职。

第二十七条 建立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校级领导干部由县教育局党组成员负责,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原则上每学年一次,时间一般在学工作考核后,在遇下列情况时,必须及时找干部谈话:

(一)职务发生变动或退休时;

(二)个人遇有重大事项时;

(三)全面考察和任期目标()考核反馈时;

(四)领导班子内部出现不团结苗头时;

(五)群众对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等方面有反映,有必要给予提醒时;

(六)遇到其它需要谈话的情况。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长,主持学校工作的副校长。民办学校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县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从印发之日起,在新聘任校长的学校中施行。

第五篇:晋中市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交流管理办法

晋中市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管理办法(试行)

(讨论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实行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是国家和省、市优化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人才资源充分开发和合理使用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第二条 校长教师交流要遵循“政策引导、以县统筹、因地制宜、合理流动”的原则,与学校的岗位设置和聘用相结合,与教师队伍的结构调整和学科建设相结合,与教师的录用补充和培训提高相结合,促进教师由超编学校向空编学校、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由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

第二章 交流对象及范围

第三条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距法定退休年龄不满5年的在编在岗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满六年的教师原则上应予交流。

市直学校教师纳入驻地所在区、县教师交流范围。

在乡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教学点任教满3年,具有培养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可交流到优质学校培养提高。交流期满后返回原学校任教。

已在市、县城区学校(含高中)签约任教的免费师范生首次任教满6年,应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2年。

参与国家援疆支教、山西省“两区支教”期满的教师,视同为农村学校交流经历。

教龄在10年以上,在乡镇以下农村学校、教学点任教满6年的教师,自愿继续留校任教的,可不进行交流。

承担学校特色课程或学校重大教科研项目的教师,或在怀孕、产假、哺乳期及长期患病(必须提供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或有其它特殊原因的教师,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暂缓交流。暂缓交流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

第四条 义务教育学校正、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任满6年后,原则上应予交流,在同一所学校任职不得超过9年。具有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学校校长任职满6年,在征求组织部门意见后,可保留其行政级别参与交流。

校长交流后,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临时管理职务,交流期满后即行免除。

城区学校中层领导交流到农村学校,可在农村学校挂职副校长;农村学校中层领导交流到城区学校或另一所农村学校,可按原职务任命临时管理职务,交流期满后即行免除。

第五条 超过交流年龄范围的干部、教师本人提出申请要求交流的,在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情况下,经学校同意可纳入交流范围。

第三章 交流办法

第六条 建立以盟区制、集团化为主的校长、教师交流长效机制。各县(区、市)可结合实际,通过采取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教育集团、名校办分校、手拉手、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办学模式和手段,组织多种形式的校长、教师交流。

第七条 每年暑期以盟区(学区、集团)为单位制定交流工作计划,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执行。

为均衡师资配备,需要跨盟区(学区、集团)交流的,由县级教

育行政部门统筹交流。

单独交流的教师,由本人提交申请,学校同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纳入盟区(学区、集团)范围进行交流。

第四章 交流期限及比例

第八条 每学年参与交流的教师人数不得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参与交流的教师中,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具有县级及以上模范(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的教师,下同)数量不得低于交流人数的30%。

第九条 校长、教师必须在完成1轮教学任务后方可交流。第十条 交流期限原则上不得低于3年,交流到艰苦边远农村学校、教学点的,交流期限不低于2年。

第十一条 每年秋季开学后,各县(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汇总交流情况,向市教育局上报交流工作总结和交流人员备案花名表。

第五章 交流任务

第十二条 县域内每所义务教育学校都必须配备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且骨干教师数量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0%。

第十三条 城区学校干部交流到农村学校任职,主要分管或协助分管教学工作,按规定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教学工作,指导和协助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师培训;协调组织校际间教学研究与交流活动;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了解、分析学校教学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确保派入学校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农村学校干部交流到城区学校任职,协助分管教学工作,按规定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教学工作;学习城区学校先进的教学与管理经验,提出提高派出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措施;积极配合做好城区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定期回原学校开设讲座或公开教学活动,提出对派出

学校管理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工作建议,促进派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第十四条 教师交流后,不再承担派出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要自觉接受派入学校的管理,完成派入学校安排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城区派入农村学校的教师,要担任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定期指导青年教师;定期为派入学校教师做教学研究报告或讲座;每学期承担一定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向派入学校提出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撰写教学心得或教学研究论文;根据派入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安排,完成班主任工作或其它工作任务。

农村派入城区学校的教师,要承担一门学科教学工作;坚持经常听课,承担一定的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及时与同科教师交流,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积极撰写教学心得或教学研究论文;根据派入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安排,完成班主任工作或其它工作任务。

第六章 交流管理

第十五条 实行县级统筹、盟区(学区、集团)选派、学校管理的管理办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县(区、市)域内交流工作的统筹安排、综合协调、指导和监督;盟区(学区、集团)负责交流人员的选派、接收、调配、指导和监督;学校具体负责交流工作实施、日常管理和考核。县、盟区(学区、集团)、学校各自成立领导小组和交流工作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交流工作的日常事务。

第十六条 交流人员实行派出学校和派入学校双重管理,以派入学校管理为主。派入学校负责交流人员日常管理,为交流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第十七条 县、盟区(学区、集团)、学校按照统一要求,各自建立交流工作档案(包括交流实施方案、计划、检查、通报、总结、管理考核办法、经验材料等)和交流人员档案(包括交流人员备案花名表、考核登记表册、交流人员奖惩登记表、有关情况记录等)。

第十八条 交流人员要严格遵守派入学校的考勤制度,认真履行请销假手续。请假审批由派入学校按程序办理,三天以内由派入学校批准,一周以内由盟区(学区、集团)审批,一周以上由县交流办审批。

第十九条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盟区(学区、集团)、学校每季度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书面报告交流工作和交流人员情况,县、盟区(学区、集团)交流办定期通报工作开展情况,每学期期末进行总结评比。

第二十条 在城乡学校之间、农村学校之间交流的干部教师,只转临时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不变,交流人员的工资(除奖励性绩效工资)和福利待遇由派出学校根据派入学校提供的考核情况发放;交流工作结束后,交流人员返回原学校。在城区学校之间交流的干部教师,原则上同时调整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关系。

第七章 交流工作考核

第二十一条 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是考核地方各级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的重要内容。各县(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推动有力、检查到位、考核严格、奖惩分明、公开问责的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责任机制。

第二十二条 坚持平时考核和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由派入校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考核结果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

第二十三条平时考核由派入学校按照本校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派入学校要制定相应的交流人员管理办法,根据交流人员的工作实绩

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重点考核交流人员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传帮带等方面履行职责的情况;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病事假情况;派入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满意度等。派入学校每学期放假前将交流教师的考核结果和考勤情况以书面形式通报派出学校,作为派出学校职务晋升、岗位竞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四条 考核由派入学校根据交流人员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进行学考核,考核等次初步确定为“称职”或“不称职”,并提出优秀等次人选意见;派出学校依据考核结果和派入学校意见,将交流人员纳入本校学考核优秀等次评选,并将结果反馈给派入学校,派入学校根据反馈结果最终确定交流人员考核结果。派出学校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考虑交流人员优秀等次评选。

第二十五条 交流人员交流工作开展情况,作为盟区(学区、集团)、学校目标责任考核、创先争优、督导评估的重要考核指标。各县(区、市)交流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县(区、市)党政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主要项目。

第八章 待遇及奖惩

第二十六条 对在交流工作中业绩突出的校长,在提拔任用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业绩突出的教师,在发展党员、评优评模、职称评定、岗位竞聘等方面优先考虑。

根据交流工作需要,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在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岗位结构比例内,预留一定的中、高级岗位,专项用于评聘交流教师,鼓励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任教,交流教师服务期满后继续从事农村教育工作3年以上方可再次交流。

在职称评审中,农村学校中小学一级教师的通过率原则上不低于

城镇学校。把干部教师交流经历作为申报评审教师职称的必备条件。

第二十七条 交流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核拨到交流学校,由交流学校与本校教职工一并考核后,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对于承担工作量较大,业绩突出的交流人员,派入学校视具体情况给予一定奖励。

第二十八条 城乡学校之间交流的干部教师,每月由派出学校报销4次两校间往返公共交通费;城区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的干部教师,享受农村教师补贴。

第二十九条 交流期间因特殊原因不宜继续交流的,经本人申请,由派入学校提出书面意见,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中止交流。

第三十条 对拒不服从交流安排者,不得参加当年教师职称评审,现岗位聘任到该职级的最低层级,两年内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得参与各种评优评模活动。未完成交流任务者,不承认其交流经历,不享受有关交流人员的待遇。在交流期间有违纪违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当考核记为“不合格”等次,由原学校降低一个职级聘任,情节严重的,解除聘用合同。

第三十一条 凡交流期间不遵守派入学校规章制度,教育教学成绩差,有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的教师,除按相关规定予以处分外,责令其在派入学校待岗学习,待岗学习期间停发奖励性绩效工资;有违法行为的,交有关部门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对在交流工作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工作不力、对交流人员管理不善的相关责任人要进行责任追究。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校长

    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专题国家级远程培训 经验交流发言稿 东港市柳林中学刘明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大家好! 我校是一所普通农村初级中学,地处祖国最大的边境城......

    中小学校长

    刊名: 中小学校长 主办: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ISSN: 1673-9949 CN:11-5612/G4 邮发代号: 80-61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小学校长 创刊时间:19......

    秦皇岛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管理办法

    秦皇岛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明确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在我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中的作用,根据《关于建立秦......

    中小学校长负责制

    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校长负责制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统一的强有力的高效率的行政指挥管理系统,充分发挥校长统一指挥,党支部保证监......

    中小学校长培训

    哈尔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xxxxxx学年远程培训教学计划一、培训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小学校......

    中小学校长培训班

    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我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校长网络培训班的学习,虽说是在网上学习,但我依然学的很认真,我了解到了许多新知识、新理念,受益匪浅。听了袁贵仁、陈......

    中小学校长责任书

    李家河乡中小学校长 任 期 目 标 责 任 书 李家河乡中心学校 二O一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李家河乡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 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下不加强全县教师队伍建设......

    中小学校长职责

    中小学校长职责 一、全面、正确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和政策, 依法管理学校工作。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教学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三、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