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著名文学史家谢冕先生在他的《永远的校园》里写道,“大学是每个人永恒的精神家园”。独有的校园文化使所有校园人都在潜移默化中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他们凝聚在一起,整个学校充满一种无形魅力,激励大家艰苦奋斗,不断进取,为学校的发展无私奉献。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名片,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例如:北大的激扬江山,清华的含蓄内敛,南开的朴实无华,哈佛大学的学术自由和追求真理,耶鲁大学的保守、稳定与创新,牛津大学的浪漫、宽容和博大,剑桥大学的严谨而孤傲,巴黎大学自由辩论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柏林大学的思辨等等。学校要求生存,求发展,就要有文化自觉并增强文化意识,以此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校园文化建设同样举足轻重。作为教育部百所示范性建设院校之一,北京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几十年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探索中,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注重历史的沉淀和积累。近几年来,学院致力于打造自己的“财贸”品牌,彰显“财贸”的办学特色,挖掘“财贸”的文化底蕴,形成自己独特的“财贸”品牌,在品牌文化中打造着核心竞争力。
一、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积极构建财贸职业元素校园景观 校园物质文化即学校硬件设施环境所包含的文化形态,是学校文化的外在体现。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我院在物质文化建设上处处突出“职业”特色,精心打造既有人文艺术氛围,又具职业文化特征、符合职业环境的校园文化载体。让学生感到:走进的是校园,看到的是行业、企业,为学生打下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深刻烙印。
学院建造了以古货币为元素的校门,汉白玉主体造型由古代的刀币和布币构成,两侧是青铜雕塑,造型独特,气势恢弘;由“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郑和下西洋”、“京杭大运河”组成的商贸石雕园再现了华夏五千年财贸文明的厚重历史;以算盘为原型,用算珠构建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北京地图三个大型“算盘雕塑”,表达了财贸人财融世界的胸怀。
学院还建造了标志性建筑——财贸大楼。财贸大楼是学院发展新阶段的标志,是首都服务业财贸生产力的浓缩景观,是对财贸典型工作任务用仿真制作的全新的教学环境。财贸大楼具有“能财会商”能力培养基地和“财贸素养”教育基地两大功能。“能财会商”能力培养基地是用产业、企业、岗位元素建造的仿真实践教育场所,分为“商贸区”、“金融区”、“财税区”、“旅游区”、“物流区”、“广告区”六个区,每个区又按职业能力培养层次建设了六个厅。“财贸素养”教育基地有四个展厅——古代商业厅、财贸歌舞厅、老字号厅、现代商业厅。
二、以精神文化为重点,着力提炼财贸校园文化精神内核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内在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师生员工内心的理想家园和精神依托。这种精神的积淀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求实、严谨、团结、奋进”八个字的校训是由邓颖超同志在1988年为学院题写的,是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院把对财贸的内涵理解写成了院歌,编成了院舞。院舞《财贸中国》由王茹芹院长亲自策划,舞蹈分为3个篇章,共有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郑和下西洋、算盘舞、瑞蚨祥的尺子、全聚德的火、财贸数字、财富中国等11个节目,舞蹈贯穿着财贸人“财融世界、贸连天下”的职业信念,是财贸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
学院还注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四校融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2003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由4所学校组建的市属市管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四校资源重组,带来了各自的人才物质资源,也同时带来了不同的组织文化、制度文化和地域文化。学院制定并积极实施《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教学、统一人事制度、统一财务管理;坚持“两个突出”,即突出财贸特色,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全院师生员工德育建设,有利于于弘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事实表明,和谐文化环境建设是学院获得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以制度文化为抓手,精心构建财贸人才培养体系
制度文化即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所包含的文化形态,是学校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的集中表现,反映和体现着学校文化的发展水平。学院在近几年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着重抓了财贸人才培养体系和育人机制建设。
完善了财贸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财贸素养课程包括财贸职业品格、财贸职业文化、财贸职业规范三种类别,每个类别有5至11门课程,每门课程都包括知识学习、社会调研、自我养成、技能大赛、成果展示、考核评价六环节。财贸素养教育教学计划按照学生在校三年进行设计,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课程学习,经考核合格由学校颁发“财贸素养证书”。在财贸素养教育实施中,将学生被动受教育转变为学生自我养成教育,将教育内容和实际行动有机结合,边学习边实践,边工作边学习,在行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建立了“23445”财贸人才培养机制。学院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首都服务业的发展对财贸人才的需求,确定“能财会商”为财贸高职人才职业技能特色,“爱心、诚信、责任”为财贸高职人才素养特色,建立了“23445”财贸人才培养机制。即:“育人两系统”——教学系统和学生系统;“毕业三证书”——毕业证书、职业技能证书、财贸素养证书;“课程四类型”——文化基础课、专业理念课、职业能力课、财贸素养课;“职业能力培养四阶段”——专业技能训练、财贸岗位模拟、一条街岗位体验、校外顶岗实习;“财贸素养教育五板块”——爱心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严谨教育、创新教育。
四、以行为文化为载体,全力打造职业实践体验平台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师生身上的具体体现,主要指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各类群体(社团)活动等。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学校只是倡导者,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则是主体,只有把三者协调起来,把主体与主导者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尤其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去,才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院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重视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全力打造实践教学职业体验平台,通过校内一条街岗位体验、财贸大楼上班式课程、技能大赛、职业能力展示和专业社团活动等,让学生感悟财贸文化、修炼财贸素养、掌握职业规范、提高职业技能。
学院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支持学生社团按照章程开展活动,为社团组织选配好指导老师,积极为社团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使之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全院共有社团104个,加上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创业就业协会等,学院共有学生社团111个,社团总人数6996人。
技能大赛是以财贸职业基本技能实训课程为载体,按照倡导职业素养、倡导职业规划、倡导职业能力理念设计的财贸素养实践强化环节。学院先后开发了校内票据技术、点钞、速录、财贸创意、财贸礼仪、公司章程、案头工作等十项财贸基本功大赛,爱心礼仪大赛、商业收银技能大赛、商业票据处理技能大赛、职业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财贸素养五板块主题教育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校外竞赛,并荣获多个奖项。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件少有借鉴模式处于探索中的事物,本着打造高职特色文化、培养优秀技能人才为目标,我们还须继续探索,在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之路上努力,真正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提升学校校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坚实支撑。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历史积淀,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形式多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与品位标志。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路径、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环境建设对改善校园学习风气,提升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生活,起到举足轻重的地步。
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3.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共3页-1-
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价值观
加强诚信教育,既要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等生动直观教育方式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更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聘请企业老总现身说法,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二)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表率作用
开展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首先要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教职员工也要做好“诚信”的表率,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教职员工在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诚信品质,对学生树立诚信道德意识、确立诚信价值观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与学校领导相比,广大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接触更为密切、更为频繁,教职员工的品质和形象是一种强大的潜在教育力,它容易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而自觉地接受和仿效。这种选择是单靠任何外力的灌输和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为此,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过程中,广大教职员工要努力加强诚信文化修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在学术上要做到勤奋刻苦,严谨创新,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生活上要做到忠诚老实,不贪不欺;在与他人相处上,要诚实为人、诚恳待人、诚心感人、诚意服人,以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三)建立学生个人诚信电子档案
学生诚信档案内容可涵盖校内外,分两大类摘要:讲诚信言行和不诚信言行。具体可包括诚实记录、信用记录、特别记录,具体内容如诚信承诺书、个人资料、品行说明、助人为乐及学习效果、经济状况等。诚信档案的记录时间始于学生进校,止于学生毕业,并于每学年结束时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到毕业时,还可为用人单位提供该学生在校的诚信记录,供其参考。诚信内容的输入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诚信档案内容上网,接受全体师生员工的监督。学生只要输入自己的学号,教师输入教工编号即可进入网站查询、浏览,并可对诚信内容的真假发表看法或提供相关信息。当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同时,还需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与之配合。如把“是否诚信”作为学生入党、评优的一项必要条件,也可制定学生个人和团体在诚信方面表现突出,为学校争光方面的奖励制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诚信档案功能的最大化。
(四)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
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中,面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十分必要。这里,我们不妨把引导诚信称为“疏”,把建立诚信制度称之“堵”,“疏”与“堵”两者是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疏与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推动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有堵没有疏,就不能从源头上有效抑制不诚信行为的产生;有疏没有堵,诚信者受不到鼓舞,不诚信者受不到处罚,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就难以树立,校园诚信文化氛围也难以形成。为此,在疏的同时,还得在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上下工夫。学校要按照诚信文化建设的需要,修订完善与诚信相关的校纪校规,建立和完善与诚信相关的奖励、约束、处罚机制,公开公正地接受师生与社会的监督,真正使诚信者受到鼓舞和奖励,使不诚信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三、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
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习创新、技能实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成长环境。
总之,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相结合,一定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也一定能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参考文献:
1、2、高校校园文化概论 作者:孙庆珠 主编 出版:山东大学出版社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诚信教育 作者:赵宝贵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三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德育创新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整个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平安校园的有效手段。罗田县三里畈初中在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做了多种尝试,其中德育创新活动是我们探索出来的一种新途径,同时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德育创新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在青少年时期就已基本定型,而初中阶段更是关键,要让他们对社会、对人生有正确的理解,就必须正确引导,树立正面形象,而不是靠采取高压手段来束缚他们的思想,禁锢他们的思维。为此三里畈初中政教处、团委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领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创新活动。使同学们的身心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深得学生和家长欢迎。
首先,政教处结合团中央在全国开展的“永远的丰碑”的英雄人物事迹学习活动,把革命先烈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件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同时学校广播台每天播出学生的读后感,“学英雄,比自己”。使学生真正在思想上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同时做一个有理想、守纪律的文明中学生。
我们湖北省是革命老区,特别是黄冈市更有光荣的革命史:红安被称为“将军县”,红安、麻城更是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诞生的地方,为了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历史,热爱家乡,我们学校还特意聘请了“黄冈市老区精神报告团”来我校做专场报告。王绍华同志的精彩演讲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他用生动、详实的事例介绍了红军和新四军在黄冈市的斗争史,其中许多激烈、悲惨的场面让学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也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报告会后,许多同学纷纷写心得、谈体会、缅怀革命先烈,学校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在学习革命先烈的活动中,我们还积极组织同学们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而不是把学习放在口头上。学校组织各班成立了“德育创新活动小组”,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还结合学校《铺路石》文学社的刊物,谈理想、谈人生,开展“怎样做个合格的中学生”的大讨论,各班学生踊跃投稿,政教处抓住这样一个有利时机,在全校组织了一次“我为三中添光彩”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先在班上小环境里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再结合全班同学的想法,每班派一名优秀学生到学校参加比赛。学校评选了一、二、三等奖,使全校学生都能以“今天我为三中添光彩,明天三中以我为自豪”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形成一种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我们还组织学生积极投身环境保护的公益性活动,做“环保小卫士”,学校建立了长效的环保机制,有专人负责校园文明用语,清洁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说脏话、乱丢乱扔的同学进行集中教育,用正面典型做引导,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同时,政教处、团委在全校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创建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由于有竞争、有压力,各班学生都自觉维护本班荣誉,不说脏话,不乱丢乱扔,无形中让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有益的熏陶。
要想在校园中对学生坚持不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体,为此学校专门投资两万多元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播放优秀文学作品。同时,结合“全国校园文学社五十佳”的《铺路石》文学社的社刊,定期刊登一些优秀学生的典型事例和优秀作文,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洗理,在行动上有榜样可学,争做一个文明、合格的中学生。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不可能用某一种固定的手段来完成,我们三里畈初中结合国家级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的研究”开展了系列德育创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校相继被评为“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黄冈市示范学校”、“黄冈市示范家长学校”。全校形成了一种文明、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深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好评。但这只是刚起步,我们决心继续努力,把德育创新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初探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学校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前沿阵地之一,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分析校园文化的含义、功能,提出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主导性、系统性、教育性、积极支持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入手,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五大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了全面部署。学校作为实施这一战略的前沿阵地之一,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中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是重要步骤之一。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政策的调整,群体利益的重组,西方文化思潮的渗入,都加剧了校园内各种价值体系的矛盾和斗争,使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评价体系的青少年学生一时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了思想迷惑、道德失范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的功能和作用,对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跨世纪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
从广义理解,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全体师生一致认同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目标的总和。具体说来,它可以分为由表及里的四个层次,即
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主体和基础,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都是在其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精神文化制约着校园文化的总体发展。
二、校园文化的功能
现代学校的发展活力不仅有赖于物质基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与校园文化建设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一个具有独特而优秀校园文化的学校,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反之,则会精神萎顿,每况愈下。这是因为校园文化在学校建设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
1、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中的价值目标能对学校整体和教职员工以及全体学生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导向作用,使之符合学校所确定的教育目标。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建立起自身的价值和规范体系,如果学校群体成员在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上与校园文化的标准产生悖逆,校园文化就会发挥导向作用。校园文化的导向方法,与传统的手段不同,它强调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来引导成员的行为、心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自觉地把学校的目标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2、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的价值观被学校全体成员认同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其成员团结起来,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具有使学校全体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这种激励已经不是被动消极地满足人们对自身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而是通过校园文化的塑造,使每个成员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
为学校拼搏的献身精神。校园文化的激励是一种持久的十分强烈的激励,对学生成才具有巨大作用。
4、约束功能
校园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模式、行为规范,对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起着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约束作用,使全体成员清楚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明确的是非界限,从而保证学校健康、稳定地发展,学生顺利成才。这种功能是自觉地在每个人身上体现的,不是强制性的,是校园文化所起的巨大作用。可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就当前的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如下四个原则:
1、主导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师生头脑,坚决抵制那些违背党的教育方针的错误思潮和文化倾向。
2、系统性原则
校园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多元并存系统,一般由观念系统、制度系统、物化环境和文化活动系统等四个系统组成,必须进行整体设计规划,使校园文化建设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具体来讲应该从学生文化到教职工文化,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从课内文化到课余文化,从通俗文化到高雅文化,从学习区文化到生活区文化作全面考虑,整体设计,以达到整体优化的功能。
3、教育性原则
校园文化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必须注意其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真正寓教于各类活动之中。
4、积极支持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管理工作者对校园文化活动给予大力支持的同时,还须给予正确的引导,尤其是引导学生如何利用休闲时间丰富闲暇活动内容、提高休闲质量,引导他们把休闲方式和提高审美水平、知识水平、道德水平联系起来,学习社会交际和文化娱乐技能、欣赏和鉴赏技能。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于如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有关专家、学者也进行过一定探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着手,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中各种可见、有形的、自然的文化特征,它们显示在校园空间中,反映一定群体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价值趋向。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作为人类空间设计的特殊产物育人的场所,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价值观念的主流,尤其反映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学生生活在其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形成相应的
文化价值观念,拓展自身的生活视野。因此,搞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①制定出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既要有中长期计划,又要有近期规划。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尽量分开,科学规划,把学校变成花园、学园、乐园。从校园雕塑、校园建筑的造型、空间布局,到草坪、花台、假山、喷池、绿蓠、花种亭子、果木等,都要认真规划,精心设计。让鲜花四季不败,绿色永驻校园,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中得到陶冶。
②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实际,制定出恰当的有特色的校风、学风、教风要求,并概括成短语书写在学校最醒目的地方,让全校师生员工明确学校的奋斗目标,逐步形成“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风尚。
在校园内,选取适当位臵书写国歌,悬挂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分区域写挂出一些固定标语,给学生以爱国主义教育和警示的作用。如:“热爱花草树木,就是热爱生命”,“请节约每一粒粮食”等。教学区内,可挂中外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的头像,及他们的名言,警句,让他们站在智慧的高峰,在科学的殿堂里向学生招手,时刻督促学生去看大师们用怎样的思维方法去观察、认识世界,从这些名人身上吸取丰富的养料。活动区是进行文化艺术,体育活动 的主要场所,在主要的艺术和体育场馆,要塑造以艺术、体育为主题的雕像、标语等,注意发挥其综合功能。
2、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中的行为文化是学校师生在教书育人、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成果。它不像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以既成的静态形式作为文化成果存在,而是以动态的形式作为文化成果存在,是创造其他文化的活动文化。行为文化一方面受精神文化的指导,另一方面又在各种活动中影响和创造着新的精神文化。因此,行为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①抓好教师行为建设。邓小平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要执行者,其行为便是一部无声的教材。因此,要抓好教师的职业形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乌申斯基说:“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这个活的源泉......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率先垂范,对学生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②抓好学生行为建设。班委、团支部可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活动做好学生工作,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学生科、校团委还可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有目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抓好养成行为训练,进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
③抓好师生关系建设。在学校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师生的交往。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才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朝着期望的的方向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是建立在教师关爱学生的前提之下,因此,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邓小平语),要继续倡导尊师爱生的好风尚,师生间互相学习,互相理解,互相激励,”教学相长“。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校意识和文化观念,它是一种深层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主要体现在班风、校风建设上。班风、校风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渗透表现在校园内多种文化栽体及其行为主体身上,让人时时处处切实感受到它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臵身其中,受教育者无需教育者更多的说教,便会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感悟它对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熏陶。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①建立学校的文化传统。开展重要节日、纪念日和学校重大集会的主题庆祝纪念活动;确立属于学校师生自己的节日。举办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和规模的文学节、音乐节、美术节等文体、联谊活动;定期表彰奖励“文明班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十佳学生”;设计制作体现学生精神风采的校服、班服,做到教师、学生佩证上岗等。
②抓好学校集体意识的培养。培养集体意识,要求教职员工都要有主人翁责任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发挥团结友爱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反对个人主义。
③抓好舆论建设。正确健康的舆论,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能保证学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也可以为学校形成良好校风奠定基础。要创办好宣传橱窗、校报和校广播站,使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弘扬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设立阅报栏,至少订阅十种以上报纸,每日更换;开放图书馆、阅览室,让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去探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读一本好书,唱一首好歌,背一首好诗,看一部好电影,说一句格言,使学生能自觉抵制“消极文化”、“角落文化“、”垃圾文化“。
4、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还离不开制度文化的保障。所谓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在教书育人活动中所形成的,与校园精神、价值观等精神文化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它主要包括学校领导体制、学校组织机构和学校管理制度等。科学的制度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尤其是对学校的发展过程起着协调的作用。因此,要结合青少年成长过程的顺序性、阶段性和差异性的特点,体现制度的有序性、针对性和养成性的特征。作为一种显性课程,学校制度系统的规范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对学生个体的强制约束作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②对教师个体的强制规定作用,促进教师提高师德和教育水平。③对师生群体价值取向具
有强制同化作用,强化师生的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制定制度要合情合理合法,这样才能使被管理者心服口服,形成融洽的人际交往关系和良好的心理氛围,籍此加强对师生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管理,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文明、守纪律,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说到底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重视在管理中焕发人的精神的自我激励作用,强调人性化管理,即以育人为宗旨,用共产主义思想培养“四有”新人。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注意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使它产生一种持久的精神力量,让师生员工在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巴拉格歹中学
第五篇:论文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推荐)
论
文
浅谈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沈阳朝鲜六中
宋玉红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建设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建设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既要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又要注重间接情景的暗示。而学生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这要求我们中学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应特别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蓝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由老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动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参与。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
加强舆论文化,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第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第四、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第五、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创建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第六、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第七、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第八、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仅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
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有着强大的功能。首先是德育功能。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中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比较差的,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而暂时逃离“神经紧张,甚至心烦意乱”的境地,在轻松的心境下,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大胸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因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因注意力转移而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理因素,就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其次是美育功能。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但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们追求美,却不善识别美,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误以丑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追求内在美,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深刻有内涵。而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朴素大方的服饰,以及校园空气的净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引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在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学生会认识到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劳动创造的;感受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深刻内涵;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大方”、“优雅”、“和谐”、“风度”等这些描述美的有关词汇的含义,从而把这些词汇的内涵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还有是实践功能。随着分配制度、就业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改革,青年学生面临着人才市场和优化劳动组合等种种考验。因此,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树立竞争意识。以创建活动、达标活动、争先创优活动及各种竟赛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树立强烈的竟争意识、参与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将是长远的、全面的,要相信,健全的校园文化必然会结出人才成熟之果。参考文献:
1.《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划书》
2.《最新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与达标考核指导全书》
[个人简介]:
闫玉霞,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专业,现任。。六中学数学教师。
联系地址:沈阳市朝鲜族第六中学
电话:
邮编: E-mail :